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性粒细胞减少症的诊断及治疗

合集下载

中性白(粒)细胞减少症的治疗

中性白(粒)细胞减少症的治疗

中性白(粒)细胞减少症的治疗中性白(粒)细胞减少症是一种疾病,在该症状中,机体内中性白细胞(粒细胞)的数量低于正常水平。

中性白细胞是一种重要的白细胞类型,它们在人体中起着防御作用,帮助抵抗感染。

在中性白(粒)细胞减少症患者中,身体的免疫系统会受到损害,容易被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因此治疗非常重要。

治疗方法G-CSF一种促进骨髓生成中性白细胞的药物,通过刺激骨髓中的干细胞产生更多的中性白细胞,从而提高患者的中性白细胞水平。

G-CSF在中性白(粒)细胞减少症的治疗中被广泛应用,有效性较好。

抗生素治疗由于中性白(粒)细胞减少症患者的免疫系统受损,容易感染,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常常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预防或治疗感染。

抗生素治疗能有效控制并预防感染的发生。

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是一种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蛋白质,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增加抵抗感染的能力。

在中性白(粒)细胞减少症治疗中,免疫球蛋白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帮助患者恢复免疫功能。

输血在极端情况下,中性白(粒)细胞减少症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输血治疗,以帮助恢复体内的中性白细胞数量,并增加对感染的抵抗力。

预防措施避免接触感染源中性白(粒)细胞减少症患者的免疫功能较弱,因此需要避免接触感染源,尽量减少感染的机会。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中性白细胞数量可以帮助早期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减少感染的风险。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均衡饮食、充足睡眠、适量运动等,可以提高免疫功能,减少患病的可能性。

结语中性白(粒)细胞减少症是一种需要及时治疗的疾病,合理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健康,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积极配合,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提高治疗的效果和预防感染的发生。

《粒细胞减少症》课件

《粒细胞减少症》课件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感染、药物、免疫系统疾病、血液系 统疾病等都可能导致粒细胞减少症的 发生。
发病机制
粒细胞的生成、成熟和释放受到抑制 ,或粒细胞的破坏和消耗增加,导致 粒细胞数量减少。
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01
02
03
临床表现
发热、感染、疲劳、食欲 不振等非特异性症状。
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 查,如血常规检查,骨髓 检查等,以确定粒细胞减 少的程度和病因。
粒细胞功能的研究
药物治疗的研究
针对粒细胞减少症的治疗,开展了多 种药物的研究,包括刺激因子、免疫 抑制剂等,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更多选 择。
对粒细胞的生成、分化、凋亡等过程 进行了深入研究,揭示了粒细胞在免 疫调节中的作用。
临床研究进展
诊断方法的改进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粒细胞减 少症的诊断方法也在不断改进,
诊断流程
初步诊断→详细病史采集 和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 →病因诊断及鉴别诊断。
02
粒细胞减少症的治疗
药物治疗
刺激骨髓造血
使用药物刺激骨髓造血功能,增加粒细胞数量。例如,使用集落刺激因子( CSF)类药物。
免疫抑制剂
用于治疗由于免疫系统异常引起的粒细胞减少症。例如,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 物。
免疫治疗
03
粒细胞减少症的预防与 护理
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增强身体 免疫力。
定期进行体检
及早发现并治疗可能导致粒细胞减少症的疾 病,如肝炎、甲亢等。
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
如苯、甲醛等化学物质,减少暴露在辐射和 污染的环境中。
避免滥用药物
慎重使用可能引起粒细胞减少的药物,如抗 肿瘤药物、免疫抑制剂等。

粒细胞缺乏症诊断标准

粒细胞缺乏症诊断标准

粒细胞缺乏症诊断标准粒细胞缺乏症(Neutropenia)是一种白细胞中粒细胞数量减少的疾病,通常由于骨髓功能障碍或其他疾病引起。

粒细胞是一种重要的白细胞,对于身体的免疫系统起着重要作用,因此粒细胞缺乏症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粒细胞缺乏症的诊断标准,以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识别和治疗这一疾病。

一、临床表现。

粒细胞缺乏症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反复发作的发热、口腔溃疡、皮肤感染、肺部感染等。

患者可能出现持续性或周期性的感染症状,特别是对于反复发作的感染需要引起重视。

二、实验室检查。

1. 血液常规检查,粒细胞计数减少,通常小于1.5×10^9/L;2. 骨髓穿刺,骨髓中粒细胞数量减少,通常小于0.5×10^9/L;3. 中性粒细胞功能检测,可通过嗜中性粒细胞吞噬试验等方法进行检测,以评估粒细胞的功能状态。

三、其他相关检查。

1. 免疫功能检测,包括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淋巴细胞亚群分析等;2. 骨髓活检,对于不明原因的粒细胞缺乏症患者,可进行骨髓活检以明确病因。

四、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粒细胞缺乏症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1. 血液常规检查显示粒细胞计数小于1.5×10^9/L;2. 骨髓穿刺显示骨髓中粒细胞数量减少,通常小于0.5×10^9/L;3. 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粒细胞减少,如感染、药物因素等。

