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民俗参考资料

合集下载

《中外民俗》第七章

《中外民俗》第七章

课堂导入
阅读以下材料,并分组讨论。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孟子,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被
后世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孟子一生的成就,与孟母从小对他的教育是分不开的。孟母是一位集慈爱、严格、智慧
于一身的伟大母亲。早在孟子幼年时候,孟母便为后人留下了“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等富有
范文下载:试卷下载:
教案下载: PPT论坛:
三、人际礼仪民俗的性质 (二)民族性
人际礼仪的民族性是指各个国家和民族,由于其自然环境和文化传统的差异而形
成不同的心理素质特点,并因此形成不同的人际礼仪。人际礼仪都带有本国家和本民族 的特点。例如,二十世纪初,在我国,人们见面有作揖的礼仪习俗,而美国等西方国家 见面则有握手的礼仪习俗。又如,在现代社会,我国乡村地区的老百姓见面常问“吃饭了 吗?”,而美国人见面常常是简单说一句“嗨”。
Add You Text Here Add You Text Here
此处添加标题
目录
CONTENTS
人际礼仪民俗
中国人际礼仪民俗
外国人际礼仪民俗
PPT模板下载:行业PPT模板: 节日PPT模板:素材下载: PPT背景图片:图表下载: 优秀PPT下载:教程: Word教程: 教程: 资料下载:课件下载: 范文下载:试卷下载: 教案下载: PPT论坛:
四、社交礼仪的功能 (二)约束行为
在礼仪作为行为规范、行事程序和文化传统,对社会中人的行为模式起着约束的作 用。人际礼仪一经形成便具有较强的约束力。如果不遵守礼仪的要求,就会受到他人的 嘲笑甚至是道德和舆论的谴责。例如,男士和女士见面握手时,男士一定要等女士先伸 出手,才能和女士握手,握手的时间也不宜过长,否则就会被视为失礼。

旅游中外民俗第二版

旅游中外民俗第二版

二、汉族的形成
第一阶段:夏、商、周、楚、越等族从部落到民 族的发展过程
第二阶段:夏、商、周、楚、越等族及部分蛮、 夷、戎、狄融合成华夏民族的过程
第三阶段:漫长而复杂的汉代。 即: 1、夏、商、周、楚、越诸族的相继崛起 2、华夏民族在大融合中铸成 3、汉族在”大统一”中形成
语言、文字:汉语、汉字,属于汉藏语系。是世界 上历史最悠久、最丰富的语言之一。
宗教信仰:信仰自由。道教、佛教、天主教、新教 诸教并立,各有一部分汉族信徒。
思考:为什么我们常说自己是炎黄子孙、华夏儿女?
一、汉族的起源
汉族的起源是多元的,有主源也有支源
主源: 炎黄集团、东夷集团
支源: 苗蛮集团、百越集团、戎狄集团
能力目标: 能够简单介绍汉族的服饰民俗、饮食民俗、居住民

第1节 汉族的形成
汉族概况:
人口:约13亿,占全中国人口的91.51%,占世界 总人口的19%。是中华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
分布:主要在松辽平原、长江、黄河、珠江等大河 巨川的中下游流域农业发达地区,并散居于全国各 地,是分布最广的民族。在东南亚和北美洲也分布 有汉族人。
第2节、汉族主要民俗(一) 一、服饰民俗
传统服饰----汉服体系。 汉服(礼服和常服) 形制上:上衣下裳、深衣、襦裙。
上衣下裳
朱子深衣(朱熹): 直领剪裁,穿成交领
朱子深衣
襦 裙
返回
襦裙
坦领襦裙
二、饮食民俗
主食:稻米、小麦 辅食:蔬菜、豆制品、肉食 传统饮料:茶、酒 烹饪方式:炒、烧、煎、煮、蒸、炸、烤 菜系:鲁、川、粤、苏、闽、皖、湘、浙
中外民俗
授课内容:第2章 中国汉族民俗 第1节 汉族的形成 第2节 汉族主要民俗(一)

