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诊断学 黄疸

合集下载

2014年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诊断学复习精讲:黄疸

2014年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诊断学复习精讲:黄疸

2014年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诊断学复习精讲:黄疸黄疸在线课程:2014年执业医师资格笔试考试,超值押题冲刺入口2014年执业医师真题及答案免费在线估分(点击进入)【考纲要求】黄疸的正常胆红素代谢、黄疸分类、黄疸鉴别诊断、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肝功能、免疫学检查、血液学检查等。

【考点纵览】胆红素与黄疸的关系。

掌握胆红素来源、运输、摄取、结合和排泄。

按病因分类,黄疸分为溶血性、肝细胞性、胆汁淤积性、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

掌握溶血性黄疸的发生机制和7个特征。

掌握肝细胞性黄疸的发生机制和6个特点。

胆汁淤积性黄疸的发生机制和6个特点。

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的发生机制。

结合上述内容黄疸的鉴别诊断要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1)正常胆红素代谢黄疸为一种常见的临床表现,是由于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增高(高胆红素血症,)使巩膜、皮肤、粘膜、体液和其他组织被染成黄色的现象。

正常血清总胆红素浓度为1.7~17.1μmol/L,其中一分钟胆红素低于3.4μmol/L。

如总胆红素为34μmol/L,临床上即可发现黄疸;如血清总胆红素超过正常范围而肉眼看不出黄疸,则称为隐性黄疸。

2.正常胆红素的代谢(1)胆红素的来源:衰老红细胞所释放的血红蛋白为胆红素的主要来源,占80%~85%,10%~15%胆红素来自骨髓中未成熟红细胞的血红蛋白(即无效造血),另1%~5%来自肝的游离血红素及含血红素的蛋白质。

正常成人每日生成胆红素总量为340~510μmol/L,平均425μmol/L。

(2)胆红素的运输:上述胆红素是游离胆红素,又称非结合胆红素。

游离胆红素于血循环中附着于血清蛋白上,形成胆红素-清蛋白复合物,运载到肝。

(3)胆红素的摄取:在肝窦内,胆红素被肝细胞微突所摄取,并将清蛋白与胆红素分离,胆红素进入肝细胞后,由胞浆载体蛋白Y 和Z所携带,并转运到光面内质网内的微粒体部分。

(4)胆红素的结合:游离胆红素在微粒体内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催化,与葡萄糖醛酸基相结合,形成结合胆红素。

黄疸诊断学PPT课件

黄疸诊断学PPT课件
μmol/L 隐性黄疸:胆红素在17.1-34.2μmol/L时,
临床不易觉察(到颜色的变化)。
5 编辑版ppt
二 胆红素的正常代谢
• 胆红素的来源 • 胆红素在肝脏的代谢 • 胆红素的肠肝循环 • 胆红素的排泌
6 编辑版ppt
胆红素正常代谢示意图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循环血液
HB
RBC
UCB
与葡萄糖醛酸结合
18 编辑版ppt
(二)肝细胞性黄疸
3、实验室检查
血中CB与UCB均增加,黄疸型肝炎时,CB增加幅度多高于UCB; 尿中CB定性试验阳性; 而尿胆原可因肝功能障碍而增高; 血液检查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
19 编辑版ppt
(三)阻塞性黄疸
1、病因和发病机制 肝内性:
肝内阻塞性胆汁淤积:肝内泥沙样结石、癌栓、寄生虫病(如华支睾吸虫) 肝内胆汁淤积:毛细胆管型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胆汁淤积(如氯丙嗪,甲
25 编辑版ppt
诊断注意点
• 与假性黄疸相鉴别(见皮肤) • 病史 • 体格检查 • 实验室及其他辅助检查 • 伴随症状 总之,黄疸患者应首先确定高胆红素血 症类型,再确定黄疸的病因。
26 编辑版ppt
五 问诊要点
• 确定有否黄疸 • 黄疸的起病 • 黄疸伴随的症状 • 黄疸的时间与波动情况 • 黄疸对全身健康的影响
第十七节 黄 疸
(jaundice)
编辑版ppt
1
2 编辑版ppt
目黄
3 编辑版ppt
一 黄疸的概念
• 黄疸:血清中胆红素升高(>34.2μmol/L)
致使皮肤、黏膜、巩膜发黄的症状和体征。
4 编辑版ppt
血清胆红素的正常范围
• TB(总胆红素):1.7-17.1 μmol/L • CB(结合胆红素):0-3.42 μmol/L • UCB(非结合胆红素):1.7-13.68

