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第十章--肠杆菌属PPT课件
合集下载
肠杆菌PPT课件ppt演示课件
※ 目前有44个菌属,170多个菌种
. 3
肠杆菌科中与医学有关的常见菌属
属 枸橼酸杆菌属 代表种 弗劳地枸橼酸杆菌、柯塞枸橼酸杆菌
肠杆菌属
埃希菌属 克雷伯菌属 摩根菌属 变形杆菌属 沙门菌属 沙雷菌属 志贺菌属 耶尔森菌属
产气肠杆菌、阴沟肠杆菌
大肠埃希菌 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 摩根摩根菌摩根亚种 奇异变形杆菌、普通变形杆菌 肠道沙门菌肠道亚种 黏质沙雷菌黏质亚种
B亚单位
细胞膜 受体GM1
腺苷环化酶 H2O CI- Na+大量 分泌A亚单位ATPcAMP
.
腹泻 腹泻 腹泻
20
志贺毒素Ⅰ、Ⅱ
②、外毒素
不耐热肠毒素Ⅰ、Ⅱ 耐热肠毒素a、b 溶血素
.
21
ST (Heat stable enterotoxin)组成及作用机理
ST
ST与
STa
STb
霍乱
弧菌 肠毒 素间 无相
宋内志贺菌、福氏志贺菌、痢疾志贺菌、 鲍氏志贺菌
鼠疫耶尔森菌等。 .
4
§1 §2
§3 §4
共同生物学特性 条件致病性肠道杆菌
志贺菌属 沙门菌属
.
5
★
概述
1、相似的形态染色
大肠埃希菌 痢疾志贺菌 伤寒沙门菌
. 6
★
概述
1、相似的形态染色 2、简单的培养条件
.
7
★
概述
1、相似的形态染色 2、简单的培养条件 3、活泼的生化反应
26
菌株
作用 部位
主要症状
致病机制
常见O血清型
26,55,86,111 114, 125 ~ 128 142 157,26,111, 28ac,112ac,12 4,136,143,144 ,152,164
第9 10 11章肠杆菌科、沙门菌属、变形杆菌属
❖ 1、传染源:人 ❖ 2、传播途径:粪-口途径 ❖ 3、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密切相关
大肠菌群:在37℃24小时内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肠道 杆菌,包括埃希菌属、枸橼酸杆菌属、克雷伯菌属 及肠杆菌属等。 1ml饮用水:细菌总数<100个 1L饮用水:大肠菌群数<3个 100ml饮料:大肠菌群数<5个
第二节 志贺菌属
(Shigella)
所致疾病为细菌性痢疾,故又统称为 痢疾杆菌(dysentery bacterium)。
肠杆菌科
(Enterobacteriaceae)
肠杆菌科——是一大群生物学性状相 似的革兰阴性杆菌,常寄居在人和动物的肠 道内。亦存在于土壤、水和腐物中。
一、种类
1、致病菌 2、机会致病菌 3、由正常菌群转变而来的致病菌
二、共性
1、形态与结构 ❖ 都是形态相类似的G—杆菌 ❖ 大多都有鞭毛(除痢疾杆菌外),大多都有菌
❖ 在胃粘膜粘液层中常呈鱼群样排列
❖ 微需氧菌,需5%~10%的CO2和5%O2,营养要求 高,还需一定湿度,培养3—6天可见细小、 针尖状、无色半透明的菌落
生化反应 ❖ 不活泼,不分解糖类 ❖ 触酶试验、氧化酶试验(+) ❖ 尿素酶丰富,可迅速分解尿素产氨,是鉴定
该细菌的主要依据之一
致病性
(Escherichia)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结构
G—杆菌,多数有周鞭毛
有普通菌毛和性菌毛
2、培养
普通平板培养 基上形成圆形, 凸起,灰白色的 S型菌落
SS琼脂平板、 麦康凯琼脂平板 中形成红色菌落
3、生化反应
❖ 可分解多种糖,并且产酸产气
(注:只有肠道的非致病菌才能分解乳糖且产酸 产气)
霍乱肠毒素(外毒素) 口腔
大肠菌群:在37℃24小时内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肠道 杆菌,包括埃希菌属、枸橼酸杆菌属、克雷伯菌属 及肠杆菌属等。 1ml饮用水:细菌总数<100个 1L饮用水:大肠菌群数<3个 100ml饮料:大肠菌群数<5个
第二节 志贺菌属
(Shigella)
所致疾病为细菌性痢疾,故又统称为 痢疾杆菌(dysentery bacterium)。
肠杆菌科
(Enterobacteriaceae)
肠杆菌科——是一大群生物学性状相 似的革兰阴性杆菌,常寄居在人和动物的肠 道内。亦存在于土壤、水和腐物中。
一、种类
1、致病菌 2、机会致病菌 3、由正常菌群转变而来的致病菌
二、共性
1、形态与结构 ❖ 都是形态相类似的G—杆菌 ❖ 大多都有鞭毛(除痢疾杆菌外),大多都有菌
❖ 在胃粘膜粘液层中常呈鱼群样排列
❖ 微需氧菌,需5%~10%的CO2和5%O2,营养要求 高,还需一定湿度,培养3—6天可见细小、 针尖状、无色半透明的菌落
生化反应 ❖ 不活泼,不分解糖类 ❖ 触酶试验、氧化酶试验(+) ❖ 尿素酶丰富,可迅速分解尿素产氨,是鉴定
该细菌的主要依据之一
致病性
(Escherichia)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结构
G—杆菌,多数有周鞭毛
有普通菌毛和性菌毛
2、培养
普通平板培养 基上形成圆形, 凸起,灰白色的 S型菌落
SS琼脂平板、 麦康凯琼脂平板 中形成红色菌落
3、生化反应
❖ 可分解多种糖,并且产酸产气
(注:只有肠道的非致病菌才能分解乳糖且产酸 产气)
霍乱肠毒素(外毒素) 口腔
第十章肠杆菌科精品PPT课件
➢不耐热肠毒素(LT)
➢溶血素A
➢定植因子抗原 ➢集聚黏附菌毛 ➢束形成菌毛 ➢紧密黏附素 ➢P菌毛
3. 内毒素、荚膜、载铁蛋白、Ⅲ型分泌系统等
所致疾病
1. 肠道外感染
2.
