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数的组成

合集下载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数数 数的组成 (8)-西师大版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数数 数的组成 (8)-西师大版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数数数的组成 (8)-西师大版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1. 理解数的组成,能够将一个数拆分成几个部分。

2. 学会使用数学语言描述数的组成。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数的组成难点:理解数的组成,能够将一个数拆分成几个部分。

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游戏法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简单的数数游戏,让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数字,激发学生对数字的兴趣。

二、新课导入1. 讲解数的组成,通过具体的数字例子,让学生理解数的组成。

2.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找出数的组成规律。

3. 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共同探索数的组成。

三、课堂练习1. 让学生独立完成数的组成练习题。

2. 对学生的练习进行讲解和指导,纠正错误,解答疑惑。

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数的组成,并能够将一个数拆分成几个部分。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理解数的组成方面还存在一些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讲解。

同时,我也发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西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西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师用书》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中的“新课导入”部分。

这一部分是学生首次接触新知识的关键环节,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数的组成至关重要。

以下是对这一重点细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新课导入的详细教学步骤1. 讲解数的组成在讲解数的组成时,教师应该从学生熟悉的数字入手,例如数字“5”。

教师可以通过实物、图片或者故事来引导学生理解数字“5”可以由哪些更小的数组成。

例如,可以用5个苹果来表示数字“5”,然后提问学生:“我们可以用几个苹果和其他的物品来组成数字‘5’呢?”学生可能会回答“2个苹果和3个橙子”,这样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理解数字“5”可以由“2”和“3”组成。

2.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在学生初步理解了数的组成之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来找出数的组成规律。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4.1《数数数的组成》说课稿4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4.1《数数数的组成》说课稿4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4.1 《数数数的组成》说课稿4一. 教材分析《数数数的组成》是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的一个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数的组成,学会通过数数的方式来组成一个数。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操作,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数能力,他们对数字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数的组成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际的操作和观察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数数的方式组成一个数,理解数的组成。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和观察,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数数的方式组成一个数,理解数的组成。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数的组成,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观察并数一数图片中的物品,引出数的组成的概念。

2.讲解: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观察和理解数的组成,例如通过数数的方式组成一个数。

3.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通过数数的方式组成一个数,并展示给其他同学。

4.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数的组成的方法和技巧。

5.拓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数的组成。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通过数数的方式组成一个数•观察和理解数的组成•实际操作,展示数的组成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实际操作能力来进行。

教师会观察学生在实践环节的操作,以及他们在拓展环节解决问题的能力。

九. 说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会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数的组成。

同时,教师也会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提高教学效果。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1数数、数的组成(29)-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1数数、数的组成(29)-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1 数数、数的组成(29)人教版在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将继续学习数数和数的组成。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数的组成,并能够运用数的组成来解决实际问题。

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我们将学习第4.1节数数、数的组成(29)。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进一步学习数的组成,二是通过数的组成来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理解数的组成,并能够运用数的组成来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来说,学生应该能够通过数的组成来解释加法和减法,并且能够用数的组成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板书设计上,我会用直观的方式展示数的组成,例如,用加号连接两个数,然后用括号将这两个数组成一个新的数。

这样,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数的组成。

在作业设计上,我会布置一些有关数的组成的练习题。

例如,让学生通过数的组成来解释一些简单的加法和减法题目。

同时,我还会让学生尝试用数的组成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分配物品等。

课后,我会进行反思和拓展延伸。

我会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他们对于数的组成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如果发现有学生理解不够深入,我会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同时,我也会寻找一些额外的教学资源,如教学视频或者教具,来丰富我的教学手段。

总的来说,我希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数的组成,并能够运用数的组成来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需要我们重点关注。

学生通过具体物品如苹果或小球来直观感受数的组成,这个实践情景引入的环节是非常关键的。

它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数的组成的直观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我引导学生通过数的组成来解释加法和减法的结果。

