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27篇:1-9篇(共40张PPT)人教部编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27篇:1-9篇(共40张PPT)人教部编版
【词语溯源,回归教材】 1.解释课内加点的词。 (1)饭疏食,饮水(喝) (2)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及,比得上) (3)逝者如斯夫(像) (4)温故而知新(新的理解和体会)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阅 读27篇 :1-9篇 (共40 张PPT) 人教部 编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阅 读27篇 :1-9篇 (共40 张PPT) 人教部 编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阅 读27篇 :1-9篇 (共40 张PPT) 人教部 编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阅 读27篇 :1-9篇 (共40 张PPT) 人教部 编版
(二)西湖七月半 吾辈始舣舟①近岸。断桥石磴始凉,席其上,呼客纵饮。此时,月如 镜新磨,山复整妆,湖复靧面②,向之浅斟低唱者出,匿影树下者亦 出,吾辈往通声气,拉与同座。韵友③来,名妓至,杯箸安,竹肉④发。 月色苍凉东方将白客方散去。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 拘人,清梦甚惬。 【注释】①舣(yǐ)舟:将船向岸边靠拢。②靧(huì)面:洗脸。③ 韵友:风雅的朋友。④竹肉:竹,指箫、笛等竹制管乐器;肉,歌喉。
(2)尝月下戏(玩耍)
(3)人语之曰(对……说)
(4)当极明邪(亮)
(5)不然(这样)
(6)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阅 读27篇 :1-9篇 (共40 张PPT) 人教部 编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阅 读27篇 :1-9篇 (共40 张PPT) 人教部 编版
【解析】A.才;B.重新/又;C.到/达到极点;D.安放/安于。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阅 读27篇 :1-9篇 (共40 张PPT) 人教部 编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阅 读27篇 :1-9篇 (共40 张PPT) 人教部 编版

七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ppt课件全面版

七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ppt课件全面版
• 生平经历:25岁中进士,登甲科——被任 命当官——升官——因遭小人排挤降职— —遭宰相卢杞陷害,被遣往叛军处劝降— —不幸被叛军所害享年76岁。
颜真卿书法作品欣赏
在中国书法史上 占有特殊地位, 唯一能和大书法 家王羲之互相抗 衡,先后辉映的, 就是颜真卿了。 他的书法,以楷 书为多而兼有行 草。用楷书所写 之碑,端正劲美, 气势雄厚。他生 于楷书流行之际, 与王羲之之典型 相对,导开书法 新风气。
欧阳询作品欣赏
颜体
• 颜真卿(709-785),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 安)人,祖籍唐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 字清臣。是中唐时期的书法创新代表人物
• 颜真卿他的书迹作品众多,据说流传下来 的有130多种。为后人重视的楷书有楷书 《多宝塔》、《东方画赞碑》、《麻姑仙 坛记》、《郭家庙碑》、《颜勤礼碑》 等。
• (5)无足:不值得
• 2、 翻译:
• (1)或径行平原大野。
有时直接走过平原旷野。

(2) 询:
打开 (4)发:
各种(6) 诸:
• (2)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 就到附近的客店中打开书仔细认真地查看。
• 3、文中顾炎武好学不倦表现在哪些地方,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 1、所到之处都有书陪伴
2、所带之书多,(二马三骡载书自随)。
代表作:《千字文》、《洛神赋》、《汲黯传》、 《胆巴碑》、《归去来兮辞》
赵孟頫书法作品欣赏
一、顾炎武手不释卷

