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教材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和创新完整版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和创新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和创新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教育改革的“第一推动力”,促使教师走下讲台,走近学生,走进网络……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语文教学,不但使语文课堂教学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而且还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给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美国着名视听家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显示,视听工具、实物形象比语言、视觉符号更易于提供具体和易于理解的经验。
21世纪是以信息技术为主的时代,它对教育的要求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高度创新能力和很强信息能力(包括信息获取能力、分析能力和加工能力)的新型人才。
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就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信息化、全球化、个性化和人文化的挑战,它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已经势在必行。
一、运用信息技术,让拼音教学更具直观性。
小学低年级儿童,特别是一年级新生正处于从幼儿向儿童的时期过渡。
处于这一时期的儿童理解能力差,记忆全靠死记硬背,他们擅长于记忆形象、具体的材料。
另外,一年级新生的记忆效果与他们的情绪有着极大的关系,即在高兴时记忆效果好,反之较差。
拼音是一年级新生认知、学习的第一道难关,在拼音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直观性,借助形象直观富有情趣的多媒体的动画来进行直观演示,能有效地唤起学生的正确感知,从而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让他们轻松愉快地度过小学学习的第一道难关——汉语拼音。
学生对拼音很陌生,难以激发学生的。
我们可以通过网络把它们制成一些动画片的形式,现在的学生很多都喜欢看动画片,他们一下子就有了兴趣,就愿意来学了。
在动画片的制作过程中,把拼音的读音和写法,以及图片融为一体。
比如在学o时,就可以先出示一只大公鸡在喔喔叫,配上o的声音,引导学生看o的形状就和公鸡的嘴形很像,学生可能一下就记住了它的读音和形状,就达到了我们的目的。
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创新应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教育领域,信息技术也逐渐成为学科教学中的创新工具。
本文将探讨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在提升教学质量、拓展学生学习方式和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等方面的作用。
一、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1. 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是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一种应用方式。
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将图像、文字、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形式的信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
这种教学方式能够直观地呈现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2. 远程教育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远程教育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通过网络、视频会议等技术手段,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实时交流,并提供在线教学资源。
这种方式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接受优质的教育资源,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3. 虚拟实验在一些实验性学科中,由于实验设备的限制或安全性考虑,学生无法进行真实的实验操作。
而信息技术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即虚拟实验。
通过计算机模拟的方式,学生可以进行各种实验操作,并观察实验现象,获得实验数据。
虚拟实验既能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又能保证实验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二、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作用1. 提升教学质量信息技术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工具。
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上的丰富知识资源进行备课,设计出更加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及时获取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困难,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提升教学效果。
2. 拓展学生学习方式传统的学科教学往往以讲授为主,学生的学习被动性较大。
而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学生可以通过互动、探究、协作等方式进行学习,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此外,信息技术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学习资源和互联网上的学习社区,使得学习具有更大的广度和深度。
3. 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学科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创新应用案例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创新应用案例信息技术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已经成为了高中教育的重点领域之一。
在如今数字化的时代,创新应用已经成为了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目标。
本文将介绍几个创新应用案例,以展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创新思维和实践。
案例一:虚拟现实(VR)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虚拟现实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创新技术。
在历史教学中,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生动、直观的学习体验。
比如,通过VR技术,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参观历史遗址、重要历史事件的现场等。
这种沉浸式的学习体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案例二:编程教育中的应用编程教育作为信息技术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在不断地进行创新应用。
传统的编程教学往往以纸质材料为主,学生在书本上学习编程语言,然后写代码。
现在,一些高中教育机构尝试使用在线编程平台或者编程游戏来进行编程教学。
这种创新应用可以增加学生的互动性和参与度,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案例三:人工智能在英语学习中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正在逐渐增多。
在英语学习中,学生常常需要大量的阅读和写作练习。
传统的英语学习方式可能会给学生带来沉闷和乏味的感觉。
而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学生可以获得更加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比如,学生可以使用语音识别技术进行口语训练,在虚拟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写作训练等。
这种创新应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动力。
