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感知
第2章_感知层
收发模块
发射机 Transmitter 接收机 Receiver
其它I/O接口
天线
③天线(Antenna) 定义:是一种以电磁波的形式把前端射频功率信号接收进来 或辐射出去的装置,是电路与空间的界面器件。
功能:实现行波与自由空间波能量的转化。
类型:电子标签天线和读写器天线。电子标签天线和电 子标签集成为一体,负责接收能量;读写器天线既可内置于读 写器中,也可以通过同轴电缆与读写器的射频输出端口相连, 用来发射能量。
由1个主控站、5个监测站、4个地面天线组成。 负责收集由卫星传回的信息,并计算卫星星历、相对距离,
大气校正等数据。
用户设备部分:
即用户GPS信号接收机,主要功能是接收GPS卫星发射的
信号,以获得必要的导航和定位信息,经数据处理,完成导航
和定位工作。
定位原理: GPS使用24颗人造卫星所形成的网络来三角定位接收器的位置,
红外线和超声波测距定位技术 红外线IR (Infrared Ray)定位原理:红外线发射器发射的红 外射线,通过安装在室内的光电传感器接收进行定位。 特点:定位精度高,但光线受障碍物影响,只能短距离定位。 超声波UW(Ultrasonic Wave)的定位原理:与GPS基本相同, 但采用反射法测距。即发射超声波并接收由被测物反射的回波, 根据回波与发射波的时间差计算出待测距离。 特点:整体定位精度较高,结构简单,但超声波受多径效应 和非视距传播影响很大,同时需要大量的底层硬件设施投资,成 本太高。
2 1 2 2
2
(x, y, z) 为待求的接收机位置, di 为卫星到接收机的距离, (xi, yi, zi) 为卫星瞬时位置(由星历计算得到)。
第二章 感知器网络 PPT课件
2.3.2
这里定义 i为第i各节点的输出误差
2.3.2 式称为W-H学习规则,又称为 规则,
或叫做最小均方差算法(LMS)。 在 2.3.2 式中为学习速率。
i di yi
训练步骤: (1)表达:计算训练的输出矢量Y=W*X+B,以 及与期望输出之间的误差E=D-Y; (2)检查:将网络输出误差的平方和与期望误差 相比较,如果其值小于期望误差,或训练已达 到事先设定的最大训练次数,则停止训练;否 则继续: (3)学习:采用W-H学习规则计算新的权值和 偏差,并返回到(1)。
e(k ) f ( , e(k ), e(k 1)) X T (k )W (k ) f ( , e(k ), e(k 1)) e(k ) e(k 1) f ( , e(k ), e(k 1))
• 取f()不同形式,可以得到不同的收敛阶次 • E(k+1)=ηe(k)e(k+1) • E(k+1)= [ηe(k)]2 • E(k+1)= [ηe(k)]3 注意问题 :收敛区域不同
通常考虑某一神经元要受到其他神经元的作用,因而总是 以n个神经元相互连接形成神元计算模型。一个神经元具备 相应的输入和输出。但是神经元自身的状态,决定其输出 的有无,即每一个神经元从其他n-1个神经元接受信息, 产生神经兴奋和冲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不论何 种刺激,只要达到阈值以上就能产生一个动作电位,并以 最快速度作非衰减的等幅传递输出。一旦输人的总和小于 阈值,神经元处于抑制状态,没有被激励,也就没有任何 输出产生。
感知器处理单元对n个输入进行加权和操作,即:
感知器在形式上与M-P模型差不多,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 神经元间连接权的变化。感知器的连接权定义为可变的,这 样感知器就被赋予了学习的特性。
高一心理每章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一心理每章知识点总结归纳下面是高一心理学每章的知识点总结归纳:
第一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 心理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
-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试法等