凡先生之游,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所
至厄[è]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与平日
所闻不合,则即坊肆[fāng sì]中发书而对勘
[kān]之。或径行平原大野,无足留意,则于鞍
上默诵诸经注释;偶有遗忘,则即坊肆中发书而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演示课件.ppt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演示课件.ppt
精选课件
【 命题规律探寻】常见题型:
1. 用“/”给文中画 线句断句。(限断两 处)(3分) 范与兰七十有三 好琴喜种兰及盆 池 小 景。
(2015年温州)
2.用“/”给文中画线的 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2分) 倍卫三十里闻宁喜 之难作右宰谷臣死 之。
(2015年台州)
常见题型2——断句
精选课件
1. 本文所倡导的为政之
道,与下列哪篇课文的主 题最接近?( )(3分)
A.《唐雎不辱使 命》 B.《曹刿论战》
C.《大道之行 也》 D.《醉翁亭记》
2.这篇短文给了你哪些人 生启示?请用自己的话回 答。(2分)
(2015年绍兴、义乌)
(2015年金华)
常见题型7——主旨情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握
精选课件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
靖郭君:为了筑高薛国城墙起初不听别人劝告 ,后来在齐人的进谏下接受意见,是一个 能虚心纳谏、知错就改的人。 (2分)
精选课件
【把握人物形象策略指导】
1.概括事件知个性。 2.品味描写显性情。
精选课件
【实战演练】
4. 根据文章内容,简要评析郑武公、靖郭君两 人的性格特点。( 2 分)
5. 阅读【甲】【乙】【丙】文后,你获得了怎 样的人生启示?请结合邻人之父、关其思、 齐人作答。(4 分)
纵使、苟、然、故、是故)前往往需要停顿;语
气助词(乎、哉、也、焉、耳、欤)后面往往需
要停顿。
精选课件
【实战演练】
甲乙丙三个文段比较阅读(14分)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 分) (1)胡,兄弟之国也,子言伐之,何也?
(2)失齐,虽隆薛之城到于天,犹之无益也。
精选课件

部编语文七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与传统文化拓展训练优质课件第一部分世说新语 ppt9

部编语文七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与传统文化拓展训练优质课件第一部分世说新语 ppt9
A.时吏有诈称母病求假(借) B.事觉收之(被发觉) C.考求众奸(奸诈) D.令吏杀焉(美好)
【解析】A.请假;C.奸:罪状;D.令:命令。
5.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欺君不忠/病母不孝/不忠不孝/其罪莫大
部编语文七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与传 统文化 拓展训 练优质 课件第 一部分 世说新 语 ppt9
7.你如何评价陈仲弓的行为?
赞成:因为犯人是不忠不孝之徒,既欺骗君主,又咒骂母亲。不赞成:虽然此人撒谎请假 ,但是应该给他解释的机会,有可能他撒谎是另有隐情。
部编语文七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与传 统文化 拓展训 练优质 课件第 一部分 世说新 语 ppt9
部编语文七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与传 统文化 拓展训 练优质 课件第 一部分 世说新 语 ppt9
(担任,做) (假装)
(收押,逮捕) (交给)
(审察,查究) (难道)
3.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A.事觉收之
择其善者而从之
B.令吏杀焉
必有我师焉
C.时吏有诈称母病 学而时习之
D.岂复过哉
闻道龙标过五溪
【解析】A.时:当时;C.过:超过;D.令:命令。
4.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B
【词语溯源,回归教材】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可以为师矣 (2)元方时年七岁 (3)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4)为人谋而不忠乎
(做,成为) (当时) (诡诈)
(竭尽自己的心力)
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 (1)陈仲弓为太丘长 (2)时吏有诈称母病求假 (3)事觉收之 (4)主簿请付狱 (5)考众奸 (6)岂复过哉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时吏有诈称母病求假,事觉收之。

九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课件:专题七 文言文阅读 (共23张PPT)

九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课件:专题七 文言文阅读 (共23张PPT)
(袁中道《游岳阳楼记》,有删改)
7
【注释】①委:水流所聚,汇集。②练:白色丝绢。③愀然:形容神色 严肃或不愉快。④泫然:水滴下的样子,多指流泪。⑤束发:年纪轻。⑥政 最:政绩考核第一等。
8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至若春和景.明.( 景:日光、阳光;明:明媚 )
(2)而或.长烟一空( 有时 )
6
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如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白溪练② 上。取酒共酌,意致闲淡。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阵而来,亦 甚雄快。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予 时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③以悲,泫然④不能自已也。
昔滕子京左迁此地,郁郁不得志,增城楼为岳阳楼。既成,宾僚请大合 乐落之,子京曰:“直须凭栏大哭一番乃快!”然其束发⑤登朝,入为名臣, 出为名帅,已稍稍展布其才;而又有范公为知己,不久报政最⑥矣,有何可 哭?
13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 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 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 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 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 谁?庐陵欧阳修也。
14
【乙】余作醉翁亭于滁州,太常博士沈遵,好奇之士也,闻而往游焉。 爱其山水,归而以琴写之,作《醉翁吟》三叠。去年秋,余奉使契丹,沈君 会余恩冀之间。夜阑酒半,援琴而作之,有其声而无其辞,乃为之辞以赠之。

