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控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确定标准
(一)控制标准的实质和要求
管理人员通过对照控制标准,可以对工作绩效的好坏做出
评定。组织中制定的控制标准应当是具有可考核性。
行之有效的控制标准需要满足如下的要求:简明扼要;恰 当适用;保证公平;切实可行;保持一致。
(二)控制标准制定的过程和方法
1. 2. 明确控制对象 正确选择关键控制点
(一)组织的目标和计划都是在对未来一定时期进行预测的基础上制
定的,但是组织面临的环境却是不断变化的,为了使计划、目标能够
适应变化的环境,管理者就必须通过控制活动来适时的对计划、目标
进行修正和调整,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控制。
(二)当组织达到一定规模时,通常会通过授权来提高管理效率,并 利用绩效考评以及相关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来保证员工恪尽职守。离 开了控制,分权将无法得到有效的执行,可能导致组织权力“分而不 合”。组织分权程度越高,控制的必要性就越强。
开始之前的控制。事前控制的内容包括依据组织制定的计划标准
检查人、财、物等相关资源的准备情况以及预测其将产生的效果
和影响。这种控制是面向未来的。
(二)现场控制
现场控制也称为过程控制、同期控制。现场控制是指在 组织计划执行过程中所实施的控制,是一种同步的、适时的 控制。管理者通过对计划执行过程中的人和事进行直接地指 导和监督,随时纠正偏差。
(二)分散控制
分散控制是指在管理系统中设立多个控制中心,有这 些控制中心对系统的信息进行分散的加工、处理、并在此 基础上发布命令,从而实现对管理活动的有效控制。
第十八章 控制系统与控制过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三节 控制的过程
控制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信息传递过程,首先把组织系统运行 的标准信息传递出去,再把系统输出的信息反馈回来,然后再将修 正偏差的信息传递出去,由此发挥控制和调节的作用。 组织在具体实施控制过程中基本上都有三个方面的工作:确 定标准、衡量绩效、纠正偏差。
(二)战略控制
战略控制是组织中的高层管理者为保证组织长期计划得以 顺利实现而进行的控制。组织面临的环境复杂多变,突发性变化 通常是组织的长期计划和战略目标出现过时、失效等问题,此时 就需要对计划和目标进行及时的修正。
五、集中控制和分散控制
(一)集中控制 集中控制是指在组织管理系统中设置一个控制中心,并由 此中心对组织中所有信息进行集中统一的加工、处理、同时发出 命令,来实现对管理活动的控制。
(二)外部控制
外部控制是指由另一组织来承担一个组织的目标制定 以及目标的顺利执行与实现而开展的控制工作。
三、间接控制和直接控制
(一)间接控制
间接控制发现工作中出现的偏差,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 并追查责任人的责任,来改进未来的工作的控制活动。间接控制 最明显的缺点是滞后性,这种控制只有当出现了偏差、造成了损 失后才采取措施,因此其控制成本较高。
(二)直接控制
直接控制是相对于间接控制的。直接控制有利于更好的 培养主管人员,使他们能熟练地应用管理的概念、技术和原理
,以系统的观点来展开和改善他们的管理工作,防止因管理不
善而造成不良的后果的控制活动。
四、任务控制和战略控制
(一)任务控制
任务控制也可以称为运营控制、作业控制,是基层管理者 对生产作业和其他具体的业务活动来进行的控制活动。任务控制 通常以时间控制为主,其依据的信息通常来自组织内部。
(三)制定控制标准
把计划过程中形成的可考核目标直接作为控制的标准。控
制标准可分为定量标准和定性标准两大类。定量标准便于度量和 比较,是控制标准的主要表现形式。定量标准可以分为实物标准 、价值标准、时间标准等。 制定控制标准的常用方法有以下三种:统计计算法、经验 估计法、工程方法。
二、衡量绩效
(一)确定适宜的衡量方式 (二)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系统 (三)检验标准的客观性和有效性 (四)将实际绩效与标准进行比较
验计划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三、有效控制的特征
(一)准确性和客观性
(二)适应性 (三)及时性 (四)灵活性(弹性) (五)经济性 (六)可理解性 (七)标准的合理性
(八)重点与例外相结合
第十八章 控制系统与控制过程
第二节 控制的类型
一、事前控制、现场控制、事后控制
(一)事前控制
事前控制也称为预先控制或前馈控制。它是指在组织活动
(三)事后控制
事后控制是在组织计划执行后而进行的控制,在组织 活动进行后的信息反馈中发现偏差、分析原因、采取措施
、纠正偏差,以此来起到控制的作用。这种控制的目的是
防止已经发生或即将发生的偏差今后再度的发生或扩大。
二、内部控制和外部控制
(一)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指组织及其内部各个部分、各个层级根据本 身所要完成的任务来拟定自己的目标,并为这些目标的顺利执 行与实现而进行的自我控制。
三、纠正偏差
(一)查出产生偏差的主要原因
(二)采取适当的纠偏措施
第十九章 控制方法
第十九章 控制方法
第一节 财务控制方法
一、预算控制
(一)预算的内容
预算是计划的数量表现,是用数字编制未来某一个时期的 计划,用财务数字或非财务数字来显示计划预期的结果。预算 是一种被政府部门和其他组织使用地最广泛的控制方法。
预算其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 1.规定各种管理工作投入与产出的数量以实现组织计划
目标;
2.说明投入与产出的原因;
3.进行投入与产出的时间预计。
(二)预算的目的
1.改进计划工作;
2.促进组织协调;
(三)在组织运行中,管理者难免会犯错误,及时地认识并纠正错 误,实施有效控制,是组织不断完善,不断发展的前提。作为一个 信息反馈的过程,控制职能是组织发现错误,及时进行“纠偏”的 重要手段。 (四)控制在组织的整个运营中具有检验作用,控制可以检验各项 工作是否按照预定的计划进行,同时在计划执行的过程中也能够检
第十八章 控制系统与控制过程
第十八章 控制系统与控制过程
第一节 控制概述
一、控制的含义
控制是以正确的标准衡量计划的执行过程,一旦产生 偏差,及时纠正偏差,使组织回到既定的运行方向,保证
组织计划目标的实现。
二、控制的重要性 控制工作的目的是保证组织活动能够有序和 高效地进行,组织如果缺少有效的控制,就可能 偏离组织的既定计划与目标,严重者可能产生组 织混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