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矿井测量第二章井下高程控制测量
第2章 井下高程测量

变换仪器高法 • 每站高差观测两次,以检核读数的正 确性→称测站检核。测站检核分两种: • 1) 变换仪器高法 两次不同仪器高度的 水 平 视 线 ——( 改 变 仪 器 高 度 应 在 10cm以上)测定相邻两点间的高差, 图根水准测量两次高差之差应小于 ±6mm,否则应重测。
• 2) 双面尺法
井下高程点的选设 • 井下高程点应布设在巷道顶、底板 或两帮的稳定岩石中,碹体上或井 下永久固定设备的基础上,也可选 用井下永久导线点作为高程点。
现以下图的矿井为例说明井下高程测量的种类
图2-1井下高程测量的类型
综上可见,井下高程测量分为三种类 型,即
(1)通过立井导入高程
(2)水准测量 (3)三角高程测量
图2-2井下三角高程测量
三角高程测量
三角高程测量是利用经纬仪 观测出两点间的竖直角δ ,用钢 尺丈量出两点间的倾斜长度l′, 从而由下式计算出两点间高差 h AB=l′× sinδ +i-v
思考题:上式中的符号代表什么?
井下三角高程测量
• 安置经纬仪于A点,对中整平。在B 点悬挂垂球用望远镜瞄准垂球线上的 标志b点,测出倾角δ,用钢尺丈量 仪器中心到b点的距离l′,量取仪器高i 及觇标高v。 • 由图2-2可以看出,B对A点的高差 可按下式计算:
二、井下高程测量的基本要求
1、井下高程控制网,可采用水准测量方法或三 角高程的方法敷设。
δ<50时→水准测量 50<δ<80时→水准测量也可用三角高程测 量 δ>80时→用三角高程测量
2、从井底车场的高程起算点开始,每隔 300—500米设置一组高程点,每组高程点 至少应由三个点组成。
3、水准点可设在巷道的顶板、底板或 两帮上,也可在井下固定设备的基础 上。
煤矿测绘工作规定及技术管理规定

矿井测绘工作规定及技术管理规定一、工作规定㈠、测绘基础工作1、各矿井井上下测量控制系统要健全且资料保存完好,井上、下平面及高程控制基点要建立齐全并有保护措施。
2、矿井井下基本控制导线应采用7″级导线,一般应每300~500m延测一次,每隔1.5~2km加测一条陀螺定向边。
3、在进行中腰线标定工作前,测量技术人员要对设计和开工通知单上的数据、附图进行校核,并填写资料审定单,检查无误后方可进行现场标定。
重要工程须计算设计导线及绘制施工放大图。
4、对于一井内测距大于3000m的贯通或两井间的贯通,必须编制贯通测量技术设计书。
贯通测量设计书,须报集团公司审批后方可实施;贯通结束后要及时进行总结。
5、凡掘进巷道透其它井、巷、峒室、老塘以及向水、火、瓦斯等危险边界或保安煤柱边界掘进时,测量人员应按岩巷提前20~30 m,煤巷提前30~40m (当掘进巷道从巷道、回采工作面和危险区域上方、下方或附近通过时,其间距按小于巷道高度或宽度四倍)及时发放安全或透窝通知单。
通知单由测量现场组长或技术员填写,并经测量主管、地质主管(或水害专管)和分管科长签字后发送矿分管领导、施工单位及技术、安全、通风等单位;现场测量人员应对能行人的巷道在现场标出透窝位置,并向施工单位交待清楚。
6、矿井主要巷道及采区上、下山或工作面贯通或透窝后测量技术人员要及时组织接测,并对测量资料进行平差以提高井下测量控制网的精度。
㈡开采沉陷治理1、各类建(构)筑物保护煤柱要及时进行设计并报集团公司审批。
2、对矿区的各项开采沉陷治理工程{如建(构)筑物保护、维修、迁村征地、塌陷区治理等},测绘技术人员要负责技术把关并建立管理台帐。
3、各矿井要积极开展地表与岩层移动及“三下”采煤观测工作,观测站设计须经矿总工程师和集团公司生产技术部审批后实施,并严格按《规程》、“规范”要求进行定期观测,观测工作结束后,应及时编写技术总结,评定成果资料。
4、每月至少组织一次对井田范围内的地形、地物巡视活动,观察变化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并采取措施,并用专用记录本进行记录。
矿山测量课件-井下高程测量

