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检测技术_第三阶段练习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_第三阶段练习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_第三阶段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13275d76fe4733687e21aa77.png)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三阶段练习题考试科目:《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第十一章至第十六章(总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计20分)1.食品添加剂: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2.合成着色剂:主要是以人工方法进行化学合成的有机色素类,按其化学结构不同可分为偶氮类色素和非偶氮类色素,偶氮类色素按溶解性不同又可分为油溶性和水溶性两类。
合成类色素中还包括色淀。
3.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指持久存在于环境中,通过食物网积聚,并对人类健康及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的化学物质。
4.动物源性食品:全部可食用的动物组织以及蛋和奶。
5.兽药的最高残留限量(MRLVDs)由于使用某种兽药而在食物中或食物表面产生的此兽药残留的最高允许浓度。
6.食源性疾病:凡是通过摄取食物而使病原体进入人体,以致人体患感染性疾病,统称为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人传染病、肠源生病毒感染以及经肠道感染的寄生虫病等。
7.菌落总数:是指食品检样经过处理,在-定条件下培养后所得1g或1ml检样中所含细菌菌落的总数。
8.农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的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9.GB:国家标准10.湿法消化:在有机物破坏法中利用强氧化剂消化食品中的有机物,以获得待检无机成分的过程。
11.防腐剂:是指能防止食品腐败、变质,抑制食品中微生物繁殖,延长食品保存期的物质,它是人类使用最悠久、最广泛的食品添加剂。
12.抗氧化剂:是指能阻止或推迟食品氧化变质,提高食品稳定性和延长储存期的食品添加剂。
13.生物富集:是指生物体从环境中能不断吸收低剂量的药剂,并逐渐在体内积累的能力。
14.兽药残留:给动物使用兽药或饲料添加剂后,药物的原形及其代谢产物可蓄积或贮存于动物的细胞、组织、器官或可食性产品(如蛋、奶)中,称为兽药在动物性食品中的残留,简称兽药残留。
ZX食品政策与法规_第三阶段练习
![ZX食品政策与法规_第三阶段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d31739a7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e2.png)
江南大学网络教育第三阶段练习题考试科目:《食品政策与法规》第章至第章(总分100分)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专业:学号:身份证号:姓名:得分:一单选题 (共10题,总分值10分,下列选项中有且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在答题卡上正确填涂。
)1.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是负责管理美国(A)的部门。
(1 分)A. 各种食品的广告或促销活动B. 美国食品市场管理活动C. 美国食品法规制定D. 美国农产品出口2. FDA规定了食品标签法规包括营养标签的要求与指导方针、(A)声明和营养说明等专门要求。
(1 分)A. 营养成分含量B. 产品配方C. 生产工艺D. 原材料的产地3. 通常用(B)与总固体含量这两项指标检查生产葡萄酒用的果汁质量。
(1 分)A. 总糖含量B. 白利糖度C. 总酸含量D. 还原糖含量4.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是负责管理美国(A)的部门。
(1 分)A. 各种食品的广告或促销活动B. 美国食品市场管理活动C. 美国食品法规制定D. 美国农产品出口5. 负责实施安全饮用水法案以保证美国饮用水的安全性,并贯彻国家饮用水标准的部门是(D)。
(1 分)A. 美国农业部(USDA)B. 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C. 美国海关(USCS)D. 美国环境保护局(EPA)6. 负责实施安全饮用水法案以保证美国饮用水的安全性,并贯彻国家饮用水标准的部门是(D)。
(1 分)A. 美国农业部(USDA)B. 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C. 美国海关(USCS)D. 美国环境保护局(EPA)7. 在美国,标签上有(C)条款对大多数产品是强制性的。
(1 分)A. 8B. 10C. 14D. 158. 通常用白利糖度与(A)这两项指标检查生产葡萄酒用的果汁质量。
(1 分)A. 总固体含量B. 总糖含量C. 总酸含量D. 还原糖含量9. 在美国,标签上有(C)条款对大多数产品是强制性的。
食品安全抽检监测技能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食品安全抽检监测技能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0de79c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4c.png)
食品安全抽检监测技能理论考试一、选择题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以下哪项不属于特殊食品?[单选题]*A、保健食品B、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C、婴幼儿配方食品D、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答案解析:《食品安全法》第七十四条国家对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和婴幼儿配方食品等特殊食品实行严格监督管理。
2、抽检1批次猪后腿带肉蹄髈时,在食品抽检四级食品分类中的食品次亚类应归为:()[单选题]*A、畜肉√B、肉C、畜副产品D、副产品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蜂蜜》(GB14963-2011)适用于:()[单选题]*A、蜂蜜√B、蜂蜜制品C、蜂蜜和蜂蜜制品D、蜂王浆答案解析:本标准适用于蜂蜜,不适用于蜂蜜制品。
4、2020年3月生产的蜂蜜样品,检验硝基呋喃类化合物的判定依据应为:()[单选题]*A、《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35号)B、《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兽药最大残留限量》(GB31650-2019)C、《食品动物中禁止使用的药品及其他化合物清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第250号)√D、无法判定答案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第250号于2020.1.6发布5、某蜜饯样品,检测日落黄、柠檬黄,结果分别为0.072g/kg、0.083g/kg,GB2760中最大使用量均为0.1g/kg,该产品中着色剂结果判定:()[单选题]*A、不合格√B、合格C、无法判定D、其他答案解析:同一功能的食品添加剂(相同色泽着色剂、防腐剂、抗氧化剂)在混合使用时,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不应超过16、抽取1批次生产日期为2023年6月20日的糕点样品,检验项目铅的判定标准为()[单选题]*A、GB2762-2022B、GB2762-2017√C、GB2760-2014D、GB2760-2011答案解析:GB2762-20222023.6.30实施7、新修订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再制干酪和干酪制品》(GB25192-2022)对仅添加()干酪的产品明确为干酪制品[单选题]*A、15%~60%B、10%~50%C、20%~50%D、15%~50%√答案解析:干酪制品:以干酪(比例15%~50%)为主要原料,添加其他原料,添加或不添加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经加热、搅拌、乳化(干燥)等工艺制成的产品。
食品质量检测技术_习题集(含答案)
![食品质量检测技术_习题集(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1023fd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26.png)
