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生活第四、五课习题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高二政治必修4哲学第4、5课练习(附答案)

高二政治必修4哲学第4、5课练习(附答案)

生活与哲学第四、五课练习2014 09 11一、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A.实践性B.运动性C.物质性D.客观性2、2010年11月8日,上午,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首次公布“嫦娥二号”卫星传回的“嫦娥三号”预选着陆区月球虹湾区域局部影像图。

影像图显示,该区域表面较平坦,由玄武岩质的月壤覆盖,分布有不同大小的环形坑和石块,其中最大的环形坑直径约2千米。

从唯物主义的观点看,这幅图像佐证了()A.神话的产生是缺乏客观依据的B.月球与地球具有相同的物质结构C.各种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科学性D.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正确性3、恩格斯指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对于世界的“统一性”的正确理解是A.整个世界都是物质的 B.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物质的,人的意识也是物质的产物C.意识确定物质 D.物质和意识相互确定4、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A.五种基本运动形式的总和B.意识以外的全部变更C.自然界的一切变更和过程D.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更和过程5、毛泽东诗曰:“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这句诗体现的哲理是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B.相对静止是不存在的C.事物运动是永恒的、无条件的D.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6、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我国唐代闻名僧人慧能也有相同的观点。

《坛经》记载:时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争论不一。

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毕尔生和慧能的观点属于A.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B.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C.把物质和运动结合起来的观点D.神创论观点7、“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

”唐代诗人李贺的这一诗句体现了A.运动是永恒的、确定的和有条件的 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C.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D.运动是静止的特别状态8、赫拉克利特说,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水,在确定的分寸上燃烧,在确定的分寸上熄灭。

2018高三一轮复习哲学生活必修4第5课

2018高三一轮复习哲学生活必修4第5课
1、从意识的起源看: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提示】物质世界 ≠ 物质
物质世界是指万事万物(物质具体形态)的总和, 分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注意1: 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 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
注意2:
生物的反应形式(刺激感应、
意识产生的生物学前提: 感觉和心理)
①从意识的主观形式上看,意识是由知识、情感、意志
等各种反映形式共同组成的完整体系
形式 的主 观性
②从意识的主观差别上看,对于同一对象或同一客观过 程,不同的人由于社会地位、知识水平等的差异,会产 生不同的反映 ③从意识的主观特征上看,意识作为客观存在的主观映
象,不仅是对客观对象的近似真实的摹写,还可能是对
现实的歪曲的、虚幻的反映
提醒 把握意识本质问题要明确三个“并不意味 着”: ①意识依赖于物质,并不意味着意识是对物质的 被动反映; ②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并不意味着有了人脑就一 定有意识; ③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并不意味着意 识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2015四川文综 观察漫画蕴含的哲理有
请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分析材料
目的性
自觉选择性
为寻良药,屠呦呦先整理医籍药志,并走访中医专家,从千
余药方中选出640种药物(含青蒿在内),随之展开实验研究,
从大量样品中筛选出抗疟活性较强的药物,但研究结果却不理
想。
指导实践
屠呦呦重读古医书《肘后备急方》时,发现其中记述用青蒿
抗疟是通过“绞汁”,而非传统“水煎”法,她由此大胆猜测 高温提取会破调坏控青生蒿理的药效,于是另辟蹊径改用沸点较低的乙 醚为溶剂进行提取,从而成功地从青蒿中提取出有效药物成分。
意识在本质上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意识的 形式是主观的,而内容则是客观的,在意识中体现了 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统一。

《生活与哲学》第五课第一节《意识的本质》

《生活与哲学》第五课第一节《意识的本质》

起源
意识是物质世界 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是人脑 的机能
物 质
决定
意 识
生理基础 内容
意识是客观存在 的主观映象
本质: 客观存 在在人 脑中的 反映
方法论:一切从实际 出发,实事求是
1、 关于“意识起源”的正确表述是 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B.意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C.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D.意识一旦产生就成为脱离客观存在的主 观映象
4、我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写诸葛亮用木 牛流马车运粮,而不是用汽车;《西游记》 中孙悟空七十二变化,就是变不出一辆坦克, 这是因为 A、人们的立场不同,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不同 B、古代文学家思想保守,不善于联想 C、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事物 D、人们的思想认识是发展变化的
5、某学校论坛中流行着一句话“上学时,铃 声是紧迫的;放学时,铃声是悦耳的;考试 时,铃声是紧张的。”这说明:
他们有意识吗?
19世纪初某国有个王子,幼年时被人绑架,囚禁 在一间直不起身的黑屋子里,直到17岁被释放,从未 接触过人。后来虽然经宫廷老师尽心尽力的教育,智 力仍然不及常人。死后解剖发现,他的脑沟很简单, 大脑甚至没有覆盖小脑,连类人猿都不如。王子的故 2 、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事说明什么?
2、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可见,人是按照自己的形象去创造神的。 宗教观念可以在客观世界找到某种原型。
三、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正确的意识——如实反映ຫໍສະໝຸດ 观事物的本来面目错误的意识——歪曲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
无论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 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 活和实践环节进入人脑,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 结果 注意:意识形式上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 意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第四课同步练习及答案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第四课同步练习及答案

