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面积计算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教案第【1】篇〗一、教学内容: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圆”的第三节——《圆的面积》二、教材分析圆的面积是在学生了解和掌握了圆的特征、学会计算圆周长的计算以及学习过直线围成的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而圆这样的曲边图形的面积计算,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到,如果学生完全自主地探索如何把圆转化成长方形或其他平面图形是有很大难度的,所以教材首先出示了估算图,再让学生利用学具进行操作,让学生自主发现圆的面积与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的关系,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所以本课的教学活动将化曲为直和极限的数学思想纳入到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中,从而完成新知的构建。
三、学情分析学生从认识直线图形发展到认识曲线图形,是一次飞跃,但是从学生思维特点的角度看,六年级学生以抽象思维为主,已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已经有了许多机会接触到数与计算、空间图形等较丰富的数学内容,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归纳、类比、推理的数学经验,并具有了转化的数学思想。
所以在教学中应注意联系现实生活,组织学生利用学具开展探究性的数学活动,注重知识发现和探索过程,使学生从中获得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感受数学的价值。
四、教学目标1、了解圆的面积的含义,经历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2、能正确运用圆的面积公式计算圆的面积,并能运用圆面积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估一估和探究面积公式的活动中,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初步感受极限思想。
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教学难点:理解把圆转化为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推导出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的过程。
六、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分好的圆形纸片。
七、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红岸公园为了减轻工人们的负担,在公园的草坪上安装了许多个自动喷水头,它喷射的距离为5米,喷水头转动一周是什么图形?(生回答:圆形)师:喷水头转动一周可以浇灌多大的面积呢?(课件演示喷射的过程)这个面积就是谁的面积?(圆的面积)(板书:定义:我们把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同学们会求圆的面积吗?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长方形面积的计算9篇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长方形面积的计算9篇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1教学设计与评析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123~124页。
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自己去实验发现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使学生初步理解方法,会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2.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渗透实验——发现——验证的学习方法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今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打基础。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公式。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公式。
教学结构:采用“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结构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面积的知识(板书: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呢?生: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2.师:这是一个长方形纸板,要测量它的面积,你认为用哪一个面积单位比较合适?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怎样去测量?根据学生的回答电脑演示测量过程,完成填空:这个长方形含有()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3.播放录像,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用面积单位直接去量,可以得到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如果要测量篮球场的面积、高楼墙面的面积、游泳池池面的面积……也用面积单位一个个去量,那可太麻烦了。
所以,我们就要寻找一种更好、更简便的方法来计算面积,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完成板书:)[评析:现代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必须让数学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再贴近,教者在导入新课时捕捉住生活中的几个场景,通过录像呈现出高楼、篮球场、游泳池的长方形块面,鲜艳生动的画面,具体可感的生活实际场景,引起了学生新知的欲望:是呀,用面积单位直接量长方形的面积,这种办法在实际生活中太麻烦,也是行不通的。
怎么办呢?这样就引出了一个数学问题:应该寻找一个简便地计算长方形面积的方法。
