脑脊液(CSF)新型隐球菌墨汁染色
隐球菌性脑膜炎8例报告
隐球菌性脑膜炎8例报告摘要】目的分析隐球菌性脑膜炎(CNM)的临床特点,探讨其诊治方法。
方法对8例CN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8例脑脊液检查均异常,7例常规墨汁染色找到新型隐球菌,8例脑脊液细胞学(CSFC)呈混合细胞增多反应并查见隐球菌而确诊为CNM。
2例CSF培养出隐球菌。
结论 CNM以发热、间歇性头痛为主、可有恶心、食欲不振、神倦、乏力等。
CNM的诊断应用CSFC、墨汁染色及细菌培养等多种手段相结合以提高其早期确诊率。
两性霉素B或脂质体两性霉素联合5-氟胞嘧啶疗效较好。
【关键词】隐球菌性脑膜炎诊断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Cryptococcal neoformans meningitis CNM)临床上仍不太少见;近年来随着免疫缺陷病的人群有所增长和应用皮质激素及广谱抗菌素等,CNM发病率有所增长[1]。
本病临床上仍与结核性脑膜炎易混淆,治疗上有效药物尚少,病死率较高,为寻求早期诊断和有效的治疗手段,现将2005年2月~2010年9月诊治的8例CNM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本组8例,男5例,女3例,年龄15~55岁,其中小于18岁3例;24~33岁3例;50岁以上2例。
其中2例患有艾滋病及1例又并发肺脑结核。
2 症状及体征入院时均有发热、间歇性头痛、可有恶心、食欲不振、神倦、乏力等。
查体T37.1~38.7℃,R18~23次/分,P60~81次/分,BP10.7/6.8kPa2例,12~14/8~10.7kPa6例。
神志清楚,表情忧虑,8例均有痛苦貌、后期颈项强直,布氏征、克氏征(+),巴氏征(十)、外周血WBC增高5例(WBC11.50~14.3×109/L,N0.73~0.85)。
3 脑脊液(CSF)检查压力1.63~2.06kpa8例,无色微混5例,无色透明3例,蛋白(+)7例,葡萄糖减少6例。
CSF白细胞15~280×106/L7例,正常1例,多核细胞0.25~0.36、5例,0.09~0.24、3例,单核细胞0.64~0.75、5例,0.76~0.81、3例,7例常规墨汁染色找到新型隐球菌,2例CSF培养出隐球菌。
脑脊液常规检查
减低:中枢神经系统细菌及真菌性感染、 脑肿瘤、脑寄生虫病、神经梅毒、低血糖 增高:脑出血、糖尿病、脑干损伤
CSF
3.氯化物
血浆蛋白>脑脊液蛋白 血浆氯化物<脑脊液氯化物
参考值: 成人:120 ~130mmol/L 儿童:111 ~123mmol/L
CSF
氯化物
影响因素
①血氯浓度
②血-脑屏障通透性
无
可见致病菌 抗酸杆菌或结 核菌培养阳性
无
增加,L 主 新型隐球菌源自增加,N 为主无增加,L 为主
无
CSF
病例分析
某成人男性,突然嗜睡,唤醒后主诉头痛, 不能回答其他问题。体温39℃,脑膜刺激征 阳性。腰穿检查脑脊液,测得压力为 255mmH2O。脑脊液标本检查,外观混浊, Pandy试验(十十十),蛋白定量2.4g/L,葡萄 糖0.9mmol/L,氯化物110 mmol/L,白细胞数 890×106/L,多个核细胞占93%,单个核细胞 占7%,试分析此结果,作出初步判断并指出 如何进行确诊。
③脑脊液蛋白质含量 ④pH值
临床意义
减低:细菌或真菌性脑膜炎、低氯血症
增高:见于尿毒症、脱水、心力衰竭
CSF
4.腺苷脱氨酶(ADA)
来源于红细胞、粒细胞、淋巴细胞
增高:结核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 炎、脑出血等
CSF
5.髓鞘碱性蛋白(MBP)
髓鞘碱性蛋白(MBP):神经组织独有的蛋 白质,脑组织实质性损伤的特异性标记, 含量与损伤范围、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返回
CSF
一、理学检查
31
透明度
2
颜色
3
凝固性
CSF
1.透明度
参考值:清晰透明 浑浊原因
体液实验室检查(脑脊液检查)
3. CSF的组成
• 正常CSF的化学成分基本上与血液相似。 • 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脉络丛上皮对血浆中 各种物质的透过具有选择性。 • 钠、镁、氯离子最易通过,其次为白蛋白, 葡萄糖,乳酸,氨基酸,尿素和肌酐,大分子 如纤维蛋白原,补体,抗体及胆红素胆固醇等 极难通过。
4. CSF的生理功能
• 提供浮力保护脑和脊髓免受外力震荡损伤; • 调节颅内压力; • 参与神经组织的物质代谢; • 维持pH值,pH:7.31~7.34; • 参与神经内分泌调节。
外观 凝固 细胞 蛋白 糖 病菌 化脑 混 凝 多核 增 低 化脓菌 结脑 透明 薄膜 淋巴 增 低 结核菌 毒脑 透明 无 淋巴 轻 正常 无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脑脊液实验室检查特点
疾病
外观
蛋白 G
Cl
定性
细胞总数 及分类
致病菌
化脓性脑 浑浊凝块 ++以上 重度 轻度下 显著增加,
膜炎
下降
降
可发现
脑肿瘤 清晰
+
正常或 正常 增加,淋巴为主 无
轻
度
下
降
思考
• 脑脊液理学检查包括哪些内容? • 脑脊液细胞计数在不同的疾病中有何
特征性改变?
