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S与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联合用药抗栓作用及机制_梁世秀
血栓弹力图评价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对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

血栓弹力图评价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对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血栓是一种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常见病因,而血小板聚集是血栓形成的主要过程之一。
在脑梗死患者中,血小板聚集功能的改变被认为是引起血栓形成和疾病进展的重要因素。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被广泛应用于脑梗死的治疗和预防中。
本文旨在探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对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并分析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
一、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作用机制阿司匹林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通过抑制环氧酶活性而阻断花生四烯酸(AA)途径,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功能。
阿司匹林主要通过抑制血小板中的COX-1酶活性,阻断了血小板内花生四烯酸代谢的一步,从而抑制了血小板生成TXA2(血栓素A2),降低了血小板的粘附和聚集能力,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而氯吡格雷则是一种ADP受体拮抗剂,通过抑制ADP受体而阻断ADP诱发的血小板聚集反应,从而达到减少血栓形成的效果。
二、血栓弹力图(TEG)在评价血小板聚集功能中的应用血栓弹力图是一种反映全血凝血功能的全面性实验方法,通过观察全血在不同阶段的凝固过程,可以全面评估血小板聚集、纤维蛋白形成和凝血酶形成等凝血功能。
在临床应用中,血栓弹力图可以直接测定血小板聚集功能,为评价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许多研究已经证实,口服阿司匹林可以显著抑制脑梗死患者的血小板聚集功能,从而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通过血栓弹力图的观察发现,患者在口服阿司匹林后,血小板聚集功能明显下降,表现为R、K值延长,MA值降低。
这些结果提示,阿司匹林可以有效地抑制脑梗死患者的血小板聚集功能,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从而降低了再发脑梗死和其他血栓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通过对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对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均可以有效抑制脑梗死患者的血小板聚集功能,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2. 氯吡格雷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表现为更明显的R、K值延长和MA值下降;3. 对于脑梗死患者,选择合适的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可以更有效地控制血栓形成的风险,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是心肌缺血缺氧导致的心肌坏死。
它通常由于冠状动脉的粥样硬化性斑块破裂、血栓形成而阻塞冠状动脉引起。
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高、病情危重,对患者生命造成威胁。
目前,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已经广泛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中,并且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本文将对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
阿司匹林是一种抗血小板药物,它通过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凝集,从而防止血栓的形成。
阿司匹林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作用主要是防止血栓的形成,减少心肌梗死的范围和程度。
氯吡格雷是另一种抗血小板药物,它通过抑制ADP受体,阻断ADP介导的血小板激活,从而减少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可以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协同发挥抗血小板作用,更好地预防和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研究表明,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非常显著。
联合应用可以有效地减少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进而减少心肌梗死的范围和程度。
联合应用可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一项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大规模临床研究发现,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能够显著降低30天内的死亡率和再发心肌梗死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联合应用还可以减少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除了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效果显著外,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还具有其他优点。
它的药物作用相对稳定,用药方便,患者易于遵从医嘱。
联合应用的安全性较高,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不良反应较轻。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具有对抗动脉粥样硬化、预防心血管事件再次发生的作用,可以为患者长期的心血管保健提供保障。
尽管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中的疗效显著,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仍需注意一些问题。
联合应用可能增加出血的风险,应严格掌握适应症,避免不必要的用药。
联合应用可能增加患者的药物负担,需要密切监测药物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评定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评定急性脑梗死是一种突然发生的脑血管意外事件,危害非常大,其时间窗口较短,需要及时进行干预。
目前,抗血小板治疗已成为急性脑梗死的常规治疗方法之一,而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已成为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就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进行评定。
一、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的药理特点氯吡格雷是一种强力的抗血小板药物,通过抑制 ADP 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而发挥作用。
氯吡格雷通常被用于防治冠心病患者的血小板聚集,已被证实可以减少心源性缺血的发生。
而阿司匹林是一种常用的抗炎镇痛药,其主要作用是抑制白细胞的产生以及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从而达到抗血栓的目的。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可以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发挥出明显的疗效。