生活与哲学第四课同步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人工诱变”是生物育种工作中创造新类型的方法之一,即利用物理或化学因素引起生物遗传性变异。

“人工诱变”获得成功的客观物质前提是A.要掌握高科技知识 B.被选择的生物有机体的客观存在C.人所耗费的时间和劳动 D.有意识地改造事物的属性及规律2.“相信有一个离开知觉主体而独立存在的外在世界,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

”这一观点A.割裂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B.认为物质和意识都是独立存在的C.承认了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D.主张科学研究应脱离知觉主体3.有一种观点认为,社会生活的变迁、社会的发展是由人的愿望、目的、动机决定的。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神灵天意决定社会的变化和人间的祸福。

从哲学上看,上述两种观点的共同点是A.都承认社会的发展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 B.都肯定了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C.都肯定了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D.都否认了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客观性4.“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此处的“物质”是指A.世界上存在的一切事物 B.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C.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D.客观存在的自然物5.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我国唐代的著名和尚慧能也有相同的观点。

《坛经》记载:时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幡动,议论不一。

慧能进日:“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毕尔生和慧能的观点属于A.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B.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C.把物质和运动结合起来的观点D.神创论观点6.古希腊的赫拉克里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他的学生克拉底鲁却认为,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这表明A.前者承认运动是绝对的,后者否认相对静止B.前者承认运动的普遍性,后者承认运动的特殊性C.前者承认动中有静,后者承认静中有动 D.前者离开物质谈运动,后者离开运动谈物质7.马克思说:“一切存在物,一切生活在地上和水中的东西,只是由于某种运动才得以存在、生存。

2019-2020学年度高中政治思品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人教版习题精选

2019-2020学年度高中政治思品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人教版习题精选

2019-2020学年度高中政治思品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人教版习题精选第七十八篇第1题【单选题】中国科学家领衔的国际研究团队日前发现了两种新的恐龙,揭示了兽脚类恐龙中阿尔瓦雷斯龙类恐龙巨大单爪的演化历程。

这佐证了( )①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可以揭示生物的进化②意识决定于物质,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规律③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人类能揭开自然界之谜④人的认识是无限的,每个人都能认识所有的事物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发现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并测量到其振荡几率。

在实验中,科研人员使用了6个中微子探测器,完成了实验数据的获取、质量检查、刻度、修正和数据分析,从而首次发现了这种新的中微子振荡模式。

新的中微子振荡模式的发现进一步佐证了( )①中微子具有客观实在性与可知性②人类可以有意识地改造客观世界③自然界中的新事物总是层出不穷④整个世界是一个统一的物质世界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漫画《成功的路不是单行线,走不通要记得转弯》告诉我们( )①成功与否取决于主体对客体的认识②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③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要学会选择④要善于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与考验。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2018年7月22日,青岛传来喜讯,袁隆平院士“海水稻”团队试种的包括“海水稻”在内的80多个水稻品种分批成熟。

经测产,这些品种都超出了全世界水稻4.539吨/公顷的平均产量。

“海水稻”试验种植取得的阶段性成功( )①表明真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②佐证了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③认识源于人类实践经验④证明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在长征途中,毛泽东非常重视情报工作,及时掌握敌方的部署与动向,根据敌我双方力量的变化,寻找敌方薄弱环节,灵活调动军队,四渡赤水,终于摆脱了敌兵的围追堵截。

高二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课时练习题及答案

高二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课时练习题及答案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课时练习题一.单项选择1.长期以来,画家笔下的马往往是四蹄齐伸、腾空飞奔。