细胞反应 • 修复期:淋巴细胞反应
• 红细胞增多:见于脑出血、蛛网膜下腔 出血、脑血栓、硬膜下血肿等。
• 淋巴细胞增多:见于结核性脑膜炎、霉 菌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麻痹性痴 呆、乙型脑炎后期、脊髓灰质炎、脑肿 瘤、脑溢血、多发性神经炎。
• 嗜中性粒细胞增多:化脓性脑膜炎、流行性 脑脊髓膜炎、流行性脑炎、脑出血、脑脓肿、 结核性脑膜炎恶化期。
新鲜出血
穿刺不顺利,压力正常
颅内新型隐球菌感染联合检测在实验诊断中的应用
颅内新型隐球菌感染联合检测在实验诊断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实验室常用的几种检测方法在早期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脑脊液墨汁染色阳性和/或脑脊液真菌培养鉴定为新型隐球菌作为确诊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金标准。
对37例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1次或多次腰穿脑脊液,同时以单纯墨汁染色、脑脊液培养、胶体金法、墨汁染色联合脑脊液培养方法分别检测脑膜炎新型隐球菌。
结果:单纯墨汁染色和单纯脑脊液培养初次腰穿检出率(48.6% vs 56.8%)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墨汁染色联合脑脊液培养(81.1%)较上述两种方法单独检测初次腰穿检出率均显著增高(P<0.05),与胶体金法(94.6%)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胶体金法初次腰穿检出率看似更高一些。
胶体金法在2例非隐球菌性脑膜炎标本中出现假阳性。
结论:脑脊液墨汁染色联合脑脊液培养较该两种方法分别单纯检测明显提高新型隐球菌初次腰穿的检出率,该联合检测可做为颅内新型隐球菌感染灵敏、特异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在临床早期诊断中应用。
胶体金法首次腰穿检出率最高,其阳性高度提示了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感染,但应注意假阳性的可能。
【关键词】颅内新型隐球菌感染;检测;应用价值【中图分类号】R742【文献标识码】A1、资料和方法1.1病例来源2010年1月~2015年10月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确诊为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37例患者。
所有检测标本为上述患者脑脊液标本。
以脑脊液墨汁染色阳性和、或脑脊液真菌培养鉴定为新型隐球菌作为确诊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金标准。
1.2仪器试剂梅里埃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及YST酵母菌鉴定卡;梅里埃BACT/ALERT 3D全自动血培养仪及配套儿童型微生物培养瓶;IMMY公司CrAg Lateral Flow Assay隐球菌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珠海贝索公司印度墨汁染色试剂盒;温州康泰沙氏培养基及念珠菌鉴别琼脂。
新型隐球菌墨汁染色步骤-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新型隐球菌墨汁染色步骤-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隐球菌是一种普遍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真菌,它们可以引起隐球菌病,这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
隐球菌墨汁染色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用于快速检测和鉴定隐球菌的存在。
通过染色,可以使隐球菌在显微镜下更加清晰可见,从而提高诊断效果。
隐球菌墨汁染色步骤主要包括样本制备、染色操作和显微镜观察。
首先,需要采集合适的样本,比如体液或组织切片,然后进行固定和固化处理,以保持细胞的形态和结构。
接下来,将样本进行染色,常用的染色剂是隐球菌墨汁,它可以特异性地染色隐球菌。
在染色过程中,需注意控制染料浓度和染色时间,以确保染色效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最后,利用显微镜观察染色后的样本,观察到隐球菌的形态特征,如菌落颜色和形状等,从而判断样本中是否存在隐球菌。
隐球菌墨汁染色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且结果可靠。
然而,也有一些限制,比如可能存在假阳性结果和染色结果的主观性等。
因此,在进行隐球菌墨汁染色时,应注意控制实验条件,确保染色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总而言之,隐球菌墨汁染色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用于快速检测和鉴定隐球菌的存在。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掌握正确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以提高染色效果和准确性。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相信隐球菌检测方法会变得更加快速、准确和可靠。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编写:文章结构部分是对整篇长文的组织和布局进行介绍。
