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如何体现工具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教学如何体现工具性
《语文课标》开篇就提出了语文学科性质“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这一界定中.“工具性”除了“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外,还应包括是收集、处理信息的工具,是学习各种知识的工具,甚至是一种重要的思维工具。其具体的范畴。应是“字、词、句、篇”等语文知识和“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语文双基”。这一“工具性”可以说是语文学科最本质的基本属性.是语文之所以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最根本特点。“人文性”则点明了人类文明发展中所取得的种种成果.含有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应实现的目标。这是《语文课标》传达给每一个语文教师的任务。
丁培忠先生曾这样讲过;“语文这种工具,不同于其他任何工具,它是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这种工具,你不用它便罢,只要一用它,必然要赋予它自己的思想、观点、感情。”的确是这样,一篇文章,一段话,乃至一个词的选用,都会流露出使用者不同的思想、观点、倾向、感情。立足于文本的教学,可使工具性和人文性得以和谐统一,达到润物无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学习语文就是为了掌握祖国的语言文字。只是“语文课本”是由一篇篇文章组成的。而语言文字一旦按一定顺序排列组合成“文章”,就
有了意思,所以“语文”就具有了“人文性”。这个不说大家也明白。如果学习字典、词典能掌握母语,那就没有“文道”之争,也就没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回事了。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如是说。
下面我就以《再见了,亲人》一课为例来谈谈我对其的解读。
上课伊始,我做好情感的铺垫:“1950年6月25日,美帝国主义发动了侵朝战争,并把战火烧到了中国边境。1950年10月,我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鸭绿江,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1953年,美帝国主义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志愿军分批撤出朝鲜回国,1958年是最后一批。咱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写的就是1958年志愿军回国时,和朝鲜人民话别的动人情景。”
接着满含深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们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课文,听得是那么的专注,他们被深深地打动了。
教师情深意切的范读有一种磁场效应,能最快捷地使学生进人课文的情感氛围。
“现在你们想读这篇文章吗?”我问。“想!”学生异口同声。“那好,请你们尽情读吧。”教室里响起学生朗朗的读书声。
当学生投入地读完了课文后,我让学生细细地回味,谈谈自己的感受。学生纷纷畅所欲言:
“我很受感动,朝鲜大娘为了救伤员,失去了唯一的亲人。”
“大娘冒着炮火,不怕牺牲,给志愿军送打糕。”
“小金花很刚强。”
“大嫂架着双拐,背着孩子,送志愿军送了几十里还要送,她不
想和志愿军分离,她不想让志愿军走。”
“大娘和小金花都不想让志愿军走。”
“让我们再看一眼朝鲜的亲人,让我们再停留片刻!志愿军战士也不想离开朝鲜,不想离开朝鲜的亲人。”
“朝鲜人民对志愿军的情谊比山还高,比海还深。”
“中朝人民的友谊很深厚。”
……
第一遍读课文,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读得最投人。给学生留下第一印象的,必是课文最精彩的、他们最关心的、最感兴趣的内容。我又抓住这一点,及时地鼓励学生敏锐地感受,并且请学生再来读一读,看看还能体会到什么,或者能发现什么问题。
“谁又有了新的发现?”在学生读书之后,我启发道。
“大娘把伤员看得比自己的亲人还要亲。”
“小金花和她的妈妈为了救侦察员老王,不怕牺牲。”
“大嫂冒着生命危险为志愿军挖菜。”
课堂进行到这里,应当说学生完成了对课文内容的直接感悟。
“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吗?”我继续追问。
几位学生先后提问“雪中送炭”、“代价”、“噩耗”等词是什么意思。
“小金花既然是一个刚强的孩子,可她怎么哭了呢?她到底算不算一个刚强的孩子?”
“志愿军为什么管大娘、小金花和大嫂叫亲人?我们管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才叫亲人。”
“大娘、小金花和大嫂她们为什么对志愿军这么好?”
……
提出问题后,我开始引导学生梳理问题,确定重点问题:志愿军为什么称大娘、小金花和大嫂为亲人?朝鲜亲人为什么愿意以生命和鲜血为代价关心、帮助志愿军?并引导学生继续读书,说明可以朗读,可以小声读,也可默读,还可以和同学讨论。
通过读、议,学生明白了:虽然从血缘关系来看,志愿军战士和大娘、小金花、大嫂她们不是亲人,可是大娘、小金花和大嫂做到了亲人也未必能做到的事情。大娘、小金花和大嫂不是亲人,但胜似亲人。另一方面,朝鲜亲人之所以愿意以生命和鲜血为代价关心、帮助志愿军,是因为志愿军战士同样以生命和鲜血为代价在保卫朝鲜人民,帮助他们赶走侵略者。
至此,学生完成了对课文内容的深刻理解。这个过程,是学生独立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发现的过程,是学生体验智力劳动乐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和课文是那么的接近,他们和文本进行着直接的对话;他们的阅读技能在阅读的实践中得到培养,心灵在阅读中得到熏陶,精神在阅读中得到净化。
朗读和背诵是语言的积累,也是情感体验的升华,是对人类美好情感的记忆和感悟。“大娘、小金花和大嫂为志愿军付出血和生命的代价,他们不是亲人,但比亲人还要亲。看着年迈的大娘、幼小的金花和架着双拐的大嫂送了一程又一程,看着大娘随风飘散的银发,看着小金花迷茫的泪眼,看着大嫂额头的汗水和背上熟睡的孩子,假如
你就是当时的志愿军战士,你有何感想,此时你最希望的是什么?”教师深情地引导学生选择自己体会最深的一段练习朗读,进一步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反复的诵读中学生的情感渐渐与作者、与志愿军战士的感情融为一体,产生共鸣。在反复的诵读中,学生不知不觉地能背诵了。
最后我让学生想一想:在这分别的一刻,朝鲜人民会说些什么呢?如果你是大娘、小金花、大嫂,听了志愿军的话,会说些什么呢?写一段话或者说一说。
这是一项语言训练,也是一次换位的情感体验,由此学生对中朝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会有一个更深刻、更真切的体会。
针对此次教学过程,我认为:
首先,语文教学必须以人为本。
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曾说:“人是一棵芦苇,但是一棵有思想的芦苇……人的全部尊严在于思想。”教育的着眼点不是知识,而应放在挖掘人的潜能、发挥人的主体性、发现自我价值上。教学的过程应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的多元对话,实现多方面的沟通、汇聚和融合,从而达到“对话主体双方认知结构的不断改组与重建,完成新知识与理论的生产与创造”。通过阅读思考与文本展开对话,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强领悟,共同提高。
作为教师,要善于通过创设课堂气氛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不以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体验,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