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理气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功用:行气疏肝,散寒止痛

君:乌药:行气疏肝,散寒止痛 臣:青皮、木香、小茴香、高良姜 佐:槟榔:善走下焦,行气导滞 川楝子、巴豆


炮制方法“去性存用”
辩证要点
少腹痛引睾丸,舌淡苔白,脉沉弦。
天台乌药散

《止园医话》中医治疝之药,率用川楝子、 小茴香、青木香、橘核,荔枝核、炒元胡等, 轻症疝气,自当有效,甚则用附子,其效卓 著。然以余之经验,最效之方,则为附子与 大黄合剂,此种用药系合大热大寒,同时并 用,纵有古方,未免骇俗。然余实已经过数 十年之临床实验,以附子、大黄,加入普通 治疝气之药中,速收特效。”
第十一章
理气剂
1、定义
凡以理气药为主组成,具有行气或降 气作用,以治疗气滞或气逆病证的方剂, 统称理气剂。
理气剂
2、适应证
气滞证 气逆证
3、分类
行气 --气滞证 降气 --气逆证
理气剂
4、使用注意
⑴辨气病之虚实 ⑵辨清有无兼夹,分清主次 ⑶应中病即止 ⑷有出血倾向或妇女适值经期者,亦应慎用,孕妇则不宜使 用本类方剂 理气剂
麻黄、白果为君?

君:麻黄 杏仁 黄芩 桑白皮
解表散寒 清肺热
内有痰热,为何用温性化痰药

臣:苏子 半夏 冬花
化痰止咳
加茯苓、陈皮

佐:白果:敛肺止咳;防止麻黄耗散肺气
麻黄:白果=1:2或1:1

使:甘草
配伍特点 散收并用 宣降同施 表里兼顾
寒热共同
定喘汤
辩证要点
哮喘咳嗽,痰多色黄(易咯),微恶风寒, 苔黄腻,脉滑数。
2、哮喘日久,肺肾阴虚者,皆不宜使用;
3、无外感风寒,具备痰热内蕴型咳喘即可使用; 定喘汤
比较

苏子降气汤 定喘汤
旋复代赭汤
《伤寒论》
Ⅰ类
降 气
主治:胃气虚弱,痰浊内阻
脾不运湿-痰阻气滞-心下痞硬
汗吐下
胃气上逆-噫气(嗳气),呕吐,呃逆
苔白腻,脉缓或滑 旋覆代赭汤
功用:降气化痰,益气和胃

君:旋复花:下气消痰,降逆止噫
使用注意
湿热下注之疝痛不宜使用
新用
痛经(小腹冷甚,加吴茱萸)
天台乌药散
暖肝煎
Ⅱ类
《景岳全书》
行 气
主治:肝肾不足,寒滞肝脉
小腹冷痛
内:肝肾不足 寒滞肝脉 外:寒邪 脉沉迟
畏寒喜暖
功用:温补脾肾,行气止痛

君:肉桂、小茴香


臣:当归、枸杞 乌药、沉香
佐:茯苓、生姜
补 行

辩证要点
越鞠丸
病案分析
(董建华,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2002,北京出版社)
刘某,女,55岁,素体虚弱,饮食稍有不慎,引发胃痛旧疾。 一月以来,因胃痛发作,内服理中汤,高良姜汤,吞服沉香末, 均无疗效,遂改西医诊治,服用胃舒平,反而疼痛加剧。现诊: 腹胀,嗳腐吞酸,恶心呕吐,不能饮食,脘腹疼痛拒按,舌苔薄 白,六脉沉涩微弦。详问病因,病起于食糯米团,复与邻家吵架 生气。 诊断:气郁食滞
癔病
咽炎常见的中医分型

1、痰气互结型:半夏厚朴汤加味 2、外感型:风热(银翘散加味)风寒(止嗽散或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 3、阴虚型:六味地黄丸加味 4、阳虚型:真武汤加味 5、湿热型:甘露消毒丹加味




加减化裁
重用苏叶,生姜,加三抝汤 急性支气管炎
重用半夏,茯苓,生姜改称干姜,加陈皮、苍术
越鞠丸
加减变化(临床应视何郁为主,调整其君药并加味相应药物)
偏重于气郁,重用香附,酌加木香、枳壳、厚朴。 血郁,重用川芎,酌加桃仁、赤勺、红花。 湿郁,重用苍术,酌加茯苓、泽泻 痰郁,重用苍术, 酌加半夏、瓜蒌。 火郁,重用栀子,酌加黄芩、黄连。 气郁,重用神曲,酌加山楂、麦芽。
为何不用柴胡



配伍特点

1、辛(半夏、生姜、苏叶)开苦(厚朴)降
苏叶、生姜

2、三焦分消来自百度文库湿
半夏、厚朴
茯苓
辩证要点
咽中如有物阻,吞吐不得,胸膈满闷,苔白腻,脉弦滑。
使用注意
1、加威灵仙30g。 2、虽具梅核气之特征,若见颧红,舌红少苔,属于阴伤 津少者,不宜使用本方。
半夏厚朴汤
病案分析
陈某,男,29岁,由于本单位一位教师患食道癌后, 自觉咽喉不适,有异物感,继而出现食欲下降,多方求医, 中西医治疗无明显疗效,体重减轻6公斤,在省人民医院检 查,无异常发现,后到大邑县中医院治疗,予以半夏厚朴汤, 半月后痊愈。
第一节


理气剂
越 鞠 丸
Ⅰ类 《丹溪心法》
行 气
释 名
主治:六郁证
香附 胸膈痞闷 川芎
血郁
胸胁刺痛
气郁
火郁 湿郁
胸闷泛恶呕吐 口苦吞酸 栀子
苍术
脾虚
痰郁
纳少、嗳腐
食郁
神曲



1、为何五味药能治疗六郁? 2、应如何视何郁为主而调整君药?

