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基础——第三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之一

合集下载

病理学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病理学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n 3 粘集反应 (aggregation) 血栓素A2促使 更多血小板粘即成团;纤维蛋白原成为纤 维蛋白网。
〈 二 〉 血 流 状 态 的 改 变 (Alteration of normal blood flow)(主要是指血流缓
慢及涡流形成)
1.血流缓慢及涡流时,血小板可从轴流进入 边流,增加了与内膜接触机会和粘附内膜 的可能性。
(embolus)。栓子有多种类型,最常见的是
血栓栓子。
一、栓子的运行途径:基本与血流方向一致。
但有例外。
1.静脉系统及右心栓子→肺动脉大小不等分支 的栓塞。
2.主动脉系统及左心的栓子→栓塞各器官的小 动脉内,如脑、脾、肾、四肢等
3.门静脉系统的栓子→肝内门静脉的分支的栓 塞。
4.交叉性栓塞:右心和腔静脉栓子,右心压力 升高,通过先天性房室间隔缺损到左心,进 体循环
镜下:主要由血小板及少量纤维蛋白构成。
常见部位:心瓣膜和动脉的血栓、延续性血栓的 头部。
n 2. 混合血栓:(mixed thrombus) n 大体:呈红白相间的花纹状。
n 镜下: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及纤维蛋白 组成。常成为静脉延续血栓的体部和附壁血栓。
n 3. 红色血栓:(red thrombus) n 大体: 呈暗红色。
〈三〉气体栓塞(gas embolism):
指大量空气迅速进入血循环或原溶解于 血液内的气体迅速游离,形成气泡阻塞心血 管,称为气体栓塞。
1. 空气栓塞:静脉损伤破裂,100ml迅速 进入静脉,引起猝死
2. 氮气栓塞(减压病)
〈四〉羊水栓塞(amniotic fluid embolism)
镜下:观察到母体肺小动脉和毛细血管 内羊水成分,包括:角化上皮、胎毛、胎 脂、胎粪小体和粘液。

病理学 第三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病理学 第三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四.出血结局及后果
1.少量出血—可自行止血 2.局部出血—可吸收、机化、纤维化 3.重要器官引起严重后果
1) 脑出血 —内囊出血、脑疝 2) 眼底出血 — 失明 3) 心包填塞 — 急性心功能不全 4. 大量出血—失血性休克甚死亡。
第三节 血栓形成 ( Thrombosis)
概念:活体心脏和血管内,血液 某些成分析出、凝集形成固体质块的 过程称血栓形成。形成的固体质块叫 血栓(thrombus)。
一、概念:
血液从血管或心腔内逸出
二、出血的类型
生理性出血 是否有疾病 病理性出血
类 型
破裂性出血 血液逸出机制
漏出性出血
内出血 出血部位 外出血
(一)破裂性出血
概念: 心脏或血管壁破裂引起的出血 原因: 1. 血管机械性损伤
2. 心血管病变 3. 血管壁受周围病变侵蚀 4. 静脉破裂 5. 毛细血管破裂
二、梗死的病变及类型
(一) 梗死的病变(形态特征) 肉眼: 不同组织或器官而有差异。 锥体形—脾、肾、肺等
1.形状 地图形 —心肌 节段形 —肠
稍硬—心、脾、肾 2.质地 软—脑
红色 — 出血性梗死 3.颜色 灰白 — 贫血性梗死 镜下: 组织、细胞坏死, 早期保留组织
细胞轮廓, 晚期肉芽组织代替。
第三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概 述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的表现: 循环血量的异常 血液内出现异常物质 血管内成分溢出到血管外
第一节 充血 (Hyperemia)
概念: 局部组织或器官的血管内的血液 含量增多称充血。
类型: 1.动脉性充血 2.静脉性充血,又称淤血
一、动脉性充血 ( Arterial hyperemia)
(5) 结局 长期慢性肺淤血→肺组织缺血乏 氧→组织纤维增生→肺褐色硬化