以化脓性感染和泌尿道感染最为常见,为内源性感
染。
2. 胃肠炎
与食入污染的食品和饮水有关,为外源性感染。
引起胃肠炎的大肠埃希菌
STa 使鸟苷酸环化酶活化 使胞质内cGMP 水和电解质摄取
cGMP
cAMP
H2O Cl- K+ Na+ HCO3-
ETEC
肠侵袭型大肠埃希菌(EIEC)
主要侵犯较大儿童和成人。表现类似痢疾。 不产生肠毒素。 能侵袭结肠黏膜上皮细胞并在其中生长繁殖。
EIEC侵入结肠黏膜上皮细胞
肠致病型大肠埃希菌(EPEC)
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菌。 不产生肠毒素等外毒素,无侵袭力。 在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上段黏膜表面大量繁殖,破坏微绒毛
而致病,引起A/E组织病理 forming pili Tir
Actin,α-actinin,talin,ezrin
Type Ⅲ secretion apparatus intimin
一、生物学性状
G-短小杆菌,无芽胞,无鞭毛,无荚膜,有菌毛。 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除宋内志贺菌外,均不发酵
乳糖。 动力阴性可同沙门菌、E.coli等区别。 有O和K两种抗原。 抵抗力弱。
根据O抗原对志贺菌属的分类
菌种 痢疾志贺菌 福氏志贺菌 鲍氏志贺菌 宋内志贺菌
群
型
A
1~10
B
1~6,X,Y变种
第一节 埃希菌属 Escherichia
大肠埃希菌(E.coli)是临床最常见、最重要的一个菌种。 大肠埃希菌是肠道中重要的正常菌群; 可成为机会致病菌,以化脓性和泌尿道感染最常见; 一些血清型的大肠埃希菌能导致人类胃肠炎; 在环境卫生和食品卫生学中常被用作粪便污染的卫生学检
10肠杆菌科-PPT精选文档
炎症细胞 因子表达↑
宿主细胞蛋白质合成终止
志贺毒素Ⅰ、Ⅱ
②、外毒素
不耐热肠毒素Ⅰ、Ⅱ 耐热肠毒素a、b 溶血素
LT(heat labile enterotoxin)化学结构与致病机理 大肠杆菌LT与霍乱弧 菌肠毒素有80%同源性
B亚单位
细胞膜 受体GM1
腺苷环化酶
A亚单位
H2O CI- Na+大量 分泌
肠杆菌科 (Enterobacteriaceae)
第10章
中南大学基础医学院微生物学系
邬国军
肠道杆菌(enteric bacilli)
※ 一大群居住在人和动物肠道中生物学性状近似
的G-杆菌, 广泛分布于水、土壤或腐物中。
※ 分类学上的地位:《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 》
(第9版)的第Ⅰ大类的兼性厌氧G-杆菌。 ※ 多数是肠道的正常菌群,少数为致病菌 ※ 至少有30个菌属,120多个菌种
②、外毒素
耐热肠毒素a、b 不耐热肠毒素Ⅰ、Ⅱ 溶血素
⑵所致疾病:
① 肠道外感染:泌尿道(≥105/ml尿) , 化脓性(局部、全身)
Ⅰ.败血症
Ⅱ.新生儿脑膜炎 Ⅲ.泌尿道感染 ② 肠道感染:某些菌株可以引起肠道感染
Pathogenic E. coli
Five classes (virotypes) of E. coli that cause
是人类和动物肠道中的正常菌群
以大肠埃希氏菌(E.coli)最为重要 出生后数小时就进入肠道,并终生伴随
正常菌群,一般不致病
两大原因可以致病
1、条件致病
细菌居住部位改变引起的肠外感染: 尿路感染最常见 2、致病菌株 某些带有致病基因的血清型,引起肠道感染
肠杆菌ppt演示课件
3
1. 形态与结构:形态相似。
中等大小的革兰阴性杆菌;多有鞭毛、菌毛。
4
2. 培养特性:营养要求不高 普通平板:灰白色、光滑、湿润、中等大小
的菌落;
血平板:有些菌可产生溶血;
液体培养基:均匀混浊生长.