它描述了该文本的主要节(章节)的结构和内容,以帮助读者了解文章的框架和逻辑顺序。
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来组织内容:第一节引言部分概述了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目的。
将介绍什么是隐球菌墨汁染色以及其在实验或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同时,还会对文章的整体结构和框架进行简单介绍,为读者提供整个阅读过程的指南。
第二节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新型隐球菌墨汁染色步骤的要点。
其中,2.1节将重点介绍染色步骤的要点1,可能包括准备实验材料、处理样本、选择合适的染色方法等内容。
墨汁染色新型隐球菌需注意的几个环节
可就 是 昂 贵 的 B O A R D 2啊 !从 日本 购 买 该 轴 流 风 机 时间 比较长 ,所 以就 在 电子 市场 中买 了一个 先 装
上 了 。如 果 没 有 发 现 此 隐 患 ,将 来 导 致 MI V 的
C C U中板子 损坏 了 ,那 就很 可惜 了。
总结 :上述 三例故 障均 涉及 因风扇 散热 不 良而 导 致 。为避 免 同类 故 障 的发 生 ,维护 中我基本 一致 。 ( 6 )在 镜检 时尽 量把 聚 光器 调 高 ,视 野 调 亮 ,
并先从 边 缘较 薄处移 向中心观 察 。 ( 2)故 障 二 :点 检 和 维 修 中 要 注 意 C O N S O L
底 部这两 个小 风扇 的状态 ,另外 由于这 两个 小风 扇 往 里抽 风 ,所 以 C O N S O L内 的灰 尘 较 多 ,需 定 期 打开 C O N S O L除 尘 ( 如果 由 于 散 热 不 好 ,导致 了
厚 的墨 汁 将 隐 球 菌 覆 盖 ,即 便 有 典 型 的 “ 太 阳”
形 ,也 会 被 “ 浓 云 ” 遮 挡 ;墨 汁 过 少 ,染 不 成 “ 太 阳” 形 ,找起来 困难 ,易 漏检 。 ( 5 ) 正确 识 别 隐球 菌 的 形 态 也 很 重 要 ,染 色
环节 上掌 握不 够好 ,时有漏 检错报 现 象 。我 们从 多 年 的染 色 中 ,得 出一些 体会 供 同行参 考 。
20130325墨汁染色新型隐球菌需注意的几个环节杨有利闫正平王延福解放军第十医院甘肃武威733000近年来随着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使用的增多真菌感染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下称隐脑也在逐年增加而隐脑和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在临床表现上没有明显的区别仅靠临床表现鉴别较为困难易造成误诊
中枢神经系统新型隐球菌病
中枢神经系统新型隐球菌病中枢神经系统新型隐球菌病,简称新型隐球菌病(Crytococcosis)是由新型隐球菌感染引起的亚急性或慢性深部真菌病。
新型隐球菌可以通过呼吸道、皮肤黏膜、消化道等途径侵入人体,在局部或经血流、淋巴循环侵及中枢神经系统、肺、淋巴腺、骨等组织,从而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有更高的亲和性,所以新型隐球菌病中,以中枢神经隐球菌病最常见。
据国内外统计,中枢神经隐球菌病占隐球菌病的70%~80%。
新型隐球菌根据其荚膜抗原性质,分A,B,C,D四个血清型。
本菌侵入中枢神经系统(CNS)后,常表现为脑膜炎或脑膜脑炎,并可进入脑实质内,形成血管炎和肉芽肿。
以往认为本病系罕见病。
但近年来世界各地的报道日渐增多。
其原因是:①使用攻击性更强的抗肿瘤药物;②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③接受激素治疗的病人数增加;④获得性免疫缺陷病人数增加;⑤烧伤和外科大手术增多;⑥高价营养液输注;⑦应用更多的导管和修复器械;⑧诊断技术的提高。
一、病因与病理新型隐球菌是一种酵母样霉菌。
广泛地存在于水果、牛奶、草地、蜂巢、鸽粪中。
其中鸽是人感染新型隐球菌的中间宿主,是主要的感染源。
感染的主要途径是呼吸道(因为在正常人体内咽部可以分离出纯菌种,多数病人发病前有呼吸道感染或伴有肺部感染),当然还可以由皮肤、黏膜或消化道侵入。
人体抵抗力降低成为易感人群。
如白血病、淋巴肉瘤、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肝肾疾患、结核、糖尿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患者,再如接受大量抗生素、激素、抗癌药物、免疫抑制剂治疗的人群。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新型隐球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
新型隐球菌的致病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①新型隐球菌的荚膜:这是该菌的主要致病因素。