初一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PPT课件

初一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PPT课件

知其能自新,不复有故态,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
【注释】①许昌:古地名,在今河南境内。②如礼:按
规定礼节。③就:本义为“接近”,此指“得到”。④
驯谨:顺从而谨慎。
者易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羡其不孤,二则羡其得
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

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C遂就书。一冬之间,诵
《孝经》《论语》。
1.选出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邴原少孤:失去父亲
B. 一则羡其不孤:羡慕
2C.. 二翻你则译若羡。有其童得子这学苟样:有的代志词,志,吾向自徒,己相教我,愿不D意.求师资只恻也教然。你曰:,悲不伤收或同钱情。的样子。
3.短文写了两个人物,邴原和老师,请任选其中的一个人物,说说你对他 的看法。
七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①,芒芒然归②,谓其人曰:“今 日 病矣③!予助苗长矣④!”其子趋而往视之⑤,苗则槁矣⑥.天下之不 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 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注释] ①闵(mǐn)同“悯”,担心,忧虑。长(zhǎng)生长,成长 ②芒芒然——疲倦的样子。 ③病——精疲力尽,是引申义。 ④予—— 我,第一人称代词。 ⑤往——去,到..去。⑥槁(gǎo)——草木干枯。
第二年再停止
四 【原文】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 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 终身不敢言归。 【注解】①讴:这里是歌唱。②饯行于郊衢:饯,设宴送行。郊衢, 郊外的大道边。③抚节悲歌:抚节,打着节拍。④薛谭乃谢求反:谢, 道歉。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文言文阅读》课件

《文言文阅读》课件

02 文言文阅读技巧
理解文意
总结词
理解文意是阅读文言文的基础,需要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词汇和语法结构。
详细描述
在阅读文言文时,首先要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大意。对于生僻字词和不熟悉的 语法结构,可以通过查阅字典、词典或相关资料来帮助理解。同时,要注意积累 常见的文言文词汇和用法,提高自己的文言文阅读水平。
专有名词
文言文和现代汉语在词汇方面存在显 著差异,文言文使用古汉语词汇,而 现代汉语则使用近现代汉语词汇。
文言文中包含大量古代专有名词,如 人名、地名、官职名等,这些在现代 汉语中可能已经消失或被替代。
词义演变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文言文的词汇 意义已经发生了变化,现代汉语中这 些词汇的意义可能与文言文不同。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句法比较
句式结构
文言文的句式结构和现代汉语存 在较大差异,如省略句、倒装句
等在文言文中较为常见。
语气助词
文言文中的语气助词与现代汉语 有所不同,如“也”、“乎”、 “矣”等,这些助词在现代汉语 中可能不再使用或意义发生了变
化。
词序
文言文中的词序与现代汉语有所 不同,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 句式结构在文言文中较为常见。
表达方式比较
文言文精练
文言文表达方式简洁精练,语言优美 ,常常使用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 读来朗朗上口。
现代汉语通俗易懂
现代汉语表达方式更加通俗易懂,更 贴近口语化,易于理解和接受。
05 文言文阅读实践
阅读练习
总结词
通过阅读文言文文章,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 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
详细描述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文言文篇章,设计多种阅 读练习,如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帮 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提高阅读速பைடு நூலகம்和 准确性。