五、诊断注意事项。

1. 对于患者的临床表现需要进行全面评估,特别是对于反复发作的感染症状需要引起重视;2. 实验室检查结果需要结合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粒细胞减少;3. 对于不明原因的粒细胞缺乏症患者,可进行进一步的免疫功能检测和骨髓活检,以明确病因。

六、治疗建议。

粒细胞缺乏症的治疗主要包括预防感染和提高免疫功能。

对于患者需要避免接触感染源,定期进行感染预防性用药,如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等。

同时,可以适当补充免疫球蛋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粒细胞缺少症诊断标准

粒细胞缺少症诊断标准

粒细胞缺少症诊断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粒细胞缺少症,又称白细胞缺少症,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血液中粒细胞的数量明显减少或完全缺失,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易感染各种致病微生物。

本文将详细介绍粒细胞缺少症的诊断标准,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认识和管理这一疾病。

一、病史和症状在对患者进行诊断时,首先应该详细了解其病史和症状。

患有粒细胞缺少症的患者通常会表现出反复感染、发热、疲劳等症状。

还要了解患者的家族史,因为粒细胞缺少症通常是一个遗传性疾病,家族中可能有其他患者。

二、实验室检查1. 血常规患有粒细胞缺少症的患者通常在血常规检查中会发现粒细胞数量减少。

正常情况下,成人的粒细胞比例为50%-70%,而患有粒细胞缺少症的患者可能会低于10%。

还需要检查其他血细胞参数,如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比例等,以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

2. 骨髓穿刺检查进行骨髓穿刺检查是诊断粒细胞缺少症的关键步骤。

通过检查骨髓中的成熟粒细胞数量和比例,可以确定其是否存在缺失。

还能排除其他骨髓疾病的可能性,如恶性肿瘤、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3. 免疫学检查通过免疫学检查可以确定粒细胞缺少症的具体类型。

根据缺失的粒细胞类型,可以分为中性粒细胞缺乏症、嗜酸性粒细胞缺乏症、嗜碱性粒细胞缺乏症等。

还可以检查免疫功能,评估机体的免疫状况。

三、遗传学检查在确定患者患有粒细胞缺少症后,还应该进行遗传学检查,以帮助确定遗传模式和家族风险。

通过检测相关基因突变,可以了解疾病的遗传特点,为家庭遗传咨询提供依据。

四、鉴别诊断在诊断粒细胞缺少症时,还需要对其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

嗜酸性粒细胞缺少症可能需要与哮喘等过敏性疾病进行鉴别;中性粒细胞缺乏症可能需要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等骨髓疾病进行鉴别。

五、治疗和管理一旦确诊为粒细胞缺少症,患者需要根据具体病情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抗生素治疗、免疫调节治疗、骨髓移植等。

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避免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病因治疗与预防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是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的绝对值计数(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原因有很多,根据不同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一、作用于骨髓骨髓损伤(1)药物:包括细胞毒和非细胞毒。

(2)放射线。

(3)化学物质:苯,DDT、二硝基苯酚、砷酸、铋、一氧化氮等。

(4)先天性和遗传性中性粒细胞的减少Kostmann伴先天性白细胞缺乏的网状发育不全、伴粒细胞产生异常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等。

(5)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6)感染:伤寒、副伤寒、布鲁菌病、粟粒性结核等细菌性感染。

肝炎、艾滋病等病毒感染。

(7)血液病:如骨髓转移瘤、骨髓纤维化、淋巴瘤、白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多发性骨髓瘤、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等。

成熟障碍(1)获得性:如叶酸缺乏、维生素缺乏、B12缺乏、恶性贫血、严重缺铁性贫血等。

(2)恶性等克隆性疾病: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等。

二、作用于外周血1、中性粒细胞外循环池转换至边缘池(即假性中性粒细胞减少)(1)遗传性良性假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2)获得性:如严重细菌感染、恶性营养不良、疟疾等。

2.扣留血管如由补体介导的白细胞凝集素引起的肺内扣留、脾功能亢进引起的脾内扣留等。

三、作用于血管外1、利用增多:如细菌、真菌、病毒或立克次体感染、过敏性疾病等。

2、破坏增多:如脾功能亢进等。

中性白(粒)细胞减少症主要表现为粒细胞减少。

如果没有合并感染,往往没有临床表现。

如果长期粒细胞减少,有些患者可能会抱怨疲劳和困倦。

一旦合并感染,相应的症状和体征会根据感染部位的不同而出现。

临床表现为高烧、寒颤、疲劳。

慢性病多伴有低热、疲劳,外周血中单核细胞可能代偿增加。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是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的绝对值计数(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1.血象,血细胞计数通常表明白细胞数量减少,分类中粒细胞数量显著减少,淋巴细胞数量相对增加。

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诊断鉴别

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诊断鉴别

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诊断鉴别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是两种与白细胞数量相关的疾病,虽然两种疾病都可以导致白细胞数量的减少,但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策略却有所不同。