例如,2018 年,一项名为“Triple therapy of Aspirin, Clopidogrel and Thrombolysi s for Acute Ischemic Stroke” 的临床研究发现,将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与溶栓联合使用可以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再通率和临床效果,同时不增加明显的出血风险。
同时,该方案还能够降低患者的肝肾功能损害,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此外,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联合使用也被广泛运用于其他类型的脑血管疾病,如脑出血、短暂性脑缺血等。
优点:1.双重抗血小板效应: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联合使用可以实现双重抗血小板效应,从而最大限度地抑制血小板在脑血管中的聚集,防止脑血管再次受损。
2.提高再通率: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与溶栓联合使用可以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再通率,从而进一步提高患者的临床效果。
3.降低肝肾功能损害:相较于单一药物治疗,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可以减少对肝肾功能的影响,进一步保护患者的身体健康。
1.出血风险: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联合使用虽然可以降低再梗死率并且不增加明显的出血风险,但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出血的风险,需要在使用时加以注意。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分析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是由于心肌缺血导致的心肌细胞坏死的严重疾病。
积极治疗AMI 是重要的临床措施之一,尤其是在早期干预的治疗中。
目前,联合应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已被广泛应用于AMI治疗中,并被证明具有显著的疗效。
本文将以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为重点进行分析。
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的作用及机制氯吡格雷是一种ADP受体拮抗剂,能够阻断血小板的ADP受体,减少血小板的聚集和激活,从而防止血栓的形成。
而阿司匹林则属于非类固醇抗炎药,主要通过抑制环氧酶(COX)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达到抗血小板聚集的效果。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使用已被广泛应用于AMI治疗中,并被证明能够显著改善AMI患者的预后。
大量的临床试验和Meta分析表明,与单独应用阿司匹林相比,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使用能够显著降低AMI患者的血栓(重复血栓形成)和非致死性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并能进一步降低AMI患者的死亡率。
例如,Clopidogrel in Unstable Angina to Prevent Recurrent Events (CURE)试验是一个随机双盲试验,招募了12,562名AMI患者。
在治疗期内,患者分别接受了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或仅接受阿司匹林。
结果显示,相对于仅使用阿司匹林的组,联合使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的组在30天和1年内的死亡率、再次心肌梗死率和缺血性中风率显著降低。
类似的,另一项Meta分析也表明,与单独使用阿司匹林相比,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联合使用能够显著降低AMI患者的死亡率、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率和中风率。
然而,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使用也存在一定的安全性问题。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出血,尤其是消化道出血。
此外,长期使用氯吡格雷可能增加出血风险,特别是在高龄患者和伴有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
因此,临床上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危险因素来确定合理的用药方案,并在使用期间进行监测和调整。
心肌梗死治疗中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分析

心肌梗死治疗中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分析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其治疗至关重要。
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都是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常用于心肌梗死的治疗。
本文将对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在心肌梗死治疗中的效果进行分析。
1. 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氯吡格雷是一种氯乙基三聚氰胺类抗血小板药物,通过抑制血小板磷脂酶A2的活性,减少血小板的聚集,从而起到抗血栓作用。
而阿司匹林则是一种非类固醇类抗炎药,主要通过抑制环氧酶活性,从而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减少血小板聚集和减轻血栓形成。
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具有协同的抗血小板作用。
氯吡格雷通过抑制ADP受体,阿司匹林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两者共同作用可以更加有效地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减少血栓形成。
联合应用可以增强抗血栓的效果。
多个临床研究已经证实了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在心肌梗死治疗中的有效性。
PLATO试验是一项较大规模的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研究,包括18,624名患者,结果显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可显著减少心肌梗死复发率和心血管死亡率。
CURRENT-OASIS 7试验和TRITON-TIMI 38试验也证实了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和心肌梗死中的有效性。
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在心肌梗死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临床研究表明,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出血风险的增加并不明显,而且对有高出血风险的患者进行重点监测和管理可以有效减少出血风险。
尽管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在心肌梗死治疗中具有显著的疗效,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需注意一些事项。
联合应用时需根据患者的临床特征、禁忌症和用药不良反应等因素进行合理的用药选择和监测。
合理的剂量和使用时间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在心肌梗死治疗中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在临床应用时还需综合考虑患者个体化的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用药选择和监测,以确保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疗的效果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疗的效果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它的发生往往会给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显示,每年全球有数百万人因急性心肌梗死而死亡,而且发病率还在逐年增加。