《食品质量检测技术》课程习题集一、单选题1.平行样的测定值报告()A平均值B最大值C最小值D最准确的值2. 70%(V/V)乙醇溶液浓度为()A70份体积的乙醇和30份水混合的溶液。
B30份体积的乙醇和70份水混合的溶液C70份重量的乙醇和30份水混合的溶液。
D30份重量的乙醇和70分水混合的溶液3.食品检测采用的方法有()。
A感官检验法、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微生物检验法和酶检验法B感官检验法、化学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C感官检验法、微生物检验法和酶检验法D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微生物检验法和酶检验法4.食品检验的一般程序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A样品预处理→检验过程→数据记录与处理→出具检验报告。
B样品的采集、制备→检验过程→数据记录与处理→出具检验报告。
C检验过程→数据记录与处理→出具检验报告。
D样品的采集、制备→样品预处理→检验过程→数据记录与处理→出具检验报告。
5.对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我们称它为()A觉察阈值B极限阈值C识别阈值D感觉阈值6.感受物在同一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敏感性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
A掩蔽现象B适应现象C协同效应D相杀现象7.两个不同的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时,一般把一个刺激的存在使另一个刺激效果减弱的现象,称为()现象。
A掩蔽B对比C 协同D拮抗8.以下不属于差别检验的方法是()。
A两点试验法B三点试验法C五中取二试验法D排序检验法9.以下属于差别检验法的是()。
A评分法B排序检验法C分类检验法D评估检验法10.感官检验的类型分为()两类。
A分析型和偏爱型B描述性和差异性C差别检验和类别检验D差别检验和描述检验11.食品感官检验的常见方法有()。
A差别检验法、类别检验法、分析描述法B两点法C三点检验法D分类法12.感官所能感受到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是()。
A极限阈B识别阈C觉察阈D差别阈13.以样品为工具,来了解人的感官反应及倾向的检验称为()。
A描述性检验B偏爱型检验C分类型检验D评分型检验14.将人的感觉器官作为一种检验测量的工具,来评价样品的质量特性或鉴别多个样品之间的差异等的检验称为()。
食品安全检测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食品安全检测测试题(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40f5cb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ec.png)
食品安全检测测试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70题,每题1分,共70分)1、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钙时,加入()是为了消除磷酸干扰。
A、EBTB、氯化钙C、EDTAD、氯化镁正确答案:C2、某食品生产企业于2018年4月1日生产了一批保质期为12个月的产品,该批产品的出厂检验记录至少应保存到()。
A、2018年10月1日B、2019年6月1日C、2019年4月1日D、2019年10月1日正确答案:C3、采集的样品如果是冷冻食品应该()。
A、加热后B、保持在冷冻状态C、于高温下D、进行解冻正确答案:B4、用酸度计测试液的PH值,先用与试液PH相近的标准溶液()。
A、减免迟滞效应B、调零C、定位D、消除干扰离子正确答案:C5、总酸度的测定结果通常以样品中含量最多的那种酸表示。
要在结果中注明以哪种酸计,下列哪种酸不能用来表示食品中总酸的含量()。
A、苹果酸B、乙酸C、酒石酸D、硫酸正确答案:D6、为正确反映食品中各种菌的存在情况,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oA、作为检验的稀释液,每批都要设置空白B、每递增稀释一次,必须另换一支灭菌吸管C、加入平皿的检样稀释液有时带有检样颗粒,为避免与细菌菌落混淆,可做一检样与琼脂混合平皿,同样条件下培养作为对照D、检验中所需玻璃仪器必须是完全灭菌的正确答案:C7、薄层色谱法测山梨酸含量,采用()作为吸附剂。
A、氧化铝GB、聚酰胺粉C、硅胶HD、CMC正确答案:B8、下面()不能用来测定液体密度。
A、波美计B、锤度计C、密度计D、阿贝折射仪正确答案:D9、原子荧光法测硒时,加入铁氟化钾的目的是()。
A、消除共存Se(VI)的干扰B、消除共存元素的干扰C、将Se(IV)还原成Se(VI)D、将Se(VI)还原成Se(IV)正确答案:B10、测定菌落总数操作中,加入的平板计数琼脂的温度通常是()左右。
A、60℃B、55℃C、90℃D、46℃正确答案:D11、根据《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下列关于回收食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第3阶段练习题答案,答案在最后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第3阶段练习题答案,答案在最后](https://img.taocdn.com/s3/m/47179778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07.png)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第3阶段练习题答案,答案在最后1.测量食品的总迁移量时,对油脂食品选用正己烷作为溶剂。
2.所有铬的化合物都有毒,六价铬的毒性最大。
3.总迁移限制是指可能从食品接触材料迁移到食品中的所有物质的限制的最大数值。
4.食品接触材料中铅迁移量常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
5.PCR特异性反应的关键是引物。
6.气相色谱法是利用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进行分离的。
7.DHPLC分析技术是应用离子对交换原理对DNA片段进行分离。
8.苯并芘是一种由五个苯环构成的多环芳烃。
9.从dNTP析出的焦磷酸根离子与反应溶液中的Mg2+结合,产生副产物形成乳白色沉淀。
加入显色液,即可通过颜色变化观察判定结果。
10.我国的食品包装接触材料标准体系中,重金属含量代表包装材料中能够迁移到食品中的小分子有机物的含量。
11.PCR反应参数包括温度、试剂浓度、时间和循环次数。
12.动物源食品的感官指标包括色泽、气味和弹性。
13.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特点包括难以降解、易积累和对生物有毒性。
流动性、持久性和积聚性是有机污染物的主要特点,其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具有高毒性和永久性。
在植物源食品掺伪鉴别中,色泽、外观、质构和气味都是感官检验使用的指标。
细菌模板DNA的提取方法包括直接提取法、有机溶剂提取法和酶解法。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性主要取决于它的毒素及相关酶。
在提取叶绿素时,干燥处理是必须的。
提取酸性真菌毒素时,通常需要提高提取溶剂系统中水相的pH值,使其有效地将被提取物碱化或形成水溶性碱混合物后,再进行提取。
真菌毒素在样品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孢子的抗热能力不强,在加热60~70℃短时间即可死亡。
花色苷的基本结构会随着pH的变化而改变颜色,pH为1时呈橘红色,pH为4-5时显无色,pH为8时呈蓝色。
黄曲霉毒素在紫外照射下能发出强烈的荧光。
有机汞农药进入土壤后逐渐被分解为无机汞,不会被植物再吸收。
受有机氯农药污染的蔬菜,在食用时经过水的冲洗就可以去除残留。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题库(190道)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题库(190道)](https://img.taocdn.com/s3/m/a3259c1804a1b0717ed5ddb5.png)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1、在食品卫生标准中,检测重金属指标时,最常见的是( )。
——[单选题]A .砷.铅.铜B 金.银.铜C 镉.铬.汞D 铜.钼.锌正确答案:A2、在食品安全检测分析中,精密度高的检测数据,准确度肯定( )。
——[单选题]A .高B 低C 不变D 不一定高正确答案:D3、分光光度法检测食品中亚硝酸盐时选择最适宜的测量条件,应注意以下几点. ( )——[单选题]A 入射光波长的选择B 控制适当的吸光度范围C 选择适当的参比溶液D 以上全是正确答案:D4、分光光度法检测食品中亚硝酸盐时选择最大吸收波长是( )。
