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妈妈在一起》教学设计
幼儿小班社会教案《和妈妈在一起》
幼儿小班社会教案《和妈妈在一起》一、教案简介教案名称:《和妈妈在一起》教案主题:家庭与亲子关系适用年龄:3-4岁教案时长:5天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家庭的理解和情感认同。
2. 通过亲子关系的呈现,增强幼儿的自我认同感和爱的表达能力。
3. 提醒幼儿珍惜家庭和亲子关系。
三、教学内容与活动安排第一天:了解家庭活动一:家庭成员介绍目标:了解家庭成员,培养幼儿对家庭的归属感。
活动过程:1. 请幼儿一个个站起来,依次介绍自己的妈妈是谁,爸爸是谁,和自己住在一起的亲人还有哪些。
2. 通过介绍的方式,让幼儿明白家庭是由父母和其他亲人组成的。
活动二:家庭图画目标:通过绘画的方式,让幼儿表达对家庭的理解和情感。
活动过程:1. 给每个幼儿提供一张大纸和一些彩色笔,让他们绘制自己的家庭。
2. 引导幼儿绘制妈妈、爸爸等家庭成员,以及他们一起玩耍、吃饭等场景。
3. 鼓励幼儿在绘画中表达对家庭的感激和喜爱之情。
第二天:妈妈是最好的活动一:亲子连线目标:通过游戏,让幼儿加深对妈妈的认同和了解。
活动过程:1. 准备一些妈妈和孩子的照片,将它们剪开。
然后将照片分发给幼儿们。
2. 引导幼儿通过观察照片,将妈妈与对应的孩子的照片连线起来。
3. 在游戏进行的过程中,和幼儿们一起谈论他们与妈妈的共同点。
活动二:亲子拼图目标:通过合作拼图,增进幼儿与妈妈之间的情感交流。
活动过程:1. 每个幼儿都拿到一张拼图,然后将拼图分为两半。
2. 孩子和妈妈合作,将各自手中的一半拼图组合在一起完整的。
3. 引导幼儿和妈妈一起欣赏拼图,并让他们一起回顾拼图的过程。
第三天:表达对妈妈的爱活动一:感恩信目标:通过写信的方式表达对妈妈的感激和爱。
活动过程:1. 引导幼儿想一想,妈妈都做了哪些让自己感到幸福和温暖的事情。
2. 老师给每个幼儿一张纸和一支笔,然后鼓励他们用简单的语言写一封感恩信给妈妈。
3. 幼儿完成信后,可以选择将信装订成册,或者贴在妈妈的床头。
人美版二年级下册《和妈妈在一起》教学设计
人美版二年级下册《和妈妈在一起》教学设计第12课和妈妈在一起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一个内容,通过教学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感悟母子之间的亲情,丰富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观察动物母子的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妈妈关爱孩子的神态,感悟动物妈妈与孩子的亲情。
同时这些图片还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了解表现动物的外形特征。
教学重点是回忆、观察、分析和塑造大小不同的动物在一起的情景,体现出动物妈妈和娃娃的不同特征。
教学难点是如何突出动物之间的亲密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泥塑过程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同时,通过想象小动物和妈妈在一起的情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包括图片、彩泥、工具等。
教学流程包括导入、探究、研究和板书课题。
在探究环节中,可以通过观察图片,让学生回答动物在干什么,为什么要和妈妈在一起等问题。
在研究环节中,可以引导学生向妈妈研究各种技能和物品,并通过泥塑表现小动物和妈妈在一起的情景。
需要注意的是,删除明显有问题的段落,同时对每段话进行小幅度的改写,使其更加清晰简洁。
我们研究过哪些泥塑制作方法能够帮助我们独立制作?现在我给大家展示两张动物的图片,请思考一下,你会如何用泥塑的方法来表现它们?我们可以讨论一下。
泥塑的制作方法包括揉、捏、按、搓、组合,可以总结为整体造型法和分步组合法。
整体造型法分为两个步骤,先观察动物的外形特点,然后直接捏出来。
例如,我们可以观察骆驼的外形特点,然后根据特点来制作它。
分步组合法也分为观察、分泥塑形和组合三个步骤。
首先,我们需要观察熊猫的外形特点,然后分别制作它的各个部分,最后组合在一起。
当我们表现动物妈妈和孩子时,它们的形状应该是不同的。
例如,当孩子爬到妈妈的背上时,我们需要考虑如何表现出妈妈和孩子在一起。
最后,我们需要完成作业,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进行自评和互评。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安全,确保放学回家的路上安全。
人美版美术二年级下册(2013年新编)《第12课 和妈妈在一起》(教学设计)
人美版美术二年级下册(2013年新编)《第12课和妈妈在一起》(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美版美术二年级下册(2013年新编)》第12课《和妈妈在一起》以亲情为主题,通过描绘妈妈的形象,让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妈妈的肖像画、母子情深等场景的描绘,旨在培养学生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对色彩、线条有基本的认识。
但在描绘人物情感、表现亲情方面尚有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主题,发挥想象,运用绘画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情感。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妈妈的特征,学会描绘妈妈的肖像。
2.培养学生关爱母亲、感恩母爱的情感。
3.提高学生运用绘画表现亲情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描绘妈妈的肖像,表现母子情深。
