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生活》期末考复习提纲二
专业班教案生活与哲学全册复习提纲
生活与哲学全册复习提纲第一章:哲学概述1.1 哲学的定义与起源1.2 哲学的基本问题1.3 哲学的分类与方法1.4 哲学的功能与意义第二章:古代哲学2.1 古希腊哲学2.2 中国古代哲学2.3 印度古代哲学2.4 古代哲学的贡献与影响第三章:近现代哲学3.1 17-18世纪西方哲学3.2 19世纪西方哲学3.3 20世纪西方哲学3.4 近现代哲学的主要思潮与影响第四章:当代哲学4.1 分析哲学4.2 存在主义4.3 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4.4 实用主义与批判理论4.5 当代哲学的关注焦点与挑战第五章:生活哲学5.1 生活哲学的基本问题5.2 日常生活中的哲学思考5.3 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塑造5.4 生活哲学的应用与实践第六章:东方哲学6.1 佛教哲学6.2 道教哲学6.3 儒家哲学6.4 东方哲学的现代意义与应用第七章:马克思主义哲学7.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7.2 历史唯物主义与阶级斗争7.3 辩证唯物主义与自然社会规律7.4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世界的地位与影响第八章:科学哲学8.1 科学哲学的基本问题8.2 科学理论的构成与证伪8.3 科学与价值观的关系8.4 科学哲学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与挑战第九章:伦理哲学9.1 伦理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9.2 主要伦理学流派及其代表人物9.3 伦理哲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9.4 当代伦理哲学面临的挑战与争论第十章:美学哲学10.1 美学的基本概念与范畴10.2 审美经验与审美价值10.3 主要美学流派及其代表人物10.4 美学哲学在当代文化中的实践与应用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一:哲学的定义与起源哲学的定义:哲学是一门探索世界本质、知识、价值、存在、心灵、语言等基本问题的学科。
哲学的起源:哲学起源于古希腊,后来传播到世界各地,形成了不同地域的哲学体系。
重点二: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存在与本质、知识与真理、价值与伦理、心灵与物质、语言与意义等问题。
2018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与生活》总复习提纲
(2 ) 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
古代 朴素 唯物 主义 认为金、木、 水、火、土、 气等是世界 的本原。 进步性:否认神创论,坚持了唯物主 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正确。 局限性:①只是猜测,没有科学依据。 ②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
【扩展】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经典观点 五行说:生成万物的基本元素是金、木、水、火、土 阴阳说: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 形神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王充) 气理说:气者,理之依也(王夫之) 活火说: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赫拉克利特) 水为始基:“水”是万物的“始基”(泰勒斯)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区 世界观是人们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 别 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联 人人都有世界观和方法论,一般来说,世界观决 系 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 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1.区别: 研究对象不同: 具体科学研究世界某一具体领域的本质和规律。 哲学研究整个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2.联系: (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 发展 (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3.错误倾向 (1)把哲学看作是“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 体科学的看法是错误的 (2)任何轻视哲学、否认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的看 法,都是错误的、有害的. (注意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特殊、抽象与 具体的关系,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了解) 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 上的精华。 ★
1.生活与哲学的关系
(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①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人类的两项基本活动: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②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就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①哲学是一种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其本义就是爱智 慧或追求智慧。 ②哲学的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上述两点表明哲学并不神秘,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生活与哲学期末总复习复习提纲
必修④《生活与哲学》复习提纲导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其中,辩证唯物主义包括辩证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唯物辩证法三个组成部分。
历史唯物主义包括历史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等组成部分。
学习时应把握以下范畴:物质、运动、静止、规律、意识、认识、实践、真理、联系、发展、矛盾、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人民群众、价值及价值观、价值判断与价值。
总线索: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一一它能被人所认识(意识)一一物质是运动变化发展一一它是有规律一一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一一(一切从实际出发)一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一一认识过程是复杂无限的一一认识的方法一一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矛盾的/辩证否定观(创新)一一社会发展有规律一一社会主体是人民群众一一人生观价值观的实现第一部分: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1哲学是什么(1)从本质上看,哲学是通过对一系列关乎宇宙和人生的一般本质和普遍规律问题的思考而形成的一门学科。
(P1)(2)从本义上看,哲学是指。
(P4)(3)从与世界观的关系上看,哲学是关于学问,是的世界观。
(P5)(4)从与方法论的关系上看,哲学也是方法论的学说,是的统一。
(P6)(5)从与具体知识的关系来看,哲学是对的概括和总结。
(P6)§1.2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它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它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1.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区别和联系P7)§1.4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区别和联系P8)§1.5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注: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区别和联系P8-P9)§1.6 哲学的作用、任务(P6、P25)§2.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它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P10)★★(1)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专业班教案生活与哲学全册复习提纲
