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家园合作的有效形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索家园合作的有效形式

互联网探索家园合作的有效形式尽管家园合作的理念已为大多数幼儿园所接受,但家园合作的实践仍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师和家长在合作中的地位不平等,教师往往是“指挥者”,而家长是“服从者”;又如,家园合作常常流于形式,缺乏实效;再如,家园合作的过程常常是教师对家长的单向灌输,缺乏双向互动。鉴于这些问题,近年来我园着力探索家园合作的有效形式,以发挥家园共育的优势。

一、家长志愿者晚间助教活动

我园是寄宿制幼儿园。小班幼儿刚入园时特别不适应在园生活,晚上常常哭闹,部分家长便自愿来园帮忙。由此,我们想到安排家长在晚间参加助教,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加强家园合作,另一方面可以满足全托幼儿的情感需要,可谓一举两得。

我园的晚间家长助教活动安排在周一至周四幼儿晚饭后至就寝前的时段。为了有的放矢地挖掘家长资源,我们首先创建了家长资源库,在新生入园前对每位幼儿进行一次全面细致的家访,并请新生家长详细填写一份我们精心设计的家长资源情况调查表,为家长志愿者助教活动的开展作好准备。其次,我们秉承循序渐近的原则将家长志愿者的参与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小班幼儿入园初期。在这一阶段,幼儿和家长

对全托生活都还不适应,幼儿情绪很不稳定,家长对教师的工作也不了解,对助教技能掌握得不多。这时教师可采用预约制,根据个别家长的要求及幼儿的需要,组织家长志愿者陪伴幼儿参与晚间活动。尤其是对哭闹得厉害的幼儿,教师可允许父母陪伴一段时间后再逐渐退出。这一阶段家长志愿者的作用是陪伴幼儿和观察教师的教育策略。第二阶段,当幼儿的情绪比较稳定,家园之间建立了基本的信任,教师可根据家长志愿者的时间安排和个人特长,采用轮流制和自选制,制定志愿者工作时间表。需要注意的是,应保证每晚都有家长志愿者到园参与活动,保证每位家长都有机会参与活动。这一阶段家长志愿者的角色应是教师的支持者、合作者,他们可以帮助教师组织一些活动,如画画、唱歌、舞蹈、讲故事、谈心、做手工、下棋等。这样做既充实了幼儿的晚间生活,满足了家长与幼儿彼此对亲情的渴望,又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加强了家园合作。第三阶段是家长志愿者全面参与阶段。教师在熟知各位家长情况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家长资源,鼓励家长组织策划大型活动。如大班幼儿的毕业烛光晚会就是家长拟定几种方案,探讨实施细节,并通过投票选举最终确定下来的。

家长志愿者晚间助教活动是家园合作的新尝试,践行了家园共育的理念。它的价值在于,首先,它促进了家园合作主体地位的平等化。我们强调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的建立,把家

长看成重要的教育资源,让家长与教师的经验、技能、特长形成优势互补,真正发挥家长的作用。其次,它促进了家园合作中互动的深层次化。我们以幼儿发展为中心,强调教师与家长要进行经常性的双向沟通。教师要视家长为积极的合作者,不仅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而且认真听取家长提出的各种意见和建议,并对家长的教育方式和方法进行指导。助教活动为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不仅使家长对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有了较深的了解,也使他们对幼儿教育的正确理念和方法有了更好的把握。最后,它促进了社区教育资源的优化利用。与大自然、大社会相比,幼儿园拥有的教育资源非常有限。家长志愿者晚间助教活动正是统整各方资源,形成教育合力,促进教师、家长与幼儿共同成长的有效途径。

二、主题活动中的家园联谊

以往,教师对家园联谊活动往往缺乏整体性的考虑,常常把它们安排在期中、期末、“六一”、元旦等特定的时段,内容也较为单一,家长只是被邀请来陪同孩子参加活动。这样的家园联谊常常流于形式,无法使家长真正参与幼儿园课程。为改变这样的状况,我们尝试针对幼儿的能力,考虑家长的兴趣,在主题活动进行过程中寻找适合家长的参与点,激发家长的参与热情,发挥家长的教育机智。

1.根据幼儿的特点量身定做

我们在组织家园联谊活动时充分考虑幼儿的发展需要。如大一班幼儿在与他人交往时缺乏主动性,而大二班幼儿交往能力较强,但合作意识薄弱,教师针对两个班幼儿的差异分别组织了一次以社会调查为主题的家园联谊活动。对于大一班幼儿,教师鼓励他们通过向路人打招呼、介绍情况、获取信息、赠送礼物等环节,主动与他人交往,培养交往技巧;对于大二班幼儿,教师则引导幼儿讨论分组,明确分工,并以组为单位发放调查表,与同伴合力完成调查任务。两个活动貌似相同,本质上却有区别。由于幼儿年龄小,这类社会调查活动确实需要家长的引领和帮助。而家长也在活动中发现了幼儿交往上的优势与不足,学习了一些支持、鼓励、引导幼儿的方法。

2.抓住时机配合主题活动的开展

教师在设计主题活动时就应考虑家园联谊活动的开展。对于一些探索性较强的主题活动,教师可以把家园联谊安排在主题活动开展之初,以引发主题活动内容。如在小班主题活动“我把春天带回家”中,我们组织家长带着幼儿走进大自然,陪着幼儿一起观察、发现,引导幼儿思考、探究,学习用各种感官感受春天的到来,发现春天里事物的变化。通过这个活动,许多家长都颇有收获,他们懂得了寓教于乐的价值。有时家园联谊活动可以安排在主题活动中期,以拓展主题活动的内容。如在大班主题活动“身边的科技产品”中,教师

组织家长带领幼儿进行社会调查,了解先期认识的各种科技产品在人们生活中的运用,让来自生活的主题活动回归生活。有时家园联谊可以放在主题活动末期,作为主题活动的总结和延伸,让家长与幼儿共同分享活动成果。如大班主题活动“我要上小学了”的结束阶段正值幼儿毕业之际,教师便组织幼儿与家长共同策划“毕业Party”。家长作为团队成员不仅要为孩子们出谋划策,还要帮忙准备道具,提供后勤保障。在“毕业Party”上,家长欣赏着孩子们表演的节目,感受到了孩子的成长。至此,主题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3.紧跟时代,关注社会生活

家园联谊活动的主题还可以与当前社会的大事件相联系。如大班主题活动“我运动、我健康”,教师结合北京奥运会的筹备工作,组织幼儿筹划幼儿园的“小小奥运会”。在运动会前,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着制作火炬、奖牌,搭建“赫拉神庙”,设想点火工具,设计火炬传递路线,确定奥运会的比赛项目,认真地排练圣火采集仪式并进行圣火传递。我们邀请家长参加运动会,他们既是运动员,又充当拉拉队员和裁判,和幼儿一起玩得很开心。

我园的家园联谊活动注重发挥家长的特长,让教师和家长共同设计、组织符合本班幼儿特点的活动。如主题活动“小小建筑师”,班上两位在建筑设计院工作的家长从建筑学的角度提出活动方案,教师则根据幼儿的学习特点选择合适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