兽医临床诊断技术名词解释

兽医临床诊断技术名词解释

兽医临床诊断技术名词解释
兽医临床诊断技术名词解释包括以下几类:
1.兽医临床诊断学:以各种家畜为对象,从临床实践的角度研究疾病的诊断方法和理论的学科。

2.症状:疾病过程中患病动物所表现的病理性异常现象。

兽医临床中将机能紊乱现象与形态、结构变化统称为症状。

3.半浊音:介于清音与浊音之间的一种过渡音响,叩击肺边缘时出现该音。

4.清音:是清音和鼓音之间的过渡声,声音强、声低、声长,例如鼻旁窦的空箱音、肺气肿。

5.强制运动:是不受意识支配和外界环境影响而出现的强制发生的不自主运动。

6.黄疸:血液中的胆色素上升,皮肤、粘膜变黄的现象。

7.噻菌灵: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

黄疸诊断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黄疸诊断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黄疸诊断学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 黄疸的临床症状不包括以下哪项?A. 皮肤黄染B. 尿液深黄C. 粪便呈白色D. 体重增加答案:D2. 哪种类型的黄疸是由肝脏疾病引起的?A. 溶血性黄疸B. 肝细胞性黄疸C. 胆汁淤积性黄疸D. 混合性黄疸答案:B3. 以下哪项检查可以用于区分黄疸的类型?A. 血常规B. 肝功能检查C. 尿常规D. 粪便常规答案:B二、多选题1. 黄疸的常见病因包括:A. 肝炎B. 胆结石C. 贫血D. 遗传性代谢病答案:A、B、D2. 以下哪些检查有助于黄疸的诊断?A. 血清胆红素测定B. 肝脏超声C. 血常规检查D. 腹部CT答案:A、B、D三、判断题1. 所有类型的黄疸都会伴有尿液深黄和粪便浅白。

()答案:错误2. 黄疸患者必须进行肝功能检查以确定黄疸类型。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 简述黄疸的三种主要类型及其特点。

答案:黄疸的三种主要类型包括:- 溶血性黄疸:由于红细胞破坏过快,释放大量非结合胆红素,常见于溶血性疾病。

- 肝细胞性黄疸:由于肝细胞损伤,导致胆红素代谢障碍,常见于肝炎等肝脏疾病。

- 胆汁淤积性黄疸:由于胆汁排泄受阻,导致直接胆红素升高,常见于胆道疾病。

2. 黄疸患者应进行哪些常规检查?答案:黄疸患者应进行的常规检查包括:- 血常规:检查红细胞、白细胞等指标,排除溶血性疾病。

- 肝功能检查:测定血清胆红素、转氨酶等指标,评估肝脏功能。

- 肝脏超声或腹部CT:观察肝脏和胆道结构,排除胆道疾病。

五、案例分析题1. 患者,男性,35岁,因皮肤黄染、尿液深黄就诊。

体检发现肝大,肝功能检查显示ALT、AST明显升高,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均升高。

请分析可能的黄疸类型及原因。

答案:根据患者的症状和检查结果,可能的黄疸类型为肝细胞性黄疸,原因可能是肝炎,需要进一步检查以确定具体病因,如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等。

2. 患者,女性,28岁,因皮肤黄染、尿液深黄、粪便浅白就诊。

诊断学:黄疸课件

诊断学:黄疸课件
(3)血清总胆红素(TB)等于血清中非结合胆红素(UCB)与结合胆 素(CB)之和,前者占80%,后者占20%;
(4)非结合胆红素(UCB):不溶于水,不从尿液排出; 结合胆红素(CB):溶与水,可从尿液排出。
溶血性黄疸发生机制示意图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循环血液
血红蛋白
红细胞
大量溶解

非结合红素
肝 与葡萄糖醛酸结合 结合胆红素
4、辅助检查:
1、B型超声波检查 2、X线检查 3、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 4、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PTC) 5、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CT) 6、磁共振成像(MRI) 7、放射性核素检查 8、肝穿刺活检及腹腔镜检查
五、问诊要点
1、确定是否有黄疸 2、黄疸的起病 3、黄疸伴随的症状 4、黄疸的时间与波动情况 5、黄疸对全身健康的影响
4、分类: (1)病因学分类: ① 溶血性黄疸; ② 肝细胞性黄疸; ③ 胆汁淤积性黄疸(阻塞性黄疸); ④ 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 (2)按胆红素性质分类: ① 以非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的黄疸; ② 以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的黄疸。
二、胆红素的正常代谢:
1、来源: (1)主要:占80%-85%,由体内红细胞分解后的血红蛋白产生; (2)次要:占15%-20%,由骨髓幼稚红细胞的血红蛋白及肝内含有亚铁血 红蛋白的蛋白质产生,称“旁路胆红素”。
4、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
先天性溶血性黄疸系由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 有缺陷所致的黄疸,本组疾病临床少见。
包括有:Gilbert综合征、Crigler-Najjar综合征、 Rotot综合征、Dubin-Johnson综合征。
3、伴随症状
1、黄疸伴发热 2、黄疸伴腹痛 3、黄疸伴肝肿大 4、黄疸伴胆囊肿大 5、黄疸伴脾肿大 6、黄疸伴腹水