——[单选题]A 538 nmB 570 nmC 438 nmD 以上不是正确答案:A5、在食品样品预处理时,应能使被测定物质( )到最低检出限以上浓度, 使测定能得到理想的效果。
——[单选题]A .浓缩B 稀释C 混匀D 以上不是正确答案:A6、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光源一般是( )。
——[单选题]A 氚灯与卤钨灯B 氢灯与氚灯C 钨灯与汞灯D 氢灯与汞灯正确答案:A7、在标准加入法测定水中铜的实验中用于稀释标准的溶剂是。
( )——[单选题]A .蒸留水B 硫酸C 浓硝酸D (2 + 100)稀硝酸正确答案:D8、在气相色谱法中,用于定量的参数是( )。
——[单选题]A 保留时间B 相对保留值C 半峰宽D 峰面积正确答案:D9、液相色谱仪的核心元件是( )。
——[单选题]A 色谱柱B 检测器C 进样器D 记录器正确答案:A10、吸收光谱曲线的纵坐标为吸收度,横坐标为( )。
——[单选题]A 浓度B 波长C 时间D 温度正确答案:A11、在食品安全检测分析中,准确度高的检测数据,精密度肯定( )。
——[单选题]A .高B 低C 不变D 以上不是正确答案:A12、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中,用于可见光区的光源是( )。
——[单选题]A .卤钨灯B 氢灯C 氚灯D 能斯特灯正确答案:A13、GC法或HPLC法用于中药制剂的含量测定时,定量的依据一般是( )——[单选题]A 峰面积B 保留时间C 分离度D 理论塔板数正确答案:A14、气相色谱与液相色谱的根本区别是( )——[单选题]A 流动相不同B 溶剂不同C 分离原理不同D 操作方法不同正确答案:A15、GC法农残检测分析中对氮磷具备高选择性的应用最广泛的检测器是( )——[单选题]A NPDB FIDC TCDD ECD正确答案:A16、反相HPLC法主要适用于( )——[单选题]A 脂溶性成分B 水溶性成分C 酸性成分D 碱性组分正确答案:A1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单选题]A .气相色谱法能分离组分极为复杂的混合物B .气相色谱的分离检测过程通常是在常温下进行的C .正常色谱峰为对称的正态分布曲线D .色谱峰的峰高和峰面积是色谱定量分析的依据正确答案:B18、不使被测物质受到损失,如在测定食品中的磷时,不能单独用HCI或H2S04分解试样,而应当用( )的混合酸,避免部分磷生成挥发性的磷化氢(PH3) 而损失。
食品质量管理学第3阶段练习题
![食品质量管理学第3阶段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79537a1e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84.png)
江南大学网络教育第三阶段练习题考试科目:《食品质量管理学》第章至第章(总分100分)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专业:学号:身份证号:姓名:得分:一单选题 (共9题,总分值9分,下列选项中有且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在答题卡上正确填涂。
)1. 食品企业应该每隔(B)年或者当生产场地变换、生产设备变换、操作员工大量更换时按型式试验规定的试验方法对产品的样品进行试验,以证明样品符合全部产品技术标准的要求。
(1 分)A. 半年B. 1C. 2D. 32. 制订、修订食品安全标准,应当以(B )为依据。
(1 分)A. 国际相关标准B. 风险评估结果C. 监督检查效果D. 抽样检验结果3. 非生产型食品经营者应当依照(C)从事食品销售经营活动,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采取有效管理措施保证食品安全。
(1 分)A. 企业食品安全管理制度B. 食品消费者的需求C. 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的要求D. 所在地市场监督管理局的要求4. 国家工商总局授权(A)组织开展本辖区食品流通许可证的受理、业主经营食品必备条件审查、食品流通许可证发证工作。
(1 分)A. 县(区)级市场监督管理局或工商局B. 市级监督管理局或工商局C. 市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D. 县(区)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5. 食品添加剂的生产许可,由(C)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审核批准。
(1 分)A. 县(区)级B. 市级C. 省级D. 国家总局6. 国家鼓励食品生产经营者采用(B)手段采集、留存生产经营信息,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
(1 分)A. 表格记录形式B. 信息化C. 网上登记D. 包装袋标记7. 原材料接收与验收阶段,可以采取:抽样调查、(A )或进料抽样试验等方法检查(验)质量。
(1 分)A. 索证B. 百分百检查C. 定期检验D. 免检8. 对因标签、标示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而被召回的食品,其生产商在采取补救措施后确能保证其食品安全性,( B)并明示其补救措施。
食品安全检验技术(感官部分)习题答案
![食品安全检验技术(感官部分)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75f8fc6aeaad1f346933fb0.png)
食品安全检验技术(感官部分)习题答案
1、答:
感官评价是用于唤起、测量、分析和解释通过视觉、嗅觉、味觉和听觉而感知到的食品及其他物质的特征或者性质的一种科学方法。
2、答:
(1)适用范围
标准之设定、产品改进、加工方法的改进、新产品开发、产品之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产品贮藏安定性、品评员筛选与训练、消费者之喜好性与接受性。
(2)试验用啤酒应作除气处理,处理方法有:反复流注法;过滤法;摇瓶法。
6、答:
(1)对比增强现象。两个刺激同时或相继存在时,一个刺激的存在造成另一个刺激增强的现象。
(2)对比减弱现象。一种刺激的存在减弱了另一种刺激的现象。
(3)变调现象。两个刺激先后施加时,一个刺激造成另一个刺激的感觉发生本质变化的现象。
(4)相乘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同时施加时,感觉水平超出每种刺激单独作用效果叠加的现象。
(5)阻碍作用。某种刺激的存在阻碍了对另一种刺激的感觉。
7、答:
(1)试样准备室:不同种类的样品要进行不同的预处理,如烘烤、加热、冷却、冷冻、分割、分装、称量、编号等均在试样准备室进行。
(2)品评试验室:品评人员进行品评试验的场所,送样人员送上样品后,品评人员按要求进行品评和记录、打分。
(3)讨论室:一些专门的感官品评试验室设有品评工作人员进行讨论或训练的场所,在消费者型品评时也可用到这种圆桌式的讨论室。
(2)样品的均一性:所谓均一性就是指制备的样品除所要评价的特性外,其它特性应完全相同。
12、答:
温度、器皿、样品的编号,样品的摆放顺序。
1而在进行感官检测前1小时,检测人员不可吸烟。
(2)感冒患者不能参加感官检测。
(3)距检测开始30分钟前,不得食用浓香食物、甜酸饮料、吮食糖果、咀嚼口香糖、饮酒等。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卷及答案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ff9cc5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eb.png)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课程试卷B适用专业: 考试日期:试卷所需时间: 试卷总分: 100一、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食品安全2、GLP3、农药残留4、亲和层析5、 酶联免疫二、填空题(共40空,每空0.5分,共20分)1、食品安全问题主要集中在—————————、——————————、—————————— 、—————————、————————————几个方面。
2、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概括起来有—————————、——————————两大类。
3、————————和————————合称为限量元素。
4、安全检测技术中运用的有机物破坏方法有————————、————————、————————三种。
5、亲和层析常用的载体有————————、————————、————————、————————等。
6、常用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有————————、————————、————————三种。
7、化肥污染主要造成食品中————————、————————两种物质的污染。
8、动物性和植物性天然毒素有————————、————————、————————、————————等9、常见产毒真菌多为————————、————————、————————三种。