- 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及其主要流派
第二章:感知与注意
- 感知的定义及其理论:形式感知、空间感知、时间感知、色彩感知等
- 感知的心理过程:感觉、知觉、辨认等
- 注意的定义及其类型:选择性注意、分配注意、维持注意等第三章:学习与记忆
- 学习的定义及其类型: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认知学习等
- 记忆的定义及其过程:感觉记忆、短期记忆、长期记忆等
- 记忆的提高技巧和遗忘的原因及防止方法
第四章:情绪与动机
- 情绪的定义及其分类:基本情绪与复杂情绪
- 情绪的产生机制及其对行为的影响
- 动机的定义及其分类:生理动机、心理动机、社会动机等
第五章:个体心理与人际关系
- 个体心理的构成要素:自我、自尊、认知结构等
- 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交往技巧、沟通方式、情感表达等
- 人际关系的处理策略和技巧
第六章:情绪与行为异常
- 情绪异常的分类及其症状: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等
- 行为异常的分类及其症状:精神分裂症、人格障碍、强迫症等
- 情绪与行为异常的原因及其治疗方法
以上是高一心理学每章的知识点总结归纳,希望对你有帮助。
如果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查阅相关的教材和学习资料。
感知世界
二、具体问题处理
提出问题
设计探究方案 进行探究 收集数据分析 思考
得出结论
增加内容——神秘食品
1
2
3
4
5
食品:薯片、巧克力豆、麦片、饼干、薄饼等
食品袋中装着什么食品?——提出问题,设置悬念、
设计探究方案——摇动听声音、闭眼睛用手摸一摸、 用鼻子闻一闻、用舌头尝一尝等途径。 进行探究——按照上面的方案进行体验活动 收集信息,记录数据 思考——我们感知这些神秘食品有哪些感受器官参与 得出结论——我们感知世界时需要触觉、嗅觉、 味觉、 听觉和视觉等途径
第二章
教材分析
感知世界
具体问题处理
个案设计——嗅觉和味觉
一、教材分析
(一)核心概念:
1、感知世界的基本途径 2、光和声音的传播
(二)基本内容:
1、皮肤与触觉
2、嗅觉和味觉 3、听 4、视 觉 觉
5、脑 与 感觉
通过感觉器官来 感知外部世界。
(三)教学目标
P/4
皮肤的感受
1、这个活动是触觉内容的重 点,让学生猜想、体验和表 述完成。 2、学生通过这个活动说出自 己的发现 皮肤对冷、热、痛、痒等多种 刺激都有感觉 3、建议将体验与活动中的第二 个问题放在后面的拓展天地。
P/5 拓展天地
1)不仅能够得出对砂纸最敏 感的部位是哪里。 同时还能得出同一个人的不同 部位对同种刺激的敏感程度不 同。 2)不同的人对同种刺激的感受 程度是不同的。
1、最好能够标出大脑 的主要功能区,如:视 觉中枢、听觉中枢、语 言中枢、感觉中枢等。 2、说明人脑在人们感 知世界中的重要地位。 它是各种感觉形成的中 央司令部和结构基础。
P/27
大脑对刺激作出反应是需要 时间的,当多次练习之后, 反应时间就会缩短,身体各 部位会更加协调。 1、没有必要分1和2,因为 是一个内容。 2、启发学生记录与交流
第2章 视觉感知与视觉通道-SDU
亮度(Lightness)
– 从黑色到亮色 感知上不均匀
C. Ware, “Visual Thinking for Design”
HSL颜色空间
Lab颜色空间
感知上均匀分布 L用来近似人类对亮度的 感知 a, b用来近似“红/绿” 和“黄/蓝”通道
Lab颜色空间
色盲
红色盲 (Protanope)
原(蕴涵律)
接近性(proximity) 相似性(similarity) 连续性(continuity) 闭合性(closure) 简单性(simplicity)
格式塔(Gestalt)原则
结构比元素重要,视觉形象首先作为统 一的整体被认知
原则(蕴涵律)
接近性(proximity) 相似性(similarity) 连续性(continuity) 闭合性(closure) 简单性(simplicity)
Wolgang Köhler 1887-1967 为什么我们在观看 事物的时候会把一 部分当做前景,其 余部分当做背景?