5
3. 生化反应:活泼 常以此作为鉴别手段;
致病菌株多不能分解乳糖。乳糖发酵试验在初步
鉴别肠道致病菌和非致菌上有重要意义。
15
EIEC
大肠
EPEC
小肠
EHEC
大肠
EAEC
小肠
肠产毒型大肠杆菌 (enterotoxigenic E.coli, ETEC )
• 疾病:旅游者腹泻和婴幼儿腹泻; • 症状:水泻、腹痛、恶心、低热;
• 作用部位:小肠粘膜细胞;
• 致病物质:菌毛、肠毒素(ST 、LT)。
16
不耐热肠毒素(LT)的结构和作用部位
22
致 病 机 理
细菌通过其质粒编码的粘附素粘附于十 二指肠、空肠、回肠上段肠细胞粘膜表 面,在微绒毛上大量生长、繁殖,导致
刷状缘破坏,绒毛萎缩、上皮细胞排列
紊乱,功能受损。
23
肠出血型大肠杆菌 (enterohemorrhagic E.coli, EHEC )
• 细菌血清型:O157:H7。 • 疾病:出血性肠炎,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 • 症状:剧烈腹痛、水泻、大量鲜血便。 • 作用部位:小肠远端、结肠 • 致病物质:菌毛、志贺样毒素(SLT)、LPS、溶血素等。
• 致病机理:SLT灭活核糖体,终止蛋白质合成。引起肠粘
膜水肿、出血,液体蓄积,肠粘膜脱落,肠细胞水肿、坏死, 引起血性便。
24
肠集聚型大肠杆菌 (enteroaggregative E.coli, EAEC)
1. 形态与结构:形态相似。
中等大小的革兰阴性杆菌;多有鞭毛、菌毛。
4
2. 培养特性:营养要求不高 普通平板:灰白色、光滑、湿润、中等大小
的菌落;
血平板:有些菌可产生溶血;
液体培养基:均匀混浊生长.
5
3. 生化反应:活泼 常以此作为鉴别手段;
致病菌株多不能分解乳糖。乳糖发酵试验在初步
鉴别肠道致病菌和非致菌上有重要意义。
15
EIEC
大肠
EPEC
小肠
EHEC
大肠
EAEC
小肠
肠产毒型大肠杆菌 (enterotoxigenic E.coli, ETEC )
• 疾病:旅游者腹泻和婴幼儿腹泻; • 症状:水泻、腹痛、恶心、低热;
• 作用部位:小肠粘膜细胞;
• 致病物质:菌毛、肠毒素(ST 、LT)。
16
不耐热肠毒素(LT)的结构和作用部位
22
致 病 机 理
细菌通过其质粒编码的粘附素粘附于十 二指肠、空肠、回肠上段肠细胞粘膜表 面,在微绒毛上大量生长、繁殖,导致
刷状缘破坏,绒毛萎缩、上皮细胞排列
紊乱,功能受损。
23
肠出血型大肠杆菌 (enterohemorrhagic E.coli, EHEC )
• 细菌血清型:O157:H7。 • 疾病:出血性肠炎,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 • 症状:剧烈腹痛、水泻、大量鲜血便。 • 作用部位:小肠远端、结肠 • 致病物质:菌毛、志贺样毒素(SLT)、LPS、溶血素等。
• 致病机理:SLT灭活核糖体,终止蛋白质合成。引起肠粘
膜水肿、出血,液体蓄积,肠粘膜脱落,肠细胞水肿、坏死, 引起血性便。
24
肠集聚型大肠杆菌 (enteroaggregative E.coli, EAEC)
肠杆菌科 PPT课件
氧化酶阴性、可将硝酸盐还原至亚硝酸盐。
肠杆菌科的共同特性
1. 形态染色相似 革兰阴性杆菌 2. 培养特性相同 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 3. 生化反应活泼 发酵葡萄糖,氧化酶阴性,触酶阳性,还原硝
酸盐为亚硝酸盐,O/F试验为发酵型。 4. 抗原构造复杂 5. 抵抗力弱 6. 易变异
返回
肠杆菌科细菌与其它革兰阴性杆菌的区别
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caeae)
❖ 包括致病性较强、能引起人类传染病的菌属:鼠疫耶尔 森菌、伤寒沙门菌
❖ 引起人类腹泻和肠道感染的菌属(四个) ❖ 埃希菌属 ❖ 志贺菌属 ❖ 沙门菌属 ❖ 耶尔森菌属
与医院感染有关的条件致病菌
❖ 枸橼酸杆菌属 ❖ 克雷伯菌属 ❖ 肠杆菌属 ❖ 泛菌属
❖ 鼠疫耶尔森菌能引起甲类传染病:鼠疫。
(二)人类肠道感染
❖ 肠杆菌科细菌也是人和动物肠道感染的重要病原。 ❖ 虽然本科中许多细菌均与腹泻有关,但比较明确的肠道
病原菌是肠杆菌科中的埃希菌属、志贺菌属、沙门菌属 和耶尔森菌属。 ❖ 主要引起各种急、慢性肠道感染、食物中毒、旅行者腹 泻及肠热症等。
概述
•沙雷菌属 •变形杆菌属 •普罗威登菌属 •摩根菌属
正常菌群与条件致病菌
❖ 有许多细菌既是肠道的正常菌群,也是条件致病菌。 ❖ 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引起机会感染或二重感染。 ❖ 1)机体抵抗力下降 ❖ 2)寄居部位的改变 ❖ 3)肠道菌群失调 ❖ 约有40种以上肠杆菌科的菌种可以在临床标本中出现。
一、分类与命名