10、食品包装用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分析包括————————、————————、————————、————————四个项目。
11、烟熏、油炸、焙烤、腌制等加工过程中容易产生N —亚硝基化合物等有害物质,N —亚硝基化合物根据化学结构可分为————————、————————两类,————————为终末致癌物。
12、TTC 法测牛奶中抗生素时,牛奶呈———————色为阳性结果,牛奶呈———————色为阴性结果。
13、双硫腙比色法测铅实验中所用的掩蔽剂有————————、————————、————————三种。
三、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判定食品中是否含有吊白块成分,应该考虑哪些方面?( ) A )甲醛含量较高 B )三氧化硫含量也相应较高 C ) 二氧化硫含量也相应较高 D )硫酸钠含量也较高2、双硫腙比色法测铅实验中所用的氰化钾须在溶液调成( )性后再加。
食品质量与安全检测技术考核试卷
![食品质量与安全检测技术考核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b01531b6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75.png)
B.气相色谱
C.紫外可见光谱
D.质谱
17.下列哪个不是食品质量认证的标志?()
A.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
B.中国有机食品认证
C.中国农业认证中心认证
D.中国食品安全认证
18.以下哪种食品添加剂主要用于防止食品氧化变质?()
A.抗坏血酸
B.柠檬酸
C.苯甲酸钠
D.山梨酸钾
19.以下哪个不是食品中放射性物质检测的方法?()
16.以下哪些是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A.HACCP
B.GMP
C.SSOP
D.ISO 22000
17.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水平?()
A.农药的使用量
B.农药的降解速率
C.食品的种类
D.食品的加工方法
18.以下哪些是食品中维生素检测的技术?()
A.高效液相色谱
B.质谱
C.紫外可见光谱
五、主观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1.请简述食品质量与安全检测的重要性及其在食品安全保障中的作用。
2.描述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的常见前处理技术和检测方法,并分析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
3.阐述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主要步骤,并说明在进行风险评估时应该考虑哪些因素。
4.请列举几种食品快速检测技术,并对比它们与传统实验室检测方法的差异,讨论快速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应用前景。
1.食品安全检测中,常用的快速检测技术包括哪些?()
A.免疫层析技术
B.生物传感器
C.?()
A.中国有机食品认证
B.中国农业认证中心认证
C.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
D.中国3C认证
3.常用于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的技术有哪些?()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_第三阶段练习题及答案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_第三阶段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f63ad22eff9aef8941e067d.png)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三阶段练习题考试科目:《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第十一章至第十六章(总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计20分)1.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质,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2.合成着色剂:也称为食品合成染料,是用人工合成方法所制得的有机着色剂,合成着色剂的着色力强、色泽鲜艳、不易褪色、稳定性好、易溶解、易调色、成本低。
3.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指人类合成的能持久存在于环境中、通过生物食物链(网)累积、并对人类健康造成有害影响的化学物质。
它具备四种特性:高毒、持久、生物积累性、远距离迁移性,而位于生物链顶端的人类,则把这些毒性放大到了7万倍。
4.动物源性食品:是指全部可食用的动物组织以及蛋和奶,包括肉类及其制品(含动物脏器)、水生动物产品等。
5.兽药的最高残留限量(MRLVDs):对食品动物用药后产生的允许存在于食品表面或内部的该兽药残留的最高量。
检查分析发现样品中药物残留高于最高残留限量,即为不合格产品,禁止生产出售和贸易。
6.食源性疾病:指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有毒有害物质(包括生物性病原体)等致病因子所造成的疾病。
一般可分为感染性和中毒性,包括常见的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人畜共患传染病、寄生虫病以及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所引起的疾病。
7.菌落总数:指在一定条件下(如需氧情况、营养条件、pH、培养温度和时间等)每克(每毫升)检样所生长出来的细菌菌落总数。
8.农药:是指农业上用于防治病虫害及调节植物生长的化学药剂。
9.GB:国家标准10.湿法消化:又称湿灰化法或湿氧化法,是在适量的食品中加入氧化性强酸,并同时加热消煮,使有机物质分解氧化成CO2,水和各种气体,为加速氧化进行,可同时加入各种催化剂,这种破坏食品中有机物质的方法。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计10分)1.天然色素和合成色素对氧、热、光敏感,但对金属离子和催化剂保持稳定。
食品质量检验员三级 考试及内容
![食品质量检验员三级 考试及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9b2cfbc7c1c708a1284a445f.png)
二 三级考核培训大纲
• • • • 1.检验的前期准备及仪器的维护 2. 检验 3. 检验结果分析 4. 传授技艺与技术管理。
主要内容(理论部分)
•卷一 检验结果分析 (100分) •卷二 传授技艺与技术管理 (100分)
•共20题
主要内容(实践部分)
• 食品理化检验(15题)
19
20
生活饮用水中汞含量的检验
生活饮用水中铜含量的检验
(原子荧光)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理论试题(一)
编号
1 2 3 4 5 6 7 1 2 3 4
试题
乳粉志贺氏菌检验结果分析 饮料志贺氏菌检验结果分析 乳粉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结果分析 饮料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结果分析 乳粉溶血性链球菌检验结果分析 饮料溶血性链球菌检验结果分析 糟醉制品副溶血性弧菌检验结果分析 简述分光光度计的仪器主要构成部件,各部件的主要作用及定量测定的原理 简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仪器类型、主要构成部件、各部件的主要作用及主要定量分析的方法. 简述什么是标准曲线定量分析法及其适用范围 简述什么是标准加入定量分析法及其适用范围 计算样品中铜的含量 计算样品中铅的含量 计算样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计算样品中汞的含量
实验部分试题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试题名称 乳粉志贺氏菌检验 乳粉沙门氏菌检验 乳粉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乳粉溶血性链球菌检验 饮料志贺氏菌检验 饮料沙门氏菌检验 饮料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饮料溶血性链球菌检验 水产品副溶血性弧菌检验 糟醉制品副溶血性弧菌检验 红肠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检验 天然饮用矿泉水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检验 苹果汁中二氧化硫含量的检验 葡萄汁中二氧化硫含量的检验 生活饮用水中铅含量的检验 茶饮料中铅含量的检验 生活饮用水中砷含量的检验 茶饮料中砷含量的检验 (可见分光光度计) (可见分光光度计) (可见分光光度计) (可见分光光度计)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 (原子荧光) 革兰氏染色 方法与设备 生理生化 生理生化 革兰氏染色