生活与哲学全册复习提纲第一章:哲学概述1.1 哲学的定义与起源1.2 哲学的基本问题1.3 哲学的主要分支1.4 哲学的功能与意义第二章:唯物主义哲学2.1 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2.2 唯物主义的历史发展2.3 唯物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2.4 唯物主义哲学在现代社会的作用与价值第三章:唯心主义哲学3.1 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3.2 唯心主义的历史发展3.3 唯心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3.4 唯心主义哲学在现代社会的作用与价值第四章:辩证法哲学4.1 辩证法的基本观点4.2 辩证法的历史发展4.3 辩证法哲学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4.4 辩证法哲学在现代社会的作用与价值第五章:人的生活与哲学5.1 人的生活与哲学的关系5.2 哲学对人的生活的指导作用5.3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哲学思维5.4 哲学在个人成长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第六章:伦理学与道德哲学6.1 伦理学的定义与意义6.2 道德哲学的基本问题6.3 主要伦理理论及其代表人物6.4 伦理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与挑战第七章:政治哲学7.1 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7.2 主要政治哲学理论及其代表人物7.3 政治哲学在现代社会的作用与价值7.4 政治哲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与挑战第八章:美学与艺术哲学8.1 美学的定义与意义8.2 艺术哲学的基本问题8.3 主要美学理论及其代表人物8.4 美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与挑战第九章:宗教哲学9.1 宗教哲学的基本问题9.2 主要宗教哲学理论及其代表人物9.3 宗教哲学在现代社会的作用与价值9.4 宗教哲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与挑战第十章:当代哲学热点问题10.1 当代哲学的发展趋势10.2 全球化背景下的哲学挑战10.3 科技发展对哲学的影响10.4 哲学在应对现实问题中的角色与责任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伦理学与道德哲学6.1 伦理学的定义与意义:伦理学是研究道德规范、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的学科。
它关注如何区分善恶、如何做出道德决策等问题。
高二生活与哲学复习提纲(新)
高二生活与哲学复习提纲(新)前言高二是每个学生经历的重要阶段,不仅是学习压力的增加,还是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的形成时期。
而哲学作为一门探索人类思维和生活的学科,对于高中生来说尤为重要。
本文将以高二生活与哲学复习为主题,给出一个复习的提纲,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哲学思想。
第一部分:哲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思想1.什么是哲学?–定义:哲学是一门关于智慧和知识的学科,探索人类思维和存在的本质。
–哲学的起源:古希腊哲学(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
–哲学的研究对象:存在、真理、价值、道德等。
2.哲学思想的分类–东方哲学(道家、儒家、佛家等)–西方哲学(理性主义、经验主义、实用主义等)–现代哲学(存在主义、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等)3.哲学思想家与其主要思想–柏拉图:理念论、分析和综合–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逻辑学、伦理学–笛卡尔:怀疑论、唯理论–康德:批判哲学、知识论–尼采:虚无主义、超人哲学–胡塞尔:现象学、意义论第二部分:高二生活与哲学的关联1.学习与知识的意义–了解自己的学习动机和目标–掌握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和策略–知识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作用2.人与自然的关系–思考人类与自然界的相互联系–探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哲学观点–理解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责任3.个人选择与价值观–分析自己的个人价值观念–探讨不同哲学观点对个人选择的影响–建立健康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4.社会与个体的关系–探究社会制度对个体自由的限制–分析个体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理解个体与社会的相互依存关系5.生死与存在的意义–探讨生死哲学和存在主义观点–理解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处理生死问题时的哲学思维6.知识与伦理–探讨科学、技术和伦理的关系–道德决策与伦理困境的哲学考量–积极引导科技创新与伦理价值的平衡第三部分:如何有效复习哲学1.总结重点概念和思想–总结哲学思想家的主要观点和贡献–归纳整理与哲学相关的重要概念和术语2.分析哲学文本和论述–学会阅读和理解哲学文本的方法和技巧–分析哲学论述的逻辑结构和论证方式3.练习解答哲学问题和案例–解答哲学问题时注重论证和论点的清晰性–学会应用哲学思想分析伦理案例和社会问题4.参加讨论和互助学习–参加哲学小组讨论,集思广益–互助学习中相互解答疑问和分享复习经验5.考试前的重点复习–总结和整理复习内容,制作复习提纲和笔记–针对考试形式和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结语通过对高二生活与哲学复习的提纲概述,我们希望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哲学思想,提高自己的思辨和问题解决能力。
哲学生活复习提纲
《生活与哲学》复习提纲一、什么是哲学1.哲学与生活的关系①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②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①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②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3)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共性与个性的关系)(1)区别:二者研究对象不同。
具体科学研究世界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哲学对具体科学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2)联系:①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二、哲学的基本问题4.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2)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第一性)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物质决定意识——唯物主义意识决定物质——唯心主义)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凡认为意识能够正确反映物质的,就是可知论;凡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就是不可知论。
)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5.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
6.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三种基本历史形态(1)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2)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复习提纲
⾼⼆政治《⽣活与哲学》复习提纲 哲学体现的是⼈类对⽣活以及世界的探索的思考,对⾃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今天⼩编要和⼤家分享的是⾼⼆政治《⽣活与哲学》复习提纲,希望能够帮助到⼤家好好学习并掌握这部分知识,赶快学习起来吧。
⾼⼆政治《⽣活与哲学》复习提纲 第⼀单元 ⽣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课 美好⽣活的向导 ⼀、什么是哲学 1.哲学与⽣活的关系 (1)哲学源于⽣活,源于实践。
①哲学的智慧产⽣于⼈类的实践活动。
②哲学源于⼈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指导⽣活。
①哲学是⼀门给⼈智慧、使⼈聪明的学问,其本义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②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就是指导⼈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法论的统⼀ (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2)哲学是世界观和⽅法论的统⼀ (3)世界观和⽅法论的关系:世界观决定⽅法论,⽅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法论。
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单独的⽅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法论的纯粹的世界观。
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哲学是对⾃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区别:⼆者研究对象不同。
具体科学研究世界某⼀具体领域的特殊本质和特殊规律;哲学把整个世界作为⾃⼰的研究对象,研究的是整个世界的共同本质和普遍规律。
(2)联系: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因此,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法论的指导。