本文将对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进行详细的对比和鉴别。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白细胞减少症。

白细胞减少症是指机体内白细胞数量低于正常水平的疾病,主要表现为白细胞总数的减少。

白细胞减少症的病因非常广泛,可以是由于先天性缺陷、遗传性疾病、药物毒性、病毒感染、免疫相关疾病等多种原因所致。

根据减少的细胞种类不同,白细胞减少症又可以分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淋巴细胞减少症和巨噬细胞减少症等。

由于白细胞在机体的免疫防御中起到关键作用,因此白细胞减少症容易导致机体对感染的易感性增加。

而粒细胞缺乏症是一种特指中性粒细胞数量减少的疾病,其病因主要包括先天性遗传因素和获得性因素。

先天性粒细胞缺乏症是由于骨髓造血干细胞或分化过程中的遗传突变所引起的,如嗜酸性粒细胞减少症、嗜碱性粒细胞减少症等。

获得性粒细胞缺乏症则可以由药物、感染、自身免疫疾病、恶性肿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多种因素引起。

粒细胞是机体免疫防御中最重要的细胞类型之一,其减少会导致机体容易发生细菌感染,且感染可能迅速扩散、且难于控制。

在临床表现上,白细胞减少症的病人通常会出现反复发作的感染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咳痰、腹泻、关节疼痛等。

由于不同种类白细胞的减少,病人可能会出现相应的免疫功能缺陷,比如淋巴细胞减少症患者易患肺炎、巨噬细胞减少症患者易患真菌感染等。

粒细胞缺乏症主要表现为持续或复发严重的多器官细菌感染,如阿斯克龙综合症、慢性肺脓肿等。

此外,不少粒细胞缺乏症患者还有其他异常临床表现,如口腔溃疡、反复发作的发热、肺部炎症等。

诊断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的方法主要包括全血细胞计数、骨髓穿刺等实验室检查。

全血细胞计数可以准确测定白细胞总数和粒细胞数量,进而判断白细胞减少症的种类。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诊断标准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诊断标准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诊断标准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Neutropenia)是由于正常免疫系统功能改变所导致的一种白血病症状。

诊断标准:
1. 粒细胞数量下降:通过血液检查,小于等于1800/uL,未成熟的B-LGL粒细胞数量小于100/uL即可诊断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2. 血液检查不能排除粒细胞减少性白血病:血液学检查可以确定粒细胞减少性白血病,如血红蛋白低于5g/dL或网状细胞低于50/µL;
3. 其它检查:通过全血图,血液细胞计数以及粒细胞比率检查,可以确定粒细胞数量的状态;
4. 病原体检查:通过检查粒细胞储备,可以确定是否有感染病毒或细菌。

如果有,可以进行必要的抗生素疗法;
5. 骨髓活检:可以检测正常粒细胞,病理检查可以显示淋巴细胞和其它血液元素的生成改变;
6. 生化检查:激素测定检查可以确定粒细胞的释放是否能正常发挥,
以及是否存在某种病理因素;
7. 免疫学检查:对患者的免疫功能进行检查来确定粒细胞的减少是否是由于免疫障碍所引起的;
8. 细胞学检查:可以利用荧光技术,检测粒细胞的品质,以及血液中细胞的状态;
9. 家族病史:确定家族中是否存在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来判断病因。

粒细胞缺乏症的诊断标准

粒细胞缺乏症的诊断标准

粒细胞缺乏症的诊断标准粒细胞缺乏症(Neutropenia)是指外周血中粒细胞数量低于正常值的一种疾病。

粒细胞是一种重要的白细胞,对于人体的免疫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粒细胞缺乏症会导致患者易感染,并可能伴随着严重的感染症状。

在临床上,对于粒细胞缺乏症的诊断,需要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评估。

本文将介绍粒细胞缺乏症的诊断标准。

一、粒细胞的正常值在正常情况下,成年人的外周血中白细胞数量一般在4-11×10^9/L之间,其中粒细胞数量占到了白细胞数量的大部分。

粒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其中中性粒细胞是最主要的类型。

正常情况下,中性粒细胞的绝对值一般在2-7.5×10^9/L之间。

当中性粒细胞数量低于1.5×10^9/L时,就可以诊断为粒细胞缺乏症。

二、粒细胞缺乏症的分类粒细胞缺乏症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先天性和后天性。

先天性粒细胞缺乏症是指由基因缺陷引起的疾病,常常伴随着其他免疫缺陷。

后天性粒细胞缺乏症则是由其他疾病或因素引起的,如药物、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三、粒细胞缺乏症的症状粒细胞缺乏症的症状主要是由于易感染所引起的。

患者可能会出现反复发热、咳嗽、喉咙痛、口腔溃疡、腹泻等症状,同时也容易发生严重的感染,如败血症、肺炎、脑膜炎等。

四、粒细胞缺乏症的诊断标准粒细胞缺乏症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确认粒细胞数量低于正常值粒细胞缺乏症的诊断首先需要确认外周血中粒细胞数量低于正常值,即中性粒细胞数量低于1.5×10^9/L。