2.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绘画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2.示范法:教师示范描绘妈妈的肖像,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表达。
3.讨论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分享绘画心得,提高绘画技巧。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美版美术二年级下册(2013年新编)》第12课《和妈妈在一起》。
2.画具:彩色铅笔、水彩笔、画纸、画板等。
3.教学多媒体:图片、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母子情深的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妈妈的形象,让学生观察妈妈的特征,如面貌、发型、衣着等。
然后教师示范如何描绘妈妈的肖像,边示范边讲解绘画技巧。
3.操练(10分钟)学生按照教师的示范,独立描绘妈妈的肖像。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提高绘画技巧。
4.巩固(10分钟)学生相互交流、讨论自己的作品,分享绘画心得。
教师引导学生从色彩、线条、构图等方面评价同伴的作品,给出建议。
5.拓展(10分钟)教师展示母子情深的作品,让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属于自己的母子情深场景。
第12课和妈妈在一起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美版(2024)美术二年级下册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家庭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家庭关系在未来发展或改进方向,并提出创新性的想法或建议。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家庭关系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家庭关系对个体的情感发展、智力发展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家庭关系提供了情感安全感,有助于个体建立自信和自尊。家庭关系还促进了个体与外界的交流和合作,培养了个人的社会技能。
6.家庭关系与社会的联系:家庭关系是社会的基础,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着重要作用。家庭关系的稳定和和谐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家庭关系还与社会价值观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对社会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觉得自己在教学方法、策略、管理等方面做得还不错,但也有一些地方需要改进。首先,我在课堂上使用了多媒体资源和实际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家庭关系的概念和特点。这种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提出了很多有见地的观点。其次,我在课堂上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这种方法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们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发言,提出了一些创新性的想法和建议。
4.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促进学生对家庭关系和文化背景的理解和交流。同时,教师可提供相关案例和作品,帮助学生开阔眼界,提高跨文化沟通能力。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2023-2024学年人美版(2024)美术二年级下册》第12课《和妈妈在一起》的教材或学习资料,以便学生能够跟随教学进度进行学习和练习。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第12课 和妈妈在一起 (教案) 2023-2024学年美术二年级下册
教案标题:第12课和妈妈在一起教案科目:美术年级:二年级下册教材版本:2023-2024学年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母亲的形象和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力。
2. 培养学生热爱母亲、尊重母亲、关心母亲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家庭观念和亲情意识。
3. 通过绘画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教学重点:1. 母亲的形象和特点的表现。
2. 学生热爱母亲、尊重母亲、关心母亲的情感的培养。
3. 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1. 母亲形象和特点的准确表现。
2. 学生热爱母亲、尊重母亲、关心母亲的情感的培养。
3. 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
2. 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材料。