第三節 井下三角高程測量
井下三角高程測量是與經緯儀導線測量同時進行 的。施測方法如下圖所示。
安置經緯儀於A點,對中整平。在B點懸掛垂球。
用望遠鏡瞄準垂球線上的標誌b點,測出傾角δ,用
鋼尺丈量儀器中心到b點的距離L′,量取儀器高i及
覘標高v。由圖2-4可以看出,B對A點的高差可按下式
計算:
h L' sin i v
三角高程測量要往返進行。相鄰兩點往返測量的 高差互差不應大於(10+0.3l)mm l ( 為導線水準邊長, m);三角高程導線高差閉合差不應大於±100√L mm(L 為導線長,km)
當高差的互差符合要求l 後,應取往返測高差的平 均值作為一次測量結果。閉合和附合高程路線的閉合 差,可按邊長成正比分配。複測支線終點的高程,應 取兩次測量的平均值。高差經改正後,可根據起始點 的高程推算各導線點的高程。
h L' sin L'2 cos cos k / 2R i v
式中: k——折光係數;
R——測線處地球曲率半徑。
三角高程測量的傾角觀測一般可採用一個測回, 其精度要求見表7-6。儀器高和覘標高在開始前和結 束後各量一次(以減小垂球線荷重後的漸變影響),兩 次丈量的互差不得大於4mm,取其平均值作為測量結 果。丈量儀器高時,可使望遠鏡豎直,量出測點至鏡 上中心間的距離。
第二章 井下高程測量
第一節 概述 一、 井下高程測量的目的和種類
井下高程測量是測定井下各種測點高程的測量工 作。其目的是為了建立一個與地面統一的高程系統, 確定各種採掘巷道、硐室在豎直方向上的位置及相互 關係,以解決各種採掘工程在豎直方向上的幾何問題。 其具體任務大體為:
1.在井下主要巷道內精確測定高程點和永久導線點的 高程,建立井下高程控制;
矿山测量基本知识

2、近代测量学的发展
望远镜普遍用于测量仪器 最小二乘法理论奠定了测量平差的基础 电磁波测距仪的问世 20世纪自动安平水准仪及数字水准仪研制成功 电子经纬仪产生,陀螺经纬仪与激光经纬仪应用于
定向工作 1966年开始进行人卫大地测量
3、测量学发展状况及展望
测量室内外一体化。 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RS (Remote sense) GI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3S技术结合 数字地球的概念
③高斯平面直角坐标 适用于:研究范围较大。
高斯投影方法:目的是将地球椭球面投影到 平面上,使投影带的中央子午线与椭球圆柱 体相切,展开后为X轴,向北为为正;展开 后为Y轴,向东为正;
°、6°带的划分
为限制高斯投影离中央子午线越远,变形越大的缺 点,特采用分带投影使每一投影带值包括位于中央 子午线两侧邻近的部分。
(2)其投影带带号为39、P点离39带的纵轴 X轴的实际坐标Y=492806.437-500000= -7193.563
3、地面点的高程
1、绝对高程H——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 2、相对高程H’——到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 3、高 差 Hab=Hb-Ha=H’b-H’a
我国的主要高程系统
1985国家高程系统 1956黄海高程系统 地方高程系统 。 (如珠江高程系统)
当巷道掘进到300-500m时,在敷设7”或15”级基本控制 导线,用来检查前面已敷设的低等级采区控制导线是否正确,
所以其起始边和最终边一般应与低等级控制导线边重合。当
巷道继续向前掘进时,以基本导线所测设的最终边为基础, 向前敷设低等级控制导线和给中线。当巷道又掘进300500m时,再延长基本控制导线。这样不断分段重复,直 到形成闭(附)合导线和导线网,如下如所示
矿山测量规范

矿山测量技术规范第一章总则第1条矿山测量是矿山企业生产建设的一项基础技术工作。
是正确指导生产、进行科学管理,实现矿山生产技术现代化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主要任务是及时进行生产测量和施工测设;执行生产监督,实现正规采掘与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第2条矿山测量技术工作的主要内容:1.建立或利用矿区测量控制网;2.测绘或补测矿区地形图;3.进行地上、地下各种工程的施工测设;4.填绘反映生产现状的各种采掘(剥)工程图和专用图;5.验收采掘(剥)充填工程量和生产量;第3条规范中的各种精度指标与要求,是根据黄金矿山生产建设工作的需要,考虑经济合理的原则及技术现状而确定的。
第4条测量成果的精度评定以中误差为标准,当观测误差与观测值本身大小有关时,应同时应用相对误差来评定观测结果的质量。
允许误差(限差)一般采用中误差的二倍值。
第5条外业观测和内业计算,应有检核。
凡提交使用的一切测绘资料和成果,必须经过检查和负责人签字。
第6条加强测绘仪器,工具的日常管理和维护保养,并定期检查、校正和维修。
进行重要测绘工作前,还应按规定检核。
第7条矿山测绘资料是正确进行采掘工作的重要依据,是矿山建设和生产管理的重要技术资料,必须长期妥善保存。
第8条开展矿山测量研究,改革测绘方法与仪器,工具。
积极推广测量先进经验和新技术。
第9条要注意总结测量经验,积累资料,求出矿山各种测绘误差的基本参数,满足生产需要。
第10条矿山测量工作对考核矿山企业的工程质量、生产量及保证安全生产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测量人员必须严肃认真实事求是,严格执行规范,确保工程质量,充分发挥测量工作在矿山生产中的作用。
第11条矿区控制网测量、矿区地形测量可参照国家测绘局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章矿区近井网控制测量第一节基本要求第12条矿区在地质勘探时期所建立的矿区平面基本控制网点。
在矿区基本建设和生产时,应对其测量的保有情况和原始数据及精度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检查,在满足规范要求时原则上不需重新布网。
矿井测量工作实施细则