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与心肌缺血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旦心肌血液供应不足,就会出现心肌缺血,最终导致心肌梗死的发生。
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溶栓治疗、支架植入术等,但是这些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风险。
寻求一个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已经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本文旨在对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进行深入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一、急性心肌梗死的病理生理变化及治疗原则1. 急性心肌梗死的病理生理变化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阻塞导致心肌血液供应不足,从而引起心肌细胞的坏死和损伤。
心肌梗死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首先是血栓形成,血栓迅速形成堵塞了血管腔,导致心肌组织缺血和缺氧,继而引发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还会引起心肌功能异常、心室壁破裂、心律失常等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
2. 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原则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十分关键,应争分夺秒地恢复心肌的血液供应,减少心肌梗死的范围和程度,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目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原则主要包括:迅速解除心肌缺血、保护心肌功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和进展等。
二、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作用及机制1. 氯吡格雷的作用及机制氯吡格雷是一种特异性的血小板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ADP受体而阻断血小板聚集作用,从而达到抗血栓的目的。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氯吡格雷可以有效地减少再梗死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
氯吡格雷还可以减少冠脉搭桥术后的血栓形成和再狭窄的风险,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研究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即心肌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细胞坏死。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这两种药物可以减少梗死面积、降低死亡风险和改善患者的预后。
氯吡格雷是一种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其主要作用是通过选择性地抑制ADP受体,阻断ADP与血小板的结合,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
阿司匹林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物,通过抑制血小板生物合成前列腺素的过程,从而阻断血小板聚集。
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联合使用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中具有协同效应。
研究表明,联合使用这两种药物可以明显减少梗死面积,降低心肌再灌注损伤和缩小心梗面积。
氯吡格雷通过起到抗血小板聚集作用,防止血栓形成,降低心肌再灌注损伤。
而阿司匹林则通过抑制血小板活化、减少凝血活性物质的产生,进一步发挥抗血栓作用。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还可以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风险。
一项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大规模临床试验发现,联合使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可以降低30%的心血管死亡风险。
这可能与联合使用药物能够更有效地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有关。
尽管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中具有明显的疗效,但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和风险。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出血风险增加、易瘀血、胃肠道不良反应等。
在使用这两种药物时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用药剂量,并加强监测和评估患者的出血风险。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常用药物组合,具有减少梗死面积、降低死亡风险和改善预后的疗效。
在使用这两种药物时需要谨慎,医生和患者应在权衡疗效和风险的基础上做出决策。
未来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明确这两种药物组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最佳方案和剂量。
心肌梗死治疗中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分析

心肌梗死治疗中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分析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常常会导致严重的病情甚至死亡。
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是常见的心肌梗死治疗药物,两者在治疗心肌梗死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本文将对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进行分析。
氯吡格雷是一种抗血小板转化薄酮的药物,可以阻断ADP受体,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
心肌梗死时,血小板聚集是一种重要的病理生理过程,容易导致血管阻塞。
氯吡格雷可以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管阻塞,从而起到保护心肌的作用。
阿司匹林则是一种常见的非类固醇抗炎药物,通过抑制环氧合酶,从而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
前列腺素是一种刺激血小板凝聚和血管收缩的物质,阿司匹林可以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减少血小板凝聚和血管收缩,减少心肌梗死的发生。
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一起使用可以产生协同作用,进一步增强对心肌梗死的治疗效果。
研究表明,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可以显著减少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一项随机对照试验显示,与单独使用阿司匹林相比,联合使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可以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并且不增加严重出血的风险。
联合应用还可以减少再发心肌梗死的风险。
研究发现,心肌梗死患者初次发作后,联合使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可以有效地预防再发心肌梗死的发生。
