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第一讲:导论及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

合集下载

自然辩证法绪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自然辩证法绪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
朴 素 唯 物 主 义 自 然 观
2015-4-16
机 械 唯 物 主 义 自 然 观
辩 证 唯 物 主 义 自 然 观
31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发展
系 统 自 然 观
人 工 自 然 观
生 态 自 然 观
2015-4-16
32
朴 素 唯 物 主 义 自 然 观
建立在古代科学技术基础上
2015-4-16 54
系统结构决定功能
系统的环境和边界是系统功能存在和得以 实现的条件,不是决定系统功能的内在根 据。 系统的组成元素是系统具有某种功能的物 质基础和物质载体,但它不直接决定系统 的功能 。
2015-4-16
55
系统结构决定功能
系统的功能是系统整体所具有的,它是其 组成元素本身不具有的,单从组成元素本 身无法说明系统为什么会有这一功能。 在自然界中,从无生命的自然界到复杂的 生命界,到处都可以看到同素异构的现象 ,也说明结构对于系统性质和功能的决定 作用更为直接和根本。
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系统论自然观认为,既然把自然界的一切 事物看作系统,系统具有整体突现性,而 且这种整体突现性是一种结构效应,因此 特别强调系统结构对于决定系统功能的重 要性,认为在决定系统功能的四个基本因 素中,系统的内部结构对于决定系统功能 ,具有更为直接的根本的意义。这个规律 可以称为自然系统的结构—功能规律。
45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问题
不彻底性 仅将唯物论应用于自然领域,为“第一推 动力”式的神学在社会历史领域留下了空 间。
2015-4-16
46
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1、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确立的自然科学背景

自然辩证法讲义 第一章 辨证唯物主 自然观的创立

自然辩证法讲义 第一章  辨证唯物主 自然观的创立

自然辩证法讲义第一章辨证唯物主自然观的创立第一编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祖本看法改总的观点.它既是世界观的直耳组成部方.又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

自然观的形成和发展周自然科学的萌芽、产生与发展有寐切的联果。

古代朴素辩证去自然观,17世纪t18世纪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19世纪马支思和思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唯物主义自然观发展的三个历史形在。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自然辩证法的理论基石,它的创立为料dL技术的深层次研究提供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tE的前捶。

20世纪从来在总结概括现代自然料4L新成就的基础上产生的果续自然观和生森自然观.是辩证唯物主义自路观的车宫与发展。

第一章辨证唯物主自然观的创立本章结合自然科学的历史发展,阐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发展的历史形态的演替,重点是论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的自然科学与自然哲学思想渊源、基本观点及其重大意义。

第一节古代自然科学和朴素辩证法自然观、古代科学的萌芽及其自然哲学形式在原始社会里,人类在劳动中逐渐积累起关于自然界的知识。

“随着劳动而开始的人对自然的统治,随着每一新的进步义扩大了人的眼界。

他们在自然对象中不断地发现新的、以往所不知道的属性。

”①这些在劳动中产生并以经验形式存在于技术之中的自然知识,构成了自然科学萌芽的最早形式。

人类进人权隶制社会后,由于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文字的发明与应用,自然知识开始以科学员初形态出现,形成了巴比伦、古埃及、印度和中国的科学文明。

随着公元前8世纪以后古希腊奴隶制的繁荣,公元前1世纪罗马帝国的建立,科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以自然哲学的形式、达到了奴隶制时代的发展高燎。

在古希腊文中原来只有知识“s?吁?npq”、技艺。

?*X”q”等词,后来,”e?。

,qPq,,才获得科学的涵义。

后人所说的“科学”这个词起源于拉丁文“scle此a”或“sc此”。

在整个古代,本来意义的自然科学,大体上只限于天文、气象、力学、数学以及和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建筑、航海、医学等方面。

自然辩证法概论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自然辩证法概论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公用地悲剧”。
• 在几乎所有的公有资源例子中,都产生了与公用地悲剧一 样的问题:私人决策者过分地使用公有资源。政府通常管
制其行为或者实行收费,以减轻过度使用的问题。
2020年10月23日星期五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29
分析以上材料并思考:
• 部分最优与整体最优的关系 • 一个系统应该如何实现整体最优?
2020年10月23日星期五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30
五、系统结构与功能关系原理
• 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如下: • 1. 结构是功能的内在基础,功能是
结 构 的 外 在 表 现 —— 结 构 功 能 规 律;——结构决定功能; • 2. 功能又有相对的独立性,甚至功 能的发挥还会反作用于结构。
• 1.在系统中,整体和部分之间存在有 质的承续性和量的守恒性——加和性 关系
2020年10月23日星期五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19
• 具体来说,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又 表现为加和性与非加和性两个方面:
• 1.在系统中,整体和部分之间存在有
质的承续性和量的守恒性——加和性 关系
2020年10月23日星期五
自动排沙、控制进水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
的“天府之国”。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作用。截至1998年,都
江堰灌溉范围已达40余县,灌溉面积达到66.87万公顷。
4
自然界的定义:
• 广义的自然界指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 整个宇宙
• 而狭义则指在某种程度上与社会相对 立的自然界。
2020年10月23日星期五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5
物质普遍联系的基本形式——系统