荚膜可作为屏障,同时可以抑制吞噬细胞调理因子与受体结合;②酚氧化酶:该酶可以氧化酚类,从而在菌的细胞壁形成黑色素沉积,抵抗宿主的杀伤。
新型隐球菌可以侵犯肺、中枢神经系统、骨骼、肾上腺等。
但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更高的亲和性,其原因有以下几点:①中枢神经系统封闭性高,机体的免疫机能不易起作用;②有适合的营养物质和气体环境,利于荚膜形成;③该系统代谢最旺盛,葡萄糖含量低,可刺激酚氧化酶活性;④该系统有大量的儿茶酚胺,可作为酚氧化酶的底物;⑤由呼吸道感染的隐球菌经溶菌酶作用而发生变性,致病性减弱,但播散到脑膜后易恢复而致病。
脑脊液常规检查及注意事项
·144·脑脊液常规检查主要是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开展诊断及预后判断的重要检验项目,包括一般形状检查、细胞计数与分类、蛋白定性与定量、葡萄糖定量测定、微生物学检查、细胞学检查等检查内容,脑脊液由于采集难度较高,操作繁琐,检查结果易受到主观因素影响。
因此,在开展脑脊液常规检查时,需要严格做好质量控制,使实验的准确性、精确性、可靠性有效提高。
本文对脑脊液常规检查的内容及检查过程中相关注意事项进行总结,论述如下。
1标本收集与处理流程开展脑脊液检查时,需要抽取脑脊液3管,收集时应选择带盖的无菌管,以避免外界细菌感染脑脊液。
第一管脑脊液开展细菌培养,第二管脑脊液开展化学检查、免疫学检查,第3管开始一般性状检查、细胞学检查。
脑脊液标本采集后要立即送检,采集至送检时间应控制在1小时以内,避免标本采集后放置过久,脑脊液的性质发生改变,对检验结果准确性造成不良影响。
2一般形状检查标本为血性时主要是由于穿刺损伤出现的新鲜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陈旧性出血产生。
想要对出血性状进行检查时,可根据三管试验观察,若前后三管红色逐渐变浅则为新鲜出血,而红色均匀一致则为陈旧性出血。
离心处理后,上清液颜色透明无色者为新鲜出血,而呈现黄色或淡红色时为陈旧性出血。
穿刺损伤出现的新鲜血液,经上清液隐血实验为阴性,而观察红细胞形态与白细胞数时均无改变。
蛛网膜下腔出血开展隐血试验时为阳性,红细胞形态呈现锯齿状、皱缩,白细胞计数可出现反应性增加。
蛛网膜下腔梗阻会因脑脊液长期滞留,检查时,蛋白含量>1.5g/L,颜色变黄,且蛋白含量越高颜色越黄,达到30~50g/L时,脑脊液可自凝,出现黄色胶冻状。
脑脊液胆红素>8.5μmol/L时,可被黄染。
穿刺出血后脑脊液可检出红细胞,出现液体微微浑浊,而白细胞数>300×106/ L时可见明显浑浊。
3细胞计数与分类血性脑脊液发生后应校正白细胞计数,主要是以白细胞与红细胞1:700比例,根据红细胞数量对白细胞进行估算。
隐球菌脑膜炎的实验室检测
隐球菌脑膜炎的实验室检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王慧珠一、新型隐球菌的特点新型隐球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鸽子粪是主要传染源。
圆形、卵圆形,菌体为宽厚的荚膜包裹;不形成菌丝和孢子;出芽生殖。
分 A 、 B 、 C 、 D 四个血清型。
A型最多见。
致病菌属包括 17 个种和 8 个变种,主要是新型隐球菌新生变种和格特变种,已报道引起人类疾病的还有浅黄隐球菌、浅白隐球菌和罗伦隐球菌,但是很少见。
二、致病性新型隐球菌为条件致病菌,免疫功能低下者为高发人群,但也可发生在免疫功能正常人。
白血病、恶性肿瘤、艾滋病、 SLE 、尿毒症患者。
长期广谱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使用者更易感染。
隐球菌侵入肺部后,局部病变进展缓慢,病变轻微,常无临床症状,但有 20% 以上的病例可由此经血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导致隐球菌性脑膜炎的发生。
三、临床表现(一)起病缓慢、可呈亚急性,潜伏期 2-4 周。
(二)脑膜炎的表现:意识障碍,头痛、发热(以不规则热多见)。
(三)颅内压的表现,可有颅神经损害。
(四)未经治疗病情逐渐恶化(五)血常规正常(六)腰穿:压力增高明显,脑脊液外观透明或微混,白细胞轻中度增多( 40-400/ul) ,以淋巴细胞为主。
蛋白轻度升高,糖减低,氯化物轻中度减低。
四、其他部位隐球菌病(一)肺隐球菌病(二)皮肤隐球菌病(三)骨隐球菌病五、新型隐球菌对 CNS(中枢神经系统)具有亲和力?机理可能和脑脊液中有隐球菌所需要的天门冬酰胺、肌酸内酰胺等刺激真菌生长的营养因子有关。
六、特殊宿主的隐球菌病隐球菌病是 AIDS 病人最重要的也是致命的真菌感染并发症,在 AIDS 人群中,发病率可达 6% ~ 10% ,而在中部非洲地区可高达 15% ~ 30% ,这可能与发达国家对于AIDS 合并机会感染控制水平有关,即早发现、早治疗。
AIDS 病人患隐球菌病的临床表现与其他免疫受损的病人相似,然而,感染部位常含有更多的菌体, 80% 以上的病人在做出诊断时已有脑膜炎或脑膜脑炎,且病变更广泛。
医院微生物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原体检验操作规程
医院微生物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原体检验操作规程
l、标本采集以无菌方法采集脑脊液2~5ml,盛于无菌瓶中送检。
2、直接检查脑脊液可直接涂片、革兰染色或抗酸染色等,然后镜检。
无色透明的脑脊液,应作离心取沉淀物涂片、染色镜检。
3、检验步骤:
3.1、一般细菌涂片检查除结核性脑膜炎外,由其它细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明显混浊,可直接涂片,革兰染色镜检。