《中外民俗》第二章

《中外民俗》第二章
PPT模板下载:行业PPT模板: 节日PPT模板:素材下载: PPT背景图片:图表下载: 优秀PPT下载:教程: Word教程: 教程: 资料下载:课件下载: 范文下载:试卷下载: 教案下载: PPT论坛:
三、服饰民俗的产生和发展 4.垂衣裳而治天下
图2-20 “五服”
PPT模板下载:行业PPT模板: 节日PPT模板:素材下载: PPT背景图片:图表下载: 优秀PPT下载:教程: Word教程: 教程: 资料下载:课件下载:
绣孔雀,四品绣云雁,五品绣白鹇(xi1n),六品绣鹭鸶(l& s~),七品绣鸂鶒
(xi1n),八品绣黄鹂,九品绣鹌鹑;武官绣兽,以示威猛,具体为一品、二品绣狮子,
三品、四品绣虎豹,五品绣熊罴(p!),六品、七品绣彪,八品绣犀牛,九品绣海马;杂
职绣练鹊;风宪官(指监察执纪的官吏)绣獬豸(xi- zh#,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清
图2-17 山顶洞人原始服装
PPT模板下载:行业PPT模板: 节日PPT模板:素材下载: PPT背景图片:图表下载: 优秀PPT下载:教程: Word教程: 教程: 资料下载:课件下载:
范文下载:试卷下载:
教案下载: PPT论坛:
三、服饰民俗的产生和发展 2.天时地利,各有影响
由于不同民族生活的地理环境和气候不同,人 们制作衣服的材料,以及对衣服的需求也有所区别
图2-1 藏族服饰
图2-2 日本和服
PPT模板下载:行业PPT模板: 节日PPT模板:素材下载: PPT背景图片:图表下载: 优秀PPT下载:教程: Word教程: 教程: 资料下载:课件下载: 范文下载:试卷下载: 教案下载: PPT论坛:
课堂导入
图2-3 蒙古族服饰
图2-4 侗族服饰

《中外民俗》第十章中外语言民俗

《中外民俗》第十章中外语言民俗

3.方言
方言是语言的变体。根据性质,方言可分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地域方言是语言
因地域方面的差别而形成的变体。社会方言是同一地域的社会成员因为职业、阶层、
PPT模板下载:/moban/ 行业PPT模板:/hangye/
节日PPT模板:/jieri/
PPT素材下载:/sucai/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PPT背景图片:/beijing/ PPT图表下载:/tubiao/
行业PPT模板:/hangye/ PPT素材下载:/sucai/ PPT图表下载:/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Excel教程:/excel/ PPT课件下载:/kejian/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熟能详的童话角色,但是对后羿射日、女娲补天、盘古开天辟地、神笔马良等中国民间故事
和人物却不甚了解。
民间故事逐渐“消失”是因为其内容单一、枯燥乏味吗?答案是否定的。我国民间故事不
但内容丰富有趣,而且数量众多,既有神话、传说,又有童话、生活故事,这些故事既承载
着长期积淀下来的文化传统,又包含丰富的历史信息、生产和生活知识,也蕴涵着中华民族
二、语言民俗的类型 (一)民间语言
1.俗语
俗语是指来自民间定型化的短语。它们在内容上意思不完整,在句子中起形容的 作用。俗语通俗活泼,生动形象,真实地反映了民间生活及文化等。
2.谚语
谚语是民间集体创造、言简意赅,且富有哲理意义和经验教训的格言式语言。谚 语句式整齐、简洁精炼并富有艺术性,是民间老百姓智慧的集中体现。
Add You Text Here Add You Text Here
此处添加标题
目录
CONTENTS

中外民俗教学大纲doc资料

中外民俗教学大纲doc资料

中外民俗教学大纲doc资料中外民俗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外民俗课程代码:00199I课程的性质及其设置目的本课程是高等院校、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之一。

从民俗学和旅游学交叉的的角度论述民俗的定义与种类,民俗与旅游关系,民俗的旅游价值;阐释民俗诸方面的特性,以及应注意事项;探索民俗旅游区的划分,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进行理论思考。

对民俗、服饰民俗旅游、饮食民俗旅游、居住民俗旅游、交通民俗旅游、节日民俗旅游、游艺民俗旅游、农业民俗旅游、民俗资源、民俗开发、民俗旅游区划等进行了全面阐述。

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紧紧围绕中国民俗旅游这一主题,致力于体现教学改革的最新理念,在结构、内容等方面有所创新,给学生提出更多、更新、更系统、更富于指导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使自考学生更多、更好的了解中国民俗的基本知识。

II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第一章绪论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掌握什么事民俗旅游,在对民俗了解基础之上,对民俗、民俗旅游类型进行分类1、重点:民俗旅游应该具备条件2、难点:民俗与旅游的关系3、学习应注意:本章是基础环节的学习章节,通晓本章的基本内容,对民俗旅游特点、民俗旅游框架和民俗、风俗、习俗、礼俗的相互关系对可以有深刻的认识。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民俗的定义及相关概念一、民俗二、风俗三、习俗与礼俗四、民俗、风俗、习俗、礼俗的相互关系第二节民俗的类型划分一、物质民俗二、社会民俗三、意识民俗第三节民俗旅游的诠释一、民俗旅游的含义二、民俗旅游的类型三、民俗旅游特点第四节民俗旅游框架一、民俗旅游的构成二、民俗旅游系统第五节民俗与旅游关系一、旅游为民俗资料的传承做出了贡献二、旅游丰富了民俗内容三、察风观俗是推动旅游发展的重要动力四、民俗充实了旅游内容五、民俗能为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第一手资料三、考核知识点1、民俗具体内容2、民俗旅游应该具备条件3、民俗旅游的架构4、民俗旅游特点四、考核要求1、识记:民俗、风俗、习俗、礼俗、民俗旅游的相关概念及相互关系2、领会:民俗、民俗旅游的类型划分3、简单应用:。