课外文言文训练三ppt课件.ppt

课外文言文训练三ppt课件.ppt

3.王朗救与不救他人的理由,十而分要简抛单弃,被救救人之是人因是为因船为上还有
; 。
空余的地方可以让求救者上船
。(用自己的语言回答)(4分)
4.强“盗世在追以杀此求定救华者、害王怕自之己优被劣牵”累,你认为华歆“优”在:
一诺千金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注:①石,重量单位,一石为120斤。②关:同“弯”, 指拉满弓。中关,指弓只拉了一半的弧度。
1. 解释下列句中红色词(4分) 1)齐宣王好射( 喜爱 )2)左右皆试引之( 拉 )
2. 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
A. 这不是大王所能够使用的吗?
B. C. D. 3.
除了大王还有谁能用这张弓? 难道大王不能使用这张弓吗? 齐宣王好射,悦 大莫臣非都只说有“大此王不能下够九正石确”使,用原?因是人弓_之也__谓 。__己__能__用_强______。
公何好学? 您为什么(这样)喜欢学习呢?
3.“故借此遮目耳”中的“此”是必指携书一本,观玩不辍
(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4.从选文看,人们敬重曹练亭的原因是 ⑴ 对百姓仁厚,
⑵ 心胸开阔
(4分)
华歆、王朗俱乘舟避难,有一人欲依附①,歆则难之。朗曰:“幸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破坏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性,且在一定部位生长繁殖,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生理过程 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 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 此定华、王之优劣。
【注释】①依附:投靠。
1.解释下列红色的词语。(2分)
俱乘舟避难( 全,都 )
2.以下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初中文言文阅读ppt优秀课件

初中文言文阅读ppt优秀课件

句式
1、判断句 古汉语判断句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对 主语进行判断,一般不用判断词“是”字。 u基本形式:“……者,……也”, “……,……者”,“……,… …也”。 u另一种是用 “则”“皆”“乃”“为”“即”“非” 等判断词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
u还有一种情况是不用判断词,要根据上 下文判断。
(9)“…,…也” 例:鱼,我所欲也; 熊掌,亦我所欲也 (10)“…也”例: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否定: (11)“非” 兵革非不坚利也
2、省略句 句子中省略某个词或某个成分的现象, 在文言文中较为常见。 主要有: (1)省略主语 a承前省 渔人甚异之……(渔人)便舍 船,从口入 (《桃花源记》) b 蒙后省 沛公谓张良曰:“……(公)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鸿门宴》) c 对话省 (此)忠之属也。(《曹刿论 战》)(此,代前文“小大之狱,虽不 能察,必以情”)
(4)介宾结构(状语)后置 A于 例: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 全句为 “于南阳躬耕,于乱世苟全性命”的倒装, B以 例:屠惧,投以骨。
4、被动句 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是用“于”“为”“为……所”“见”字表 被动句。
二是没有被动词,意思上隐含被动,要根据上 下文语意去推断。 (1)没有标志词语: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 子负二山 被……所感动 (2)有标志词语 a为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 嘲笑)
(2)省略谓语或省略动词 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十二章》)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曹刿论战》)
(3)省略宾语 投(之)以骨。(《狼》) 君与(之)俱来。(《隆中对》) (4)省略介词 林尽(于)水源。(《桃花源记》) (5)省略量词 文言文中数词后常省略量词 一(张)桌,一(把)椅,一(把)扇,一 (块)抚尺而已

第9讲课外文言文阅读课件(幻灯片18张)

第9讲课外文言文阅读课件(幻灯片18张)

从前为了义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不接受,现在却为了妻妾的侍奉而
接受了。
(2)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3分)
我听说君子按照功劳的大小来接受俸禄。
【思路点拨】第13题翻译句子,第(1)句抓关键词“乡”(通“向”,从 前)和“受”(接受),第(2)句抓关键词“闻”(听说)和“当”(应当), 理解准确,再串句通顺即可。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D )
A.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辩:同“辨”,辨别)
B.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乏:贫苦,缺乏)
C.孔子辞不受
(辞:推辞)
D.入谓弟子曰
(谓:认为)
【思路点拨】第10题,D项中“谓”后面有“曰”,就表明是说话,译为
“告知”“对……说”。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节选自《孟子·告子上》) 【乙】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①以为养②。孔子辞不受,入谓 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③景公,景公未之行④而赐之廪 丘,其不知丘⑤也亦甚矣。”令弟子趣⑥驾,辞而行。
(选自《吕氏春秋》) 【注释】①廪(lǐn)丘:地名。②养:供养之地。③说(shuì):游说。 ④未之行:没有采用我的主张。⑤丘:孔子,名“丘”。⑥趣:催促。
10.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盍各言尔志(助词,无义)
( A )(2分)
B.衣轻裘(名词活用为动词,穿)
C.敝之而无憾(弄坏,使……破旧) D.无施劳(功劳)
【思路点拨】第10题考查实词释义。“盍各言尔志”中“尔”是代词“你” 的意思。
11.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B ) (2分)
12.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D)