自然辩证法自然观

自然辩证法自然观

第一讲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2.1.1系统自然观的主要观点
自然界是以系统的方式存在的物质系统 系统具有层次性(自成系统成为互成系统中的要
素)、开放性(系统与外界环境自由地交换物质、 能量和信息)、整体性(整体与部分相辅相成且大 于其部分之和)等 系统广泛存在于无机界、有机界乃至人类社会中
自然辩证法概论
第一讲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2.2.1人工自然观的主要观点
人工自然界是以人类运用科学技术创造的系统自然界 人工然界和人化自然界皆来源于天然自然界 人工自然界是演化的自然界
自然辩证法概论
第一讲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2.2.2人工自然观的基本特征 主体性 能动性 价值性
自然辩证法概论
自然辩证法概论
第一讲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2.3.2生态自然观的基本特征
全球性 批判性 和谐性
自然辩证法概论
第一讲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2.3.3生态自然观的意义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有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有助于建设生态文明
自然辩证法概论
第一讲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思考题
自然界的物质运动是来源于外力作用的、 遵循因果规律的机械运动
人与自然界都是机器,并且是分立的
自然辩证法概论
第一讲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特征
机械性 形而上学性 不彻底性
自然辩证法概论
第一讲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意义
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提供了前提
整体性和直观性 思辨性和臆测性 自发性和不彻底性
自然辩证法概论
第一讲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自然辩证法第一章

自然辩证法第一章

直观性、猜测性、思辨性等。
自然辩证法概论
4、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作用
(1)它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的思想渊源。古代人从 自然界本身及其相互联系和发展变化中认识自然界, 蕴藏着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 (2)它从某一方面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 础。日心说、原子论、进化论成为近代自然科学发展 的历史渊源和理论基础
循机械决定论的因果关系,物质的运动来源于外力的作 用;自然界的未来发展严格地其过去的历史,不存在偶
然性和随机性;人与自然界是分立的。
自然辩证法概论
(2)机械唯物主义的主要特征 机械性
形而上学性
不彻底性
自然辩证法概论
三 辩证唯物主义观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和恩格
斯继承了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批判地
1、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渊源和基础:
(1)原始社会的人类实践水平和认识能力低下,活动范围 狭窄,他们对自然界既产生了客观现实的、朴素的观点。
(2)奴隶社会的脑力分工和体力相分工,产生了阶级的分
化;哲学与自然科学相融合,形成了整体知识形态的自然 哲学。
自然辩证法概论
2、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主要观点及代表人物
自然辩证法概论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指导老师:刘仲林
自然辩证法概论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
一、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 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发展
一、系统自然观 二、人工自然观 三、生态自然观
自然辩证法概论
一、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
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是建立在古代科学技术基础 上的朴素唯物主义和自发辩证法的自然观。
自然辩证法概论 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的关系

第一讲:导论及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

第一讲:导论及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

物质和运动之间除了这种“静态”的关系以外,还有一种 “动态”的关系,即运动形式的转化必然带来物质形态的变 化。
恩格斯说:“不管一切渐进性,从一种运动形式 转变到另一种运动形式,总是一种飞跃,一种决 定性的转折。从天体的力学转变到个别天体较小 的物体的力学是如此,从物体的力学转变到分子 的力学--包括本来意义上的物理学所研究的热、 光、电、磁这些运动--也是如此。从分子的物 理学转变到原子的物理学--化学,同样也是通 过决定性的飞跃完成的;从普通的化学作用转变 到我们称之为生命的蛋白质的化学反应历程,更 是如此”。
机械论自然观的局限性
⑴机械构成论认为世界具有严格的因果决定论,它否 定了事物的随机性。 ⑵线性运动论反映了一种确定性的观念,否认事物的 多样性和多层次性。 ⑶僵化同一论是一种简单处理事物的,它否定了事物 之间辩证的联系。 ⑷简单始基论反映了一种信念,相信最小砖块的存在, 从而制约了科学的发展。 ⑸作用外因论假定了事物的前提,不承认物质之间的 相互作用。
五、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历史背景