这个环节是教学的重点,因为它是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重要步骤。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理解数的组成,还能够理解如何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再次,我在板书设计上采用了直观的方式展示数的组成。

一年级数的组成数学教案3篇小学一年级数学数数、数的组成的教案

一年级数的组成数学教案3篇小学一年级数学数数、数的组成的教案

一年级数的组成数学教案3篇小学一年级数学数数、数的组成的教案下面是我收集的一年级数的组成数学教案3篇小学一年级数学数数、数的组成的教案,以供借鉴。

一年级数的组成数学教案1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能根据提供的素材,估计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通过对100以内的.数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100以内的数,建立100以内数的数感。

教学难点:100以内数的“拐弯数”。

教具准备:小棒、方块、回形针、珠子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骄傲的青蛙1、老师讲故事2、我们以前认识过哪些数?谁能从0数到20?二、数数活动1、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数数。

老师准备了一些物品,谁来说说你们组都有什么?(小棒、方块、回形针、珠子)2、数出物体的个数,思考:“怎样摆放,才容易看清楚?”3、汇报,交流数数的方法。

引导学生总结出“先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10,在十个十个地数,10个十是100”4、帮小猪数泡泡。

5、动手摆一摆同桌合作要求:随意抓一把物品,数一数有多少个?三、巩固练习1、说明游戏玩法。

教师:下面我们做个游戏。

(教师抓一把糖,放在实物投影下。

)请学生先估一估,然后数一数,看谁估得准数得对。

2、学生同桌做游戏。

3、发展游戏。

四、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一年级数的组成数学教案2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计算;2、巩固数的组成概念,渗透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渗透加法交换律;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和价值,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思想。

教学重点:整十数加一位数的计算及实践运用课前准备:口算卡、教学挂图(自制)、小红旗、小棒教学流程:一、沟通交流、兴趣导入1、教师出示口算卡,进行口算练习师:小朋友们,看谁算的又对又快?10+20= 20+10= 10+( )=30( )+20=30 ( )+10=15 ( )+( )=302、夺红旗比赛①、教师出示挂图,请学生看图写数。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数数 数的组成 北京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数数 数的组成 北京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数数数的组成北京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数数,从1数到100,并能够理解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

(2) 培养学生认识和理解整数的概念,知道整数是由个位、十位、百位等组成的。

(3) 使学生能够理解数的组成,如一个两位数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数数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 利用教具和实物,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方式理解数的组成。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欲望。

(2)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让他们在小组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

二、教学内容1. 数数:从1数到100,理解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

2. 数的组成:理解整数由个位、十位、百位等组成,能够理解数的组成,如一个两位数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数数,数的组成。

2. 教学难点:理解数的组成,能够将一个两位数分解成几个十和几个一。

四、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利用教具和实物,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方式理解数的组成。

2. 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通过互相讨论和合作,共同完成数的组成的学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或者游戏,引起学生对数数的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节课的内容,然后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3. 新课讲解:教师通过直观演示和讲解,让学生理解数的组成。

4. 实践活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数数和数的组成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数的组成的理解。

5. 小组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6.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数的组成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适量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本节课的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他们对数的组成的学习情况。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04100以内数的认识-02数数-数的组成-教案02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04100以内数的认识-02数数-数的组成-教案02

活动目的: 教育学生懂得“水”这一宝贵资源对于我们来说是极为珍贵的, 每个人都要保护它, 做到节约每一滴水, 造福子孙万代。

活动过程:1.主持人上场, 神秘地说: “我让大家猜个谜语, 你们愿意吗?”大家回答: “愿意!”主持人口述谜语:“双手抓不起, 一刀劈不开,煮饭和洗衣, 都要请它来。

”主持人问: “谁知道这是什么?”生答: “水!”一生戴上水的头饰上场说: “我就是同学们猜到的水。

听大家说, 我的用处可大了, 是真的吗?”主持人: 我宣布: “水”是万物之源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水说: “同学们, 你们知道我有多重要吗?”齐答: “知道。