3. 教师示范作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与学生互动,询问学生是否知道母亲节,了解学生对母亲的了解和感情。
2. 引导学生关注母亲的形象和特点,激发学生对母亲的热爱和尊重。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展示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观察母亲的形象和特点,如母亲的发型、服装、表情等。
2. 教师讲解母亲的形象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教师示范(10分钟)1. 教师示范如何绘画母亲的形象,引导学生注意绘画的步骤和技巧。
2. 教师示范如何表现母亲的情感,引导学生注意绘画的情感表达。
四、学生练习(15分钟)1. 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自己动手绘画母亲的形象,注意绘画的步骤和技巧。
2. 学生在绘画过程中,注意表现母亲的情感,如母亲的爱、关心、呵护等。
五、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品,注意评价作品的绘画技巧和情感表达。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自己在绘画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六、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母亲的形象和特点的表现,以及热爱母亲、尊重母亲、关心母亲的情感的培养。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2课和妈妈在一起▏人美版
教案: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2课《和妈妈在一起》▏人美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了解和妈妈在一起的场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学生用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和妈妈在一起的快乐时光,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尊重父母的美德,增强学生的家庭观念。
二、教学内容:1. 学习描绘和妈妈在一起的场景,表现出快乐、温馨的氛围。
2. 学习运用色彩、线条、形状等元素,表现自己和妈妈的感情。
3. 学习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家庭的热爱,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描绘和妈妈在一起的场景,用绘画表达感情。
难点:如何把握画面构图,运用色彩、线条、形状等元素表现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脑、投影仪、画纸、画笔、水彩颜料、剪刀、胶水等。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回忆和妈妈在一起的美好时光,引发学生的共鸣。
2. 讲解:讲解本课的主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妈妈在一起的场景,讲解绘画技巧和方法。
3. 示范:教师示范如何绘制和妈妈在一起的场景,讲解色彩、线条、形状等元素的运用。
4. 练习:学生动手绘制和妈妈在一起的场景,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互相评价、学习。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和妈妈在一起色彩线条形状感情表达七、作业设计:让学生回家后,再画一幅和妈妈在一起的画,写上自己对妈妈的祝福和感激之情。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和妈妈在一起的美好时光,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在绘画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如何运用色彩、线条、形状等元素表现情感,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学生深刻体会到了家庭的温暖,培养了尊重父母、热爱家庭的美德。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于部分学生绘画技巧的指导还需加强,以便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好地表达自己。
一、导入:导入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和妈妈在一起》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和妈妈在一起》教案标题:和妈妈在一起教案适用年龄:幼儿园小班(3-4岁)教案时长:2周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感受和了解妈妈的重要性和爱的力量,培养幼儿对家人和周围人的关爱和尊重。
2. 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如穿脱衣物、整理书包等。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小组活动和角色扮演让幼儿体验家庭和集体的合作和互助。
