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英会蒋干中计检测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群英会蒋干中计导学案复习成稿及答案

群英会蒋干中计导学案复习成稿及答案

群英会蒋干中计学习目标1.理清小说情节,领会《三国演义》中描写“智术”之妙。

2.学习通过言谈举止、音容笑貌刻画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法。

课前预习一、基础常识《三国演义》,全名______________,是中国第一部______________,是我国长篇______________的代表作。

作者__________,名________,字_______,号________,山西太原人,生于元代,死于明初,大约生活在公元1330——1400年间。

罗贯中,号,(时代)小说家。

曹操字。

周瑜字,蒋干字。

二、字词。

更.不开看()拈.弓搭箭()中箭着.炮()巳.时()便宜..从事()禀.告()犒.赏()迤逦..()碇.石()谙.习()橹棹..()交契.()衣冠.()偏裨.将校()银铠.()筵.席()疑忌.()执戟.()佯.醉()不胜.酒力()和.衣卧倒()巾帻.()省.悟()玠.()嗟.呀()三、军情分析。

分析双方的主要优势和劣势。

四、合作探究第一部分(1-3):1、蒋干出场前,周瑜做了哪些事情?有人认为周瑜的举动是意气用事,你认同吗?周瑜的目的是什么?2、三江口水战这一情节,在故事发展中起什么作用?第二部分(4-8):1、蒋干神情的变化反映了他怎样的心理变化过程?周瑜是怎样成功堵住了蒋干之口?周瑜堵其口死其心的目的是什么?2、周瑜又是怎样设置圈套,诱使蒋干中计的?周瑜为什么能成功实施反间计?3、周瑜同蒋干周旋时的几次大笑,意义何在?第三部分(9-10):1、为什么曹操一见假信却信以为真?他唤蔡、张两人进账时为什么不向两人核实信的真伪,却说“我欲使汝二人进兵”?五、概括人物形象 1. 周瑜 2. 曹操 3. 蒋干六、歇后语积累1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2 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3 孔明给周瑜看病----对症下药4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5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6 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7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8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9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10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肉,弃之可惜11 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12 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13 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14 张飞卖秤锤----人强货也硬15 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16 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17 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飞)18 张飞绣花----粗中有细19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20 关帝庙里挂观音像----名不符实21 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22 关云长败走麦城----大难临头23 关帝庙求子----走错了门24 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25 关公喝酒----不怕脸红26 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27 关羽战李逵----大刀阔斧28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29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30 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人在心不在31 蒋干盗书----上了大当32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33 关公赴会——单刀直入34 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戏,说悄悄话,又故意让蒋干听见他们的密谋是要借用蔡瑁杀周瑜。

《三国演义》41至50回题目及答案(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三国演义》41至50回题目及答案(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三国演义》41至50回题目及答案(版权所有,侵权必究)第四十一回刘玄德携民渡江赵子龙单骑求主1.曹操令谁前去招降刘备?刘备投降了吗?曹操然后怎么做的?2.在曹操大举进兵的情况下,玄德只好弃樊城,投奔哪里?3.刘备带着樊城百姓前往襄阳,刘琮开城门迎接了吗?刘琮阵营内有一个人大骂蔡瑁、张允是卖国贼,自己开了城门,放下吊桥,这人是谁?4.玄德欲投襄阳而不成,在孔明的建议下,准备先取哪里安家?5.在前去江陵的路上,有人劝玄德弃百姓而走,玄德答应了吗?玄德是怎么说的?6.刘琮军内谁建议趁机除掉曹操?7.曹操到襄阳,封赏蔡瑁等人,还封刘琮为什么官?8.刘琮在赴青州的路上,和蔡夫人、王威一起,三人都被谁杀了?9.曹操派人往隆中搜寻孔明妻小,搜寻到了吗?为什么?10.曹操在襄阳诸将中选哪一个作为开道先锋?11.玄德派谁去江夏向刘琦求救?12.糜芳认为赵子龙已经投降曹操了,玄德相信吗?13.赵子龙派谁去刘备军中告知他的情况?14.赵子龙杀了夏侯恩,得到了他的一把宝剑,上面有哪两个字?15.赵子龙在长坂坡于千军万马之中救出了谁?16.糜夫人是怎么死的?她为何要这样做?17.赵子龙为何能在千军万马的包围中逃脱?第四十二回张翼德大闹长坂桥刘豫州败走江津口1.谁在什么地方一声吼,吓死了曹操部将夏侯杰,喝退了曹操百万兵?2.关羽、孔明、刘琦前来接应仓皇而逃的谁暂住江夏?3.邓义、刘先引荆州军民出城投降,自此,荆州全部为谁所控制?4.曹军号称百万,水陆并进,准备消灭谁和谁?5.面对曹操的紧逼,孙权商议御操之策,鲁肃提出了怎样的御操之策?6.鲁肃请谁和他一同去柴桑,共商据曹之策?第四十三回诸葛亮舌战群儒鲁子敬力排众议1.面对曹操的招降檄文,谁力主投降?谁不同意投降?孙权倾向于谁的看法?2.诸葛亮在江东的议事厅里,先后舌战了哪些人?3.诸葛亮辩倒群儒了吗?4.就在诸葛亮舌战群儒之计,东吴粮官谁站出来为诸葛亮辩护?5.哪两个人带孔明去见孙权?6.诸葛亮用什么方法,让孙权破曹信心倍增?7.就在孙权信心倍增之计,哪些人又来劝说孙权投降曹操,导致孙权犹豫不定?第四十四回孔明用智激周瑜孙权决计破曹操1.在孙权举棋不定之计,吴国太建议孙权找谁商议?2.孔明用什么方法激周瑜,使周瑜决计抗曹?3.周瑜决计抗曹之后,孙权将什么赐给周瑜,使其带兵抗曹?4.周瑜在什么事情之后,开始嫉妒诸葛亮?5.周瑜叫谁去劝说诸葛亮归顺东吴?诸葛亮是怎么做的?第四十五回三江口曹操折兵群英会蒋干中计1.周瑜为什么调孔明领兵去劫曹操粮库聚铁山?2.诸葛亮知道周瑜让他去劫粮的用意吗?3.诸葛亮怎么处理劫粮事情?4.玄德派谁去东吴探听诸葛亮的虚实?5.周瑜为什么力邀刘备到东吴共议良策?6.周瑜赚刘备来到中军帐,为何不敢杀掉刘备?7.在三江口之战中,哪一方败了?但是周瑜发现曹操水军训练有素,决意除去曹军水师都督哪两个人?8.曹操幕僚谁自告奋勇欲往东吴说服周瑜降操?9.请简述群英会蒋干中计的内容。