无色透明的脑脊液,应离心后涂片、染色、镜检,根据染色及形态特征可初步提示细菌的种类。
结核分枝杆菌涂片检查:取脑脊液的离心沉淀物(3000r/min。
30min)作抗酸染色。
新型隐球菌涂片检查:取脑脊液的离心沉淀物作墨汁负染色。
3.2、分离培养用接种环挑取混浊脑脊液或经离心沉淀的沉淀物,分别接种于血平板、巧克力平板,巧克力平板应置
- 1 -
于CO 2环境中35℃培养18~24小时。
脑脊液也可直接注入血培养瓶。
4、检验程序 脑脊液
直接涂片
分离培养 (取离心沉淀)
不染色标本 染色标本 血平板、巧克力 沙氏培养基 (5%CO 2环境) 血平板
动力试验 革兰染色 抗色染色
墨汁染色 脑膜炎奈瑟菌
脑膜炎奈瑟菌
A T
B Expression ATB 鉴定药敏试条 鉴定药敏试条
5、脑脊液培养常见病原菌
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脑膜炎奈瑟菌
A、B群链球菌卡他布兰汉菌
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
结核分支杆菌肠杆菌科菌种
产单核李斯特菌脑膜败血性黄杆菌
新型隐球菌假单胞菌
白色念珠菌
2。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 病情说明指导书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病情说明指导书一、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概述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cryptococcal neoformans meningitis)是由新型隐球菌感染引起的真菌性脑膜炎症,好发于鸽子饲养者、慢性衰竭性疾病及免疫功能异常的患者,如糖尿病、肾衰竭、肝硬化、恶性淋巴瘤、白血病、艾滋病、器官移植以及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其他免疫抑制剂的患者。
临床表现为慢性或亚急性起病,头部胀痛渐进加重,可伴有发热、恶心、呕吐、烦躁。
脑脊液涂片和(或)分离培养找到新型隐球菌是确诊本病重要依据。
英文名称:cryptococcal neoformans meningitis其它名称:无相关中医疾病:暂无资料。
ICD 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与遗传无关发病部位:颅脑常见症状:头痛、发热、恶心、呕吐、烦躁主要病因:新型隐球菌感染、免疫力低下检查项目:体格检查、血常规、T 淋巴细胞检测、血清抗原检查、胸部 X 线、CT、MRI、脑脊液检查、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重要提醒:本病的预后较差,死亡率较高,须积极治疗。
临床分类:暂无资料。
二、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发病特点三、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病因病因总述:新型隐球菌的孢子经呼吸道等途径进入人体,由于机体免疫力低下,隐球菌在肺内生存并通过血行播散,侵袭中枢神经系统从而致病。
人体的免疫功能低下是发病的关键因素。
基本病因:1、新型隐球菌感染新型隐球菌是广泛存在于土壤、鸽粪中的条件致病菌。
新型隐球菌孢子经呼吸道进入肺部后形成荚膜,并将人体的多巴胺等转化为黑色素。
新型隐球菌在荚膜和黑色素的帮助下抵抗机体的免疫防御,在肺部存活。
2、免疫力低下人体免疫功能不全,T 细胞防御能力低下,不能使新型隐球菌局限在肺部,隐球菌经血行播散至肺外其他器官。
3、脑脊液和脑组织的特殊生理特点正常人脑脊液和脑组织中缺乏抵抗新型隐球菌的补体、因子、炎症细胞,同时又有高浓度的儿茶酚胺介质帮助隐球菌产生黑色素。
隐球菌性脑膜炎诊治专家共识
隐球菌性脑膜炎诊治专家共识隐球菌性脑膜炎是由隐球菌属真菌引起的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
该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不断上升,特别是在免疫功能低下人群中更为常见。
随着HIV感染的增加,隐球菌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增加。
在美国,隐球菌病的发病率约为5/100 000,其中1/5出现中枢神经系统(CNS)受累。
在我国,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有其一定特殊性,高达50%~77%的患者为免疫功能正常者。
因此,对于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病原学和实验室检查的认识十分重要。
第二部分诊断标准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对于临床表现,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常表现为头痛、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同时还可能出现意识障碍、癫痫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实验室检查方面,隐球菌菌抗原检测、真菌培养和PCR检测等方法可以用于诊断。