4.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述能力,通过故事、歌曲和表演等形式,让幼儿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5. 促进幼儿的审美能力培养,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形式,让幼儿感受到美和乐趣。
教学准备:1. 《和妈妈在一起》的绘本故事书。
2. 妈妈的相关图片。
3. 扮演角色的相关道具。
4. 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材料。
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周:1. 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张妈妈的图片,引导幼儿讨论图片中的人是谁,然后提问幼儿:“你们喜欢和妈妈在一起吗?为什么?”听取幼儿的回答,并逐一展示幼儿的作品,鼓励他们用语言表达一下自己的想法。
2. 故事时间(10分钟):教师用《和妈妈在一起》的绘本故事书给幼儿讲故事,适当使用绘本中的图片和动作表达出故事中的情感和细节,引导幼儿聆听和观察。
3. 互动问答(10分钟):根据故事内容,教师提问幼儿,如:“故事中妈妈做了些什么让小兔子开心的事情?”“你们有没有和妈妈一起做类似的事情?”鼓励幼儿回答并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4. 角色扮演(15分钟):教师分发小组道具和角色牌,让幼儿分组扮演故事中的不同角色,通过角色扮演让幼儿感受并体验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并引导他们用适当的表情和语言表达出角色中的情感和意愿。
5. 合作游戏(15分钟):指导幼儿进行一个家庭合作游戏,如搭积木、拼图等,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到家庭成员之间的团队合作和互助。
6. 绘画创作(20分钟):分发绘画材料给幼儿,让他们绘制一幅妈妈的画像,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妈妈对自己的重要性和爱的力量,然后鼓励幼儿相互欣赏和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
小班社会优质教案《和妈妈在一起》
小班社会优质教案《和妈妈在一起》一、教学目标:1. 通过本节课,学生能够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特别是母子关系的重要性,并能够表达对妈妈的爱和感激。
2.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语言表达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创造力,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和妈妈在一起的情景。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与家庭成员的关系,特别是母子关系有关的内容。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a. 图片:关于妈妈和孩子在一起的图片,包括一起做饭、一起玩耍、一起读书等情景。
b. 简单的绘画和手工材料,如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2. 教师准备:a. 熟悉教材内容,准备相关教学素材。
b. 设计学生小组合作活动。
c. 打印相关课件和课件素材。
四、教学步骤:1. 温暖引入(5分钟):a. 随机让几位学生描述他们喜欢和妈妈在一起做的事情,并与同学分享。
b. 轻松地播放一段歌曲《和妈妈在一起》,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内容和情感。
2. 导入新知(10分钟):a. 准备一些关于妈妈和孩子在一起的图片,并展示给学生。
引导学生根据图片描述孩子和妈妈在一起的情景,比如一起做饭、一起玩耍、一起读书等。
b.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和妈妈在一起会让人感到幸福和快乐?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和感激之情。
3. 案例分析(15分钟):a. 分小组让学生观察一段视频或图片,描述孩子和妈妈在一起的情景。
引导学生发现孩子和妈妈在一起的好处和重要性。
b. 让学生分享他们发现的情景和感受,鼓励学生互相交流。
4. 拓展活动(15分钟):a. 配对活动:让学生配对,每对学生一张纸和一支笔。
让他们一起绘制他们认为和妈妈在一起的幸福场景,并写下自己对妈妈的爱和感激之情。
b. 小组合作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制作一副大型海报,展示孩子和妈妈在一起的情景。
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场景,并用绘画、剪贴和涂鸦等方式进行创作。
5. 情感体验(10分钟):a. 让学生展示自己设计的图片和海报,鼓励他们用简短的话语表达对妈妈的爱和感激。
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12课 和妈妈在一起》 人美版
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12课和妈妈在一起》人美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运用绘画的方式,表达与妈妈在一起的美好时光,培养学生对家庭亲情的认识和表达。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创作等环节,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创造能力和美术表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家庭的热爱,培养学生对母亲的感恩之情,增强学生的家庭观念。