试验 葡萄糖 氧化酶 形态 鞭毛
肠杆菌科 发酵
弧菌科 发酵
非发酵菌 氧化或不分解
巴斯德菌 科
发酵
-
+
+
+
肠杆菌科的共同特性
1. 形态染色相似 革兰阴性杆菌 2. 培养特性相同 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 3. 生化反应活泼 发酵葡萄糖,氧化酶阴性,触酶阳性,还原硝
酸盐为亚硝酸盐,O/F试验为发酵型。 4. 抗原构造复杂 5. 抵抗力弱 6. 易变异
返回
肠杆菌科细菌与其它革兰阴性杆菌的区别
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caeae)
❖ 包括致病性较强、能引起人类传染病的菌属:鼠疫耶尔 森菌、伤寒沙门菌
❖ 引起人类腹泻和肠道感染的菌属(四个) ❖ 埃希菌属 ❖ 志贺菌属 ❖ 沙门菌属 ❖ 耶尔森菌属
与医院感染有关的条件致病菌
❖ 枸橼酸杆菌属 ❖ 克雷伯菌属 ❖ 肠杆菌属 ❖ 泛菌属
❖ 鼠疫耶尔森菌能引起甲类传染病:鼠疫。
(二)人类肠道感染
❖ 肠杆菌科细菌也是人和动物肠道感染的重要病原。 ❖ 虽然本科中许多细菌均与腹泻有关,但比较明确的肠道
病原菌是肠杆菌科中的埃希菌属、志贺菌属、沙门菌属 和耶尔森菌属。 ❖ 主要引起各种急、慢性肠道感染、食物中毒、旅行者腹 泻及肠热症等。
概述
•沙雷菌属 •变形杆菌属 •普罗威登菌属 •摩根菌属
正常菌群与条件致病菌
❖ 有许多细菌既是肠道的正常菌群,也是条件致病菌。 ❖ 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引起机会感染或二重感染。 ❖ 1)机体抵抗力下降 ❖ 2)寄居部位的改变 ❖ 3)肠道菌群失调 ❖ 约有40种以上肠杆菌科的菌种可以在临床标本中出现。
一、分类与命名
试验 葡萄糖 氧化酶 形态 鞭毛
肠杆菌科 发酵
弧菌科 发酵
非发酵菌 氧化或不分解
巴斯德菌 科
发酵
-
+
+
+
《肠杆菌属》课件
高通量检测
利用高通量技术,一次检测多个样本,提高检测和诊断的通量,降低 成本。
《肠杆菌属》ppt课 件
目录
CONTENTS
• 肠杆菌属简介 • 肠杆菌属的基因组学 • 肠杆菌属的致病性 • 肠杆菌属的抗药性 • 肠杆菌属的检测与诊断
01 肠杆菌属简介
肠杆菌属的分类
肠杆菌科
属于变形菌门,包括多种细菌, 如大肠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等 。
分类依据
根据细菌的形态、染色反应、培 养特性等生物学特性进行分类。
基因表达分析
通过检测在不同生理状态下肠杆菌基 因的表达水平,研究基因表达的调控 机制,有助于理解肠杆菌的生命活动 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肠杆菌属基因组的结构和特点
基因组大小和组成
肠杆菌属的基因组大小一般在数兆碱基对,包含数百至数千个基因。基因组中 包含必需基因和可变基因,其中必需基因是维持肠杆菌基本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
肠杆菌属的流行病学特征
季节性
某些肠杆菌属的感染在特定季节更为常见,如夏 季沙门氏菌感染。
人群易感性
儿童、老年人、身体虚弱和免疫系统受损的人群 更容易感染。
地区分布
某些肠杆菌属的感染在特定地区更为流行,可能 与当地环境、卫生条件有关。
04 肠杆菌属的抗药性
抗药性的产生机制
基因突变
肠杆菌属在繁殖过程中发生基因突变,导致某些药物作用靶点发 生改变,从而产生抗药性。
基因组结构特点
肠杆菌属的基因组结构相对简单,通常为环状染色体。基因组中存在大量的重 复序列和可移动遗传元件,如转座子、整合子等,这些结构有助于肠杆菌适应 复杂的生态环境。
基因组学在肠杆菌属研究中的应用
物种分类和鉴定
基于基因组结构和基因表达谱的 特征,可以对肠杆菌属的不同物 种进行准确分类和鉴定,有助于 深入了解该属细菌的多样性和进
利用高通量技术,一次检测多个样本,提高检测和诊断的通量,降低 成本。
《肠杆菌属》ppt课 件
目录
CONTENTS
• 肠杆菌属简介 • 肠杆菌属的基因组学 • 肠杆菌属的致病性 • 肠杆菌属的抗药性 • 肠杆菌属的检测与诊断
01 肠杆菌属简介
肠杆菌属的分类
肠杆菌科
属于变形菌门,包括多种细菌, 如大肠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等 。
分类依据
根据细菌的形态、染色反应、培 养特性等生物学特性进行分类。
基因表达分析
通过检测在不同生理状态下肠杆菌基 因的表达水平,研究基因表达的调控 机制,有助于理解肠杆菌的生命活动 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肠杆菌属基因组的结构和特点
基因组大小和组成