课外文言文分类阅读训练(1)(写人叙事类)课件(共35张ppt)++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

课外文言文分类阅读训练(1)(写人叙事类)课件(共35张ppt)++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

不得举。乾隆元年举博学鸿词③,乾隆十五年举经学,皆不录用。朝官相知、提督学政者,率邀之幕
中阅文。因历天下佳山水,为歌诗自发其意。年逾六十,乃得黟县教谕④。又数年,去官归枞阳,不
复出。卒,年八十三。
先生少时,与鼐伯父姜坞先生最厚。鼐于乾隆四十年自京师归,屡见之于枞阳。先生伟躯,巨髯,
能以拳入口,嗜酒,谐谑,与人易良无不尽。尝谓鼐:“吾与汝再世交矣!”
方法指引 【借助工具书】效:①模仿,仿效;②献 ,呈现;③效果,功效。
【课内迁移】“如苞何足言耶?”中的“ 足”,根据《桃花源记》中“不足为外人 道也”的“足”,可理解为“值得”。
文中语句
字词解释
即知其意而善效之 效:(1)
年逾六十
逾:(2)
【成语推断】“与鼐伯父姜坞先生最厚” 中的“厚”,可以根据成语“深情厚谊” 中的“厚”推断为“交情深厚”。
【借助工具书】《古代汉语词典》弭:①末端用骨 做装饰的弓;②消除,停止;③安抚,安定。
文中语句
字词解释
即劝京决策 南归
南:(1)
甚备 备:(2)
讲求弭盗之 术
弭:(3)
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4分) 欲望陛下深思致盗之由,讲求弭盗之术,无徒恃平盗之兵。
答案:2.(1)向南 (2)完备,详尽 (3)消除,停止 3.希望陛下深入思考产生盗贼的缘由,讲求消除盗贼的方法,不要只是依靠平定盗贼的军队。
(节选自《李愬雪夜入蔡州》) 【注释】①愬(sù):李愬,带领部队夜袭的首领。②(jué):头,一种掘土农具,这里是挖的意思。 ③元济:吴元济,叛军头领。④刍:草。
1.给画波浪线句子断句,请你用“/”标出来。(限三处)(3分) 愬遣李进诚攻牙城毁其外门得甲库取器械

中考语文复习课件:专题三 课外文言文阅读(共31张PPT)(优质版)

中考语文复习课件:专题三 课外文言文阅读(共31张PPT)(优质版)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儿当佣钱塘数月,得钱米活家,母勿忧。 我会到钱塘去做几个月的雇工,赚钱买米使家人活下去,请母亲不要担忧。 ②于是日操瓢道乞。 从此,(他和女子)每天拿着瓢沿路乞讨。
4.潘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其言行分析。 潘生是一个有担当、深明大义而又孝顺的人。可从以下几方面看出:潘生在 家人因食物缺乏面临死亡威胁时,主动外出赚钱养活家人;穷困潦倒的潘生 帮助女子与远在南方的家人团聚,又不图回报;潘生毅然放弃做家境较好人 家女婿的机会,执意回家侍奉母亲,照顾弟弟。
名题强化 一、(2017烟台)文言文阅读。 又西五十二里,曰竹山,其上多乔木,其阴多铁。有草焉,其名曰黄雚①,其 状如樗②,其叶如麻,白华而赤实,其状如赭③,浴之已疥④,又可以已胕⑤。 竹水出焉,北流注于渭,其阳多竹箭,多苍玉。丹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洛水, 其中多水玉,多人鱼。有兽焉,其状如豚而白毛,大如笄⑥而黑端,名曰豪彘 ⑦。 【注】①黄雚guàn;草名。②樗chū:树名。③赭:赭石,就是现在所说的赤 铁矿,即古人使用的一种黄棕色的矿物染料。④疥:疥疮,一种皮肤病。⑤胕 fú:浮肿。⑥笄:古代的一种簪子,用来插住挽起的头发或插住帽子。⑦豪彘: 即豪猪,俗称箭猪。
1.请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限断两处) 汝父为吏常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
汝父为吏/常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
②修给闻犯而人服找之活终下身来。(不死)的理由却找不到,那么死者和我都不会感到遗憾。
欧阳修听了母亲的话后,一生都遵从父亲(母亲)的教导。
考点三 概括、探究、感悟
典型例题 (2013兰州)阅读《师旷撞晋平公》一文,回答1~3题。 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 师旷①侍坐于前,援②琴撞之。公被衽③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 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师 旷曰:“哑④!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请除⑤之。公曰:“释之,以为 寡人戒⑥。” 【注】①师旷:春秋时晋国乐师。他双目失明,对音乐有极深的造诣。②援: 执持,拿。③衽:衣襟。④哑:表示不以为然的惊叹声。⑤除:消除。⑥戒: 鉴戒。