中外民俗

中外民俗

谢谢观看
小组成员:何茂(PPT制作) 张颖颖(PPT演讲) 陈芳芳(资料收集—图片) 陈丹(资料收集—文字)
苗家酸汤鱼 “最白最白的,要数冬天雪。最甜最甜的,要数糖甘蔗。最香最美的,要数 酸汤鱼”。这首优美的苗族民歌,运用朴实而又生动的对比,赞美了鲜香美味的酸汤鱼。苗 家的酸汤鱼,是在苗族地区各民族人士颇为喜爱的一种美味佳肴,它虽没有经过厨师精细地 烹调,也没有费一滴油或更多的配料,但却以鲜、嫩、香、美为特色而名享天下。
中外民俗
——苗族风情
目录
一、苗族的年节习俗 二、苗族的日常饮食
一、苗族的年节习俗
开年节,是苗族人民的“春节”,也称作“客家年”。过年时,家家户 户杀猪宰羊,烤酒打粑庆丰收,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按照风 俗,苗族人民用对歌的方式表达他们对新年的祝福和希望。一大早,黔 湘渝(贵州、湖南、重庆)边区五乡四镇的各族同胞就从四面八方赶到 三省市交界的天星坡脚,用歌声表达迎新的喜悦。还要唱《开春歌》, 歌词大意为思春、盼春、惜春、挽春等。
斗牛节,苗族是蚩尤的后代,传说蚩尤帝为铜头铁额、 牛首人身,苗族是一个敬牛、爱牛、崇拜牛的民族,他 们把牛视为健康、力量、勤劳、搏击、英雄的象征。苗 家人喜爱斗牛,每逢节日聚会都有斗牛活动。斗牛之日 ,苗族同胞都会披金戴银,身着节日盛装,向斗牛场汇 集。-----苗族银饰可分头饰、颈饰、胸饰、手饰、盛装 饰和童帽饰等。苗族银饰的种类较多,从头到脚,无处 不饰。除头饰、胸颈饰、手饰、衣饰、背饰、腰坠饰外 ,个别地方还有脚饰。银饰特征以大为美,以重为美, 以多为美。
苗族花山节5月1日前后举行。花山节,亦称踩花山。“花杆”是踩花山节的 重要标志,一般选择挺直高大的青松或柏树,扎以鲜花,彩旗。定花村的人 (又称花杆头)是大家公认的“好心肠的人”。这人必须在节日的第一个早 晨,趁太阳出山以前把花杆竖好。

中外民俗

中外民俗

第一章民俗概述一、民俗的定义及分类什么是民俗?它包括哪些内容?这是我们研究和了解中外民俗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民俗的定义民俗即民间风俗,是广大民众所创造和传承的文化现象。

从民俗与人类的关系上看,民俗是人类的伴生物,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展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

民俗一旦形成,就成为规范人们的行为、语言和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

从民俗与文化的关系看,民俗是文化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民间文化。

民俗一词作为专门学科术语,是对英文“folldore”的意译。

这个词是英国学者汤姆斯(w.J.Thorns)1846年创用的,他将萨克逊语的“folk”(民众、民间)和“lore”(风俗、知识、学问)合成为一个新词,既指民间风俗现象,又指研究这门现象的学问。

民间是指民众中间。

它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直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广大中、下层民众,对应于官方。

风俗指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世代传承、相沿成习的生活模式,它是一个社会群体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

(二)民俗的分类民俗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宝库,它的内容在不断的变化或扩展着。

但是,民俗亦有它自身独特的类型和构架。

按民俗的内容划分,我们将民俗划分为经济民俗、社会民俗、信仰民俗、游艺民俗,这是通常民俗学的分类方法。

经济民俗,指人们在创造和消费物质财富过程中所形成的民俗。

主要包括生产民俗、商贸民俗、饮食民俗、服饰民俗、居住民俗、交通民俗等等。

社会民俗,指人们在特定条件下所结成的社会关系的惯制,它所关涉的是从个人到家庭、家族、乡里、民族、国家乃至国际社会在结合、交往过程中使用并传承的集体行为方式。

主要包括家庭乡里民俗、人际交往民俗、人生礼仪民俗、岁时节日民俗等等。

信仰民俗,指在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民俗。

主要包括民间信仰、民间巫术、民间禁忌等等。

由宗教信仰派生出来的信仰民俗已经融人日常生活的迷信与俗信,民俗研究则有兼顾的使命,加上宗教旅游有着广阔的客源市场,故本书把道教和世界三大宗教内容列人。

(完整版)中国民俗资料

(完整版)中国民俗资料

(一)中国民俗按表现内容来分:口头民俗1、叙事民俗(神话、故事、传说等) 2、俗语民俗(谚语、谜语、绕口令等) 3、音韵民俗(民歌、民谣、口头史诗)风俗民俗民间节日、民间信仰、民间礼仪。