]二、提出问题、确定目标1.师:看了课题,你们想知道哪些知识?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归纳:(1)计算长方形面积的方法是什么?(板书:方法)(2)学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有什么用?(板书:应用)师:这节课,我们就围绕同学们提出的这两个问题进行学习,希望大家自己动脑,小组合作,共同来解决。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经历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2、能正确运用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计算圆的面积。
3、在探究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过程中,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初步感受极限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及学具准备教学重点和难点:圆面积的计算公式推导。
教学准备:圆形纸片、剪刀、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课前谈话:聊一聊《曹冲称象》的故事。
(设计意图:放松学生的紧张心情,为课堂教学做好了心理准备;另一方面,用《曹冲称象》的故事,唤起学生已有的经验。
设计“怎么不直接称大象的重量”这一关键问题,抓住学生回答中的“用石头代替大象”“石头的重量和大象的重量相等”等要点,把学生经验中的“转化”思想激活,为新课的教学做好思想方法上的准备。
)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揭示课题(出示一个圆)大家看,这是什么图形我们已经认识了圆,学习了圆的周长,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圆的面积。
(板书课题:圆的面积)(设计题图:采用开门见山的的引入方式,这样设计简洁明快,结构紧凑,能保证把过程性目标落实到位。
)二、第一次探究,明确思路,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请你想一想,什么是圆的面积呢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就是圆的面积。
那怎么求圆的面积呢圆能不能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呢我们可以试一试。
请大家利用手中的圆纸片和准备的工具在小组内研究研究。
(设计意图:在学生迷茫时指明了思考的方向和方法,又让学生把“圆”这个看似特殊的图形(用曲线围成的图形)与以前学过的图形(用直线段围成的图形)有机地联系起来,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促成迁移。
)怎样让扇形和三角形的面积接近一些现在,有两种思路,一种是把圆折一折想转化成三角形,还有一种是想通过剪拼把圆转化成平行四边形,你们发现这两种方法的共同点了吗把圆这个新图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求出面积。
(设计意图:“你们发现这两种方法的共同点了吗”这一关键问题,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回顾反思,达到渗透“转化”这一数学思想方法的目的。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圆的面积》教学设计优秀8篇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圆的面积》教学设计优秀8篇圆的面积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引导学生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激发学生参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观察和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极限思想。
教学重、难点:圆面积公式的推导与运用。
学具:16等份和32等份的圆形、剪刀、刻度尺、一张圆形纸片。
边长等于r正方形透明塑料片教学过程一、设疑导入,激发动机1、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圆,用手摸一摸,引导说说关于圆,都知道了什么,为学新知做好铺垫。
2、引导确定新的学习目标:还想知道圆的什么知识,适时揭示课题,(板书课题:圆的面积)3、引导简单回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鼓励学生自己动手,运用转化法探索圆面积的计算方法。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1、猜想、引导,确定方法师:我们曾运用转化法探索出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相信同学们也一定能把圆转化为学过的图形,从而探索出圆面积的计算方法。
同学们猜想一下,圆可能转化为哪些平面图形呢?(学生可能会想到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
)师:请同学们看手中的学具,想一想把圆怎样剪?剪成什么样的图形?(根据学生猜想,指导学生试着把圆平均分成8、16、32个相等的扇形,然后拼一拼,看能拼成什么图形。
)2、动手操作,尝试探究师请同学们动手剪拼一下,看到底能拼成什么图形。
(学生动手操作,小组合作探究)师谁能向大家汇报一下,你把圆拼成了什么图形?请你把拼好的图形放在实物投影上展示给大家看。
(各小组汇报,共享思维成果)3、课件演示,突破难点师课件演示,再现将圆16等份转化成近似的长方形的过程;再将圆32等份转化成近似的长方形的过程。
引导思考:(1)圆与有近似的长方形有什么关系?(2)把圆16等份和32等份后,拼成的图形有什么区别?(3)如果等分份数仅需增加,结果会怎样?师:课件进一步演示把一个圆等分成64份、128份…拼成长方形,是学生之观感知:将圆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于长方形。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圆的面积(5篇)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圆的面积(5篇)圆的面积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求圆面积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启发思维,开阔思路;3.渗透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圆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我们已经学习了圆的认识和圆的周长,谁能说说圆周长、直径和半径三者之间的关系?已知半径,圆周长的一半怎么求?(出示一个整圆)哪部分是圆的面积?(指名用手指一指。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圆的面积怎么计算。