”甲: 如果没有水, 我们人类就无法生存。

小熊说: 我们动物可喜欢你了, 没有水我们会死掉的。

花说: 我们花草树木更喜欢和你做朋友, 没有水, 我们早就枯死了, 就不能为美化环境做贡献了。

主持人: 下面请听快板《水的用处真叫大》竹板一敲来说话, 水的用处真叫大;洗衣服, 洗碗筷, 洗脸洗手又洗脚,煮饭洗菜又沏茶, 生活处处离不开它。

栽小树, 种庄稼, 农民伯伯把它夸;鱼儿河马大对虾, 日日夜夜不离它;采煤发电要靠它, 京城美化更要它。

主持人: 同学们, 听完了这个快板, 你们说水的用处大不大?甲说: 看了他们的快板表演, 我知道日常生活种离不了水。

乙说: 看了表演后, 我知道水对庄稼、植物是非常重要的。

丙说: 我还知道水对美化城市起很大作用。

2.主持人: 水有这么多用处, 你们该怎样做呢?(1)(生): 我要节约用水, 保护水源。

(2)(生): 我以前把水壶剩的水随便就到掉很不对, 以后我一定把喝剩下的水倒在盆里洗手用。

(3)(生): 前几天, 我看到了学校电视里转播的“水日谈水”的节目, 很受教育, 同学们看得可认真了, 知道了我们北京是个缺水城市, 我们再不能浪费水了。

(4)(生): 我要用洗脚水冲厕所。

3.主持人: 大家谈得都很好, 下面谁想出题考考大家, 答对了请给点掌声。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数数 数的组成 西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数数 数的组成  西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数数、数的组成——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的概念,理解数的组成。

2. 培养学生数数的能力,提高数学思维。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总结的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数数:从1数到100,学习按顺序数数。

2. 数的组成:理解数的组成,学习数的分合。

3. 认识数字:认识数字1-100,学习数字的写法。

三、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教学,利用教具、学具进行教学。

2.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数数1. 导入新课通过故事、游戏等方式引起学生对数数的兴趣。

2. 教学新课(1)让学生从1数到100,学习按顺序数数。

(2)让学生分组数数,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让学生数数并找出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3. 巩固练习让学生进行数数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第二课时:数的组成1. 导入新课通过故事、游戏等方式引起学生对数的组成的兴趣。

2. 教学新课(1)让学生理解数的组成,学习数的分合。

(2)让学生分组进行数的组成练习,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让学生进行数的组成游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巩固练习让学生进行数的组成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第三课时:认识数字1. 导入新课通过故事、游戏等方式引起学生对数字的兴趣。

2. 教学新课(1)让学生认识数字1-100,学习数字的写法。

(2)让学生分组进行数字的认识练习,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让学生进行数字的认识游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巩固练习让学生进行数字的认识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参与程度。

2. 通过作业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通过测试评价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

2.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数数数的组成西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数数数的组成西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数数数的组成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掌握数的组成,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数的组成进行加减运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数的组成:理解数是由几个一、几个十、几个百等组成的。

2. 数数:学会正确地数数,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数数。

3. 加减运算:运用数的组成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数的组成,数数,加减运算。

2. 教学难点: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运用数的组成进行加减运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游戏、故事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数的组成。

2. 新课导入:利用教具、图片等,直观展示数的组成,让学生观察、思考,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

3.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数的组成,让学生明确数是由几个一、几个十、几个百等组成的。

4. 操作实践:组织学生进行数数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数的组成。

5. 加减运算:引导学生运用数的组成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加深对数的组成的理解。

7.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练习,巩固学生对数的组成的掌握。

五、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数的组成的掌握情况。

2. 成果评价:通过课后作业、测试等方式,评价学生对数的组成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六、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2. 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加强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观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4. 注重课后辅导,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5. 家长与教师密切配合,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总之,本节课旨在让学生掌握数的组成,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并能够运用数的组成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一年级下册数学《数的组成》教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数的组成》教案