沪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群英会蒋干中计同步练习1

沪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群英会蒋干中计同步练习1

《群英会蒋干中计》测试一、词语注音、解释:(1)更不开看(gēng表示动作与预期结果相反)(2)拈弓搭箭(niān用手指拿东西)(3)中箭着炮(zhuó受到炮火轰击)(4)强弓硬弩(nǔ一种用机械力量射箭的弓)(5)便宜用事(biàn有利时机)(6)迤逦(yǐlǐ曲折连绵)(7)橹棹(zhào桨)(8)不胜酒力(shēng能承受)(9)抵足(脚和脚相接触)(10)和衣卧倒(hé穿着衣服)(11)省悟(xǐng觉悟)二、讲读、讨论(1)能用几个字概括第1段内容吗?周瑜为什么要这样?明确:毁书斩使。

曹操来信,封面措辞带有对东吴轻蔑侮辱的感情色彩,周瑜十分恼火。

①以此抗议示威;②表示自己决一死战的态度;③鼓舞士气。

(2)第2段写什么?曹操为什么吃败伏?回去后怎么办?明确:写曹操折兵和曹操练兵。

曹操所以失败,一方面由于“青徐之兵,不习水战”,另一方面突出周瑜善于调兵遣兵。

曹操回去后采纳蔡瑁、张允意见,让他们操习水军。

(3)周瑜得胜后做些什么?他通过探看曹军水寨发现什么?如何解决?明确:得胜后犒军、报捷、“亲往探看曹军水寨”。

看到曹军操练水军井井有条、声势浩大(结合书上具体描写),悟出要破曹军,先要除掉“深得水军之妙”的蔡、张。

于是一条反间计就在心中酝酿了。

(4)课文为什么从周瑜毁书斩使,两军大战三江口选起?这与本文的中心有什么关系?明确:这两个情节与本文中心有着密切的因果关系。

毁书斩使才有三江口之战;由于曹操三江口战败,才有蔡、张训练水军之举;由于这两人整治水军得法才引来周瑜的探寨并下定除此二人的决心。

这一部分是周瑜设计的背景。

1.周瑜的每次“笑”的不同原因及反映的思想性格特征:①……笑谓诸将曰(正好抓到使反间计的契机)②瑜笑曰:“吾虽不及师旷之聪……”“(笑蒋干的心虚,说假话)③瑜笑而挽其臂(表亲热,假装相信他)④大笑畅饮(表示见故人而高兴,麻痹蒋干)⑤佯醉大笑曰(以实力和意气盖过蒋干)⑥言罢大笑(以示处境之优越,讥笑蒋干竟来劝降)这三次“笑”,三次“大笑”,表示周瑜胸有成竹,潇洒自信。

【同步练习】《群英会蒋干中计》(华东师大版)

【同步练习】《群英会蒋干中计》(华东师大版)

《群英会蒋干中计》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读音有相同的一项是()A.万马齐喑.黯.淡谙.习B.巾帻.沙碛.油渍.C.偏裨.将校稗.官野史睥.睨D.交契.提纲挈.领锲.而不舍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①交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叙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觥筹交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巾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对全文的理解,下列叙述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节选自清代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情节却相对完整。

故事以“定计”“用计”“中计”为线索,叙述十分清楚,但情节的展开曲折跌宕,富于戏剧性,引人入胜。

B .小说着重描写各个人物的言谈举止和音容笑貌,突出地刻画了周瑜、蒋干和曹操这三个人物。

C .《群英会蒋干中计》周瑜和蒋干共寝一室一节,写得极为精彩。

周瑜假呼,是明知其诈睡;“蒋干只妆睡着”,是不知其诈呼。

周瑜之醉,醉却是醒;蒋干之醒,醒却是梦。

一“醉”一“醒”,一智一愚,可见一斑。

D .本文历来为人所称道,是《三国演义》中极为精彩的一节,堪称“妙文”。

它妙在周瑜三次笑和三次大笑,妙在一封天衣无缝的书信,妙在周瑜梦中呼子翼,醒来忘却呼子翼,妙在“听不真实”,可谓妙不可言。

二.本文通过周瑜三次笑和三次大笑,成功刻画了周瑜这一形象,请体会周瑜“笑”的含义。

这些塑造了周瑜怎样的形象?三.曹操看信后杀掉了蔡瑁、张允,明知“中计”,却称二人是“怠慢了军法”,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曹操是一个怎样的人?四、填空题。