物质民俗饮食民俗、民间服饰、民间建筑这些分类只是大致而言,其实许多民俗之间存在一定的交叉,如春节里,既是风俗民俗,其中也有物质民俗、口头民俗(三)民俗文化的功能娱乐性教育功能文化强化和保存功能心理调节功能NO1.中国民俗文化的基本特征集体性地域性 1、自然环境决定着民俗的地域特征。

2、社会环境也决定着民俗的地域性变异性传承性规范性NO2.试论岁时节日民俗的由来和发展(一)岁时节日的由来来源于原始的宗教活动,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

将岁时视为生命的历程,春夏秋冬四时的代谢有如生命机体的生长衰亡,在旧死和新生的季节循环中,人们逐渐形成了时间更新的意识。

因此在人们的心目中,时间不仅具有伦理属性,同时它亦具有如生命再生的更新特征。

(二)随时节日的发展1 神话传说的嵌入2 上层统治者的参与和提倡3 民众历史情感在节日风俗中的积淀4 宗教节日(或其因素)的渗透5 各民族节日风俗的融合NO3.中国饮食民俗文化的内涵1、精辟凝练的饮食理论2、无所不包的饮食的内容3、多姿多彩的烹饪艺术4、底蕴深厚的饮食文化心理NO4.列举并分析鲁菜、苏菜、川菜、粤菜的基本特点,并写出代表菜名。

1、鲁菜:由济南和胶东两部分地方风味组成。

特点:讲究刀功、火候,味浓厚、嗜葱蒜,尤以烹制海鲜,汤菜和各种动物内脏为长。

其特点是清香、鲜嫩、味纯而著名,十分讲究清汤和奶汤的调制,清汤色清而鲜,奶汤色白而醇。

济南菜擅长爆、烧、炸、炒,调味以咸为主,酸甜为辅。

山东自古就是黄河流域重要的农业生产区。

名菜:油爆大虾、红烧海螺、糖醋鲤鱼,奶汤鲫鱼等。

2、苏菜:由扬州、苏州、南京地方菜发展而成。

特点:烹调技艺以炖、焖、煨著称;重视调汤,保持原汁。

注重配色,讲究造型,四季有别。

中外民俗第1讲

中外民俗第1讲
维系功能,指民俗统一群体的行为与思想,使社会生活保持
稳定,使群体内所以成员保持向心力与凝聚力。这种维系功 能有积极与消极两个方面。 调节功能是指通过民俗活动中的娱乐、宣泄、补偿等方式, 使人类生活和心理本能得到调剂的功能。
12
四、民俗研究或民俗资料搜集查,分参与 式和调查式两种。整个田野作业的过 程,一般包括选择调查题目—制定调 查计划—收集资料——确定调查对 象—整理资料——解释资料等阶段。
15
原著导读
原著:《中外民俗概论》张世满主编,南开大
学出版社,2002年8月版。 导读内容:第一章 民俗概论。本章系统介 绍民俗的定义与分类、民俗的特征与功能及 民俗学的调查研究方法。
16
推荐阅读书目
《民俗学概论》,钟敬文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8。 《中国民俗与民俗学》,张紫晨著,浙江人民出版 社,1985。
指通过口语约定俗成、集体传承的信息交流 系统。包括民俗语言与民间文学。
5
二、民俗的基本特征
集体性 (民俗的本质特征):指民俗集体创造、集 体传承 。
传承性与扩布性。传承性指民俗文化在时间上传衍的 连续性,即历时的纵向延续性(不少于三代);扩布 性指民俗在空间伸展上的蔓延性,也是指民俗文化的 横向传播过程(高位向低位扩布)。
《民俗学原理》,乌丙安著,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1。 《世界民俗学》,[美]邓迪斯著,陈建宪译,上海 文艺出版社,1990。
17
相关网站
中国民俗网: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http://
18
10
三、民俗的社会功能(功能)
功 能
教化 功能 规范 功能 维系 功能 调节 功能
11
教化功能,指民俗在人类个体的社会化文化过程中所起的教