《病理学》第七版3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病理学》第七版3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出血对机体的影响取决于出血的类型、出m量、出.1-0度和出血部位。破裂性出血若
出血过程迅速,在短时间内丧失循环血量20%~25%f.j iJ发生卅血性休克。漏出性出血,
若出血广泛时,如肝硬化因门静脉高压发生广泛牲胃肠道黏膜出血,亦可导致出血性休
克。发生在重要器官的出血,即使出血量不多j弋町引起严重的后果.如心脏破裂引起心
反应。所形成钓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吸附于血小板表面,使叭小板连同免疫复合物被巨噬
细胞吞噬:细菌的内毒素及外毒素也有破坏血小板的作用。在血小板数少于5×10’/L时,
即有出血1顷向。
3.凝血因子缺乏 如凝血因子Ⅷ(血友病A)、Ⅸ(血友病B)、von willebr.and因子
以及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Ⅳ、V、Ⅶ、X、Ⅺ等因子的先天性缺乏;肝实质疾患如肝
该蛋白是位于内皮细胞膜表面的凝血酶受体,与血液中凝血酶结合后激活蛋白c(肝脏合
成的一种血浆蛋白),后者与由内皮细胞合成的蛋白s协同作用,灭活凝血因千V和Ⅷ;
②合成膜相关肝素样分子(membl-ane一:tSS~)ciated heparin—like 1nolecEtles),该分f伊予内皮细
基质形成不足,致血管脆性和通透性增加;过敏性紫癜时由于免疫复合物沉着于血管壁引
起变态反应性血管炎。
2.血小板减少或功能障碍 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骨髓内广泛性肿瘤转移等均
可使血小板生成减少;原发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ini—
nated intravasctliar¨L)a“dation,DIc)使血小板破坏或消耗过多;某些药物在体内诱发免疫
炎、肝硬化、肝癌时,凝血因子Ⅶ、Ⅸ、X合成减少;DIc时凝血因子消耗过多等。

病理学课件_第三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病理学课件_第三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第三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主要内容概述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表现为:①局部循环血量的异常,包括充血和缺血;②血液性状和血管内容物的异常,包括血栓形成、栓塞及梗死;③血管内成分外溢,包括出血、水肿和积液。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是疾病重要的基本病理改变。

第一节充血器官或局部组织的血管内血液含量增多称为充血(hyperemia),分为动脉性充血和静脉性充血(淤血)两类。

一、动脉性充血局部器官或组织由于动脉血输入量增多而发生的充血,称为动脉性充血(arteial hyperemia),又称主动性充血(active hyperemia),简称充血。

原因:凡能引起细动脉扩张的任何原因,都可引起局部器官和组织的充血。

充血的类型生理性充血:为适应器官和组织的生理需要和代谢增强而发生的充血。

炎症性充血:炎症反应的初始,由于致炎因子的刺激所导致的轴索反射和组胺等血管活性物质的作用,局部组织的细动脉扩张时的充血。

减压后充血:局部器官和组织长期受压后,组织内的血管张力降低,若一旦压力突然解除,受压组织内的细动脉乃发生反射性扩张,发生局部充血。

表现及后果动脉性充血的器官和组织内血量增多,体积可轻度增大。

充血如发生于体表,可见局部组织的颜色鲜红,温度升高。

动脉性充血是暂时性的血管反应,原因消除后,局部血量迅即恢复正常,不遗留不良后果,对机体无重要影响。

炎症反应的动脉性充血,是一系列血管反应的初始, 它参与炎症血管现象,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静脉性充血局部器官或组织由于静脉血液回流受阻使血液淤积于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而发生的充血,称为静脉性充血(venous hyperemia),又称被动性充血(passive hyperemia),简称淤血(congestion)。