Kurt Koffka 1886-1941 为什么我们能区分 形状?
Max Wertheimer 1880-1943 什么形状是好的?
格式塔(Gestalt)原则
结构比元素重要,视觉形象首先作为统 一的整体被认知
格式塔(Gestalt)原则
结构比元素重要,视觉形象首先作为统 一的整体被认知 原则(蕴涵律)
共势原则(common fate) 好图原则(similarity) 对称原则(symmetry)
经验原则(past experience)
相对性&绝对性
感知系统基于相对判断,而非绝对判断 (Weber‘s Law)
第二章旅游者的感知
二、旅游活动与感知觉
旅 游 者 的 感 知
(一)旅游感知觉的种类分类 1、根据在知觉中起主导作用的分析器官 的特性分:视感知觉、听感知觉、触感 知觉、嗅感知觉等; 2、根据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性分:空间感 知觉、时间感知觉、运动感知觉和错觉 四大类 。
空间感知觉
空间感知觉是人脑对物体的形状、大小、 远近、方位等空间特性的知觉。 1)形状感知觉 2)大小感知觉 3)距离感知觉 影响距离知觉的因素:①对象的重叠、 ②空气透视、③明暗和阴影、④线条 透视、⑤运动视差: 4)方位感知觉:方位知觉是对物体在空 间所处的方向、位置的知觉。
旅游者对轮船的知觉
旅 游 者 的 感 知
轮船的安全和舒适程度 休闲娱乐设施 服务项目 服务员的态度
旅游者对汽车的知觉
旅 游 者 的 感 知
时间(开车时间和抵达目的地的时 间、 车运行的速度) 汽车功能和舒适程度 服务质量 公路状况。
旅 游 者 的 感 知
旅 游 者 的 感 知
超级往返飞 行登记,使您 不必预定即可 获得机票保证; “省时卡”意 味着更少的旅 行时间和更多 的生意。
旅游心理学
项目二
旅游者的感知
旅 游 者 的 感 知
问题:
旅 游 者 的 感 知
谈谈你对该案例的看法
一、任务一
旅 游 者 的 感 知
一、感知的概念
旅 游 者 的 感 知
(一)感觉 1、感觉的概念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 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旅 游 者 的 感 知
2、感觉的种类 人们的主要感觉器官就是眼、耳、鼻、 舌、身。因此,我们的感觉也主要有五 类: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躯体觉。 依据产生感觉的分析器和它所处的部位, 可以把感觉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外部分析器 第二类:内部分析器 第三类:运动分析器
第2章 智能感知
Google无人驾驶汽车
4
2.1智能感知简述
第二章 智能感知
2.1.2 感知智能
感知是人类认识自然世界,掌握自然规律的实践途径之一,人类具备视觉、听觉、 嗅觉、触觉等感知能力,能够将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以及触摸到的外界信息 传入大脑进行处理,通过这种方式来认知世界。 装载了智能传感器的机器能够通过各种智能感知能力与自然界进行交互。
各个目标 的观察量
特征矢量提取 特征 矢量 模式识别
别处理得到各传感器关于被
被测目标 的描述说明
测目标的描述说明;然后将
关联处理
这些描述说明数据按同一个 被测目标进行分组,最后利 用融合方法将每一被测目标 述说明数据进行合成,得到 该目标的一致性解释描述。
各个不同被测目 标的描述说明 融合
对每一被测目标的 一致性解释与描述
“大狗”机器人(Big Dog)
5
2.1智能感知简述
第二章 智能感知
2.1.3 智能感知系统
智能感知系统是对物质世界的信息进行测量与控制的基础手段和设备。 测试技术中的传感器、信号采集系统就是完成信息获取的具体器件。 一般而言,智能感知系统由传感器、中间变换装置和显示记录存储装置 三部分组成。
电信号