旅游中外民俗第二版

旅游中外民俗第二版
商贸民俗、饮食民俗、服饰民俗、居住民俗、交通 民俗、医药保健民俗等等两大类
社会民俗
指人们在特定条件下所结成的社会关系的惯制,主 要包括社会组织民俗与社会制度民俗。
岁时节日民俗、人生礼仪民俗、社交礼仪民俗等。
精神民俗
指在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有关意识 形态方面的民俗。
主要包括民间信仰、民间巫术、民俗观念、民间 禁忌等等。它主要是民间俗信等诸多事象为主要 内容。
民俗知识是使服务行业更精更专业的助推器, 同时也为服务工作锦上添花。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掌握全世界各国各民族的相关民俗知识, 提高综合服务能力,为今后在客运相关工作中有 效地更专业地进行服务工作打好基础。
课程介绍
2.教材的选用及主要内容 本门课程选用的教材是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
的《旅游中外民俗(第二版)》,同时以《中外民 俗(第四版)为辅助教材,两本教材知识相互补充, 相辅相成。
本课程尽可能地把握民俗文化研究的最新进展, 搜集最新的资料,在对我国少数民族民俗的介绍中, 选择了有代表性的民族,在对国外民俗的介绍中, 选择了我国的重要客源国及我国旅客重要旅游目的 地国家。
课程介绍
3.考核方式
本课程是考查课,采用百分制进行考核。 学生期末考核总成绩由: 平时成绩(70%):出勤、课堂纪律、课堂表现 期末考试(30%)构成。
游艺民俗
它主要指民间传统的文化娱乐活动。
主要包括口头文艺(包括民间语言以及神话、民 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等民间文学)、民 间演艺(民间说唱、民间戏剧、仪式性舞蹈、音 乐等)、民间艺术以及民间游戏、竞技等等。
第2节 民俗的基本特征
一、民俗的基本特征: ⑴ 集体性和类型性
集体性是指民俗在产生、流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 基本特征。也是民俗的本质特征。

中外民俗课件教材精讲

中外民俗课件教材精讲

3、朝鲜族
朝鲜族人比较喜欢素白色服装,以示清洁、干 净、朴素、大方,故朝鲜族自古有“白衣民族” 之称。妇女穿短衣长裙,这也是朝鲜族妇女服 装的一大特色。短衣朝鲜语叫:“则高利”, 是一种斜领、无扣用带子打结、只遮盖到胸部 的衣服;长裙,朝鲜语叫做“契玛”,腰间有 细褶,宽松飘逸。这种衣服大多用丝绸缝制而 成,色彩鲜艳。朝鲜族男子一般穿素色短上衣, 外加坎肩,下穿裤腿宽大的长裤,裤脚系上丝 带。外出时多穿斜襟以布带打结的长袍,现在 改穿制服或西服。
2、维吾尔族服饰
维吾尔服饰形式清晰,纹饰多样,色彩 鲜明,图案古朴,工艺精堪,具有鲜明 的民族文化特色。花帽,是维吾尔族服 饰的组成部分,也是维吾尔族美的标志 之一。维吾尔族花帽作为一种民族特有 的工艺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图2-11维吾尔族服饰
3、土族
土族的服饰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青壮年男子, 戴有翻边的毡帽,也有的戴鹰嘴啄食的毡帽, 身穿小领、斜襟、袖口镶有黑边、胸前镶一块 四寸方块的彩色图案的长袍。穿大裆裤,系两 头绣花的长裤带和花围肚,小腿扎黑虎下山 (上黑下白)的绑腿带,穿花云子鞋。老年人 一般头戴黑色的卷边毡帽,穿小领,斜襟长袍, 外套黑色坎肩,系黑色腰带,脚穿白袜黑鞋。
图2-8 朝鲜族服饰
二、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的服饰 民俗
1、回族
回族服饰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穆斯林服饰的特征最显 著。回族服饰的主要标志在头部。男子们都喜爱戴用 白色制作的圆帽。圆帽分两种,一种是平顶的,一种 是六棱形的。回族妇女常戴盖头。服装方面,回族老 汉爱穿白色衬衫,外套黑坎肩(称“马夹”)。回民 根据不同的季节,穿不同的坎肩,既可当外套,又可 穿在里面。回族妇女的传统衣服一般都是大襟为主, 装饰内容很丰富。少女和媳妇很喜欢在衣服上嵌线、 镶色、滚边等,有的还在衣服的前胸、前襟处绣花, 色彩鲜艳,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中外民俗第一讲 讲义

中外民俗第一讲 讲义

同学们,大家上午好!非常开心能够和你们一起相处一个学期,共同学习《中外民俗》的课程。

在开始我们的课程之前我想送给大家一段话:•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

•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

•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这是龙应台写给她儿子的一段话,几乎说出了所有师长的心声。

在这里,我送给你们,因为进了大学的校门,孩子们,大家又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了,211和我们的差距不在学校的盛名、不在硬件环境、更不在有没有大师来教学,我们最大的差距就在于学生对自己的期许和认可程度,从而影响到了同学们学习的软环境,大家可以想一想,如果我们都生活在良性竞争、自我认同、有强烈成功欲望的环境中是什么样的彼此促进与共同成长?!我希望同学们能够拥有选择的权利,让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好!下面我们来开始今天的学习。