需要注意的是,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的联合应用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由于两者都是抗血小板药物,可能会增加出血的风险。
在使用时需要慎重,密切监测患者的出血情况,并调整用药剂量。
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联合应用是心肌梗死治疗中常见且有效的治疗方案。
它们可以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减少血管阻塞,保护心肌,减少心肌梗死的发生和死亡率。
需要注意的是,联合应用也存在一定的出血风险,需要慎重使用。
对于心肌梗死患者来说,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以及医生的专业指导来确定。
心肌梗死治疗中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分析

心肌梗死治疗中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分析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也是一种危及生命的严重疾病。
在心肌梗死的治疗过程中,药物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是两种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它们在心肌梗死治疗中联合应用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本文将从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联合应用的临床研究结果、副作用和注意事项等方面对这两种药物的联合应用进行分析。
一、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1. 氯吡格雷氯吡格雷是一种氨甲环酸类的抗血小板药物,它通过抑制血小板的凝聚和聚集,阻断血栓形成的过程,从而起到抗凝血的作用。
氯吡格雷主要通过抑制ADP受体来发挥抗血小板作用,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2. 阿司匹林二、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的临床研究结果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在心肌梗死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疗效。
一项名为《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联合应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的研究显示,联合应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减少心肌梗死的风险。
还有一项名为《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联合用药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血小板功能的影响》的研究表明,联合应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能够有效地抑制血小板的活化和聚集,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以上临床研究结果表明,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在心肌梗死的治疗中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1. 副作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在心肌梗死治疗中常见的副作用包括出血、消化道不适、头晕、恶心等。
出血是最常见的副作用,特别是消化道出血和皮下出血。
心肌梗死患者常常存在出血的风险,因此在使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联合应用时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出血情况,避免出现严重的出血并及时处理。
2. 注意事项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患者的出血风险评估:在开始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出血风险评估,特别是对于老年患者、溃疡病史患者、出血性疾病史患者等高危人群,需要更加谨慎地选择用药。
心肌梗死治疗中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分析

心肌梗死治疗中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分析
心肌梗死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一种急性冠心病,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其中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的联合应用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本文将对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是两种抗血小板药物,作用机制不同。
氯吡格雷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减少血小板内源性ADP的释放,从而减少血栓的形成。
阿司匹林则通过抑制血小板产生的TXA2,阻断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
两种药物的结合使用可以起到协同作用,防止血栓再次形成,减少心肌梗死的发生和复发。
研究表明,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可以显著降低心肌梗死的死亡风险。
一项大规模的随机对照试验显示,与单独使用阿司匹林相比,联合应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可以使心肌梗死的死亡风险降低15%,再发风险降低30%。
另外一项系统评价研究也发现,联合应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可以显著降低心肌梗死患者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风险。
由于两种药物均具有抗血小板作用,因此患者在使用期间容易出现出血的并发症,如胃肠道出血、脑出血等。
联合应用时还需要注意药物的剂量和联合使用的时间。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风险评估结果,医生应该权衡利弊,合理调整药物的使用。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是治疗心肌梗死的有效方法之一。
通过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减少血栓的形成,可以降低心肌梗死的发生和复发的风险。
联合应用时需要注意合理的剂量和使用时间,以及预防可能的出血并发症。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医生的指导和监测。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的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的效果及安全性评价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常用药物,它们常被联合使用以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冠心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加,因此对于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的效果及安全性进行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1. 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都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它们可以减少血栓的形成,从而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老年冠心病患者由于血管硬化,血小板易于异常聚集,因此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对其治疗效果起到了重要作用。