(板书课题:圆的面积)(二)学习新课1.我们以前学过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都是转化成已知学过的图形推导出来的,怎样计算圆的面积呢?我们也要把圆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然后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决定圆的大小的是什么?(半径)所以,分割圆时要保留这个数据,沿半径把圆分成若干等份。
展示曲变直的变化图。
2.动手操作学具,推导圆面积公式。
为了研究方便,我们把圆等分成16份。
圆周部分近似看作线段,其用自己的学具(等分成16份的圆)拼摆成一个你熟悉的、学过的平面图形。
思考:(1)你摆的是什么图形?(2)所摆的图形面积与圆面积有什么关系?(3)图形的各部分相当于圆的什么?(4)你如何推导出圆的面积?(学生开始动手摆,小组讨论。
)指名发言。
(在幻灯前边说边摆。
)①拼出长方形,学生叙述,老师板书:②还能不能拼出其它图形?学生可以拼出:等等刚才,我们用不同思路都能推导出圆面积的公式是:S=r2。
这几种思路的共同特点都是将圆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并根据转化后的图形与圆面积的关系推导出面积公式。
例1 一个圆的半径是4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S=r2=3.1442=3.1416=50.24(平方厘米)答:它的面积是50.24平方厘米。
想一想;求圆面积S应知道什么?如果给d和C,又怎样求圆面积?(三)巩固反馈1.求下面各圆的面积。
r=2(单位:分米)d=6(单位:分米)2.选择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圆的面积》教案优秀9篇
小学六年级数学《圆的面积》教案优秀9篇小学数学《圆的面积》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首先带动课堂气氛2、教会学生什么是面积。
3、学习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
4、能够求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动手操作展开圆柱的侧面积三、教学难点:圆柱侧面展开图的多样性,并能够将展开图与圆柱体的各部分建立联系,并推导出圆柱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公式。
四、教具准备:圆柱表面展开图、纸质圆柱形茶叶罐、长方形纸、剪刀、圆柱体纸盒。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起兴趣。
出示:牛奶盒,纸箱,可比克。
提问(1)这些东西我们很熟悉吧!谁来说说它们是什么形状的呢?(指名说)(2)制作这些包装盒,至少需要多大面积的材料?(指名说)师:谁能说说上一节课你学过圆柱体的哪些知识?生:。
.。
.。
.。
.师:请同学们拿出你自制的圆柱体模型,动手摸一摸生:动手摸圆柱体师:谁能说一说你摸到的是哪些部分?生:。
.。
.。
.。
师:你所摸到的圆柱体的表面,它的大小叫做表面积,我们这节课就要学习如何求圆柱体的表面积的大小。
板书课题:圆柱的表面积(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圆柱的侧面积是一个曲面,那么怎样才能把它变成我们熟悉的平面呢?(找学生回答问题)提问:请大家猜一猜,如果我们将圆柱体的侧面(也就是这个包装纸)展开,会是什么形状的呢?研究圆柱侧面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茶叶罐的包装纸展开,看看得到一个什么图形?先猜想,然后说说,再操作验证。
这个图形各部分与圆柱体茶叶罐有什么关系?小组交流。
(学生要说清楚展开的方法不同能得到什么不同的图形)(展开的形状可能是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正方形等)1、独立操作利用手中的材料(纸质小圆柱,长方形纸,剪刀),用自己喜欢的。
方式验证刚才的猜想。
2、操作活动:(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茶叶罐的包装纸展开,看看得到一个什么图形?(2)观察这个图形各部分与圆柱体茶叶罐有什么关系?独立操作后,与小组里的同学交流3、小组交流能用已有的知识计算它的面积吗?4、小组汇报。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5.3.2《圆环的面积》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5.3.2《圆环的面积》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圆环的定义,掌握圆环的面积计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和分析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圆环的定义。
•掌握圆环的面积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圆环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
•运用所学知识计算圆环的面积。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圆环的实际应用场景,引出“圆环”的概念,并让学生讨论圆环的定义。
2. 探究1.让学生分组观察不同圆环直径和半径的圆环,讨论如何计算圆环的面积。
2.引导学生通过测量直径和半径的方法,进行实际计算。
3. 梳理引导学生总结圆环面积计算的公式,并演示如何推导该公式。
4. 练习1.让学生进行个人练习,计算给定圆环的面积。
2.带领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实践设计一些与圆环面积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四、课堂实录(教师示范)五、教学反思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确保教学效果。
六、作业布置1.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后练习题。
2.思考如何用计算机绘制一个圆环,并计算其面积。
七、教学资源1.《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材。
2.计算器、纸、笔等。
以上是本节数学课程的教案内容,希望学生们能够在课后进行复习,掌握圆环的面积计算方法,提高数学运用能力。
小学面积数学教案
小学面积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矩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正确计算矩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掌握计算面积的方法。
教学重点:矩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面积的概念,正确运用计算公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老师向学生展示一个矩形和一个正方形的图片,并让学生观察。
2. 引导学生思考:矩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他们的面积又是怎样计算的?