《诊断学》第9版课件—常见症状之黄疸

《诊断学》第9版课件—常见症状之黄疸
醛酸转移酶催化)与葡萄糖醛酸结合→胆红素葡萄糖醛酸酯(即结合胆红素,CB) ➢ 排泄:结合胆红素从肝细胞→胆管→肠腔(经细菌脱氢作用)→尿胆原→大部分被氧化→粪
胆原→随大便排出
一、胆红素的正常代谢
4.胆红素的肠肝循环 小部分尿胆原(约10%~20%)在肠内被重吸收→肝门静脉回到肝内→大部分再次转变为 结合胆红素,随胆汁排入肠内(即胆红素的肠肝循环)。被吸收回肝的小部分尿胆生机制和临床表现
4.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 临床上较为少见 (1)病因: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及排泄能力有缺陷所致。 (2)分类:Gilbert综合征、Dubin-Johnson综合征、Crigler-Najjar综合征及Rotor综合征。
假性黄疸 某些药物、食物可引起皮肤黄染,但多在暴露部位为主,血胆红素不高。 球结膜下脂肪堆积 多见于老年人,黄色不均匀,内眦明显,皮肤不黄,血胆红素不高。
一、胆红素的正常代谢
1.胆红素的来源 2.胆红素在血液中的运输过程 3.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 4.胆红素的肠肝循环
正常胆红素代谢过程图
一、胆红素的正常代谢
1.胆红素的来源 ➢ 衰老的红细胞:胆红素的主要来源,占80%~85%;途径:血液循环中衰老的红细胞
→脾脏(经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破坏和分解)→胆红素、铁和珠蛋白 ➢ 旁路胆红素:占15%~20%,其来源于骨髓幼稚红细胞的血红蛋白和肝内含有亚铁血
红素的蛋白质(肌红蛋白、过氧化氢酶等)
一、胆红素的正常代谢
2.胆红素的运输 胆红素+白蛋白→胆红素-白蛋白复合物(是游离胆红素,UCB),并运输至肝脏。
3.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 ➢ 摄取:胆红素-白蛋白复合物→白蛋白+胆红素,胆红素被肝细胞摄取 ➢ 结合:在肝脏中,非结合胆红素与Y、Z两种载体蛋白结合→肝细胞内质网微粒体(经葡萄糖

黄疸的诊断标准

黄疸的诊断标准

黄疸的诊断标准黄疸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通常表现为皮肤、巩膜和黏膜呈现黄色。

黄疸的出现通常与胆红素代谢异常有关,可能是由于肝脏疾病、胆道梗阻或溶血等原因引起。

因此,正确的诊断和及时的治疗对于黄疸患者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黄疸的诊断标准,以便临床医生和患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和诊断黄疸。

首先,黄疸的诊断需要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

医生需要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曾经患有的肝脏疾病、胆道疾病、溶血性贫血等。

同时,医生还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皮肤、巩膜、腹部等部位的检查,以便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

其次,黄疸的诊断需要通过实验室检查来确定胆红素代谢异常的程度。

常规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清胆红素、血清转氨酶、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凝血功能等指标的检测。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肝功能和胆道功能是否正常,从而确定黄疸的病因。

此外,影像学检查也是诊断黄疸的重要手段之一。

包括B超、CT、MRI等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肝胆系统结构和功能是否正常,是否存在胆道梗阻等情况。

这些检查可以为黄疸的病因诊断提供重要的依据。

最后,对于一些特殊情况的黄疸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内镜检查、肝脏活检等特殊检查来明确诊断。

这些检查需要在临床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诊断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黄疸的诊断需要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来确定。

对于不同病因的黄疸,可能需要采取不同的诊断手段,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因此,对于出现黄疸症状的患者,应及时就医,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全面的诊断和治疗。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临床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和诊断黄疸,提高对黄疸的认识和诊断水平。

《临床诊断学》黄疸共39页

《临床诊断学》黄疸共39页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临床诊断学》黄疸
46、法律有权打破平静。——马·格林 47、在一千磅法律里,没有一盎司仁 爱。— —英国
48、法律一多,公正就少。——托·富 勒 49、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 罚才能 使犯罪 得到偿 还。— —达雷 尔
50、弱者比强者更能得到法律的保护 。—— 威·厄尔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诊断学 黄疸

诊断学 黄疸

05
黄疸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药物选择:根据病因和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 药物剂量:根据患者年龄、体重、病情等因素确定合适的剂量 药物疗程:根据病情和药物疗效确定合适的疗程 药物副作用:注意观察药物副作用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
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胆管切开、胆管 引流、胆管切除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手术适应症:严重黄疸、胆 管阻塞、胆管癌等
03
黄疸的诊断方法
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检测血清总胆红素、 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等指标
肝功能检查:检测转氨酶、胆红 素、白蛋白等指标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尿液检查:检测尿胆红素、尿胆 原等指标
影像学检查:B超、CT、MRI等 检查肝脏、胆道、胰腺等器官情 况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观察胆管、胆囊、肝脏等器官情况 核磁共振(MRI):观察肝脏、胆管、胰腺等器官情况 计算机断层扫描(CT):观察肝脏、胆管、胰腺等器官情况 胆管造影:观察胆管、胆囊、肝脏等器官情况 肝穿刺活检:观察肝脏组织情况明确诊断
病理学检查
血液检查:检测血液中的胆红素 水平
肝功能检查:检测肝脏功能是否 正常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尿液检查:检测尿液中的胆红素 水平
影像学检查:如B超、CT等观察 肝脏、胆囊、胰腺等器官是否有 病变
临床表现与鉴别诊断
皮肤、巩膜黄染:黄疸的主要临床表现 肝功能异常:黄疸的常见实验室检查结果 胆红素升高:黄疸的诊断依据 鉴别诊断:与其他疾病如肝炎、肝硬化等相鉴别
手术风险:出血、感染、胆 漏等
术后护理:引流管护理、抗 感染治疗、营养支持等