江西省中等职业学校语文基础模块上册课文习题群英会蒋干中计

江西省中等职业学校语文基础模块上册课文习题群英会蒋干中计

江西省中等职业学校语文基础模块上册课文习题群英会蒋干中计(一)阅读全文回答问题1.全文共10段,可以分作几个部分,是如何结构情节的?(三部分:1—3/4—8/9—10)答:开端1—3段周瑜决定除蔡、张。发展4—6段周瑜设下反间计,群英会上迷敌人。高潮7—8段周瑜假装泄秘密,蒋干上钩盗密信。结尾9段周瑜中计杀蔡、张。尾声10段周瑜闻讯庆计成。2、全文的主线是什么?设计、用计、中计是情节的主线。3、周瑜用了什么方法除去蔡瑁和张允的?答:使的是借刀杀人反间计。诱骗蒋干盗书,离间蔡、张与曹操的关系,借曹操之手除掉蔡张二人。(二)阅读1—3段回答问题。1.概括第1自然段内容吗?周瑜毁书斩使。2、“使者呈上书看时,封面上判云:‘汉大丞相付周都督开拆。’瑜大怒,更不开看,将书扯碎,掷于地上,喝斩来使。”对周瑜发怒的原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D)A.周谕见书信的封面上写的是“付”,对自己不尊敬,因而生气了。B.周谕自命不凡,见曹操在书信上称大丞相,因而大怒。C.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周瑜深恶痛绝,因而大怒。D.曹操以丞相之名,挟天子以令诸侯,所以激怒周瑜。答:分析题一要结合上下文,二要结合人物性格特点,三不可脱离阅读材料。A项分析曲解身处统帅地位周瑜的性格,B项也将两国之争变为个人争名夺利。C项D项的选择要看原文,“汉大丞相”关键在“汉”字,表明曹操以汉相身份对待周瑜,而“付”又很傲慢,才激怒周瑜,故当选择D 项。3.周瑜之所以违反两国交兵的惯例,采取这种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举动,原因是什么?答:①曹操来信,封面措辞自负傲慢,带有对东吴轻蔑侮辱的感情色彩,周瑜十分恼火,以此抗议示威。②因为自己有训练有素的水军,不怕“不习水战”的曹军,有恃无恐。4.毁书斩使后周瑜又做了什么?为什么这么做?部署军队,迎战曹操。5.从这段看,周瑜是一个怎样的人?骄矜自傲、富有胆识、深谋远虑。6.第2段写什么?三江口曹操折兵,挽败局重用蔡张。7.曹操为什么吃败仗?答:一方面由于“青徐之兵,不习水战”;另一方面对降将蔡瑁、张允存有疑心,他们有水军都督之名,却无真正的兵权;加上周瑜善于调兵遣兵。8.周瑜得胜后做些什么?他通过探看曹军水寨发现什么?答:得胜后犒军、报捷、“亲往探看曹军水寨”。看到曹军操练水军井井有条、声势浩大(结合书上具体描写),悟出要破曹军,先要除掉“深得水军之妙”的蔡、张。9、课文第3段两次写到周瑜的“惊”,周瑜“心惊”、“大惊”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深层原因又是什么?答:直接原因是看到蔡张二人“深得水军之妙”深层原因是担心曹操克服了水战处于劣势的弱点,从而使自己的优势丧失。10.周瑜“暗窥水寨”后,最大的心病是什么?这一细节在整个节选部分起什么作用?答:破曹军,先要除掉“深得水军之妙”的蔡、张;这一细节在整个节选部分交代了矛盾的焦点,周瑜破曹的必要前提。11.瑜欲亲往探看曹军水寨,乃命收拾楼船一只,带着鼓乐,随行将数员,各带强弓硬弩,一齐上船迤逦前进。至操寨边,瑜命下了碇石,楼船上鼓乐齐奏。对这一段描写分析正确的几项是(AD)A.写出周瑜深知兵法,亲临敌寨,是个智勇双全的人物B.周瑜少年得志,骄矜自信,表现他豪放不羁的特点。C.周瑜以此探看敌军虚实,并向曹军炫耀己方的优势。D.临敌时却以鼓乐相迷惑,写出周瑜从容沉着的风度。E.周瑜暗探曹军水寨,实际上已对破曹之策胸有成竹。12、课文为什么从周瑜毁书斩使,两军大战三江口选起?这与本文的中心有什么关系?(2分) 答:这两个情节与本文中心有着密切的因果关系。毁书斩使才有三江口之战;由于曹操三江口战败,才有蔡、张训练水军之举;由于这两人整治水军得法才引来周瑜的探寨并下定除此二人的决心。这一部分是周瑜“设计”的背景。13.解释加线词语更不开看(表示动作与预期结果相反,可解作“却”) 封面上判云(写到,批到)便宜用事(有利时机) 比及( 等到)14.给加线词语注音:便(biàn)宜用事中(zhòng)箭着(zhuó)炮拈(niān)弓搭箭(三) 阅读4—6段回答问题。1、蒋干如何在曹操面前推荐自己的?从中可见他是一个怎样的人?答:“某自幼与周郎同窗交契,愿凭三寸不烂之舌,往江东说此人来降”“干到江左,必要成功。”从中可见他是一个胸无城府、盲目自信、狂妄自大。2、周瑜听说蒋干来反应如何?说明他是一个怎样的人?答:笑谓诸将“说客至矣”与众将附耳低语,如此如此;说明他是一个才思敏捷,智谋超人的人。3、“昂然而来”刻画了蒋干怎样的形象?答:刻画了蒋干自视甚高却胸无城府的书呆子形象4.对“干曰:‘公瑾别来无恙?”’一句对人物性格刻画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B)A.周瑜拜迎之,蒋干急忙问候,表现了蒋干的热情。B.蒋干对周谨直呼“公瑾”,表现了他的傲慢。C.二人分别已久,蒋干表示问候,表现了他对老友的关心。D.蒋干见周瑜亲自迎接急忙表示问候,写出他有些受宠若惊。5.蒋干“昂然而来”,“愕然”以对,表现了他(C)A.先是盲目自信,后是害怕撒谎。B.先是自鸣得意,后是萎靡不振。C.先是盲目自信,后是被动尴尬。D.先是自命不凡,后是自愧不如。6.“干曰:足下待故人如此,便请告退”,表现了蒋干(C)A.真实目的被揭穿后恼羞成怒。B.对周瑜不讲情面的直接抗议。C.来意被挑明后慌乱掩饰的尴尬。D.知道劝降不成后以守为攻的机智。周瑜一见蒋干如何先声夺人?蒋干反应如何?答:一见面点出蒋干“远涉江湖,为曹氏作说客”;蒋干自以为必会成功,却被一眼洞察,惊愕得不知如何应付,只好心虚气短地说假话掩饰。7.对“吾虽不及师旷之聪,闻弦歌而知雅意”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C )A.王顾左右而言他,故意转换话题,以缓和紧张的气氛。B.自谦之词,既不损害朋友的交情,又显示了儒将的风度。c.虽是故交,但各为其主,运用外交辞令,以守为攻,既得体,又震慑了对方。D.以师旷作比,风趣幽默,表现了自己的高尚情趣。8、群英会上,周瑜又如何制止蒋干游说?蒋干又如何反应?答:当众宣布“此吾同窗契友也……不是曹家说客”;令太史慈作监酒“如有提起曹操与东吴军旅之事者,即斩之”。以堵蒋干之嘴。蒋干“惊愕,不敢多言”。9、周瑜与蒋干一见面,即主动进攻,打下了蒋干的气焰,动摇了蒋干的自信心。又以什么暗示蒋干的劝降不可能成功?蒋干反应如何?)答:①出迎时和大张筵席时,显示兵将实力。②筵席之后“引干到帐后”看“堆如山积”的粮草。使蒋干说出“兵精粮足,名不虚传!”③对蒋干的一席“言志”,表示自己对孙权的忠诚和东吴人心的团结。蒋干吓得“面如土色”,再也不敢提劝降之事了。10、周瑜除正面制止蒋干说降外,又怎样设置圈套,让蒋干一步步走近放着密信的桌子的?答:①表面上亲热、拉近乎。“笑而挽其臂”、“今日见了故人”、“瑜携干手”、“瑜执干手”、“瑜复携干入帐”。使蒋干觉得周瑜还是没有忘记“同窗契友”,直至“抵足而眠”。②装醉装睡。“大笑畅饮”、“佯醉大笑”、“佯作大醉之状……和衣卧倒,呕吐狼籍”、“鼻息如雷”。使蒋干盗信有隙可趁。11.分析周瑜“笑”的原因(6分)①……笑谓诸将曰(料定蒋干来意,为蒋干送上门来助其离间计的实现而高兴)②瑜笑曰:“吾虽不及师旷之聪……”(自己已经知道蒋干的来意,使他开口不得,欲盖弥彰而得意地笑)③瑜笑而挽其臂(对蒋干表示亲切,以便让他上钩中计)④大笑畅饮(显示自己在东吴的地位,对蒋干前来充当说客进行嘲弄,同时迷惑蒋干,使之放松警惕)⑤佯醉大笑曰(志得意满之笑,显示自己在东吴的显赫地位,并对蒋干进行揶揄和嘲讽)⑥言罢大笑(自己坚定忠于东吴,讥笑蒋干不自量力竟来劝降,同时封住了蒋干的嘴,使蒋干中计的条件已具备,是自负的一笑)12.蒋干神态变化所反映的性格特征(4分):①昂然而来(自视甚高,盲目自信); ②愕然(竟一语被周瑜言中,不知所措的惊慌与尴尬)③蒋干惊愕(周瑜如此坚决,又惊又急) ④蒋干面如土色(一下吓倒,胆小愚蠢)(四)阅读7—8段回答问题。1、为什么蒋干对密信深信不疑,忙将它“暗藏于衣内”,后来又能使曹操一时信以为真?说说那封假密信的精妙之处。答:密信措辞设计周到备至,富有迷惑性:①“某等降曹,非图士禄,迫于势耳。”——周瑜深知曹操为人狡诈多疑,这句符合曹操怀疑蔡张投降动机不纯的心理,加之三江口失败,容易使曹操理解为投降非出真心。②“已赚北军困于寨中”——蔡、张训练水军的确是“青、徐军在中,荆州军在外”本意是保护不习水战的曹操嫡系部队,周瑜信中切中曹营情况,颠倒黑白,容易让曹操中计。③“但得其便,即将操贼之首,献于麾下”切中曹操的顾虑,容易使对方激动。④“早晚人到,便有关报”为当晚假探子报讯埋下伏笔。2.周瑜的反间计,在7、8段包括三个组成部分:①密信,②梦话,③假密报。而密信是主要的,是基础,后两者与密信内容相互印证,使蒋干对密信深信不疑。3.周瑜是如何设反间计的?答:迎蒋干时气势上压倒对方,同时单刀直入,先声夺人,逼蒋干矢口否认说降之事,接着顺水推舟,宴蒋干时定军令堵住蒋干之嘴,带他参观自己的军队时震慑对方,接着留住蒋干,引诱他偷看密信,最后以说梦话及探子密报让他信以为真,赶紧向曹操报信,完成反间计。(五)阅读9—10段回答问题。1、解释下列词语:乞退左右(请你让左右退下)雅量高致(城府很深,捉摸不透)2、曹操见信为什么不向蔡张二人核实信上内容的真伪,却说“我欲使汝二人进兵”?答:因为曹操为人狡诈,想试探二人的反应,是否如信中所说在等待时机。3、曹操见到二人首级方知中计,可为什么用“二人怠慢军法,吾故斩之”的话来搪塞众将的询问?这又说明什么?答:曹操心知中计却不肯认错,说明他文过饰非。4.曹操杀蔡、张二人后,课文第10段为什么还要选入“细作探知”一段作尾声?答:选与前文周瑜说“吾必设计先除此二人,然后可以破曹”遥相呼应,充分反映出周瑜对剪除蔡张二人的重视,从而进一步体现他巧妙用反间计对整个战役的重要意义,使情节才完整。(1)通过以上分析,你认为周瑜是怎样的一位军事家?答:他勇敢善战(三江口初捷的布置指挥),足智多谋,反间计是在他夜探曹军后定下的,实施过程步步紧逼,精密周到。他又是年轻潇洒,豪放自信(酒席上舞剑作歌,接待蒋干时的内紧外松,几次大笑)。(2)蒋干是曹操的蹩脚参谋,他的性格特征又是怎样呢?答:他愚蠢而又自作聪明。他自以为“周郎同窗交契”,能凭三寸不烂之舌说降周瑜,并说了“必要成功”的大话。来江东时“昂然”之态说明他盲目的自信。在周瑜施计中根本无开口的余地,反而步步走进圈套,还自以为得计。(3)作者用哪些手法塑造这两个人物形象的?答:①在事件的叙述中作者用白描手法简略交代。②以人物自己言行神态表情表现。③细节描写(如周瑜佯醉呕吐;周瑜假喝“低声”,便唤“子翼”;蒋干窃听等)。④气氛烘托(如对曹军水陆军营的气氛描写,蒋干盗信时的紧张气氛设置等)。⑤用对比、映衬的手法使两人性格更鲜明。。

