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植物油脂中水分和挥发物含量的测定方法

合集下载

动植物油脂中水分测定方法的研究

动植物油脂中水分测定方法的研究

动植物油脂中水分测定方法的研究
动植物油脂中水分测定方法的研究
动植物油脂是指从动植物原料中提取的可用于食品加工、化妆品生产等行业的油脂,其中水分含量对产品的品质有着直接影响。

因此,准确、可靠地测定动植物油脂中的水分含量,对保证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般来说,干燥法是常用的一种测定动植物油脂中水分的方法,是指将待测样品加热到一定温度,使其中的水分全部蒸发,从而测定样品中的水分含量。

但是,这种方法测出的水分含量受样品加热时间和温度的影响较大,所以准确性不够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通过电位法测量动植物油脂水分含量的新方法,称为“电位法”。

这种方法利用电位传感器测量样品中电位变化,以此来测定样品中的水分含量。

由于这种方法操作简单,精度高,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动植物油脂中水分测定中。

此外,红外光谱法也是常用的一种测定动植物油脂中水分含量的方法,该方法是利用红外光谱仪测量样品中的红外光谱,从而计算出样品中的水分含量。

研究表明,红外光谱法测定的结果与干燥法相比,准确性高,操作简单,且可以用于检测微小量的水分。

除了上述常见的测定动植物油脂中水分含量的方法之外,还有一种新型的技术——质谱分析,也被用于测定动植物油脂中水分含量。

这种方法是利用质谱仪测定样品中水分的含量,从而得出样品中水分含量的数据,质谱分析相比于其他方法更具有灵敏度,其精度也更高。

综上所述,测定动植物油脂中水分含量的方法有干燥法、电位法、红外光谱法和质谱分析等,这些方法不仅可以满足对动植物油脂中水分含量的测定需求,而且可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大豆油国家标准

大豆油国家标准

大豆油国家标准(GB1535-2003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大豆油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质量要求、检验方法及规则、标签、包装、贮存和运输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压榨成品大豆油、浸出成品大豆油和大豆原油。

大豆原油的质量指标仅适用于大豆原油的贸易。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标准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2716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GB 2760 食品添家剂使用卫生标准GB/T 5009.37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524 植物油脂检验扦样、分样法GB/T 5525-1985植物油脂检验透明度、色泽、气味、滋味鉴定法GB/T 5526 植物油脂检验比重测定法GB/T 5527 植物油脂检验折光指数测定法GB/T 5528 植物油脂水分及挥发物含量测定法GB/T 5529 植物油脂检验杂质测定法GB/T 5530 动植物油脂酸价和酸度测定(B/T 5530-1998,eqv ISO 660:1983)GB/T 5531 植物油脂检验加热试验GB/T 5532 植物油碘价测定(GB/T 5532-1995,eqv ISO 3657:1977)GB/T 5533 植物油脂检验含皂量测定法GB/T 5534 动植物油脂皂化值的测定(GB/T 5534-1995,eqv ISO 3961:1989)GB/T 5535 植物油脂检验不皂化物测定GB/T 5538 油脂过氧化值测定(GB/T 5538-1995,eqvISO 3960:1977)GB/T 5539 植物油脂检验油脂定性检验GB7718 食品标签通用标准GB/T 17374 食用植物油销售包装GB/T 17376 动植物油脂脂肪酸甲醇制备(GB/T17376-1998, eqvISO 5509:1978)GB/T 17377 动植物油脂脂肪酸甲醇的气相色谱分析(GB/T 17377-1998,eqvISO 5508:1990)GB/T 17756-1999 色拉油通用技术条件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应于本标准.3.1 压榨大豆油pressing soya bean oil 大豆经直接压榨制取的油。

油脂四指标检测原理

油脂四指标检测原理

酸值-过氧化值-皂化值-碘值酸值:中和1g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所需氢氧化钾的毫克数。

常用以表示其缓慢氧化后的酸败程度。

一般酸值大于6的油脂不宜食用。

过氧化值:表示油脂和脂肪酸等被氧化程度的一种指标。

过氧化值是衡量油脂酸败程度,一般来说过氧化值越高其酸败就越厉害!是1千克样品中的活性氧含量,以过氧化物的毫摩尔数表示。

用于说明样品是否因已被氧化而变质。

皂化值:完全皂化1g油脂所需氢氧化钾的毫克数。

是三酰甘油中脂肪酸平均链长的量度,即三酰甘油平均分子量的量度。

皂化值的高低表示油脂中脂肪酸分子量的大小(即脂肪酸碳原子的多少)。

皂化值愈高,说明脂肪酸分子量愈小,亲水性较强,失去油脂的特性;皂化值愈低,则脂肪酸分子量愈大或含有较多的不皂化物,油脂接近固体,难以注射和吸收,所以注射用油需规定一定的皂化值范围,使油中的脂肪酸在C16-C18的范围。