静脉性充血远较动脉性充血多见,具有重要的临床和病理意义。

它可发生于局部,也可发生于全身。

淤血的原因1.静脉受压静脉受压使其管腔发生狭窄或闭塞,血液回流受阻可导致相应部位的器官和组织发生静脉性充血。

病理学第三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ppt课件

病理学第三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ppt课件

后果
淤血性水肿 淤血性出血—含铁血黄素细胞
(hemosiderin) 实质细胞萎缩、变性或坏死 淤血性硬化,间质细胞增生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心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
机械
屏 屏障 障 功 能 电荷
屏障
胶原纤 维暴露
激活 因子 启动内源性凝血途径
内皮组织因 启动外源性凝血途径 子释放
静脉性充血
定义:局部组织或器官由于静脉回流受 阻使血液淤积于毛细血管和小静脉内而 发生的充血。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静脉性充血
原因:局部性——静脉受压 静脉腔阻塞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充血
静脉性充血(venous hyperemia ) 被动性充血 淤血(congestion)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病理学 第三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病理学 第三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第三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1.淤血是静脉性充血,血液淤积于毛细血管和小静脉内,动脉性充血:大体:色鲜红,体积增大肿胀,温度增高;镜下:细动脉及毛细血管扩张充血淤血在临床上有重要意义,重要而常见的为肺和肝淤血。

静脉性充血(瘀血):重要器官瘀血:(1) 肺淤血:多见于左心衰竭。

长期肺淤血时,肺间质网状纤维胶原化和纤维结缔组织增生,使肺质地变硬,加之大量含铁血黄素沉积。

肺呈棕褐色,故称为肺褐色硬化;镜下肺泡壁毛细血管和小静脉高度扩张淤血,肺泡腔内有水肿液、红细胞,并见巨噬细胞。

有些巨噬细胞吞噬了红细胞并将其分解,胞浆内形成含铁血黄素的心力衰竭细胞。

(2) 肝淤血:多见于右心衰竭。

长期肝淤血时,肝小叶中央静脉淤血坏死.肝细胞缺氧、受压而变性、萎缩或消失。

小叶外围肝细胞脂肪变性呈黄色,在肝切面构成红黄相间的网络图纹,形似槟榔.故有槟榔肝之称。

如肝淤血长时间存在可形成淤血性肝硬化,镜下可见:静脉、毛细血管扩张第三节血栓形成一、概念:活体的心血管内血液成分析出、黏集、凝固成为固体质块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所形成的固体质块称为血栓。

血栓形成后可溶解或脱落。

脱落后形成血栓栓子,可引起栓塞和梗死。

可机化和再通。

二、形成条件1.心血管内膜损伤2.血流状态的改变(1) 血流缓慢: (2) 涡流形成3.血液凝固性增高静脉比动脉发生血栓多4倍,下肢比上肢多3倍。

管壁之间出现裂隙,这些裂隙与原有的血管腔沟通,并由新生的血管内皮细胞覆盖,形成新的血管腔,这种使已被阻塞的血管重新恢复血流的过程称为再通。

第三节栓塞一、栓塞与栓子的概念循环血液中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堵塞血管腔的现象称为栓塞,形成栓塞的异常物质称为栓子。

二、血栓栓塞对机体的影响血栓栓塞是各种栓塞中最常见的一种,占99%以上。

1.肺动脉栓塞来自体循环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栓子常栓塞于肺动脉。

由于肺组织有肺动脉及支气管动脉双重血液供应,故较小血管的栓塞一般不引起严重后果。

如栓子较大,栓塞于肺动脉主干或大分支,或栓子数目多,造成肺动脉分支广泛栓塞,则可导致急性肺、心功能衰竭,甚至发生猝死。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病理学基础)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病理学基础)
是由于血液流量减少、血管狭窄或血栓形成等多种因素造成的。
血管病理学变化
1
动脉硬化
2
血栓形成
3
血管炎症 ️
在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中,
血液中的血小板和凝血因
某些病理情况下,血管壁
动脉壁可以发生硬化,形
子在病理条件下容易聚集
可以发生炎症反应,导致
成斑块,进而导致血管狭
形成血栓,阻塞了正常的
局部红肿、疼痛等症状。
窄,影响血液流动。
血流通道。
引起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的原因
病理因素
外界因素
遗传因素
特定疾病或病理状态,如动脉
外部因素,如寒冷、损伤、化
某些人的遗传背景可能使他们
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可导致
学物质等,可以对血管产生直
更容易发展出局部血液循环障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接或间接的影响。
碍。
分类和病因分析
1
动脉性
由于动脉硬化、血栓等原因导致局部供
解症状、预防并管理这种现象,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静脉性
2
血不足。
由于血液回流障碍引起的局部充血和血
液淤积。
3
炎症性
由于血管炎症等因素导ຫໍສະໝຸດ 的局部血流改变。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疼痛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可能导致疼痛,疼痛的性质、位置和强度可以帮助医生进行初步诊断。
肿胀
障碍可能导致局部组织水肿和充血,引起肿胀和红肿。
影像学检查 〰️
经常使用超声、CT扫描、MRI等技术来评估血管状态和局部循环。
治疗和预防措施
规律锻炼
健康饮食
减压技巧
通过有氧运动促进血液循环,提
摄入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