14.群英会蒋干中计

14.群英会蒋干中计
• 蒋干“惊愕,不敢多言”。
讨论课文第2部分(4―6段)
• 3.周瑜与蒋干一见面,即主动进攻,打下了 蒋干的气焰,动摇了蒋干的自信心。又以 什么暗示蒋干的劝降不可能成功?蒋干反 应如何?
• ①出迎时和大张筵席时,显示兵将实力。 ②筵席之后“引干到帐后”看“堆如山积” 的粮草。使蒋干说出“兵精粮足,名不虚 传!”③对蒋干的一席“言志”,表示自 己对孙权的忠诚和东吴人心的团结。
• 7、曹操误杀此二人。
故事情节
• 开端(1-3段):周瑜决定除蔡、张二人。 • 发展(4-6段):周瑜设下反间计,群英会上
迷蒋干。 • 高潮(7-8段):周瑜假装泄密,蒋干窃书中
计。 • 结局(9-10段):曹操中计杀蔡、张二人, 周
瑜闻讯喜庆计成。
阅读1-3段,思考:
• 1、能用几个字概括第一段内容吗?周瑜为什 么要这样?
• 蒋干自以为必会成功,却被一眼洞察,惊 愕得不知如何应付,只好心虚气短地说假 话掩饰。
讨论课文第2部分(4―6段)
• 2.群英会上,周瑜又如何遏止蒋干游说?蒋 干又如何反应?
• 当众宣布“此吾同窗契友也……不是曹家 说客”;令太史慈作监酒“如有提起曹操 与东吴军旅之事者,即斩之”。以堵蒋干 之嘴。
总之,蒋干狂妄自大,不自量力;既无自知之明,也无知 人之明;贪功心切,鬼迷心窍,失去判断真伪的能力。
三江口初捷的布置指挥 勇敢善战 反间计是在他夜探曹军后定下的,实 施过程步步紧逼,精密周到他 足智 酒席上舞剑作歌,接待蒋干时的几次 大笑 多谋年轻潇洒,豪放自信
周瑜,东汉末年东吴著名将领。美姿容,精音律,多谋善断,精于
操投降。曹操便得了荆州,并任命降将蔡瑁,张允为水军 都督,训练水师,准备顺江而下,扫平东吴。