2. 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一项针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研究表明,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可以显著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包括心梗、脑卒中、心绞痛等。
这一结果也得到了大规模临床实践的验证,证实了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在老年冠心病治疗中的显著效果。
3. 减少血栓形成由于老年冠心病患者存在较高的血栓形成风险,因此阻止血栓形成对于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至关重要。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具有减少血栓形成的作用,可以维持血管通畅,减少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1. 出血风险尽管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可以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但其抗血小板作用也会增加出血的风险。
特别是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由于其他疾病的共病情况较多,出血风险更加需要重视。
在使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时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出血情况,必要时可以调整药物剂量或者联合其他药物进行出血风险的管理。
2. 肾功能影响老年冠心病患者由于肾脏功能通常存在一定程度的下降,因此在使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时需要特别关注其对肾功能的影响。
一些研究表明,持续使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在一定程度上会损害肾功能,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测患者的肾功能指标。
3. 药物相互作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都属于常用药物,与其他药物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
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由于多药联合使用的情况较为常见,因此需要特别关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心肌梗死治疗中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分析

心肌梗死治疗中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分析心肌梗死是指冠状动脉痉挛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的一种严重心血管疾病。
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都是抗血小板药物,可以阻止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的形成,从而起到预防心肌梗死的作用。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在心肌梗死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氯吡格雷是一种口服抗血小板药物,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血小板磷酸二酯酶活性,阻断了ADP受体,从而减少血小板聚集。
氯吡格雷能够降低心肌梗死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减少心肌再梗死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与之相比,阿司匹林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血小板生成前体物质TXA2的合成,阻断血小板聚集。
阿司匹林对于预防血栓形成和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心肌梗死治疗中,阿司匹林能够减少患者的症状、改善心肌灌注,减少心肌梗死范围,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由于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和药理特点,联合应用有着更好的效果。
研究显示,将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联合应用于心肌梗死的患者,可以进一步降低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和再梗死率。
联合应用药物还可以减少患者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率。
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联合使用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和风险。
其中最常见的副作用是出血,包括胃肠道出血和颅内出血等。
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可能还会引起胃肠道不适和过敏反应等。
在使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联合治疗心肌梗死时,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出血风险和副作用情况,进行个体化用药。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在心肌梗死治疗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联合应用可以进一步减少血小板聚集,预防心肌梗死的发生和再梗死的风险。
联合应用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和风险,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合理用药。
需要强调个体化治疗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副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强强联手抗血栓

龙源期刊网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强强联手抗血栓作者:石浩强来源:《大众健康》2017年第03期老王,今年79岁,患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近20年。
最近由于胸闷、气急,他做了冠状动脉造影。
医生认为老王并不需要放支架,只需每天服阿司匹林100毫克+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毫克。
这两种药物一起用就能预防心梗、脑梗再次发生吗?服药期间应该注意些什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都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药物,通常用作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预防。
一般情况下,两者应是单独用药的。
阿司匹林为环氧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血小板血栓素而产生作用,主要的、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消化道出血。
虽同为抗血小板药物,但氯吡格雷的作用机制与阿司匹林是不同的,它通过抑制一种名为二磷酸腺苷的成分而发挥作用,常见的不良反应依然是各种出血的风险。
理论上,阿司匹林并不会影响氯吡格雷,但氯吡格雷可能会影响或增强阿司匹林的作用,继而增加出血的风险。
但是,这种影响目前看来仅停留在理论状态,临床上循证医学的证据并不充分。
从老王的情况来看,他患的是冠心病,并同时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显然属于心脑血管疾病高发人群,虽然无需放置支架(狭窄度像老王这样的患者在平时需要进行自我监测和防护,把抗血小板药物的出血风险降至最低。
患者在用药期间应注意以下问题。
1.在用药前应将家族史和既往病史详细告诉医生,特别是是否患有消化道溃疡、近期有无感染和手术等。
2.严格按照医生所建议的剂量用药,不可私自增减药量或自行停药,增加其他药物需咨询医师或药师,如使用解热镇痛药等,还要避免同时使用华法林、肝素等抗凝药物。
3.做有创检查或治疗前,如拔牙、组织活检等,应告诉医生您正在服用抗血小板的药物。
4.需要密切关注血糖指标,因为部分降糖药与阿司匹林存在相互作用,会影响血糖的稳定。