然而,高速相机连拍的照片显示,飞奔时的马蹄是交替地移动的,但是,当画家画出马蹄交替移动的奔马时,有人却批评画得不像。

这表明在艺术领域A.认识的发展与认识工具的进步没有直接关系B.以往的认识经验阻碍认识的发展C.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D.人们的主观世界对认识的影响更加显著2.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下列能正确反映意识产生的历史演进顺序的选项是①滴水穿石②根系沃土③敬德保民④犬吠非主A.①→②→④→③B.②→①→④→③C.③→①→④→②D.①→④→②→③3.人类在享受机器人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担心某一天机器人会在智能上超越人类,就像科幻电影中所描绘的:人被机器人关在“动物园”中,供机器人观赏。

科幻电影表达的这种观念A.否认了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B.证实了机器人具有主观能动性C.说明了人类认识发展的无限性D.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辩证否定过程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貌的有代表性的饮食文化。

该片在电视台播放后引起了极大关注,产生了广泛影响。

通过《舌尖上的中国》,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有美食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家乡的味道,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

完成下题。

4.中国旧体诗多以中原及周边地区的生活为题材。

进入近代,随着人员交往、文化交流的增多,中国旧体诗出现了反映西方社会的内容,如“地冷宜亲火,楼高可摘星”反映伦敦的阴冷气候和城市风貌:“开函喜动色,分明是君容”反映照片给远方亲人带来的喜悦。

从中国旧体诗内容的变化可以看出①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是人的反映方式的变化②没有被反映者就不可能有任何意识的内容③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④意识内容的变化根源于社会生活实践的变化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韩非子·说林上》记载:一年春天,管仲跟随齐桓公去打仗,冬天返回时迷失了路。

《生活与哲学》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导学案

《生活与哲学》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导学案

课时:2课时课型:新授课主笔:审核:高二备课组班级:________ 组别: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一、学习目标1、结合实例认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揭示意识的本质。

2、结合实例认识意识的作用。

3、结合实例,明确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意识的本质;2、意识的作用三、学习过程(一)知识填空,熟悉课本一、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1、意识是______ 长期发展的产物。

一切物质都具有的______ 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_________________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生物学前提。

2、意识一开始就是________的产物,_________的产物。

意识不仅是_____ 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________发展的产物。

二、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没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生理系统——_____ ,就不可能有人类意识的产生。

意识是_______的机能。

三、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1、意识的形成,不仅离不开,还必须有被反映的_____ _。

不管是什么样的意识,都是人脑对___________的反映,都是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

离开了_________,意识就不能产生。

2、从意识的起源看,它是_________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它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的机能;从意识的内容看,它是______________的主观映象。

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_________而存在的,是本原的,是派生的,_________决定_________。

四、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1、意识活动具有。

2、意识活动具有和。

(1)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的、的。

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和。

(2)意识活动的和,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

4.2哲学生活第四课第二框

4.2哲学生活第四课第二框
〖方法论〗:
既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 理问题,又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坚持 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思考与理解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人不能两次踏入同 一条河流。”
赫拉克利特认为:当人第一次踏进河流时,河水虽然 在流动,河床也在变动,但毕竟是这条河流;当第二 次踏入这条河时,这条河流发生了变化,河水已不是 原河水,而是新的河水,河床也发生了变化。
风云不可测吗?
乐陵天气预报(2009-12-30 08:00发布)
日期
天气现象
气温
30 日
白天

期 三
夜间

高温 0℃

低温 -11℃
风向 无持续风向 无持续风向
31 日
白天

期 夜间 四

高温 1℃

低温 -7℃
南风 南风
预报天气说明什么
风力 微风 微风 3-4级 3-4级
人工降雨
地震预报 由于人类对地震规律的认识, 人们根据地壳运动的状况,推算出可 能发生地震的危险区域,大致发生的 时间和震级的大小,并结合历史资料 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作出大致的 地震预报。
大雁南飞北返
青蛙冬眠
人类社会 发展道路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资本主义社会

封建社会 奴隶社会 原始社会

生产关系 一定要适 应生产力 状况规律
遗忘规律: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发现了遗忘先快后慢的规 律:识记材料后的20分钟内遗忘42%,1小时后遗忘56%,9小 时后遗忘64%,1天后遗忘66%,2天后遗忘71%,6天后遗忘75%, 31天后遗忘79%,可用坐标曲线表示:
1、什么是物质?唯一特性?