碘值:每100克脂肪,在一定条件下所吸收的碘的克数,称为该脂肪的碘值脂肪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碳链上有不饱和键,可以吸收卤素(Cl2,Br2或I2),不饱和键数目越多,吸收的卤素也越多。

碘值愈高,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愈高。

因此对于一个油脂产品,其碘值是处在一定范围内的。

油脂工业中生产的油酸是橡胶合成工业的原料,亚油酸是医药上治疗高血压药物的重要原材料,它们都是不饱和脂肪酸;而另一类产品如硬脂酸是饱和脂肪酸。

如果产品中掺有一些其它脂肪酸杂质,其碘值会发生改变,因此碘值可被用来表示产品的纯度,同时推算出油、脂的定量组成。

在生产中常需测定碘值,如判断产品分离去杂(指不饱和脂肪酸杂质)的程度等。

酸值1 原理中和1g样品中游离的脂肪酸所需要的氢氧化钾毫克数。

2 试剂和试液a. 95%乙醇;b. 氢氧化钾标准溶液〔c(KOH)=0.05mol/L〕:称取3g氢氧化钾溶于1000mL 蒸馏水中,静置一周,取上层清液摇匀,参照GB 601标定;c.酚酞指示液:1g/L乙醇溶液;d.中性乙醇:以酚酞为指示剂,用氢氧化钾标准溶液(5.1.2b)将95%乙醇(5.1.2a)调至微红色。

动植物油脂水分和挥发物含量的测定

动植物油脂水分和挥发物含量的测定

动植物油脂水分和挥发物含量的测定
参考标准: GB/T 9696-2008
1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油脂的水分及挥发物含量测定。

本标准不适用于分析月桂油,本方法仅适用于酸值小于4的非干燥性动植物油脂。

2原理
在正常大气压下,将试样置于温度为103±2℃烘箱内烘干至恒重。

根据烘干前后的质量之差,计算其水分和挥发物的百分含量。

3仪器
4试验内容
5误差来源及分析
6允许差
每个试样应分两个平行样进行,以平均值计结果,两个平行样测定的结果不得超过0.2%,否则重做。

油脂水分的测定-卡尔费休试剂法

油脂水分的测定-卡尔费休试剂法

dissolved. Then add approximately 270 mL of the pyridine (Reagents, 3), stopper the flask again and mix thoroughly. Using the method described below, dissolve 65 g of sulfur dioxide in this solution, cooling to ensure that the temperature does not exceed 20°C. 注:因为是放热反应,必须从开始就冷却细口瓶并保持在 0°C 左右 Note: As the reaction is exothermic, it is necessary to cool the flask from the beginning and to maintain it at about 0°C, e.g., by immersing it in an ice bath or in crushed carbon dioxide. 取下塞子,用一附加装置引入二氧化硫,附加装置由一个软木塞,中间插一支温度计和一个进样玻璃管 (6×8mm),塞在细口瓶上,玻璃管通到离细口瓶底部 10mm 处,由软木塞上的一根毛细管使瓶内与大气相 连。 Replace the ground-glass stopper by an attachment for introducing sulfur dioxide, consisting of a cork bearing a thermometer and a glass inlet tube (6×8mm), reaching to within 10mm of the bottom of the flask, and a small capillary tube for connecting to the atmosphere. 将整个装置和冰浴称重精确至 1g。 Place the whole assembly with the ice bath on a balance and weigh to the nearest 1g. 进样管口和二氧化硫钢瓶连接,连接管充填干燥剂(试剂 8),轻轻打开钢瓶开关,调节二氧化硫流速,确保 进样管液位不升高的情况吓,气体被吸收。维持质量均衡地增加,温度不超过 20°C 。当增重达到 65g 时 立即关闭钢瓶开关。 Connect the inlet tube to a cylinder of sulfur dioxide by means of a flexible connection and a drying tube

动物油脂标准样本

动物油脂标准样本

ICS 65.120B 4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标GB ××××—××××饲料用油脂动物油脂Oil and fat for feedstuff Animal oil and fat(征求意见稿)××××-××-××发布××××-××-××实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查检疫总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标化管理委员会前言本原则4.2表2中酸价如下和4.3中各项指标为强制性,别的为推荐性。

本原则由全国饲料工业原则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原则负责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大学、农业部饲料效价与安全监督检查测试中心(北京)、六和饲料股份有限公司、嘉吉动物营养(中华人民共和国)。

本原则重要起草人:张丽英、杨文军、郭吉原、张恩先、王宗义、李冰颖、张朝辉、何丽花。

饲料用油脂动物油脂1 范畴本原则规定了饲料用动物油脂技术指标、微生物指标、检查规则、标签、标记、包装、运送、贮存和保质期等规定。

本原则合用于以检疫合格猪组织和器官经高温、高压炼制成饲料用猪油。

本原则合用于以海水鱼经蒸煮、压榨和精炼而成饲料用鱼油。

2规范性引用文献下列文献中条款通过本原则引用而成为本原则条款。

凡是注日期引用文献,其随后所有修改单(不涉及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合用于本原则。

