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老庄的孝道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论老庄的孝道观

康学伟

【内容提要】随着东周礼乐文化的解体, 由三代而来的传统孝道也发生了转构, 开始由奴隶制的观念向封建型伦理转变。而用以充实和修正传统孝道的新的文化与思想内容, 则主要来自于春秋战国思想界。本文专论了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孝道观, 认为道家并不承认孝在哲学和伦理、政洽上的地位, 主张超越道德而重返“无名之朴” , 因而对孝道转构贡献不大, 但老庄重视亲子间的精神感通, 讲求莫逆于心, 反对萦文好节,却具有一定意义, 对中国孝文化的最终形成是有相当影响的.随着东周礼乐文化的日趋瓦解, 由三代而来的传统孝道也日益走向了式微。但是, 孝道的衰微却并非其自身的灭亡, 而是发生了结构的转化, 开始由奴隶制的观念向封建型伦理转变。

在人类的精神生产进步中, 最活跃的是知识文化的增长。假若将孝道看作一个独立系统的话, 这个观念系统如不能增进和吸收新的知识信息, 则必然要逐渐沉寂和枯竭, 这就象一个生命系统, 如果不和外界进行物质交换而不断摄入新的能量, 也就必然会走向无序和死寂. 孝道作为一种道德, 由其本身的物质来看, 它也决不是一个封闭自足的理论体系, 它要向前发展, 就需要生长和补充新的文化与思想内容。而用以充实和修正传统孝道的新的文化与思想内容, 则主要来自于春秋战国思想界。因此, 考察先秦诸子对传统孝道的认识与发展, 对于全面认识孝道发展演变的历史, 实具有重要意义。关于儒、墨、法各家对传统孝道的认识, 我已有专文论述, 这里准备单独谈谈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孝道观

从整个思想体系来看, 先秦道家是要从根本上超越道德, 主张返归于“无名之朴”的。所以, 他们认为所谓“孝” , 无论其名称或现象都是人类堕落之后所产生的一种不祥的东西, 应该和仁、义、礼、乐、圣、智等等同归于毁灭。这便是道家对孝道的总体认识, 以下拟通过对老、庄论孝道之有关问题的简略分析, 来论证上述论点。

老子是道家之祖, 他所以称为道家, 主要在于他把“道”作为其整个思想的基础和核心, 他认为“非常道”是由“常道”产生的, 并从而建立起一套独步千古的唯心主义形上学体系。这里不准备对老子哲学的本身多加探讨, 其哲学思想表现在政治上是主张倒退, 回到“小国寡民”的原始社会去, 这一点也是众所周知的. 他说: “小国寡民,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虽有舟车, 无所乘之, 虽有甲兵, 无所练之, 使人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 美其服,

安其居, 乐其俗, 邻国相望, 鸡犬之声相闻,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呵怎样才能回到“小国寡民”的理想国去呢? 老子主张尊任自然, 无为而治, 他认为举凡仁、义、礼、智等文明社会才产生的东西, 都是败坏道德, 伤害人性的,只有排除这些人为的因索, “绝仁弃义”、“绝圣弃智” , 才能回复人类纯朴的德性, 社会才能变好。《老子》说:圣人不仁, 以百姓为自狗.( 第五章)大道废, 有仁义, 慧智出, 有大伪; 六亲不和, 有孝慈。( 第十八章)绝圣弃智, 民利百倍。绝仁弃义, 民复李慈。( 第十九章)失道而后德, 失德而后仁, 失仁而后义, 失义而后礼。礼者, 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第三十八幸)很明显, 在老子看来, 仁、德、义、礼、智包括孝、慈的出现, 并非社会的进步, 而是社会倒退的表现, 是人类日益随落的结果, 所以都在应当消毁之列。