高二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课时练习题及答案.doc

高二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课时练习题及答案.doc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课时练习题一.单项选择1.长期以来,画家笔下的马往往是四蹄齐伸、腾空飞奔。

然而,高速相机连拍的照片显示,飞奔时的马蹄是交替地移动的,但是,当画家画出马蹄交替移动的奔马时,有人却批评画得不像。

这表明在艺术领域A.认识的发展与认识工具的进步没有直接关系B.以往的认识经验阻碍认识的发展C.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D.人们的主观世界对认识的影响更加显著2.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下列能正确反映意识产生的历史演进顺序的选项是①滴水穿石②根系沃土③敬德保民④犬吠非主A.①→②→④→③B.②→①→④→③C.③→①→④→②D.①→④→②→③3.人类在享受机器人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担心某一天机器人会在智能上超越人类,就像科幻电影中所描绘的:人被机器人关在“动物园”中,供机器人观赏。

科幻电影表达的这种观念A.否认了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B.证实了机器人具有主观能动性C.说明了人类认识发展的无限性D.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辩证否定过程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貌的有代表性的饮食文化。

该片在电视台播放后引起了极大关注,产生了广泛影响。

通过《舌尖上的中国》,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有美食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家乡的味道,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

完成下题。

4.中国旧体诗多以中原及周边地区的生活为题材。

进入近代,随着人员交往、文化交流的增多,中国旧体诗出现了反映西方社会的内容,如“地冷宜亲火,楼高可摘星”反映伦敦的阴冷气候和城市风貌:“开函喜动色,分明是君容”反映照片给远方亲人带来的喜悦。

从中国旧体诗内容的变化可以看出①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是人的反映方式的变化②没有被反映者就不可能有任何意识的内容③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④意识内容的变化根源于社会生活实践的变化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韩非子·说林上》记载:一年春天,管仲跟随齐桓公去打仗,冬天返回时迷失了路。

哲学生活第四五课练习

哲学生活第四五课练习

哲学生活第四五课练习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其中,“客观实在”是从A、自然界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 B、社会事物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C、万事万物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D、万事万物的总和2.恩格斯说:“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下列能够充分说明这一论述的是①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②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物质的③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④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3.人们能够创造出自然界原本没有的东西,这种创造活动的基础()A.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 B.人类社会的物质性C.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条件 D.人创造的自然界4.“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主要说明()A.运动离不开物质 B.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C.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D.运动包括宇宙间的一切变化和过程5.“人甚至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的观点()A.承认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 B.夸大了事物的相对静止,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 C.承认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D.否认相对静止,会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6.面对扩散迅速的甲型H1N1流感,专家表示是可防、可控、可治的,不必过于惊慌。

这是因为()A.规律是客观的B.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C. 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D. 规律是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7.“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也辍广”。

荀子这些话说明()A.世界是物质的 B.物质的运动的 C.物质运动是永恒的 D.物质运动的规律是客观的8.孟子说:“心之官则思。

”荀子说:“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

”李时珍说:“人的记忆皆在于脑”。

这些论断的共同点在于()A.意识活动的形式是主观的B.意识的内容来自于人脑C.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生理基础D.心和脑都是思维的器官9.下面漫画《各人心目中的“上帝”》的哲学寓意是A.上帝也是客观存在的B.上帝”纯粹是人的心灵的产物C.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简单再现D.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10.《三国演义》写尽了十八般兵器,但没有写到枪炮;《封神榜》写尽商纣宫廷的奢华,却没有提到互联网、高尔夫。

《生活与哲学》第五课《把我思维的奥妙》限时训练(二)教师版

《生活与哲学》第五课《把我思维的奥妙》限时训练(二)教师版

第五课《把我思维的奥妙》限时训练(二)1. (2013·天津卷·6题)漫画《坚持原则》中的人错在( )A.一意孤行,没有尊重客观规律B.因循守旧,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C.生搬硬套,没有做到从实际出发D.顾此失彼,没有一分为二地看问题2.(2013·北京卷·27题)当前,有些家长“超前”、“超负荷”地让孩子上各种培训班,使孩子学习压力过大,甚至产生厌学情绪,结果,事与愿违。

在孩子培养问题上,这些家长( )A.认为事物发展不存在矛盾B.忽视了规律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C.没看到事物发展过程存在质变D.不重视外部条件对事物发展的影响3.(2013·广东卷·34题)图5漫画(作者:周锐)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对事物的认识受主体差异的影响②认识和改变规律是克服困难的条件③辩证的否定是事物之间相互的否定④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2013·新课标Ⅰ卷·21题)2012年,科学家根据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研制成第一片“人造树叶”。