活动二:理解整十数的组成
3、课前应准备好
活动任务:理解整十数的组成
方木块、小棒等素
活动流程:
材。塑料小棒较为
1.明确任务。
理想,因为它不但
(1)猜一猜:课件呈现70根杂乱摆放的小棒,你能不能一眼看出是多 操作方便,而且容
少根小棒?
易使学生从一根一
(2)想一想:如果想一眼就看出这里有多少根小棒,我们得请谁来帮 根地数数的活动中
任课教 师
教学内 容
数的顺序
课型 新授
第 1课时
参备人
1.使学生能正确理解“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的基本规则,并能根据这一规则熟练地 读、写100以内各数;初步了解三个计数单位与三个数位的含义,掌握数位的排列顺序。 教学目 2.让学生经历观察、动手操作,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数位的理解,有层次建立位值概念, 标 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的数感。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形成良好的数学学 习习惯。
“百”。
1.明确任务。(1)数到21根时停下来。当学生手里拿着一大把小棒时,思考:
怎样才能让别人一眼就知道你手里有多少根小棒呢?
2、100以内数的组
(2)思考:21是由几捆加几根?也就是说21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成,要重点建立学
(3)接着21继续往下数,一根一根的边拿边数,数到29时,想:下一个数是 多少?现在桌上一共有两捆小棒加几根了?如果我们再加一根小棒,是能不能 又捆成一捆了?
说一说,100以内的数是如何进行大小比较的?
,教师一定要抓住
2.自主学习。
机会引导我。
3.小组讨论。在小组长组织下进行交流、讨论,并记录好小组讨论的结

一年级数学数的组成教案

一年级数学数的组成教案

一年级数学数的组成教案一年级数学数的组成教案1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下册第78例4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1.直观认识算盘,知道算盘各部分的名称,学会用算盘表示数。

2.经历用算盘表示数和数数的操作过程,掌握用算盘记数的方法,初步渗透位值思想。

3.了解算盘的历史,知道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算盘的热爱。

目标解析:在认识算盘的'过程中,了解上珠与下珠在表示数时的意义;在用算盘表示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位值制”,为后续学习数位顺序表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认识算盘,会用算盘表示数。

教学难点:带有上珠的数的读、写。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谜语揭题(一)复习旧知:(课件出示)1.口答2.数一数3.读,写数(二)谜语揭题。

1.猜谜语:同学们回答得真棒,那接下来我们来猜个谜语吧。

课件演示:一座城,四面墙,一群珠宝里面藏。

若用小手拨一拨,噼里啪啦连声响。

2.揭课题:学生猜一猜后,教师出示算盘,并板书:认识算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让学生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

同时在引入新课时让学生猜谜语,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二、借助算盘,探究新知(一)认识算盘1.了解算盘各部分的名称。

(1)教师介绍名称。

出示算盘,让学生观察并了解算盘的结构,最后介绍算盘的框、梁、档和珠子。

(2)明确上珠和下珠的意义。

梁下面的珠子叫下珠,一个下珠表示1;梁上面的珠子叫上珠,一个上珠表示5。

2.认识算盘上0~9的表示方法。

(1)1~4的表示。

教师演示拨一个下珠表示1,拨2个下珠表示2……(2)5~9的表示。

教师演示5怎么表示,5一般不用5个下珠表示,而是用1个上珠表示。

同桌互说6~9怎么表示法,再汇报演示。

(3)0的表示。

空档表示0。

【设计意图:在认识算盘时,重点把握如何用上珠和下珠表示6~9这些数,这是学生用算盘拨数的基础。

】(二)运用算盘1.介绍拨珠指法。

(教师演示)2.了解如何定位。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数数 数的组成 (17)-西师大版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数数 数的组成 (17)-西师大版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数数数的组成 (17)-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数数,并能理解数的组成。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数数:从1数到100,从100倒数到1。

2. 数的组成:理解数字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 实际问题:运用数的组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熟练地数数,理解数的组成。