4.真正的哲学都是⾃⼰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1)哲学来源于时代,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 ①任何哲学都是⼀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活的构成部分,是⼀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哲学与时代的经济、政治和⽂化的关系) ②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高三政治《生活与哲学》复习提纲
高二《哲学与生活》知识提纲【哲学的一般知识】1、哲学与生活的关系:(1)哲学就在身边(哲学离不开生活):①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②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生活离不开哲学):①哲学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②真正的哲学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学的含义:(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1)世界观的含义: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自发、零散的世界观不叫哲学,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4、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5、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相互区别:(1)具体科学揭示的是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2)哲学揭示的是整个世界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规律。
相互联系:(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6、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也就是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
(2)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7、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8、辩证法和形而上学:(1)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①辩证法认为世界是联系的、发展的、矛盾的,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②形而上学认为世界是孤立的、静止的,否认矛盾,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2)在哲学史上,一直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
但二者的地位是不同的,后者总是从属于前者。
哲学的基本派别只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而不是四军对垒。
哲学生活第二单元复习提纲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复习提纲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一、世界的物质性1.物质的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形态与物质现象的共同本质。
2.为什么说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1)自然界的物质性A.自然界先于人与人的意识而存在,人类产生以后,人类利用自然与改造自然的活动的前提是承认自然物的客观性;B.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与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与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C.方法论:我们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与谐相处。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①从产生上看: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劳动创造人与人类社会。
②从存在上看: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
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
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表达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③从发展上看: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也是客观的。
④方法论:要尊重社会发展的规律,不能随心所欲选择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3)人的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与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总之,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与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因此,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第1 页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
二、认识运动把握规律1.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1)运动的含义:哲学上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与过程。
它概括了宇宙中一切运动形式的共性。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之中。
(2)物质与运动的关系①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与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哲学与生活复习提纲
生活与哲学复习题纲第一单元生活智慧和时代精神 一、哲学:1产生: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思考。
2. 哲学的作用和功能:指导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3. 什么是哲学*古希腊哲学本意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汉语中哲就是智慧,哲学就是智慧之学或追求智慧之学,即爱智之学;马克思说:哲学是现实的智慧,是“文化活的灵魂”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与具体学科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为具体科学提 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4. 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思维能否认识存在的问题)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开展的。
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和客观唯心。
6。
哲学与社会(1) 哲学是思想文化范畴。
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华,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上升。
原因:正确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正确的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2) 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首先表现在它可以通过对旧制度的和旧思想的批判,型放人的思想。
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
对社会变革具有指弓I 、指导、动员的作用。
7.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1) (2) (3) (4)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的本质1. 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叫物质2.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客观存在在人脑的反映,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
作用:意识可以能动地认识世界(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和改造世界。
哲学与生活复习提纲(全)
哲学与生活复习提纲(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①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正确地看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②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1)区别:①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②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还不等于哲学。