这片“树叶”能够释放出制作燃料电池的氢,它的诞生对于人类开发可再生能源具有重要意义。

“人造树叶”的成功研制佐证了①人的意识只有反映了事物本质才具有能动性、创造性②人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并根据自身需要加以利用③人的意识能够创造出自然界所没有的客观事物④人能够通过实践将观念中改造的对象变成现实的东西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2013·山东卷·24题)身体每况愈下的病人看着窗外的一棵树,树叶在秋风中一片一片地掉落下来。

她说:“当树叶全部掉光时,我也就要死了。

”一位老画家得知后,画了一片青翠的树叶挂在树枝上。

看着这片始终没有掉落的绿,病人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故事蕴含的哲理是( ) A.精神的力量可以派生出物质的力量B.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C.实践活动可以割断不利于人的联系D.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6.(2013·新课标全国II·23题)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哲学生活第四、五课

哲学生活第四、五课
提示 (1)不能把哲学上讲的规律混同于具体规律, (1)不能把哲学上讲的规律混同于具体规律,二者 不能把哲学上讲的规律混同于具体规律
人可以发明、改造、创造、改 人可以发明、改造、创造、 变、消灭规律
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2)规律不等于规律现象,后者是前者的表现。 (2)规律不等于规律现象,后者是前者的表现。 规律不等于规律现象 (3)规律的客观性,说明规律无好坏之分。 (3)规律的客观性,说明规律无好坏之分。 规律的客观性 (4)规律一定是一种联系,但联系不一定都是规律。 (4)规律一定是一种联系,但联系不一定都是规律。 规律一定是一种联系 (5)规律并非永恒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 (5)规律并非永恒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 规律并非永恒的
Hale Waihona Puke 注意客观实在和客观存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注意客观实在和客观存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 区别: 区别 客观实在是对世界万事万物和现象共同特性的抽 象和概括,相对于意识来说,它是第一性的东西, 象和概括,相对于意识来说,它是第一性的东西,不包括 精神、意识现象 。客观存在是相对于主观而言的, 精神 、意识现象。客观存在是相对于主观而言的,它既可 以指具体的物质形态,也可以指具体的思想。 以指具体的物质形态,也可以指具体的思想。客观存在的 东西除了物质现象之外,还有精神、意识现象。 东西除了物质现象之外 ,还有精神、意识现象。 (2)联系: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客观存在不仅包括具 联系: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 联系 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现象,还包括不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精 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现象, 神、意识现象。 意识现象。
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2020届生活与哲学第一轮复习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

2020届生活与哲学第一轮复习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
(一)意识能动性的特点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2.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 动创造性
考点二.意识的能动作用
特点 内涵 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抱有一定的 目的 目的和动机,在实施行动之前还要制定蓝图、 性 目标、行动方式和行动步骤等 自觉 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 选择 并不限于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意识反 性 映什么,源于社会实践的需要 这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意识不仅能 主动 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 创造 质和规律;不仅能够认识当前的对象,而且能 性 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
核心考点突破
考点二
命题揭密
意识的能动作用
属于高频考点。命题形式比较灵活,选择题和主观题都 有。复习时要重点掌握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以及和意识反 作用的区别与联系。
复习要求
理解意识的作用;讨论“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 神是万万不行的”,从而懂得精神状态对学习和生活、对 发挥潜能有着重要影响。
考点二.意识的能动作用
温故知新:宏观知识体系 : 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第四课 探 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究世界的本 辩 4、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 质(物质观 证 5、规律的客观性和主观能动 ) 的 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唯 物 论 1、意识的含义、特点、表现 第五课 把 握思维的奥 妙 (意识观)
【解析】选B。有些人唱歌不着调是由大脑的相关组织功能所影响的,这说明意识是 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形成的物质基础,B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意识对于人体的
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A不符合题意。材料表明了音调的处理是通过什么进
行的,并没有体现出音调是对什么物质的反映,C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意识对客 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D不符合题意。

