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课程与历史感养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文学史”课程与历史感养成
作者:叶烨刘学
来源:《师资建设》 2014年第4期
文/中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叶烨刘学
历史感的养成,是历史学习在了解操作方法与培养批评意识基础上的更高追求。
关于历史感,本文赞同这样的说法:“历史感即是将个体生命的历史与历史——现实的本体总过程直接无碍地结合起来而产生的深刻感受。从而,历史感便是具体地意识到自我历史的在场性的普遍规定。”[1]换言之,历史感是学习者通过对历史的学习与了解所形成的一种自觉意识,借助历史为当下和自我进行定位,从历史整体的角度来看待当下和自我,从而获得内心的客观与平静。历史感的养成来源于历史学习,其意义则绝不局限于知识学习的层面,而是自我精神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的历史感有助于造就健全、完善的人格结构。对于每一个生活于变动不居、内容空前复杂的现代社会的个体而言,这种修养都具有相当的必要性。
历史感养成,关键在于认识到历史与现实中存在相通之处,从而使历史能够成为观察现实的参照物。因此在历史的学习中应当注意发掘古今的相近之处,不断沟通历史与当下的联系。但这种对相近之处的寻找绝非简单比附,而应当是在表象之下发现令人信服的共性,发现古人与今人在面对类似处境时相似的态度和情感。事实上,以历史对照现实的合理性在于,虽然具体生活内容看似迥然有别,人们在面对特定处境时所具有的情感和所持的态度却并没有这样大的差异,文学由于是直接表现人类情感的载体,文学史的教育在展现中国人这种不变的情感方面也就具有特别的优势。
文学史学习中引发的古今共鸣感可能来自于某些具体问题。例如,宋代以来印刷技术的进步为文学发展提供了新契机,然而前人对此未尝没有疑虑,苏轼、朱熹都对书籍的普及导致的“束书不观”现象表示了警惕,明代的唐顺之更对文集泛滥的时代景观表达了尖锐讽刺。如果将这些担忧相对照,将会得出非常有趣的结论。又如,明代小说中不少情节显示了农村居民进入城市后的遭遇与心态,折射出的是商业因素发展对于社会传统的影响。如若将这种现象与今日“城镇化”进程相对照,也许有助于学习者更切实地感受中国面临的现代化问题。
文学史学习中引发的古今共鸣感也可能来自于对某些宏观走向的观察。例如,传统文学中的诗词曲及小说无不经历了由民间娱乐向案头艺术转变的过程,文学发展的历史也可以被视为文学的边界不断扩展的历史,在这一背景下来看待当下的一些新兴艺术样式,当能形成更为开放和平允的视野。又如,通俗文学中人的自我意识的重新觉醒乃是元代以来文学史中的重要关注内容,捕捉这一发展趋势并发掘其背后动力,其实对学习者理解困扰当代人的传统社会格局转型问题也大有裨益。
所谓“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在文学史的教学中,教学者可以不断地引导学习者进行换位思考,以今人的现实经验对前人作“理解之同情”,又尝试从古人之视角对今人之遭遇作观察与分析。这种古今的不断转换,不仅有助于理解历史,也有助于理解现在。而这种转换所横亘的时间跨度越大,也就越易于引发对人类某些宿命的思考,甚至可能引导学习者在将视野投射到作为整体的人类历史时,尝试回答这样一些问题:我们所处的究竟是怎样的时代?我们自己的处境如何?该怎样处理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而对这些问题的解答,其实已经超越了单纯历史学习的范畴。
【参考文献】
[1]雷戈.论历史学[J].学术月刊,19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