教学内容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与妈妈在一起的照片或画作,引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2. 课堂讲解:介绍绘画的基本技巧,如线条、色彩、构图等,以及如何通过绘画表达情感。
3. 学生创作:学生根据自己对与妈妈在一起时光的感受,进行绘画创作。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分享创作心得。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培养学生运用绘画表达情感的能力,以及对家庭亲情的认识和表达。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捕捉与妈妈在一起的美好瞬间,以及如何通过绘画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展示画作、绘画工具等。
2. 学具:画纸、铅笔、彩色笔、水粉等绘画材料。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与妈妈在一起的照片或画作,引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2. 新授:介绍绘画的基本技巧,如线条、色彩、构图等,以及如何通过绘画表达情感。
3. 示范:教师进行现场示范,展示如何绘画与妈妈在一起的场景。
4. 练习:学生根据自己对与妈妈在一起时光的感受,进行绘画创作。
5. 辅导:教师巡回辅导,解答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6.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分享创作心得。
板书设计- 主题:《和妈妈在一起》- 重点:绘画技巧、情感表达- 难点:观察与捕捉、情感准确表达作业设计1. 必做题:学生根据课堂所学,绘制一幅与妈妈在一起的画作。
2. 选做题:学生可以尝试用其他形式(如手工、摄影等)表达与妈妈在一起的情感。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学生对绘画技巧的掌握程度,以及对家庭亲情的认识和表达。
教案《和妈妈在一起》
教案《和妈妈在一起》一、准备工作1.教学目标:通过阅读这本书,学生能够了解到妈妈是一个关心自己的人,学会感恩和关心父母。
2.教学资源:《和妈妈在一起》一册。
3.教学时间:60分钟。
二、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老师带领学生们玩一个游戏,每个学生依次描述一下自己最喜欢和妈妈在一起做的事情,并回答:你觉得为什么要和妈妈在一起做这件事情?2.阅读(30分钟):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教材中的故事,并回答以下问题:a.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b.故事中还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c.故事中妈妈对孩子做了哪些赞赏和鼓励的事情?d.孩子做了哪些事情让妈妈很开心?e.你从这个故事中学到了什么?3.分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他们和妈妈在一起经常做的事情,并写下自己的答案,然后分享给全班。
4.总结和分享(10分钟):学生们将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和感想汇总,由小组代表上台分享。
三、延伸活动1.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和妈妈在一起的时候最开心的事情,并写出自己的感受。
2.户外活动:组织学生们进行一个家庭活动,需要学生和自己的妈妈一起参加,可以是一个野餐、郊游或是观看一场电影。
四、教学反思通过阅读《和妈妈在一起》这本书,学生了解到妈妈是一个关心自己的人,学会感恩和关心父母。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表达出对妈妈的爱和感激之情。
教师的引导也让学生更深刻地领会到与妈妈在一起的重要性。
延伸活动和家庭作业让学生们有机会在家中和妈妈一起共度时光,加深了他们对妈妈的理解和关爱。
整个教学过程既满足了学生的兴趣需求,又培养了他们的情感与认知素养。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和妈妈在一起》 (2)3篇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和妈妈在一起》 (2)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和妈妈在一起》 (2)精选3篇(一)活动名称:和妈妈在一起活动目标:1. 培养幼儿与妈妈共处的能力和情感交流能力。
2. 帮助幼儿认识自己的妈妈并学会尊重和珍惜妈妈。
活动准备:1. 图片或海报展示了多样的母亲形象和活动场景。
2. 幼儿园向家长征集照片,包括妈妈和幼儿的合影。
3. 准备笔和纸。
活动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在班级中展示母亲形象的图片或海报,引导幼儿一起讨论和回忆跟妈妈在一起的美好时光。
询问幼儿他们喜欢和妈妈一起做什么,与妈妈有什么特别的互动。
2. 探究(15分钟):教师给每个幼儿一张纸和一支笔,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画出和妈妈在一起的场景或活动。
鼓励幼儿向妈妈询问他们曾经一起做过的事情并记录下来。
3. 分享(10分钟):教师依次请每个幼儿上前讲述他们画的场景或活动,并告诉其他同学和老师妈妈是什么时候和他们在一起做这些事情的。