2. 教学难点:运用数的组成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复习上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学习数数(1)教师示范从1数到100,引导学生注意数的顺序和规律。

(2)学生分组练习,互相监督,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熟练地数数。

(3)教师挑选学生上台展示,给予鼓励和表扬。

3. 学习数的组成(1)教师用教具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数字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学生分组讨论,探究数字的组成规律。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数的组成规律,并进行讲解。

4. 解决实际问题(1)教师出示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的组成进行解答。

(2)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解题思路。

(3)教师挑选学生上台展示解题过程,给予鼓励和表扬。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数数和数的组成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1)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复述本节课所学内容。

(2)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所学知识。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注重课堂小结,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加强课后辅导,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训练,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一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4单元 第1课时 数数 数的组成|人教版(共28张PPT)

一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4单元 第1课时 数数 数的组成|人教版(共28张PPT)

课堂小结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 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9、有时候 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 —爱尔兰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16、 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19、自己活着,就是为 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 成于思,毁于随。——韩愈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 基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28、知之者不如 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 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35、学到很多东 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 罕·林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42、只有 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己。——德国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玛丽·佩蒂博恩·普尔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 多芬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 伟大智者。——史美尔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51、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陆游52、生命不等于是呼吸,生 命是活动。——卢梭53、伟大的事业,需要决心,能力,组织和责任感。 ——易卜生54、唯书籍不朽。——乔特5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去和未来文化生 活的源泉。——库法耶夫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次也不善于度过。——吕凯特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只不过是愈来愈发觉自 己的无知。——笛卡儿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走到底,决不回头。——左拉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CocoChanel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 学,如炳烛之光。——刘向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丘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的教师是幸福,不如说好的教师是不幸。——海贝尔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 悦。——杰纳勒尔·乔治·S·巴顿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德谟克利特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是耽误了。——裴斯泰洛齐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的,只是一瞬之 间。——歌德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克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72、家庭成为快乐的 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75、内外相应,言行相 称。——韩非76、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富兰克林77、坚强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做出惊人的事业。——马尔顿78、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笛卡儿7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80、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81、对一个人来说,所期望的不是别的,而仅仅是他能全力以赴和献身于一种美好事业。— —爱因斯坦82、敢于浪费哪怕一个钟头时间的人,说明他还不懂得珍惜生命的全部价值。——达尔文83、感激每一个新的挑战,因为它会锻造你的意志和品格。——佚名84、共同的事业,共同的斗争,可以 使人们产生忍受一切的力量。 ——奥斯特洛夫斯基85、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86、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王阳明87、读一本好书,就 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88、过去一切时代的精华尽在书中。——卡莱尔89、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别林斯基90、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富兰克林 91、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鲁巴金92、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培根93、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屠格涅夫94、抛弃时间的人,时 间也抛弃他。——莎士比亚95、普通人只想到如何度过时间,有才能的人设法利用时间。——叔本华96、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97、取得成就时坚持不懈,要比遭到失败时顽强不屈更重要。— —拉罗什夫科98、人的一生是短的,但如果卑劣地过这一生,就太长了。——莎士比亚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数数 数的组成-西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数数 数的组成-西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数数数的组成-西师大版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 理解数的组成,能够正确地数数;2. 学会运用不同的方法来表示数;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数数的方法2. 数的组成3. 数的表示方法教学步骤一、导入通过让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知识,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二、新课导入1. 讲解数数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如何正确地数数。

2. 讲解数的组成,让学生理解数是由几个一组成的。

3. 讲解数的表示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示数。

三、课堂练习1. 让学生进行数数练习,巩固数数的方法。

2. 让学生进行数的组成练习,巩固数的组成。

3. 让学生进行数的表示方法练习,巩固数的表示方法。

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掌握数数的方法,理解数的组成,学会运用不同的方法来表示数。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数数的方法和数的组成方面掌握较好,但在数的表示方法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下节课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练习。

教学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学习如何运用数数的方法和数的组成来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购物找零等。