哲学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2)联系:哲学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3、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1)区别: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人们用世界观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联系: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1)区别:哲学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各种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和反思的一门学问,是对个别规律和特性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领域的规律和奥秘。
(2)联系: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5、哲学与时代的关系:(1)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一定形态的文化;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2)一定形态的文化又反作用与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任何反映自己时代的历史任务和客观要求的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的变革。
第四单元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复习一、基本概念:1、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
《生活与哲学》复习提纲及知识运用.doc
《生活与哲学》复习提纲及知识运用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10、辨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和物质具体形态的关系:①物质是概括一切客观实在的共性②物质具体形态有共同特性客观实在性、个别属性③物质和物质•具体形态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11、自然界的物质性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止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A12、哲学上的运动概念及物质和运动的关系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宁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运动一物质: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屮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物质一运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脱离物质的运动是不存在的。
▲13、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対静止的统一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
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14、规律的含义,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规律: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客观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普遍性: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具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屮,都遵循其同有的规律。
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没有规律的世界是不可思议的。
15、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按规律办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根据规律发生作川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16、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1)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
(2)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我们就能体会到规律对于我们的意义。
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这时人们往往能更深刻地感觉到规律的存在和它的作用。
▲17、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起源: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生理基础:意识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人脑的机能内容.(本质):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彖。
人教版生活与哲学复习提纲精品文档12页
人教版《生活与哲学》复习提纲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一、哲学是什么1、了解哲学与生活的关系:(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与我们的生活,与自然与社会密切相关。
(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的更好的艺术。
指导人们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
2、理解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人人都有,自发形成)哲学是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是通过主观努力而形成的)(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用一定的世界观作为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形成了方法论。
世界观是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这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也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理解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1)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不是总和),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2)哲学对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4、了解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1)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
真正的哲学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正确总结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2)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哲学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动员和掌握群众,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1、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个方面的内容(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2)哲学的基本问题第一方面内容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2)哲学的基本问题第二方面内容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1、了解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内容。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哲学生活1-2单元复习提纲 新课标 人教版
哲学生活1-2单元复习提纲
1.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2.全面理解哲学的含义.
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哲学与具体科学知识的关系?
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5.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6.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什么?分歧是什么?
7.唯物主义有哪三种基本形态?唯心主义有哪两种基本形态?
8.哲学与时代的关系?
9.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有哪些?基本特征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什么成果?
10.什么是物质? 为什么世界是物质性的?
11.什么是运动?运动和物质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12.什么是规律?规律普遍性原理?规律客观性原理?为什么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13.全面理解意识?