然而,勉励依照本原则达到合同各方研究与否可使用这些文献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引用文献,其最新版本合用于本原则。

GB/T 4789.10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查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查GB/T 4789.11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查溶血性链球菌检查GB/T 5009.181 猪油中丙二醛测定GB/T 5009.205 食品中二噁英及其类似物毒性当量测定GB/T 5524 动植物油脂扦样GB/T 5528 动植物油脂水分及挥发物含量测定GB/T 5530 动植物油脂酸价和酸度测定GB/T 5532 动植物油脂碘值测定GB/T 5534 动植物油脂皂化值测定GB/T 5535.1 动植物油脂不皂化物测定第一某些:乙醚提取法GB/T 5538 动植物油脂过氧化值测定GB/T 5539- 粮油检查油脂定性实验GB/T 8381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测定半定量薄层色谱法GB/T 8381.2 饲料中志贺氏菌检查GB 10648 饲料标签GB 13078 饲料卫生原则定GB/T 13079 饲料中总砷测GB/T 13091 饲料中沙门氏菌检查办法GB/T 13093 饲料中细菌总数测定GB/T 15688 动植物油脂不溶性杂质含量测定GB/T 18869 饲料中大肠菌群测定NY/T919 饲料中苯并〔a〕芘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合用于本原则。

动植物油脂中水分测定方法的研究

动植物油脂中水分测定方法的研究

动植物油脂中水分测定方法的研究张继东;张凯;杨勇;陈蕴之【摘要】通过对国内外动植物油脂中水分检测现状的分析,考察了卡尔·费休法中不同试剂、不同溶剂对动植物油脂水分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采用甲醇-三氯甲烷(体积比1: 2或1: 3)作为溶剂时,既能兼顾大多动植物油脂在溶剂中的溶解性,又能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期刊名称】《中国油脂》【年(卷),期】2010(035)010【总页数】4页(P74-77)【关键词】动植物油脂;水分;卡尔·费休【作者】张继东;张凯;杨勇;陈蕴之【作者单位】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上海,201507;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上海,201507;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上海,201507;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上海,2015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646.2;TS227Abstract:Through the analysisof the deter minationmethods formoisture in animal fats and vegetable oils at home and abroad,the effectsof the typesof Karl Fisher reagent and solventon the resultsof Karl Fisher method were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good solubility and satisfied testresultswere achieved for common ani mal fats and vegetable oilswhen the solution ofmethanol and chloroform(1+2 or 1+3) was used as a solvent. Key words:animal fats and vegetable oils;moisture;Karl Fisher水分含量是动植物油脂品质中的一项重要指标。

植物油中水分及挥发物的测定

植物油中水分及挥发物的测定
2、用已烘至恒重的培养皿称取混均 试样 10g(m1,准确至 0.0001g),在105℃±2温度下烘90min,取出冷却20min,称重。
3、再烘20min,放在干燥器中冷却20min,称量。
4、再烘20min,冷却,称量,直至前后两次质量差不超过0.001g
为止。
5、如后一次质量大于前一次质量,则取前一次质量m2。
味、滋味,透明度,水分及挥发物,不溶性杂质,酸
值,过氧化值,加热试验,含皂量,烟点,冷冻试验 和溶剂残留量等。

国家规定;“水分及挥发物”由≤0.10%改为≤0.05%。 本组实验结果均为0.06%至0.08%,且误差属于允许 范围内,则可能原因有:
1、样品中水分及挥发物含量不符合国家标准; 2、PE瓶与空气接触,空气中水分反渗透到食用 油所致; 3、实验过程中人为地带入了少量水分。
(g)
皿(g)
量(g)
51.8810g 63.2463g 11.3653g 63.2390g
0.06%
58.3603g 68.7382g 10.3779g 68.7308g
0.07%
0.07%
51.7865g 63.1623g 11.3758g 63.1545g
0.07%
第二次实验数据记录
编号 皿(g) 原样+皿 样品(g) 烘后样+ 水分含量 平均值

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桌 面\20040113_gbt5528-1995(1).pdf
测定常用方法:电烘箱105℃恒重法
实验步骤
⑴用已烘至恒重的称量皿称取混均试样 10g(W,准确至 0.001g),在105℃±2温度下烘90min,取出冷却,称重。