二、讲解面积计算方法
1. 介绍矩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面积等于长乘以宽。
2. 让学生通过实际测量和计算,掌握面积计算的具体步骤。
三、练习与训练
1. 让学生实际测量并计算几个矩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2. 帮助学生发现面积计算公式的规律,并引导他们正确运用公式计算面积。
四、巩固与拓展
1. 提出一些更复杂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2.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主动应用面积计算,如测量房间的面积等。
五、作业布置
1. 布置练习题,巩固学生对面积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2. 鼓励学生在家中完成一些具体的面积计算任务,并做好记录。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正确理解和掌握矩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能够独立运用公式计算各种形状的面积。
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教学效果。
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面积》教案优秀13篇
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面积》教案优秀13篇教学内容:篇一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数学》第十一册,圆的面积。
圆的面积教学设计篇二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分析和讨论,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2、能够利用公式进行简单的面积计算。
3、渗透转化思想,初步了解极限思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源面积计算公式的退到。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操作、分析和讨论,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师:看一看图中这幅画,工人叔叔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所有的草坪铺满将是一个什么形状?那么求这个圆形草坪的占地面积就是求什么了?引导学生说出求这个圆形草坪的占地面积就是求圆的面积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圆的面积。
板书:圆的面积师:看着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你有什么想法?想从这节课中学到什么?二、导入新课1、师生总结板书?圆的面积与什么有关??圆的面积怎么求??圆的面积有没有计算公式?2、师:看着老师手中两个不同大小的圆,是什么决定着他们的'大小,那么可想而知,圆的面积大小与什么有关系?引导学生猜想说出圆的面积与半径有关板书:圆的面积与半径r有关师:到底是不是这样的了,接下来我们就来进行深入的探究。
探究之前,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我们是怎样推导出他的面积公式的?对于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也是运用同样的方法推导出他们的公式的师:总的来说,先把他们剪切,再拼接,最后转化成熟悉的图形。
板书:拼切——转化——化未知为已知师:那么你们可以把这种转化的思想运用于求圆的面积上吗?生:可以(不可以)师:那你想怎么切,怎么拼,把圆转化成什么图形,自己动手做一做。
有想法的请举手告诉老师。
师:由于操作的局限性,我把大家拼接的效果用电脑展示出来。
首先,首先先把圆等分成8份,再拼接在一起,它大致像一个什么图形。
(平行四边形)第二次把它等分成16份,在拼接在一起,它更想什么了?接着把她等分成32份,拼接起来,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师:总结如果分的份数越多,每一小份就会越小,拼成的图形就会越接近长方形。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面积教案(精选10篇)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面积教案(精选10篇)圆面积计算说课稿通用篇一教学重难点及教法说明说课内容是全日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十二册"圆的面积"。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长方形面积的基础上,通过直观、演示,把圆分割成若干等份,再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然后由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圆的面积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圆柱体,圆锥体等知识的基矗本节课的教学目的要求是:1、通过学生操作、观察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正确计算圆的面积。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3、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说课稿《圆的面积》:渗透转化数学思想。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观察操作总结圆面积公式。
难点是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
关健是弄清圆与转化后的近似长方形之间的关系。
本课教学,采用直观演示和学生动手操作等方法,充分运用电教媒体辅助教学,由圆转化为近似的长方形,总结出圆的面积公式,并能在实际中加以运用。
课堂教学程序设计本节课分四个环节来设计教学。
第一个环节:复习导入新课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计算机的屏幕上显示出一个红颜色的圆,请同学看这圆一周的长度叫什么?这个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又叫什么?引出课题"圆的面积"。
第二个环节:新授教学中,运用转化的方法,将未知转化为已知,不仅可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而且可以勾通知识之间的联系。
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鉴于此,新授部分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公式的推导1、准备题请同学们回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再想想,三角形、梯形又都是转化成哪一种图形推导出它们的面积计算公式的。
本课就用这种转化的方法来推导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2、推导圆面积公式第一层次教授转化的方法。
让学生看屏幕上的圆,老师把它平均分成8份,先把上面的4等份和下面的4等份分开,再交*地拼在一起,看看,拼成了一个什么图形的近似图形?为什么说是近似的平行四边形呢?让学生继续观察,我们将其中左边的一个等份再平均分成2份,将一小份移到右边拼起来,现在拼成的图形近似什么图形?由圆转化成近似的长方形,什么发生了变化,什么没有变?第二层次运用转化方法。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圆的面积》优秀5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圆的面积》优秀5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白话文给您最好的朋友。
圆的面积教案篇一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圆的面积教材第67、第68页的内容。