在自然科学中出现了一系列重大发现: 1、达尔文又以丰富的事实论证了生物通过自然选择而进 化的历程。 2、德国的F.韦勒用无机原料人工合成尿素,证明了无机 界同有机界之间的联系; 3、M.J.施莱登和T.施旺分别发现了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 消除了动物界同植物界之间的壁垒。 4、在物理学中,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 的发现,表明了自然界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的联系和统一; 5、麦克斯韦电磁理论(见电磁世界图景)证明了电、磁、 光之间的同一性;
自然科学所提供的这些关于自然界自身联 系和发展的事实材料,大体描绘出了一幅 整体的联系和发展的自然图象。于是,一 切僵硬的东西溶化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 散了,整个自然界都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 中运动着,并导致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的诞生。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2 人工自然观确立的重大意义
(1)有助于我们沟通自然与社会两大领域, 进一步揭示自然与社会的本质联系。 人工自然是自然与社会的结合部,具有自 然和社会双重属性。人工自然是自然目的 性与社会目的的统一。人工自然的创造和 发展规律,是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统一。 确立人工自然观,有助于发现新的自然与 社会规律。把人工自然观引入自然科学领 域,也会使自然科学的面貌焕然一新。

二、人工自然观
(4)宇宙人工自然的形成 宇宙人工自然的形成是在地球局部产生 宇宙人工物,如各种基本粒子,目前还 进行“黑洞”、“反物质”等方面探索。

“人工自然”的三个层次
根据人工自然中人为因素的多少,可将 人工自然划分为三个层次: 人工自然I 1、人类可以设想、推论到的自然 2、人类仅能感知其信息的自然 3、人类仅以身体涉及的自然
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2、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的社会科学渊源
马恩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建立在对德国古典自然哲 学的超越之上。
“马克思和我,可以说是把自觉的辩证法从德国唯心主 义哲学中拯救出来并用于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唯一 的人。” ——恩格斯
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3、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a、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b、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 c、天然自然与人化自然的统一 d、人与自然能动性与受动的统一
第二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核心思想是联系和 发展的观点。它主张自然界的一切事物 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自然界在永恒的 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马克思主义自然 观是自然辩证法的重要基础;系统自然 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都是在马 克思主义自然观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自然辩证法,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自然辩证法,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学习资料之二——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自然观是关于自然界及其与人类关系的总的观点;它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本体论基础和方法论前提;它和自然科学发展相一致,并随其每一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改变自己的形式;它在发展历程中,始终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等论争,并由此推动其演化和进步。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自然观的高级形态,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核心;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具有革命性、科学性、开放性和与时俱进等特点的辩证自然观,是自然辩证法的重要理论基础。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的思想渊源包括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的理论基础和重要标志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一、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是建立在古代科学技术基础上的朴素唯物主义和自发辩证法的自然观,它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的最初思想渊源。

(一)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渊源和基础1.原始社会的人类实践水平和认识能力低下,活动范围狭窄,他们对自然界既产生了客观现实的、朴素的观念,又形成了某些神秘的观念。

2.奴隶社会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分工,产生了阶级的分化;哲学和自然科学相融合,形成了整体知识形态的自然哲学。

(二)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观点和特征1.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主要观点是:自然界是具有无限多样性的统一体,它体现在具体的物质形态中;自然界“处于永恒的产生和消灭中,处于不断的流动中,处于无休止的运动和变化中”[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于光远等编译.人民出版社,1984.15.];人和其他动物都来源于自然界。

2.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特征主要体现在:直观性、猜测性、思辨性等。

(三)中西方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1.古代中国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观点。

道、“五行”(金、木、水、火、土)、元气、太极等是自然界的本原;自然界的发展遵循相辅相成、中庸和谐的辩证法则;宇宙具有无限性和永恒性,是时间、空间、物质、运动的统一;人来源于自然界,并与其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关系;运用“阴阳”、“五行”和“气”等哲学思想和归纳、抽象等方法认识自然界。