矿井测量工作实施细则一、总则矿井测量工作是煤矿生产建设中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技术工作,它贯穿于煤矿设计、建设、生产的全过程,对于保障煤矿安全生产、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合理开发利用煤炭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加强矿井测量工作的管理,提高测量工作质量,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二、测量工作的任务和内容(一)任务1、建立和维护矿井测量控制系统,为矿井各项工程的施工提供准确的测量依据。
2、测绘各种矿图,包括井田区域地形图、采掘工程平面图、井上下对照图等,为煤矿生产、安全管理和资源开发提供基础资料。
3、进行井巷施工测量和贯通测量,确保井巷工程按照设计要求准确施工,实现安全贯通。
4、对采煤工作面进行回采测量,掌握采煤进度和资源回收情况。
5、参与煤矿防治水工作,进行水文地质测量和防治水工程的测量。
(二)内容1、地面控制测量包括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建立矿井地面测量控制网,为井下测量提供起算数据。
2、联系测量通过竖井、斜井或平硐将地面测量坐标和高程传递到井下,建立井下测量控制系统。
3、井下平面控制测量包括基本控制导线测量和采区控制导线测量,为井下巷道掘进和回采提供平面位置控制。
4、井下高程控制测量建立井下高程测量控制网,为井下工程施工提供高程依据。
5、巷道施工测量标定巷道的中腰线,指导巷道施工,及时检查和纠正施工偏差。
6、贯通测量制定贯通测量方案,进行贯通误差预计,保证井巷工程的准确贯通。
7、矿图测绘按照规定的比例尺和精度要求测绘各种矿图,并及时更新。
三、测量仪器和工具的管理(一)仪器设备的配备根据矿井测量工作的需要,配备精度和性能符合要求的测量仪器和工具,如全站仪、水准仪、钢尺、罗盘等。
(二)仪器的检验和校正定期对测量仪器进行检验和校正,确保仪器的精度和性能符合要求。
全站仪、水准仪等主要测量仪器每年至少送检一次,钢尺等测量工具应定期进行比长和校正。
(三)仪器的使用和维护测量人员应严格按照仪器的操作规程使用仪器,爱护仪器设备。
矿井控制测量基本内容和方法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矿井控制测量基本内容和方法
(一)矿井联系测量的基本方法
1、联系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
将矿区地面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传递到井下的测量,称为联系测量。
平面联系测量简称定向,高程联系测量简称为导入高程。
矿井定向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几何定向,另一类是物理定向。
几何定向有平硐或斜井的几何定向,通过一个立井(一井定向)或通过两个立井(两井定向)定向。
物理定向有精密磁性仪器定向和陀螺经纬仪定向。
导入高程的方法随开拓方法的不同而分为平硐导入高程、斜井导入高程和立井导入高程。
2、联系测量工作的基本要求(重点)
(1)联系测量应至少独立进行两次,在互差不超过限差时,采用加权平均或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成果。
(2)在进行联系测量工作前,必须在井口附近建立近井点、高程基点和连测导线点,同时在井底车场稳固的岩石中或碹体上埋设不少于四个永久导线点和三个高程基点(也可用永久导线点作为高程基点)。
(3)通过斜井或平硐的联系测量,可从地面近井点开始,采用经纬仪导线(包括用光电测量距和钢尺量距)、三角高程或水准测量的方法。
(4)尽量采用陀螺经纬仪定向,不具备条件时,才允许采用几何定向。
(5)两次独立导入高程的互差不得超过井深的1/8000。
(6)对各种通往地面的井巷,原则上都应进行联系测量。
(7)在进行联系测量工作前,应编制施测方案和技术措施,报矿务局地质。
矿山测量规程