肠杆菌属的基因组大小一般在数兆碱基对,包含数百至数千个基因。基因组中 包含必需基因和可变基因,其中必需基因是维持肠杆菌基本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
肠杆菌属的流行病学特征
季节性
某些肠杆菌属的感染在特定季节更为常见,如夏 季沙门氏菌感染。
人群易感性
儿童、老年人、身体虚弱和免疫系统受损的人群 更容易感染。
地区分布
某些肠杆菌属的感染在特定地区更为流行,可能 与当地环境、卫生条件有关。
04 肠杆菌属的抗药性
抗药性的产生机制
基因突变
肠杆菌属在繁殖过程中发生基因突变,导致某些药物作用靶点发 生改变,从而产生抗药性。
基因组结构特点
肠杆菌属的基因组结构相对简单,通常为环状染色体。基因组中存在大量的重 复序列和可移动遗传元件,如转座子、整合子等,这些结构有助于肠杆菌适应 复杂的生态环境。
基因组学在肠杆菌属研究中的应用
物种分类和鉴定
基于基因组结构和基因表达谱的 特征,可以对肠杆菌属的不同物 种进行准确分类和鉴定,有助于 深入了解该属细菌的多样性和进
肠杆菌PPT参考课件
19
大肠埃希菌电镜图
20
大肠埃希菌菌落特征(血平板)
21
大肠埃希菌菌落特征(MAC)
22
大肠埃希菌KIA(AA+-)MIU(++-)
23
大肠埃希菌IMViC试验(++--) 右侧为对照(--++)
24
大肠埃希菌抗原结构
25
临床意义
致病物质 所致疾病
26
致病物质
侵袭力 菌毛、K抗原 内毒素 肠毒素 耐热肠毒素(ST)
110Biblioteka 肺炎克雷伯菌IMViC试验(--++)
111
临床意义
克雷伯菌属的细菌多感染免疫力低 下的人群,是医院感染中最重要的条件 致病菌。
所致疾病:肺炎、脑膜炎、腹膜炎、 泌尿系统感染、败血症
112
微生物学检验
(一)检验程序 (二)标本采集 (三)检验方法 (四)耐药性 (五)结果分析与报告
113
均可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得到,其相互之间的生 化性状相似,均能在4℃以及在CIN上生长,可 在冷冻食品中增殖,并具有潜在的致病性。
75
鼠疫耶尔森菌
(一)细菌特性 (二)临床意义 (三)微生物学检验
76
细菌特性
形态特征 培养特性 生化反应
77
鼠疫耶尔森菌镜下形态(Wayson染色)
78
鼠疫耶尔森菌菌落特征(MAC)
54
检验方法
1.显微镜检查 2.分离培养 3.鉴定 4.血清学诊断
55
56
沙门菌血清学鉴定
57
➢ 血清学诊断 常规方法是肥达反应(微Wid生al物rea学cti检on)查,法即
用已知的伤寒沙门菌O、H和甲、乙型副伤寒沙门菌H抗原与病人血 清做定量凝集试验。
大肠埃希菌电镜图
20
大肠埃希菌菌落特征(血平板)
21
大肠埃希菌菌落特征(MAC)
22
大肠埃希菌KIA(AA+-)MIU(++-)
23
大肠埃希菌IMViC试验(++--) 右侧为对照(--++)
24
大肠埃希菌抗原结构
25
临床意义
致病物质 所致疾病
26
致病物质
侵袭力 菌毛、K抗原 内毒素 肠毒素 耐热肠毒素(ST)
110Biblioteka 肺炎克雷伯菌IMViC试验(--++)
111
临床意义
克雷伯菌属的细菌多感染免疫力低 下的人群,是医院感染中最重要的条件 致病菌。
所致疾病:肺炎、脑膜炎、腹膜炎、 泌尿系统感染、败血症
112
微生物学检验
(一)检验程序 (二)标本采集 (三)检验方法 (四)耐药性 (五)结果分析与报告
113
均可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得到,其相互之间的生 化性状相似,均能在4℃以及在CIN上生长,可 在冷冻食品中增殖,并具有潜在的致病性。
75
鼠疫耶尔森菌
(一)细菌特性 (二)临床意义 (三)微生物学检验
76
细菌特性
形态特征 培养特性 生化反应
77
鼠疫耶尔森菌镜下形态(Wayson染色)
78
鼠疫耶尔森菌菌落特征(MAC)
54
检验方法
1.显微镜检查 2.分离培养 3.鉴定 4.血清学诊断
55
56
沙门菌血清学鉴定
57
➢ 血清学诊断 常规方法是肥达反应(微Wid生al物rea学cti检on)查,法即
用已知的伤寒沙门菌O、H和甲、乙型副伤寒沙门菌H抗原与病人血 清做定量凝集试验。
学肠杆菌科
4.抗原结构:
菌体O抗原:细胞壁最外层,科共同抗原,脂 多糖,100℃不破坏。S-R变异。 IgM
鞭毛H抗原:鞭毛蛋白,60℃ H-O变异,IgG。
荚膜抗原:型特异,阻止O凝集,ViAg,KAg。
5 .抵抗力:60℃30’ 灭 活 , 常 用 消 毒 剂 敏 感 。 饮用水消毒-氯。
6.变异:肠道环境易遗传物质交换,耐药性变 异,产毒素变异,抗原性变异,生化反应变异。
(三)卫生细菌学检查
▪ 肠道细菌在自然界中大量分布,饮用水,饮 料,食品以大肠菌群数作为重要指标,
▪ 大肠菌群:在37℃24hr内发酵乳糖产酸产气 肠道菌,包括埃希菌属,枸橼酸杆菌属,克雷 伯菌属,和肠杆菌属。