自然辩证法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自然辩证法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三)中西方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
1. 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观点——
● 水、无限者、数、气、火、种子、“四元素”(土、水、火、气)、原子、
“四因素”(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目的因)等是自然界的本原;
● 自然界在其内部各元素间的矛盾作用下,无限和永恒的变化和发展着;
● 人来源于动物,生物是进化的;
●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和发展之间的关系
恩格斯:“伴随着自然科学每一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要改变自己的形 式”。 首先,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和“发展”都是建立在当时自然科学和 技术的基础之上的。 但需要说明的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是依据19世纪自然科学的革命 尤其是自然科学领域中的“三大发现”,在自然观的总体形态上发生了变革(即 从朴素——机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而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发展是在依 据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在具体的自然观的领域上发生了变革。例如第二节中 的三种自然观,就是在某一具体的自然观领域,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其 中: 系统自然观——是系统科学的理论成果,改变了人们看待自然界的存在和发 展的以及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的思维方式,即在思维方式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 主义自然观; 人工自然观——是现代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促使人们从原来的注重天然 自然界转变到既注重天然自然界,更注重人工自然界,注重人类在与自然界关系 中的能动性。 生态自然观——是在现代环境危机的背景下,促使人类重新反思人类与自然 界的关系,并依靠生态科学的理论,探索从以往的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中的支配 与被支配的关系,转变到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关系。 总之,形成和发展都依据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成果,不同的是,形成的是 总体形态的自然观,发展的是具体形态的自然观。
另外,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观,是发展 的理论基础;上述三种具体形态的自然观,是在继承其理论基础之上的发展起来

《自然辩证法概论》全套教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全套教案

第一讲: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1)自然界并不是从来如此、永恒不变的,而是一个有其起源、发展和演化的动态过程。

(2)人类对自然界发展过程的认识本身,也有一个起源、发展和演化的过程。

(3)“自然界往往要等候辩证法很久”,而所谓的自然辩证法不过是自然界的这个起源、发展和演化的动态过程在人类认识上的反映,而不附加任何外来的东西。

(4)“随着人类对自然认识过程中的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辩证法都不可避免的要改变自己的形式。

”什么是自然?自身包含有生长、分化与演化的无限多样性的整个存在。

“……我们的宇宙起源→基本粒子起源→化学元素起源→天体起源→地球起源→地球圈层分化→有机物起源→生命物质起源→生物圈→-社会圈-人类的自然进化与文化进化→……”什么是自然界?[1]自然界是指自身表现为具有不断生长的无限多样性的整个存在。

(一与多的统一;“过去—现在—未来”的统一;存在与非存在的同一)[2]自然界是指各种物质系统相互联系的总体。

[3]自然界是指各门自然科学观察、实验的研究对象总体。

什么是自然观?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是对自然界总图景的把握。

浓缩为观点(抽象思维);展开为画面(形象思维)。

一、自然观的分类1、人类历史上的自然观分类:神话及原始宗教的自然观~哲学的自然观~科学的自然观分类的思想方法:从人类文化发展的视角提出上述分类。

自然观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人类的文化现象。

文化的基本要素:观念/行为模式。

自然观并不是人类对自然界简单地、被动地临摹的结果,而是人们根据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与科学技术条件下,自己的认识观念框架去主动地同化和重新建构自然界图景的结果。

(1)神话及原始宗教的自然观:是人类社会从自然中分化出来之后,早期对自然力量的恐怖和对社会中享有主权(司法与决策权)的集团的恐怖在观念上的反映。

(2)哲学的自然观:自公元6世纪以来,思想家们一直在寻求一套统一的观念范畴,用以解释各种自然现象、评价社会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以及个人的生活方式、社会习俗。

北京交通大学研究生课程《自然辩证法》课件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下)

北京交通大学研究生课程《自然辩证法》课件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下)

三、生态自然观
2.生态自然观的技术基础
(1)生态技术是包括环保 技术在内的“一种积极 控制或事先控制”的 “持续技术”,它被用 于对风能、太阳能、地 热和水资源的利用和对 废物的再利用以及造林、 治沙、滴灌等;它“不 仅是一类技术的总称, 更主要是一种技术观和 技术选择战略”。
三、生态自然观
(2)生物技术不仅包括传 统生物技术,更主要包括 基因工程、细胞工程以及 “生物冶金技术”(细菌 浸矿)、“环境生物技术” (生物降解)等现代生物技 术。
二、人工自然观
(一)人工自然观的观点和特征
2.人工自然观的基本特征。
(1)主体性。 (2)能动性。 (3)价值性。
二、人工自然观
(二)人工自然观的渊源
1.古代人工自然观思想。 (1)古希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等论述了“床”、“人工产品”、 “人工客体”等概念和思想; (2)古代中国人提出了“人工” 或“人力”、“百货”、“百 工”、“制天命以用之”等概念 和思想;
(4)“自然界经历了混沌-有序-新的混沌-新 的有序的循环发展过程”。
一、系统自然观
(一)系统自然观的观点和特征
1.系统自然观的基本特征。
(1)系统性。它把“系统”作为自然界的存 在方式,凸显了自然界的整体性和普遍联系等 特征。
(2)复杂性。它强调自然界本质上是复杂性 的、非线性的和随机性的,是复杂性与简单性、 生成性与构成性、线性与非线性、确定性与随 机性的统一。
二、人工自然观
什么是人工自然观?
人工自然观是以现代科学技术 为基础,概括和总结人工自然界的 存在和发展规律所形成的总的观点。
二、人工自然观
(一)人工自然观的观点和特征
1.人工自然观的主要观点。 (1)人工自然界是人类运用科学和技术创造的系统自然界, 具有目的性、实践性、价值性等特点。 (2)人工自然界和人化自然界都来源于天然自然界,它们 三者通过相互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不断地演化着。 (3)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自然和社会规律,“树立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创建生 态型人工自然界。 (4)人工自然界通过“自复制”、“自催化”和“自反馈” 等机制,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螺旋式”地演化着。