诊断学基础丨黄疸

诊断学基础丨黄疸

诊断学基础丨腹泻
由于血清中的胆红素浓度增高,超过34.2μmol/L时引起皮肤、粘
膜、巩膜发生黄染的现象。

隐性黄疸:血清胆红素17.1~34.2μmol/L时,没有出现肉眼可见的
黄疸现象。

正常胆红素的代谢
血中胆红素主要的来源:血红蛋白。

衰老的红细胞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内破坏、分解,产生游离胆红素或称非结合胆红素(UCB),其与白蛋白结合而运输,为脂溶性,不溶于水,不能透过细胞膜,因此尿液中不会出现UCB,UCB运输到肝细胞后,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形成胆红素葡萄糖醛酸脂,称结合胆红素(SDB或DBIL),为水溶性,可经肾小球滤过从尿中排除。

SDB经肝细胞排到毛细胆管,随胆汁进入肠道,由肠道细菌的脱氢作用还原为尿胆原,大部分随大便排除,经空气氧化成尿胆素,从粪便中排除的称粪胆素,小部分被肠道重吸收,经肝门静脉回肝内,其中大部分又形成SDB,又随胆汁进入肠道,形成“胆红素肝肠循环”。

黄疸(诊断学第9版,2学时 )

黄疸(诊断学第9版,2学时 )

溶血性黄疸
(一)发病机制: 1、大量RBC破坏→UCB↑→超过肝脏处理 能力→UCB↑ 2、贫血、缺氧等→削弱正常肝细胞代谢 能力→UCB↑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血红蛋白
循环系统
溶 血胆 性红
非结合胆红素 (UCB)
红细胞 (RBC)
UCB ↑↑

黄素
疸正
与葡萄糖醛酸结合
发常
生代 机谢 制示 示意
结合胆红素 (CB)
肠肝循环
3.胆汁淤积性黄 疸(阻塞性黄疸) 肠
4.先天性非尿溶胆素
尿胆原
血性黄疸
粪胆素
按胆红素性质分类:
Classification according to the nature of bilirubin
1、以UCB增高为主的黄疸
Jaundice with increased UCB
2、以CB增高为主的黄疸
正常或轻度↑ >50%
深黄色
正常或稍浅
浅黄或白陶土色
伴随症状
1、伴发热:急性胆管炎、肝脓肿等。
Accompanied by fever: acute cholangitis, liver abscess, etc.
2、伴上腹剧痛:胆道结石、蛔虫等。
Accompanied by epigastric pain: biliary calculi, Ascaris and so on.
肝细胞性黄疸
(四)实验室检查特点
Laboratory examination characteristics
血清:UCB CB TB 尿:尿胆原 尿胆红素(+) 大便:粪胆素 大便:粪色变浅或无明显变化
胆汁淤积性黄疸

诊断学基础课件--诊断学黄疸

诊断学基础课件--诊断学黄疸
伴上腹剧痛:胆道结石、肝脓肿、 胆道蛔虫病、原发性肝癌
伴肝肿大:病毒性肝炎、急性胆 道感染或阻塞、原发或继发性
伴随症状
伴胆囊肿大:胆总管有梗阻,见于胰头 癌、壶腹癌、胆总管癌
伴脾肿大:病毒性肝炎、败血征、钩端 螺旋体病、疟疾、肝硬化、溶血性贫 血及淋巴瘤
伴腹水:肝硬化、重症肝炎、肝癌
鉴别诊断
1、假性黄疸 某些药物如阿的平,食物如胡萝
临床表现
黄疸:浅黄至深黄,皮肤有时瘙痒 肝功能减退的症状:疲乏、食欲减
退、出血倾向
实验室检查
血清TB升高,UCB与CB均升高 CB/TB >30-40% 尿中结合胆红素定性试验阳性 尿中尿胆原可增高,但在疾病高峰,因
肝内淤胆致尿胆原减少或缺如 粪中尿胆原含量视肝内淤胆程度而定,
可正常或减少或缺如 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
三种黄疸实验室检查的区别
溶血性 肝细胞性 胆汁淤积性
TB
增加 增加 Βιβλιοθήκη 加CB- 增加 明显增加
CB/TB <15-20% >30-40% >5060%
尿胆红素 -
+
++
尿胆原 增加 轻度增加 减少或消失
肝功能 正常 损伤 可损伤
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
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及排泄有 先天性缺陷:
胆汁淤积性黄疸
病因和分类:
肝内胆汁淤积性 肝内阻塞性胆汁淤积:肝内泥沙样结石、 癌栓、华枝睾吸虫病 肝内胆汁淤积:毛细胆管型病毒性肝炎、 药物性胆汁淤积、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妊娠期复发性黄疸
肝外胆汁淤积性:胆总管的狭窄、结石、肿 瘤、炎症水肿、蛔虫等阻塞所致
胆汁淤积性黄疸
发病机制:
机械因素:胆道阻塞,阻塞上方的压 力升高,胆管扩张,最后导致小胆管 与毛细胆管破裂,胆汁中的胆红素反 流入血中