植物油脂水分及挥发物测定

植物油脂水分及挥发物测定

1.0 目的测定植物油脂中水分及挥发物的含量。

2.0 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商品植物油脂水分及挥发物的测定。

尤其适用于精炼、一级、二级及毛油。

3.0 术语(无)4.0 权责4.11 精炼车间油样由化验员取样并检验,结果填写于《油样检验日报表(精炼)》。

4.2 罐区油样由品管部派取样员取样,化验员检验,结果填写于《油样检验日报表(罐区)》。

4.3 小包装油样由小包装配油员送样,化验员检验,结果填写于《小包装油样检验报告》4.4 码头毛油由品管部派取样员取样,化验员检验,结果填写于《油脂化验报告》。

4.5 取样员或送样员对油样的代表性及准确性负责。

化验员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负责。

若油样出现异常数据,化验员有权要求重新取样检验。

5.0 内容5.1 仪器与用具:电热恒温烘箱备有变色硅胶的干燥器天平:感量 0.0001 克称量皿(烧杯 100ml)5.2 试验方法5.2.1 把洗净的称量皿(或烧杯)于 103±2℃烘箱内烘干 1.5 小时。

5.2.2 取出后放于干燥器内冷却 30 分钟,称量 W1。

5.2.3 再把称量皿放于烘箱内烘 20 分钟。

5.2.4 取出后放于干燥器内,冷却 30 分钟,称量。

5.2.5 如两次称量绝对误差不超过 0.0004 克,即表示器皿已恒重。

5.2.6 称量混匀试样约 10 克(W,准确至 0.0001 克),在 105℃烘箱内烘 90 分钟。

5.2.7 取出后于干燥器内冷却 30 分钟称重 W2。

5.2.8 再烘 20 分钟,直至前后两次重量误差不超过 0.0004 克为止。

如后一次重量大于前一次重量,则取前一次重量 W2。

5.3 结果计算:W1+W-W2 水分及挥发物(%)= ————————×100%W式中: W1——空杯重(克)W——样品重(克)W2 ——烘后样品加杯重(克)双试验结果允许误差不超过 0.04%,其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数。

AM-AM-FS-Is-0239 动植物油脂-水分和挥发性物质含量的测定

AM-AM-FS-Is-0239 动植物油脂-水分和挥发性物质含量的测定

动植物油脂——水分和挥发性物质含量地测定.适用范围本方法包括两种方法,适用于通过烘干来测定动植物油脂地水分和挥发性物质含量.方法,砂浴或热板法;方法,烘箱法.方法适用于所有地油脂;方法则只适用于酸值小于地非干燥油脂,月桂酸不能用此方法进行分析..原理概要试样在℃±℃下加热,直至水分和挥发性物质被彻底排除,并测定质量损失. .采样取样见.重要地一点是取样应具有代表性,样品在运输或储存时未被破坏或改变..样品制备按进行制样..方法主要仪器设备:常规实验仪器,主要有:分析天平(可精确至)、灰盘(瓷器或玻璃制,平底,直径,深约)、温度计(刻度从℃到至少℃,约长,有一个增强地汞球,在顶部有一个膨胀腔)、砂浴或电热板、干燥器.过程简述:取样称取约试样,精确至,放入灰盘.灰盘应预先烘干,并与温度计一起称重.测定在砂浴或电热板上加热装有试样地灰盘,以℃速度加热,直至℃,同时用温度计不断地进行搅拌.减缓加热速度,观察泡沫从盘底上升地速率,并使温度升至℃±℃,但不能超过℃.连续搅拌,并刮擦盘底,直到所有蒸出地泡沫消失.为确保水分彻底脱除,重复加热到℃±℃多次,期间冷却至℃.然后使灰盘和温度计在干燥器中冷却到室温,称重,精确至.重复操作直到连续两次称重差不超过.测定次数对从相同样品中制得地试样测定两次..方法主要仪器设备:常规实验仪器,主要有:分析天平(可精确至)、玻璃罐(平底,直径约,高约)、电热烘箱(温度可控制在℃±℃)、干燥器.过程简述:取样根据估计地水分和挥发性物质含量,称取约或试样,精确至,放入玻璃罐中.玻璃罐应预先烘干,并称重.测定装有试样地玻璃罐放入烘箱设定温度为℃,放置.然后取出在干燥器中冷却到室温,称重,精确至.重复进行加热、冷却、称重操作,但每次在烘箱中只放置,直到连续两次称重差不超过或(取决于称样量).测定次数对从相同样品中制得地试样测定两次..精确度重复性:相同试验者使用相同设备在短时间间隔内,采用相同试验方法对同一试验材料进行分析,得到地两个独立地实验结果地绝对偏差不超过.再现性:不同试验者使用不同设备,采用相同试验方法对理想地试验材料进行分析,得到地两个独立地实验结果地绝对偏差不超过..来源国际标准化组织,:()。

动物油脂水分和挥发物含量测定(精)

动物油脂水分和挥发物含量测定(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动物油脂水分和挥发物含量测定Animal fats-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of moisture and volatile matter content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662-1980《动植物油脂-水分和挥发物含量的测定》。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动物油脂中水分和挥发物含量的两种测定方法。