第一讲马克思主义自然观(PPT 精品)

第一讲马克思主义自然观(PPT 精品)
德国自然哲学的最主要的价值在于:把世界 描绘成一个过程的集合体,并明确提出了矛盾 是运动、发展的源泉的思想。
3.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⑴自然界是物质的。
1)基本内容
⑵运动在量上和质上都是不灭的。
⑶意识、思维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
⑷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形式。 ⑸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矛盾统一体,矛盾推动 自然界运动、发展。 ⑹人类和社会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第一讲
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
本讲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是马克思主 义自然观的形成。二是马克思主义自 然观的发展
自然观是关于自然界及其与人类关系 的总的观点;它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 本体论基础和方法论前提。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自然观的高级 形态,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核心。
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的思想渊源: (一)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
机械论自然观的自然科学基础:
⑶物体的运动只能改变物体的速度与位置, 不能改变质量。机械论者据此把一切变化归结 为位置变化,否认质变。 ⑷存在“绝对空间”和“绝对时间”。空间 和时间成了脱离物质的独立实体。
机械论自然观的自然科学基础:
⑸可以用严格的数学方程是表示机械因果性 公式,据此可以精确预言运动结果。“能用同 样的推理方法从力学原理中推导出自然界的其 他许多现象。”
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作用
1 它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的思 想渊源 2 它从某一方面为近代自然科学的 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缺陷
• 1 受到原始宗教和神话的影响,希腊人的自然观 在总体上是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但其中已经包 含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如赫拉克利特 的“火本原”和毕达哥拉斯的“数本原”的对立, 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和柏拉图的“理念论” 的对立等。 • 2 受到当时自然哲学的限制,希腊人只是从总体 上解释了自然界而不能在细节方面科学地、具体 地说明自然界,缺乏一定的的科学论证和严密的 逻辑体系。

武汉理工大学 自然辩证法 讲义(第一章)

武汉理工大学 自然辩证法 讲义(第一章)

武汉理工大学自然辩证法讲义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自然观是关于自然界及其与人类关系的总的观点,它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本体论基础和方法论前提,它和自然科学发展相一致。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凤是自然观的高级形态,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核心,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具有革命性、科学性、开放性和与时俱进等特点的辩证自然观。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的思想渊源包括相互唯物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一、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朴素唯物主义自然凤是建立在古代科学技术基础上的朴素唯物主义和自发辩证法的自然观,它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的最初思想渊源。

(一)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渊源和基础1.原始社会的朴素自然观念。

2.奴隶社会的脑力劳动和全力劳动相分工,产生了阶级分化,哲学和自然科学相融合,形成了整体知识形态的自然哲学。

(二)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观点和特征1.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主要观点:自然界是具有无限多样性的统一体;自然界处于永恒产生和消灭中;人和动物都来源于自然界。

2.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特征:直观性;猜测性;思辨性。

(三)中西方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1.古代中国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观点道论五行说元气说太极说。

中国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特征:中庸和谐的辩证法则;宇宙具有永恒性、无限性,是时间、空间、物质、运动的统一。

天人合一的关系。

2.古代希腊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观点水无限者数、气、火种子说。

自然界在其内部各元素间的矛盾作用下,无限和永恒地变化和发展着,人来源于动物,生物是进化的,通过感性认褒和理性认识等路径及演绎推理等方法认识自然界。

(四)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作用1.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的思想渊源。

2.从某些方面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五)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缺陷1.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2.从总体上解释了自然界但不能从细节上科学地具体地说明自然界,缺乏一定的科学论证和严密的逻辑体系。

北京交通大学研究生课程《自然辩证法》课件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下)

北京交通大学研究生课程《自然辩证法》课件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下)