食品安全检测题库
![食品安全检测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55edf25c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97.png)
食品安全检测题库1. 什么是食品安全检测?食品安全检测是指对食品中的有害物质、污染物及微生物进行检测和分析的过程。
食品安全检测的目的是确保食品的安全性和合规性,保护消费者的健康。
食品安全检测需要对食品中的营养成分、添加剂、农药残留、重金属、微生物等进行检测。
2. 食品安全检测的重要性食品安全检测对于保障公众健康和维护社会安定非常重要。
在食品供应链的每个环节,都有可能存在食品安全隐患。
食品安全检测可以及早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消费者不会因为食品安全问题而受到伤害。
同时,食品安全检测也可以帮助企业确保产品的合规性,提升品牌形象和竞争力。
3. 常见的食品安全检测项目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食品安全检测项目:3.1 微生物检测微生物检测是指对食品中的微生物进行检测和分析。
常见的微生物检测项目包括总菌数、大肠菌群、致病菌等。
这些微生物在合适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可以生长繁殖,如果食品中含有过多的微生物,可能会导致食品变质或引发食源性疾病。
3.2 农药残留检测农药残留检测是指对食品中的农药残留物进行检测和分析。
农药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化学物质,用于预防、控制或消灭害虫、病害等。
然而,如果农药使用不当或过量施用,可能会导致食品中残留的农药超过安全标准,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3.3 添加剂检测添加剂检测是指对食品中的添加剂进行检测和分析。
添加剂是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添加的化学物质,用于改善食品的颜色、口感、保鲜等性质。
然而,如果添加剂使用不当或超标使用,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风险。
4. 食品安全检测方法食品安全检测的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方法包括物理检测、化学检测和生物学检测。
•物理检测方法包括外观检查、显微镜检查、质构测试等,用于检测食品的外观、形状、纹理等性质。
•化学检测方法包括色谱法、光谱法、质谱法等,用于检测食品中的化学成分、添加剂、农药残留等。
•生物学检测方法主要是针对微生物的检测,包括培养方法、PCR法、流式细胞术等。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_第三阶段练习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_第三阶段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c1d70146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5e.png)
江南大学网络教育第三阶段练习题考试科目:《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第章至第章(总分100分)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专业:学号:身份证号:姓名:得分:一单选题(共10题,总分值10分,下列选项中有且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在答题卡上正确填涂。
)1.目前利用()分析了肉类提取物中的肌肽、鹅肌肽和鲸肌肽等组分,可成功鉴定出肉类的种源。
(1分)A.高效液相色谱法;B.气相色谱法;C.阳离子交换色谱;D.阴离子交换色谱2.多酚等物质会使DNA氧化成()。
(1分)A.红色;B.黄色;C.棕褐色;D.蓝色3.挥发性盐基氮是指动物性食物由于酶和细菌的作用,在腐败过程中,使蛋白质分解产生氨及胺类含氮化合物,此物质具有挥发性,蒸发出后,用()滴定从而计算含量。
(1分)A.标准碱液;B.标准酸液;C.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D.过氧化氢4.通用引物多重PCR检测技术需要使用()引物来扩增几个不同大小的PCR片段。
(1分)A. 1条;B.两条;C.三条;D.多条5.制备丙烯酰胺标准溶液时,用()定容。
(1分)A.甲醇;B.去离子水;C.生理盐水;D.乙醇6.美国的规定为只要食品中转基因的含量低于()即可贴上“非转基因食品”的标签。
(1分)A. 1%;B. 3%;C. 5%;D. 10%7.甲醛被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机构确定为()致癌物质。
(1分)A. 1 类;B. 2 类;C. 3 类;D. 4 类第1页/共3页8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联用对鸡肉的一种特异的小肽进行检测,可以在混合肉类中鉴定出鸡肉成分,其灵敏度非常高,只要混合物中含有()的鸡肉成分就可以检测出来。
(1分)A. 0.1%;B. 0.5%;C. 1.0%;D. 1.5%9 .水产品中的甲醛在磷酸介质中经水蒸气加热蒸馏,其蒸馏液与乙酰丙酮反应,生成()的二 乙酰基二氢二甲基吡啶。
(1分)A.橙红色;B.浅蓝色;C.黄色;D.绿色10 .甲醛的人口服致死量为()。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考试 选择题 57题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考试 选择题 57题](https://img.taocdn.com/s3/m/d470b43c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e8.png)
1. 食品安全检测中,以下哪种技术主要用于检测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聚合酶链反应(PCR)C. 气相色谱法D. 紫外-可见光谱法2. 在食品检测中,以下哪种方法可以用于检测食品中的重金属含量?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核磁共振光谱法C. 红外光谱法D. 质谱法3. 食品中的农药残留可以通过以下哪种技术进行有效检测?A. 薄层色谱法B.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C.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D.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4. 以下哪种技术适用于检测食品中的食品添加剂?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原子荧光光谱法5. 在食品安全检测中,以下哪种方法可以用于检测食品中的真菌毒素?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电泳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核磁共振光谱法6. 食品中的转基因成分可以通过以下哪种技术进行检测?A. 聚合酶链反应(PCR)B. 高效液相色谱法C. 气相色谱法D. 紫外-可见光谱法7. 以下哪种技术适用于检测食品中的放射性物质?A. 伽马射线检测法B. 高效液相色谱法C. 气相色谱法D. 紫外-可见光谱法8. 食品中的蛋白质含量可以通过以下哪种方法进行检测?A. 比色法B. 高效液相色谱法C. 气相色谱法D. 紫外-可见光谱法9. 以下哪种技术适用于检测食品中的脂肪含量?A. 索氏提取法B. 高效液相色谱法C. 气相色谱法D. 紫外-可见光谱法10. 食品中的糖含量可以通过以下哪种方法进行检测?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比色法11. 以下哪种技术适用于检测食品中的水分含量?A. 干燥法B. 高效液相色谱法C. 气相色谱法D. 紫外-可见光谱法12. 食品中的维生素含量可以通过以下哪种方法进行检测?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比色法13. 以下哪种技术适用于检测食品中的矿物质含量?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高效液相色谱法C. 气相色谱法D. 紫外-可见光谱法14. 食品中的酸度可以通过以下哪种方法进行检测?A. 酸碱滴定法B. 高效液相色谱法C. 气相色谱法D. 紫外-可见光谱法15. 以下哪种技术适用于检测食品中的抗氧化剂?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比色法16. 