高级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丛书之一
智能系统
高级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丛书之一
第二章 智能感知
2.1 智能感知简述 2.2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 2.3 网络化智能协作感知 2.4 智能感知应用 习题
2 of 31
2.1智能感知简述
1.概念
2.1.1 传感器与智能传感器
第二章 智能感知
传感器——国家标准GB/T7665-2005对传 感器的定义是:能够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 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 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和调 节转换电路组成。
第二章 感知与注意
三、感知规律与直观性教学
• 3.语言直观(言语直观) • 语言直观是通过语言的生动具体描述、形 象鲜明的比喻、合乎情理的夸张等形式, 提高感性认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 优点:灵活、经济、方便。
图二
图一 图三
二、知觉
影响知觉的选择性的因素: • 客观因素:(选择题) (1)刺激物绝对强度: 阈限范围内,越是强烈的刺 激,越是容易被选择知觉。 (2)对象和背景的差别性: 差别越大,越容易被选 择知觉。 (3)对象的活动性: 活动的对象比静止的对象更容 易被选择知觉。如闪烁的霓虹灯容易被人知觉。 (4)刺激的新颖性、奇特性等。
三、注意
• 3.注意的功能 • (1)选择功能 • 即选择有意义的、符合需要的和与当前活动相一致 的影响,避开其他与之竞争的各种影响。 • 由于注意的选择性,人的心理活动才能正确指向和 反映客观事物。 • (2)整合的功能 • 研究表明,人对外界输入的信息的加工整合作用, 往往发生在注意状态下。 • 个别信息特征输入既可在注意状态,也可在前意识 状态;但对信息对象的整合加工作用只能在注意状 态下发生。
二、知觉
• 主观因素:(选择题)
(1)有无知觉的目的和任务。
目的和任务越明确,越容易选择知觉。 (2)个体已有知识经验的丰富程度。 已有的知识经验越丰富,就越容易选择知觉。
(3)个人的需要、动机、兴趣、爱好、情绪、知觉 定势等。
二、知觉
• 2.知觉的理解性 • 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以知 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 物加工处理,并用语词加 以概括赋予说明的加工过 程。
人类工程学-第二章:人体感知
在人机系统中,人是系统 的主体和系统的灵魂,既是系 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可 以把它作为一个独立的子系统 来研究;完整的人体是一个非 常复杂的系统,它包括肌肉、 骨骼、神经、感官、运动能量 代谢、内分泌、体液循环、呼 吸、消化、排泄、生殖等多个 分系统,各个系统均有自己特 殊的结构和功能。彼此间相互 独立、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感觉是一种最简单而又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在人的各种活 动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人除了通过感觉分辨客观事物 的个别属性和感知人体自身各个部位的状况外,其他高级的相 对复杂的心理活动。如思维、情绪、意志等都是以感觉为基础 而产生的。因此感觉是人们认识外部物质世界和了解自身状态 的开端。