如果只是短暂的低于正常值,可能是由于某些药物或感染引起的暂时性影响,需要观察一段时间才能确定是否属于粒细胞缺乏症。

2. 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粒细胞减少在确定粒细胞数量低于正常值后,需要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粒细胞减少。

这些原因包括药物、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如果能够确定是由于这些原因引起的粒细胞减少,就不能诊断为粒细胞缺乏症。

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

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

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概述】周围血液白细胞计数低于4000/mm3称为白细胞减少症(leukopenia)。

白细胞减少症最常见是由中性粒细胞减少所致。

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低于1800~2000/mm3称为粒细胞减少症(neutropenia);低于500~1000/mm3称为粒细胞缺乏症(agranulocytosis),常伴有严重的难以控制的感染。

上述三类情况的病因和发病机理大致相同,但病情的严重程度不等。

【诊断】白细胞计数是最主要的实验诊断依据。

白细胞计数受多种因素影响可有较大的波动,所以往往需要多次重复检验始可诊断。

粒细胞浆内可有毒性颗粒和空泡,常提示存在细菌性感染。

单核细胞比例常代偿性增多。

如杆状核的比例增加(>20%)提示骨髓有足够的粒细胞生成能力。

骨髓象随原发病而异。

粒细胞缺乏症骨髓内各阶段的中性粒细胞极度减少,甚至完全消失。

粒细胞有明显的毒性改变或成熟受阻。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浆细胞和组织细胞可增多,幼红细胞和巨核细胞大致正常。

病情好转时外周血中晚幼粒细胞及较成熟粒细胞相继出现,个别可呈类白血病血象。

诊断的第二步是寻找白细胞减少的病因。

要注意追问有无可能引起本病的药物或化学物接触史;有无引起粒细胞减少的基础疾病,例如慢性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有无反复感染史等。

下列特殊检查可辅助了解粒细胞减少症的病因和发病机理。

(一)骨髓粒细胞贮备功能测定用致热原如初胆烷醇酮、脂多糖及强的松(或氢化考的松),通过中间产物——“中性粒细胞释放因子”的作用,促使骨髓粒细胞释放,了解粒细胞的释放功能。

如用强的松40mg口服五小时后白细胞计数较服药前增加2×109/L以上或用氢化考的松200mg静脉注射3~4小时后白细胞计数较用药前增加4×109~5×109/L以上者均为正常。

(二)肾上腺素试验皮下注射0.2mg后20分钟测白细胞数,如升高2000/mm3或较原水平高1倍以上,提示血管壁上有粒细胞过多聚集在边池。

中性粒细胞数目偏低的治疗方法

中性粒细胞数目偏低的治疗方法

中性粒细胞数目偏低的治疗方法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s)是一种白细胞,主要功能是参与机体的免疫防御和炎症反应。

当中性粒细胞数目偏低时,称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neutropenia)。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可能会导致机体对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外界病原体感染的抵抗能力下降,增加感染风险。

因此,中性粒细胞数目偏低的治疗方法非常重要。

治疗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寻找和处理潜在的原因: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如药物反应、感染、免疫性疾病、白血病等。

因此,首先要确定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具体原因,并及时处理。

2.药物治疗:根据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原因和严重程度,可能需要使用一些药物来提高中性粒细胞数目。

-重要的支持治疗药物包括:生长因子,如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能够刺激造血干细胞向中性粒细胞分化。

-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药物如化疗药物通常需要暂停或更换。

3.预防感染:由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会导致免疫功能下降,患者需要采取一些预防感染的措施,包括:-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少去拥挤的地方;-避免接触可能携带病原体的物质或场所,如生肉、动物粪便、花园和沙盒等;-出现发热和感染征象时及时就医,可能需要抗生素治疗。

4.对症治疗:根据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临床表现和相关症状,可进行相应的对症治疗,如:-发热时可使用退热药物,但避免使用非那西丁等可能引起骨髓抑制的药物;-外周血细胞输注:在严重的感染或出血情况下,可以考虑进行外周血细胞输注以提高中性粒细胞数目。

5.饮食与日常生活:健康的饮食和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在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治疗中也非常重要。

合理膳食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如高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的食物,以帮助加强免疫力。

同时,应保持适量的锻炼和良好的心理状态。

需要指出的是,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治疗方法应根据具体病因和严重程度进行个体化制定。