▪ 规定指标:大肠菌群每升饮用水<3个,瓶装 气水果汁< 5个/100ml。
四、防治原则
质粒介导A/E组织病理变化,伴 上皮细胞绒毛结构破坏,导致 吸收受损和腹泻
水样便,继以大量出血,剧 烈腹痛,低热或无,可并发 HUS、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溶原性噬菌体编码Stx-I或StxII,中断蛋白质合成; A/E损伤, 伴小肠绒毛结构破坏,导致吸 收受损
婴儿腹泻;持续性水样便, 呕吐,脱水,低热
质粒介导集聚性粘附上皮细胞, 伴绒毛变短,单核细胞浸润和 出血,液体吸收下降
肠杆菌科细菌共同生物学特性
1.形态与结构:中等大小,1-3um×0.4-1.0um, G - 杆 菌 ,有菌毛,周鞭毛,少数有荚膜,不产 生芽胞。
2.培养:兼性厌氧,营养要求不高,2-3mm灰白 色不透明菌落,液体培养均匀浑浊。
3.生化反应:触媒阳性,氧化酶阴性,还原硝酸 盐 。 志 贺 菌 ,沙门菌不发酵乳糖;非致病肠 道杆菌能发酵乳糖,重要鉴别试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志贺菌的抵抗力比其它肠道杆菌弱。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一)致病物质 侵袭力和内毒素,有的菌株能产生外毒素。
(二)所致疾病 细菌性痢疾。我国主要为B群和D群。 传染源:病人和带菌者 传播途径:粪-口途径
感染几乎只局限于肠道,一般不侵入血液。 典型的急性细菌性痢疾:潜伏期1 ~ 3 天 ,突然 发病 , 常有发热、腹痛、脓血黏液便,伴有里急 后重(tenesmus)。
第二节 志贺菌属
一、生物学性状
G - 短小杆菌。无芽胞,无鞭毛,无荚 膜,有菌毛。
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除宋内志贺菌 个别菌株外,均不发酵乳糖。动力阴性。
志贺菌属细菌有O和K两种抗原。O抗原是 分类的依据,藉以将志贺菌属分为4群和40余 血清型(包括亚型):
A群即痢疾志贺菌(S. dysenteriae) B群即福氏志贺菌(S. flexneri) C群即鲍氏志贺菌(S. boydii) D群即宋内志贺菌(S. sonnei)
素前采样 ; 标本应新鲜 ; 若不能及时送检,宜将标本保 存于30 % 甘油缓冲盐水或专门送检的培养基内。中毒性 痢疾者可取肛拭。 (二)分离培养与鉴定 (三)毒力试验 (四)快速诊断法
(二)分离培养与鉴定
1.肠道外感染 2.肠道内感染
(三)卫生细菌学检查
四、防治原则
疫苗接种预防已在畜牧业领域中开展了广泛研究。 预防人类ETEC感染、O157感染的疫苗正在研究中。抗 生素治疗应在药物敏感试验的指导下进行。 尿道插管和膀胱镜检查应严格无菌操作。对腹泻病人应 进行隔离治疗。 污染的水和食品是ETEC最重要的传染媒介,EHEC则常 由污染的肉类和未消毒的牛奶引起,充分的烹饪可减少感 染的危险。
Bfp) 、 紧密粘附素(intimin) 、 P菌毛 、 I型
菌毛和侵袭质粒抗原(invasion
plasmid
antigen, Ipa)蛋白等。
2.外毒素
志贺毒素(Stx) 、 耐热肠毒素(ST) 、 不耐 热肠毒素(LT);还有内毒素、荚膜、载铁蛋白 和III型分泌系统(type III secretion systems )等。
兼性厌氧。 能发酵葡萄糖等多种糖类,产酸并 产气。绝大多数菌株发酵乳糖。IMViC 试验结果为“++--”。 有O、H和K三种抗原。 能产生大肠菌素(colicine)。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一)致病物质
1.黏附素(adhesine)
包括定植因子抗原(CFA) 、 集聚黏附菌毛(
AAF) 、 束形成菌毛(bundle forming pili,
便,恶心,呕吐,腹痛,低热
体和电解质;黏附素
大肠 小肠
水样便,继以少量血便,腹痛, 质粒介导侵袭和破坏结肠粘膜上皮细
发热
胞
婴儿腹 发热
泻;水
样便
,恶心
,呕吐
,质胞粒绒介毛导结A构/E破组坏织,病导理致变吸化收,受伴损上和皮腹细 泻
EHEC
大肠
水样便,继以大量出血,剧烈腹 溶原性噬菌体编码Stx-I或Stx-II,中
第10章 肠杆菌科
1.掌握志贺菌属的致病性、所致疾病及防 治原则,沙门菌属的抗原构造、致病性、肥 达试验的临床意义。
2.熟悉肠道杆菌的共性、大肠埃希菌的致 病条件及其所致疾病;痢疾标本采取及送检 原则。
肠杆菌科细菌概况
是一大群生物学性状相似的革兰阴 性杆菌,常寄居在人和动物的肠道内, 亦存在于土壤、水和腐物中。
痛,低热或无,可并发HUS、血 断蛋白质合成; A/E损伤,伴小肠绒毛
小板减少性紫癜
结构破坏,导致吸收受损
EAEC
小肠
婴儿腹泻;持 脱水,低热
续性水
样便
,呕吐