首先,我有一个问题,民俗,大家都不陌生,你认为什么是民俗呢?(找几个同学回答)好,同学们对民俗都有自己的理解,让我们看看学者对民俗的定义。

开始这门课的第一章,民俗概述首先,来看民俗的概念与分类。

民俗的概念古已有之,《礼记•缁衣》:故君民者,章好以示民俗,慎恶以御民之淫,则民不惑矣。

所以统治百姓的人,要表明自己的喜好,来引导民间风俗的趋向;谨慎地表明自己的厌恶,来控制百姓的贪欲和奢望。

这样百姓就不会迷惑了。

《管子•正世》:古之欲正世调天下者,必先观国政,料事务,察民俗,本治乱之所生,知得失之所在,然后从事。

故法可立而治可行。

【译文】古时想要匡正当世调治天下的人,一定要先考察国家的政情,调查国家的事务,了解人民的习俗,查明治乱根源与得失所在,然后着手进行。

这样,法制才能成立,政治措施才能贯彻。

《史记•孙叔敖传》:楚民俗,好痹车:这里有一个小故事,同学们,注意了啊,学民俗,赠送管理学课程了哈。

《中外民俗》第九章 课件

《中外民俗》第九章 课件

Add You Text Here Add You Text Here
此处添加标题
目录
CONTENTS
游艺民俗
中国游艺民俗
外国游艺民俗
PPT模板下载:/moban/ 节日PPT模板:/jieri/ PPT背景图片:/beijing/ 优秀PPT下载:/xiazai/ Word教程: /word/ 资料下载:/ziliao/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行业PPT模板:/hangye/ PPT素材下载:/sucai/ PPT图表下载:/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Excel教程:/excel/ PPT课件下载:/kejian/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二游艺民俗的类型四民间歌舞戏曲艺术三游艺民俗的特点一娱乐性与竞技性相结合娱乐性和竞技性是游艺民俗最基本的特点而这两个基本特点常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融合
Add You Text Here Add You Text Here
此处添加标题
《中外民俗》第九章
中外岁时节日民俗

PPT模板下载:/moban/ 节日PPT模板:/jieri/ PPT背景图片:/beijing/ 优秀PPT下载:/xiazai/ Word教程: /word/ 资料下载:/ziliao/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行业PPT模板:/hangye/ PPT素材下载:/sucai/ PPT图表下载:/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Excel教程:/excel/ PPT课件下载:/kejian/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行业PPT模板:/hangye/ PPT素材下载:/sucai/ PPT图表下载:/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Excel教程:/excel/ PPT课件下载:/kejian/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中外民俗重点

中外民俗重点

中国民俗旅游各章节重点汇总第一章绪论1、民俗定义(P4)、风俗定义(P5)、习俗定义(P6)、礼俗定义(P6)民俗是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一定的群体为适应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而逐渐形成的,并以民族的群体为载体的,以群体的心理结构为依据的,表现在广泛而富情趣的社会生产与牛活领域的一种程式化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愤制,是一种集体性的文化积淀,是人类物质文化与精钟文化的一个员基本的组成部分。

风俗是人类的群体因特定的地理环境与社会条件、社会需要而逐步形成的,传承于社会的.具有一定的流传范围或区域、一定的流行时间,甚至始终生生不息的趋同性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惯制,是一种群体性的社会文化创造。

习俗简而言之,即为地域性很强、阶层性明显、相沿积久的一种群体性的习惯和非强制性的行为规范。

礼俗泛指我国周以来维护统治阶级专制统治的十L6仪式,是一种制度化了的道德规范与行为规范,具有导向性和强制性的特征。

2、民俗旅游定义(P11)民俗旅游属高档次的文化旅游范畴,是指旅游者被异域或异族独具个性的民俗文化所吸引,以一定的旅游设施为条件,离开自己的居所,前往旅游地(某个特定的地域或特定的民族区域),进行民俗文化消费的一个动态过程的复合体,是人类文明进步所形成的一种文化生活方式。

3、民俗旅游应该具备条件(P11)⑴旅游者出游观赏的主要对象是民俗。

⑵旅游地向旅游者提供的核心产品为民俗产品。

⑶民俗产品必须由纯正地道的民俗开发而成。

⑷既是一种经济行为,又表现为一种文化行为。

⑸民俗旅游的服务对象为公众,主要是离开经常居住地到民俗旅游地进行旅游活动的人,也包括民俗旅游点所在区域的水久性居民。

4、民俗旅游的特点(P15)(1)文化性;(2)禁忌性;(3)交往性;(4)立体性;(5)高效性5、民俗旅游的架构(P19)民俗旅游的构成:(1)民俗旅游主体;(2)民俗旅游介体;(3)民俗旅游客体;6、民俗与旅游关系(P22)(1)旅游为民俗资科的传承做出了贡献。