群英会蒋干中计

群英会蒋干中计

鉴赏要点
• 故事情节环环相扣,前后呼应 小说以周瑜用计、蒋干中计为主线,从
周瑜用计的环境写起,写到用计的机遇、过 程、结果和影响。
鉴赏要点
• 在情节发展和矛盾冲突中展现人物性格 小说围绕魏、吴双方使用离间计展示:
曹魏欲行离间计,说周瑜来降;周瑜以计还 计,相机反间。
鉴赏要点
• 通过人物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充分表现 人物性格
谙习ān 巾帻zé
思考与练习三
1.交代了的故事的背景,使小说在情节上有相对的 完整性。
2.与开头周瑜设计呼应,交代周瑜计策成功,为赤 壁之战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思考与练习四
“周瑜诈睡,是骗蒋干;蒋干诈睡,又骗周瑜。周瑜假呼蒋 干,是明知其诈睡;蒋干不应周瑜,是不知其诈呼。周瑜之醉,醉 却是醒;蒋干之醒,醒却是梦。……妙在梦中呼子翼、骂操贼,使 他十分疑惑;又妙在醒来却忘呼子翼,益发使他十分疑惑。周瑜假 做极疏,却步步是密;蒋干自道极乖,却步步是呆,写来真是好 看。”
桃园结义 三顾茅庐
千里 走单骑
刮骨疗伤
煮酒论英雄 赤膊上阵
乐不思蜀 借东风
单刀赴会 长坂桥
草船借箭火烧赤壁Fra bibliotek木牛流马
温酒 斩华雄
七擒孟获 三英战吕布
走麦城 华容道 空城计
挥泪斩马谡
三气周瑜
猿门射戟 大意失荆州
过五关斩六 将
官渡之战
群英会蒋干中计
罗贯中
解题
• 课文节选自《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三 江口曹操折兵,群英会蒋干中计”,是赤壁 之战故事中的一个著名片段。
思考与练习七
2.小说与史料的不符之处:
–小说中,是蒋干自荐去江东游说周瑜;史料中,是曹 操请蒋干游说周瑜。

《群英会蒋干中计》同步练习(含答案)

《群英会蒋干中计》同步练习(含答案)

《群英会蒋干中计》练习题一、夯实基础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黯淡谙习万马齐喑B.巾啧沙碛油渍C.偏裨睥睨稗官野史D.偷窃锲而不舍提纲挈领【答案】D【解析】A àn ān yīn; B zé qì zì; C pí bài pì; D qiè qi è qiè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①一齐上船迤逦前进解释:②某自幼与周郎同窗交契解释:③吾虽不及师旷之聪解释:④座上觥筹交错解释:⑤今已赚北军困于寨中解释:【答案】①迤逦,曲折连绵。

②交契,交情深厚。

③聪,耳朵很灵。

④筹,酒筹,行酒令(用游戏方法决定饮酒的次序)用的竹签。

⑤赚,诱骗。

3.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东吴兵少,反为所败 B.非图仕禄,迫于势耳C.事又不济,反为所笑 D.过分谦让,反为不美【答案】D【解析】A 项,被动句,“为所”表被动。

译为:东吴的人兵力少,(我)却被他们打败。

B 项,被动句,“于”表被动。

译为:我等归降于曹操,是被形势所逼。

C 项,被动句,“为所”表被动。

译为:事情没有做成功,反被笑话了。

D 项,一般陈述句。

译为:过分的谦虚、谦让,反而不是美德。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

该书以东汉末年到西晋建立期间的社会历史为背景,着重叙述魏、蜀、吴三国的兴衰过程。

B.《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在民间传说及民间艺人创作的话本、戏曲的基础上,又运用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正史材料,结合他丰富的生活经验,写成了这部影响深远的历史小说。

C.课文节选自《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原标题是:三江口曹操折兵群英会蒋干中计。

这是赤壁之战中的一个著名片段。

D.课文着重描写各个人物的言谈举止,突出刻画了周瑜、蒋干和曹操三个人物形象,全篇情节曲折跌宕,富于戏剧性。

群英会蒋干中计 阅读理解

群英会蒋干中计 阅读理解

群英会蒋干中计阅读理解一、关于群英会蒋干中计这篇文章群英会蒋干中计可是个超有趣的故事呢。

它出自三国演义,讲的是周瑜和蒋干之间的一场智慧较量。

周瑜那是聪明绝顶,蒋干呢,本想凭着和周瑜的旧交去劝降周瑜,结果却被周瑜利用,中了周瑜的计,还把曹操的水军都督蔡瑁、张允给害死了。

这个故事里的人物形象可鲜活了,周瑜的足智多谋、自信满满,蒋干的自作聪明、愚蠢可笑,都刻画得特别生动。

二、阅读理解可能涉及的考点1. 人物形象分析这肯定是个重点啦。

就像周瑜,他在这个故事里镇定自若,谈笑风生间就把蒋干给忽悠得团团转。

他设下这个计谋,巧妙地利用了蒋干急于立功的心理。

而蒋干呢,他轻易就相信了周瑜给他设下的圈套,他的自以为是让他没有看清周瑜的真实意图。

从他们的言行举止中就能很好地分析出这些人物形象特点。

2. 情节梳理故事的情节那是一环扣一环。

从蒋干主动请缨去劝降周瑜开始,到他进入周瑜的营帐,周瑜的各种安排,像群英会的大摆筵席,故意让蒋干看到军中将士的威武,还有假装大醉让蒋干偷取假的书信等等,这些情节都要能清楚地梳理出来,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整个故事的发展逻辑。

3. 计谋的理解周瑜的这个计谋真的很精妙。

他先是让蒋干相信自己的军中有内奸,然后又通过假书信让蒋干把这个消息带给曹操。

这其中涉及到对人性的把握,对局势的利用,要能理解周瑜为什么要这样设计,以及这个计谋成功的关键因素。

三、一份模拟阅读理解试卷〈群英会蒋干中计〉阅读理解试卷(一)选择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蒋干去见周瑜的目的是什么?()A. 与周瑜叙旧B. 劝降周瑜C. 刺探军情答案:B。