哲学第五课

哲学第五课
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人能够能动地 改造世界
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 具有指导作用
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 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物 质 与 意 识 的 辩 证 关 系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方法论
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是什么、怎么样)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正确的意 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会阻碍事 物的发展。
③要反对唯意志主义倾向,切忌凭空猜测,盲目妄 动(2分);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的制约, 导致消极无为,放弃权利(2分)。
补充:正确把握人的“主观能动性” 1、什么是主观能动性? 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类所特有的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
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以及在认识和改造世界活动中所 具有的精神状态。它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 “想”。 二是 “做”。 三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所具有的 精神状态,即通常所说的决心、意志、干劲等。
2、(2011高考大纲版全国卷30)某农牧区由于长期 滥垦草原、超载放牧,不仅没有改变经济落后的面貌, 反而导致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草原承载力急剧下降。 践行科学发展观以来,农牧民改变以往的经济发展方 式,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种植沙柳资源林,大力发展沙 柳加工业,不仅促进了经济发展.也保护了生态环境。 农牧民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取得明显成效, 得益于他们 ①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积极促进沙柳产业发展 ②尊重自然规律,完整地保护当地的自然面貌 ③从该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展沙柳种植业 ④发挥自觉能动性,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原理及方法论要求:
原理:物质决定意识,先有物质,后有意识。

哲学生活:辩证唯物论(4、5课)

哲学生活:辩证唯物论(4、5课)

34、“我国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但我国经济社会发 展的基本面和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这一论断除体现了矛 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外,还蕴含了以下哲理 ①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 ②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③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④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原理)意识 的能动作用
(方法论)树立 正确的意识,发 挥主观能动性。
——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 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 志。
(09年浙江会考)31、据美国心理学家调查,彪形大汉穿越马路时, 愿意让路的车辆不到50%,车祸率很高。而老弱病残者穿越马路, 却是众人相让,大家不仅不觉得麻烦,反而觉得是在做善事,车祸 率几乎为零。这表明 ( ) ①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②事物的整体与部分相互 依赖不可分割 ③正确的认识能够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 ④意识对人 体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11年浙江会考)
6、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辩证关系 绝对运动
区别 含义 不同
相对静止
运动是宇宙间一切事物、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一是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 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 发生变化; 二是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 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 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 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人一次也不能
3、意识能动性的表现(或作用)
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外部现象,而 且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它不仅能 复制当前,还能追溯过去,预测未来。
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第一: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 用,正确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 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 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第二: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 和控制作用。

《生活与哲学》答题模板 最全大小切口知识点整理

《生活与哲学》答题模板 最全大小切口知识点整理

《生活与哲学》最全大小切口知识点整理第四、五课(辩证)唯物论、探索世界的有关知识(一)大切口题目:运用“唯物论”的有关知识,分析:1、物质决定意识,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3、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4、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5、任何事物的运动和发展都是有规律的,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人也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总之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6、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二)小切口题目1.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1)物质决定意识。

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意识具有能动性,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要树立正确的意识。

2.意识能动作用(或意识的作用)原理。

(或怎样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3)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4)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5)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这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

3.规律的有关知识(1)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哲学与生活第四课练习题.doc

哲学与生活第四课练习题.doc

②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④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C.①②④D.①③④防旱抗旱减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材料说明,人类产( )B.人的意识决定着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 D.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一、选择题1 .“第六态”物质的发现是世界的重大科技成就之一。

而人们过去只知道气态、固态、液态、等离 子态和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等五种物质的具体形态。

从哲学上看,物质“第六态”的发现表 明( )A. 物质世界的演进取决于人类智力的发达程度B. 人类的认识能力随着客观世界的变化而提高C. 认识的深度和广度是由认识工具决定的D. 世界的本原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客观实在2.当布鲁诺因传播“日心说”而被处死的时候,熊熊烈火中的他仍不停地高呼:“就在这一刻,地 球还在转动啊! ”地球还在转动,这说明 %1世界的本质是物质③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A.①②③ B.②③④3近年来,湖南部分地区出现旱情和重大干旱,对此,湖南省实施人工降雨,使得地面降水累计增 加2. 53亿立方米,为有效缓解全省旱情、 生后A. 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受人的意识影响 C.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受人的意识支配 4. 我们应该这样认识物质概念①它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②它是在概括万事万物都不依 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即客观实在这一共同根本特性的基础上形成的 ③它是世 界的本质④它是抽象的、虚幻的东西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④5. 中科院专家陈挺恩表示,喜马拉雅山目前仍处于隆升的过程之中,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它肯定会 越来越高。

珠峰未来的高度取决于珠峰隆升的速度和风化的速度谁快谁慢,如果风化快过隆升, 那么珠峰无疑就会变矮,而如果隆升速度快过风化过程,那么世界第一高峰还会长高。

这说明①自然界是变化发展的②物质是运动的③运动是有规律的④人们可以利用规律改造自然界 A. 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6. 人工降雨的天气条件主要取决于云中过冷水含量和冰晶浓度,一般要求层状云云厚大于1.7公里,积状云云高在 6〜8公里时才能作业。