西医诊断学黄疸

西医诊断学黄疸

光面内质网
微粒体
葡萄糖醛酸转移酶
胆红素葡萄糖醛酸酯
• 胆红素葡萄糖醛酸酯:是结合胆红素CB
胆红素的排泄
• 肝脏
胆红素葡萄糖醛酸酯
高尔基复合体
主动运输
毛细胆管
细胆管
胆管
肠道
肠道细菌脱氢还原

尿胆原(68-473 mol/L/日)
① 80-90%氧化
粪便 粪胆素 排出
胆红素的肠肝循环

尿胆原
回肠末段或结肠
否,不从 尿中排出
是,可从尿 中排出
胆红素的代谢
• 胆红素的来源 • 胆红素在血循环中的运输 • 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 • 胆红素的肠肝循环
胆红素的来源
• 血红蛋白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吞食、破坏、分解
骨髓
• 血红素+珠蛋白
血红素加氧酶
• 胆绿素+ 铁 + 一氧化碳
胆绿素还原酶
• 胆红素
胆红素的运输

胆红素+白蛋白
血循环中
胆红素-白蛋白复合物
• 胆红素-白蛋白复合物:是游离胆红 素(非结合胆红素UCB)
胆红素的摄取
• 肝窦 胆红素-白蛋白复合物
Disse间隙 肝细胞摄取
(载体介导膜转运)
• 胆红素+白蛋白
肝细胞
载体蛋白Y和Z
• 胆红素-载体蛋白Y/Z
胆红素的结合
• 肝脏 胆红素+ 葡萄糖醛酸
• 先天性溶血性贫血:海洋性贫血、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溶血性黄疸
发病机制: • 大量红细胞破坏,形成大量非结合 胆红素,超过肝细胞的处理能力 • 大量红细胞破坏,造成贫血、缺氧 和红细胞破坏产物的毒性作用,削 弱了肝细胞对胆红素的处理能力

医学基础知识重点:黄疸的临床表现

医学基础知识重点:黄疸的临床表现

医学基础知识重点:黄疸的临床表现
医学诊断学属于医学基础知识需要掌握的内容,帮助大家梳理知识。

黄疸临床表现
1.溶血性黄疸
(1)黄疸一般为轻度,呈浅柠檬色,不伴皮肤瘙痒。

(2)急性溶血时可有:发热、寒战、头痛、呕吐、腰痛,并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和血红蛋白尿,即尿呈酱油或茶色。

(3)急性肾功能衰竭一般为严重患者;慢性溶血多为先天性,除伴贫血外尚有脾肿大。

2.肝细胞性黄疸
临床表现为:皮肤、黏膜浅黄至深黄色,可伴有轻度皮肤瘙痒,其他为肝脏原发病的表现,如疲乏、食欲减退,严重者可有出血倾向、腹水、昏迷等。

3.胆汁淤积性黄疸
皮肤呈暗黄色,完全阻塞者颜色更深,甚至呈黄绿色,并有皮肤
瘙痒及心动过速,尿色深,粪便颜色变浅或呈白陶土色。

4.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
本组疾病临床上少见:
(1)GiIbert综合征:黄疸外症状不多,肝功能也正常。

是由肝细胞摄取UCB功能障碍及微粒体内葡萄糖醛酸转移酶不足,致血中ucB增高而出现黄疸。

(2)Dubin-Johnson综合征:由肝细胞对CB及某些阴离子向毛细胆管排泄发生障碍,致血清CB增加而发生的黄疸。

(3)crigIer-Najjar综合征:由肝细胞缺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致uCB不能形成CB,导致血中UCB增多而出现黄疸,本病由于血中ucB甚高,故可产生核黄疸,见于新生儿,预后极差。