影像学检查方面,脑脊液检查、头颅CT和MRI检查可以帮助确定诊断。
在诊断隐球菌性脑膜炎时,需要综合考虑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方面的信息。
第三部分治疗原则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治疗主要包括抗真菌治疗和对基础疾病的治疗。
对于抗真菌治疗,目前推荐使用两种药物联合治疗,包括氟康唑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药物的剂量和疗程,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对于基础疾病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治疗,包括免疫调节治疗、抗病毒治疗等。
在治疗期间,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结论隐球菌性脑膜炎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对于其诊断和治疗需要进行规范和科学的管理。
本文介绍了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病原学、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希望对临床医生在诊治该疾病时有所帮助。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针对我国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特殊性,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该疾病的研究和管理。
隐球菌性脑膜炎是由隐球菌引起的疾病,隐球菌属包括至少30多个种类,其中大多数有致病性,如新型隐球菌和格特隐球菌(过去分别称之为新型隐球菌新生变种和新型隐球菌格特变种),其他种类如罗伦隐球菌、浅白隐球菌等则很少引起人类感染。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真菌学题库考点(三)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真菌学题库考点(三)1、单选与原发性肝癌有关的真菌毒素是()A.T-2毒素B.展青霉素C.灰黄霉素D.黄曲霉素E.溶血毒素正确答案:D2、问答题真菌菌丝的变态类型?正确答案:5种变态类(江南博哥)型吸器、假根、菌环(套)(菌丝网)、附着枝、附着胞。
3、单选真菌的繁殖方式不包括()A.芽生B.裂殖C.复制D.萌管E.隔殖正确答案:C4、问答题鞭毛菌亚门的共同特点?正确答案:鞭毛菌亚门真菌是较低等的真菌,无性繁殖的基本特征:(产生游动孢子囊和游动孢子)。
菌丝特征:单细胞,不形成菌丝或菌丝不发达,较高级种类形成无横隔、多核的分枝菌丝。
5、问答题试述医院感染中最主要的真菌病原、可致的疾病及常用的鉴定方法。
正确答案:医院感染中最主要的真菌病原是白假丝酵母菌,可致浅部(粘膜)、脏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和白假丝酵母菌性心内膜炎及全身性假丝酵母菌病等。
鉴定方法:(1)标本直接检查直接镜检,抗原检测,核酸检测。
(2)分离培养与鉴定菌落鉴别,芽管形成试验,厚膜孢子形成试验,糖同化或发酵试验。
(3)血清学诊断。
6、问答题半知菌分类的主要依据是什么?正确答案:(1)载孢体的类型,即分生孢子产生在分生孢子盘、分生孢子器内或着生在散生、束生的分生孢梗束或分生孢子座上(2).分生孢子的形态、颜色和分隔情况;分生孢子形成方式和产孢细胞(产孢梗)的特征等。
7、单选不属于新生隐球菌特性的是()A.菌体单细胞,外包厚荚膜B.标本可直接用墨汁负染色后镜检C.在沙氏培养基上形成酵母型菌落D.在营养丰富的培养基上形成假菌丝E.常引起慢性脑膜炎正确答案:D8、单选观察真菌菌落色素,合适的培养基是()A.沙氏培养基B.玉米粉培养基C.尿素琼脂D.马铃薯葡萄糖琼脂E.心脑浸出液葡萄糖琼脂正确答案:D9、单选培养真菌通常使用的培养基为()A.MAC培养基B.改良罗氏培养基C.沙氏培养基D.液体培养基E.半固体培养基正确答案:C10、单选做毛发穿孔试验,同时作阳性对照的癣菌是() A.红色癣菌B.石膏样癣菌C.紫色毛癣菌D.玫瑰色毛癣菌E.许兰毛癣菌正确答案:B11、单选有假根的真菌是()A.毛霉B.根霉C.黄曲霉D.烟曲霉E.裴氏着色真菌正确答案:B12、单选关于孢子丝菌,叙述错误的是()A.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是申克孢子丝菌B.申克孢子丝菌是二相性真菌C.组织相可见卵圆形小体位于中性粒细胞内D.在胱氨酸葡萄糖血琼脂培养基上生长较快E.在SDA培养基上形成咖啡色的酵母型菌落正确答案:E13、多选关于新型隐球菌的特性,正确的是()A.尿素酶试验阴性B.荚膜是主要的致病因素C.主要经呼吸道进入机体D.可侵犯中枢神经系统E.可引起免疫力低下者的内源性感染正确答案:B, C, D, E14、判断题白假丝酵母菌鉴定的关键性试验是芽管和厚膜孢子试验。
墨汁染色标本检查方法
项目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TKYYLS1-313-2020
版本:1.0 页码: 第2页共2页
编写者:熊静静审核者:夏清批准人:胡军生效日期:2020.8.10 文件发放范围:微生物组
文件年度审核
审核者:审核者:审核者:审核者:
日期:日期:日期:日期:
墨汁染色标本检查标准操作程序