人教版政治必修四哲学第四、五课问题

人教版政治必修四哲学第四、五课问题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一.界的物质性★1.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①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②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③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④自然、人类社会,它们在本质上都是物质的【哲学物质概念和物质具体形态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抽象和具体的关系,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2.自然的物质性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的起源和发展史,..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3.人类社会的物质性①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②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

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

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4.世界的物质性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专家点评】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人们既不能随意选择生产力,也不能随意选择生产关系。

二.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运动的含义: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静止的含义:辩证唯物主义所讲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它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考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1.物质与运动的关系①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脱离运动谈物质: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如刻舟求剑)】【脱离物质谈运动:唯心主义(如仁者心动)】2.运动与静止的关系①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哲学生活第四、五课唯物论习题参考答案1.D【解析】客观世界是无限变化发展的,认识具有无限性,A错误;科学家首次用连续谱的特征方法发现证据确凿的双黑洞。

这一发现再次佐证了自然界的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B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C错误。

2.A【解析】:“狮羊论”就像狮子吃掉森林里的羊,从哲学上说,体现了规律的客观性,故①②符合题意,都体现了规律的客观性;③不符合题意,“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强调的是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排除;④不符合题意,“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强调的是辩证的否定,排除。

故本题答案选A。

3.A【解析】“庖丁解牛”之所以事半功倍,是因为他做到了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做到了正确认识和利用规律,故A符合题意。

B说法过于绝对化,故排除。

材料中强调的是尊重规律并正确认识和利用规律,故C与题意不符。

D选项仅仅涉及认识规律,没有强调利用规律,不全面,故D排除。

【知识拓展】从以下几个方面正确把握规律①规律不等于规律现象,后者是前者的表现。

②规律的客观性,说明规律无好坏之分。

③规律一定是一种联系,但联系不一定都是规律。

④规律并非是永恒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

⑤规律不能被改变、改造、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4.A【解析】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故A符合题意,B、D错误。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故C与题意不符。

5.D【解析】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不是事物的外部现象,而是隐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感官无法直接感知,必须通过抽象思维才能揭示,故①③⑦符合题意。

②④⑥是规律发生作用表现出来的现象,不是规律本身,故排除。

④是主观臆造的联系,不是规律本身,故排除。

6.C【解析】古楼兰人神秘消失与大量砍伐树木密切相关,说明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故①④符合题意。

②③错误,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不能创造、消灭和改变规律,但是能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来认识和利用规律。

7.A【解析】静止是相对的、暂时的、有条件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

我们安静地躺在床上,和地球一起坐着做着自传运动,但是我们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因而根本都欣赏不到什么风景,因而布朗目瞪口呆,广告商夸大了绝对运动而否认了静止,是诡辩论的体现,故A符合题意,C与题意不符。

B错误,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广告商否认了静止而不是否认了世界的物质性,故D与题意不符。

8.C【解析】“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说明一切事物都处于永不停息地运动变化之中,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故C符合题意。

A错误,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

B 错误,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D错误,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9.A【解析】即使蒙住了眼睛,也不等于世界漆黑一团,这是因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的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故A符合题意。

材料中强调的是物质世界的客观性,故B、C、D均与题意不符。

10.C【解析】建立人为事物的联系要根据固有联系,故题肢①正确;题肢②说法错误,尊重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不一定总是统一的,故排除;要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利用规律,故题肢③正确;题肢④说法错误,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相互影响、但不是相互决定,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选C。

11.B【解析】题肢①②本身错误客观事物的属性和本质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肉眼中千篇一律的细沙,在显微镜下,却是“一沙一世界”,表明人们通过制造和使用工具深化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故题肢③正确;“一沙一世界”表明人们能够透过对个别事物的认识而达到对世界整体的把握,④正确;答案选B。

12.A【解析】试题分析: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与存在方式,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刻舟求剑的做法错在忽视了物质是运动的物质,A适合题意;B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C是错误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D是错误的。

13.D【解析】电影《狼图腾》与纪录片《穹顶之下》的主题都是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体现了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说明人存在于自然系统之中并给予重大影响,①④符合题意。