方法A,使用万用电炉或电热板,方法B,使用干燥箱。

本标准方法A适用于所有动物油脂,方法B仅适用于酸值小于4的非干燥性动物油脂。

2 引用标准GB 9695.19-88 肉与肉制品取样方法3 原理于103±2℃加热所制备的试样,直至水分和挥发物完全排除,然后测其质量损失。

4 方法A4.1 仪器和设备4.1.1 实验室常规仪器。

4.1.2 带手柄的平底瓷皿:直径80-90mm,深约30mm。

4.1.3 温度计:刻度在80℃到至少110℃范围内,长100mm,具有加固水银球并在其上端具有膨胀腔。

4.2 试样4.2.1 液体试样:对于澄清无沉积物的液体样品,在密闭的容器中摇动,尽量使其均匀。

对于有浑浊或有沉积物的液体样品。

摇动密闭在容器中的样品,直至沉淀物完全与容器壁分离,并均匀地分布在油体中。

检查是否有沉淀物吸附在容器壁上,如有吸附,应完全清除(必要时打开容器),使它们完全与油混合。

4.2.2 固体试洋:将样品加温至刚变为液体,按(4.2.1)操作,尽可能使其充分混匀。

4.3 分析步骤将温度计段于已恒重的手柄瓷皿中精确称重,再加入约20g的试样,精确称至0.001g在砂浴或电炉上,将盛有试样的手柄瓷皿加热,使温度以每分钟10℃的速度升至90℃,井缓缓用温度计搅拌。

降低加热速度,观察从皿底升起气泡的速度,使温度升至103±2℃。

不要加热到105℃以上,继续搅功,刮擦皿底直到气泡消失为止。

为了保证水分的排除,反复加热至103±2℃数次,加热间隔时冷至95℃.然后使手柄瓷皿和温度计在干燥器中冷至室温,精确称重至0.001g ,重复此操作过程,直至两次连续称重结果之差不超过2mg 为止。

【标准】GB1536

【标准】GB1536

前言本标准5.2中的表1和表2的部分指标、5.4及第7章、第8章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本标准是对GB1536---1986《菜籽油》的修订。

本标准与GB1536—1986的主要技术差异:——本标准的结构、技术要素及表述规则按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进行修改。

——根据菜籽油的原料及采用的加工方式,对其进行了分类和定等;——对上述标准中特征指标和质量指标项目进行了调整;——对质量指标中相关指标值作了修订;——对低芥酸定义和含量依据又低油菜籽的有关标准确定。

本标准参照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的标准,修改了有关指标。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1536——1986《菜籽油》。

本标准由国家粮食局提出并归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上海福临门食品有限公司、湖北天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南顺油脂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唐瑞明、龙伶俐、薛雅琳、陈燕、徐霞、胡敬、赵红梅、刘作民。

菜籽油 GB 1536--2004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菜籽油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质量要求、检验方法及规则、标签、包装、贮存和运输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压榨成品菜籽油,浸出成品菜籽油和菜籽原油。

菜籽原油的质量指标仅适用于菜籽原油的贸易。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标准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总勘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2716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GB2760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T5009.37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5490 粮食、油料及植物油脂GB/T5524 植物油脂检验、抽样、分析法GB/T5525—1985 植物油脂检验、透明度、色泽、气味、滋味鉴定方法GB/T5526 植物油脂检验、比重测定法GB/T5527 植物油脂检验、折光指数测定法GB/T5528 植物油脂水分及挥发物含量测定法GB/T5529 植物油脂检验、杂质测定法GB/T5530 植物油脂酸值酸度的测定GB/T5531 植物油脂检验、加热测定GB/T5532 植物油脂值测定GB/T5533 植物油脂检验、含皂测定法GB/T5534 植物油脂皂化值的测定法GB/T5535 植物油脂检验、皂化物测定法GB/T5538 油脂过氧化值测定法GB/T5539 植物油脂检验、油脂定性试验GB7718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17374 食用植物油销售包装GB/T17376 动植物油脂脂肪酸甲酯制备GB/T17377 动植物油脂脂肪酸甲酯的气相色谱分析GB/T17756—1999 色拉油通用技术条件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压榨菜籽油 pressing rapeseed oil油菜籽经直接压榨制取的油。

食用植物调和油(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食用植物调和油(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食用植物调和油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食用植物调和油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亚麻籽油和菜籽油为原料,经调配、精过滤、灌装等工序制成的食用植物调和油。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1536 菜籽油GB 27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植物油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5009.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 5009.17 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GB 5009.2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苯并(a)芘的测定GB 5009.37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 5009.22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过氧化值测定GB 5009.22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酸价的测定GB 5009.236 动植物油脂水分及挥发物含量测定法GB 5009.2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溶剂残留量的测定GB/T 5524 动植物油脂扦样GB/T 5525 植物油脂透明度、气味、滋味鉴定法GB/T 5531 粮油检验植物油脂加热试验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 8235 亚麻油GB 895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植物油及其制品生产卫生规范GB/T 15688 动植物油脂不溶性杂质含量的测定GB/T 17374 食用植物油销售包装GB/T 22460 动植物油脂罗维朋色泽的测定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 2805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5)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9)第123号《食品标识管理规定》3 技术要求3.1 原料和辅料要求3.1.1原料:应符合GB 1536菜籽油和GB/T 8235亚麻油的规定。