一矿山测量(测工)操作规程1.煤矿测量工作是矿山生产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编制矿山长远发展规划等各项工作的基础,为认真贯彻执行煤矿测量规程,实现煤矿测量工作标准化,结合本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程。
2.煤矿测量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井上下测量控制系统,测绘各种矿图满足生产、建设和规划各阶段的需要,定期进行矿井三量,对煤炭资源的合理开采进行监督,开展地表与岩层移动规律的研究,进行矿区范围内地质测量,参与矿区生产计划和长远发展的编制工作。
3.测量工作开始前要编写技术设计书,施测过程和计算过程需有严格的校核,重要测量工作结束后要编写技术总结并拟好资料归档工作。
4.对测绘仪器和工具要定期校检,进行重要测量工作前亦必须对所使用的仪器工具进行检校。
5.从新生产水平开始必须采用全国统一坐标系统。
6.应积极引进先进仪器和设备,推广电子计算机和陆光测距技术,不断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
7. 矿区地面平面控制测量(1)在集团公司测设的四等首级控制网的基础上测设5级加密控制网,可采用三角网,边角网,导线网布网方法建立,其边长,测角中误差,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应符合规程要求。
(2)水平角观测所用经纬仪必须进行严格检验,进行三角测量和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规程要求。
(3)光电测距仪要求定期检验,必须按测距仪说明书的规定操作仪器,光电测距的技术要求按规定表格执行。
(4)钢尺应进行比长后再用,量距的技术要求按规定表格执行。
(5)内业计算前应检查外业观测薄有无错误,当采用计算机进行计算时,计算程序必须先经过手算检验方可,内业计算数字取位应符合规定。
8. 矿区地面高程控制测量(1)地面首级高程控制网采用集团公司测设的三等水准点,在此基础上依地形条件可用水准或三角高程方法进行加密控制。
(2)水准测量观测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规定的表格,内业计算取位按规定表格要求。
(3)三角高程测量的技术要求按规定表格执行,仪器觇标标高应用钢尺丈量两次,取平均值作最终结果。
矿山测量管理办法

矿山测量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矿山地质测量工作,规范矿山工程量、产量验收办法,确保相关的图纸、数据真实可靠,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酒钢集团公司镜铁山矿和西沟矿的测量工作。
第三条规划处矿山办是酒钢集团公司矿山测量的专业管理部门,有权对矿山测量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第二章矿区测量控制网的建立与检测第四条矿区控制网、点是矿山企业生产建设各阶段测量工作的基础.直接作为加密图根控制的最低一级平面控制网,其相邻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应超过±5cm。
矿区高程控制宜采用国家高程系,若采用假定高程系统,应于国家系统连测。
各等高程控制网中最弱点相对于起算点的高程中误差应不超过±3cm.第五条一个矿区必须采用同一坐标系统,并应采用高斯正形投影.对于小矿山也可采用独立的坐标系统,已建立控制网的矿山可沿用原坐标系统。
第六条矿区平面控制网可采用三角网、边角网、测边网和导线网等布网方法建立.矿区首级高程控制网一般应布设成环行网,加密时可布设为附和路线或结点网。
(具体要求见《冶金矿山测量规范》)第二章矿区地形图的测绘及补充修正第七条各矿山应备有必要而完整的测绘资料,以全面反映矿区地形、矿山建(构)筑物及矿山开采情况,并随着生产勘探、矿山建设和采掘(剥)工程的进展,及时地补测与修绘.第八条矿区基本地形图的比例尺为1∶1000,工业场地和建、构筑物较密集的局部地区可采用比例尺为1∶500的地形图;矿区总图一般采用比例尺为1∶1000~1∶10000的地形图。
第九条矿区地形图上的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平地、丘陵地应不大于图上0。
6mm;山地、高山地不应大于图上0。
8mm。
第十条1∶500、1∶1000、1∶2000和1∶5000比例尺地形图,分幅与编号方法按现行的国家标准《地形图图式》的有关规定执行,50km2以下的矿区,也可采用矩形分幅。
第十一条地形图按现行的国家标准《地形图图式》绘制;对于矿山的专用符号,按《冶金矿山测量图式》绘制。
矿井测量规程