教学要求1.使学生理解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求圆的面积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够正确地计算圆的面积。
难点:理解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学具实物投影,各种图形的纸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1.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2.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分别是什么?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如何推导的?小结: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提供给我们一种研究平面图形的面积的方法,即把所学的图形进行分割、拼摆,转化成学过的图形,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
今天,我们还要用转化的思想研究圆的面积。
二教学实施1.明确圆的面积的。
概念。
(1)老师出示一个圆,提问:谁能联系我们学过的图形的面积说一说圆的面积是什么?学生回答,老师归纳:圆所围成的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
(2)圆的大小是由什么决定的?(3)展示由“曲”变“直”的渐变图。
引导学生逐层观察圆周曲线的变化情况,把圆等分的份数越多,圆周曲线就越来越直,当我们继续分下去……圆周曲线就变成一条近似的直线段了,用这样的小块拼摆的图形就更近似于我们学过的图形。
2.学生动手操作,推导圆的面积公式。
为了研究方便,我们把圆等分成16份,圆周部分近似看作线段,其中的一份是个近似的三角形,(1)指导学生动手摆学具,并思考几个问题:你摆的是什么图形?你摆的图形的面积与圆的面积有什么关系?所摆图形的各部分相当于圆的什么?你如何推导出圆的面积?(2)学生动手摆学具,然后发言。
拼成长方形:老师说明:如果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会越小,拼成的图形就会越接近长方形。
小学六年级数学《圆的面积》教案(通用10篇)
小学六年级数学《圆的面积》教案(通用10篇)小学六年级数学《圆的面积》教案 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十一册P69~71例1、例2。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使学生理解圆面积的含义;掌握圆的面积公式,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体验实验操作,逻辑推理的学习方法。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初步了解极限思想;体验发现新知识的快乐,增强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够正确地计算圆的面积。
教学难点:理解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学准备:相应课件;圆的面积演示教具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出示场景——《马儿的困惑》师:同学们,你们知道马儿吃草的大小是一个什么图形呀?生:是一个圆形。
师:那么,要想知道马儿吃草的大小,就是求圆形的什么呢?生:圆的面积。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圆的面积。
(板书课题:圆的面积)[设计意图:通过“马儿的困惑”这一场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同时使学生感悟到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与身边的生活息息相关、无处不在,同时了解学习任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探究合作,推导圆面积公式1、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师:圆的面积怎样计算呢?计算公式又是什么?你们想知道吗?我们先来回忆一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怎样推导出来?生: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切割成两部分,把这两部分拼成长方形师:哦,请看是这样吗?(教师演示)。
生:是的,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长方形的宽,因为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
师:同学们对原来的知识掌握得非常好。
刚才我们是把一个图形先切,然后拼,就转化成别的图形。
这样有什么好处呢?生:这样就把一个不懂的问题转化成我们可以解决的问题。
师:对,这是我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当中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今天,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把圆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3 圆的面积(29)》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3 圆的面积(29)》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圆的面积公式,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
–能够计算圆的面积,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示范和练习,引导学生理解圆的面积概念。
–进行趣味性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对数学的热爱。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互相学习、互帮互助。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圆的面积公式,能够灵活运用解决问题。
2.教学难点: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能够准确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我们已经学过圆的周长,那么你知道如何计算圆的面积吗?”2. 学习新知识1.圆的面积公式的引入:S=πr22.探究圆的面积与半径的关系:通过实例计算,让学生理解公式的含义。
3.讲解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从正方形逼近圆,引导学生明白公式的来源。
3. 练习与巩固1.同学们自行计算几道题目,巩固圆的面积公式的运用。
2.小组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设想一个园林景区,如何计算需要多少草皮覆盖整个花圃。
4. 拓展延伸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数学题目,引导学生思考更多圆的面积与周长的应用问题。
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圆的面积公式并能够熟练运用,同时也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问题。
五、作业布置1.完成课堂练习题。