同学和老师可以提问或分享他们自己的经历。
4. 听故事(15分钟):教师为幼儿讲述或阅读一本关于妈妈的故事,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回答问题。
5. 创作(15分钟):教师给每个幼儿分发一张纸和一支笔,让他们画自己和妈妈的合影,并在下面写下一段话,表达他们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6. 结束(5分钟):教师邀请几名幼儿向全班展示自己的作品,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对妈妈的爱和感激之情。
活动延伸:1. 根据幼儿的兴趣和能力,可以进行一次母亲节活动,让幼儿为妈妈制作一份特殊的礼物。
2. 鼓励幼儿为妈妈写一封信表达对她们的感激和爱意。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和妈妈在一起》 (2)精选3篇(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到妈妈是一个很重要的家庭成员,与妈妈在一起时能感受到温暖和安全感。
2. 培养幼儿独立生活的能力,了解家庭成员的分工合作。
3. 培养幼儿与妈妈相处时的礼貌与友好态度。
教学准备:图片、玩具手机、妈妈的图片、快闪卡。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以图片的形式展示妈妈和幼儿一起玩耍的情景,引导幼儿描述图片内容。
幼儿小班社会教案《和妈妈在一起》 (3)
幼儿小班社会教案《和妈妈在一起》教案标题:《和妈妈在一起》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和认识妈妈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的亲情意识和家庭观念。
3. 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
教学准备:1. 教具:《和妈妈在一起》图书、图片、音乐。
2. 角色扮演:孩子、妈妈、老师。
教学过程:引入(10分钟):1. 利用图片和问答的方式,先引导幼儿思考妈妈在生活中的作用。
2. 向幼儿介绍《和妈妈在一起》这本绘本,并简单介绍故事内容。
3. 通过观看封面和翻阅部分图画,让幼儿对故事情节有初步了解。
主体(30分钟):1. 读绘本- 教师根据绘本内容有节奏地朗读故事。
- 注重语调、表情和声音的变化,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 适时停下来,发问引导幼儿思考和回答问题。
- 引导幼儿通过绘本中的插图,回忆故事情节。
2. 讲述故事- 以幼儿自己的语言再次讲述故事,帮助巩固理解。
- 引导幼儿描述妈妈在故事中的重要作用,并提醒幼儿妈妈在他们生活中也起到类似的作用。
-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和妈妈在一起的美好时刻。
3. 情感体验- 借助音乐、图片、儿歌等多种形式,帮助幼儿体验和表达对妈妈的感情和依恋。
- 创设情景,让部分幼儿充当妈妈,其他幼儿扮演宝宝,通过角色扮演,让幼儿感受和妈妈在一起的快乐。
- 指导幼儿绘制画像,表达对妈妈的爱。
- 引导幼儿表达对妈妈的感恩之情。
总结(10分钟):1. 通过与幼儿的互动和讨论,总结故事中的主要内容和学到的知识。
2. 引导幼儿体会到和妈妈在一起的幸福感和重要性。
3. 鼓励幼儿向妈妈表达感激和爱意。
拓展活动:1. 邀请幼儿的妈妈来班级,与幼儿一起分享生活、做手工等活动。
2. 绘制家庭树,让幼儿了解自己家庭成员的关系。
3. 组织幼儿参观附近的妈妈工作场所,如办公楼、医院等,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妈妈的工作和社会角色。
幼儿小班社会教案《和妈妈在一起》
幼儿小班社会教案《和妈妈在一起》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与妈妈的情感互动能力;2. 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3. 培养幼儿的社交与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 《和妈妈在一起》绘本;2. 妈妈角色扮演服装;3. 幼儿亲子照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 借助教师带来的亲子照片,让幼儿看到自己和妈妈在一起的照片,帮助幼儿回忆与妈妈一起的美好时光。
2. 通过问答的方式引出本课的主题《和妈妈在一起》,让幼儿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与妈妈在一起的感受。
二、教学内容呈现(15分钟)1. 教师带着妈妈扮演角色扮演游戏,在班级中扮演幼儿和妈妈的角色,模拟生活中的情景,引导幼儿参与进来。
2. 配合角色扮演,教师使用《和妈妈在一起》绘本,逐页展示绘本内容,引导幼儿观察绘本中的内容,并鼓励幼儿讲述绘本中的故事。
三、活动设计(25分钟)1. 游戏:找妈妈游戏规则:教师将散落在教室中的妈妈人物卡片隐藏起来,幼儿们要寻找妈妈。
找到妈妈的幼儿要表演一段与妈妈在一起的场景。
活动目的: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社交能力,提高幼儿与妈妈共处的幸福感。
2. 制作《和妈妈在一起》的折纸手链活动准备:彩纸、剪刀、胶水、细绳。
活动步骤:- 教师展示手链的制作过程,引导幼儿一起操作。
- 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彩纸颜色,教师协助幼儿将彩纸剪成条状,然后将两端粘在一起。
- 幼儿再将绳子穿过折纸的环节,完成手链。
活动目的: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同时增加亲子间的互动。
四、展示与总结(10分钟)1. 幼儿逐个展示自己制作的折纸手链,并说出自己和妈妈在一起的愿望。