案例四:移动设备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移动设备的普及为信息技术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常常需要进行复杂的计算和图形绘制。
传统的方式可能需要纸和笔,但现在学生可以通过移动设备上的数学应用程序来进行计算和作图。
这种创新应用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效率,减少错误,同时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总结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创新应用案例不仅带来了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虚拟现实、编程教育、人工智能和移动设备等技术的应用,为信息技术教学带来了新的思路和实践。
《《三位数乘两位数》》应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的教学设计
3.不计算,选择答案。
425×19=( )
A.3825 B. 8020 C. 8075 D.46325
425×219=( )
A.93075 B.68000 C.46325 D.80000
4.练习八第1.2题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列竖式计算,交流、汇报。
二、探究新知
李叔叔所在的城市离北京又有多少千米呢?如何计算呢?引导学生列出算式:145×12
1.运用估算能不能估一估李叔叔住的城市离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呢?说一说估得方法。要想知道准确结果,还得用笔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板书课题)
2.探究算理
学生尝试笔算,教师巡视,挑选出几种不同思路的算法到黑板板演。我们先请刚才板演的同学说一说他是怎么算的吧,每一步的算理。(根据学生汇报,课件演示)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名称
《三位数乘两位数》
姓名
工作单位
年级学科
四年级数学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图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该课内容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第一课时,在三年级学生已经学过多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本节课是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学习的,其乘法算理是一样的。该课也是小学阶段整数乘法的最后内容。
3.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认真计算并养成验算的习惯。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
先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再请四位学生上台板演,讲评时请同学们说说计算步骤和要点。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与创新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与创新教案主题: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与创新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领域也开始逐渐应用信息技术来提升教学效果和吸引学生的兴趣。
本教案将探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和创新,通过引入多种信息技术工具,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和互动性强的学习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
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重要性1. 介绍信息技术的定义和发展背景- 讲解信息技术的定义,即利用计算机等技术来处理、储存、传输和应用信息的方法和工具。
- 说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2. 分析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 介绍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可以提供更加直观和生动的教学内容。
- 引用实例说明信息技术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
- 讲解信息技术可以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辅助工具。
二、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方式1. 录音和播放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分析录音和播放技术在语言学习中的应用,如通过录制和播放英语对话来提升学生的听力能力。
- 探讨录音和播放技术在音乐学习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和表演能力。
2.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介绍多媒体技术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 分析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如通过幻灯片和视频来展示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力。
3. 虚拟现实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讲解虚拟现实技术的定义和发展现状。
- 探讨虚拟现实技术在科学、地理、历史等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如通过虚拟实境可以带学生亲身体验历史事件或实验科学现象。
4. 互联网和在线学习平台在教学中的应用- 引用案例分析互联网和在线学习平台在教学中的应用,如通过网络课堂和在线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和个性化的学习模式。
三、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创新实践1. 引入游戏化学习的概念和实践- 分析游戏化学习对学生的动力和积极性影响。
- 讨论如何设计和利用游戏化学习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 推动协作学习和远程教学- 探讨协作学习和远程教学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创新实践,如通过在线协作平台和视频会议工具来实现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和远程交流。
信息技术工具的创新应用培训课件(ppt 55页)
•
牢记安全之责,善谋安全之策,力务 安全之 实。2020年10月17日 星期六1时46分 23秒Saturday, October 17, 2020
•
相信相信得力量。20.10.172020年10月 17日星 期六1时46分23秒20.10.17
谢谢大家!
•
作业标准记得牢,驾轻就熟除烦恼。2020年10月17日星期 六1时46分23秒 01:46:2317 October 2020
•
好的事情马上就会到来,一切都是最 好的安 排。上 午1时46分23秒 上午1时46分01:46:2320.10.17
•
一马当先,全员举绩,梅开二度,业 绩保底 。20.10.1720.10.1701:4601:46:2301:46:23Oc t-20
信息技术工具的创新应用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树立质量法制观念、提高全员质量意 识。20.10.1720.10.17Saturday, October 17, 2020
•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01:46:2301:46:2301:4610/17/2020 1:46:23 AM
•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10.1701:46:2301:46Oc t-2017- Oct-20
•
加强交通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 量。01:46:2301:46:2301:46Saturday, October 17, 2020
•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0.10.1720.10.1701:46:2301:46:23October 17, 2020
•
踏实肯干,努力奋斗。2020年10月17日上午1时46分 20.10.1720.10.17
教案中的信息技术应用与创新
教案中的信息技术应用与创新在教案中的信息技术应用与创新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深深渗透到了教育领域,对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和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因此,在编写教案时,充分考虑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创新,对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信息技术在教案编写中的应用1. 多媒体教学资料的利用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教师可以通过使用多媒体教学资料,如幻灯片、视频、音频等,给学生生动直观的展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教案编写中,可以设计使用多媒体教学资料的环节,以便更好地呈现教学内容。