食品中的防腐剂可以通过以下哪种方法进行检测?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比色法17. 以下哪种技术适用于检测食品中的色素?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比色法18. 食品中的香精可以通过以下哪种方法进行检测?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比色法19. 以下哪种技术适用于检测食品中的甜味剂?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比色法20. 食品中的苦味物质可以通过以下哪种方法进行检测?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比色法21. 以下哪种技术适用于检测食品中的鲜味物质?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比色法22. 食品中的咸味物质可以通过以下哪种方法进行检测?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比色法23. 以下哪种技术适用于检测食品中的酸味物质?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比色法24. 食品中的辣味物质可以通过以下哪种方法进行检测?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比色法25. 以下哪种技术适用于检测食品中的麻味物质?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比色法26. 食品中的涩味物质可以通过以下哪种方法进行检测?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比色法27. 以下哪种技术适用于检测食品中的异味物质?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比色法28. 食品中的异物可以通过以下哪种方法进行检测?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比色法29. 以下哪种技术适用于检测食品中的微生物毒素?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比色法30. 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可以通过以下哪种方法进行检测?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比色法31. 以下哪种技术适用于检测食品中的微生物菌落总数?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比色法32. 食品中的微生物致病菌可以通过以下哪种方法进行检测?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比色法33. 以下哪种技术适用于检测食品中的微生物耐药性?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比色法34. 食品中的微生物毒素可以通过以下哪种方法进行检测?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比色法35. 以下哪种技术适用于检测食品中的微生物毒素?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比色法36. 食品中的微生物毒素可以通过以下哪种方法进行检测?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比色法37. 以下哪种技术适用于检测食品中的微生物毒素?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比色法38. 食品中的微生物毒素可以通过以下哪种方法进行检测?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比色法39. 以下哪种技术适用于检测食品中的微生物毒素?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比色法40. 食品中的微生物毒素可以通过以下哪种方法进行检测?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比色法41. 以下哪种技术适用于检测食品中的微生物毒素?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比色法42. 食品中的微生物毒素可以通过以下哪种方法进行检测?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比色法43. 以下哪种技术适用于检测食品中的微生物毒素?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比色法44. 食品中的微生物毒素可以通过以下哪种方法进行检测?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比色法45. 以下哪种技术适用于检测食品中的微生物毒素?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比色法46. 食品中的微生物毒素可以通过以下哪种方法进行检测?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比色法47. 以下哪种技术适用于检测食品中的微生物毒素?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比色法48. 食品中的微生物毒素可以通过以下哪种方法进行检测?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比色法49. 以下哪种技术适用于检测食品中的微生物毒素?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比色法50. 食品中的微生物毒素可以通过以下哪种方法进行检测?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比色法51. 以下哪种技术适用于检测食品中的微生物毒素?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比色法52. 食品中的微生物毒素可以通过以下哪种方法进行检测?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比色法53. 以下哪种技术适用于检测食品中的微生物毒素?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比色法54. 食品中的微生物毒素可以通过以下哪种方法进行检测?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比色法55. 以下哪种技术适用于检测食品中的微生物毒素?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比色法56. 食品中的微生物毒素可以通过以下哪种方法进行检测?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比色法57. 以下哪种技术适用于检测食品中的微生物毒素?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比色法答案:1. B2. A3. A4. B5. A6. A7. A8. A9. A10. D11. A12. A13. A14. A15. A16. A17. A18. A19. A20. A21. A22. A23. A24. A25. A26. A27. A28. A29. A30. A31. A32. A33. A34. A35. A36. A37. A38. A39. A40. A41. A42. A43. A44. A45. A46. A47. A48. A49. A50. A51. A52. A53. A54. A55. A56. A57. A。
食品安全与质量检测技术考试 选择题 50题 附答案
![食品安全与质量检测技术考试 选择题 50题 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ca9bd10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5d.png)