粒缺原因与治疗

粒缺原因与治疗

免疫性中性粒细胞减少
定义:主要是通过免疫机制引起的一些疾病 。
抗原系统:与其他组织共有的抗原系统:HLA、I-I
特异性抗原系统:NA1、NA2、NB1、NC1、ND1、 NE1、9A等
治疗:症状轻者:观察 。
反复粒缺及反复感染者:需切脾。(1/3可升至正常,但很容易复发; 约1/4者切脾无效)。 糖皮质激素一般无效。
药物性粒细胞减少 细胞毒药物:
1.烷化剂:CTX、氮芥等,主要是阻滞DNA复制。 2.抗代谢药物:6-MP、Ara-C等,主要是干扰嘌呤或嘧啶的生物合 成,从而阻碍DNA合成。 3. 生物碱:VCR等,主要是抑制细胞有丝分裂时纺锤体形成,阻 滞细胞 分裂。 4.蒽环类抗生素:DNR等,主要是干扰RNA合成和转录。
• 造血微环境:骨髓和脾脏的间质环境(造血诱导微环境)对于干细胞
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 造血调节因子:
生长因子:GM-CSF、 G-CSF、 M-CSF、IL-3; 造血抑制因子:与生长因子构成动态平衡,它是很多生理过程的终末产 物,并对该过程起抑制或反馈作用; 骨髓生长因子受体:近来研究表明,造血干细胞在分化过程中还包括了 细胞表面受体的表达,它可使造血细胞对周围环境内的信号作用反应。如CSF 通过与这些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生物学效应。
1. 生 成:
原粒--- 早幼粒--- 中性中幼粒--- 中性晚幼粒--- 中性 杆状核----多形核细胞(成熟型中性粒细胞) (共约8~14天) 生成速率:(0.85~1.6)*109/ kg.d 刺激因子: 名 称 相对分子量 作 用 GM-CSF 22000 促进N、M、E生成 G-CSF 20000 促进N 生成,对成熟N增强 其细胞功能 I L-3 20000 促进多能干细胞分化

【4分!已看!重复!】免疫性血细胞减少症的分类及治疗原则_邵宗鸿

【4分!已看!重复!】免疫性血细胞减少症的分类及治疗原则_邵宗鸿

专题笔谈免疫性血细胞减少症的诊治进展作者单位: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血液科,天津300052E -mail:shaoz onghong@sina 1com【文章编号】1005-2194(2006)07-0481-03免疫性血细胞减少症的分类及治疗原则邵宗鸿【中图分类号】R5 【文献标识码】A 邵宗鸿,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2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

曾任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副所(院)长、血液病医院内一科主任。

现任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血液科主任及211工程中心实验室主任。

曾2次赴美学习。

兼任6家血液学及内科学杂志编委及专业学会常委(中国血液免疫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天津血液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CSC O 常委、中国输血协会理事)。

主(参)编10部血液学专著和全国内科学统编教材,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40余篇,SC I 文章26篇,荣获国家、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0项,获国家、省、部级科研基金资助项目11项。

血细胞减少多为造血系统重症。

愈来愈多的证据表明,许多“原发性”血细胞减少源于免疫系统异常,故称之为“免疫性血细胞减少症”。

明晰免疫性血细胞减少症的分类及治疗原则,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临床价值。

1 免疫性血细胞减少症的分类根据引起血细胞减少的异常免疫机制和血细胞减少情况不同,免疫性血细胞减少症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11 自身抗体介导的血细胞减少症 (1)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 I HA ):这是人们认识最早的一种免疫性血细胞减少症,主要发病机制是机体产生了针对成熟红细胞的自身抗体,通过诱导巨噬细胞吞噬(不完全温抗体型)或直接激活补体(完全温抗体型或冷抗体型)破坏成熟红细胞,进而导致贫血和高胆红素血症。

(2)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 TP ):这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最常见的亚型,主要是由于机体产生了抗血小板或巨核细胞膜抗原(如GP Ⅱb /Ⅲa 、GP Ⅰb 、膜受体等)或巨核细胞增殖分化、血小板生成相关因子(如血小板生成素、白介素-11等)的自身抗体,导致血小板破坏增加、生成不良或巨核细胞增殖分化障碍,继而引起伴有巨核细胞增多或不增多甚至减少的不同程度的血小板减少性出血征。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自身免疫性血细胞减少症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自身免疫性血细胞减少症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异常的 T细胞 、 微环境及免疫失衡等 复杂 因素相互 作用所致 , 故其诊断和治疗均较棘手。现结合文献
对 其诊 断及 治疗 进展 综述 如下 。
1 诊 断
白血病 细胞 浸润 引起 的骨 髓衰 竭或 治疗相 关 的骨髓 损 伤有 关 , 而 自身免疫 性 血 小板 减 少症 在 C L L患 者
身 免疫 性血 细胞 减少 症 的 比例 为 4 . 3 % ~9 . 7 %_ 2 J , 其 中以 A I H A 最常 见 , 约 7 %左 右 ; 另 外有 7 % 一 1 4 %的 C L L患者 直接 抗球 蛋 白试 验 阳性 , 但 不 出现 溶 血 的临床 表现 ; I T P发生 率为 2 %~ 5 %, 而粒 细 胞 减 少症 和 P R C A的发 生 率极 低 (<1 %) 。因 C L L 合 并 自身 免疫 性 血 细胞 减 少症 系 恶性 B . C L L细胞 、
慢 性淋 巴细胞 白血病 ( C L L ) 患 者 常 出现 免疫 平
性, 血清 L D H水平 升 高 , 更 难 鉴别 诊 断 。 由于化 疗 或浸 润 的 白血 病细 胞 抑 制 骨髓 功 能 , 可能 不 出 现 网 织 红 细胞增 多 , 故此 时行 骨髓 活 检非 常 重要 。A I HA 和I T P可 能 同时 出现 , 此 并发 症 即是 E v a n s 综合 征 。 直接抗 球 蛋 白试 验 阴性 的 A I H A诊 断一 直存 争 议 J 。B a r c e l l i n i 等 证 实 丝 裂 原 刺 激 后 , 2 9 % 的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2 - 2 6 6 X . 2 0 1 3 . 1 0 . 0 3 4