食品分析之油脂的测定复习要点

食品分析之油脂的测定复习要点

脂类的测定脂肪(甘油三酯)含95-99%脂类类脂(脂肪酸、糖脂、磷脂、甾醇、固醇)溶于非极性有机溶剂(乙醚,石油醚,氯仿)大多数动、植物食品都含有天然脂肪或类脂化合物,但含量不同。

脂类物质的功能和测定意义提供热量;37.62kJ/g提供必需的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脂溶性维生素的载体,VE、VD、VA;赋予食品特殊风味、组织结构、品质、外观、口感。

脂类的测定方法食品中脂肪的存在形式有游离态,如动物性脂肪及植物性油脂;也有结合态,如天然存在的磷脂,糖脂,脂蛋白及某些加工食品中的脂肪,与蛋白质或碳水化合物等成分形成结合态。

大多数食品中所含的脂肪为游离脂肪,结合态脂肪含量较少。

样品前处理:有的需将样品粉碎,切碎,研磨等;有的需将样品烘干;有的易结块,可加4~6倍量的海砂;有的含水量高,可加入适量无水硫酸钠,使样品成粒状。

总脂的测定方法直接萃取法食品中总脂含量在80%以下,通常利用溶剂将脂类从经预处理的食品中萃取出来,从而直接测定总脂含量。

工业用正己烷作为溶剂,实验用乙醚。

(分析油饼中脂类含量时,正己烷只能萃取出油脂,而含有氧化酸的甘油酯则萃取不出来;当使用乙醚作为溶剂时,不仅能将含有氧化酸的甘油酯萃取出,还能萃取出很多不溶于正己烷的氨基酸,色素,乙醚为溶剂时测得的总脂含量远远大于使用正己烷所测得的总脂含量)索氏提取法(代表性方法)索氏提取的基本原理将经前处理的样品用无水乙醚或石油醚回流提取,使样品中的脂肪进入溶剂中,蒸去溶剂后所得的残留物即为粗脂肪。

本法提取的脂溶性物质为脂肪类混合物,除含有脂肪外还含有磷脂,色素,树脂,固醇,芳香油等醚溶性物质。

2. 虹吸现象虹吸是利用液面高度差的作用力现象,将液体充满一根倒U 形的管状结构内后,将开口高的一端置于装满液体的容器中,容器内的液体会持续通过虹吸管从开口于更低的位置流出。

3. 循环回流适用范围与特点1. 脂类含量较高,结合态的脂类含量较少2.能烘干磨细,不易吸湿结块的样品的测定3.测得的只是游离态脂肪,而结合态脂肪测不出来索氏提取过程滤纸筒的制备→ 样品制备→索氏提取器的准备→抽提→回收溶剂→ 称重计算样品处理:1)固体样品,称取干燥并研细的样品2-5g ,必要时伴以海砂,无损地移入滤纸筒2)半固体或液体样品:称取5-10g 于蒸发皿中, 加入海砂约20g ,于沸水浴上干燥后,再于95-105℃烘干、研细,全部移入滤纸筒内。

动植物油脂水分及挥发物含量测定SOP(精)

动植物油脂水分及挥发物含量测定SOP(精)

文件标题动植物油脂水分及挥发物含量测定操作规程编码MJL-ZB-SOP0042页数 3标准类别工作标准起草人李雪莲日期生效日期审核人任燕日期打印人李雪莲份数4 校对人李雪莲、张庆君日期颁发部门生产、品管、行政、检测中心、归档批准人冯文彬日期领用部门生产、品管、行政、检测中心、份数4 责任人任燕、冯文彬、李萱、付斌日期销毁部门份数责任人日期修订记录修订号修订人批准人批准/生效日期修订原因及目的1、目的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动植物油脂中水分及挥发物含量的检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测定动植物油脂中水分及挥发物含量的测定。

2、依据:GB/T 5528-2008/IS0 662:1998《动植物油脂水分及挥发物含量测定》3、内容:原理在103℃士2℃的条件下,对测试样品进行加热至水分及挥发物完全散尽,测定样品损失的质量。

方法A3.1仪器实验室常用仪器,以及以下几种。

3.2操作步骤在预先干燥并与温度计一起称量的碟子中,称取试样约20 g,精确至0.001 g。

将装有测试样品的碟子在沙浴或电热板上加热至90℃,升温速率控制在10℃1min左右,边加热边用温度计搅拌。

降低加热速率观察碟子底部气泡的上升,控制温度上升至103℃士2℃,确保不超过105℃。

继续搅拌至碟子底部无气泡放出。

为确保水分完全散尽,重复数次加热至103℃士2℃、冷却至90℃的步骤,将碟子和温度计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精确至0.001g。