2.思考如何用圆的面积公式解决更多实际问题,并记录在笔记本上。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对圆的面积有深入的理解,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祝愿大家学习进步!。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圆的面积 》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圆的面积》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掌握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2.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3.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圆的面积的概念。
2.掌握圆的面积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1.如何理解圆的面积是一个常数的概念。
2.如何灵活运用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书本:《数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圆规、计算器等四、教学过程第一节:引入1.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知道什么是圆的面积吗?圆的面积和什么有关系?”2.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并分享自己的想法。
第二节:概念讲解1.通过示意图,向学生展示圆的面积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2.讲解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进行例题演练。
第三节:练习与讨论1.让学生进行练习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2.引导学生分析解题过程,讨论解题方法和答案。
第四节:拓展应用1.设计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运用圆的面积计算方法解决。
2.鼓励学生探索更多有趣的数学问题,拓展应用能力。
五、课堂总结1.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圆的面积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强调学生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加深对圆的面积的理解。
六、作业布置1.布置相关练习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2.鼓励学生自主拓展,了解更多数学知识。
通过以上教案的设计和实施,相信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圆的面积的概念,掌握计算方法,提升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小学六年级数学《圆的面积》教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圆的面积》教案小学六年级数学《圆的面积》教案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第十一册第一单元《圆的面积》中的第一节课,数学 - 圆的面积(一)。
教学目的:1.通过教学使学生建立圆面积的概念,理解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2.能正确地应用圆面积计算公式进行圆面积的计算,并能解答有关圆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学难点: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课件演示)用一根绳子把羊栓在木桩上,演示羊边吃草边走的情景。
(生看完提问题)生:1羊走一圈有多长?2羊最多能吃到多少草?3羊能吃到草的最大面积是多少?二、引导探究,构建模型A:启发猜想师:羊吃到草的最大面积最大是圆形:1、这个圆的面积有多大猜猜看;2、试想圆的面积和哪些条件有关?3、怎样推导圆的面积公式?(生试说)B:分组实验,发现模型学生分小组将平均分成16等分、32等分的圆放在桌上自由拼摆,拼成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摆好后想一想:1、你摆的是什么图形?2、你摆的图形与圆的面积有什么关系?3、图形各部分相当于圆的什么?4、你如何推导出圆的面积?请小组长汇报拼摆的情况,鼓励学生拼摆成不同的平面图形(师课件展示动画效果)可以拼摆成长方形、梯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四种情况,小学数学教案《数学 - 圆的面积(一)》。
三、应用知识,拓展思维1师:要求圆的面积必须知道什么?2 运用公式计算面积A完成羊吃草的面积B完成课后“做一做”C一个圆的直径是10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D找出身边的圆,同桌合作量一量半径,算一算面积(完成实验报告单)测量物直径(厘米)半径(厘米)面积(平方厘米)3应用知识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知识应用)下面是一个体育场的平面图,请你算一算跑道的周长是多少米?长方形体育场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学校要请师傅给体育场铺草皮,已知每平方米的草皮是 2.4元,学校一共要付多少钱才能完成?四归纳总结,完善认知今天学了什么,这些知识我们是用什么方法学来的,你懂得了什么?【小学六年级数学《圆的面积》教案】终于写完毕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谢谢!。
面积计算数学教案
面积计算数学教案
标题:面积计算数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面积的基本概念。
2. 学习并熟练使用各种面积计算公式。
3. 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面积的基本概念
- 定义:封闭图形所包含的空间大小。
- 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
2. 常见图形的面积计算
- 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
- 对应的面积计算公式。
三、教学步骤
1. 导入新课:通过实例引入面积的概念,如测量一张纸或一个房间的大小。
2. 新课讲解:
- 介绍面积的定义和单位。
- 分别讲解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常见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并给出相应的例题让学生练习。
3. 实践操作:
- 给出一些实物,如拼图、剪纸等,让学生自己动手测量并计算其面积。
4. 巩固练习:设计一些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查他们对面积计算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四、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观察、实践操作和作业反馈等方式,评估学生对面积计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反思
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为以后的教学改进提供参考。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教案第一篇: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教案《圆的面积》教案本课的名称:圆的面积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十一册P67-68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圆面积的含义;掌握圆的面积公式,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过程与方法经历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体验实验操作,逻辑推理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初步了解极限思想;体验发现新知识的快乐,增强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难点:圆的面积推导过程中,极限思想(化曲为直)的理解。