5.药物要用温开水送服,避免用果汁,尤其是葡萄柚汁送服。
服药期间应戒烟限酒,避免容易受伤的活动或体育运动。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老年冠心病的效果和不良反应分析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老年冠心病的效果和不良反应分析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分别是水杨酸类药物和血小板抑制剂,常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
在老年人群中,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而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老年冠心病的效果和不良反应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这一治疗方案的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和讨论。
1.1 抗血小板作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均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可以预防血栓形成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血小板活性增强,易导致血栓形成,因此抗血小板治疗对于预防心血管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1.2 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临床研究表明,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老年冠心病可以显著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包括心脏病发作、中风等。
特别是对于有血栓形成风险的患者,联合应用这两种药物可以更好地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1.3 延缓疾病进展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还可以通过抑制血栓形成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延缓冠心病的疾病进展,减少心肌缺血的程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2.1 出血风险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都会增加出血的风险,尤其是消化道出血和脑出血的风险。
老年患者本身就存在出血风险较高的因素,因此在使用这两种药物时需要慎重权衡利弊。
2.2 胃肠道不良反应阿司匹林对胃黏膜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容易引起胃炎、胃溃疡等胃肠道不良反应。
而氯吡格雷则可能导致腹泻、恶心等胃肠道不适症状。
2.3 过敏反应少数患者对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存在过敏反应,如药物过敏性休克、荨麻疹等。
在使用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者的过敏情况,必要时及时停药。
2.4 肾功能损害长期使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可能导致肾功能损害,尤其是在老年患者中更容易出现此类不良反应。
3. 如何减少不良反应3.1 个体化治疗方案针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严重程度等因素综合考虑,避免不必要的药物使用。
3.2 合理用药严格掌握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合理用药,避免滥用和误用。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心血管事件,通常是由于冠状动脉的血栓形成导致心肌缺血和坏死。
氯吡格雷(Clopidogrel)是一种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冠心病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Aspirin)联合使用已成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标准治疗方案。
本文将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
第一部分:氯吡格雷的药理作用及疗效氯吡格雷是一种贵州独特抑制血小板凝集的药物,通过抑制血小板 ADP 受体的激活而发挥抗血栓作用。
氯吡格雷主要通过其活性代谢产物与 ADP 受体结合,阻断 ADP 诱导的血小板激活和凝聚。
临床研究表明,氯吡格雷可显著减少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风险,包括急性心肌梗死、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和缺血性卒中。
第二部分: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及疗效阿司匹林是一种常用的非甾体抗炎药,也是一种有效的抗血小板药物。
阿司匹林通过抑制血小板膜上的环氧化酶,阻断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抑制血小板凝集和血栓形成。
临床研究表明,阿司匹林可以有效预防心肌梗死和缺血性卒中,已成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标准治疗药物之一。
第三部分: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一项名为 CLARITY-TIMI 28 的研究显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显著减少再梗死和死亡的风险。
在该研究中,共有3491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了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结果显示,与单独应用阿司匹林相比,联合应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可以显著减少30天内的再梗死率和死亡率。
另外一项名为 COMMIT 的研究也表明,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以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已被充分证实。
联合应用可以显著减少再梗死和死亡的风险,改善患者的预后。
由于联合应用增加了出血的风险,临床医生在使用时需要权衡益处和风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分析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由于冠状动脉的闭塞导致心肌缺血而发生。
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对于患者的生存和康复至关重要。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已经被证实可以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和降低再发心脏事件的风险。
本文将从临床研究的角度对这一治疗方案的疗效进行分析。
我们需要了解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的作用机制。
氯吡格雷是一种血小板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ADP受体来阻止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
而阿司匹林则是一种抗血小板药物,通过抑制环氧化酶来抑制血小板聚集。
这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可以协同作用,更加有效地预防血栓形成,减少心肌梗死的范围和严重程度。
许多临床研究已经证实了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
一项公认的大型临床试验是CLARITY-TIMI 28试验,该试验比较了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的联合应用和单纯应用阿司匹林的疗效。
结果显示,在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后,立即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的患者,心肌梗死范围较小,患者的心脏功能得到更好的恢复,且降低了再发心脏事件的风险。