2024年福建省中考语文复习《课外文言文主题阅读》课件

2024年福建省中考语文复习《课外文言文主题阅读》课件

2021[文件:中教联标彩.t]
查阅词典选择义项
辞:①解说,申辩;②告诉,
往辞少年
(3)辞:_告__别______________
讲话;③推辞,不接受;④告
别。(《古代汉语词典》)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居一二日,果有材木大至,良而价廉。 _过__了__一__两__天__,__果__然__(从__山__里__)_运__来__了__大__批__的__木__材__,__质__量__好__而__且__价__格__便__宜__。____
2021[文件:中教联标彩.t]
二、(2023•苏州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军吏徐彦成,恒业市木。丁亥岁,往信州汭口场,无木可市,泊舟久
之。一日晚,有少年从二仆往来岸侧,状若访人而不遇者。彦成因延入舟 中,为设酒食,宾礼之。少年甚愧焉,将去,谢曰:“吾家近此数里别业 中,君旦日能辱顾乎?”彦成许诺。明日乃往,行里余,有仆马来迎,奄
【解析】“得在诸贵行末”意为得以在诸位权贵一行的末端,是谦辞,胡商在 太后面前放低自己的姿态,也与其身份相对应,不可断开,排除A、D两项; “既受厚恩”与“岂敢惜死”构成因果关系,意为既然蒙受了皇恩,哪里敢爱 惜自己的生命,中间应断开;同时“不出士开”与“朝野不定”构成假设关 系,从反面说明不把和士开赶出朝廷的危害,中间应断开。故选C项。
(2)使楼前善《水调》者奏歌。 2021[文件:中教联标彩.t]
_让__楼__前__擅__长__唱__《__水__调__》__的__人__弹__奏__歌__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帝慨叹李峤为“真才子”,含义丰富,意味深长。请结合全文,谈谈 你的理解。 _李__峤__学__识__渊__博__,__才__思__敏__捷__,__文__章__为__世__人__传__诵__,__确__有__才__华__;__李__峤__留__下__的__作__品_ _贴__近__生__活__,__富__含__哲__思__,__能__够__让__人__产__生__共__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未穷青之技(学尽)②秦青弗止( 不 )③响遏行云(遏止)
2.翻译: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
译文: 薛谭向秦青学习演唱的本领,他没有学尽秦青的技艺,自认为
把师傅的本领完全学尽了 。
4.这个故事给你以怎样的启示?
答: 学习没有止境,要谦虚好学,不能够浅尝辄止 。
5.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