煤矿测量规程第一篇总则第1条煤矿测量工作是矿山生产建设的重要要环节,也是矿山建设、生产、改造和编制长远发展规划等各项工作的基础。
为了实现煤矿测量工作标准化,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使煤矿测量更好地为煤矿安全生产和合理开采煤炭资源服务,不断提高煤矿公司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制定本规程。
第2条煤矿测量工作的只要任务是:1.建立矿区地面和井下(露天坑)测量控制系统,为煤矿各项测量工作提供起算数据:2.依据设计文献,进行采掘(剥)、土建、管线和机电安装等工程测量工作,并在煤矿基本建设和生产各个阶段,对采掘(剥)工程是否按设计施工进行检查和监督;3.运用测绘资料,解决煤矿生产、建设和改造中提出的各种测绘问题,并为煤矿灾害的防止、救护提供有关的测绘资料;4.测绘各种煤矿测量图,满足煤矿生产、建设和规划各阶段的需要;5.定期进行矿井“三量”(开拓煤量、准备煤量和回采煤量)、露天矿“二量”(开拓煤量、回采煤量)和露天矿采剥量的记录分析;对的反映煤矿采掘(剥)关系现状。
按《产矿井储量管理规定》的规定;对煤矿各级储量动态及损失量进行记录个管理工作,对煤炭资源的合理开采进行业务监督。
6.建立地表、岩层和建(构)筑物变形观测站,开展矿区地表与岩层移动规律、采矿或非采矿沉陷综合治理以及环境保护工作的研究;7.根据矿区地表和岩层移动变形参数,设计和修改各类煤柱。
参与“三下”(铁路下、水柱下和建筑物下)采煤和塌陷区综合治理以及土地征用和村庄搬迁的方案设计和实行。
8.进行矿区范围内的地籍测量;9.参与本矿区(矿)月度、季度、年度生产计划和长远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
第3条测量工作开始前,应根据任务规定,收集和分析有关测量资料,进行必要的现场勘踏,制定经济合理的技术方案,编写技术设计书,在施册过程中,外业观测工作自身须有校核。
对起算数据、外业记录和计算成果均需通过严格的检查或对算。
对磁性介质存储的软件和数据,在使用前必须进行考机。
重要测量工作必须独立地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的观测和计算,工程结束后要编写技术总结(或说明)并做好资料整理归档工作。
(完整)煤矿测量规程(最新版)

煤矿测量规程(2013最新版)目录第一篇总则 (6)第二篇矿区地面控制测量 (9)第一章矿区地面平面控制测量 (9)第一节基本要求 (9)第二节水平角观测 (11)第三节光电测距 (13)第四节钢尺量距 (17)第五节内业计算 (17)第二章矿区地面高程控制测量 (18)第一节基本要求 (18)第二节水准测量 (19)第三节三角高程测量 (20)第三篇矿井测量 (22)第一章联系测量 (22)第一节基本要求 (22)第二节近井点和高程基点的测量 (23)第三节定向投点 (24)第四节陀螺经纬仪定向 (25)第五节几何定向 (27)第六节导入高程测量 (29)第二章井下平面控制测量 (30)第二节导线点设置 (31)第三节水平角观测 (32)第四节边长测量 (33)第五节导线的延长 (34)第六节内业计算 (35)第三章井下高程控制测量 (36)第一节基本要求 (36)第二节水准测量 (37)第三节三角高程测量 (37)第四章采区测量 (38)第四篇露天矿测量 (40)第一章露天矿平面控制测量 (40)第一节基本要求 (40)第二节水平角观测 (42)第三节边长测量 (43)第四节内业计算 (43)第二章露天矿高程控制测量 (44)第一节基本要求 (44)第二节水准测量 (44)第三节三角高程测量 (45)第四节内业计算 (46)第三章采剥场验收测量 (46)第二节经纬仪视距测量和平板仪测量 (46)第三节验收量计算 (48)第四章排土场测图 (49)第五章开掘沟道、技术境界及爆破工作测量 (49)第五篇施工测量 (50)第一章基本要求 (50)第二章井口标定和地面建(构)筑物施工测量 (50)第一节井口标定 (50)第二节地面建(构)筑物施工测量 (52)第三章井巷施工和提升设备安装测量 (53)第一节立井普通法施工测量 (53)第二节立井特殊法施工测量 (55)第三节矿井提井设备安装测量 (58)第四节巷道中腰线的标定与检查 (61)第四章贯通测量 (62)第五章露天矿铁路、绞车道及栈桥施工测量 (63)第一节铁路测量 (63)第二节绞车道、栈桥的测量工作 (64)第六篇测绘资料 (66)第一章基本要求 (66)第二章煤矿基本矿图 (66)第三章测量原始资料与成果计算资料 (73)第七篇地表与岩层移动及“三下”采煤观测 (77)第一章基本要求 (77)第二章地表移动观测 (79)第一节观测站设置 (79)第二节观测工作 (82)第三节观测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84)第三章建筑物下采煤观测 (86)第四章铁路下采煤观测 (88)第五章水体下采煤观测 (88)第六章露天矿边坡移(滑)动观测 (90)第一篇总则第1条煤矿测量工作是矿山生产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矿山建设、生产、改造和编制长远发展规划等各项工作的基础。
井下控制测量