病理学课件第三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病理学课件第三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第三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主要内容概述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表现为:①局部循环血量的异常,包括充血和缺血;②血液性状和血管内容物的异常,包括血栓形成、栓塞及梗死;③血管内成分外溢,包括出血、水肿和积液。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是疾病重要的基本病理改变。

第一节充血器官或局部组织的血管内血液含量增多称为充血(hyperemia),分为动脉性充血和静脉性充血(淤血)两类。

一、动脉性充血局部器官或组织由于动脉血输入量增多而发生的充血,称为动脉性充血(arteial hyperemia),又称主动性充血(active hyperemia),简称充血。

原因:凡能引起细动脉扩张的任何原因,都可引起局部器官和组织的充血。

充血的类型生理性充血:为适应器官和组织的生理需要和代谢增强而发生的充血。

炎症性充血:炎症反应的初始,由于致炎因子的刺激所导致的轴索反射和组胺等血管活性物质的作用,局部组织的细动脉扩张时的充血。

减压后充血:局部器官和组织长期受压后,组织内的血管张力降低,若一旦压力突然解除,受压组织内的细动脉乃发生反射性扩张,发生局部充血。

表现及后果动脉性充血的器官和组织内血量增多,体积可轻度增大。

充血如发生于体表,可见局部组织的颜色鲜红,温度升高。

动脉性充血是暂时性的血管反应,原因消除后,局部血量迅即恢复正常,不遗留不良后果,对机体无重要影响。

炎症反应的动脉性充血,是一系列血管反应的初始, 它参与炎症血管现象,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静脉性充血局部器官或组织由于静脉血液回流受阻使血液淤积于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而发生的充血,称为静脉性充血(venous hyperemia),又称被动性充血(passive hyperemia),简称淤血(congestion)。

静脉性充血远较动脉性充血多见,具有重要的临床和病理意义。

它可发生于局部,也可发生于全身。

淤血的原因1.静脉受压静脉受压使其管腔发生狭窄或闭塞,血液回流受阻可导致相应部位的器官和组织发生静脉性充血。

病理学第3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病理学第3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26
病因和发病机制
破裂性出血
漏出性出血() 因毛细血管和毛细血管后静脉 通 透性增加,血液经扩大的内皮 细 胞间隙和受损的基底膜漏出于
27
内出血
血液积聚于体腔内称体腔积血。 在组织内局限性的大量出血称为血肿。
28
外出血
鼻粘膜出血排出体外称鼻衄。 肺、支气管出血经口排出体外称咯血。 胃、食管出血经口排出体外称呕血。 结肠、胃出血经肛门排出体外称血便。 泌尿道出血经尿排出称为尿血。 微小的出血进入皮肤形成小的出血点 称 为淤点, 较大的出血称为紫癜。
病因
血栓形成 动脉栓塞 动脉痉挛 血管受压闭塞
80
双重血供
供血血管类型
吻合支丰富

血的含氧量
终末动脉供应
件 血流阻断发生速度
组织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
81
梗死灶部位、 与受阻动脉供血范 大小和形态 围一致
病 变
梗死灶质地
取决于组织坏死类 型
梗死灶颜色
与组织含血量多少 有关
82
(根据含血 量多少)


病变
肉眼:灰白色锥形或不规 则地图状。 镜下:、中央区:凝固性
坏死(核固缩、核碎裂和
核溶解);、梗死灶外围:
为充血出血带或炎症反应
带。、保留轮廓和支架。
84
85
86
心肌贫血性梗死 87
肾贫血性梗死
88