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引导幼儿回顾与妈妈在一起的场景和体验,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情感。
五、课堂延伸(5分钟)鼓励幼儿与家长一起再次讲述《和妈妈在一起》的故事,激发幼儿与家长的亲密互动。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与妈妈在一起的重要性,并能够感悟到妈妈的关爱和付出。
同时,幼儿通过参与角色扮演游戏和制作手链的活动,培养了他们的社交与合作能力,提高了孩子们的自主学习和生活自理能力。
二年级美术下册和妈妈在一起教学设计
二年级美术下册和妈妈在一起教学设计课标分析:“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是指运用多种媒材手段,表达情感和思想,体验造型乐趣,逐步形成基本造型能力的学习领域。
通过绘画、雕塑、拓印等造型手段和方法,表达对自然社会的感受和个人思想、情感的教学活动,旨在使学生获得美术创作体验、乐趣、认知、理解造型要素及其形式美法则,提高造型表现能力。
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说到母亲每个人心中都会出现很多温馨感人的画面。
其实不止人类,动物间的母子之情也是非常温馨感人的。
本节课以表现动物母子之情为主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感悟母子之间的亲情,丰富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思想,渗透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学情分析:二年级属于小学美术教育的第一学段,本学期学生处在学习绘画、手工的过渡期。
他们的生活经验日渐丰富,观察能力和造型能力逐步提高,能客观的理解、表现事物、并追求表现的真实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捏泥手法,抓住动物的特征,大胆塑造。
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和实践,完成艺术作品。
评价任务:1、我学会了用揉、捏、搓、压和堆塑的方法表现动物母子亲情。
2、看谁的作品把动物的母子亲情表现得自然贴切。
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观察、回忆、分析动物母子形象的特点和亲情活动,并学习揉、搓、压、捏、堆塑的基本成型方法和制作步骤,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立体造型能力,在创作实践过程中,促进学生眼,手、脑的协调发展。
2、过程与方法:以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引导学生运用泥塑成型的方法想象创作一个小动物和妈妈在一起的感人情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耐心细致、敢于实践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激发学生对母亲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回忆、观察、分析、表现动物与妈妈在一起的动态特点,学习泥塑制作的基本成型方法和制作步骤。
教学难点:能创造生动有趣的动物宝宝和妈妈在一起的泥塑作品。
美术二年级下册《和妈妈在一起》教学设计-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和妈妈在一同》教学设计授课标题:和妈妈在一同授课对象:二年级课时:1课时基本教材:人民美术出版社二年级下册教学参考用书一、教材分析:本课属于“外型.表现”学习领域的内容。
说到母亲,每个人心中都会出现很多温馨的画面。
不只是人类,在动物界也充满了很多的母子之情。
本节课以表现动物母子之情为主题,引导先生进一步感悟母子之间的亲情,丰富先生的情感。
并经过理论让先生去体验这类情感。
二、学情分析:这节课次要锻炼先生的动手能力,考虑到条件成绩,选择的理论材料是超轻黏土。
超轻黏土颜色比较艳丽,也更能提起先生们的兴味。
二年级先生曾经具备了较基础的外型能力,而且在动手能力上也有所掌握。
关键是引导先生正确分析动物的基本外形和如何表现动物之间亲昵的感觉。
毕竟把创意做成一组残缺的动物抽象。
经过亲手制造来感受母子之情。
三、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知识与技能:引导先生观察、回忆、分析、动物母子抽象的特点和亲情活动,并回忆揉、搓、压、捏等基本成型和制造步骤。
培养先生的审美感受、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立体外型能力。
过程与方法:以教师引导和先生自主探求为主的学习方法进行,引导先生运用捏塑成型的方法想象创作一种小动物和妈妈在一同的感人情节。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先生耐心细致、敢于理论的良好学习习气,加强先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认识,激发先生对母亲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回忆、观察、分析、动物宝宝和妈妈的动态特点,学习制造动物的基本成型方法和制造步骤。
教学难点:能创作生动风趣的动物宝宝和妈妈在一同的黏土作品。
四、教具:PPT、示范作品五、板书设计和妈妈在一同基本外型方法:揉、搓、捏、压表:现形式(横排竖排看黑板情况)制作步骤六、教学流程组织教学不变先生次序,讯问工具能否带齐,预备上课。