模块九井下控制测量任务一井下平面控制测量任务二井下高程测量任务一井下平面控制测量一、概述(一)目的:井下平面控制测量的主要目的是在井下建立统一的平面坐标系统,为井下生产提供可靠的数据。
(二)特点:井下平面控制测量只能以矿井联系测量测得的井底车场内的已知点和已知边作为导线的起始点和起始边,受井下条件所限,只能沿巷道设点,布设成支导线或导线网的形式,井下平面控制测量就是导线测量(三)等级:井下导线的的布设,按照“高级控制低级”的原则进行。
井下导线分为基本控制导线和采区控制导线。
基本控制导线精度较高,是井下的首级平面控制。
分为7″级和15″级两种。
主要敷设在斜井或平峒、井底车场、水平(阶段)运输巷道、矿井总回风巷道、暗斜井、集中上山、下山、集中运输石门等主要巷道内。
采区控制导线的精度较低,是矿井的加密控制,它是以基本控制导线点为基础。
包括15″级和30″级两种。
由主要巷道中的基本控制导线点开始沿采区上山、下山、中间巷道或片盘运输巷道以及其它次要巷道进行敷设。
控制导线得的主要技术指标(四)井下导线的发展与形式井下导线往往不是一次全面布网,而是随井下巷道掘进而逐步敷设。
如图,当由石门处拉门开始掘进主要运输大巷时,随巷道掘进而先敷设低等级的±15 ″和±30″导线(如图中虚线所示),用以控制巷道中线的标定和及时填绘矿图,随巷道掘进每30 ~100m 延长一次。
井下导线的发展当巷道掘进到300 ~500m 时,再敷设±7 ″和±15 ″级基本控制导线,用来检查前面已敷设的低级采区控制导线是否正确。
当巷道继续向前掘进时,以基本控制导线所测设的最终边为基础,向前敷设低等级控制导线和给中线。
当巷道又掘进300~500m时,再延长基本控制导线。
这样不断分段重复,直到形成闭(附)合导线,如图所示。
形状交叉闭合导线方向附合导线坐标符合导线(五)井下经纬仪导线点的分类及编号井下导线点按照其使用时间长短和重要性而分为永久点和临时点两种。
煤矿测量技术井下测量

煤矿测量技术井下测量实习指导书山东科技大学泰山科技学院2007年10月井下测量实习指导书一、熟悉矿井布局,勘选井下导线点和高程控制点熟悉矿井布局的目的在于对矿井有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为合理选择井下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绘制准确的矿井平面图做准备。
收集矿井地质、掘进、开采和已有矿图等资料。
二、井下高程控制测量地下高程控制测量的任务是,测定地下坑道中各高程点的高程,建立一个与地面统一的地下高程控制系统,作为地下工程在竖直面内施工放样的依据。
解决各种地下工程在竖直面内的几何问题。
地下高程控制测量可分为:地下水准测量和地下三角高程测量。
其特点为:1、高程测量线路一般与地下导线测量的线路相同。
在坑道贯通之前,高程测量线路均为支线,因此需要往返观测及多次观测进行检核。
2、通常利用地下导线点作为高程点。
高程点可埋设在顶板、底板或边墙上。
3、在施工过程中,为满足施工放样的需要,一般是低等级高程测量给出坑道在竖直面内的掘进方向,然后再进行高等级的高程测量进行检测。
每组永久高程点应设置三个,永久高程点的间距一般以300—500m 为宜。
地下水准测量的作业方法同于地面水准测量,测量时应使前后视距离相等。
由于坑道内通视条件差,仪器到水准尺的距离不宜大于50m。
水准尺应直接立于导线点(或高程点)上,以便直接测定点的高程。
测量时每个测站应进行测站检核,即在每个测站上应用水准尺黑红面上进行读数。
若使用单面水准尺,则应用两次仪器高进行观测,所求得的高差的差数不应超过土3mm。
高差计算公式仍为h=a-b,但当高程点在顶板上时,要倒立水准尺,以尺底零端顶住测点,读数应作为负值代入公式中进行计算。
对于水准支线,要进行往返观测,当往返测不符值在容许限差之内,则取高差平均值作为其最终值。
地下三角高程测量的作业方法同于地面,其高差计算公式为:h=l′·sinα+i-v但应注意,在计算过程中当点在顶板时,i、v应加入负号后代入公式中进行运算。
国家煤炭部颁布的《煤矿测量规范》