常见器官:肺、肠等


条件:组织结构疏松,有双重动脉供应或吻

合支丰富,严重的静脉淤血。
34
35
后果
取决 于出 血量、 出血 速度 和出 血部 位
少量缓慢的漏出性出血,一般不会引 起严重后果。

第3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病理学基础教学)ppt课件

第3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病理学基础教学)ppt课件

1 9 : 4 6
血小板小梁外附着白细胞
1 9 : 4 6
小梁间形成纤维蛋白网,网内是红细胞
1 9 : 4 6
混合血栓
1 9 : 4 6
红色血栓形成
1 9 : 4 6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
1 9 : 4 6
心血管内膜损伤
心血管内膜损伤
1 9 : 4 6
内膜下胶原纤维暴露
血小板激活 激活凝血因子Ⅻ 损伤内皮释放组织因子
血小板活化粘附
ADP、血栓素 A2释放
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
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
血小板进一步粘附
如: 静脉内膜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溃疡、风湿性和细菌性心内 膜炎
血流状态改变
1 9 : 4 6
一、栓子的运行途径
1 9 : 4 6
体循环静脉和右 心的栓子
肺动脉主干或其分 支的栓塞
1 9 : 4 6
体循环动脉和 左心的栓子
肾、脾、脑、下肢
1 9 : 4 6
肠系膜静脉的栓子
肝内门静脉分支
1 9 : 4 6
一、栓子的运行途径
• 交叉性栓塞
• 逆行性栓塞
1 9 : 4 6
二、栓塞的类型和对机体的影响
1 9 : 4 6
慢性肝淤血 —— 槟
见于右心衰竭
榔肝
1 9 : 4 6
慢性肝淤血
肉眼观察
肝体积增大,被膜紧张,颜色暗红,肝 切面呈红黄相间的花纹状外观,形似槟榔的
切面,称槟榔肝
1 9 : 4 6
第பைடு நூலகம்节
血栓形成
活体心血管内,血液成分形成固体质块的 过程。所形成的固体质块称血栓。

病理学-局部血液循环障碍(高专)

病理学-局部血液循环障碍(高专)

一、梗死的原因及条件
原因 动脉血流中断(主要) 动脉血栓形成 动脉栓塞 动脉痉挛:冠状动脉 动脉血管受压:肠扭器官的梗死
脾和肾的梗死 脑梗死 心肌梗死 肺梗死 肠梗死
小游戏:请 说出接下来 展示的器官 的名称并找 出相应的梗 死灶!
肾梗死
脑梗死
第四节 栓塞
定义: 指血管内出现的异常物质,随血流
至远处阻塞血管的现象。 阻塞血管的异物称为栓子。
静脉导管插 管伴感染 肺动脉栓塞 不伴梗死
肿瘤细胞 羊水
下肢静脉 血栓脱落
肺动脉主干栓塞 (鞍状栓子骑跨)
休克、猝死
肺动脉栓塞 伴肺梗死
注射(空气、 异物)
骨折
静脉内栓子的来源及影响
一、栓子的运行途径
➢ 与血流方向一致
➢ 交叉性栓塞(反常栓塞)

(房间隔、室间隔缺损)
➢ 逆行性栓塞(剧烈咳嗽、呕吐,胸腹压巨增时)
二、栓塞的类型
血栓栓塞
气体栓塞(空气、氮气栓塞)
脂肪栓塞
羊水栓塞
其他:肿瘤细胞
寄生虫及其虫卵
细菌菌落
第四节 梗死
定义:由血管阻塞、血流停滞引起的局部缺血性坏死 称为梗死。
心肌梗死
肺梗死
肠梗死
四、梗死对机体的影响
死亡:严重的心肌梗死、脑梗死
器官功能障碍:肺、心、肠、脑、
下肢等
肾、脾梗死对机体的影响较小
小结
淤血
血栓形成
脱落
血栓栓子
梗死 血栓栓塞
三.重要器官的淤血
肺淤血 肝淤血
肺淤血
肝淤血
第二节 出血
定义:血液由血管或心腔内逸出。
原因:破裂性出血(创伤、侵蚀)