除了CLARITY-TIMI 28试验,还有许多其他临床研究也证实了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的疗效。
这些研究包括不同年龄、不同病情严重程度、不同病因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结果都表明联合应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死亡率和再发心脏事件的风险。
还有一些荟萃分析对这一治疗方案的疗效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这些荟萃分析将多个临床研究的结果进行综合,得到更加客观和全面的结论。
这些荟萃分析结果也一致表明,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具有显著的疗效,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死亡率和再发心脏事件的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不是适用于所有患者的。
对于存在出血风险的患者,特别是活动性出血或近期手术的患者,这一治疗方案可能增加出血的风险,因此需要权衡利弊来确定是否使用。
心肌梗死治疗中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分析

心肌梗死治疗中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分析
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血流不足导致心肌缺血坏死的一种病症。
目前心肌梗死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介入治疗、溶栓治疗和药物治疗。
其中药物治疗是治疗心肌梗死的常见方法。
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是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在治疗心肌梗死中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主要讨论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在心肌梗死治疗中的作用。
氯吡格雷是一种新型的抗血小板药物,具有减少血栓形成、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
阿司匹林是最早被应用于抗血小板治疗的药物之一,能够抑制血小板活化和血小板聚集。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可显著减少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1. 提高抗血小板作用
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在不同的抗血小板途径上作用不同,两者联合应用可提高抗血小板作用,减少心肌梗死的风险。
2. 降低血栓形成风险
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可显著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减少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3. 减少不良反应
然而,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联合应用时也存在一些不良影响,例如:
1. 出血风险增加
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都具有抗血小板作用,联合应用时可能增加出血的风险。
因此,在联合应用时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出血情况,以及减少药物用量和治疗时间。
2. 药物相互作用
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都是常用的药物,容易引起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从而影响治疗效果。
在联合应用时需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问题。
综上所述,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在治疗心肌梗死中具有显著的优点,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良影响。
在应用时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权衡利弊,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危及生命的心血管疾病,是由于冠状动脉阻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造成的。
早期发现和积极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对患者的生存和预后至关重要。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作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常用药物组合,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本文将就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进行深入探讨。
阿司匹林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它通过抑制环氧酶,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阻断血小板的活化和聚集,防止血栓的形成。
氯吡格雷是一种ADP受体拮抗剂,可以阻断ADP受体,从而防止血小板的激活和聚集。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联合使用可以协同作用,增强抗血小板聚集的效果,减少血栓的形成。
早在1997年,一项名为CURE的研究表明,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联合应用可以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此后,许多临床研究也证实了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中的有效性。
尤其是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方面,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已经成为标准的治疗方案之一。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联合使用主要通过减少血小板聚集,预防微血栓形成,保护残存心肌,减少梗死面积,改善血液循环,减少心肌的再灌注损伤。
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阶段,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可以快速起效,迅速减少血小板的活化和聚集,预防血栓的形成。
研究还发现,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可以减轻心肌再灌注损伤,减少心肌细胞的坏死,改善心肌的收缩功能,降低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
除了保护心肌的作用外,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还可以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的血管容易形成新的血栓,导致再次发生心肌梗死或者其他心血管事件。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可以减少血小板的活化和聚集,预防新的血栓形成,降低再次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在临床实践中,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根据国际指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确诊后应立即口服阿司匹林,并联合使用氯吡格雷。
探讨分析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在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治疗中的效果

在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治疗中的效果
梁建秀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蒙医医院内科,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000)