②说法不对,颠倒了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③中“不可协调”的说法不对。

故本题答案选D。

14.B【解析】试题分析: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①适合题意;“党中央综合分析世界经济长周期和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做出的重大判断”,表明了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③适合题意;实践决定认识,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②是错误的;④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15.C【解析】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无论最终结果是什么,赢家都是人类”是因为人工智能终究不具有人类的意识,人工智能是人类智能的物化,是对人类思维活动的模拟,人工智能只能接受人的指令,其发展依赖于人类实践水平,故②③符合题意;①说法过于绝对,排除;④说法错误,扩大了人工智能的作用,排除。

故本题答案选C。

16.B【解析】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但是这种反映是能动的反映。

意识是内容的客观性和形式的主观性的统一。

材料中的意境是诗人通过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能动地反映客观存在,故B选项符合题意;A释放错误,意识的本质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排除;C说法错误,意境不是诗人直接再现自然,而是能动的经过人脑加工的反映,排除;D说法错误,意境不是艺术家自身主体意识的产物,排除。

故本题答案选B。

17.A【解析】B不符合题意,“郑人买履”强调的是做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断章取义”割裂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排除;C不符合题意,“对牛弹琴”强调的是做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防微杜渐”强调的是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排除;D不符合题意,“纸上谈兵”割裂实践和认识、理论和实际的辩证关系,“白马非马”割裂事物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以矛盾特殊性来否认矛盾的普遍性,排除。

18.D中央政治局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这是立足于我国国情科学决策的体现,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故①③符合题意。

②错误,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和基础。

④错误,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19.C【解析】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电脑只是对人脑的一种机械化、程序化模拟,不具有思维能力,因而,电脑是有意识的观点否认了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故C符合题意。

材料中强调的是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故A、B、D均与题意不符。

20.C【解析】长江流域因过度开发导致人与自然的关系失衡,这时违背规律受到惩罚的体现,这说明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故题肢①符合题意;对长江资源从大开发变为大保护,说明人们对人与自然的认识不断深化扩展,故题肢③符合题意;题肢②中“保证实践的成功”说法过于绝对,排除;真理和谬误具有严格的界限,二者不容混淆,题肢④说法错误,故排除。

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

21.B【解析】试题分析:题肢①说法错误,因为思维方法影响而非决定人们的实践活动,故排除;材料表明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故题肢②正确;材料不涉及世界观是方法论的体现和要求,故排除题肢③;④正确,创新精神是乌镇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符合题意。

22.D【解析】试题分析:从辩证唯物论角度看,材料表明正确意识可以促进事物的发展,①正确;②正确,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符合题意;③不选,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不属于唯物论;④不选,道德信仰与国家发展存在着联系,也不属于唯物论。

故本题答案选D。

23.C【解析】试题分析:题肢①不选,材料没有强调诗人的实践水平不同,对月亮的认识深度也不同;②正确,材料表明受主客观条件的影响,诗人创造的月亮意象不同;③不选,属于无关选项;④正确,每首诗中的月亮意象都打上诗人社会实践的烙印,符合题意。

故本题答案选C。

24.B【解析】“语言处方”使患者乐观面对疾患说明“语言处方”对患者的生理活动具有积极的调节作用,故①符合题意;“语言处方”的神奇疗效启示医学工作要把精湛医学技术与高尚人文精神结合起来,故④符合题意;②说法错误,“不可替代的疗效”夸大了“语言处方”的疗效,排除;③说法错误,“中心环节”夸大了和谐的医患关系在医疗服务水平提升过程中的重要性,排除。

故本题答案选B。

25.D【解析】冥想能够促进大脑中楔前叶的灰质部分生长,说明了题肢③;那些楔前叶体积较大的人,他们的幸福感比较强烈、悲伤感比较迟钝,体现了题肢④。

题肢①说法错误,因为实践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故排除。

题肢②说法错误,因为意识依赖于物质,幸福这种感觉不能脱离客观实际由想象产生,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选D。

26.D 【解析】: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它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第二,意识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根据题目“真正的智慧不仅在于能明察眼前,而且还能预见未来。

”这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故D入选。

其他选项表述与题意不符。

故排除。

本题选D。

27.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顺应了时代潮流。

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利于维护世界的繁荣与稳定。

③规律是客观的,要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展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中国顺应时代潮流,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体现。

28.意识活动的特点: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主动创造性。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①物质决定意识,《环境保护法》的修订坚持从我国国情和发展阶段出发,坚持了物质决定意识。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会推动客观事物的发展。

《环境保护法》的修订对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这体现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29.(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该企业注重市场调研,从市场需求和企业实际出发采取应对策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