2. 网络资源的挖掘与利用互联网作为信息时代的重要工具,为教学提供了广阔的资源平台。
在编写教案时,可以加入对相关网络资源的引导和利用,帮助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
例如,在历史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搜索引擎查找相关的历史资料,提高他们的信息获取能力和分析能力。
3. 互动式教学工具的应用现代的信息技术可以实现教学的互动性,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使用在线测试平台,通过选择题、判断题等形式,快速获取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案编写时,可以充分利用互动式教学工具,增加学习者与学习内容的互动性,提高教学的效果。
二、信息技术在教案编写中的创新1. 利用虚拟实境技术进行沉浸式学习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为教育带来了新的创新方式。
在教案编写中,可以利用虚拟实境技术,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际操作和体验,增强学习的参与感和实践能力。
例如,在地理教学中,利用虚拟实境技术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地理探索,感受地理环境,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和认知能力。
2. 引入编程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信息技术中的编程教育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在教案编写中,可以引入一定的编程元素,让学生进行简单的编程操作或设计,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例如,利用Scratch等编程软件,设计一个简单的互动小游戏,让学生动手操作,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
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创新应用引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学科教学带来了许多创新应用的机会。
本文将探讨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创新应用,并介绍一些简单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创新应用一:多媒体教学信息技术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方式,将学科内容以图像、音频和视频等形式呈现给学生。
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研究动力。
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白板、投影仪等设备展示教学素材,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学科知识。
创新应用二:网络资源利用通过利用互联网上的丰富资源,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研究材料。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搜索引擎查找相关信息,从而培养学生的信息检索和分析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在线教育平台和学科网站等工具,为学生提供互动性强、个性化的研究体验。
创新应用三:虚拟实验与模拟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科教学提供虚拟实验和模拟的机会。
通过使用虚拟实验软件和模拟器,学生可以进行实际实验操作的模拟,而无需花费大量时间和资源。
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也能够降低实验风险。
创新应用四:个性化研究信息技术还可以为学科教学提供个性化研究的机会。
通过使用智能化教学软件和在线研究平台,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研究进度和兴趣,为其提供个性化的研究路径和资源。
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研究需求,提高研究效果。
结论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创新应用,为学生提供了更丰富、互动性强的研究体验。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采用简单策略进行教学,以提高学生的研究动力和效果。
同时,教师需要持续研究和探索,以不断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变化,并将其应用于学科教学中。
人教版(2024新版)七年级全一册《信息技术》第1单元探寻互联网新世界第1课互联网发展靠创新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4新版)七年级全一册《信息技术》第1单元探寻互联网新世界第1课互联网发展靠创新教学设计一、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广泛接触和使用互联网,但对于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和创新驱动因素可能缺乏系统的认识。
他们对新技术充满好奇,具备一定的信息检索和操作能力,但在分析和理解复杂的科技发展现象方面还需要引导。
二、教材分析本课是第一单元的开篇,旨在引导学生了解互联网发展的历程和创新在其中的关键作用。
教材通过丰富的案例和活动,激发学生对互联网创新的兴趣,为后续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三、核心素养教育目标1. 信息意识:学生能够认识到互联网创新对信息获取和传播的重要影响,提高对信息价值的敏感度。
2. 计算思维:通过分析互联网发展中的创新案例,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逻辑思维。
3.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创新实践。
4. 信息社会责任: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互联网创新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培养信息安全意识和合法使用互联网的责任感。
四、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互联网发展的主要阶段和创新成果。
•认识创新在互联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 教学难点•分析互联网创新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信息社会责任意识。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互联网发展案例资料、课堂活动道具等。
2. 学生准备:预习课本内容,收集自己熟悉的互联网创新案例。
六、教法学法1. 教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情境教学法。
2.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
七、教学过程1. 导入(3 分钟)•播放一段关于互联网发展的视频短片,引发学生对互联网的兴趣。
•提问学生:“你认为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引导学生思考互联网的重要性。
2. 新课讲授(20 分钟)。
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与互联网
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与互联网教案主题: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与互联网引言: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变和提升。
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已经深深地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便利和机遇。
本教案将以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与互联网为主题,通过几个具体案例,来展开探讨。
一、信息技术改变我们的社交方式随着社交网络的兴起,我们的社交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传统的面对面交流被网络社交工具所取代,如微博、微信、QQ等。
我们可以随时随地与朋友家人保持联系,分享生活动态。
同时,通过网络社交平台,我们还可以与全球各地的人们交流、分享、学习。
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为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社交空间,打开了更多与他人交流的渠道。