感觉的基本特征 .1感觉的适宜刺激
选择性
人在感知时,同时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是很多的, 可人却不可能同时知觉这些事物或清楚地知觉每一事物。 人们总是按各自的需要或目的主动地有意识选择其中的少 数事物作为知觉对象,对其产生突出清晰的知觉映象,而 对同时作用于感官的其他事物则呈现模糊的知觉映象,从 而作为衬托对象的背景,这种把某些对象从背景中优先地 区分出来,并予以清晰反映的特性,叫知觉选择性。
《知觉现象学》每章的主要内容
《知觉现象学》每章的主要内容《知觉现象学》是一本关于人类感知和知觉的重要著作。
每一章都涵盖了不同的主题和内容,以下是对每一章主要内容的简要概述。
第一章:感知的定义和基本原理本章介绍了感知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感知是人类通过感觉器官获取外界信息并加工处理的过程。
作者详细解释了感知的五个基本特征:以感觉为基础、以结构化为特点、具有选择性、受注意力影响、并与意识紧密相关。
第二章:感知的心理和生理基础该章节重点讨论了感知的心理和生理基础。
作者介绍了感知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并解释了感知过程中的神经信号传递和脑区激活机制。
此外,还涉及到感知与情绪、记忆以及学习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感觉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本章主要介绍了感觉的心理学研究方法。
作者详细解释了实验方法、调查方法以及观察方法在感觉研究中的应用,包括实验设计、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等方面的内容。
此外,还介绍了一些常用的感觉测量技术,如心理物理学和神经影像学等。
第四章:视觉知觉该章节重点讨论了视觉知觉。
作者详细介绍了视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讨论了视觉感知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如光线投射、视网膜成像、视觉注意力等。
此外,还涉及到视觉错觉和视觉注意力的研究。
第五章:听觉知觉本章主要介绍了听觉知觉。
作者探讨了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详细解释了声音的物理特性和听觉感知的基本原理。
此外,还讨论了音乐知觉和语言知觉等与听觉相关的研究领域。
第六章:触觉和痛觉该章节重点讨论了触觉和痛觉的知觉。
作者介绍了皮肤触觉的结构和功能,并解释了痛觉的类型和感知机制。
此外,还涉及到触觉和痛觉的神经机制以及相关的研究进展。
第七章:嗅觉和味觉本章主要介绍了嗅觉和味觉的知觉。
作者详细解释了嗅觉和味觉的感知机制,包括嗅觉受体和味觉受体的结构和功能。
此外,还讨论了嗅觉和味觉在进化和行为中的作用,并介绍了相关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第八章:多感官知觉和空间知觉该章节重点讨论了多感官知觉和空间知觉。
作者介绍了多感官知觉的概念和特点,并解释了多感官整合的神经机制。
第二章 旅游消费者感知 《旅游消费者行为学》PPT课件
2.3 旅游消费者感知的影响因素
❖ 2.3.1 客观因素 ❖ 1)感知对象的刺激强度 ❖ 2)感知对象的出现频率 ❖ 3)感知对象的变化性
❖ 2.3.2 主观因素 ❖ 1)兴趣 ❖ 2)需要和动机 ❖ 3)情绪 ❖ 4)其他的个体因素 ❖ 个性、知识经验、价值观等
2.4 旅游消费者目的地感知
❖ 2.4.1 旅游消费者对目的地形 象的感知
❖ 3)恒常性
❖ 4)理解性