粒细胞缺乏症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粒细胞缺乏症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发病机制
1.粒细胞生成障碍 2.粒细胞破坏或消耗过多 3.粒细胞分布异常 4.粒细胞释放障碍
粒细胞生成障碍
1.骨髓损伤:电离辐射、抗肿瘤药物、化学毒物 2.药物非免疫性粒系造血抑制:毒性和特异性反应 3.无效造血:细胞成熟障碍
MDS、PNH、巨幼细胞贫血 4.生成受抑或衰竭:白血病、恶性肿瘤骨髓转移、家族 性慢性粒细胞减少
住院 静脉治疗
感染风险评估
低危:
中性粒细胞缺乏预计在7d内消失, 无活动性合并症, 同时肝肾功能正常或损害较轻并且 稳定。
住院 或
门诊治疗 或
家庭治疗(设施 良好的选择性低 危病人)
MASCC风险计分模型
特征 疾病负荷
无或轻微症状 中度症状 无低血压 无COPD 实体瘤或血液肿瘤既往无真菌感染 无脱水 门诊病人 年龄<60岁
万古霉素不应在发热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初期治疗中常规使用。 除非有以下相关性严重感染: ①血液动力学不稳定或有其他严重血流感染证据; ②X线影像学确诊的肺炎; ③在最终鉴定结果及药敏试验结果报告前,血培养为革兰阳性菌 ④临床疑有严重导管相关感染 ⑤任一部位的皮肤或软组织感染; 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或耐青霉素肺 炎链球菌定植; ⑦已预防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且经验性应用头孢他啶治疗时出现 严重黏膜炎
*诊断要点: 诱因和起病特点 血象和骨髓象
*鉴别诊断: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急性白血病
*祛除诱因 *禁用解热镇痛药 *严格隔离保护 *经验性抗感染治疗 *G-CSF、GM-CSF
糖皮质激素
– 免疫因素所致
pred 10-20mg po tid 碳酸锂
– 对粒系造血有刺激作用 – 肾病者慎用
200-300mg po tid 200mg po bid*4-6w

粒细胞缺乏症的鉴别诊断

粒细胞缺乏症的鉴别诊断

粒细胞缺乏症的鉴别诊断粒细胞是一种重要的白细胞,对人体免疫功能的维护起着关键作用。

粒细胞缺乏症是一类疾病,其主要特征是造血系统中粒细胞数量的显著减少。

对于粒细胞缺乏症,正确的鉴别诊断非常重要,早期发现并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病因粒细胞缺乏症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遗传因素、膳食不足、药物反应、感染等。

在鉴别诊断中,医生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生活环境以及服用的药物,以确定可能的病因。

临床表现粒细胞缺乏症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症状包括发热、感染、贫血、出血倾向等。

但这些症状并非特异性,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因此需要进行进一步的鉴别诊断。

实验室检查诊断粒细胞缺乏症的关键在于实验室检查。

常见的检查项目包括全血细胞计数、外周血涂片检查、骨髓穿刺检查等。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粒细胞数量的减少程度以及可能的病理改变,是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

鉴别诊断粒细胞缺乏症需要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包括再生障碍性贫血、感染性疾病、药物性粒细胞减少等。

在鉴别诊断中,医生需要综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病史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以排除其他可能性并确定诊断。

治疗粒细胞缺乏症的治疗主要包括对病因的治疗、对症治疗以及支持性治疗。

对于不同原因引起的粒细胞缺乏症,治疗方法有所不同。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并根据情况进行调整。

预后粒细胞缺乏症的预后取决于病因、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治疗效果等因素。

对于某些病因可逆的患者,经过及时治疗可以得到良好的预后。

但对于一些原因不明或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预后可能较差。

因此,及时正确的鉴别诊断和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的预后非常重要。

综上所述,粒细胞缺乏症是一类重要的疾病,正确的鉴别诊断对于指导治疗和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医生应该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临床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等手段,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做出准确的诊断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552-559.[8]Fagi ol o E,T oriani -terrnzi C .Th 1and Th 2cyt okine modulati onby I L -10/I L -12i m balance in aut oi m mune hae molytic anae m ia [J ].Aut oi m munity,2002,35(1):39-44.2006-02-11收稿 本文编辑:郑春雨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血液科,上海200040E -mail:wangxiaoqin@shmu 1edu 1cn【文章编号】1005-2194(2006)07-0487-03免疫性粒细胞减少症的诊断及治疗林果为,王小钦【中图分类号】R5 【文献标识码】A 林果为,1959年毕业于原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本科。