病理学课件:第三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病理学课件:第三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二、梗死的病变及类型
(一) 梗死的一般形态特征
1、梗死灶形状:与器官血管分布有关
(1)门部器官(?)
锥形、扇形、三角形(图)
图(3-11)P53(最好另选彩图)
There is a relatively normal kidney at the left with only a few scattered, shallow cortical scars and one fairly large pale tan-yellow scar in the upper pole. The left kidney is atrophic because of renal arterial occlusion. Such a situation can lead to hypertension (Goldblatt kidney).
(一) 概念及原因
•概念 小静脉、毛细血管内
局部 外压
•原因
内阻
全身(心衰)
(二) 病变和后果
•基病本变
肉眼:大—体积肿大 紫—紫蓝色/暗红, 还原Hb增多 凉—局部血停滞,毛细血管扩张, 散热增加
镜下: 细静脉和毛细血管扩张,红细胞增多
镜下 图(高倍)
图注:肺泡隔毛细血管扩张明显,充以大量红细胞,间质及肺泡 腔内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
图(高倍)
慢性肝淤血伴肝细胞脂肪变性
肝细胞萎缩肝索断裂
肝窦扩张
图注:肝淤血常见原因为右心功能不全。表现为肝窦扩张,内充以大 量红细胞,肝细胞索压迫性萎缩而变窄。严重肝淤血时肝细胞萎缩, 肝细胞内脂褐素堆积,肝索断裂。
第三节 血栓形成(thrombosis)P48
概念:活体 心血管内 血液凝固或 凝集 固体质块—血栓(thrombu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特点: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扩 张,局部含血量 ,体积 , 呈鲜红色。局部小动脉扩张, 血流加快,物质代谢,机能活 动,局部温度 。
3、原因: (1)物理性: (2)化学性: (3)生物性: (4)生理性:
4、病理类型: (1)炎症性: (2)侧支性充血: (3)减压后充血:
5、后果: 有利方面: 不利方面:
心瓣膜闭锁缘白色血栓
小血管的白色血栓
2、混合血栓(mixed thrombus):
(1)由血小板、纤维素、红细胞及 白细胞组成。
(2)大小不一,呈层状,红白相间。 (3)发生在静脉或心室壁附壁血栓。
冠状窦内混合血栓

心室壁附壁血栓(混合血栓)
混合血栓
3、红色血栓(red thrombus):
第三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第一节 充血 Hyperemia
一、定义:
局部组织或器官含血量增多 , 称为充血。
二、分类 :
(一)动脉性充血:(arterial hyperemia)
(二)静脉性充血:( venous hyperemia)
(一)动脉性充血:(arterial hyperemia)
1、定义:指局部组织或器官, 动脉输入血量,称为动脉性 充血或主动性充血,简称充 血。