❖ 现实中我们感觉到的刺激物 ❖ 知觉者总是会借助已有的 的状态在不断改变,但是对 经验知识,对知觉对象加 于熟悉的环境、事物,我们 以理解和解释。 始终能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 知觉到一个比较稳定的、不 变的世界。
❖ 知觉的恒常性包括了对刺激 物大小、形状、明度、方向 等方面知觉的稳定性。
的具体实施。从现有的实践来看,目前存在(1)消费驱动逻辑 ❖ (2)资源驱动逻辑 ❖ (3)竞争驱动逻辑
❖ 【业务链接2-2】 ❖ 旅游广告设计的注意事项——基于旅游消费者的感知 ❖ 一项针对旅游广告实际效果的研究,对旅游消费者的感知
进行了调查,并对旅游广告的设计与传播提供了许多意见 。总结起来,旅游广告设计的注意事项有: ❖ (1)旅游企业应树立正确的广告理念。 ❖ (2)旅游广告设计应追求精品意识,做到内容与形式的完 美统一。
2.5 基于旅游消费者感知的营销策略
❖ 2.5.2 广告策略 ❖ 旅游广告是指由旅游目的
地政府部门、企业出资, 通过各种媒介进行有关旅 游产品、旅游服务和旅游 信息的有偿的、有组织的 、综合的、非人员的信息 传播活动。
❖ 【业务链接2-1】 ❖ 旅游目的地品牌升级的三种驱动逻辑 ❖ 旅游目的地的品牌升级,从本质上而言是目的地品牌策略
如兴趣、动机、期望、知识经 验等的影响。
第二章-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PPT课件
8/2/2024
知觉的理解性
22
8/2/2024
一、形状知觉的发展
视觉偏好:能力逐渐增强
2.开始认识基本的几何图形,并逐渐掌 握名称 3. 幼儿掌握形状的难易顺序:圆形-正方 形-半圆形-长方形-三角形-八边形-五边形梯形-菱形
23
2个月与9个月,是婴儿自我效能 感发展的两个高峰。
32
8/2/2024
感觉剥夺与感觉轰炸
33
8/2/2024
感觉剥夺实验
34
8/2/2024
1954年,心理学家贝克斯顿等在加拿大的麦克 吉尔大学进行了首例感觉剥夺实验研究。他们在 付给大学生每天20美元的报酬后,让他们呆在缺 乏刺激的环境中。具体地说,就是在没有图形知 觉(让被试戴上特制的半透明的塑料眼镜),限制 触觉(手和臂上都套有纸板做的手套和袖头)和听 觉(实验在隔音室里进行,用空气调节器的单调嗡 嗡声代替其听觉)的环境中,静静地躺在舒适的帆 布床上。当时大学生打工一小时大约只能挣50美 分,这让很多大学生都跃跃欲试,认为利用这个 机会可以好好睡一觉,或者考虑论文、课程计划。 但结果却令很多人大跌眼镜:没过几天,志愿35者 们就纷纷退出。
或远距离物体的能力,也就是发觉 对象在体积和形状上最小差异的能 力。即一般所谓视力。
2岁左右,婴儿的视敏度接近成人
11
8/2/2024
2、视觉集中: 在出生时,新生儿视觉机能调节较差 两个月时才能改变焦点, 四个月时才能像成人那样改变晶体的
形状,以看清不同距离的客体。
12
8/2/2024
3.颜色视觉 颜色视觉是指区别颜色细微差异的
8/2/2024
第二章 学前儿童的认知的发展
第一节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 展
第二章 注意与感知(2)讲述
20世纪中叶,一些心理学家比较了动物和人的视觉适应,发 现不同动物的视觉适应能力是不一样的。例如,给小鸡戴上 一副偏光镜,从镜子中看到的物体都左偏40度。小鸡不能适 应视野的变化(Hess, 1956;Rossi, 1964)。用外科手术将 动物的眼睛作成上下颠倒的,结果发现,鱼、青蛙、蝾螈都 不能适应这种变化,它们够物的方向经常出错;而猫、猴子 却能适应这种变化(Sperry, 1956)。
一茶匙糖溶于2加仑7.5升水中可以辨别 出甜味 一滴香水扩散到三个房间的套房 一只蜜蜂翅膀从1厘米高处落在你的面颊 皮肤表面温度有摄氏1度之差即可觉察
假如你受聘于一家饮料公司,他们 想要生产一种可乐产品,口味比现有的 可乐稍微甜一点,但是为了节约成本, 公司想尽可能少地在可乐中加糖。公司 现在把这项任务交给了你,你要怎么来 解决这个问题?
工厂的火灾报警器要多响工人才能在 喧嚣的机器声中听到它?咖啡中加多少糖 才能感觉到甜?