,质毛粒变
介导集聚性粘附上 短,单核细胞浸润
吸收下降
皮细胞 和出血
,伴 ,液
绒 体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一)标本
肠外感染采取中段尿、血液、脓液 、脑脊液等;胃肠炎则取粪便。
③由正常菌群转变而来的致病菌 : 如引起胃肠炎的 大肠埃希菌,即是由于获得位于质粒、噬菌体或毒 力岛上的毒力因子基因后而成为致病菌。
肠杆菌科细菌的共性
1.形态与结构 : 中等大小G - 杆菌。大多有菌毛,多数有 周鞭毛,少数有荚膜,不产生芽胞。
2.培养:兼性厌氧或需氧。 3.生化反应:乳糖发酵试验可初步鉴别志贺菌、沙门菌等
①大肠埃希菌是肠道中重要的正常菌群; ②在宿主免疫力下降或细菌侵入肠外组织器官后即可成为 机会致病菌,引起肠道外感染; ③一些血清型的大肠埃希菌具有致病性,能导致人类胃肠 炎; ④在环境卫生和食品卫生学中常被用作粪便污染的卫生学 检测指标。
一、生物学性状
G-杆菌。多数菌株有周身鞭毛,有 菌毛,无芽胞。
(二)所致疾病
1.肠道外感染 肠道外感染以化脓性感染和泌尿道感染最为 常见。 2.胃肠炎 某些血清型可引起人类胃肠炎,与食入污染 的食品和饮水有关,为外源性感染。
引起胃肠炎的大肠埃希菌
菌株 作用部位
疾病与症状
致病机制
ETEC EIEC EPEC
小肠
பைடு நூலகம்
旅行者腹泻;婴幼儿腹泻;水样 质粒介导LT和ST肠毒素,大量分泌液
致病菌和其他大部分非致病肠道杆菌,前二者不发酵乳 糖。 4.抗原结构:主要有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和荚膜抗原 。 5.抵抗力:对理化因素抵抗力不强。 6.变异:肠杆菌科细菌易出现变异菌株,其中最常见的是 耐药性变异。
肠杆菌科细菌革兰染色
抗原结构
第一节 埃希菌属
埃希菌属(Escherichia)有6个种,只有大肠埃希菌 (E.coli)是临床最常见、最重要的一个菌种。
目前已有44个属 , 170多个种。但该 科引起人类95%以上感染的菌种却不到 20个。
肠杆菌科细菌概况
①致病菌:有少数细菌总是引起人类疾病,如伤 寒沙门菌、志贺菌、鼠疫耶尔森菌等;
②机会致病菌 : 一部分细菌属于正常菌群,但当宿 主免疫力降低或细菌移位至肠道以外部位时,即可 引起机会性感染,如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 奇异变形杆菌等;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二)所致疾病 急性中毒性痢疾多见于小儿。 急性细菌性痢疾有10 % ~ 20 % 的病人
可转为慢性。
(三)免疫性 抗感染免疫主要是消化道粘膜表面的
分泌型IgA(sIgA)。病后免疫期短暂,也 不巩固。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一)标本 取粪便脓血或黏液部分,避免与尿混合 ; 在使用抗生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一)致病物质 侵袭力和内毒素,有的菌株能产生外毒素。
(二)所致疾病 细菌性痢疾。我国主要为B群和D群。 传染源:病人和带菌者 传播途径:粪-口途径
感染几乎只局限于肠道,一般不侵入血液。 典型的急性细菌性痢疾:潜伏期1 ~ 3 天 ,突然 发病 , 常有发热、腹痛、脓血黏液便,伴有里急 后重(tenesmus)。
第二节 志贺菌属
一、生物学性状
G - 短小杆菌。无芽胞,无鞭毛,无荚 膜,有菌毛。
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除宋内志贺菌 个别菌株外,均不发酵乳糖。动力阴性。
志贺菌属细菌有O和K两种抗原。O抗原是 分类的依据,藉以将志贺菌属分为4群和40余 血清型(包括亚型):
A群即痢疾志贺菌(S. dysenteriae) B群即福氏志贺菌(S. flexneri) C群即鲍氏志贺菌(S. boydii) D群即宋内志贺菌(S. sonnei)
素前采样 ; 标本应新鲜 ; 若不能及时送检,宜将标本保 存于30 % 甘油缓冲盐水或专门送检的培养基内。中毒性 痢疾者可取肛拭。 (二)分离培养与鉴定 (三)毒力试验 (四)快速诊断法
(二)分离培养与鉴定
1.肠道外感染 2.肠道内感染
(三)卫生细菌学检查
四、防治原则
疫苗接种预防已在畜牧业领域中开展了广泛研究。 预防人类ETEC感染、O157感染的疫苗正在研究中。抗 生素治疗应在药物敏感试验的指导下进行。 尿道插管和膀胱镜检查应严格无菌操作。对腹泻病人应 进行隔离治疗。 污染的水和食品是ETEC最重要的传染媒介,EHEC则常 由污染的肉类和未消毒的牛奶引起,充分的烹饪可减少感 染的危险。
Bfp) 、 紧密粘附素(intimin) 、 P菌毛 、 I型
菌毛和侵袭质粒抗原(invasion