教学资源1. 教科书2. 练习册3. 课件教学建议1. 在讲解数数的方法时,可以通过实物或图片来进行示范,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

2. 在讲解数的组成时,可以通过举例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

3. 在讲解数的表示方法时,可以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方式来加深理解。

教学难点1. 数的组成2. 数的表示方法教学策略1. 通过举例和示范来帮助学生理解数的组成和表示方法。

2. 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来巩固学生的知识。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备注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辅导。

2. 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要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一年级数学下《数的组成》_1

一年级数学下《数的组成》_1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感受100以内数的大小,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与数感。

2.使学生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一(个)、十、百。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渗透估计、优化等数学思想方法。

2.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正确数出100以内的数,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与数感。

教学难点:数“拐弯数”,即:当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应是多少。

3. 教学用具课件、小棒。

4. 标签数数数的组成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初步感知(一)情境创设:老师今天带来了我们家乡的图片,大家看漂亮吗?(课件呈现)我们的家乡不仅有山有水,风景优美,而且有很多特产。

看这个季节什么该采摘了。

樱桃。

注意观察,图上有多少樱桃呢?一个一个的数,二十个,两个两个数也是二十个,还可以怎么数,十个一组,两个十就是二十,看来我们同学们以前学过的知识掌握的真好。

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刚才我们是怎么数的,一一对应数的(强调)。

除了一个一个数,我们还学过怎么数,2个2个的数,5个5个的数,不管我们用哪种方法数,都要注意手口要配合一致才能数对。

看,这么多樱桃,请你估一估大约有多少颗?(1)先让学生估计,大概多少颗,并说出自己的估的结果;(2)老师在课件上圈出10颗,再让学生估,并让学生说出自己是怎么估的。

3.图上到底有多少颗,应该是比二十多的多,同意吗?那么多,大约有100颗吧。

到底有多少颗,我弄不清,大家也弄不清。

要想知道这么多樱桃到底有多少颗,我们该怎么样啊?数数。

数一数,看来我们要学习比20多的多的数,100以内的数。

【设计意图:借助主题图,为学生提供现实素材,初步认识100,同时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感受估算在生活中的意义。

】(二)点明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100以内的数,来学习数数与数的组成。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第2课时 数的组成|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第2课时 数的组成|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第2课时数的组成|人教新课标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第2课时数的组成|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第4单元中数的组成的相关知识。

具体包括:100以内数的组成,数的拆分,以及数的合并。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100以内数的组成,能够进行数的拆分和合并,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数的拆分和合并,以及理解数的组成。

教学重点:能够运用数的组成进行数的拆分和合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教学卡片。

学具:学生作业本、练习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人数,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来表示教室里的人数。

2. 数的拆分:通过实例,讲解如何将一个数拆分成几个数的和。

如,将数12拆分成10和2。

3. 数的合并:讲解如何将两个或多个数合并成一个数。

如,将数10和数2合并成数12。

4. 数的组成:通过实例,引导学生理解每个数都可以拆分成几个数的和,这几个数就是数的组成。

如,数12可以拆分成10和2,所以10和2就是数12的组成。

5. 例题讲解:出示一些例题,让学生运用数的组成进行解答。

如,题目:将数15拆分成几个数的和?答案:15可以拆分成10和5,所以10和5就是数15的组成。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如,题目:将数20拆分成几个数的和?答案:20可以拆分成10和10,所以10和10就是数20的组成。