(4)Rotor综合征:由肝细胞对摄取uCB和排泄cB存在先天性缺陷致血中胆红素增高而出现黄疸。

诊断学基础黄疸PPT课件

诊断学基础黄疸PPT课件
13
溶血性黄疸
1.病因: ① 先天性溶血性贫血,如海洋性贫血、遗传
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蚕豆病、伯氨喹啉等 药物溶血性贫血; ② 后天获得胜溶血性贫血,如自身免疫性溶 血性贫血、不同血型输血后溶血、新生儿溶 血、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③ 非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如阵发性睡眠性血 红蛋白尿、蛇毒、败血症、毒草中毒等。
胆红素结合障碍 先天性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缺乏/缺少 获得性UDP-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动 酶受抑制/缺少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11
胆红素转化障碍
肝细胞变性/坏死 传染性疾病(肝炎、肝硬化….) 胆肝细胞选择性排泄有机阴离子障碍 (Dubin-Johnson’s; Roter)
12
胆红素排泄障碍
肝内胆汁淤积(胆汁淤积型、药物 型、特发性….) 肝内胆管机械性梗阻(原发性胆汁 性肝硬化、肝内胆管结石、胆管硬 化….) 肝外胆管机械性梗阻(结石、肿瘤、 胆管狭窄、寄生虫….)
黄疸
1
主要内容
黄疸的概念 胆红素的代谢 黄疸的发生机制 黄疸的诊断 黄疸的鉴别诊断
2
皮肤和巩膜黄疸的图
片 巩膜黄疸
皮肤黄疸
3

溶血性黄疸
浅 黄


肝细胞性黄疸

金 黄

胆汁淤积性黄疸

绿
4
一、黄疸的概念
血清胆红素高于正常,致巩膜、皮肤、 粘膜、体液及其他组织黄染 显性黄疸 隐性黄疸
5
二、胆红素的代谢
非结合型胆红素的形成过程
-珠蛋白
血红蛋白
血红素
CO,Fe
胆绿素
NADPH NADP+
胆红素(非结合型胆红素,UCB)
胆绿素还原酶

黄疸的诊断标准

黄疸的诊断标准

黄疸的诊断标准黄疸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通常表现为皮肤、黏膜和巩膜的黄染。

黄疸的出现可能是由于胆红素代谢或排泄异常导致的,也可能是其他疾病的表现。

因此,对黄疸的诊断需要综合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的信息。

下面将介绍黄疸的诊断标准。

一、临床表现。

1. 皮肤、黏膜和巩膜的黄染。

2. 可能伴有皮肤瘙痒、尿色深、粪便颜色变化等症状。

3. 伴有原发病的其他症状,如乏力、食欲减退等。

二、实验室检查。

1. 血清胆红素测定,血清总胆红素升高,可进一步检测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水平。

2. 血清转氨酶测定,AST、ALT升高。

3. 凝血功能检查,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4. 其他相关指标,血清胆碱酯酶、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等指标的测定。

三、影像学检查。

1. B超、CT、MRI等检查,可发现肝脏、胆管、胆囊等器官的异常情况。

2. 腹部彩超检查,可发现肝、胆、胰等脏器的病变。

四、其他辅助检查。

1. 肝功能检查,包括肝脏合成功能、排泄功能等。

2. 腹水检查,如有腹水出现,可进行腹水常规检查和腹水细胞学检查。

3. 肝穿刺活检,对于疑难病例可进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

综上所述,黄疸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的信息。

在进行诊断时,应该全面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结合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明确黄疸的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同时,对于一些疑难病例,需要进一步进行相关的辅助检查,以帮助明确诊断。

总之,黄疸的诊断标准是多方面的,需要全面综合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相关检查结果。

只有全面了解患者的情况,才能做出准确的诊断和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

黄疸的诊断标准

黄疸的诊断标准

黄疸的诊断标准黄疸是一种常见的症状,通常表现为皮肤和眼睛呈现黄色。

黄疸的出现可能是由于溶血、肝脏疾病、胆道梗阻或其他疾病引起的胆红素代谢异常所致。

对黄疸进行准确的诊断对于及时治疗和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

因此,了解黄疸的诊断标准对于临床医生和患者都非常重要。

黄疸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

在临床表现方面,黄疸患者皮肤和巩膜呈现黄色是最为明显的特征。

此外,患者可能还会出现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

在实验室检查方面,血清胆红素是诊断黄疸的重要指标之一。

正常情况下,血清胆红素的浓度应该在3.4-17.1μmol/L之间。

当血清胆红素浓度升高至34μmol/L以上时,就可以诊断为黄疸。

此外,还可以通过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等指标来进行综合判断。

在影像学检查方面,腹部超声、CT、MRI等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肝脏、胆囊、胆管等器官的情况,进一步明确黄疸的病因。

除了上述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外,医生在诊断黄疸时还需要考虑患者的病史和家族史。

有些药物、疾病或遗传因素可能会导致黄疸的发生,因此了解患者的病史和家族史对于诊断黄疸至关重要。

需要指出的是,黄疸的诊断并不仅仅依靠单一的指标或检查,而是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病史和家族史等因素。

只有全面分析这些信息,医生才能做出准确的诊断。

在诊断黄疸时,医生还需要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如肝炎、胆道结石、胆囊炎等。

这些疾病也可能会导致黄疸的出现,因此需要通过详细的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来排除其他可能的病因。