1.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中,HACCP是指什么?A. 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B. 健康分析和控制措施C. 食品分析和控制点D. 危害评估和控制策略2. 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主要来源于哪些途径?A. 原料B. 加工过程C. 包装材料D. 以上都是3.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遵循什么原则?A. 安全第一B. 经济效益C. 提高口感D. 增加色泽4. 食品中的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哪些途径?A. 环境污染B. 农药残留C. 食品加工D. 包装材料5. 食品中的农药残留检测通常采用什么方法?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以上都是6. 食品中的兽药残留检测通常采用什么方法?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以上都是7. 食品中的真菌毒素检测通常采用什么方法?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以上都是8. 食品中的放射性污染检测通常采用什么方法?A. 放射性检测仪B. 质谱法C. 高效液相色谱法D. 气相色谱法9. 食品中的食品添加剂检测通常采用什么方法?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以上都是10. 食品中的营养成分检测通常采用什么方法?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以上都是11. 食品中的微生物检测通常采用什么方法?A. 培养法B. 分子生物学方法C. 免疫学方法D. 以上都是12. 食品中的致病菌检测通常采用什么方法?A. 培养法B. 分子生物学方法C. 免疫学方法D. 以上都是13. 食品中的毒素检测通常采用什么方法?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以上都是14. 食品中的过敏原检测通常采用什么方法?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以上都是15. 食品中的转基因成分检测通常采用什么方法?A. 分子生物学方法B. 免疫学方法C. 高效液相色谱法D. 气相色谱法16. 食品中的食品接触材料检测通常采用什么方法?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以上都是17. 食品中的食品包装材料检测通常采用什么方法?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以上都是18. 食品中的食品容器检测通常采用什么方法?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以上都是19. 食品中的食品加工设备检测通常采用什么方法?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以上都是20. 食品中的食品加工环境检测通常采用什么方法?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以上都是21. 食品中的食品加工人员检测通常采用什么方法?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以上都是22. 食品中的食品加工过程检测通常采用什么方法?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以上都是23. 食品中的食品加工工艺检测通常采用什么方法?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以上都是24. 食品中的食品加工技术检测通常采用什么方法?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以上都是25. 食品中的食品加工设备检测通常采用什么方法?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以上都是26. 食品中的食品加工环境检测通常采用什么方法?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以上都是27. 食品中的食品加工人员检测通常采用什么方法?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以上都是28. 食品中的食品加工过程检测通常采用什么方法?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以上都是29. 食品中的食品加工工艺检测通常采用什么方法?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以上都是30. 食品中的食品加工技术检测通常采用什么方法?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以上都是31. 食品中的食品加工设备检测通常采用什么方法?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以上都是32. 食品中的食品加工环境检测通常采用什么方法?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以上都是33. 食品中的食品加工人员检测通常采用什么方法?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以上都是34. 食品中的食品加工过程检测通常采用什么方法?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以上都是35. 食品中的食品加工工艺检测通常采用什么方法?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以上都是36. 食品中的食品加工技术检测通常采用什么方法?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以上都是37. 食品中的食品加工设备检测通常采用什么方法?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以上都是38. 食品中的食品加工环境检测通常采用什么方法?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以上都是39. 食品中的食品加工人员检测通常采用什么方法?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以上都是40. 食品中的食品加工过程检测通常采用什么方法?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以上都是41. 食品中的食品加工工艺检测通常采用什么方法?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以上都是42. 食品中的食品加工技术检测通常采用什么方法?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以上都是43. 食品中的食品加工设备检测通常采用什么方法?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以上都是44. 食品中的食品加工环境检测通常采用什么方法?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以上都是45. 食品中的食品加工人员检测通常采用什么方法?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以上都是46. 食品中的食品加工过程检测通常采用什么方法?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以上都是47. 食品中的食品加工工艺检测通常采用什么方法?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以上都是48. 食品中的食品加工技术检测通常采用什么方法?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以上都是49. 食品中的食品加工设备检测通常采用什么方法?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以上都是50. 食品中的食品加工环境检测通常采用什么方法?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以上都是答案1. A2. D3. A4. A5. D6. D7. D8. A9. D10. D11. D12. D13. D14. D15. A16. D17. D18. D19. D20. D21. D22. D23. D24. D25. D26. D27. D28. D29. D30. D31. D32. D33. D34. D35. D36. D37. D38. D39. D40. D41. D42. D43. D44. D45. D46. D47. D48. D49. D50. 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南大学网络教育第三阶段练习题考试科目:《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第章至第章(总分100分)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专业:学号:身份证号:姓名:得分:一单选题 (共10题,总分值10分,下列选项中有且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在答题卡上正确填涂。
)B1. 目前利用( )分析了肉类提取物中的肌肽、鹅肌肽和鲸肌肽等组分,可成功鉴定出肉类的种源。
(1 分)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阳离子交换色谱;D. 阴离子交换色谱C2. 多酚等物质会使DNA氧化成( )。