在故事里蒋干自恃与周瑜有旧交,主动去周瑜那里是想劝降周瑜的。

2. 周瑜在群英会上展示自己的将士是为了什么?()A. 炫耀军威B. 让蒋干知难而退C. 迷惑蒋干答案:C。

周瑜这么做是为了迷惑蒋干,让蒋干觉得东吴的军队很强大而且团结,从而掉入他设下的计谋之中。

3. 蒋干中计后,曹操杀了谁?()A. 周瑜B. 蔡瑁、张允C. 蒋干答案:B。

【中职语文专用】(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第3.2课《群英会蒋干中计》(同步练习含解析)

【中职语文专用】(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第3.2课《群英会蒋干中计》(同步练习含解析)

一、基础题1.对全文的理解,下列叙述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节选自清代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情节却相对完整。

故事以“定计” “用计” “中计”为线索,叙述十分清楚,但情节的展开曲折跌宕,富于戏剧性,引人入胜。

B.小说着重描写各个人物的言谈举止和音容笑貌,突出地刻画了周瑜、蒋干和曹操这三个人物。

C.《群英会蒋干中计》周瑜和蒋干共寝一室一节,写得极为精彩。

周瑜假呼,是明知其诈睡;“蒋干只妆睡着”,是不知其诈呼。

周瑜之醉,醉却是醒;蒋干之醒,醒却是梦。

一“醉”一“醒”,一智一愚,可见一斑。

D.本文历来为人所称道,是《三国演义》中极为精彩的一节,堪称“妙文”。

它妙在周瑜三次笑和三次大笑,妙在一封天衣无缝的书信,妙在周瑜梦中呼子翼,醒来忘却呼子翼,妙在“听不真实”,可谓妙不可言。

2.对“干曰:‘公瑾别来无恙?’”一句对人物性格刻画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周瑜拜迎之,蒋干急忙问候,表现了蒋干的热情。B.蒋干对周谨直呼“公瑾”,表现了他的傲慢。C.二人分别已久,蒋干表示问候,表现了他对老友的关心。D.蒋干见周瑜亲自迎接急忙表示问候,写出他有些受宠若惊。3.蒋干“昂然而来”,“愕然”以对,表现了他( )A.先是盲目自信,后是害怕撒谎。B.先是自鸣得意,后是萎靡不振。C.先是盲目自信,后是被动尴尬。D.先是自命不凡,后是自愧不如。4.“干曰:足下待故人如此,便请告退”,表现了蒋干( )A.真实目的被揭穿后恼羞成怒。B.对周瑜不讲情面的直接抗议。C.来意被挑明后慌乱掩饰的尴尬。D.知道劝降不成后以守为攻的机智。5.对“吾虽不及师旷之聪,闻弦歌而知雅意”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王顾左右而言他,故意转换话题,以缓和紧张的气氛。B.自谦之词,既不损害朋友的交情,又显示了儒将的风度。c.虽是故交,但各为其主,运用外交辞令,以守为攻,既得体,又震慑了对方。D.以师旷作比,风趣幽默,表现了自己的高尚情趣。6. 阅读4—6段回答问题。(1)分析周瑜“笑”的原因①……笑谓诸将曰:②瑜笑曰:“吾虽不及师旷之聪……”:③瑜笑而挽其臂:④大笑畅饮:⑤佯醉大笑曰:⑥言罢大笑:(2)蒋干神态变化所反映的性格特征①昂然而来:②愕然:③蒋干惊愕:④蒋干面如土色:二、课外阅读。

《群英会蒋干中计》阅读及答案(二)

《群英会蒋干中计》阅读及答案(二)

《群英会蒋干中计》精选阅读及答案《群英会蒋干中计》精选阅读及答案(一)瑜整衣冠,引从者教百,皆锦衣花帽,前后簇拥而出。

蒋干引一青衣小童,昂然而来。

瑜拜迎之。

干曰:“公瑾别来无恙?”瑜曰:“子翼良苦:远涉江湖,为曹氏作说客耶?”干愕然曰:“吾久别足下,特来叙旧,奈何疑我作说客也?”瑜笑曰:“吾虽不及师旷之聪,闻弦歌而知雅意。

”干曰:“足下待故人如此,便请告退。

”瑜笑而挽其臂曰:”吾但恐兄为曹氏作说客耳。

既无此心,何速去也?”遂同入帐。

叙礼毕,坐定,即传令悉召江左英杰与子翼相见。

须臾,文官武将,各穿锦表,帐下偏裨将校,都披银铠,分两行而入。

瑜都教相见毕,就列于两傍而坐。

大张筵席,奏军中得胜之乐,轮换行酒。

瑜告众官曰:“此吾同窗契友也。

虽从江北到此,却不是曹家说客。

公等匆疑。

”遂解佩剑付太史慈曰:“公可佩我剑作监酒:今日宴饮,但叙朋友交情:如有提起曹操与东吴军旅之事者,即斩之!”太史慈应诺,按剑坐于席上。

蒋干惊愕,不载多言。

周瑜曰:“吾自领军以来,滴酒不饮;今日见了故人,又无疑忌,当饮一醉。

”说罢,大笑畅饮①。

座上觥筹交错。

饮至半酣,瑜携干手,同步出帐外。

左右军士,全装贯带,持戈执戟而立。

瑜曰“吾之军士,颇雄壮否?”干曰:“真熊虎之士也!”瑜又引干到帐后一望,粮草堆如山积。

瑜曰:“吾之粮草,颇足备否?”干曰:“兵精粮足,名不虚传。

”瑜佯醉大笑②曰:“想周瑜与子翼同学业时,不曾望有今日。

”干曰:“以吾兄高才,实不为过。

”瑜执干手日:“大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盐行,计必从,祸福共之。

假使苏秦、张仪、陆贾、郦生复出,口似悬河,舌如利刃,安能动我心哉?”言罢大笑③。

蒋干面如土色。

瑜复携干入帐,会诸将再饮;因指诸将曰:“此皆江东之荚杰。

今日此会,可名‘群英会’。

”——选自罗贯中《群英会蒋干中计》16.有关选文中周瑜三次“大笑”的理解,有误的是A.选文①处的“大笑”,是周瑜对蒋干的蔑视,同时也是为了缓和紧张气氛,稳住蒋干。