二、信息技术推动教育变革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教育带来了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
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已经深入到教学过程中,拓宽了教育的边界。
学生们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大量的学习资源,网上课堂的兴起也为学生提供了灵活的学习方式。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更多的教育信息,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在教育领域的发展使得教育变得更加开放、自由、灵活。
三、信息技术助力创业创新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创业者提供了极大的机遇和平台。
通过互联网,创业者可以开展在线业务,打破了地域限制,扩大了市场范围。
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也为创业者提供了许多工具和资源,例如电子商务平台、在线支付等,极大地简化了创业过程。
同时,互联网还为创新推陈出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通过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创业者可以更好地把握市场需求,实现创新突破。
四、信息技术促进社会发展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例如,电子商务的兴起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提高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改善了交通状况,提高了交通安全;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工业的智能化、自动化进程。
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几乎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使得社会发展更加高效、便捷。
作业1:应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的教学设计(1)
附件: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教学设计方案课题名称课题名称 Windows 的基本操作的基本操作 姓名姓名 李志刚李志刚工作单位工作单位 代县阳明堡中学代县阳明堡中学 年级学科年级学科七年级信息技术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材版本教材版本山西经济出版社山西经济出版社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图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的重要性)Windows XP 是目前流行的系统软件,也是计算机与人沟通的桥梁。
所以本单元也是整个信息技术课的基础,因此掌握单元也是整个信息技术课的基础,因此掌握 Windows XP Windows XP 的窗口组成及对窗口的窗口组成及对窗口的操作能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因此,本课是学习计算机的关键。
的操作能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因此,本课是学习计算机的关键。
二、教学目标(从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并细化为本节课的具体要求,目标要明晰、具体、可操作,并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明晰、具体、可操作,并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了解了解 Windows XP Windows XP 窗口的组成;窗口的组成;熟练掌握Windows XP 窗口的基本操作。
窗口的基本操作。
2.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述,使学生初步了解通过讲述,使学生初步了解 Windows XP Windows XP 窗口的组成;窗口的组成;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掌握Windows XP 窗口的基本操作。
窗口的基本操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的兴趣,进一步培育学生的信息素养。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的兴趣,进一步培育学生的信息素养。
【教学重点】重点】 WindowsXP 窗口组成及基本操作。
窗口组成及基本操作。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Windows Xp 窗口的操作。
窗口的操作。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本节课在小学阶段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具体明确地学习WindowsXP WindowsXP,在教学过,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力引导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把教师的点拨和学生解决问题结合起来,创设情境,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不断克服学习中的被动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智力。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创新应用在当今数字化发展的时代,信息技术成为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以往教学依靠纸质教材和传统手段来进行,而如今,信息技术为教学带来了新的变革。
本文将探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创新应用,并分析其对教育的意义和未来发展的趋势。
一、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利用电子设备、图像、音频和视频等技术手段,将教学内容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呈现,提供了更生动、直观的学习体验。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使用投影仪或电子白板将课件投影到大屏幕上,让学生更清晰地看到内容;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音频和视频资料让学生感受真实场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多媒体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能够提升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二、网络教学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教学逐渐走进了教育领域。
网络教学通过利用在线教育平台、视频会议工具和电子邮件等技术手段,可以实现远程教学和互动交流。
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学习课程内容、参与在线讨论、提交作业,并与教师和同学进行实时交流。
这种教学模式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让学生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进行学习,提高了教学的灵活性和自主性。
三、个性化教学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还可以实现个性化教学。
通过学习管理系统和智能教育软件等工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特点,自动化地生成个性化的学习路线和任务。
不同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和能力,灵活地选择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果。
个性化教学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潜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虚拟实验传统的实验课往往存在时间紧张、耗材费用高昂等问题,而虚拟实验通过模拟实验环境和交互式操作,可以替代传统实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些问题。
虚拟实验可以提供更多实验机会,并且能够模拟不同条件下的实验结果。
