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动才能行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学生心灵提高教学效果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洛社中心小学邵向梅邮编214187

《我能管住我自己》是《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是自己的主人》中的一课时,这一课时的目标是使学生正确看待自控力强弱的问题,客观了解自己的自控力情况,清晰地认识到存在的原因,能针对原因,并借助生活中的成功的例子找寻解决办法,克服自身不足,

在教学本课时,S老师由一组心理测试“测测你的自控力”引出了本课的话题。在做心理测试的环节中,大多数学生测出的自控力属于一般水平,更有甚者自控力水平属于较差的。于是S老师就让学生们来说说:“你觉得你最控制不住自己的是哪一方面,能跟大家来说说吗?”然后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说开了,有的学生说:“我做作业时,看到别人在玩,我就管不住自己,也想着玩。”有的学生说:“我特别喜欢吃零食,尤其在家中,停不下来。有时甚至吃得饱连饭也不想吃了。”有的学生说:“自习课上,我总忍不住想说话,不想做作业。”又有学生说:“在家时,我总忍不住想看电视,尤其是星期天,作业也不想做。”……于是老师顺着学生们的交流继续追问:“你们想改掉这些坏习惯吗?”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想。”紧接着老师让同学们选择自己最想改变的一方面来说说。学生们有的想让自己静下心来看书,做作业,不受别人影响;有的想改掉总看电视的习惯等。这时,老师请同学们拿出课前下发的一张计划表,小小组讨论来完成,表中的内容是针对自己想改变的一个坏习惯,讨论出具体改正的措施,把一条条具体的措施写下来,然后大堂交流,确定可行性。最后请父母、老师或同桌、朋友来监督完成情况,每天做好记载。

若干个月后,当S老师组织学生再次来交流这一话题,看看针对计划的实施情况时,发现学生真正去做的并不多,大多数学生在坚持了一段时间后就放弃了。

从学生实施的这一情况来看这堂课的教学,效果是不理想的,目标的达成情况不容乐观,究竟是何原因呢?我们想课堂中我们设计的教学、我们所采用的教学手段打动学生的心了吗?不能令人心动的教育又何来教育效果。因此,关键在于我们的教学能否走入学生的心灵,与学生的心灵产生对话;我们的教学能否成为学生的所需,让学生的行为自愿改变。如何使我们的教学走入学生的心灵,成为学生的所需呢?

其一,课堂中老师要更多关注学生的学,而不是只顾自己的教。从S老师的这堂课中,我们能明显感觉到S老师自始至终都是按着自己的教学设计展开教学,一开始的心理测试是为了引出交流话题,而交流的最终并没有关注到学生是否真有想改变的内心需求,而仅是问学生想不想改,学生不加思索地说想改,于是乎老师就让学生拿出表格开始制定计划措施。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老师都一厢情愿地照着自己的设计按步就搬,老师更多考虑的是自己的教,而忽视了学生产生的相应反应,学生的真正需要。从教学过程来看,一节课

的效果如何,关键是看是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主体作用是否得到了充分发挥。课堂中教师不是去关注自己讲得如何、教案的完成情况,而是去关注学生学得怎样?学生领悟道理的情况,而是去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思想实际,怎样通过教师的教,使教学与学生实际结合得更紧密,教学更有实效。教师在关注学生学习反应的情况下,随时调整教学,以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

其二,教学中教师要更多去激起学生内在需求,而不是为教而教。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德育的要求必须落在德育对象的“最近发展区”上,才能形成和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品德发展的新需要,从而形成受教育者品德发展的内部矛盾运动,推动其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换而言之,只有当我们的教学成为学生所需求的时,我们的教学才有意义,才有作用。就像S老师的这堂课,当S老师问学生:“你们想改掉这些坏习惯吗?”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想。”然学生们是真正想吗?就在谈了生活中学生们自控力不够的一面后,学生就能真正产生想改掉的动力的话,这些习惯改变起来也太容易了,学生们通常都清楚那些习惯不好,要改,他们更多缺少的是内心的源动力,持之以恒的毅力。因此,当在谈了生活中的那些现象后,老师应继续“追”,追问学生当时的心里,了解学生的真实情感,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来讨论,当那些习惯不改掉将会产生哪些危害,使学生意识到它的危害性。以此激起学生内心想要改变的需求,这时学生的“想”才是真正的“想”,因为他们已看到一旦不改变的后果,这才使我们的教的学生真正成为学生内在的需求。

其三,实施的具体措施要细致,便于学生操作,体现教学的指导作用,而不是流于形式。“从学生的生活中来,又回到学生的生活中”,着眼将来,立足现在,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为矫正学生行为中的不足提供指导这是我们的目标,既然关系到学生的具体行为,需对其进行指导,那么首先就必须让学生清晰地知道该如何一步步去做,这就需要老师在指导时由粗到细,而不是简单地给予标签似的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