7. 作业设计:让学生运用数的组成,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如,题目:一家三口去公园玩,爸爸带了20元钱,妈妈带了15元钱,他们一共带了多少钱?答案:爸爸带了20元钱,妈妈带了15元钱,所以他们一共带了20+15=35元钱。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数的组成1. 数的拆分:如,12=10+22. 数的合并:如,10+2=12七、作业设计1. 题目:将数30拆分成几个数的和?答案:30可以拆分成20和10,所以20和10就是数30的组成。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数数数的组成》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数数数的组成》人教版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以及数的分解和组合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数字组成相关的实际问题,如“你能找出多少个由数字1和2组成的两位数?”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比如用计数棒或者磁铁数字来组合不同的两位数。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100以内数的基本概念、数的组成以及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数字组成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100以内数的基本概念。100以内的数是由0到9这10个数字组成的,它们可以单独出现,也可以组合成两位数。这些数字的顺序和大小关系是我们学习数学的基础。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比如数字“13”,它是由1个十和3个一组成的。这个案例展示了数字组成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
1.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针对性。
2.创设更多有趣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3.加强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表达,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4.注重课后辅导,帮助学生及时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举例:让学生通过拆分和组合数字,理解数之间的关系,如10可以拆分为5和5,也可以拆分为2和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数学:数的组成
课题一:数数数的组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知道100以内数的顺序,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
2.能够熟练地一个一个和十个十个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物体的个数.
教学重点
100以内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
接近整十数时数数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师生每人准备100根小棒.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教师:上课之前,老师想考大家几个问题,小朋友们想不想回答?第一个问题:咱们班同学有几排(组)?第二个问题:每排(组)有多少位同学?(学生自由抢答)
学生回答后,教师接着问:这两位同学回答得很好,那么有谁知道咱们班总共有多少位同学?(举手示意)很好,很多同学都会数,可也有些同学不会,怎么办呢?没关系,今天我们就来学学怎样数数.(板书部分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一根一根地数【演示动画数数】下载
①师生共同数10根小棒,然后捆成一捆,提问:这是多少?板书:10个一是一十.
②再一起数10根,然后捆成一捆,提问:一共几捆?是几个十?
③继续数下去,满10根捆成一捆,一直数到100.
(2)十根十根地数【播放视频十个十个地数】.
①按刚才捆好的小棒一捆一捆地数,一直数到100.
②把十捆小棒捆成一大捆.讲述:10个十是一百.板书:10个十是一百.
③齐读:10个一是一十,10个十是一百.
2.教学例2.
(1)结合实物数数,从二十五数到三十二.
① 先让学生自己动手数小棒,当数到二十九时,让学生停止数数.
提示:二十九是2捆零9根,再添1根应怎么办?动手试试看.
②指名说出是怎样做的.
二十九根是2捆零9根,9根再添1根是10根,10根单根拥成1捆,一共是3捆,有30根.29的后面是30.
如果有学生有困难,可以问:二十后面是几十?因为二十后面是三十,所以比二十九多一的数是三十.
(2)第28页上面的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然后提问:数到三十九时,再数下去应是几十?数到四十九呢?五十九呢?你发现了什么?
使学生明确:数到几十九时,再往下数,十位上的数要增加1.
(3)脱离实物数数.
①从八十八数到一百.
②尝试练习:从五十七数到七十二.
从六十九数到八十一.
同桌互相数数,随便从一个数开始,接着往下数.
3.教学例3.
(1)先摆出1捆零5根小棒,请学生说出数的组成,再添上2捆小棒,你能说出数的组成吗?
(2)第28页下面的做一做.
①摆小棒填数的组成.
②脱离实物,填数的组成.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数数,还学习了什么?(补充板书:数的组成)
随堂练习
1.数数练习:
(1)全班同学一起报数,看看全班有多少人.
(2)练习八第1-3题.
第1题,让学生看着书上的图数数,注意手指着的小球和口头数出的数要一一对应.
第2题,要求按顺序一个不漏地把吹的泡泡数出.
第3题,要注意接近整十的地方学生能不能数对.
(3)同学随便说个数,数出后面五个数来.
2.填空:(口答)
(1)10个一是_________,10个十是____________.
(2)三十里面有_________ 个十,再添一个十是___________.
(3)六十五里面有__________ 个十和 ___________ 个一.(4)二十七是由____________个十和__________个一组成的.布置作业
练习八第4题.
4.四十三里面有__个十和__个一.
六十里面有__个十,一百里面有__个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