二、人工自然观
(一)人工自然观的观点和特征
2.人工自然观的基本特征。
(1)主体性。 (2)能动性。 (3)价值性。
二、人工自然观
(二)人工自然观的渊源
1.古代人工自然观思想。 (1)古希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等论述了“床”、“人工产品”、 “人工客体”等概念和思想; (2)古代中国人提出了“人工” 或“人力”、“百货”、“百 工”、“制天命以用之”等概念 和思想;
(2)系统是由若干要素通过非线性相互作用 构成的整体,它具有开放性、动态性、整体性 和层次性等特点。
一、系统自然观
(一)系统自然观的观点和特征
1.系统自然观的主要观点。
(3)自然界的演化是不可逆的;分叉和突现 是其演化的基本方式,开放性、远离平衡态、 非线性作用和涨落等构成其演化的机制。
(4)“自然界经历了混沌-有序-新的混沌-新 的有序的循环发展过程”。
谢谢大家!
三、生态自然观
2.生态自然观的技术基础
(1)生态技术是包括环保 技术在内的“一种积极 控制或事先控制”的 “持续技术”,它被用 于对风能、太阳能、地 热和水资源的利用和对 废物的再利用以及造林、 治沙、滴灌等;它“不 仅是一类技术的总称, 更主要是一种技术观和 技术选择战略”。
三、生态自然观
(2)生物技术不仅包括传 统生物技术,更主要包括 基因工程、细胞工程以及 “生物冶金技术”(细菌 浸矿)、“环境生物技术” (生物降解)等现代生物技 术。
2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发展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发展
一、系统自然观
什么是系统自然观? 系统自然观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概括
和总结自然界系统的存在和演化规律所形成的 总的观点
1.系统自然观的主要观点。

北京交通大学研究生课程《自然辩证法》课件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上)

北京交通大学研究生课程《自然辩证法》课件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上)

什么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自然观的高级形态, 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核心。马克思主义 自然观是具有革命性、科学性、开放性和 与时俱进等特点的辩证自然观,是马克思 主义自然辩证法的重要理论基础。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
一、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
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 是指古代自然哲学家们以 古代科学技术为基础,概 括和总结自然界及其与人 类的关系所形成的总的观 点,它是马克思主义自然 观形成的最初思想渊源。
(2)自然哲学冲破原始宗教神话世界观的桎梏, 从哲学角度凭借经验和观察思考自然界,为朴素 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一、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
(四)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作用 1.古代中国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作用
(1)老子主张的“反者道之动”(道向相反的方面转 化)、相辅相成等思想“对于中华民族影响很大”, 也成为辩证法思想产生的重要渊源之一。
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2)钟表、望远镜、显 微镜等技术的发展和中 国的火药、指南针、印 刷术等技术的传入,促 进了欧洲的社会革命, 促进了实验科学和数学 的发展,为机械唯物主 义自然观的形成奠定了 实践基础。
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四)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作用
1.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创 造了条件
(2)自然界在其内部各元素间的矛盾作用下,无限和 永恒地变化和发展着。
(3)宇宙是有形的、有限的和运动的;生物是进化的, 并在其中分化出了人。
(4)人类通过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等路径及演绎推 理等方法认识自然界。
一、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
3.古代中国和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比较 (1)在认识自然界的本原方面,都持有一元论或 多元论的观点。

第一讲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确立

第一讲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确立

1第一讲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2恩格斯的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的由来自然辩证法原是恩格斯一部著作的名称。

这部著作主要论述自然界的客观辩证规律和自然科学中的辩证思维方法问题,阐明辩证法不仅存在于社会生活和人类思维中,也是自然界本身所具有的。

恩格斯的这本书写于1873年至1886年间,是一部未完成的书稿,它由10篇论文、一批札记和片断组成。

恩格斯生前未曾发表。

恩格斯逝世30年后的1925年,苏联以《自然辩证法》为书名首次出版了这本书。

恩格斯的这一著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新领域——自然辩证法,并成为这个学科的奠基性著作。

3自然辩证法的对象和内容自然界的辩证法(自然观):探讨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一般规律。

科学技术发展的辩证法(科学技术观):探讨作为一种认识现象的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

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法(科学技术方法论):探讨人类通过科学技术实践活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规律。

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辩证法(科学技术与社会):探讨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

4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哲学性质自然辩证法的核心内容是科学技术哲学,在学科分类中属于哲学门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分支。

交叉性质自然辩证法横跨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等领域,是“理科中的文科”,又是“文科中的理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交叉性。

中介性质自然辩证法是介于哲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二级学科,它的抽象性和普适性比自然科学大,比哲学小,是一个中间层次。