国家煤炭部《煤矿测量规程》摘要:现行《煤矿测量规程》(以下简称《规程》)自1989年由原能源部颁发执行以来,对提高煤矿测量工作的质量、保证煤矿生产建设的正常进行,起了重要作用。
但是,随着我国近几年煤炭工业技术的迅速发展。
煤矿测绘技术现代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对测量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时,测量新理论的出现以及新技术、新仪器和新设备在煤矿的不断推广应用,也给煤矿测量工作进一步标准化和规范化提供了可能。
现阶段大多数煤矿已广泛应用电子经纬仪、光电测距仪、全站仪、微机及绘图仪等先进仪器和先进设备,煤矿测绘资料也已逐步实现采集、存储、处理和绘图的自动化,个别矿区已开始应用先进的GPS技术进行地面控制测量等,现行的《规程》有关条款内容已不能满足新形势的需要。
目录第一篇总则 (4)第二篇矿区地面控制测量 (6)第一章矿区地面平面控制测量 (6)第一节基本要求 (6)第二节水平角观测 (7)第三节光电测距 (9)第四节钢尺量距 (12)第五节内业计算 (13)第二章矿区地面高程控制测量 (13)第一节基本要求 (13)第二节水准测量 (14)第三节三角高程测量 (15)第三篇矿井测量 (17)第一章联系测量 (17)第一节基本要求 (17)第二节近井点和高程基点的测量 (18)第三节定向投点 (18)第四节陀螺经纬仪定向 (19)第五节几何定向 (21)第六节导入高程测量 (22)第二章井下平面控制测量 (23)第一节基本要求 (23)第二节导线点设置 (24)第三节水平角观测 (24)第四节边长测量 (25)第五节导线的延长 (26)第六节内业计算 (27)第三章井下高程控制测量 (28)第一节基本要求 (28)第二节水准测量 (28)第三节三角高程测量 (29)第四章采区测量 (29)第四篇露天矿测量 (31)第一章露天矿平面控制测量 (31)第一节基本要求 (31)第二节水平角观测 (33)第三节边长测量 (33)第四节内业计算 (34)第二章露天矿高程控制测量 (34)第一节基本要求 (34)第二节水准测量 (34)第三节三角高程测量 (35)第四节内业计算 (36)第三章采剥场验收测量 (36)第一节基本要求 (36)第二节经纬仪视距测量和平板仪测量 (36)第三节验收量计算 (37)第四章排土场测图 (39)第五章开掘沟道、技术境界及爆破工作测量 (39)第五篇施工测量 (40)第一章基本要求 (40)第二章井口标定和地面建(构)筑物施工测量 (40)第一节井口标定 (40)第二节地面建(构)筑物施工测量 (41)第三章井巷施工和提升设备安装测量 (42)第一节立井普通法施工测量 (42)第二节立井特殊法施工测量 (44)第三节矿井提井设备安装测量 (46)第四节巷道中腰线的标定与检查 (49)第四章贯通测量 (49)第五章露天矿铁路、绞车道及栈桥施工测量 (50)第一节铁路测量 (50)第二节绞车道、栈桥的测量工作 (51)第六篇测绘资料 (53)第一章基本要求 (53)第二章煤矿基本矿图 (53)第三章测量原始资料与成果计算资料 (59)第七篇地表与岩层移动及“三下”采煤观测 (63)第一章基本要求 (63)第二章地表移动观测 (64)第一节观测站设置 (64)第二节观测工作 (66)第三节观测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68)第三章建筑物下采煤观测 (70)第四章铁路下采煤观测 (71)第五章水体下采煤观测 (72)第六章露天矿边坡移(滑)动观测 (73)第一篇总则第1条煤矿测量工作是矿山生产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矿山建设、生产、改造和编制长远发展规划等各项工作的基础。
矿山测量规范

矿山测量技术规范第一章总则第1条矿山测量是矿山企业生产建设的一项基础技术工作。
是正确指导生产、进行科学管理,实现矿山生产技术现代化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主要任务是及时进行生产测量和施工测设;执行生产监督,实现正规采掘与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第2条矿山测量技术工作的主要内容:1.建立或利用矿区测量控制网;2.测绘或补测矿区地形图;3.进行地上、地下各种工程的施工测设;4.填绘反映生产现状的各种采掘(剥)工程图和专用图;5.验收采掘(剥)充填工程量和生产量;第3条规范中的各种精度指标与要求,是根据黄金矿山生产建设工作的需要,考虑经济合理的原则及技术现状而确定的。
第4条测量成果的精度评定以中误差为标准,当观测误差与观测值本身大小有关时,应同时应用相对误差来评定观测结果的质量。
允许误差(限差)一般采用中误差的二倍值。
第5条外业观测和内业计算,应有检核。
凡提交使用的一切测绘资料和成果,必须经过检查和负责人签字。
第6条加强测绘仪器,工具的日常管理和维护保养,并定期检查、校正和维修。
进行重要测绘工作前,还应按规定检核。
第7条矿山测绘资料是正确进行采掘工作的重要依据,是矿山建设和生产管理的重要技术资料,必须长期妥善保存。
第8条开展矿山测量研究,改革测绘方法与仪器,工具。
积极推广测量先进经验和新技术。
第9条要注意总结测量经验,积累资料,求出矿山各种测绘误差的基本参数,满足生产需要。
第10条矿山测量工作对考核矿山企业的工程质量、生产量及保证安全生产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测量人员必须严肃认真实事求是,严格执行规范,确保工程质量,充分发挥测量工作在矿山生产中的作用。
第11条矿区控制网测量、矿区地形测量可参照国家测绘局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章矿区近井网控制测量第一节基本要求第12条矿区在地质勘探时期所建立的矿区平面基本控制网点。
在矿区基本建设和生产时,应对其测量的保有情况和原始数据及精度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检查,在满足规范要求时原则上不需重新布网。
矿测第二章 井下高程测量