1.检验目的
规范墨汁染色程序,确保墨汁染色结果可靠。
2. 染色原理
隐球菌多糖荚膜排斥墨汁颗粒而产生晕圈样外观。
3.试剂来源及组成
购买商用优质墨汁。
要求颗粒细腻,无块状颗粒。
4. 操作步骤:
4.1脑脊液3000转10分钟离心,去上清,沉淀摇匀。
4.2在玻片上滴加1滴脑脊液,滴加适量墨汁,混匀,加盖玻片镜检。
4.3先用低倍镜调节视野,观察浓淡,如太黑暗,可轻压盖玻片。
4.4如观察到特明亮疑似荚膜的菌体,换高倍镜仔细观察。
5.结果判断
观察到荚膜,中心菌体细胞,明显的细胞核结构。
有时可观察到出芽。
可报告检出新型隐球
菌
项目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TKYYLS1-313-2020
版本:1.0 页码: 第2页共2页药物治疗后的变化
6. 注意事项
6.1制片要厚薄适中。
6.2墨汁可以稀释使用。
6.3在无墨汁情况下可以使用蓝墨水、美兰染液等。
7. 质量控制
以患者阳性标本作阳性质控。
阳性标本保存在4℃冰箱,可使用较长时间。
新生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脑脊液标本检验方法分析
新生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脑脊液标本检验方法分析目的分析新生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脑脊液标本检测方法,提高新生隐球菌的检出率。
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确诊隐球菌性脑膜炎55例脑脊液标本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的情况作以比较,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55例患者脑脊液检查结果:墨汁染色阳性42例,革兰染色阳性38例,真菌培养阳性49例,乳胶凝集试验阳性52例。
结论通过比较分析CM脑脊液标本4种不同检验方法,笔者认为对同一份标本应联合使用3种以上方法检测,使结果互相印证,从而降低误诊率。
标签:新生隐球菌性脑膜炎;脑脊液;墨汁染色;革兰染色;隐球菌抗原乳胶凝集试验;真菌培养检验科常用的新生隐球菌的检测方法有墨汁染色、革兰染色、隐球菌抗原乳胶凝集实验和真菌培养。
通过这4种方法的应用,对其阳性率进行比较,以提高检验水平。
现将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2~11月确诊新生隐球菌(CM)的55例脑脊液(CSF)标本用以上4种方法进行检验的情况作以比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55例患者均为AIDS合并CM,其中男36例,女19例,年龄29~62岁。
以上患者病史、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结果均符合CM表现;体温37.5~39.0℃39例,>39℃2例;进行性头痛47例,伴嗜睡、昏迷等意识障碍者21例。
1.2实验室检查55例患者入院后分别抽取CSF 3管,第1管做真菌培养和生化检验,第2管作做细胞学检验和墨汁染色,第3管做隐球菌抗原乳胶凝集实验。
CSF标本中无色清晰46例,微混9例。
墨汁染色选用印度墨汁或国产优质墨汁,将CSF标本离心后取沉淀物直接染色镜检,在黑色背景下可见到透亮的菌体和宽厚荚膜;真菌培养用沙保弱培养基,将标本接种后放置于37℃孵育箱中,2~5 d后观察菌落并做酚氧化酶试验、尿酶试验等鉴定试验;革兰染液由贝索公司提供,涂片染色后菌体呈孢子样;乳胶凝集实验采用美国IMMY公司生产的新生隐球菌乳胶凝集抗原检测试剂盒,利用快速乳胶凝集反应对标本中隐球菌的荚膜多糖抗原进行定性检测,试验室温下即可观察结果,反应环中凝集颗粒的多少和大小与反应的阳性程度成正比,结果读数划分等级从阴性到4级,阳性对照应在2级(轻微小团块或块状)以上,而阴性对照应小于1级(乳状背景下细小颗粒)。
临床医学检验学主治医师:脑脊液检验找答案五
临床医学检验学主治医师:脑脊液检验找答案五1、单选脂色素增高症()。
A.红色B.黄色C.白色D.绿色E.褐色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脑脊液无色:见于正常脑脊液、病毒性脑炎、轻型结核性脑膜炎、脊髓灰质炎、神经梅毒(江南博哥);红色:见于穿刺损伤出血、蛛网膜下腔或脑室出血等原因;黄色:多由黄变症引起,见于出血,黄疸,淤滞和梗阻,黄色素、胡萝卜素、黑色素、脂色素增高;白色:多由白细胞增高引起,见于脑膜炎球菌、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绿色:见于铜绿假单胞菌性脑膜炎、急性肺炎双球菌性脑膜炎;褐色:见于脑膜黑色素肉瘤、黑色素瘤。
2、单选脑脊液蛋白定量实验()。
A.Pandy实验B.墨汁染色法C.磺基水杨酸-硫酸钠比浊法D.Rivalta实验E.电泳法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Pandy实验是脑脊液蛋白的定性实验;磺基水杨酸-硫酸钠比浊法是脑脊液蛋白定量实验;印度墨汁染色法是检查脑脊液新型隐球菌的最好方法。
3、单选当脑脊液中蛋白质的含量超过多少时,脑脊液可见混浊()。
A.5g/LB.10g/LC.15g/LD.20g/LE.25g/L正确答案:B4、单选外观清晰或微混,葡萄糖、氯化物正常,白细胞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