师:上课,同学们好!学:老师好!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今天上学是谁送你来学校的?学: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试讲中发现大部分先生都由妈妈送来)师:老师发现好多同学都是你们的妈妈送你们来学校的,那么你们觉得妈妈爱你吗?学:爱!师:那么你爱你的妈妈吗?学:爱!师:同学们,那老师想问一下你是怎样感遭到妈妈对你的爱呢?谁来说?学:妈妈给我买好吃的东西,妈妈带我去游乐场玩,妈妈经常抱着我给我讲故事…师:好的,老师发现了,你们的妈妈都是那么那么的爱你,和妈妈在一同时你必然是最幸福的。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和妈妈在一起》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和妈妈在一起》1.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将能够:•理解家庭关系的重要性;•了解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中的互动;•通过模拟角色扮演,提高沟通技巧和表达能力;•培养独立自主和团队合作意识。
2. 教学准备•班级安排合适的教学区域及相关教学器材和道具;•整理相关图片和视频,方便让学生了解及理解家庭中的互动关系;•撰写教案,准备好教学录音和视频。
3. 教学内容第一部分:前置讲解•让学生回忆自己的妈妈,问学生最喜欢和妈妈在一起做什么;•引导学生介绍家庭成员,在提问“有几口人家庭有哪些成员”时,以图片或视频方式呈现;•向学生介绍今天的教学内容,即“和妈妈在一起”。
第二部分:情境模拟•角色扮演:教师以幼儿园小班学生的形象,向学生扮演妈妈的角色,与学生进行对话(如:妈妈带学生去玩、和学生一起做家务、和学生谈心等)。
要求语言流畅、表情生动;•学生1v1对话:学生两人一组,分别扮演妈妈和小孩,互相对话。
要求学生尽可能贴近真实生活情境、尽可能流畅。
第三部分:团队合作•分组合作:学生分为小组,共同完成一件家务事,例如捡垃圾、整理书架、搬运物品等。
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通过沟通和合作,达成团队目标,培养独立自主和团队合作意识。
4.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旨在通过模拟真实情境和角色扮演,增强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和团队合作意识。
学生的表现良好,可以清晰地表达和表现自己的想法,并且在团队合作中认真配合,完成任务。
但也有部分学生表现较为羞涩,需要更多的练习和鼓励。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关注学生的表现和需求,不断完善教学方式和方法,促进学生的更全面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和妈妈在一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泥塑过程,学生的造型能力得到了提高,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在观察、分析动物的过程中,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大大增强。
2、通过想象小动物和妈妈在一起的情景,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
渗透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回忆、观察、分析、表现动物与妈妈在一起的情景。
难点:动物的特征和情节的表现。
课前准备:
教师:橡皮泥,小动物和妈妈在一起的图片。
学生:各色彩泥、小工具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谈话引入:由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引入。
2、板书课题:和妈妈在一起。
二、新授
1、回忆自己和妈妈在一起的情境。
(1)、读课题。
提问:谁和妈妈在一起?和妈妈在一起的感觉怎么样?和妈妈在一起时受到妈妈怎样的爱?这些幸福的时刻照下来做纪念了吗?
(2)欣赏课件。
(3)总结:在妈妈的养育爱护培养下,你们慢慢长大了,感到无比的快乐和幸福,以后要好好感谢妈妈、报答妈妈的爱。
【教学意图】:感受和妈妈在一起的快乐,培养热爱妈妈、尊重妈妈的情感。
2、教学:动物和妈妈在一起。
(1)观察书上图画。
思考:书上小动物和妈妈在一起时在做什么?(抽学生说,老师板书。
)
紧挨着;
和妈妈在一起在怀里开心学本领;
在背上……
(2)欣赏课件。
(3)同桌说说:动物小时候为什么和妈妈在一起?
①它们身子弱小,需要妈妈的养育和保护。
②小动物们向妈妈学习各种本来,长大以后才能独立生活。
你喜欢哪种动物?它和妈妈在一起时会做什么?试着表演一下它们亲昵的动作。
(4)总结:小动物和妈妈在一起,时它们最开心的时候,也是它们学习本领的开始。
【教学意图】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三、艺术实践
1、看书学习泥塑板书泥塑。
学生看书,说说书上动物的特征:
刺猬、袋鼠、河马、乌龟……
2、看课件(扩展以熊猫为例学习泥塑方法。
)
3、讨论:如何表现动物和妈妈在一起?
学生回答,老师按板书内容总结
【教学意图】培养学生探究的学习能力,解决重难点。
四、学生创作,老师辅导
【教学意图】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感受动物母子亲情。
五、展评
作品展示评价,看看谁的作品把动物母子亲情表现得更自然贴切。
六、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人和动物都是在妈妈的疼爱、教育下慢慢长大,获得了一些生活本领,妈妈的爱是伟大的,我们一定要感谢妈妈,报答妈妈。
还要为动物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保护它们,保护自然环境就是爱护我们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