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面积转化教具。
学具:书、计算器、圆形图片、16等份教具、作业纸。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1、出示课本67页情境图师:同学们,请看上面的这幅图,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信息?(学生观察思考)师:哦,是个圆形。
还有没有?请仔细观察。
生:我发现一个工人叔叔提出了一个问题。
师:这个问题是什么?生:这个工人叔叔说“这个圆形草坪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师:求圆形草坪的占地面积也就是求圆的什么?(师拿出圆形纸片)师:你们能帮他解决这个问题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圆的面积。
(板书课题:圆的面积)2、回顾复习,确定“转化”的策略。
师:同学们,你们想一想,当我们还不会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时候,是利用什么方法推导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呢?师:同学们再想想,我们又是怎样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公式的呢?(出示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推导公式过程图示。
)师:对了,我们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转化”成其它图形的方法来推导出它们的面积计算公式。
3.尝试“转化”。
师:那么,怎样才能把圆形转化为我们已学过的其它图形呢?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明确思路,体会转化修改为:师:想想看,圆能不能转化成学过的图形?是否可以化曲为直呢?曲线无法变成直线,转化后的图形不准确,怎么办?小组讨论,学生发言,其他同学关注别人发言,从中受到启发。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圆的面积 第2课时 圆面积计算公式的应用-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圆的面积第2课时圆面积计算公式的应用-西师大版本节课主要内容是学生们学习圆面积的计算公式的应用,通过实例演练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目标1.了解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2.掌握圆面积计算公式的应用。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1.圆面积计算公式的应用。
2.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三、教学内容及方法1. 教学内容•圆面积计算公式的回顾和应用。
•实例演练。
2.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
•课前背景知识导入法。
•互动性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1. 教师引导引入本节课的话题,让学生了解圆面积计算公式的应用。
2. 学生学习学生通过讲解和实例演练的方式,了解圆面积计算公式的应用。
3. 教师点评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
4. 总结本节课的总结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是概括性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和学习方法进行概括性总结;第二个是部分学生点评总结,选择部分学生表现进行点评总结。
五、教学评估1. 性能条件教室、教学工具、学习材料。
2.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课前背景知识导入法、互动性教学法等。
3. 教学内容圆面积计算公式和应用。
4. 教学效果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评估。
六、教学建议1.在课前准备时,应先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再进行讲解。
2.在讲解圆面积计算公式时,应注重用较为具体的例子与学生们讲解。
3.在实例演练中,要注重让学生们参与其中,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在学习结束后,可以给学生们一些相关练习题,让他们在巩固知识的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3 圆的面积计算》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3 圆的面积计算》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圆的面积计算方法,了解相关公式的推导过程。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几何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掌握圆的面积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公式解决相关问题。
2.难点:理解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灵活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教材:六年级数学教材上册。
2.教具:圆规、铅笔、橡皮、教学PPT等。
3.准备相关教学素材和例题。
四、教学过程第一节:引入1.引导学生回顾圆是什么,圆的相关性质。
2.提出问题:如何计算圆的面积?引起学生思考。
第二节:讲解与实践1.结合教材内容,介绍圆的面积计算公式S=πr²。
2.讲解公式的推导过程,引导学生理解。
3.分发练习册,让学生尝试计算不同圆的面积。
第三节:展示与讨论1.让学生展示他们的解题过程,讨论不同的解题方法。
2.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帮助他们理解和消化新知识。
第四节:拓展与巩固1.设置拓展练习,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
2.复习前面所学内容,巩固对圆的面积计算的理解。
五、课堂总结1.强调圆的面积计算是数学中重要的内容。
2.提醒学生复习教学内容,做好准备迎接下节课的学习。
六、作业布置1.完成课堂练习册上关于圆的面积计算的题目。
2.拓展作业:自行寻找圆的面积计算的实际应用问题并解答。
本节课结束。
希望学生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掌握圆的面积计算方法,提升数学学习的兴趣与能力。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面积计算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面积计算教学内容:教材第101页面积运算和练一练,练习十九第6~15题,练习十九后的摸索题。
教学要求:使学生加深明白得和把握差不多学过的面积运算公式,进一步了解这些运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及相互之间的联系,能正确地进行面积的汁算。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口算。
出示练习十九第6题,让学生口算。
2.引入课题。
这节课,我们复习学习过的面积运算。
(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要弄清面积运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和相互之间的联系,能应用公式进行面积运算。