总的来说,黄疸的诊断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医生全面了解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病史和家族史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并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诊断,最终做出准确的诊断。

只有准确诊断,才能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临床诊断学黄疸

临床诊断学黄疸

*
(三)、胆红素正常代谢
回到肝脏 肝肠循环
小部分经肾排出
*
三、黄疸的分类
多见
*
四、黄疸的病因、机制和临床表现
*
黄的病因、机制和临床疸表现
(一)溶血性黄疸
后天性获得性溶贫
先天性溶血性贫血
病因和机制 :凡能引起溶血的疾病都可导致溶血性黄疸的产生。
*
黄疸的病因、机制和临床表现
红细胞的大量破坏,非结合胆红素大量产生,超过肝细胞的摄取、结合与排泌能力; 缺氧和红细胞破坏产物对肝细胞的毒性作用使肝细胞受损——处理胆红素能力下降。
肝内性 肝外性:胆总管结石,狭窄、炎性水肿等。
*
胆道阻塞导致胆管压力升高,引起胆管扩张 小胆管和毛细胆管破裂 CB返流入血; 肝内胆汁淤积有些并非是机械因素引起。
(三)胆汁淤积性黄疸
临床表现:
01
皮肤呈暗黄色甚至呈黄绿色,
02
皮肤搔痒显著
03
可有心动过速
04
粪便变浅,甚至为陶土色
*
黄疸的病因、机制和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一般黄疸为轻度,呈浅柠檬色
皮肤无瘙痒
3
4
贫血,血红蛋白尿
可有脾大
*
黄疸的病因、机制和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血TB↑,UCB为主 尿胆红素(-)、尿胆原↑ 粪中粪胆原↑ 贫血,网织↑ 骨髓红系增生旺盛
1
2
黄疸的病因、机制和临床表现
(二)肝细胞性黄疸
病因和机制:各种导致肝细胞损害的疾病均可导致黄疸的产生。 肝细胞受损,肝细胞处理胆红素的能力下降——血中UCB增加; 未受损的肝细胞仍能将UCB转变为CB。部分CB经受损细胞或坏死细胞反流入血、胆汁排泄受阻使CB返流入血——血中CB增加。

临床诊断学黄疸共68页文档

临床诊断学黄疸共68页文档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临床诊断学பைடு நூலகம்疸