【摘要】目的 分析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
取我院收治的符合标准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开展此次研究,所选病例均来自2016年1月~11月,病例总数为
72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两组,将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治疗的36例患者设为治
(下转第 74 页)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
Cardiovascular Disea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2018 年 1月 A 第 6 卷第 1 期
74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Jan. A 2018 Vol. 6 No. 1
2结果
2.1 对比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 治疗组患者显效23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治疗总 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患者显效17例,有效9例,无效 1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69.4%。两组差异明显,P=0.032, x2=4.600。 2.2 对比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 治疗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为(1.9±1.1)次/d,发作 间隔时间为(5.1±1.3)d,持续时间为(5.8±2.3)min; 对照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为(2.5±1.3)次/d,发作间 隔时间为(3.3±1.6)d,持续时间为(7.7±2.7)min; 治疗组患者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3 对比治疗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治疗组患者共发生不良反应4例,其中心悸2例,腹痛 1例,恶心1例,不良发生率为11.1%;对照组共发生不良反
心肌梗死治疗中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分析

心肌梗死治疗中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分析
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由于一条或多条冠状动脉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及坏死,其严重程度取决于阻塞程度和时间。
早期干预和治疗对恢复患者心功能及降低死亡率至关重要。
阿司匹林已成为心肌梗死治疗的标准药物,但其单独应用的疗效仍不完全令人满意,因此研究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在心肌梗死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十分必要。
氯吡格雷是一种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可干扰血小板凝聚的生理过程,从而预防心肌梗死的发生。
研究表明,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早期给予氯吡格雷治疗,可显著降低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联合应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以发挥协同作用。
其机制在于氯吡格雷能够在减少血栓形成、抗血小板聚集和干预凝血活性等方面,进一步减少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心肌损伤和坏死,同时阿司匹林还能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和出血风险,增加治疗的安全性。
多项临床研究证实,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心肌梗死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再次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同时也可减轻症状及促进患者的康复。
在早期给予氯吡格雷及阿司匹林的联合治疗方案是一项重要的治疗策略,可以改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应用于心肌梗死的治疗方案中具有相辅相成的药理作用,其在心肌梗死并发症、安全性及治疗效果等方面都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联合应用时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结合患者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合并症及出血高危因素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因此,对于心肌梗死的治疗方案中,必须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旨在探 讨 P S S与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联用对 血栓形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 1 材料与方法 1. 1 实验材料 1. 1. 1 实验动物 S P F 级雄性 W i s t a r 大鼠 7 0只, ) , 体质量 ( 由青岛市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 2 5 0±2 0 g 饲养于中国海洋大学动物房 。 中心提供 , / 生理盐 1. 1. 2 1 5 0g L, 主要试剂 乌来糖注射液 (
[ ) 摘要 ] 与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联合用药对血栓形成影响及其 作 用 机 制 。 方 法 P S S 目的 探讨藻酸双酯钠 ( 、 将7 溶媒组( 羟甲基纤维素钠) 阿司匹林组、 氯吡格雷组、 0 只雄性 W i s t a r 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 P S S组、 P S S+ 阿 持续直流电刺激大鼠颈总动脉 , 记录各组大鼠血栓形成的时间; 采 司匹林组 、 P S S+ 氯吡格雷组 。 连续给药 7d 后 , 、 用E 环 氧 合 酶- 及肝脏组织细胞色素 P L I S A 方法检测 P S S 组与空白组血清环氧 合 酶- 1( C O X 1) 2( C O X 2) 4 5 0酶 - - ( ) 的表达 , 氯吡格雷组、 亚型 3 A 4 C Y P 3 A 4 W e s t e r n b l o t方法检测血浆中凝血酶含量 。 结果 P S S组、 P S S+ 阿 司 匹 林组 、 溶媒组比较 , P S S+ 氯吡格雷组与空白组 、 P S S+ 阿司 匹 林 组 与 阿 司 匹 林 组 比 较 , P S S+ 氯 吡 格 雷 组 与 P S S组 ) 。P 血栓形成时间均显著延长 ( 血浆中凝血酶含量及 和氯吡格雷组比较 , F=1 9. 6 1, P<0. 0 5 S S组与空白组比较, ) , 被激活的凝血酶含量均下降 ( 而两组血清 C t =2. 5 8、 3. 7 1, P<0. 0 5 O X 1、 C O X 2水平及肝脏组织 C Y P 3 A 4表达 - - ) 。 结论 P 、 差异均无显著性 ( 氯吡格雷均有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 , 两者之间具有协同作用 ; P>0. 0 5 S S P S S可 能 是 通过抑制凝血酶活性来抑制血栓形成的 。 [ 关键词 ] 阿司匹林 ; 氯吡格雷 ; 药物疗法 , 联合 ; 血栓形成 ; 血小板聚集 ; 凝血酶 藻酸双酯钠 ; [ ( ) 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志码 ] 文章编号 ] 9 6 9. 2 [ 6 7 2 4 4 8 8 2 0 1 5 0 4 0 4 1 1 0 3 R A [ 1 - - -
第5 1卷 第4期 2 0 1 5年8月
青 岛 大 学 医 学 院 学 报
A C TA A C A D EM I A E ME D I C I NA E Q I NG D AO UN I V E R S I TAT I S
V o l . 5 1,N o . 4 0 1 5 A u u s t 2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