重复上述操作,直至连续两次结果不超过2mg。

同一测试样品进行两次测定。

方法B3.3仪器实验室常用仪器,以及下列几种。

3.3. 2.1试祥准备在预先干燥并称量的玻璃容器中,根据试样预计水分及挥发物含量,称取5 g或10 g试样,精确至0.001 g。

注:重复加热后样品的质量增加,说明油或脂已自动氧化。

此时取最小值计算结果,或使用A 法。

同一测试样品进行两次测定。

3.4结果计算水分及挥发物含量(X以质量分数表示,按式(1计算:X= (1)X——水分及挥发物含量,%;m1——加热前碟子、温度计和测试样品的质量或玻璃容器和测试样品的质量,单位为克(g;m2——加热后碟子、温度计和测试样品的质量或玻璃容器和测试样品的质量,单位为克(g;m0——碟子和温度计的质量或玻璃容器的质量,单位为克(g。

餐饮业废油脂的特性分析及其综合利用

餐饮业废油脂的特性分析及其综合利用

餐饮业废油脂的特性分析及其综合利用作者:杨帆彭荫来摘要:为充分利用餐饮业废油脂中的脂肪酸(酯)等有效成分,对深圳地区的废油脂样品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实验。

重要特性分析包括,油脂的感官评定和矿物油的定性鉴定实验、水分测定、酸值的测定、皂化值的测定、过氧化值的测定,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提取脂肪酸实验和制取生物柴油(脂肪酸甲酯)实验。

结果表明,餐饮业废油脂是含有矿物油等杂质的已经严重酸败的动植物废油,可用于提取脂肪酸,但其中的矿物油不可能被完全分离,最佳方案是转化为脂肪酸甲酯(生物柴油)。

关键词:餐饮业废油脂特性分析综合利用脂肪酸脂肪酸甲酯1前言废食用油脂包括一般家庭消费、餐厅、速食店、市场摊贩、油炸食品业、油厂、食品加工厂及油脂零售业等所排放的废油。

据中国食用油信息网介绍,我国2000年食用油的消费总量约为1200万t,如果按消费总量10%计算,则产生120万t的废油脂。

我国规定,污水排入城市排污管网的饮食服务企业,应安装隔油池或采取其它处理措施,达到当地城市排污管网进水标准。

人工清理隔油池、收集废油脂产生的废油脂问题,一度成为我国许多城市的热点问题。

目前,许多城市的环保部门已经对废油脂的收集和处置实施统一管理,而如何开发、综合利用废油脂,成为摆在环保部门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为了充分利用餐饮业废油脂中的脂肪酸(酯)等有效成分,我们对深圳地区的废油脂样品进行了探索实验和委托试验,首先是其重要特性分析实验,然后是在此基础上的综合利用实验。

2特性分析实验为了进行综合利用,应考虑的废油脂重要特性有:色泽与气味、水分、酸值、皂化值、过氧化值等。

由于在感官评定中有刺激性的矿物油气味,所以增加矿物油的定性鉴定,以进一步证实矿物油的存在。

2.1 废油脂的感官评定和矿物油的定性鉴定实验废油脂的感官评定指标,主要是指油脂的颜色、透明度、气味等。

废油脂矿物油的定性鉴定方法:取1ml 油样置于三角瓶中,加入1ml KOH溶液和2 5ml 乙醇,接空气冷凝管回流皂化约5min(在皂化时应振荡),加25ml 沸水,如呈浑浊,则表示有矿物油存在。

油脂精炼题库答案

油脂精炼题库答案

油脂精炼题库答案油脂基础知识考试题答案本文简介:油脂基础知识考试题20题每题5分)共计10题(100分)1、衡量油品质量基本指标?脂肪酸组成、比重、碘价、折光指数、皂化价等。

油脂技术指标:酸价(游离脂肪酸含量)、色泽、透明度、气味风味、0℃冷冻试验、烟点、过氧化值、水分、杂质等。

油脂卫生指标:黄曲霉毒素、羰基价、砷、苯并芘等。

、油脂常见指标:1、油脂基础知识考试题答案本文内容:油脂基础知识考试题20题每题5分)共计10题(100分)1、衡量油品质量基本指标?脂肪酸组成、比重、碘价、折光指数、皂化价等。

油脂技术指标:酸价(游离脂肪酸含量)、色泽、透明度、气味风味、0℃冷冻试验、烟点、过氧化值、水分、杂质等。

油脂卫生指标:黄曲霉毒素、羰基价、砷、苯并芘等。

、油脂常见指标:1、磷脂含量PHOS定义:油中磷脂的含量,以磷原子的含量计。

测定方法:分光光度计比色测定法对油脂品质的影响:磷脂的存在会使油脂外观浑浊暗淡,烹饪时起泡并生成黑色沉淀。

常见油品的PHOS的范围:毛油:一般在200ppm以内精炼油:5ppm以内2、游离脂肪酸FFA定义:油脂中游离脂肪酸占油脂总量的重量百分数。

测定方法:用中性异丙醇液溶解油脂及其脂肪酸,再用碱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根据试样重量和碱液消耗的毫升数即可得油脂酸价或游离脂肪酸。