中外民俗复习资料

中外民俗复习资料

第一章民俗概述1、民俗的定义:使广大民众所创造和传承的文化现象。

2、民俗的分类:经济民俗、社会民俗、信仰民俗、游艺民俗。

3、民俗的基本特征:民俗的集体性与模式性、民俗的传承性与播布性、民俗的稳定性与变异性、民俗的民族性与地方性、民俗的原始性与神秘性。

4、民俗的社会功能:民俗的教化功能、民俗的规范功能、民俗的娱乐功能、民俗的审美功能、民俗的维系功能。

5、民俗的形成:(一)经济的原因(二)政治的原因(三)宗教的原因(四)地理的原因6、民俗文化对旅游的作用:(1)民俗文化是重要的旅游资源(2)民俗文化旅游丰富了旅游活动。

7、7、旅游对民俗文化的积极作用:(1)旅游促进了民俗文化的交流与传播(2)旅游促进了旅游接待地民俗文化的现代化(3)旅游促进了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8、旅游对民俗文化的消极影响:(1)民俗文化的同化和庸俗化(2)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冲击(3)腐朽生活方式的散播,传统道德观念的堕落。

第二章服饰民俗1、服饰:有关人体外部装饰的总称。

其构成:衣着;各种附加的装饰物;对人体自身的装饰;具有装饰作用的生产工具、护身武器和日常用品。

2、服饰民俗的产生和发展:服饰的保护作用是第一位的。

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1)以遮身蔽体,防寒御署为主要目的。

(2)适应生产需要为主要目的。

(3)服饰成为社会角色和登记身份的标志。

(4)反映某些社会观念、政治观念方面的变化。

3、影响服饰民俗的主要原因(因素):性别、年龄、职业、地位、用途、民族、季节、质料、色彩、样式、工艺。

4、服饰民俗的文化内涵:(1)崇宗敬祖,强调礼仪伦常;(2)求吉心理;(3)表现民族的自我意识;(4)成为某种政治观念的载体。

5、中国汉族服饰民俗流变(一)古代汉族服饰的发展:(1)商朝时期的三种服饰:①免冠,身着窄袖圆领衣,手上带枷,其身份大概是奴隶或俘虏②头戴平顶帽,身穿翻领绣衣,腹前兽头纹蔽膝③头戴尖帽或裹巾子,上穿右衽交领衣,下着裙裳。

(2)西周时期:上衣下裳,腰间束带渐宽,衣身出现宽博的式样。

中外民俗文化

中外民俗文化



第一章 民俗概述
为了研究方便,可将我国各民族民俗做如下分类: 1、物质民俗:1)居住;2)服饰;3)饮食; 4)生产;5)交通;6)交易。 2、社会民俗:1)家族、亲族; 2)村落; 3)各种社会职业集团; 4)人生礼仪式(诞生、婚姻、丧葬); 5)岁时习俗。
第一章 民俗概述
3、口承语言民俗: 1)神话、传说、故事; 2)歌谣、叙事诗; 3)谚语、谜语; 4)民间艺术。 4、精神民俗:1)巫术; 2)宗教; 3)信仰; 4)禁忌; 5)道德、礼仪; 6)民间游艺。
第一章 民俗概述
2)社会系的惯制,它所涉及的是从个人到家 庭、家族、乡里、民族、国家乃至国际社会 在结合、交往过程中使用并传承的集体行为 方式。 主要包括乡里民俗、人际交往民俗、人生礼 仪民俗、岁时节日民俗等等。
第一章 民俗概述
3)信仰民俗,指在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基础
第一章 民俗概述
二、民俗分类: 民俗界对民俗的分类有多种意见,其中代表性的有四分法和 三分法。 四分法将民俗划分为经济民俗(物质民俗)、社会民俗、 信仰民俗(精神民俗)、游艺民俗(或语言民俗)。

1)经济民俗,指创造和消费物质财富过程中所形成的民俗。 主要包括生产民俗、商贸民俗、饮食民俗、服饰民俗、交通 民俗等等。
上形成的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民俗。 主要包括民间信仰、民间巫术、民间禁忌等 等。 4)游艺民俗,指民间传统的文化娱乐活动。 主要包括口头语言民俗、民间歌舞民俗、游 戏竞技民俗等等。
第一章 民俗概述
2.三分法将民俗分为口头民俗、物质民俗和风俗民俗 三大类。

口头民俗 指以口头语言的形式传播的民俗事项。包括叙事 民俗、俗语民俗。 风俗民俗 指传统的风俗和习惯的形式传播的民俗事项,包 括民间节日、民间信仰、游戏、民间医药、仪式、民间舞蹈、 戏剧、迷信 物质民俗 指以有形的,可以看得到的物质的形式传播的民 俗事项。包括民间建筑、民间美术 、民间服饰、

民俗资料 国外民族的文化礼俗

民俗资料 国外民族的文化礼俗

民俗资料国外民族的文化礼俗在国际友好及商务交往中,由于具体对象各不相同,其公关交际礼仪受国别、地域、宗教信仰、文化背景、民族特征、社会风俗和政治制度的影响而各具形态。