辩证要点
胸膈痞闷,脘腹胀痛,饮食不消。
如何与逍遥散鉴别?
苏子降气汤
辩证要点
胸膈满闷,痰多稀白,苔白滑或白腻。
苏子降气汤
使用注意
本方偏温燥,肺肾阴虚的喘咳勿用。
素体虚弱之人,苏子、厚朴剂量勿大 下虚为本,上实为标
苏子降气汤
加减变化
1、表证甚,生姜、苏叶重用;或加三抝汤或小青龙汤 2、 呼多吸少,加沉香、蛤蚧
病 案

《陕西中医》1999(6) 某男,25岁,经常鼻衄,曾服用不少中西医药,均不能 根治。近日因劳累而鼻衄发作,伴腰膝酸软,舌质淡,苔白, 脉沉弦。(苏子降气汤加太子参、藕节)
慢性支气管炎
生姜改称干姜,加人参、白术
慢性胃炎
重用半夏,茯苓,加焦三仙
饮食积滞 加栀子、黄连 食积化热 心烦失眠
半夏厚朴汤
天台乌药散
Ⅱ类《医学发明》
行 气
小肠疝气

西医学:
小肠在腹壁内的薄弱点由内向体表突出,形成肿块。

中医学:
少腹痛引睾丸
主治:寒凝肝脉,气机阻滞
少腹痛引睾丸
寒邪
肝脉 舌淡苔白,脉沉迟
处方:旋复代赭汤合三拗汤加冬花、枇杷叶
依据:《内经》:“胃咳之状,咳而呕吐”
依据:王肯堂《证治准绳》:“口鼻出血,皆系上盛下虚,有升无 降,血随气上,法当顺其气,气降则血归经矣,宜苏子降气汤加人参、 阿胶”
比 较

苏子降气汤和小青龙汤
定 喘 汤
《摄生众妙方》
Ⅰ类
降 气
主治:风寒外束,痰热内蕴
外 内 风寒 素有痰饮,痰郁化热 恶风寒
痰多,色黄,苔黄腻,脉滑数
宣肺降气,清肺化痰
睾丸、疝气或少腹疼痛,畏寒喜温,舌 淡苔白,脉沉迟。
暖肝煎
使用注意
湿热下注,阴囊红肿热痛者忌用。
暖肝煎
第二节


理气剂
苏子降气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Ⅰ类
降 气
主治:上实下虚咳喘
肺失肃降-咳喘短气,痰多 主 上实(痰涎壅肺) 痰阻气滞-胸膈满闷,苔白滑 肾不纳气-呼多吸少 次 下 虚(肾阳不足)
半夏厚朴汤
Ⅰ类 《金匮要略》
行 气
梅核气
《古今医鉴· 梅核气》 “梅核气者,窒碍于咽喉之间,咯之不出,咽之不下。”
主治:梅核气(痰气郁结)
阻于咽喉 肝气郁结 梅核气
痰气互结
湿聚成痰
阻于胸膈
痞闷
肺胃之气上逆
咳、呕
功用: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君:半夏 厚朴:痰气兼顾 臣:茯苓:健脾化湿 佐:生姜 (重用):止呕、化湿、解毒 苏叶:疏肝行气
旋覆花:代赭石=3:1?

臣:代赭石:重镇降逆 生姜:①和胃降逆;②宣散水气;③制约代赭石的寒凉之性 半夏:燥湿化痰 佐:人参、大枣、甘草:益脾胃

辩证要点
心下痞硬,喛气频作,或呕吐,呃逆,
苔白腻,脉缓或滑。
旋覆代赭汤
病案分析
名方治疗疑难疾病,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郑某,女,32岁,1973年10月19日初诊, 半年前因感受风寒后咳嗽不已,且与日俱增,咳痰 清稀甚则呕吐痰涎清水,脉细而滑,舌苔白腻,胸 部x片示:两肺纹理粗乱,诊断:慢性支气管炎。
定喘汤
用于小儿咳喘

1、加三子(葶苈子、车前子、莱菔子)、焦三仙

2、内服外贴治疗小儿肺炎63例
(陕西医,1996(8)
①方法: 吴茱萸10克,研末醋调,贴敷双涌泉,胶布固定,隔日 换1次,6d为1疗程。 ②依据 吴茱萸:芳香 散寒 理气; 涌泉:肾经从足小趾之下循经脉走向腹胸至肺部
使用注意
1、恶寒发热,无汗而喘,但内无痰热者,不宜使用;
失于温养-腰疼脚弱 水湿内停-浮肿
功用

降气平喘,祛痰止咳
厚朴 前胡
助君药降气祛痰平喘
君:苏子:降气平喘,祛痰止咳;润肠通腑 臣:半夏
佐:肉桂:温补肾阳 ★当归:①《本经》 “止咳逆上气”;
②养血润燥; ③温补下元;
④活血化瘀;
生姜 苏叶:散寒宣肺

使:甘草 大枣
配伍特点
上下兼顾,标本同治,治上治标为主。

枳实薤白桂枝汤
Ⅱ类
《金匮要略》
行 气
主证:胸阳不振,痰气互结之胸痹
瓜蒌薤白白酒汤 瓜蒌、薤白、白酒
瓜蒌薤白半夏汤
瓜蒌、薤白、白酒

半夏
枳实薤白桂枝汤
瓜蒌、薤白

枳实、厚朴

桂枝
辩证要点
胸中痞满,气从胁下冲逆,上攻心胸, 舌苔白腻,脉沉弦或紧。
枳实薤白桂枝汤
思考: 本方与理中丸治疗胸痹有何区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