现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终生教授,血液科博士生导师。

兼任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常委、上海市血液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中华血液学杂志》、《上海医学》编委,《实用内科学》副主编。

免疫性粒细胞减少症是指免疫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i m mune neutr openia ),系一组因中性粒细胞抗体介导的粒细胞减少(<10岁儿童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115×109/L ,成人低于210×109/L )和粒细胞缺乏症(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015×109/L )。

因患者体内存在中性粒细胞特异性抗原的抗体,导致中性粒细胞在外周血或通过脾脏破坏,或由补体介导的中性粒细胞溶解作用,使粒细胞减少[1]。

大多数患者的抗体是作用于成熟中性粒细胞,因此患者的骨髓象大多呈增生象伴粒细胞系“成熟障碍”,但也有少数患者的抗体可直接作用于粒细胞系的前体细胞,导致严重粒细胞减少,这是因为不仅有粒细胞的破坏,还有生成障碍,骨髓象呈现“纯白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免疫性粒细胞减少症的研究起步远迟于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和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只是近年来获得重视。

因此,其诊断和治疗方面尚存在不少值得研究的问题。

1 临床分类免疫性粒细胞减少症有多种临床类型,依据中性粒细胞抗体产生方式不同,可分为以下4种类型。

111 新生儿同种免疫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是由于父亲体内携带的中性粒细胞特异性抗原的中性粒细胞进入母亲体内,由于父母的中性粒细胞抗原不相容,导致母亲体内产生抗中性粒细胞的I gG 抗体,自母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引起新生儿白细胞发生凝集,导致粒细胞减少,在新生儿中发生率约为1/2000。

平均7~11周后可以自行恢复,一般不会发生严重感染,预后良好。

其抗体常为针对白细胞特异抗原HNA -1[2]。

112 原发性自身免疫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由于中性粒细胞自身抗体使中性粒细胞破坏增加所致。

其抗体均为I gG 型,针对白细胞特异抗原HNA -1和HNA -2,很少有HNA -5a (C D11b )或全Fc γR Ⅲb 抗原[2]。

其发病机制不详。

发病年龄可从婴幼儿到成人,甚至70岁的老人,但好发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成人少见。

临床呈慢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表现(粒细胞减少至少持续6个月),与非免疫性慢性良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临床表现不能区别。

其惟一的区别在于自身免疫性粒细胞减少症检测到中性粒细胞抗体,因此,如抗体检测的灵敏度不高,则极易发生漏诊。

原发性自身免疫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系婴幼儿期最常见的慢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严重感染少见,一般为轻中度感染,95%儿童在2年内可以自行恢复[3]。

113 继发性自身免疫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继发性免疫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是成人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常继发于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淋巴增殖性疾病,如继发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 LE )、类风湿关节炎、Felty 综合征、Sj ogren 综合征、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免疫性肝炎、胸腺瘤、低丙种球蛋白血症、T 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T -LG L )等。

约50%的S LE 患者有中性粒细胞减少,常轻中度减少,是S LE 活动的一个表现。

S LE 发生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机制主要和中性粒细胞特异性抗体导致中性粒细胞凋亡过度,及免疫复合物导致粒细胞破坏有关[2]。

50%的S LE 患者可以检测到中性粒细胞相关I gG 增高,但并非所有I gG 增高的患者都有粒细胞减少。

Felty 综合征系指类风湿性关节炎、脾肿大和中性粒细胞减少三联症,临床上罕见,仅占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例的1%,常伴显著中性粒细胞减少,其发生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机制是多种的,包括抗粒细胞抗体和免疫复合物引起粒细胞破坏、T 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破坏、脾功能亢进及粒细胞生成缺陷,但自身免疫性中性粒细胞减少是主要因素[1]。

T 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又称T -γ淋巴细胞增多症,系细胞毒性、抑制性T 淋巴细胞克隆性病变,骨髓中有大颗粒淋巴细胞浸润,常伴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及自身免疫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由于抗中性粒细胞抗体和大颗粒淋巴细胞同时存在[4],因此,其抗体滴度・784・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年4月第26卷第7期常较高,并可激活补体,故中性粒细胞减少常严重而持久[1]。

114 药物免疫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药物免疫性中性粒细胞减少常通过两种机制导致粒细胞减少。

一种如氨基比林、青霉素、抗甲状腺药物、金制剂等药物作为半抗原,进入体内与白细胞蛋白结合形成全抗原,引起人体产生I gG或I g M抗体,导致粒细胞凝集和破坏,需要药物持续存在才会发生作用,只有药物存在时才可以检测出粒细胞特异抗体;另一种如奎尼丁等药物作为全抗原,诱导循环免疫复合物产生,免疫复合物与粒细胞结合导致粒细胞破坏。