学生可以在虚拟实验中进行反复实践和探索,培养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虚拟实验不仅减少了实验成本,还能够提供更安全的学习环境,为教学带来了更多可能性。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创新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教育也因受到信息化的冲击而迈入一个新的阶段;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作为教材的组成部分,信息技术对于促进教师教学以及学生学习有着重要作用,正确认识使用信息化教育,合理设计、选择教学媒体,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改革是根本,现代教学技术应成为整个教学过程的“催化剂”,应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与培养目标有机联系起来;现代信息技术对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每个环节:感知、理解、记忆、应用等,都能起到有益的影响,它不仅能使学生充分感知所学教材,活跃思维,还能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何谓信息技术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是在信息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指导下扩展人类信息功能的技术;一般说,信息技术是以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为主要手段实现信息的获取,加工,传递和利用等功能的技术总和;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新的教学理念的普遍渗透,现代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目的是便于学生接受新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但是,由于受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制约,现代信息技术在应用上存在着误区;信息技术的作用具有两面性——正面和负面作用;信息化教育可以使师生的教与学更加生动有趣;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提高能力、开扩视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即信息化教育使用得当,能使师生的教与学事半功倍,而使用不当则会给教学带来负面作用;在实际应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由于教师的某些误区导致了使用信息化教育时产生许多负面作用,或是没能使信息化教育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有些教师常常以计算机多媒体课件来代替一切信息化教育,显然这是一种误区;比如,本来可以由学生完成的实验,教师却把它变成了计算机多媒体课件演示;课堂上教师的活动完全被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取代;学生本来可以在教学媒体的帮助下自己完成的学习任务,教师却没有给学生创造这样的机会,等等;如果每节课都用现代教学媒体教学,那么一学期的教学任务是无法完成的;在教学中,教师应针对教学内容,确定是否应用现代教学媒体进行教学;有些教学内容应用现代媒体教学后,还要利用时间再讲一遍;有些教学内容,学生易于接受,一点即破,在教学时,如果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就显得做作了;有些教学内容应用现代媒体教学,可以收到奇异的教学效果;还有,在教师没有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之前,不必强制教师去应用,允许采用其他切实可行的教学手段;有些教师信息化教育用了很多,不太成功;但也有教师使用信息化教育少而精,有效地解决了教学重点和难点,完满地完成教学目标,课上得也很成功;说明媒体多而未精选,就不可能优课堂教学,信息化教育少而精的合理组合,使用得法就能把课上得很好;为了有利教学,使用媒体要有时多,有时少,但要适度,要找到一个尺度,只要能达到教学目标,首先以少而精为基础,再向多而优发展;因此课堂教学设计和实施中对信息化教育的精选是相当重要的事;可见,现代信息技术在使用上具有选择性,适用性,不能赶时髦,滥用、套用课件;虽然现代信息化教育的确有着其他教学手段所不能达到的效果,但教师教学中语言的抑扬顿挫,神态表情的暗示作用也是现代信息化教育所不能及的;所以课堂教学手段不能用现代信息技术包办代替,应结合教学实际,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传统的、独创的,来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因此在选择信息技术的应用时应考虑一些因素:1.信息技术有用来引起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的,有用来增进了解的;有适合团体教学的,也有适合个别教学的;有以画面为主的,也有以声音为主的,选择时要注意考虑;2.要合理运用多种现代信息技术,并使各种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的教学媒体有机的结合起来;3.所选用的信息技术,在准备和使用上不宜花费太多的时间;4. 所选用的信息技术,能有效达成教学目标;那么如何才能提高信息化教育创新应用的有效性呢想要获得最佳的效果,就必须做到人与信息技术的恰当结合,这并不是简单的事,信息技术是为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服务的,由于它在教学的实际应用中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所以信息技术使用中还需要符合一些具体的教学原则,如: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遵循教学原则;依据现有的教学条件,围绕着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展开;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并非任何一节课都需要使用信息技术,要适时、适度地使用;信息技术各有所长、各有所短,要恰当结合,充分发挥各种信息技术的特长……课堂教学设计和实施,从教学整体上来说,是以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为依据的,从局部而言,课堂教学设计主要是为达到一节课的教学目标的;因此对信息化教学的选择在教学设计中是非常重要的,特别要选择能有效地解决教学目标中的重点、关键、难点的教学媒体,要把思想教育渗透到媒体之中,有利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现代媒体向学生传递信息,有助于化解学生认识活动中的难点,深化学生情感活动,能让学生学得兴趣盎然,老师教得生动活泼,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信息技术要有效地为达到教学目标服务,一堂课的教学过程,要分几个阶段,抓住几个环节,去达到教学目标;使用信息技术,有经验的教师还善于抓住好时机,注意媒体使用次序和时间,对媒体要分主次,讲统一,才能对媒体合理使用;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信息技术是教学过程的四大基本要素,任意两个要素之间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任何一个要素发生了变化,都会影响到其它三个要素;良好的交互性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在信息技术的使用中具体表现为教师与信息媒体的交互、学生与信息媒体的交互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只要将这三方面的交互处理好、实现好,教学过程中的各大要素就能各显其能、融会贯通,真正地融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活跃起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信息化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从视、听、触等各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这种新颖、多种而又富于变化的刺激,会使学生的注意、兴趣稳定而持久,自然会有好的效果;借助图像、音乐等于手段不仅培养了形象思维的能力,而且还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能把一些复杂的内容变得容易理解,这样学使学生易懂难忘,这在生物教学中更为突出.