三、 巷道剖面图测绘 为了检查平巷的铺轨质量或为平巷改造提 供设计依据,需进行巷道纵剖面图的绘, 这 一工作一般是在水准测量过程中同时完成的。 具体做法是: 先用皮尺沿轨面(或底板)每隔10m或20m 标记一个临时测点(中间点),并将其标设在巷 道两帮上,以便调整坡度放腰线时使用。这些 测点要统一编号。施测时在每测站上先用两次 仪器高测出转点间的高差,符合要求后,再利 用第二次仪器高,依次读取中间点上水准尺读 数。
第二节 井下水准测量
一、井下水准测量外业 主要是测出相邻两测点高差,方法: 仪器放两测点中间,前后视放水准尺,(倒立) 照明。 粗平---瞄准---精平---读数 两次仪器高,仪器高之差大于10cm,两次仪器高 高差互差不大于5mm 井下水准路线为支线、附合路线或闭合路线
二、水准测量内业 计算测点间高差hi --平差--求各测点高程Hi h=a-b 测点在顶板上时,水准尺读数前冠以-号
第二章 井下高程测量 第一节 概述
一、 井下高程测量的目的和种类 井下高程测量是测定井下各种测点高程的测量 工作。其目的是为了建立一个与地面统一的高程 系统,确定各种采掘巷道、硐室在竖直方向上的 位置及相互关系,以解决各种采掘工程在竖直方 向上的几何问题。其具体任务大体为: 1.在井下主要巷道内精确测定高程点和永久导 线点的高程,建立井下高程控制; 2. 给定巷道在竖直面内的方向; 3.确定巷道底板的高程; 4.检查主要巷道及其运输线路的坡度和测绘主 要运输巷道纵剖面图。
三角高程测量要往返进行。相邻两点往返 测量的高差互差不应大于(10+0.3l)mm (l为 导线水平边长,m);三角高程导线高差闭合 差不应大于±100 L mm(L为导线长,km) 当高差的互差符合要求后,应取往返测高 差的平均值作为一次测量结果。闭合和附合 高程路线的闭合差,可按边长成正比分配。 复测支线终点的高程,应取两次测量的平均 值。高差经改正后,可根据起始点的高程推 算各导线点的高程。
煤矿测量规程(最新版)【范本模板】

煤矿测量规程(2013最新版)目录第一篇总则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篇矿区地面控制测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矿区地面平面控制测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基本要求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水平角观测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光电测距.......................................................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钢尺量距.......................................................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节内业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矿区地面高程控制测量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基本要求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水准测量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三角高程测量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篇矿井测量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联系测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基本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近井点和高程基点的测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定向投点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陀螺经纬仪定向.........................................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节几何定向.......................................................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井下控制测量课件

井下测量数据的可视化与表达
可视化技术
为了直观地展示井下测量数据,需要采用可视化技术,如三维建模、虚拟现实等。这些技术可以将井 下地形、施工进度等情况以三维图形的方式展示出来。
数据表达方式
井下测量数据的表达方式包括表格、图形、图像等。根据不同的需要,可以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例 如,表格可以展示大量的数据,图形可以展示数据的分布规律,图像可以展示施工场景的实际情况。
前沿
井下控制测量的前沿研究方向包括新 型传感器技术、高精度定位技术、大 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在井下的应用等。
井下三角高程测量法
井下三角高程测量法是通过在井 下布设三角形的高程网,并测量 三角形各边的长度和角度,计算
出各点的高程。
三角高程测量法具有精度高、速 度快、成本低等优点,适用于矿 山的竖井、斜井等高程测量工作。
在进行井下三角高程测量时,需 要注意三角形的布设、边长和角 度的测量精度以及高程计算的准
矿井安全监测中的应用
矿井安全监测是保障矿工生命安全的重要措施,井下控制测 量为安全监测提供了高精度的空间数据,帮助监测矿山的变 形、位移和裂缝等。
井下控制测量在矿井安全监测中应用的具体技术包括全站仪、 水准仪和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等,这些技术能够实时获取矿山 的变形数据,及时发现安全隐患,为采取应对措施提供依据。
确性。
井下GPS定位测量法
井下GPS定位测量法是利用全球定位 系统(GPS)进行井下控制测量的方法。
井下GPS定位测量法具有定位精度高、 实时性强、受环境影响小等优点,适 用于大规模矿山的井下测量工作。
通过在井下安装GPS接收器,可以实 时获取各点的位置信息,建立井下空 间坐标系,实现快速、准确的定位和 测量。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