一旦产生了免疫复合物,就不再需要药物存在也能使粒细胞破坏,就可以检测到粒细胞特异抗体。

药物免疫性粒细胞减少症常呈急性发作,接触药物几小时,最多1~2d就可以引起严重粒细胞缺乏,特别是已致敏的病人。

病死率高达20%,一旦粒细胞缺乏超过10d,病死率更高。

发生药物免疫性粒细胞减少最常见药物为氨基比林,发生率为018%,其次为抗甲状腺药物。

2 粒细胞特异抗体检测诊断免疫性粒细胞减少症的重要依据是中性粒细胞抗体检测。

目前,比较明确的人类粒细胞特异抗原有HNA -1a、HNA-1b、HNA-1c、HNA-2a、HNA-2b、HNA -3a、HNA-4a和HNA-5a,是根据抗原的糖蛋白位置而命名的。

HNA-1a、HNA-1b、HNA-1c位于粒细胞FcγRⅢb。

在CD系统的命名中,HNA-1即为CD16b, HNA-2a即为C D177,HNA-4a为C D11a,HNA-5a为CD11b。

糖蛋白CD16b、C D11b、CD177是常见的自身抗体结合位点,其中以抗HNA-1即抗CD16b的抗体为最多,约占30%。

原发性自身免疫性粒细胞减少症抗体多为抗HNA-1和抗HNA-2,继发性者抗体多为全FcγRⅢb抗体,而非抗HNA-1和HNA-2[2]。

抗体有I gG、I g A和I g M型,以I gG型多见,抗体最重要的结合位点在免疫球蛋白FcγRⅢb。

抗体可以存在于血清中,也可以结合在粒细胞表面,直接试验是测定患者中性粒细胞表面的抗体,间接试验是测定患者血清中抗体,然而这些试验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尚未确定,假阳性和假阴性都很常见。

如S LE伴粒细胞减少的患者中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粒细胞抗体阳性率仅为50%~60%,而一些粒细胞抗体阳性者粒细胞却并不减少,因此一次粒细胞抗体阴性并不能排除免疫性粒细胞减少,需要多次重复,而且因为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S LE和Felty综合征存在免疫复合物很容易产生假阳性,生育多胎的妇女和多次输注血细胞的患者存在抗HLA抗体也容易产生假阳性。

而且粒细胞寿命很短,在体外易激活,不能长久储存,分离和储存新鲜粒细胞是试验操作上的难点,这些都是临床上未常规开展中性粒细胞抗体检测的原因。

目前,文献报告检测中性粒细胞抗体的方法有多种,主要检测方法有:(1)粒细胞凝集素法(granul ocyte ag2glutinati on test,G AT):病人血清与正常粒细胞一起孵育,显微镜下观察有无凝集,有凝集为阳性,检测血清中有无凝集素。

其灵敏性随着操作步骤不同有很大差异,据国外报道阳性率只有2%。

(2)粒细胞免疫荧光法(granul o2 cyte i m munofluorescence test,GI FT):直接检测粒细胞表面抗体,把病人粒细胞用戊二醛固定,然后结合荧光标记的抗人I gG,用荧光显微镜或流式细胞仪检测有无粒细胞表面抗体,戊二醛固定粒细胞可以防止粒细胞自发荧光的干扰,阳性率可达98%。

(3)粒细胞间接免疫荧光法(granul ocyte indirect i m munofluorescence test,GII FT):检测血清中抗体,病人血清与正常粒细胞孵育,然后用荧光标记的抗人I gG染色。

(4)酶联免疫法(E L I S A):也是检测血清中的抗体。

(5)单克隆抗体免疫固定粒细胞特异抗原法(monocl onal antibody-s pecific i m munobilizati on of granul ocyte antigens:MA I G A):病人血清和表达特异抗原的粒细胞和针对粒细胞特异抗原的单克隆抗体一起孵育,这是目前检测粒细胞抗体最特异的方法。

1997年,国际粒细胞血清学工作组推荐G AT法和GI FT法联合试验是目前检测粒细胞抗体的最佳方法,GI FT法比G AT法要灵敏,但一些同种抗体和特异抗体用G AT法更特异[5]。

3 诊断和鉴别诊断思路可以根据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特点进行初步筛选。

应首先除外暂时性粒细胞减少和周期性粒细胞减少症:前者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粒细胞减少,最常发生于病毒感染后和药物的不良反应,大多在2周后或停药后逐渐恢复;后者呈周期性发作,平均21d发作1次,持续3~6 d,间隙期血象正常,1/3病例有家族史,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要区别是单纯粒细胞减少或同时伴有贫血和血小板减少,免疫性粒细胞减少症大多呈单纯粒细胞减少,严重全血细胞减少常是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血液病引起继发性粒细胞减少,但必须注意有些Evans综合征可同时具有红细胞、血小板以及中性粒细胞的自身抗体,具有全血细胞减少表现。

从患者发病年龄分析也非常有价值。

新生儿如一出生就发现粒细胞减少,以新生儿同种免疫性粒细胞减少症最为可能,但要除外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Kost m ann综合征),后者常发生严重中性粒细胞减少伴严重化脓性感染,常在6个月内死亡,显然与前者的临床表现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