多媒体还能把语言文字所描绘东西直接形象逼真地展现出来,使学生从各个角度去领略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景,从而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来为学生展现一些直观的东西,也为学生的想象提供了依据,让学生多动手、多观察,思维才能随之展开;运用多媒体还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由于多媒体能提供丰富的图象及声音信息,这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这种活动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学生情绪处于亢奋状态,思维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都要去适应这种形势;在现在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向学生传递信息,学生利用多媒体创设的情境进行协作学习,通过媒体向教师反馈学习信息,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与教材之间的信息交往,达成教学目标;可见,现代信息技术是一种知识载体,它既是教师的辅助工具,又是学生的认知工具;我们必须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课堂就不再局限于一间教室,而把课堂空间得到充分的扩展,大大缩短了学生的认识过程,起到呈现事实的作用;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还具有易操作,使用方便,交互性强的特点,但多媒体的应用要选择恰当的时机,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然现代信息技术只是一种哗众取宠的道具;那么,如何把信息技术应用到生物教学中呢信息化教育的类型有很多,录音、投影、录像、电影、语言实验室、电子计算机、计算机辅助教学等现代信息技术已被广泛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都可以作为教师可以选择的教学媒体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从而增进学习,促进师生互动;教学中的内容有易有难,有些是不必要进行多解释、讲评的,学生也能理解,但有些是学生不能理解的,既使教师进行讲解;教师应该如何选择和设计呢应该选择和设计那些最真实直观,最能恰如其分地说明问题,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学生智力的教学媒体;不能一味地去追求使用固定类型的教学媒体;比如,有的生物教师用自己制作的电脑图来代替真实的生物;有的教师完全以计算机多媒体课件来代替自己的板书,等等;这些做法都会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多媒体课件更适合于运用在那些在现有条件下无法观察到的、难于理解的、抽象的或是动态的内容上;比如,初中一年级生物中的“糖在水中的溶解过程”、“细胞膜控制物质出入细胞的过程”、“传粉和受精的过程”等内容适宜做成多媒体课件来帮助学生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进程中的恰当运用,不仅突破了知识的重难点,而且还能增强学习的趣味;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还需教师对所要出现的多媒体内容进行精心设计,让它们在关键处出现,有助于教学;学生学习起来有了成就感,学起知识也就轻松了,也更能激发学生的潜力,课堂气氛也活跃了;对多媒体中的内容精心选择,精心设计,充分挖掘它们的潜力,为教学服务;随着信息技术的使用不断增多,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重新选择或设计教学媒体;例如,初中二年级生物“饲养和观察蚯蚓”实验,教材上提出用粗糙的纸和玻璃板作为对比蚯蚓运动的辅助材料,如果按照教材上提供的材料做实验,得不出预期的结果,而以解剖盘或大一点的脸盆内放入少量的水来代替玻璃板,则实验效果很好;因此,灵活对待信息化教育,创造性地使用信息技术;不仅如此,还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创造性地使用信息技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该选择哪种合适的工具教学呢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最重要的一点是:使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并不是唯一的教学方式;现代信息技术是教师教学的辅助工具,在中学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结构,合理的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决不能千篇一律,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促使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课堂教学要注重实效,而不能流于形式;对信息技术的正确使用并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学会的,这需要不停的探索发现、总结学习,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教学媒体的日益发展对教师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尽快让先进的信息化教育在各级学校中得到普及和应用,加强教学资源建设,设计出更多符合各种教学和学习的资源,促使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发挥最大的作用,那么提高信息技术创新应用有效性最终将能够得以实现;。
信息技术创新应用的教学方案
信息技术创新应用的教学方案教案主题:信息技术创新应用的教学方案引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教育模式。
为了适应这一变革,我们需要创新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在信息化社会中的综合能力。
本教案旨在通过信息技术创新应用,提供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案,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的提升。
一、目标与需求的分析1.1 目标分析信息技术创新应用的教学方案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使其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需求。
1.2 需求分析由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包括电脑操作、网络使用、编程等。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2.1 教学内容(省略限制词汇)2.2 教学方法2.2.1 案例教学法通过真实案例的讨论和分析,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2.2.2 项目学习法提供具体的项目任务,让学生通过合作完成实际的信息技术创新应用项目,培养他们的协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2.2.3 问题导向学习法通过提出具体问题或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信息处理能力。
三、教学活动的设计3.1 案例教学活动以实际的案例为基础,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例如,让学生分析某个社交平台的隐私安全问题,并设计相应的解决措施。
3.2 项目学习活动组织学生分成小组,完成具体的信息技术创新应用项目。
例如,让学生设计一个手机应用程序,以解决某一实际问题。
3.3 问题导向学习活动提出一个问题或情境,让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相关知识,并给出解决方案。
例如,让学生研究如何通过信息技术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四、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方式结合学生的项目成果、课堂表现和平时作业等,进行综合评价。
例如,评价学生的项目设计和实现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等。
4.2 教学反馈方式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鼓励他们的优点,并给予建设性的指导。
人教版高二信息技术教材的创新教学方法与应用
人教版高二信息技术教材的创新教学方法与应用信息技术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在高中教育中,人教版高二信息技术教材的使用及其创新教学方法的应用,对于学生的发展和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探讨人教版高二信息技术教材的创新教学方法与应用。
一、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人教版高二信息技术教材在创新教学方法中广泛应用多媒体技术。
通过使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辅助工具,可以使课堂内容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例如,在讲解各类软件的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展示具体的操作界面和效果,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学习。
二、案例分析教学法人教版高二信息技术教材倡导运用案例分析教学法进行教学。
通过引入实际案例,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知识,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授数据库管理的知识时,可以引用真实的企业数据库案例,让学生从实际项目中学习数据库设计和管理的方法。
三、项目驱动教学法人教版高二信息技术教材倡导运用项目驱动教学法进行教学。
通过提供一个具体的项目任务,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知识。
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例如,在讲解网页设计时,可以提供一个实际的网站建设任务,让学生通过设计和制作网页来实现项目目标。
四、互动式教学人教版高二信息技术教材鼓励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通过鼓励学生提问、讨论和分享学习心得,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问题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五、综合应用实践人教版高二信息技术教材注重学生的综合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
