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自然辩证法思考题参考文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如何认识生态自然观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

生态自然观是系统自然观在人类生态领域的具体体现,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现代形式之一。生态自然观是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是当代人针对现代生态危机进行反思的结果,它的核心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关注人类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发展。

生态文明,一般而言,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做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它表征着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进步状态。它是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系统相互关系的理念、态度及生活方式,是对应于工业文明并以其为总结基础的时代性扬弃,是人类最终走出“人类中心主义”、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的文明发展里程。

生态自然观在为解决全球性的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问题上指明了方向,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哲学依据,是人们实践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基础。在近几十年,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正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生态自然观随着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出现而提出,这种自然观要求人类不仅要了解“自我”,更要了解自然,要遵循自然规律,在自然界再生能力和自然协调能力允许的范围内,利用科学与技术开发、利用、改造自然;要保证自然界的健康发展和演化,在向自然界“索取”的同时,也要考虑到“给予”。生态自然观把包括人在内的整个自然界看成是高度相关的有机统一体,充分肯定人与自然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命运,倡导人类应该在促进生物圈的稳定与繁荣的基础上改造和利用自然。运用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对整个地球的进化施加定向的影响,使其更有利于生态平衡。

建设生态文明是实践生态自然观的深化与完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进步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同时,随着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已日益成为发展中的难点。十八大报告将生态自然观与我国环境现状相结合,对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作出了相应的要求,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2.为什么科学发展表现为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发展是指由人及人类参与其中的学习继承创新创造活动,其本质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继承与创新辩证的对立统一。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在实践基础上借助语言文字不断在继承与创新辩证对立统一中螺旋式上升,从低级智慧和文明向高级智慧和文明不断累积的创新创造。

继承是科学技术发展中的量变,它可使科学知识延续、扩大和加深。科学是个开放系统,它在时间上有继承性,在空间上有积累性。只有继承已发现的科学事实、已有理论中的正确东西,科学才能发展、不断完善。孔圣人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可见,人要长大成人,必须经过一段漫长的观察学习继承的成长过程。人的这一本性,决定了没有学习继承这一能动的实践过程,一切创新发展都是无源之水。一切发展都必须建立在对历史和现实继承的基础上。同样没有创新,一切事物都会没落和腐朽,就没有发展。因此,继承是发展的根基,创新是发展的动力。

创新是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出现新的飞跃,引起科学发展中的质变。创新是继承的必然趋势和目的。创新是创新主体为了解决社会实践活动中提出的各种问题,通过实践活动而实际地改变现存事物,从而创造或增加创新客体的经济价值或社会价值,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过程。创新是人类独有的能力,是人之所以成为万物之灵的本质特征。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国家崛起的脊梁,民族振兴的筋骨。科学技术的内在本质也是创新。创新是一种思想方法、一种精神状态、一种价值导向,

更是发展的内在动力。唯有不断地创新,事物才会永葆生机和活力。

在科学技术的发展模式及动力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发展在纵向上表现为渐进与飞跃的统一,在横向上表现为分化与综合的统一,在总体趋势上表现为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技术的发展由社会需要、技术目的以及科学进步等多种因素共同推动。其中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是技术发展的基本动力,技术目的和技术手段之间的矛盾是技术发展的直接动力,科学进步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继承是发展的根基,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也唯有建立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才能使我们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正义的发展。因此,继承与创新辩证的对立统一是贯穿于人类文明发展进程始终的一对最根本的辩证对立统一关系,是发展的本质。

3.多学科的交叉和融贯的方法论意义?

所谓学科交叉方法,就是两门以上的学科之间在面对同一研究对象时,从不同学科的角度进行对比研究的方法。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思考本学科的问题和对象,融合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以达到对研究对象的新认识。

所谓跨学科方法就是通过多学科的协作共同解决同一问题的方法,跨学科也是一种学科融合的方法,也可以称为多维融贯的方法。

移植和学科交叉或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是创造性思维的两种非常有效的研究方法。当代科学研究和技术发明变得越来越复杂,进行移植与交叉,通过多学科或跨学科的研究,常常能够获得单一学科研究无法获得的创新成果。多学科融合或通过跨学科研究问题也是当代科学和技术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方法,体现了广泛联系和发展的辩证法。

当代各门科学之间的交叉型越来越大,通过学科之间的交叉往往可以获得新的认识,带来创新。学科交叉成为一种新的思考方式和研究方法。

它追求的是片面的深刻之后整体的融合,是单科独立发展与多科学术对话相结合。多学科方法通过相互解释与集体研究消除了片面与偏见,吸收了深刻与启发意义,实现了高等教育各个学科观点之间的融合。

体现了学术宽容与学术规范,发挥了专家见识与集体智慧。学术研究有多元化的权力,有多学科的观点,对不同学科观点不同学者要有学术宽容。多学科研究方法允许各个学科的富有启发意义的偏见。每位作者可以突出各自领域中在广义的研究方法和观点方面的长处。

4.如何看待科技对人类异化和对自然异化?

科技异化实质上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异化和人的异化一种必然结果。由于劳动是人的最根本最现实的实践活动,是人及人类社会存在的根本方式,劳动的异化必然带来人的其他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全面异化,科学技术也不例外,因为“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因此,科学技术作为劳动亦即人处理自身与自然界关系的社会活动的产物,也必然随着资本主义社会劳动的异化而表现出异化的现象。最根本的是要消灭对科学技术的资本主义利用方式,把现代科学技术从资本主义制度下解放出来。也就是说只有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来最终解决资本主义的科技异化问题。当然,在马克思看来,异化的完全克服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制度中才能最终实现。

马克思一方面充分肯定了技术在社会中,特别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另一方面也揭示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技术的运用所产生的异化现象——技术成为一种异己的力量,既压榨、剥削、奴役工人,又压榨、剥削、奴役自然,成为人自由发展的桎梏。

然而,马克思并没有因此把技术本身当做罪恶之源,而是把批判的锋芒指向资本主义社会制度。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技术异化的根源并不在于其自身或其物化,而在于资本主义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