肺动脉血栓栓塞
第四节 梗死 Infarction
一、定义:
指机体器官和组织因动脉血流 中断,引起局部组织的缺血 性坏死,称为梗死或梗塞。
二、类型:
1、贫血性梗死:
(1)发生在组织结构较致密 , 侧枝循环不丰富的心、肾、脾 等。
(2)梗死灶呈锥体形、不规则形; 苍白或灰白色。
(3)梗死区组织坏死,结构轮廓尚 存;周围有炎症带及充血出血带 。
肺淤血水肿
肺淤血水肿 示心衰细胞
(2)器官萎缩、变性、坏死:
慢性肝淤血(槟榔肝, nutmeg liver) 。
慢性肝淤血(槟榔肝)
慢性肝淤血
慢性肝淤血
(3)淤血性硬化: 淤血性肝硬化。
(4)侧枝循环建立:
第二节 血栓形成 Thrombosis
一、定义:
活体心血管内血液凝固、或血 中某些成分析出,形成固体 质块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 所形成的固体质块,称为血栓。
心肌贫血性梗死
2、出血性梗死
(1)发生在高度淤血、双重血 液供应及组织疏松肺、肠。
(2)梗死灶形状呈楔形或节段 状。颜色呈红色。
(3)组织学上见组织坏死,并 大片出血。
肺 出 血 性 梗 死
肺出血性梗死
肠出血性梗死
肠出血性梗死
肠出血性梗死
三、梗死的原因: 1、血管内: 2、动脉痉挛: 3、血管外:
3、原因: (1)全身性: 如:左心衰—肺淤血;
右心衰—腔静脉系统淤血。 腹腔脏器淤血。
(2)局部性: A、静脉外部受压: B、静脉腔狭窄或闭塞:
4、后果: 取决因素:
(1)淤血的范围: (2)淤血程度和发生的速度: (3)淤血后侧枝循环建立的情况:
表现: (1)淤血性水肿和出血:
肺淤血水肿
定义:血液中出现脂滴并阻塞血 管,称为脂肪栓塞。
临床:长骨骨折或脂肪组织严重 挫伤 。
2 羊水栓子(羊水栓塞 amniotic embolism):
定义:羊水成分入血并阻塞血 管,称为羊水栓塞。
临床:异常分娩 。
脑血管羊水栓塞
3 气体栓子(气体栓塞 gas embolism):
定义:空气或气体在循环血液 中形成气泡并阻塞血管,称 为空气栓塞或气体栓塞。
(1)由纤维素及红细胞组成。
(2)新鲜者为暗红色,表面光滑、 湿润、有弹性;陈旧性血栓干燥、 质脆、易脱落,而形成栓塞。
(3)多发生在静脉。
4、透明血栓(hyaline thrombus):
(1)主要为纤维素构成。
(2)呈嗜酸性半透明状,又称 透明血栓。
(3)发生在微循环血管内。
肾小球血管内透明血栓
最常见(95-99)。
类型:
(1)动脉系统栓塞:
栓子的来源于左心腔、动脉血管 的血栓栓子。
栓子可阻塞于体内任何器官或组 织,常见心、脑、肾、脾。
(2)肺动脉栓塞:
栓 子 多 数 ( 90-95 ) 来 自 下 肢 深 部 大静脉:腘静脉、股静脉和髂静脉。
栓塞的程度取决于栓子的大小、数目, 栓塞的部位及肺有无淤血(心肺功 能)等。
四、梗死对机体的影响:
取决于梗死的范围及受累脏器的 重要性。
临床:头颈胸肺大静脉损伤。
4 肿瘤细胞栓子:
定义:肿瘤细胞入血,大量繁 殖,形成瘤细胞栓子,引起 栓塞。
临床:恶性肿瘤病人的肿瘤转 移。
肿瘤瘤栓栓塞
5 细菌栓子: 定义:细菌入血,繁殖形成菌
栓,引起栓塞。
临床:感染。
6 血栓栓子(血栓栓塞 throngboembolism):
定义:由血栓栓子引起的栓塞 称为血பைடு நூலகம்栓塞。
二、血栓形成的条件和机理: 1、心血管内膜的损伤: 2、血流状态的改变 : 3、血液凝固性增高:
三、血栓形成的过程及类型: 1、白色血栓(white thrombus): (1) 主要由血小板 、纤维素组成。 (2) 粟粒大小,灰白色,质地较硬,
与心血管壁紧密粘连。 (3) 发生在心瓣膜、动脉。
(二)静脉性充血:( venous hyperemia)
1、定义:指静脉血液回流受阻, 致局部血量 ,血液淤积,称静 脉性充血,又叫被动性充血,简 称淤血。
2、特点:小静脉和毛细血管扩
张,管腔内充满血液,局部因 含血量而体积 。淤积的血中, 氧合血红蛋白↓ ,还原血红蛋 白,呈暗红色。局部血流缓慢, 代谢↓ ,机能↓ ,局部温度↓ 。
一、定义:
在循环的血流中,出现不溶于血 液的异常物质,其随血液流动, 阻塞血管腔的过程,称为栓塞。
阻塞血管的异常物质,称为栓子 (embolus)。
二、栓子运行的途径: (一)正向性栓塞: (二)反向性栓塞:
三、栓塞的类型及后果:
1 脂 肪 栓 子 ( 脂 肪 栓 塞 fat embolism):
四、血栓的结局: 1、溶解、吸收: 2、机化和再通: 3、钙化:
血栓机化再通
红色血栓机化再通
五、血栓对机体的影响: 1、有利方面: (1)外伤止血作用: (2)防止出血: (3)防止感染扩散
2、不利方面: (1)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2)引起心瓣膜病: (3)栓塞: (4)出血、休克:
第三节 栓塞 Embolis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