6、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 我们的 后面。

7、心急吃不了热汤圆。

8、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 敛。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胆红素在肝脏的代谢 :
(1)摄取:
肝窦→胆红素→肝细胞摄取→肝细胞内与Y、Z蛋 白结合→光面内质网的微粒体
(2)结合:
非结合胆红素葡萄糖醛酸转移酶胆红素葡萄糖醛 酸酯(结合胆红素:CB)
(3)排泄:
是一种主动的耗能的分泌过程,经高尔基复合体 运输至毛细胆管微突→细胞管→胆管→肠道
5.胆红素的肠肝循环:
黄疸
(Jaundice)
一.概述 ◆黄疸定义:是由于血液中胆色素升高致使皮肤、
粘膜、和巩膜发黄的症状和体征。 ◆隐性黄疸:胆红素在17.1-34.2umol/L,临床不
易觉察,称为隐性黄疸。 正常值:1.7-17.1umol/L
二. 胆红素的正常代谢 (一)胆红素的形成 :
衰老搔痒 心动过缓:为什么? 大便颜色变成陶土色
(5)实验室检查: ①总胆红素升高 ②结合胆红素升高 ③粪胆素减少或消失 ④尿胆原减少或消失, 尿胆红素升高 ,尿色深
(6)辅助检查: ①B超:肝内外阻塞 ②CT: 肝内外阻塞 ③X线 ④ERCP:(逆行胰胆管造影) 肝外胆管有无阻塞扩张,有无胰腺疾病
海洋性贫血是溶血性贫血中的一大类型。
由于最早在意大利、希腊和其他地中海区域 的民族及其移民的后裔中发现此病,所以当时叫 “地中海贫血”。后来发现除地中海地区之外, 其他临接海洋的地区也是本病的高发区,所以又 叫“海洋性贫血”。
后天性获得性溶血性贫血:
◇自免溶贫:
自免溶贫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溶血性贫血, 多见于10岁以下的儿童。
2.结合胆红素:CB(胆红素葡萄糖醛酸酯) 水溶性,能从肾小球滤过从尿中排出.
(四)尿胆原
结合胆红素从肝细胞经胆管排入肠道后,在回 肠末端及结肠经细菌酶的分解与还原作用,形 成尿胆原.
(五)粪胆原:
尿胆原大部分从粪便排出,称粪胆原。
(六)胆红素肠肝循环
小部分尿胆原经肠道吸收,通过门静脉回到 肝内,其中大部分再转变为结合胆红素, 又随
(5)实验室检查 ①总胆红素升高 ②间接胆红素升高 ③粪胆素增多(粪色加深) ④尿中尿胆原增多,而胆红素(一) ⑤血红蛋白尿 ⑥贫血 ⑦骨髓增生旺盛
2.肝细胞性黄疸 (1)病因:
◇病毒性肝炎 ◇中毒性肝炎 ◇自身免疫性肝炎 ◇血吸虫病 ◇疟疾 ◇肝癌
◇钩端螺旋体病 ◇肝硬化
血吸虫
(2)发病机制: ①肝细胞受损 功能减退 非结合胆红素升高 ②未受损肝细胞使非结合胆红素 结合胆红素
间接胆红素
非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多为溶血性黄疸
增高:常见于
◇新生儿黄疸
◇恶性疟疾
◇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
◇某些药物引起的溶血
恶性疟原虫
四.病因发生机制及临床表现 (一)按病因学分类
◆溶血性黄疸 ◆肝细胞性黄疸 ◆胆汁淤积性黄疸 ◆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
1.溶血性黄疸 (1)病因:
先天性溶血性贫血:
◇海洋性贫血
3.胆汁淤积性黄疸 (1)病因: 肝内胆汁淤积: ①肝内阻塞性胆汁淤积:
肝内泥沙样结石、癌栓、寄生虫病等。 ②肝内胆汁淤积:
◇毛细胆管型病毒性肝炎 ◇药物性胆汁淤积 ◇妊娠期黄疸等
肝外胆汁淤积性: ◇胆总管狭窄 ◇结石 ◇炎症 ◇蛔虫 ◇肿瘤
胆道蛔虫
(2)发病机理: 胆道梗阻
压力升高 胆管扩张 小胆管毛细胆管破裂 胆红素反流入血 黄疸
结合胆红素进入肠道→回肠末端和结肠,经肠道 细菌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作用分解为尿胆原
(1)80-90%在肠道与氧接触,氧化为尿胆素,从粪 便排除,称为粪胆素
(2)10-20%重吸收,经肝门静脉回到肝内,大部 分转为结合胆红素,再次排泄到肠道,小部分进 入体循环,经肾排出。
三、胆红素正常值: 1.总胆红素(TBIL或STB ) 1.7-17.1μmol/L(0.1-1.0mg/dl) 2.结合胆红素(DBIL ) 0-6.8μmol/L(0-0.2mg/dl) ? 3.非结合胆红素(IBIL) 1.7-10.2μmol/L(0.1-0.8mg/dl)?
诊断学 (diagnostics)
黄疸
(Jaundice)
内科教研室
课时安排:2节 教学课型:理论课
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黄疸的病因、类型和特点 熟悉:正常胆红素的代谢
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重点:
1.胆色素的正常代谢; 2.黄疸发生的机理和临床检验结果。
◎难点: 黄疸发生的机理和临床检验结果。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总胆红素增高: 急性黄疸型肝炎 重症肝炎 慢性肝炎 阻塞性黄疸 肝硬化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溶血性黄疸 新生儿黄疸 胆石症、胰头癌、血型不合的输血的反应。
结合胆红素 正常参考值:<60µmol/L(<0.35mg/dl) 临床意义: ◇结合胆红素>60%则为阻塞性黄疸 ◇增高:常见于
肝癌 胰头癌 胆石症等
ERCP 胆总管结石
⑤PTC:(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
肝内胆管有无阻塞扩张及部位程度和范围
PTC检查:可动态观察造影剂在胆道内流动及分布 情况,判断胆总管下段开口有无梗阻,对部分梗 阻还是完全梗阻诊断较CT准确。对区分肿瘤、 结石还是炎症引起的胆道梗阻价值较大。
降解为血红蛋白 组织蛋白酶作用下
血红素和珠蛋白 催化酶作用下
胆绿素 还原酶还原
胆红素:占总胆红素80-85%
(二)旁路胆红素:占总胆红素15%-20%
来源于骨髓幼稚红细胞的血红蛋白和肝内含 有亚铁血红素的蛋白称为旁路血红蛋白。
(三)分类 1.游离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UCB
尿中不能检测:不溶于水,不能从肾小球滤过
部分进入胆道 部分经损害或坏死的肝细胞反 流入血 血中结合胆红素 ③肝细胞肿胀,汇管区渗出性病变与水肿以及小 胆管内胆栓形成 胆汁排泄受阻 反流入血
血中结合胆红素升高
(4)临床表现: 乏力 纳差 厌油 黄疸 出血倾向等
(5)肝细胞性黄疸 ①血中CB与UCB均升高(以前者为主) ②尿胆红素阳性 ③尿中尿胆原(+)或(-) ④肝功能异常 ⑤肝炎标志物阳性
◇新生儿溶血
新生儿溶血病系指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 儿同种免疫性溶血。
(2)发病机理: ①红细胞破坏过多:
超过肝脏的处理能力,血中非结合胆红素升 ②肝功能的削弱:
RBC破坏 贫血 、缺氧和红细胞破坏产物的毒性 作用 肝功能削弱血中非结合胆红素升高
(4)临床表现: 黄疸 寒战 发热 头痛 呕吐 Hb尿 急性肾衰 脾大 贫血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