由上述观之, 在对待孝的间题上, 老子比墨子走得更远: 墨子虽不承认孝在哲学上的地位, 但还承认其伦理上的地位; 老子则认为孝是文明社会中因“六亲不和”才产生的虚伪的束搏自然人性的东西, 根本不承认它在哲学或伦理上的地位, 不承认它对社会的作用.不过, 这里还应着重指出,老子所反对的“孝” , 只是阶级社会中作为一种观念、一种道德规范或人为礼法的“孝道” , 绝不是不承认亲子之情。《老子》一书中曾反复强调重母的观点,如: “而我独顽似鄙, 我独异于人, 而贵食母” , “无名万物之母气“可以为天下母” , “天下有始, 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 以知其子; 既知其子, 复守其母, 没身不殆”等等, 老子为什么重母? 业师金景芳先生有多篇文章谈到这个问题, 认为老子重母性、重柔弱的观点, 当渊源于殷易《归藏》, 《归藏》又叫《坤乾》, 以其六十四卦排列首坤次乾而得名。《周易》重父统, 重“尊尊” , 反映周代社会的特点; 《归藏》重母统,重“亲亲” , 反映殷以前社会母权制的残余。老子继承了《归藏》重坤道的思想, 所以对于以重父统为思想基础和表现特征的周代礼乐文化包括典章制度都十分不满, 而向往重母统的母权社会. 正由于重母统坤道, 所以老子常常赞美人间慈母的无私的爱心, 他说:我有三宝, 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 三曰不敢为夭下先。③自谓其生命中的三宝, 首先就在于其母德之慈。又说;道生之. 德畜畜, 长长育育, 亭亭毒之, 养养段覆, 生而不有, 为而不恃, 长而不宰, 是谓玄德。④人间慈母的爱, 与“道”的生成长养万物一样, 是最无条件的。慈母不会因为自己的爱而拘牵子女, 而是以放任自然的方式来使他们成长。在老子看来, “慈”是母体天生的自然之爱,“孝”则是子女自觉的反哺之情, 这些都不是人为的, 唯其天生自然, 故为可贵。若用仁、孝、礼、慈等道德教条去匡正它, 那反倒是削其本性。所以, 亲子之问不应相互拘累, 不可用人为的反自然的“孝”一类东西去负担, 无为才是真正的孝。也就是说,阶级社会所标榜的“孝道”从根本上剥夺了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 只有排除它, 才可能回复到那种原始的真正意义上的孝, 而真正的孝也不一定非

要有个“孝”的名称, 这是一种“无名之朴” . 看来, 老子对孝道的论述. 其观点与濡、墨两家都存在着根本的对立。

战国时期道家最著名的人物是庄周, 他基本上祖述老子的思想, 同时又有所发展, 进一步完善了道家学派的理论。在政治上, 庄子向往“至德之世” , 他认为当时社会之所以千疮百孔, 坏就坏在人们总是想方设法来医治这个社会。即是说, 天下之所以乱的病根就在于治, 越治越乱, 只有任其自然, 回到太古洪荒时代去, 才能真正大治。《庄子. 月去俊》说: “子独不知至德之世乎? 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架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胃氏、尊卢氏、祝融氏、伏羲氏、神农氏, 当是时也, 民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 美其服, 乐其俗, 安其居, 邻国相望, 鸡狗之声相闻, 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若此之时, 则至治已。”可见, 庄子憧憬的所谓“至德之世” , 实际是原始社会的早期. 由于崇尚“自然”、“无为” , 庄子在人性间题上也继承老子“复归于朴”的主张, 提倡“求复其初”,他认为人性就是“天下有常然” , 任其自然才是最完美的入性, 这叫做“性命之情”。⑧而“不以心捐道, 不以助天” ,一切任其自然, 就成了庄子人性论的纲领。

《缮性》篇说: “缮性于浴, 学以求复其初; 滑欲于浴, 思以求治之明, 谓之蔽蒙之民。”这里提出的所谓“求复其初” , 即主张使人性复归于蒙昧时代. 既然庄子认定自然纯朴的人性是最圆满的, 所以他反对文明社会以来的所有人为的礼仪,认为仁义道德之类并不是什么美好的德性, 而恰恰是伤害完美人性的败坏道德的东西。《庄子》一书继承老子“绝仁弃义”的思想精神, 极力排斥仁义, 如:

自虞氏招仁义以挠天下也, 天下莫不奔命于仁义, 是非以仁义易其性软? 故尝试论之, 自三代以下者, 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矣。(《骈拇》)

请问仁义之性耶? “一夫子亦放德而行, 循道而趋. 而至矣! 又何偈偈乎揭仁义, 若击鼓而求亡子焉, 意夫子乱人之性也。( 《天道》》

此言仁义那一套与人性是绝不相容的, 它是文明社会以来“以物易性”的结果。但是, 人们为什么要创造和推行仁义礼智这些东酉呢? 《大宗师》篇说: “泉涸, 鱼相处于陆, 相呴以湿, 相濡以沫, 不如相忘于江湖。”“鱼相忘乎江湖, 人相忘乎道术。”按此说法, 则人世间之大侣礼义道德, 恰反映了人们缺乏礼义道德, 如果礼义道德并不稀罕, 人们还提倡它做什么呢? 这就好比泉涸而鱼类相处于陆地, 才觉得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之可感,假使纵游于江湖之中, 这点可怜的湿、沫又怎会引起重视! 正所谓“道德不废, 安取仁义? 性情不离, 安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