通过设计一些综合性的项目任务,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和应对复杂任务的能力。
例如,在讲解信息系统开发的过程时,可以要求学生团队合作,设计并实现一个简单的信息系统。
综上所述,人教版高二信息技术教材的创新教学方法与应用丰富多样,从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到案例分析教学法,再到项目驱动教学法,以及互动式教学和综合应用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际运用能力。
苏教版高一信息技术创新教材解析创新应用技术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苏教版高一信息技术创新教材解析创新应用技术提高信息处理能力苏教版高一信息技术创新教材解析——创新应用技术提高信息处理能力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在当今社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苏教版高一信息技术创新教材应运而生。
本文将对这本教材进行解析,探讨如何通过创新应用技术来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一、教材特点与内容概述苏教版高一信息技术创新教材是一本针对高一学生编写的教材,旨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信息处理能力。
该教材立足于实际应用场景,包含了众多的实例和案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教材的内容主要围绕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实践操作和应用案例展开。
其中,基础知识模块注重对计算机硬件、软件和网络技术等的介绍,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践操作模块通过具体的实践操作指导学生熟悉和掌握常用的信息技术工具和软件。
应用案例模块则通过一系列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创新应用技术提高信息处理能力1. 利用数据分析工具在信息处理中,数据分析起着重要的作用。
苏教版高一信息技术创新教材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分析工具,并引导学生通过实例来熟悉和掌握这些工具的使用。
学生可以通过使用这些工具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从中发现规律和趋势,进而作出准确的判断和决策。
2. 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现代信息技术中的一个重要方向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苏教版高一信息技术创新教材引入了人工智能相关的知识和技术,并通过案例的方式展示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可以通过学习人工智能技术,运用相关的工具和算法,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信息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3. 探索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是当前信息技术领域的热点。
苏教版高一信息技术创新教材将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与信息处理相结合,让学生了解并运用这些技术进行数据存储、处理和分析。
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处理,学生可以提取有用的信息,为决策提供支持,并在实践中提高信息处理的能力。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创新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创新应用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领域也逐渐意识到其在教学中的潜力和作用。
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为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改善了传统教学模式,提升了学习效果。
本文将探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创新应用,并分析其带来的益处与挑战。
一、虚拟现实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虚拟现实(VR)技术是近年来发展最为迅猛的信息技术之一。
它通过模拟真实场景,使学生们能够身临其境地进行学习和实践。
在教学中,虚拟现实技术可以被用于三维模拟实验、历史场景重现、地理环境观察等方面。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学生们可以亲身经历和探索,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度。
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还可以解决教学资源的不均衡问题。
以往,某些地区可能缺乏必要的教学设备和场地,而虚拟现实技术可以突破地域和设备限制,提供给学生们良好的学习环境。
此外,虚拟现实技术还可以帮助教师们提高教学效果,通过定制化的教学内容和互动性强的学习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然而,虚拟现实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虚拟现实技术的设备和软件相对昂贵,给学校和家庭带来了一定的经济压力。
其次,虚拟现实技术的使用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技术能力,而在目前的教育体系中,这方面的培训和支持还比较欠缺。
因此,教育部门需要积极投入资源,促进虚拟现实技术在教学中的推广和应用。
二、人工智能在教学中的应用人工智能(AI)作为一种模拟人类智能的技术,也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人工智能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学习模式识别,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辅助。
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和行为模式,人工智能系统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智能化的教学设计,使教育更加个性化。
其次,人工智能可以帮助教师们进行教学评估和反馈。
教师在传统教学中难以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学情和学习进度,而人工智能系统可以通过自动化测试和评估,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这种个性化的评估和反馈对于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效果具有积极的影响。
信息技术工具的创新应用课件(PPT 34页)
情境探究
学习评价
批判性学习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发展性学习
是一个过程
通讯交流 协作性学习
信息重组 创造性学习
1. 资源利用方式的设计
把专题资源直接作为学习对象 把专题资源作为课程素材 利用专题资源作为研究性学习材料 利用专题资源作为创作素材,形成学习作品, 并加入专题知识库,充实扩展专题知识。
2. 学生活动的设计
自主学习活动的设计
确定学习主题,明确学习任务 自订学习目标和学习进度 收集与主题相关的学习资源 分析、整理、利用学习资源 采用多种学习策略,解决学习种遇到的问题 对照学习目标,进行自我评价,并作出相应的调整 解决学习问题,完成学习任务
情境探究活动的设计
作品展示
专题学习网站的性质
内容上,它是以专题知识为导向的建设和应用项目(不同 于知识点或完整的课程),分解各个主题。
形态上,它是一个网站,具有网站的基本性能。 功能上,它是一个供学生开展课程专题知识学习和开展研
究性学习的平台。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提 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目标。 建设上,它是师生共同参与,把资源建设与教学实验相结 合的研究项目,也是知识管理平台。
主题探究网页WebQuest 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
WebQuest网页包括六大模块
2. 专题学习网站
专题学习网站是指在互联网环境下,以专题知识为导向,由专题知识, 专题资源,学习工具和学习评价等部分组成,并具备网站的技术性能 的学习系统。
专题学习网站基本结构和组成部分
专题学习网站(首页) 动态知识库 专题资源库 学习工具 学习评价
专题学习网站的基本组成部分
专题学习网站至少应包括专题知识集、专题资源 库、专题学习工具和专题学习评价四部分;
信息技术教学的创新方法以及应用
信息技术教学的创新方法以及应用信息技术是现代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高效能、全面性、便捷性等特点,成为当前教学中的重要工具。
