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早期心灵诗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郭沫若早期心灵诗学

伍世昭

作者简介:伍世昭,1962年生,湖南东安人,文学博士、博士后,教授,硕士生导师,惠州学院中文系主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会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员。长期从事中国20世纪文艺理论批评和中国当代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广东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课题、惠州社科规划课题等6项。出版专著1部,编撰十一五规划全国文科重点教材1部,参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6篇学术论文为国家权威期刊全文或摘要转载。先后荣获惠州学院"教学名师"、"优秀教师"、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内容摘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日益关注郭沫若早期文艺思想问题,发表了大量学术成果,在资料的挖掘与整理、观念方法的出新与对研究对象及其相关问题的深入探讨等方面,将郭沫若早期诗学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其贡献显而易见。但遗憾的是,将研究对象孤立起来就事论事式的研究还相当普遍,整体的、系统的研究却不多见;研究视野不开阔;研究方法还未能切合对象的特点和实际;在有些问题上仍存在着人云亦云的现象。因此研究对象所属性质及历史定位问题,还需要重新或从头研究;郭沫若早期诗学建构的真相还有必要进一步逼近;研究对象所蕴涵的理论价值还有待发掘。

本书借鉴上世纪20年代特别是80年代以来的中外研究成果,着力从整体上探讨郭沫若早期诗学与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艺思潮、创作实践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力求还郭沫若早期诗学以本来面目;实事求是而不是套用西方现成的理论框架给予对象以真实的定性和历史定位;同时将郭沫若早期诗学作为个案,从其产生与形成中去探讨诗学话语产生与建构的一些规律性现象,为"五四"新文学理论研究提供借鉴,为我国当代文论建设提供仍有启示的东西。在人们普遍奢谈文学理论话语权,而扎实的个案研究还相当缺乏的今天,在受到知识分子人格问题讨论的影响,以郭沫若(包括郭沫若诗学)为研究对象的选题日趋减少之际,本文选取历史转折的"五四"时期郭沫若早期文艺思想作为研究主题,其意义不言而喻。

本书用现代心灵诗学来指称郭沫若早期文艺思想,以区分原有的浪漫主义、表现主义、唯美--印象主义、生命美学、情绪写实主义等命名。这样做绝非仅仅出于标新立异,它符合郭沫若早期诗学的实际,足以概括郭沫若早期以诗人特有的方式提出的各种理论命题,同时可以避免上述所有命名方式对西方理论框架或所谓强势话语的认同与臣服。本书在文学理论的意义上使用"诗学"一词,与一般专就诗歌而言的诗学不同的是,它还涉及小说与戏剧。尽管郭沫若在多数情况下将文学当诗或把诗当成文学来谈而不加分疏,而专论小说、戏剧的文字也不多见。本书基于郭沫若前后诗学发生较大变化的实际,将研究对象框限在1914年至1925年之间,这个时间范围之外的材料,如果有助于对问题的探讨,也不惮采用。

郭沫若早期心灵诗学是西方文艺思潮、中国传统文化以及诗学建构主体所处文化境遇、文学运动(主要是创作实践)诸因素互动的结果。根据对象的这一特点,本书运用比较诗学、文化互释的方法,力求从郭沫若早期诗学与上述四个因素关系的探讨中逼近郭沫若早期诗学建构的真相。比较诗学作为一门学科或方法论,已为文艺理论界所熟知,本书在这两个意义上使用这个概念。在学科的意义上取其影响研究,某些情况下也涉及平行比较。与一般意义上通用的中西比较不同的是,本书既涉及中西比较,也涉及传统与现代的内部比较和理论与创作不同活动的比较;而作为方法,将贯穿文章的主体部分(第二、三、四章):第二章是郭沫若早期诗学与传统文化(诗学)的比较,第三章是与西方文艺思潮的比较(此二章同时亦

涉及传统与西方的比较),第四章是与创作实践的比较。"文化互释"方法的运用,乃基于"五四"时期中西两种文化在郭沫若那里遇合激荡、消解化合的事实。在讨论传统或西方影响时,引入相对的一方以为互释,更能确切读解对象。

本书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主要是:

1、用浪漫主义、唯美--印象主义、表现主义、生命美学、情绪写实主义均无力概括郭沫若早期诗学。本书实事求是而不是套用西方现成的理论框架给予对象以现代心灵诗学的合理定性;

2、郭沫若早期心灵诗学是时代需要、中西文化(诗学)和创作实践诸因素互动的结果,这种互动决定了它区别于西方和中国传统同类诗学观念的独特形貌。本文借助比较诗学、文化互释的方法尝试走近郭沫若早期诗学建构之真相,为未来的郭沫若早期诗学乃至整个"五四"新文学理论研究提供一个视角。

3、任何文学理论话语的产生与获得,如果背离了时代需要,离开了文化传统的承传和异域文化(诗学)的借鉴,脱离了创作实践,都是难以想象的。本文将郭沫若早期心灵诗学作为个案,从其产生与形成中探讨诗学话语产生与建构的一些规律性现象,为中国当代诗学建设提供仍有启示的东西。

全书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根据郭沫若早期诗学建构的实际,提出了"现代心灵诗学"的新看法。所谓"心",我在中国古代哲学"心"的概念上使用这个词。在陆九渊、王阳明哲学那里,"心"均指人的意识,如"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心即理"等。王阳明有时又将"心"说成"灵明",《传习录》卷下:"曰:'人又甚么教做心'?对曰:只是一个灵明"。郭沫若在《论文学的研究与介绍》一文中亦使用了"灵明"这个词:"文学是赤裸裸的人性的表现。是我们人性中一点灵明的精髓所吐放的光辉"。所谓"灵",即灵魂或内心,指人的精神、思想、感情等。"心"、"灵"两字合起来指人的主观意识等精神领域的内容。所谓"心灵诗学",是指从创作主体的角度探讨文艺本源问题而形成的诗学观念。这种观念将文艺作品归结为创作主体的主观意识--内心世界的外化,或内面精神寻求表现的冲动。我以为用"心灵"二字可以概括郭沫若早期诗学所受到西方诗学的广泛影响,西方诗学所强调的感情(浪漫主义)、"自我表现"(表现主义)、"生命力冲动"(柏格森生命美学)、"本能"(弗洛伊德升华论美学)、"苦闷懊恼"(厨川白村文艺理论)、"强力意志"(尼采学说)均可归结为主观"心灵"事实。用"心灵诗学"还可以概括郭沫若早期提出的文学是"Energy的发散"、"诗的主要成分总要算是'自我表现'了"、"诗的本职专在抒情"、"文艺本是苦闷的象征"、"文艺是反抗精神的象征"、"文学是人性中一点灵明的精髓所吐放的光辉"、"艺术是从内部的自然的发生"等理论命题,切合郭沫若早期诗学建构的实际,同时又能将对象与西方表现论诗学区分开来,避免套用西方现成的理论模式或框架。而我在"心灵诗学"前冠以"现代"二字,则基于将郭沫若早期诗学与中国古代"言志"、"缘性"的诗学传统区分开来的考虑。因为在这个传统中也有类似的说法,《隋书·经籍志》:"诗者所以导达心灵,歌咏性情者也。"本书在上述基础上抓住情感论这一核心对郭沫若早期具代表性的诗学话语及其内在关系进行必要的探讨,同时又对郭沫若早期诗学中一些遭到忽视可引起歧见的复杂问题,进行了简要的辨析分疏。

第二章运用中西文化互释的方法讨论郭沫若早期诗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在讨论这一问题时,如果仅就传统文化本身这一视角切入,还难以接近郭沫若早期诗学建构的真相。因此本书认为在坚持这一视角的同时,有必要引入另一个必不可少的视角,那就是自康德以来的西方近现代文化(郭对康德之前的西方文化未予足够重视,卢俊除外)。坚持中西方文化互释的立场,乃基于以下两个事实:1、郭沫若所处的时代是中西文化激烈碰撞的时代,郭沫若一方面从少年时期起就经受传统文化的熏染,另一方面又肩负建设中国新文化的使命"别求新声于异邦",与中西文化的最深刻、最复杂的关系就发生于"五四"时期;2、中西两种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