群英会蒋干中计_练习1

群英会蒋干中计_练习1

群英会蒋干中计练习1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读音有相同的一项是()A.万马齐喑.黯.淡谙.习B.巾帻.沙碛.油渍.C.偏裨.将校稗.官野史睥.睨D.交契.提纲挈.领锲.而不舍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①交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叙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觥筹交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巾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全文的理解,下列叙述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节选自清代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情节却相对完整。

故事以“定计”“用计”“中计”为线索,叙述十分清楚,但情节的展开曲折跌宕,富于戏剧性,引人入胜。

B.小说着重描写各个人物的言谈举止和音容笑貌,突出地刻画了周瑜、蒋干和曹操这三个人物。

C.《群英会蒋干中计》周瑜和蒋干共寝一室一节,写得极为精彩。

周瑜假呼,是明知其诈睡;“蒋干只妆睡着”,是不知其诈呼。

周瑜之醉,醉却是醒;蒋干之醒,醒却是梦。

一“醉”一“醒”,一智一愚,可见一斑。

D.本文历来为人所称道,是《三国演义》中极为精彩的一节,堪称“妙文”。

它妙在周瑜三次笑和三次大笑,妙在一封天衣无缝的书信,妙在周瑜梦中呼子翼,醒来忘却呼子翼,妙在“听不真实”,可谓妙不可言。

4.本文通过周瑜三次笑和三次大笑,成功刻画了周瑜这一形象,请体会周瑜“笑”的含义。

这些塑造了周瑜怎样的形象?5.曹操看信后杀掉了蔡瑁、张允,明知“中计”,却称二人是“怠慢了军法”,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曹操是一个怎样的人?二、阅读下徐迟的《枯叶蝴蝶》,完成文后练习。

高中语文:6.21《群英会蒋干中计》测试(沪教版第一册)

高中语文:6.21《群英会蒋干中计》测试(沪教版第一册)

《群英会蒋干中计》测试一、词语注音、解释:(1)更不开看(gēng表示动作与预期结果相反)(2)拈弓搭箭(niān用手指拿东西)(3)中箭着炮(zhuó受到炮火轰击)(4)强弓硬弩(nǔ一种用机械力量射箭的弓)(5)便宜用事(biàn有利时机)(6)迤逦(yǐlǐ曲折连绵)(7)橹棹(zhào桨)(8)不胜酒力(shēng能承受)(9)抵足(脚和脚相接触)(10)和衣卧倒(hé穿着衣服)(11)省悟(xǐng觉悟)二、讲读、讨论(1)能用几个字概括第1段内容吗?周瑜为什么要这样?明确:毁书斩使。

曹操来信,封面措辞带有对东吴轻蔑侮辱的感情色彩,周瑜十分恼火。

①以此抗议示威;②表示自己决一死战的态度;③鼓舞士气。

(2)第2段写什么?曹操为什么吃败伏?回去后怎么办?明确:写曹操折兵和曹操练兵。

曹操所以失败,一方面由于“青徐之兵,不习水战”,另一方面突出周瑜善于调兵遣兵。

曹操回去后采纳蔡瑁、张允意见,让他们操习水军。

(3)周瑜得胜后做些什么?他通过探看曹军水寨发现什么?如何解决?明确:得胜后犒军、报捷、“亲往探看曹军水寨”。

看到曹军操练水军井井有条、声势浩大(结合书上具体描写),悟出要破曹军,先要除掉“深得水军之妙”的蔡、张。

于是一条反间计就在心中酝酿了。

(4)课文为什么从周瑜毁书斩使,两军大战三江口选起?这与本文的中心有什么关系?明确:这两个情节与本文中心有着密切的因果关系。

毁书斩使才有三江口之战;由于曹操三江口战败,才有蔡、张训练水军之举;由于这两人整治水军得法才引来周瑜的探寨并下定除此二人的决心。

这一部分是周瑜设计的背景。

1.周瑜的每次“笑”的不同原因及反映的思想性格特征:①……笑谓诸将曰(正好抓到使反间计的契机)②瑜笑曰:“吾虽不及师旷之聪……”“(笑蒋干的心虚,说假话)③瑜笑而挽其臂(表亲热,假装相信他)④大笑畅饮(表示见故人而高兴,麻痹蒋干)⑤佯醉大笑曰(以实力和意气盖过蒋干)⑥言罢大笑(以示处境之优越,讥笑蒋干竟来劝降)这三次“笑”,三次“大笑”,表示周瑜胸有成竹,潇洒自信。

2018最新试题资料-群英会蒋干中计检测试题(含答案)

2018最新试题资料-群英会蒋干中计检测试题(含答案)

群英会蒋干中计检测试题(含答案) 群英会蒋干中计检测试题(含答案) 群英会蒋干中计检测试题(含答案)
5 c 群英会蒋干中计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读音有相同的一项是()
A.万马齐喑黯淡谙习
B.巾帻沙碛油渍
c.偏裨将校稗官野史睥睨
D.交契提纲挈领锲而不舍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交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②叙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③觥筹交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④巾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对全的理解,下列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A.本节选自清代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情节却相对完整。

故事以“定计”“用计”“中计”为线索,叙述十分清楚,但情节的展开曲折跌宕,富于戏剧性,引人入胜。

B.小说着重描写各个人物的言谈举止和音容笑貌,突出地刻画。

《群英会蒋干中计》同步训练-【中职专用】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时练(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原卷版

《群英会蒋干中计》同步训练-【中职专用】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时练(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原卷版

2 群英会蒋干中计阅读提示“赤壁之战”是《三国演义》着力描写的一次大战役,它对于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群英会蒋干中计》选自《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这一回是这场大战役前奏的一个小插曲,却对这场战役产生了重要影响。

课文虽然是长篇小说的节选,情节却有着相对的完整性。

故事有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叙事线索很清楚。

课文围绕一个“计”字,以“定计一用计一中计”为情节主线,逐步展现了斗智双方的得与失,曲折跌宕,引人入胜。

课文在情节发展的过程中,采用多种方法塑造人物形象,突出刻画了周瑜、蒋干以及曹操的形象:以人物自己的言行、神态表现其性格,如“蒋干引一青衣童子,昂然而来”流露出蒋干对前来劝降的盲目自信;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如周瑜佯醉呕吐、假喝“低声”、便唤“子翼”以及蒋干窃听等;用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形象,如对曹军水陆军营的气氛描写,蒋干盗信时的紧张气氛设置等。