【阅读训练】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去: 去( 离开 ) 方( 正 )
欲 (想要) 还: (回去)
2、解释下列句子中"之"字各指代什么
1)问之,曰:"欲作针。"( 老妪 )
2)学而时习之( 学过的知识 )
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答: 李白被老妇人感动了,回去完成了学业
4.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
是非君子之道
译文: 这不是君子的行为
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译文: 请让我减少偷鸡的数量,每月偷一只鸡,来等待
第二年再. 停止
3
四 【原文】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 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 终身不敢言归。 【注解】①讴:这里是歌唱。②饯行于郊衢:饯,设宴送行。郊衢, 郊外的大道边。③抚节悲歌:抚节,打着节拍。④薛谭乃谢求反:谢 ,道歉。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解释画线词语。
(1)主人与食 给
(2)缘有盐故 因为
2.愚人发现食物因盐好吃之后,做了什么事? 愚人发现食物因盐好吃之后就空口吃盐
3.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总结出这则笑话蕴含的道理。
.做事要把握尺度,不能走极端;认识事物不能一 知半解。
.
5
幼年丧父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
“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请人?”时邺笔立
成,可观。太祖甚异之。 恰逢邺城铜雀台落成,曹操让
他们各自作一篇赋。曹植落笔
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羡其不孤,二则羡其得
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
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
《孝经》《论语》。
1.选出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 邴原少孤:失去父亲
B. 一则羡其不孤:羡慕
(一)
标准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
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
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阅读训练】
1.书信解释下面句中加线的词
①书遂大进(终于) ②平生于书 (对于) ③或答人 简札(有时)(书信)
2.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 稍微有些不满意,一定再三修改,不满足
答: 有,薛谭知错就改,马上向师傅道歉,并且留下来继
续学习,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
.
4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
,更为益①盐。既得盐羹,便自念言:“所以羹者,缘有盐
故。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盐已口爽②。(《
百喻经》) [注释]①益:增加。②爽:败坏(口味)。③返
:同“反”,相反。
C. 二则羡其得学:代词,自己 D.教,不求资也。
你若有这样的志向,我愿意只教你,不收钱。
3.短文写了两个人物,邴原和老师,请任选其中的一个人物,说说你对他 的看法。
.
6
七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①,芒芒然归②,谓其人曰:“今日 病矣③!予助苗长矣④!”其子趋而往视之⑤,苗则槁矣⑥.天下之不助 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 。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注释] ①闵(mǐn)同“悯”,担心,忧虑。长(zhǎng)生长,成长 ②芒芒然——疲倦的样子。 ③病——精疲力尽,是引申义。 ④予—— 我,第一人称代词。 ⑤往——去,到..去。⑥槁(gǎo)——草木干枯 。
示。 铁杵磨针
.
2

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
之道。” 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
【注解】①攘:这里是偷窃的意思
【阅读训练】
1、解释加点字:
是非君子之道( 这 )( 做法 )以待来年然后已
( 停止)
2、翻译下面句子(4分)
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
译文: 现在有个人每天偷他邻居家的鸡
1.解释:揠( 拔) 归(回去) 趋(快步走)谓(对---说) 益(好处 )
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寓意?
客观事物的发展自有它的规律,纯靠良好的愿望和热 情是不够的,很可能效果还会与主观愿望相反。这一 寓言还告知一具体道理:"欲速则不达"。
.
7

粤中庄有恭,幼有神童之誉。家邻镇粤将军署,时为放风筝之戏, 适落于将军署之内宅,庄直入索取。诸役以其幼而忽之,未及阻 其前进。将军方与客对弈,见其神格非凡,遽诘之曰:“童子何 来?”庄以实对。将军曰:“汝曾读书否?曾属对否?”庄曰: “对,小事耳,何难之有!”将军曰:“能对几字?”庄曰: “一字能字,一百字亦能之。”将军以其言之大而夸也,因指厅 事所张画幅而命之对曰“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 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庄曰:“即此间一局棋,便可对 矣。”应声云:“残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无粮, 喝声将军提防提防。” 【注释】①粤中:今广东番禺市。②庄有恭:清朝人,官至刑部 尚书。③神格:神情与气质。④曾属对否:曾经学过对对子吗? ⑤厅事:指大堂。⑥火卒:军中伙夫。
1、①适正赶上②弈下棋 ③对对“对子④”夸吹牛 ⑤因 于是 2、①诸役以其幼而忽之 差役们因为他年幼而忽视了他 ②遽诘之曰 立刻问他道 ③庄以实对 庄有恭用事实回答 ④何难之有! 有什么难的呢!
.
8

曹植年十余岁,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
善属文。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请人邪?”植跪曰:
3. 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 答: 文征明勤奋习字,获得很大的进步。
.
1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
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
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注:[媪](ǎo)年老的妇人。[杵](chǔ)棒槌。[卒业]完成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