5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提高哲学素养,培养辩证思维自然辩证法是哲学性质的学科,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功能。

学习自然辩证法可以帮助我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科技观和掌握科学方法论,同时还能帮助我们正确认识自然和社会的辩证关系并学会辩证思维方法。

拓宽知识视野,树立科学精神自然辩证法文理交叉,蕴涵着科学文化的职能。

学习自然辩证法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扩大知识面,了解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强科技意识,树立科学精神,从而有助于提高分析社会问题和辨别伪科学的能力。

3第一篇导论第三章自然辩证法本史PPT课件

3第一篇导论第三章自然辩证法本史PPT课件

2021/4/3
上海理工大学社科部哲学教研室
21
研究了劳动与人的生存、发展和劳动在 人类社会中的作用;
批判分析了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创立了 唯物主义自然观和方法论。
2021/4/3
上海理工大学社科部哲学教研室
22
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特征 (一)旧自然观的基本特征
2021/4/3
上海理工大学社科部哲学教研室
2021/4/3
上海理工大学社科部哲学教研室
16
3、从分门别类的研究进到对自然各过程 的联系的研究;
4、从分析既成事实的研究开始深入到研 究事物的演化发展过程 ;
5、对力学模式持怀疑态度,提出新的不 同的研究范式。
6、理性思维在科学研究中作用日益突出
2021/4/3
上海理工大学社科部哲学教研室
17
2021/4/3
上海理工大学社科部哲学教研室
4
1、康德-拉普拉斯星云假说
2021/4/3
上海理工大学社科部哲学教研室
5
2、赖尔地质渐变论
2021/4/3
上海理工大学社科部哲学教研室
6
3、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2021/4/3
上海理工大学社科部哲学教研室
7
4、用无机物人工合成尿素
2021/4/3
上海理工大学社科部哲学教研室
2021/4/3
上海理工大学社科部哲学教研室
27
2、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
2021/4/3
上海理工大学社科部哲学教研室
28
3、 天然自然与人化自然的统一
2021/4/3
上海理工大学社科部哲学教研室
29
4、 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是能动性与 受动性的统一

自然辩证法第一讲:自然辩证法导论

自然辩证法第一讲:自然辩证法导论
科技可以帮助人类更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如矿产、水能、 太阳能等。
环境保护与修复
科技可以用于环境保护和修复,如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等。
预测与应对自然灾害
科技可以帮助人类预测自然灾害并采取应对措施,减少灾害损失。
科学技术与自然界的互动关系
相互依存
科学技术与自然界是相互依存的,科技的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的供 给,同时科技也可以帮助人类更好地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
它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旨在探索自 然界和科学技术的本质、规律以及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科学技术哲学的基础 学科之一。
历史发展
自然辩证法的思想可以追溯 到古代哲学家对自然的思考
和探索。
17世纪科学革命以来,随着 近代科学的兴起和发展,自 然辩证法的思想逐渐形成和
演化模式
自然界中的物种和生态系统遵循 一定的演化模式,如物种的适应、 进化和生态系统的演替等,这些 模式反映了自然界的演化规律和 机制。
自然界的规律与矛盾
01
自然规律
自然界中存在着各种规律,如天体运动规律、化学反应规律、生物种群
增长规律等,这些规律描述了自然界中物质和能量的运动和变化。
02
矛盾关系
科技伦理建设
自然辩证法强调科技伦理的重要性,引导科技工作者在创新过程中 遵循伦理规范,确保科技成果的正当使用。
社会进步的推动力
自然辩证法促进科学技术与社会各个领域的融合发展,推动社会生 产力的提高和社会进步。
提高人类社会的生态文明水平
生态文明理念
自然辩证法倡导生态文 明理念,引导人们树立 绿色发展观,推动形成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 生产生活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历史背景

