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观察条件下大小常性系数的比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观察条件下大小常性系数的比较

**

(**大学**学院北京海淀 100000)

摘要知觉恒常性是指人能在一定范围内不随知觉条件的改变而保持客观事物相对稳定特性的组织加工过程。本实验以大小知觉恒常性为例,考查了大小知觉恒常性在单眼和双眼条件下的差异以及在不同性别之间的差异。24人组成6个四人小组参加了大小知觉恒常性的测定,测定前本实验对被试进行了成功的随机分组。实验最后发现大小常性系数在不同观察线索(单眼和双眼)和不同视距下不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知觉恒常性,大小知觉恒常性,大小常性系数

1 引言

知觉恒常性(perceptual constancy)是指当距离、缩影比、照明改变的时候,虽然网膜影像已在一定程度上发生改变,但人们对物体大小、形状和颜色的直觉仍相对稳定。由于在纯刺激作用下,我们总是只对网膜影像反应,不可能产生知觉恒常,所以我们将其解释成经验的作用。知觉恒常性的种类包括形状恒常性,大小恒常性(例如远处的一个人向你走近时,他在你视网膜中的图像会越来越大,但你感知到他的身材却没有什么变化),明度恒常性,颜色恒常性(例如绿色的东西无论在红光条件下还是绿光条件下或者白光条件下,你眼中的它都是绿色的)。

由于知觉恒常性的种类很多,这里,我们仅以大小知觉恒常性为例。大小恒常性是指在一定范围内,个体对物体大小的知觉不完全随距离变化而变化,也不随视网膜上视像大小的变化,其知觉映象仍按实际大小知觉的特征。根据光学原理,同样一个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的大小随观察者距离的改变而变化,距离越远,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成像越小。反之,距离越近,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成像越大。人在知觉物体的大小时,尽管观察距离不同,但形成的知觉大小都与物体实际大小相近,这主要是过去经验的作用以及对观察者距离等刺激条件条件的主观加工造成的,也为学习和实践的结果。在知觉物体大小时,个体学会了把物体与观察者的距离因素考虑在内,当自己处于不同距离位置知觉同一物体大小时,知觉的结果经常是一致的。可以用下列公式表示大小恒常性系数:

☐大小常性系数:

K B=(R-S)/(A-S)

⏹R为见到的图形形状,

⏹A为图形的实际形状,

⏹S为透视的形状

☐透视值

S=(A×B)/D

⏹D为标准刺激的观测距离

⏹B为被试对测量器的观测距离(25CM)

本实验测定大小知觉恒常性的主要目的在于:(1)分别考察单眼和双眼条件下大小恒常性系数,验证大小知觉恒常性;(2)通过比较单、双眼之间以及性别的差异,研究大小知觉恒常性的影响因素。实验之前,本实验提出如下两个假设:(1)人们的大小知觉恒常性在单眼和双眼的线索下不存在着显著的差异;(2)大小知觉恒常性在不同视距下存在显著差异。

2 方法

2.1、被试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发展学院09心理班全班同学,每四人一组,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

2.2、实验仪器与实验材料

每组一台EP510大小常性测量器和卷尺一个。

2.3、实验设计

本实验采用大小常性测量器获取被试数据,通过大小恒常性系数计算公式计算被试的大小恒常性系数。可以从观察距离、单双眼条件两个角度考察大小恒常性系数的变化,是一个2×6的被试内设计。此外,为保证本实验的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对于极端值的处理办法是去除。

2.4、实验程序

(1)选择长度为7m以上的场地。以每1m为一个度量级,测定距离位置,实验时,标准刺激距被试依次为6m,5m,4m,3m,2m,1m。

(2)被试根据标准刺激的大小,调节手边大小常性测量器至大小相等。注意,被试应有时从大到小调,有时从小到大调,采用ABBA序列,且被试与测量器的观视距离为25cm。指导语如下:“请你注意正前方屏幕上三角形的大小,并照此大小调节你手边的测量器,直到你主观感知到一样大小为止。报告记录员记下你调节后图形的数值。注意测量器的观视距理应保持25cm。”

(3)做完双眼后,再做单眼。程序同上。

(4)记录员将读得的数据加上65mm,在实验中,记录员不得将测量数据告知被试。

3 结果

表1双眼和单眼线索下不同视距的大小常性系数的平均数

观察条件

视距

1m 2m 3m 4m 5m 6m

单眼线索0.96 0.98 0.94 0.97 0.97 0.94 双眼线索0.99 0.98 0.99 1.00 0.97 0.93

表2双眼和单眼线索下不同视距的大小常性系数的标准差

观察条件

视距

1m 2m 3m 4m 5m 6m

单眼线索0.10 0.13 0.18 0.07 0.07 0.11 双眼线索0.10 0.09 0.16 0.08 0.08 0.16

图1单双眼条件下被试的大小知觉曲线

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所有被试在单双眼线索下不同视距的大小常性系数的平均数均接近于1,这也就证明了大小知觉的恒常性。从图1中我们又可以得出,被试的大小常性系数随着视距的增加呈现下降的趋势。对实验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分别将自变量单双眼线索和视距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同时检验两个自变量之间的交互作用,所得结果报告如下:

表3不同观察线索下大小恒常系数的统计分析结果

变异来源平方和自由度均方 F P

组间26.46 101 0.26 1.13 0.318

组内12.55 54 0.23

注:*P>0.05

经过对单双眼线索这一自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到如表3所示结果。从表中可以看出,两种观察线索下大小恒常系数在统计上没有显著差异(P>0.05)。

表4不同视距下大小恒常系数的统计分析结果

变异来源平方和自由度均方

组间317.07 101 3.139 1.23 0.204 组内137.93 54 2.554

总计455 155

注:*P>0.05

经过对视距这一自变量机型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到如表4所示结果。从表中可以看出,不同视距下大小恒常系数在统计上没有显著差异(P>0.05)。

表4观察线索和观察距离的交互作用分析

变异来源自由度均方 F P Corrected Model 11 0.007 0.48 0.914

1 146.444 10598.63 0

单双眼 1 0.01 0.75 0.388

距离 5 0.009 0.63 0.676

单双眼 * 距离 5 0.004 0.27 0.927 注:*P>0.05

从表4我们可以看出P>0.05,所以本实验的两个自变量之间不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

4 讨论

本实验的实验设计采取了多重ABBA法和拉丁方设计,可以有效地避免顺序误差,使实验结果具有更高的准确性。从实验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本实验支持了第1个假设,但是否定了第2个假设。也就是说,不管是在不同的观察线索(单眼和双眼)条件下,还是在不同观察距离的条件下,大小常性系数不存在着显著差异。这也从某一个方面解释了个体对物体大小的知觉不完全随距离变化而变化,也不随视网膜上视像大小的变化,其知觉映象仍按实际大小知觉的特征。

但是本实验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首先,本实验有的小组被试在室内做实验,有的小组被试在室外做实验,那么室内室外的光线条件是否会影响实验得出的结果,因此最好是控制这一额外变量。第二点就是,实验选取的被试仅仅局限在中央财经大学的某个班,而且由于时间关系,得到的实验数据仅仅有十三份,这样的被试选取以及实验数据是否可靠?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最后就是,每个被试每种条件下都要进行48次实验,那么这会不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