(1 分)A. 红色;B. 黄色;C. 棕褐色;D. 蓝色B3. 挥发性盐基氮是指动物性食物由于酶和细菌的作用,在腐败过程中,使蛋白质分解产生氨及胺类含氮化合物,此物质具有挥发性,蒸发出后,用( )滴定从而计算含量。
(1 分)A. 标准碱液;B. 标准酸液;C.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D. 过氧化氢D4. 通用引物多重PCR检测技术需要使用( )引物来扩增几个不同大小的PCR片段。
(1 分)A. 1条;B. 两条;C. 三条;D. 多条A5. 制备丙烯酰胺标准溶液时,用( )定容。
(1 分)A. 甲醇;B. 去离子水;C. 生理盐水;D. 乙醇C6. 美国的规定为只要食品中转基因的含量低于( )即可贴上“非转基因食品”的标签。
(1 分)A. 1%;B. 3%;C. 5%;D. 10%A7. 甲醛被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机构确定为( )致癌物质。
(1 分)A. 1类;B. 2类;C. 3类;D. 4类B8.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联用对鸡肉的一种特异的小肽进行检测,可以在混合肉类中鉴定出鸡肉成分,其灵敏度非常高,只要混合物中含有( )的鸡肉成分就可以检测出来。
(1 分)A. 0.1%;B. 0.5%;C. 1.0%;D. 1.5%C9. 水产品中的甲醛在磷酸介质中经水蒸气加热蒸馏,其蒸馏液与乙酰丙酮反应,生成( )的二乙酰基二氢二甲基吡啶。
(1 分)A. 橙红色;B. 浅蓝色;C. 黄色;D. 绿色C10. 甲醛的人口服致死量为( )。
(1 分)A. 1g;B. 5g;C. 10g;D. 15g二多选题 (共5题,总分值10分,下列选项中至少有2个或2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在答题卡上正确填涂。
)ABCD11. 食品掺伪鉴别检验的方法有( )。
(2 分)A. 感官评定法;B. 物化分析法;C. 仪器检测法;D. 分子生物鉴伪技术CD12. 食品掺假是指向食品中非法参入( )的物质。
(2 分)A. 物理性状相似;B. 化学形状相似;C. 形态相似;D. 结构相似CD13. 食品掺伪鉴别检验中,使用化学分析法是以物质的化学反应为基础,使被测组分在溶液中与试剂作用,由( )来确定组分及其含量的方法。
(2 分)A. 溶液的颜色;B. 生成物的量;C. 被测组分的质量;D. 消耗试剂的量ABCD14. 针对掺伪手段的鉴伪工作主要集中在( )。
(2 分)A. 种类鉴别;B. 掺假鉴定;C. 违禁成分检测;D. 溯源ACD15. 食品中甲醛的检测方法有( )。
(2 分)A. 分光光度法;B. 定性筛选法;C. 气相色谱-质谱法;D. 高效液相色谱法三判断题 (共10题,总分值10分正确的填涂“A”,错误的填涂“B”。
)16. 六六六、氯环二烯、敌百虫属于有机氯农药。
(1 分)( B )17. 油脂含量高的样品不影响色素的测定。
(1 分)( A )18. 一般肉、乳品种含有的农药主要是牲畜或家禽取食了农药污染的饲料,造成农药在体内的蓄积。
(1 分)( A )19. 真菌毒素具有两种毒性,一是致DNA损伤,有的可致癌;二是细胞毒性,有破坏质膜和细胞酶的作用。
(1 分)( A )20. 食品中如果大肠菌群数越多,说明食品受粪便污染的程度越大。
(1 分)( A )21. 有机磷对人体的危害以急性毒为主,主要是抑制血液和组织中胆碱酯酶的活性,引起乙酰胆碱在体内大量积聚而出一系列神经中毒症状,如出汗、震颤、共济失调、精神错乱、语言失常等。
(1 分)( A )22. 天然色素和合成色素对氧、热、光敏感,但对金属离子和催化剂保持稳定。
(1 分)( B )23. 食品中天然色素基本上有五大类,其中四类色素仅分布于整个植物界,而第五类却存在于动物组织中。
(1 分)( A )24. 生物富集和食物链可使农药的残留浓度最多提高至1000倍。
(1 分)( B )25. 在天然原料中的真菌毒素主要结合在水溶性成分上。
(1 分)( A )四名词解释题 (共10题,总分值30分 )26. 食品添加剂:(3 分)是为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质,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27. GB:(3 分)国家标准28.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3 分)指人类合成的能持久存在于环境中、通过生物食物链(网)累积、并对人类健康造成有害影响的化学物质。
它具备四种特性:高毒、持久、生物积累性、远距离迁移性,而位于生物链顶端的人类,则把这些毒性放大到了7万倍-29. 兽药的最高残留限量(MRLVDs):(3 分)对食品动物用药后产生的允许存在于食品表面或内部的该兽药残留的最高量。
检查分析发现样品中药物残留高于最高残留限量,即为不合格产品,禁止生产出售和贸易30. 农药:(3 分)是指农业上用于防治病虫害及调节植物生长的化学药剂31. 食源性疾病:(3 分)指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有毒有害物质(包括生物性病原体)等致病因子所造成的疾病。
一般可分为感染性和中毒性,包括常见的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人畜共患传染病、寄生虫病以及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所引起的疾病。
32. 动物源性食品:(3 分)是指全部可食用的动物组织以及蛋和奶,包括肉类及其制品(含动物脏器)、水生动物产品等。
33. 合成着色剂:(3 分)也称为食品合成染料,是用人工合成方法所制得的有机着色剂,合成着色剂的着色力强、色泽鲜艳、不易褪色、稳定性好、易溶解、易调色、成本低34. 湿法消化:(3 分)又称湿灰化法或湿氧化法,是在适量的食品中加入氧化性强酸,并同时加热消煮,使有机物质分解氧化成CO2,水和各种气体,为加速氧化进行,可同时加入各种催化剂,这种破坏食品中有机物质的方法。
35. 菌落总数:(3 分)指在一定条件下(如需氧情况、营养条件、pH、培养温度和时间等)每克(每毫升)检样所生长出来的细菌菌落总数五填空题 (共6题,总分值12分 )36. 日本使用习惯和管理要求,将食品添加剂划定为四种,即_制定添加剂_________、__既存添加剂________、___天然香精_______和___一般添加剂_______。
(2 分)37. 防腐剂是在__食物保存过程中__具有___抑制或杀灭微生物___作用的一类物质总称。
(2分)38. 农药残留的来源:__农药使用药剂后直接对作物的污染__________、__作用从污染环境中吸收农药_____和___通过生物富集和食物链使食品含残留农药_______。
(2 分)39. 食品添加剂是指为_改善食品品质_________和色、香、味,以及为___防腐_______和___加工工艺的需要_______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__天然物质________;我国__营养强化剂________也属食品添加剂。
(2 分)40. 许多花色苷含___糖苷_______,通常是___葡糖苷_______,但是其他糖的部分可能与各种___酯_______相连。
(2 分)41. 类胡萝卜素分为两大类:___烃类胡萝卜素_______和__氧合叶黄素________。
类胡萝卜素不仅给食品红色增加了黄色,而且还是___VA_______的前体。
(2 分)六简答题 (共4题,总分值20分 )42.食品添加剂检测的重要性(5 分)对食品安全起到很好的监督、保障和促进作用;对食品生产工艺,产品质量,安全卫生起到至关重要作用;检验是否有违禁、滥用以及超范围使用情况,因为添加剂使用不当容易造成慢性中毒,致癌等危害。
43.用滴定法测定样品中苯甲酸钠的原理(5 分)于实验中加入饱和的氯化钠溶液,在碱性条件下进行萃取,分离出蛋白质,脂肪等,然后酸化,用乙醚提取试样中的苯甲酸,再用乙醚蒸去,溶于中性醚醇混合液,最后以标准碱液滴定。
44.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传统分析检测过程(5 分)增菌培养,分离培养,生化实验,凝固酶试验,动物实验,结果报告45.用于亚硝酸盐的测定的盐酸萘乙二胺法的原理?(5 分)样品经沉淀蛋白质,除去脂肪后,在弱酸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重氮化后,再与盐酸萘乙二胺耦合形成紫红色染料,在538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峰,与标准比较定量。
七计算题 (共1题,总分值8分 )46. 蜜饯中防腐剂苯甲酸钠的测定:准确称取25.0g样品,加175ml水,粉碎5分钟成匀浆,准确称取10.0g匀浆于250ml分液漏斗中,加5ml0.50mol/L盐酸酸化,准确移取50ml氯仿提取2分钟,取氯仿层,用无水硫酸钠干燥,移取上述溶液25ml于250ml分液漏斗中,准确移取50ml0.3mol/L碳酸氢钠反萃取2分钟,静止分层,取水相在225nm处,用1cm比色皿,读取吸光度为0.112,同时做空白,吸光度为0.002。
求:样品中苯甲酸钠的含量。
标准曲线的绘制:分别移取10g/L苯甲酸钠标准溶液0.1,0.2,0.3,0.4,0.5ml,用0.3mol/L碳酸氢钠定容到10ml,测得吸光度如下:Y=0.4183X+0.0001 γ=0.9992(8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