14.意识的作用表现在哪两个方面?其中突出表现是什么?
15.意识活动有哪些特征?
16.如何理解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17.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18.意识对客观世界的指导作用原理?
19,如何理解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能的?
20.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为什么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1.什么是实践?实践的三个基本特征?实践的三个基本形式?
22.为什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高二生活与哲学复习提纲
(1)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 哲学属于思想文化的范畴。哲学是时代的产物。任何哲 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 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2)只有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因为它 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 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注意:并不是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哲学 家可能是真理的发现者,也可能是谬误的制造者。
【哲学的基本问题】
(1)是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意识和物质的关系)
思维和存 在的关系
何者 第一性 有无 同一性
存在决定思维 思维决定存在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
思维不能正确反映存在
可知论
不可知论
休谟、康德
【哲学的基本派别】
(1)是什么: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本原 先后 决定
唯物主义 物质是本原 先有物质后有意识 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 意识是本原 先有意识后有物质 意识决定物质 【提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不能笼统地 说是围绕哲学基本问题展开的,而是围绕哲学基本问题的第 一个方面是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1)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 客观实在。 (2)正确理解物质的概念 ①从物质的含义可以看出物质具有的属性: 1)客观实在性.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与唯心主义和二 元论划清界限。 2)可知性: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划清界限。 ②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③物质和物质具体形态的关系: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的关系 是一般与特殊、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1)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的联系:物质是从各种物质的具体形 态中概括和总结出来的,物质只能存在于物质的具体形态之中, 具体物质形态是物质的表现。 2)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的区别:物质不能被创造、改变和消 灭,而物质的具体形态则可以被人创造、改变和消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哲学与生活》期末考复习提纲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唯物论与认识论)
【辩证唯物主义】第一部分:辩证唯物论(第四、五课)
考点一、物质的含义
1、物质是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
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考点二、运动
1、什么是运动?
哲学上讲的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2、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
(1)物质是运动对物质运动,运动史物质的固有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注意:请区别: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的固有属性是运动。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3)离开物质谈运动,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
【错误倾向】A“刻舟求剑”——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B“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观点。
3、什么是静止?
辩证唯物主义所讲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它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性质基本不变)
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内没有进行某祌特殊的运动。
(位置、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①区别: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态,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②联系: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③错误倾向:A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飞矢不动”)
B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路进同一条河流”)
考点三、物质运动的规律
1、什么是规律?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规律。
注意:规律不能被创造.不能被消灭,也不能被改变。
3、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的方法论要求
①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即坚持实事求是),而不能违背规律。
违背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②在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考点四、物质决定意识
1、意识的本质:意识是客观存在人脑中的反映。
(1)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①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②更重要的还是社会犮展的产物。
(2)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3)从意识的内容(本质)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注意:不管什么意识(正确的或错误的意识)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
▲2、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1)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
表现: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注意:动物活动纯粹是无目的本能的活动)
②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
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
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意识的主动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以认识之物。
(2)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
表现:
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3、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原理内容】(1)整个世界时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人能能动认识世界,人能能动地改造世界。
正确意识促进事物发展,错误意识阻碍事物发展。
【方法论要求】
(1)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要求
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是意识,客服错误的意识。
4、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A、哲学依据: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决定意识,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
B、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具体要求)
(1)(含义,也是要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做事情要尊重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3)“两个结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4)“两个反对”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辩证唯物主义】第二部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六课)
考点五、实践
1、实践的含义: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实践是一种是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2、实践的特点:(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2)能动性;(3)社会历史性。
▲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的发展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考点六、真理的特点
1、真理的概念: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真理的特点:客观性、条件性、具体性。
(1)真理最基本属性:客观性。
人们对同一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其中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即只能有一个真理。
真理与谬误的界线不容混淆。
(真理客观性的方法论要求):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注意:任何人,无论出身、社会地位、职业状况如何,只要他的认识和客观实际相符合,他就有真理。
(2)真理的条件性。
任何真理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3)真理的具体性。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方法论要求),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
考点七、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是一个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
1、认识的反复性: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在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2、认识的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
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3、认识的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
(方法论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钱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