二、整理公式1.提问:什么叫面积?我们学过哪些图形的面积运算?面积的计量单位有哪些,你能说一说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的大小吗?2.整理公式。
出示第101页的图形。
说明:那个地点的一组图形,表示了相应的面积运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请同学们看着第101页上如此的图想一想,每种图形面积运算公式如何样得到的,再把面积公式填在课本上,然后告诉大伙儿这些公式和它们的来源。
假如有不熟悉的,能够相互讨论。
让学生填写公式并摸索推导过程。
3.归纳公式。
指名学生说明相应的运算公式和推导过程,老师板书公式。
追问:三角形、梯形面积运算时都要注意什么?(除以2)提问:从图上看,由长方形的面积运算推出了哪些图形的面积运算公式?由其中的平行四边形面积运算又推出哪些图形的面积运算公式?想一想,这些图形的面积运算公式都以哪个图形的面积运算为基础来推导的?指出,我们在推导面积运算公式时,差不多上以长方形的面积运算为基础。
后面学习的一些新的图形的面积运算公式差不多上通过割、补,拼的方法,把它转化为差不多能运算面积的图形来推导出来的。
三、组织练习1.做练习十九第7题。
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指名口答算式与结果,老师板书,并让学生说一说是如何样想的。
指出:依照三角形面积的推导过程,三角形的面积是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2.做练一练第1题。
小黑板出示,让学生做在课本上。
指名口答结果,老师板书在小黑板上,结合让学生说说三角形、梯形和圆的面积是如何样算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面积计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101页面积计算和练一练,练习十九第6~15题,练习十九后的思考题。
教学要求:使学生加深理解和掌握已经学过的面积计算公式,进一步了解这些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及相互之间的联系,能正确地进行面积的汁算。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口算。
出示练习十九第6题,让学生口算。
2.引入课题。
这节课,我们复习学习过的面积计算。
(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要弄清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和相互之间的联系,能应用公式进行面积计算。
二、整理公式
1.提问:什么叫面积?我们学过哪些图形的面积计算?
面积的计量单位有哪些,你能说一说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的大小吗?
2.整理公式。
出示第101页的图形。
说明:这里的一组图形,表示了相应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请同学们看着第101页上这样的图想一想,每种图形面积计算公式怎样得到的,再把面积
公式填在课本上,然后告诉大家这些公式和它们的来源。
如果有不熟悉的,可以相互讨论。
让学生填写公式并思考推导过程。
3.归纳公式。
指名学生说明相应的计算公式和推导过程,老师板书公式。
追问: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时都要注意什么?(除以2)提问:从图上看,由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推出了哪些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由其中的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又推出哪些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想一想,这些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都以哪个图形的面积计算为基础来推导的?指出,我们在推导面积计算公式时,都是以长方形的面积计算为基础。
后面学习的一些新的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都是通过割、补,拼的方法,把它转化为已经能计算面积的图形来推导出来的。
三、组织练习
1.做练习十九第7题。
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指名口答算式与结果,老师板书,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指出:根据三角形面积的推导过程,三角形的面积是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2.做练一练第1题。
小黑板出示,让学生做在课本上。
指名口答结果,老师板书在小黑板上,结合让学生说说三角形、梯形和圆的面积是怎
样算的。
3.做练一练第2题。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结合提问学生要怎样换算成公顷。
4.做练习十九第9题。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追问:这两个图形的周长相等吗?面积呢?你发现哪个面积大一些?有什么想法?(长方形和圆如果周长
相等,那么圆的面积大)
5.做练习十九第13题。
让学生测量、计算。
指名说一说每个图形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6.让学生口答第14题,说说用什么方法可以求面积。
7.做练习十九第15题。
让学生操作、计算,然后口答长、宽和面积,老师依次板书。
四、讲解思考题
请同学们观察刚才不同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讨论一下:当长方形周长一定时,长和宽的差的变化与面积的大小有什么关系?讨论后指名学生交流每组的讨论结果。
追问:这些不同的长方形里,哪一个图形面积最大?指出:长方形周长一定,长和宽的差越小,面积越大;当它成为正方形时,面积最大。
五、布置作业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
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
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
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
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
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
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
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
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课堂作业,练习十九第8、11、12题。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
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
《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
“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
“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
“老”在旧语义中
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
“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
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
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
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家庭作业:练习十九第lO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