在自然科学中出现了一系列重大发现: 1、达尔文又以丰富的事实论证了生物通过自然选择而进 化的历程。 2、德国的F.韦勒用无机原料人工合成尿素,证明了无机 界同有机界之间的联系; 3、M.J.施莱登和T.施旺分别发现了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 消除了动物界同植物界之间的壁垒。 4、在物理学中,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 的发现,表明了自然界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的联系和统一; 5、麦克斯韦电磁理论(见电磁世界图景)证明了电、磁、 光之间的同一性;
数学自然观的近代代表——开普勒
土星轨道的球——立方体 木星轨道的球——正四面体 火星轨道的球——正十二面体
地球轨道的球——正二十面体
金星轨道的球——正八面体
水星轨道的球——
四: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机械论自然图景活象一架机器,由许多一
个个可以列出来的零件组合起来,可以构 成十分复杂的装置,而宇宙在原则上也是 这样。
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缺陷
维特根斯坦对原子论自然观的批判
三:数学自然观 ——兼谈数学方法
核心思想:
数是万物的本原 万物之中都存在着某种数量关系
数学自然观的古希腊代表:毕达哥拉斯
“万物”已经不仅仅是世界上的实际存在的
具体事物,除了这些实际事物外,还有一 些也是存在的东西,如正义、理性、灵魂、 美、善良等等,这些东西显然是不能用水、 土、火、气来解释的。 毕达哥斯时代,数还不能离开感觉的对象 而独立存在。点是1,线是2,面是3,体是 4。
一:神话神学自然观
神话自然观的要点
自然崇拜和万物有灵论,将各种 自然力拟人化
神学自然观
在中世纪,正统的“超越论”打破了古代
关于自然有机统一性的特点,认为自然和 人都是上帝创造出来的,上帝超越一切, 不是自然的一部分。
二: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原子 论自然观
要点:采用分割法,把大的东西分成小的
笛卡儿是机械论自然观的创始人
机械论的思想基础
普遍怀疑导致的结论: “我思故我在”
笛卡尔机械论自然观的结论
1、二元论:精神与物质严格分离开来 2、精神世界是主动的、能动的、有自我驱使 能力的实体。 3、物质世界是被动的、被驱使的、受外力作 用的、僵死的世界。
机械论自然观的观点和特征
自然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世界,物质的性质取 决于组成它的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的数量组合和 空间结构,物质具有不变的质量和固有的惯性。 一切物质的运动都是物质在绝对的空间和时间中 的机械运动,都遵循机械决定论的因果关系,物 质的运动来源于外力的作用。 自然界的未来发展严格地取决于其过去的历史, 不存在偶然性和随机性。 人与自然是分立的。
自然科学所提供的这些关于自然界自身联 系和发展的事实材料,大体描绘出了一幅 整体的联系和发展的自然图象。于是,一 切僵硬的东西溶化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 散了,整个自然界都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 中运动着,并导致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的诞生。
恩格斯指出,“宇宙空间的运动,各个天
体上较小的物体的机械运动,热、电流或 磁流这些分子振动,化学的分解和化合, 有机生命--宇宙中每一个物质原子在每 一瞬间总是处在这些运动形式的一种或另 一种中,或者同时处在数种中。……没有 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同样械构成论认为世界具有严格的因果决定论,它否 定了事物的随机性。 ⑵线性运动论反映了一种确定性的观念,否认事物的 多样性和多层次性。 ⑶僵化同一论是一种简单处理事物的,它否定了事物 之间辩证的联系。 ⑷简单始基论反映了一种信念,相信最小砖块的存在, 从而制约了科学的发展。 ⑸作用外因论假定了事物的前提,不承认物质之间的 相互作用。
东西,这样大的东西的 运动规律就可以通 过小的东西的运动规律来揭示,小的东西 的运动规律又可以通过更小的东西的运动 规律来揭示,最后使得各门分散的科学得 以相通。
古希腊原子论者
泰勒斯
“水是万物的本原” 阿那克西曼德 万物的本原是“无定型者” 赫拉克利特 “火是万物的本原” 恩培多克勒 第一个主张多元论,主张自 然的构成元素为“水、土、火、气”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特征
机械性。承认自然界事物的机械运动及其
因果关系,主张还原论和机械决定论。 形而上学性。承认世界的物质性和永恒不 变性,用静止、孤立、片面的观点解释自 然界,看不到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与变化 发展。 不彻底性。虽然承认自然界的物质性,但 仍主张神的“第一推动力”和“合创造论。 目的性”的上帝创造论。
自然辩证法概论
科学技术哲学
主讲人:陶建文
联系方式:jwtao@
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

(方法论) 人 (技术观) 技
(自然观)

自然
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笛卡尔 莱布尼茨 康德 马克思 恩格斯 海森伯 爱因斯坦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
物质和运动之间除了这种“静态”的关系以外,还有一种 “动态”的关系,即运动形式的转化必然带来物质形态的变 化。
恩格斯说:“不管一切渐进性,从一种运动形式 转变到另一种运动形式,总是一种飞跃,一种决 定性的转折。从天体的力学转变到个别天体较小 的物体的力学是如此,从物体的力学转变到分子 的力学--包括本来意义上的物理学所研究的热、 光、电、磁这些运动--也是如此。从分子的物 理学转变到原子的物理学--化学,同样也是通 过决定性的飞跃完成的;从普通的化学作用转变 到我们称之为生命的蛋白质的化学反应历程,更 是如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