plasmid
antigen, Ipa)蛋白等。
2.外毒素
志贺毒素(Stx) 、 耐热肠毒素(ST) 、 不耐 热肠毒素(LT);还有内毒素、荚膜、载铁蛋白 和III型分泌系统(type III secretion systems )等。
兼性厌氧。 能发酵葡萄糖等多种糖类,产酸并 产气。绝大多数菌株发酵乳糖。IMViC 试验结果为“++--”。 有O、H和K三种抗原。 能产生大肠菌素(colicine)。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一)致病物质
1.黏附素(adhesine)
包括定植因子抗原(CFA) 、 集聚黏附菌毛(
AAF) 、 束形成菌毛(bundle forming pili,
便,恶心,呕吐,腹痛,低热
体和电解质;黏附素
大肠 小肠
水样便,继以少量血便,腹痛, 质粒介导侵袭和破坏结肠粘膜上皮细
发热
胞
婴儿腹 发热
泻;水
样便
,恶心
,呕吐
,质胞粒绒介毛导结A构/E破组坏织,病导理致变吸化收,受伴损上和皮腹细 泻
EHEC
大肠
水样便,继以大量出血,剧烈腹 溶原性噬菌体编码Stx-I或Stx-II,中
第10章 肠杆菌科
1.掌握志贺菌属的致病性、所致疾病及防 治原则,沙门菌属的抗原构造、致病性、肥 达试验的临床意义。
2.熟悉肠道杆菌的共性、大肠埃希菌的致 病条件及其所致疾病;痢疾标本采取及送检 原则。
肠杆菌科细菌概况
是一大群生物学性状相似的革兰阴 性杆菌,常寄居在人和动物的肠道内, 亦存在于土壤、水和腐物中。
痛,低热或无,可并发HUS、血 断蛋白质合成; A/E损伤,伴小肠绒毛
小板减少性紫癜
结构破坏,导致吸收受损
EAEC
小肠
婴儿腹泻;持 脱水,低热
续性水
样便
,呕吐
,质毛粒变
介导集聚性粘附上 短,单核细胞浸润
吸收下降
皮细胞 和出血
,伴 ,液
绒 体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一)标本
肠外感染采取中段尿、血液、脓液 、脑脊液等;胃肠炎则取粪便。
③由正常菌群转变而来的致病菌 : 如引起胃肠炎的 大肠埃希菌,即是由于获得位于质粒、噬菌体或毒 力岛上的毒力因子基因后而成为致病菌。
肠杆菌科细菌的共性
1.形态与结构 : 中等大小G - 杆菌。大多有菌毛,多数有 周鞭毛,少数有荚膜,不产生芽胞。
2.培养:兼性厌氧或需氧。 3.生化反应:乳糖发酵试验可初步鉴别志贺菌、沙门菌等
①大肠埃希菌是肠道中重要的正常菌群; ②在宿主免疫力下降或细菌侵入肠外组织器官后即可成为 机会致病菌,引起肠道外感染; ③一些血清型的大肠埃希菌具有致病性,能导致人类胃肠 炎; ④在环境卫生和食品卫生学中常被用作粪便污染的卫生学 检测指标。
一、生物学性状
G-杆菌。多数菌株有周身鞭毛,有 菌毛,无芽胞。
(二)所致疾病
1.肠道外感染 肠道外感染以化脓性感染和泌尿道感染最为 常见。 2.胃肠炎 某些血清型可引起人类胃肠炎,与食入污染 的食品和饮水有关,为外源性感染。
引起胃肠炎的大肠埃希菌
菌株 作用部位
疾病与症状
致病机制
ETEC EIEC EPEC
小肠
பைடு நூலகம்
旅行者腹泻;婴幼儿腹泻;水样 质粒介导LT和ST肠毒素,大量分泌液
致病菌和其他大部分非致病肠道杆菌,前二者不发酵乳 糖。 4.抗原结构:主要有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和荚膜抗原 。 5.抵抗力:对理化因素抵抗力不强。 6.变异:肠杆菌科细菌易出现变异菌株,其中最常见的是 耐药性变异。
肠杆菌科细菌革兰染色
抗原结构
第一节 埃希菌属
埃希菌属(Escherichia)有6个种,只有大肠埃希菌 (E.coli)是临床最常见、最重要的一个菌种。
目前已有44个属 , 170多个种。但该 科引起人类95%以上感染的菌种却不到 20个。
肠杆菌科细菌概况
①致病菌:有少数细菌总是引起人类疾病,如伤 寒沙门菌、志贺菌、鼠疫耶尔森菌等;
②机会致病菌 : 一部分细菌属于正常菌群,但当宿 主免疫力降低或细菌移位至肠道以外部位时,即可 引起机会性感染,如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 奇异变形杆菌等;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二)所致疾病 急性中毒性痢疾多见于小儿。 急性细菌性痢疾有10 % ~ 20 % 的病人
可转为慢性。
(三)免疫性 抗感染免疫主要是消化道粘膜表面的
分泌型IgA(sIgA)。病后免疫期短暂,也 不巩固。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一)标本 取粪便脓血或黏液部分,避免与尿混合 ; 在使用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