针对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教师们需要采用许多创新方法,以活跃教学氛围,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本文将探讨一些信息技术教学的创新方法及应用。
一、多媒体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是信息技术教学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形式,通过将图像、声音、文字等元素有机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资源,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多媒体课件设计中要使其具有良好的视听效果,简练明了,逻辑性强,措辞简练,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促进学生的学习。
多媒体教学需要教师具备设计能力,全面了解教材,把握重点和难点,确定课程脉络和知识点并将其转化为图形和动画表现形式。
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要注重信息的处理、梳理和组织,确保信息的准确、全面、清晰,以便有效地传递知识。
二、虚拟实验教学法虚拟实验是一种运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图形处理技术,通过人工智能和三维图形技术打造的实验教学系统,使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验操作,并透彻理解各种实验操作的过程、规律与原理。
虚拟实验能够替代传统实验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设备损耗、实验目的不确定等问题,同时还能够减轻实验教学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如实验设备不足、实验内容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等。
虚拟实验教学需要教师根据课程特点和教学目标,设计相应的实验内容和实验过程,并根据学生的实验情况及时地给出相应的指导和建议。
虚拟实验技术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实验技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并增强学生对实验操作过程及原理的理解。
三、网络互动教学法网络互动教学法是指利用网络技术实现教学的一个过程,教师通过网络平台向学生提供教学资源,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
网络互动教学方式可以为师生之间提供良好的互动环境,允许学生和教师进行交流和互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网络互动教学需要教师在网络平台上设计适合学生的教学资源,如在线视频、在线测试、网络课件等,同时教师还需要在平台上与学生展开有益的互动,如讨论、问答等活动,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3.确定教学目标
• 教学目标的陈述应力求明确、具体,可以观察和测量。 • 教学目标的表述,一般包括以下四个要素:
• CorelDraw
2.3 声音素材制作
2.3.1 声音素材获取 2.3.2 声音素材处理 2.3.3 声音格式转换
2.3.1 声音素材获取
• 下载 • 录音(Windows录音机、Goldwave……)
– MP3录音笔 – 使用话筒录制 – 录制计算机声音 – 录制磁带声音
• 文本阅读
– PDF(Adobe Reader 9) – CAJ(CAJViewer) – POF(超星阅览器) – 其它
• 文本编辑
– 文本处理软件 – 图形化文本(Word艺术字……)
2.2 图形图像素材制作
2.2.1 图形图像素材获取 2.2.2 图像处理 2.2.3 图形绘制
2.2.1 图形图像素材获取
• 下载 • 素材光盘 • 扫描 • 数码相机拍摄 • 截屏
– W• 使用摄像机捕捉 • 从视频中捕捉
2.2.2 图像处理
• 图像浏览软件(ACDSee……) • 图像处理软件
– 画图 – Photoshop – 其它(Fireworks、金山画王、光影魔术手……)
• 确定主题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 要科学、正确。确定的思想、知识要符合规律、接近 真理。
– 要符合时代精神。时代和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人 们的思想、知识也是不断更新的。
– 要集中单一。即指一个主题内容只能集中地讲述一种 思想或知识,主旨分散或多中心就会什么都讲了什么 也没讲清楚。
一 2.确定教学主题
• 在教学中就是介绍主题知识的由来、历史、 应用背景等。
• 背景介绍也不必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 “故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和 条件。
• 如万有引力定律、硫酸的工业制法等,语 文教学中课文的背景材料等……
一 2.确定教学主题
• 主题,也叫主旨、观点、中心思想。即通过教学 内容所要表现的一种思想或核心知识,是教学内 容组成成分的“统帅”、首先要确定主题。
整理,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知识的网络,形成良好 的认知结构。
一 5.确定教学过程
• 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 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 并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的过程。
• 引导学生获得感性知识。包括通过观察、实际操作(如数 小棍计算、剪纸认识几何图形)以及实验等等活动丰富学 生的表象;
• 如语文教学中主题的确定:
– 从“横向联系——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中确立主题
– 从“纵向联系——语文学科自身知识体系的综 合”中确定主题
– 从“联系生活——语文学科与当地课程资源的 联系”中确定主题
一 3.确定教学目标
• 确定教学目标,要依据:
– 课程标准; – 教材——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位置; – 学情——知识起点、兴趣度、接受能力等;
要说明学生在何种情境下完成指定的操作。如“借助工具 书”“无需参考资料的帮助”“根据地图”等。对条件的表述有 三种类型:① 使用辅助手段或不使用。如:不用计算器。来计 算…;② 提供信息或不提供;③ 完成行为的情境。如:“在课堂 讨论时,叙述…要点”等。 – 表现水平或标准:是指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 评量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如:“二十题中至少答 对十五题”、“达到99%的正确”等。
一 4.确定教学内容
• 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 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 合理地安排教学顺序 • 加强知识间的联系,重视知识的系统化
– 教学后面的新知识,注意与前面有关的旧知识的联系。 – 加强某些概念之间或法则之间的联系和比较,可以使
学生加深对概念、法则的理解,并且防止混淆。 – 对一些有联系的概念或法则,到一定阶段进行系统地
• Photoshop
– 背景、按钮 – 图像处理(调整大小、色彩,抠像、滤镜、去
杂、模糊……)
2.2.3 图形绘制
• 图形绘制工具
– Office Visio Professional 2007 – SmartDraw
• 图形绘制软件
– Illustrator – Painter – Freehand – CorelDraw
– 行为主体:是指学习者,是学生不是教师。若写成“教给学生…” 或“培养学生…”都是不妥的,这样,行为的主体就变成了教师, 而教师的行为不是教学目标加以描述的对象。教师的行为应放在 具体的教学流程中。
– 行为动词:用以描述学生所形成的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行为。 – 条件或情境: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主
二 多媒体教学信息的处理技术
1.文本素材制作 2.图形图像素材制作 3.声音素材制作 4.影像素材制作 5.动画素材制作
2.1.1 文本素材获取
• 文本的输入
– 键盘输入
• 输入法(拼音、五笔……)
– 扫描输入
• 扫描程序 • 文字识别软件
– 语音输入
• 语音识别软件
• 文本的下载
2.1.2 文本素材处理
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
• 一、信息的组织与规划 • 二、多媒体信息的处理技术 • 三、多媒体信息的组织与呈现控制
一 教学信息的组织与规划
• 1.交待教学内容的背景 • 2.确定教学主题 • 3.确定教学目标 • 4.确定教学内容 • 5.确定教学过程
一 1.交待教学内容的背景
• 所谓背景,即是向读者交待清楚:“故事” 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
• 引导学生理解知识。即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转 化达于理解阶段。
• 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实践作业。口头作业、书面作业、实 验、实习、实际操作以及美术、音乐和体育活动等等,是 教学过程中的特殊实践形式;教学还包括组织学生参加一 定的社会生产劳动或必要的社会政治文化活动
• 检查和巩固知识。无论在形成感性认识或形成新概念,以 及从事实际作业阶段,都包括有合理的检查和巩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