一、基础知识应用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迤.逦(yǐ)遣.使(qián)愕.然(è)就寝.(qǐn)B.橹棹.(zhào)和衣(hé)狼藉.(jí)弓弩.(nú)C.蔽.江(bì)辕.门(yuán)剿.除(jiǎn)戈戟.(jǐ)D.勉强.(qiǎng)懊.悔(ào)簇.拥(cù)解.衣(jiě)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A.掷地犒赏报捷便宜用事B.暗窥擒捉布袍觥酬交错C.锦衣挽臂契友抵足而眠D.麾下巾帻雅意解衣就寝3.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读书靠几分钟热度就能完成的,应该是一种长期坚持的行为。

参与读书便于结交跟多爱好读书的朋友,出现读书娱乐化、狂欢化的倾向,就值得警惕了。

真正的读书人不会太在意读书的形式,遇到一本好书,何时何地,都会品读,在他们看来,天天都是“读书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群英会蒋干中计检测试题(含答案)
群英会蒋干中计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读音有相同的一项是() A.万马齐喑黯淡谙习 B.巾帻沙碛油渍 C.偏裨将校稗官野史睥睨 D.交契提纲挈领锲而不舍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①交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②叙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③觥筹交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④巾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对全文的理解,下列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A.本
文节选自清代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情节却相对完整。

故事以“定计”“用计”“中计”为线索,叙述十分清楚,但情节的展开曲折跌宕,富于戏剧性,引人入胜。

B.小说着重描写各个人物的言谈举止和音容笑貌,突出地刻画了周瑜、蒋干和曹操这三个人物。

C.《群
英会蒋干中计》周瑜和蒋干共寝一室一节,写得极为精彩。

周瑜假呼,是明知其诈睡;“蒋干只妆睡着”,是不知其诈呼。

周瑜之醉,醉却是醒;蒋干之醒,醒却是梦。

一“醉”一“醒”,一智一愚,可见一斑。

D.本文历来为人所称道,是《三国演义》中极为精彩的一节,堪称“妙文”。

它妙在周瑜三次笑和三次大笑,妙在一封天衣无缝的书信,妙在周瑜梦中呼子翼,醒来忘却呼子翼,妙在“听不真实”,可谓妙不可言。

4、本文通过周瑜三次笑和三次大笑,成功刻画了周瑜这一形象,请体会周瑜“笑”的含义。

这些塑造了周瑜怎样的形象?
5、曹操看信后杀掉了蔡瑁、张允,明知“中计”,却称二人是“怠
慢了军法”,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曹操是一个怎样的人?
二、阅读下徐迟的《枯叶蝴蝶》,完成文后练习。

峨眉山下,伏虎寺旁,有一种蝴蝶,比最美丽的蝴蝶还要美丽些,是峨眉山最珍贵的特产之一。

当它阖起两张翅膀的时候,像生长在树枝上的一
张干枯了的树叶。

谁也不去注意它,谁也不会瞧它一眼。

它收
敛了它的花纹、图案,隐藏了它的粉墨、彩色,逸出了繁华的花丛,
停止它翱翔的姿态,变成了一张憔悴的,干枯了的,甚至不是枯黄的,而是枯槁的,如同死灰颜色的枯叶。

它这样伪装,是为了保护自己。

但是它还是逃不脱被捕捉的命运。

不仅因为它的美丽,更因为它那用来隐蔽它的美丽的枯槁与憔悴。

它以为它这样做可以保护自己,殊不知它这样做更教人去搜捕它。

有一种生物比它还聪明,这种生物的特技之一是装假作伪,因此装假作伪这一种行径是瞒不过这种生物――人的。

人把它捕捉,将它制成标本,作为一种商品去出售,价钱越来越高。

最后几乎把它捕捉得再也没有了。

这一生物品种快要绝种了。

到这时候,国家才下令禁止捕捉枯叶蝶。

但是,已经来不及了。

国家的禁止更增加了它的身价。

枯叶蝶真是因此而要绝对的绝灭了。

我们既然有一对美丽的和真理的翅膀,我们永远也不愿意阖上它们。

做什么要装模作样,化为一只枯叶蝶,最后也还是被售,反而不如那翅膀两面都光彩夺目的蝴蝶到处飞翔,被捕捉而又生生不息。

我要我的翅膀两面都光彩夺目。

我愿这自然界的一切都显出它们的真相。

1.第二自然段中说:“谁也不去注意它,谁也不会瞧它一眼。

”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不超过10个字)第七自然段说:“国家的禁止更增加了它的身价。

”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超过15个字) 2.第五自然段“它以为它这样做可以保护自己,殊不知它这样做更教人去搜捕它。

”中“这样做”具体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35个字)“教人去搜捕它。

”的原因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5个字)3.“我愿我的翅膀两面都光彩夺目”的内涵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超过20个字)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美丽的枯叶蝶由于伪装不够巧妙,惨遭人类捕杀,濒临灭绝.对这一小生灵的可悲命运,本文作者眼光独到,另辟鼷径,使文章新意迭出,令人耳
目一新。

B.作者从枯叶蝶的虚伪作假而导致绝种的角度,论及“美,要更真”的重要,抒发对假装作伪的憎恶和对真善美的追求。

C.文
章结尾“我要”“我愿”领起两段,精辟隽永,点明主旨,收束全篇,具有丰富的哲理和内蕴。

D.从节肢动物的生物属性联想到人类社会的为人处世之道,体现出作者犀利的解剖功夫和可贵的社会责任感。

E.文章在写作手法上,先抑后扬,联想自然,叙议结合,托物言志,言简意赅,感情色彩鲜明,是一篇难得的典范之作。

群英会蒋干中计一、1.D2.见书3.A 4.⑴三“笑”:正好抓到行反间计的契机。

二“笑”:笑蒋干的心虚,说假话。

三“笑”:表亲热,假装相信他。

一“大笑”:见故人而笑,麻痹蒋干,嘲笑他的愚蠢尴尬。

二“大笑”:一方面炫耀实力,一方面以展示军事机密显示自己“醉了”,伪装自己,以实力和意气盖过蒋干。

三“大笑”:以笑来佯醉明志,笑蒋干说降犹如蚍蜉撼树。

⑵形象:足智多谋,才华横溢,少年得志,豪情满怀。

5.曹操的形象:多疑,刚愎自用,骄横,急噪,狡诈,权变。

二、1.像一片干枯的树叶;物以稀为贵;逆反心理 2.
收敛花纹、图案,隐藏粉墨、彩色,变成憔悴与枯槁的树叶;与众不同,更具收藏价值。

3.展示真实的自我,决不装假作伪。

4.A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