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复习知识要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修复习资料

一、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P32)

1、社会理想规定、指引着个人理想

追求个人理想的实践活动都是在社会中进行的,正确的个人理想是由正确的社会理想规定的。同时,个人理想的实现,必须以社会理想的实现为前提和基础。

因此在整个理想体系中,社会理想是最根本、最重要的,而个人理想则从属于社会理想。个人理想的确立要以社会理想为引导,个人理想的实现依赖于社会理想的实现。

2、社会理想是对社会成员个人理想的凝练和升华

社会是个人的联合体,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密不可分。社会理想建立在众人个人理想的基础之上,是对社会成员个人理想的凝练与升华。

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关系(P41)

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二者的有机结合构成了中国精神的基本内容。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紧密相连,都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撑。

1、民族精神为时代精神提供生长根基和发展动力,是时代精神形成的重要

基础和依托。

2、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体现,牵引着民族精神的发展方向,并赋予民族

精神以时代内涵。

3、一切民族精神都曾经是一定历史阶段中带动潮流、引领风尚、推动社会

发展的时代精神。同时,一切时代精神都将随着历史的变迁逐步融入民

族精神。

三、道德的概念(P92)

1、概念:以善恶为评价方式,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发挥作用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2、道德属于上层建筑,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

3、道德产生的条件:主客观条件是统一于生产实践的

社会关系的形成(客观条件)

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主观条件)

4、道德的本质:道德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

的。

四、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P119)

1、文明礼貌

文明礼貌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它反映着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

2、助人为乐

助人为乐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在公共生活领域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基本要求。

3、爱护公物

对社会共同劳动成果的珍惜和爱护,既显示出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也是每个公民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4、保护环境

是对全人类的生存发展利益的维护,也是对子孙后代应尽的责任。

5、遵纪守法

遵纪守法是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是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重要条件。

五、职业道德的内容(P123)

1、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

2、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内容:

(1)爱岗敬业:反映从业人员对待自己职业的一种态度,也是一种内在的道德需要。

(2)诚实守信:诚实守信既是做人的准则,也是对从业者的道德要求。(3)办事公道:是职业活动所必须遵守的道德要求。要求从业人员做到公平公正,不损公肥私,不以权谋私,不假公济私。

(4)服务群众: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都要以服务群众为宗旨。

(5)奉献社会:要求从业人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树立奉献社会的职业精神。兢兢业业地为社会和他人做贡献。

3、自觉遵守职业道德

(1)学习职业道德规范

(2)提高职业道德意识

(3)提高践行职业道德的能力

六、婚姻家庭关系是什么关系(P130)

婚姻家庭关系是特定的人与人之间的特殊关系,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1、自然属性(前提条件):婚姻家庭赖以形成的自然因素,体现了自然规律(如近亲结婚)对婚姻家庭所起的制约和影响作用。

2、社会属性(本质所在):婚姻家庭的本质属性。婚姻家庭的产生、形成和发展都取决于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客观需要,并受到上层建筑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从而使其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结构,具有特定的社会性质。

七、家庭美德的内涵(P130)

家庭美德是调节家庭内部成员以及与家庭生活密切相关的人际关系的行为规范,是每个人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

八、男女平等(P131)

1、男女平等是我国的基本政策,是我国重要的法律原则和道德规范。

2、男女平等的表现:在社会主义社会,男女平等不仅体现在社会关系中,也体现在家庭关系中

家庭关系中(1)夫妻权利和义务的平等,人格地位上的平等

(2)平等的对待子女

九、法律的本质和特征(P144)

1、法律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认为,法律是统治阶级一致的体现。法律保护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利益,所以统治阶级也必须遵守法律。

法律体现的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意志,即通过国家立法形式所体现的意志。

法律是由特定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2、法律的特征

(1)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

(2)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3)法律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

十.司法机关及职能、司法原则(P152)

在我国,司法机关是指国家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行使法律监督权,人民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其他任何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不得行使国家司法权。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根据法律法规,公正司法,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利,解决法律纠纷,惩治违法犯罪行为,从而捍卫法律权威,维护法律秩序。

司法原则主要有:司法公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以事实为一句,以法律为准绳;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十一.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P153)

1.党的领导原则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

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执政就是党领导、支持、保证人民大家作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国宪法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的规定,既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奋斗成果的确认,也是对我国国家性质何根本制度的确认,集中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高度统一

2.人民主权原则主权是指国家的最高权力。人民主权是指国家中绝大多数人

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我国宪法体现了人民主权原则,强调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人权保障原则人权是指人作为人享有和应当享有的基本权利。我国宪法规

定的公民基本权利,都是最重要的人权,包括公民有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和自由、公民的人身自由和信仰自由、公民在社会经济文化方面的权利等。

4.法治原则法治就是按照法律治理国家、管理社会、规范行为,是对人治的

否定。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是“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同时国家的法律法规也应获得普遍的服从。

5.民主集中制原则民主集中制是集中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实现科学决策、

民主决策的基本原则和主要途径。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国家权力统一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民主选举产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