对油脂品质的影响:FFA越高,油脂的异味就越浓,加热时易氧化,热分解产生挥发性物质,烟点降低,同时是卫生指标之一。

常见油品的FFA范围:毛油:0.5%以上精炼油:0.03-0.1%3、色泽COLOUR定义:油脂色泽主要是与油脂中所含脂溶性色素多少(包括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等)。

测定方法:罗维朋比色计对油脂品质的影响:一般油品会随着储存的劣变而颜色加深。

原料较差时,颜色也会加深。

一般用红色(R)和黄色(Y)描述4、水分及挥发性物质M&V定义:在一定温度条件下,油脂中所含的水分及挥发物。

测定方法:电烘箱105℃恒重法对油脂品质的影响:对毛油而言,水分的存在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促进油脂的水解酸败。

动植物油脂 水分及挥发物含量测定实验作业指导

动植物油脂  水分及挥发物含量测定实验作业指导

动植物油脂水分及挥发物含量测定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动植物油脂中水分及挥发物含量的两种方法。

——方法A采用沙浴或电热板(适用于所有的油脂)——方法B采用电热干燥箱(适用于酸值低于4的非干性油脂)原理:在103℃±2℃的条件下,对测试样品进行加热,至水分及挥发物完全散尽,测定样品损失的质量。

方法A:操作仪器:分析天平:分度值0.0001g。

碟子:陶瓷或玻璃的平底碟。

温度计:刻度范围至少80℃~110℃。

沙浴或电热板。

干燥器:内含有效的干燥剂。

操作步骤:式样准备:(在预先干燥并与温度计(7.1.3)一起称量的碟子(7.1.2)中,称取试样约20g,精确至0.001g)测定:①(将装有测试样品(7.2.1)中的碟子在沙浴或电热板(7.1.4)上加热至90℃,升温速率控制在10℃/min左右,边加热边搅拌。

)②(降低加热速率观察碟子底部气泡的上升,控制温度上升至103℃±2℃,确保不超过105℃。

继续搅拌至碟子底部无气泡放出。

)③(为确保水分完全散尽,重复次数加热至103℃±2℃,冷却至90℃的步骤,将碟子和温度计置于干燥器(7.1.5)中,冷却至室温,称量精确至0.001g。

重复上述操作,直至连续两次结果不超过2mg。

测定次数:(同一测试样品进行两次测定)方法B:操作仪器:分析天平,分度值0.001g。

玻璃容器:平底,直径约50m,高约30mm。

电热干燥箱:主控温度103℃±2℃,干燥器:内含有效干燥剂。

操作步骤:式样准备:(在预先干燥并称量的玻璃容器(8.1.3)中根据式样预计水分及挥发物的含量,称取5g或10g式样。

)测定:(将含有式样(8.2.1)的玻璃容器置于103℃±2℃的电热干燥箱(8.1.3)中1h,在移入干燥器(8.1.4)中,冷却至室温,称量,准确至0.001g。

重复加热,冷却及称量的步骤,每次复烘时间为30min,直到连续两次称量的差值根据测试样品(8.2.1)的质量的不同,分别不超过2mg或4mg。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植物油脂中水分和挥发物含量的测定方法
参考GB/T 9696-2008 1、原理:
于103±20C条件下加热试样,直至水分和挥发性物质不在排除,测定其质量损失。

2、仪器设备
(1)分析天平:分度值0.0001g;
(2)电热式恒温烘箱:可控制温度为105±20C;
(3)称量皿:玻璃或铝质,直径为40mm以上,高为25mm以下;
(4)干燥器:用氯化钙(干燥试剂)或变色硅胶作为干燥剂。

3、测定步骤:
(1)根据预计的说分和挥发物含量,称取5~10g试样,置于事先已干燥恒重并称重的器皿中。

(2)将声优试样的器皿放入温度为1030C的干燥箱中,加热1h。

取出,置于干燥器中,准确称重至0.001g。

重复以上加热、冷却和称重操作,至两次连续称重结果之差不超过2~4mg 为止,这个过程在干燥箱内每次加热30min。

注:反复加热后,试样质量增加表明脂肪或油发生了氧化。

在这种情况下,应取最小的质量读数进行计算。

4、测定结果计算:
M2 — M3
水分(%) = × 100
M2 — M1
式中:M1——为空称量皿重,g;
M2——为1050C烘干前试样及称量皿重,g;
M3——为1050C烘干后试样及称量皿重,g。

5、重复性:
(1)每个试样,应取两个平行样进行测定,以算平均数为值。

(2)当水分和挥发物的含量约为0.3%时,两次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大于0.15的概率不超过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