A.化脓性脑膜炎B.结核性脑膜炎C.病毒性脑膜炎D.乙型脑炎E.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结核性脑膜炎的脑脊液外观呈毛玻璃样,半透明并有薄膜形成,葡萄糖、氯化物明显降低;病毒性脑炎的脑脊液外观清晰或微混,葡萄糖、氯化物正常,白细胞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乙型脑炎的脑脊液外观清晰或微混,葡萄糖、氯化物正常,白细胞分类早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其后以淋巴细胞为主;新型隐球菌感染后的脑脊液外观清晰或微混,葡萄糖、氯化物降低,白细胞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化脓性脑膜炎的脑脊液外观有凝块,葡萄糖明显降低,白细胞分类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5、单选CSF中ADA增高,常见于下列何种疾病()。
A.化脓性脑膜炎B.真菌性脑膜炎C.乙型脑炎D.结核性脑膜炎E.脊髓灰质炎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ADA即腺苷脱氨酶,参考范围为0~8U/L,可作为诊断或鉴别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指标。
新生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脑脊液标本检验方法及价值研究
新生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脑脊液标本检验方法及价值研究发表时间:2020-12-11T08:57:59.038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7期作者:胡艳林[导读] 全部患者都顺利的完成了检验,其中有42例病例墨汁染色结果为阳性,有38例的革兰染色结果为阳性,有49例真菌结果阳性,有52例乳胶凝集结果阳性。
结论:我们对患者的脑脊液检验进行了多种方式,同一样本使用了三种以上的方式,对其结果进行比对,让患者的临床误诊几率降到最低。
胡艳林黑龙江省黑河市中医医院 164300[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脑脊液检验时的标准,提升隐球菌的检验准确度,让临床中的治疗更加准确。
方法:根据来我院接受治疗的病例开展探讨,共有55例患者,对他们的脑脊液检验情况进行回顾分析,根据资料和检查结果来进行探讨隐球菌的检验标准。
结果:全部患者都顺利的完成了检验,其中有42例病例墨汁染色结果为阳性,有38例的革兰染色结果为阳性,有49例真菌结果阳性,有52例乳胶凝集结果阳性。
结论:我们对患者的脑脊液检验进行了多种方式,同一样本使用了三种以上的方式,对其结果进行比对,让患者的临床误诊几率降到最低。
[关键词] 新生隐球菌性脑膜炎;脑脊液;墨汁染色;革兰染色;隐球菌抗原乳胶凝集试验;真菌培养[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detection methods of Cryptococcus neoformans meningitis in cerebrospinal fluid specimens and improve the detection rate of Cryptococcus neoformans.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and laboratory examinations of 55 patients with cryptococcal meningitis diagnosed in our hospital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s The results of cerebrospinal fluid examination in 55 patients showed that 42 cases were ink positive, 38 cases were gram positive, 49 cases were fungal culture positive and 52 cases were latex agglutination test positive. ConclusionBy comparing and analyzing four different methods of CM cerebrospinal fluid samples,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more than three methods should be combined to detect the same sample, so as to verify the results, so as to reduce the rate of misdiagnosis.[Key words] Cryptococcus neoformans meningitis; cerebrospinal fluid; ink staining; gram staining; Cryptococcus neoformans antigen latex agglutination test; fungal culture对隐球菌进行检测的时候常用的方式有墨汁染色、革兰染色、隐球菌抗原乳胶凝集实验和真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