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园里的大师足迹|照澜院深处不为人知的名人故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华园里的大师足迹|照澜院深处不为人知的名人故居

【五爷按】清华园里有不少名人故居,有的屋内四壁仍保留着岁月斑驳的模样,如梁思成、林徽因故居;有的已改头换面,成为了纪念品服务处,如照澜院16号;有的仍有许多当代著名教授居住于此,为清华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如胜因院……今天,五爷就带你一起走近清华的名人故居。文|李凌杉建筑学院建筑技术系2013级本科生李傲雪建筑学院建筑系2015级本科生

这里是清华园的南端,二校门之外。每天傍晚,这里也会升起熙攘的人烟:有附小的小朋友嬉笑玩闹,有园子的居民下班归家,有小商贩趁机摆起地摊吆喝叫卖。与北侧科研学习区相差甚大,在一片生活气息之中,新林院八号咖啡厅的灯会在此时缓缓亮起。矮矮的外墙外,透过小小的窗,隐约可以窥见里面不同于周围其他房间的景致。

新林院八号的故事

1946年10月,新林院八号迎来了梁思成、林徽因一家。梁家保留了抗战前住在北总布胡同时期的“午后茶聚”习惯。每天下午四点半开始,金岳霖、陈岱孙、张奚若夫妇等人都会相继前来。1946年到1954年,这里不仅见证了清华建筑系的历史,见证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方案的提出,见证过梁林夫妇的沙龙之中知识和思想交融碰撞的故景。

几经变迁,它成了今天的沙龙咖啡厅:有学生在里面讨论课程、聊天、瞻仰先哲,仍有着“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气质;这里成了校内“微沙龙”最活跃的场所之一,从清华校内唯一一家需要“地图指引”才能找到的咖啡厅,逐渐为大家熟知。如今,屋内四壁仍保留着岁月斑驳的模样,屋中挂着梁思成先生和林徽因先生的旧照,黑白色的大幅照片、挂着流苏的沙发、木质的矮桌、以及来回走动的慵懒的猫,颇有几分“小资”的味道。

在里面小酌一杯咖啡,也是一种别样的感受。“平时有同学一起讨论问题,或者看看书,虽然离寝室很远但是我还是喜欢来这里。咖啡很好喝,沙发很舒服,而且有一种我就在梁思成先生住过的房间里读书的优越感。”一位经常光顾咖啡厅的同学喜欢在这找个舒适的角落,一待就是一下午。

这样的保留与大部分故居的命运相比实属幸运。曾有人采访过这里的店员,生意显得多少有些冷清,“这里已经四次易主了,但是我们还是想顺其自然地做下去,也算是对这里的一种保护吧。”而北总布胡同的梁林故居,却在一次拆迁中早已被夷为平地。

↑新林院8号梁思成、林徽因故居纪念品服务处,曾经的马约翰、钱伟长故居

事实上,这片6677平方米的古朴院落,无处不可窥见清华

民国人文鼎盛的影子。钱钟书、杨绛夫妇曾在此与梁思成、林徽因为邻;新林院72号是院内最大的寓所,曾为闻一多故居。新林园2号曾居住过蒋南翔与周培源;后来周培源成了北大的第25任校长,蒋南翔则是新中国首任清华校长。这也成了唯一存世的,清华北大校长都曾住过的地方。

二校门向来是游人如织之地。正对的桥延伸出去,成了商贸林立的服务区,再向南一直走,便挨个经过了照澜院、新林院、胜因院。听似雅致的名字也有着自己的典故:照澜院原名“旧南院”,后来朱自清觉得不雅,便提议改为“照澜”,留用至今;“胜因”二字,盖因西南联大期间清华曾租用昆明胜因寺为校舍,且建造于抗战刚胜利不久,故予双重寓意以纪念。西门附近的西院建于1924年,曾居王国维,朱自清这样的文化大师,也是杨振宁、邓稼先度过童年时光的地方。

过去再好的房子,再令人徜徉的盛景都是过去。如今这些故居有的已不复存在,有的经过结构改进,有的还留存着与过去类似的面貌……凡此种种,或许因缘巧合,不过如今,缺鲜有人拂一拂风尘,叩门探望。

二校门通向邮局的路边,非常显眼的300平米多的院落,写着“纪念品服务处”,它曾经是马约翰先生和钱伟长先生的居所。

1914年秋,马约翰初到清华学校担任英文、化学、体育课程,处于对体育的热爱,后来改任体育教师。当时,清华学生的体育为4年的必修课,体育不及格或缺课8次就不能毕业或出洋(留学美国)。

而这个院子也不是现在的模样。那时的院子大门平常很少关着,旁边还有高度不及大门一半的绿色小门;北屋的中央客厅面积很大,可容纳40人开会。

马老一生勤俭,家中陈设十分简朴,除必要的沙发、茶几、五斗橱外,还有家人都十分喜爱的一架钢琴和曼德林(一种美国弹拨乐器)。马老喜欢摄影,还专在家中辟出一间暗室,他常与儿女们一起洗相、上色,拍摄最多的是清华园各样景致,钢琴上方挂着最大的一幅照片是荷花池景。

而现在,这里已经整体随着时代发展“更新换代”。

↑照澜院16号马约翰钱伟长故居(纪念品服务处)纪念品服务处的员工说道:“有往来的游客在这里购物,我们也没刻意向别人介绍过这里是马约翰和钱伟长先生的故居。”门口拎着水果经过的同学则摊手:“我知道马约翰先生,也很崇拜钱伟长先生,可是我真的不知道他们曾住在过这里。”

照澜院再向南便是胜因院。这片院落建于1946年,在当年它们是全北京都能数得上的先进高品质的别墅洋楼。如

今,有的被修缮成独立的小楼,用作中美研究中心、校友会办公楼。当代许多著名教授也居住于此,为清华学生传道授业解惑。

↑胜因院27号然而更多的情况是,那些不为人知的偏僻的故所,它们曾经居住过足够有名头的故人,却早因故人离去而逐渐消失无踪。

地处更偏僻的照澜院二号,曾经是陈寅恪先生的居所。

二十多年的求学生涯、留学海外十多年,陈寅恪来到清华时已经36岁,仍是孑然一身。到校不久,他就搬至照澜院2号,与住1号的赵元任一家为邻。当时的赵元任正为书多屋小而发愁,陈寅恪便将屋子的一半让出给赵家使用,毫不介意。赵元任夫妇在生活上也对单身的陈寅恪也非常照顾,陈在结婚前,一直在赵家吃饭。

陈寅恪觅得理想伴侣唐筼女士,与之结婚后,又搬入了西院36号。西南联大期间,清华搬至昆明;抗战胜利后,陈寅恪夫妇又辗转至新林院52号。此时的陈寅恪双目接近失明,仍然坚持在家为历史系和中文系的学生开课。由于眼睛看不见,他将书斋起名为“不见为净之室”。

1948年,陈寅恪离开清华时,仍然割舍不了对清华园深深的眷恋:“寻梦难忘前度事,种花留与后来人。”

如今,找到这个住处并不算容易。外围的照澜院十六号临着街,还经修缮尚有干净整洁的外表;在一片围墙院落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