感觉过程的基本规律
人的感官并不是对所有的刺激随时都能感 觉到,只有在一定范围内的刺激才能引起
人的感觉。
听觉:16~2万赫兹
刺激强度与感觉的关系可以从感受性与感
觉阈限上反映出来。
(一)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感受性是指人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感觉阈限用于测量感觉系统感受性大小的指标, 用刚能引起感觉的刺激量来表示。
比较刺激量(g)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test1
- - - - ====+
test2
- - - ====++
test3
- - ====+++
test4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后记(即通过收集教学督导专家、同行和学生的反馈信息,认真整理分析成功的经验和不足之处,在课程结束后填写)
其它
(四)总结
(五)作业部置
多媒体
讲授法
重点
难点
时间分配
5'
5'
82'
10'
10'
25'
15'
22'
5'
3'
复习思考及作业题布置
1、试分析影响知觉选择性。
2、简述感觉和知觉的关系。3、如何提高记忆效果。
4、怎么根据遗忘的规律组织有效的复习。
实例分析:
1、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室久而不闻其臭。
3、感知障碍
(三)记忆(memory) 1、定义
2、记忆的过程
3、记忆的分类
4、遗忘(如何组织有效复习)
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内容:
(一)提问护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二)导入人是如何接触事物的导入人的认知过程?
(三)课程讲授
重点:1、感觉的特征讲解感觉的特征时,根据各种感觉现象并使用生动的图片,使抽象形象具体化,有助于概念的建立和理解。对照图例详细解说,加深理解
课程名称
《护理心理学》
授课题目(章节或主题)
第二章心理学基础
第一讲感知记忆
授课教师
戴爱平
所属系(部)
护理系
所属教研室
护理教研室
职称
中级
授课时间
2011年2月28日第2周星期一
第1-2节第2次课
授课时数
2学时
授课班级
本科09级1、2、3、4、5班
教学课型
理论课□实验课□见习课□习题课□讨论课□其它□
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及出版时间
3.叶浩生主编(1998):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4.杨雄里著(1998):脑科学的现代进展。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5.罗伯特·索拉索编,朱滢等译(2002):21世纪的心理科学与雄里、梁培基译(1996):大脑如何思维--智力演化的今昔。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知觉的特征使用生动的图片,使抽象形象具体化,有助于概念的建立和理解。
3、记忆的分类结合实际讲解此部分较枯燥,需详细讲解
难点:知觉的特征、错觉理论复杂难懂,宜用习题辨析的方式进行讨论然后讲解。使枯燥的理论生动、易懂并加深学生的理解过程。(对照图例,深刻理解眼见不一定为实)
记忆的过程及遗忘规律详细讲解
7.托马斯L.贝纳特著,旦明译(1983):感觉世界--感觉和知觉导论。北京:科学出版社。
8.张述祖、沈德立(1987):基础心理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9.张春兴(1994):现代心理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0.孟昭兰主编(1994):普通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教研室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章:
2、用实例及图表的形式分析解读如何提高记忆效果及根据遗忘的规律如何组织有效的复习。
教学手段:
板书提纲:
板书、多媒体认知过程
(一)感觉(Sensation)1、感觉定义(Sensation)2、感觉分类
3、感受性和感觉阈限4、感觉的基本特性
(二)知觉(perception)1、知觉分类
2、知觉的基本特征
2、知觉的一般概念、特性、时间知觉、错觉的相关知识
3、运用知觉的规律分析实际问题
4、记忆的一般概念、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5、情绪和情感的概念、分类、情绪的外部表现--表情
难点:1、感觉现象
2、知觉的基本特征
3、错觉理论
教学方法:
讲授法启发式互动教学(问题讨论习题辨析实例分析)
1、联系临床实际,运用知觉的规律分析实际问题。达到学习本章的目的要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月明星稀
3、识记一篇文章,首尾易于保持而中间易遗忘。
4、十年离别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授课的创新点:
参考资料(包括辅助教材、参考书、文献等):
1.朱智贤(1989):心理学大词典。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阿瑟·S·雷伯著,李伯黍等译(1996):心理学词典。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感觉的一般概念、规律及了解其他感觉;
2、运用感觉的规律分析实际问题。
3、掌握知觉的一般概念、特性及了解空间知觉、时间知觉与运动
知觉和错觉的相关知识,并运用知觉的规律分析实际问题。
4、掌握记忆的一般概念,掌握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内隐记忆。
重点与难点:
重点:1、感觉的概念、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