《礼记·曲礼上》指出:“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

”皆为尊敬主人之意。

这也是当今交往的一条原则。

随着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我们不仅要遵从公关交际的普遍礼仪,而且要了解与尊重有关国家的文化礼俗,做到因国、因人施礼。

一、西方国家的宗教与礼俗1.基督教及其对礼俗的影响基督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不仅流行西方各国,而且影响到世界其他许多国家和地区。

基督教又分为天主教、东正教、新教等一些教派,教徒约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

天主教。

天主教又称罗马公教,主要流行于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葡萄牙、比利时、爱尔兰、奥地利、波兰等欧洲国家,对美国和拉丁美洲也有巨大影响。

大主教的主要礼仪有洗礼、忏悔、做弥撒等。

东正教,因自称信奉正宗教义,故又称为正教,主要流行于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俄罗斯和希腊等国家。

东正教也不承认罗马教皇的绝对权威,并主张除主教以外的神职人员都可结婚。

基督新教。

又称基督教或耶稣教,它是16世纪欧秒宗教改革运动中脱离天主教而产生的各个新宗派的统称,主要流行于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瑞士、芬兰、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

新教的主要特点是拒绝罗马教皇的统一领导,反对奉玛利亚为圣母;教士称牧师,可以结婚;其礼仪不像天主教那样繁琐,主要有礼拜、洗礼和圣餐。

2.西方国家的若干禁忌(1)数字与日期忌西方人普遍认为“13”这个数字是凶险或不吉利的,常以“14(A)”或“12(B)”代替。

在日常生活中,他们总是尽量避开这一数字。

有的人甚至会在13日这一天产生莫名其妙的恐惧感,停止一切工作和活动。

西方人最忌讳的还是13人同桌共餐。

对“星期五”和“3”这个数字,也为很多西方人所忌。

特别是点烟时,忌用一根火柴或打火机连续点燃三支烟。

若恰逢13日又是星期五,西方人更认为是“凶日”,被称为“黑色的星期五”。

《中外民俗》第一章

《中外民俗》第一章

课堂导入
图1-5 吹唢呐
提示:
1.你了解图片上所展示的这些民俗吗? 2.你参加过什么样的民俗活动?说说自己的体会。
图1-6 打糍粑
PPT模板下载:/moban/ 节日PPT模板:/jieri/ PPT背景图片:/beijing/ 优秀PPT下载:/xiazai/ Word教程: /word/ 资料下载:/ziliao/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行业PPT模板:/hangye/ PPT素材下载:/sucai/ PPT图表下载:/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Excel教程:/excel/ PPT课件下载:/kejian/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二、民俗的分类 (三)精神民俗
图1-11 观音
精神民俗是指在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有关
意识形态方面的民俗,是人们在认识自然验一旦成为集体的心理习惯, 并且表现为特定的行为方式世代相传,就成为了精神民俗。 精神民俗主要包括民间信仰、民间巫术、民间禁忌等。
行业PPT模板:/hangye/ PPT素材下载:/sucai/ PPT图表下载:/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Excel教程:/excel/ PPT课件下载:/kejian/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一、民俗的定义
我国是最早确立“民俗”这一概念并进行实践应用的国家之一。《礼记·缁衣》有云: “故君民者,章好以示民俗,慎恶以御民之淫,则民不惑矣。” “民俗”在这里可解释为 历代相沿、积久而成的日常生活习惯。而“民俗”作为一个学科术语,最早是由英国民俗 学家威廉·约翰·汤姆斯(William John Thomas)于1846年提出的,泛指民众的、民间 的知识和学问。后来这个词逐渐为其他国家的民俗学家所接受,成为国际上通用的学科名 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外民俗(0199)自学考试大纲2009-11-30 18:04:56| 分类:自考大纲|字号大中小订阅Ⅰ.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中外民俗自学考试大纲》课程是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旅游管理(独立本科段)专业主干课程之一。

本课程选题面宽,涵盖了旅游基础理论、旅游经济、旅游管理、旅游服务等几个方面,比较系统、全面的反映了当代国内外旅游专业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最新成果,适应旅游管理本科教育的需要。

该课程注重基本知识和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性,内容丰富,充分考虑到本科教育层次的要求和特点,具有较强的使用性和针对性。

设置本课程的具体目的和要求是:使自学应考者更深刻的了解中外的构成和特点,掌握中外各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民俗知识,能够发现各民族之间的特点和联系,有针对性地掌握和运用,丰富学生的知识。

Ⅱ.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绪论一、学习目的和要求本章学习应了解旅游和民俗的基本概念,熟悉民俗与旅游的基本关系,以及认识知晓客源地民俗在旅游接待中的重要性。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对于旅游概念的再认识(一)什么是旅游从游客的立场上说,旅游是一种活动、一个过程,也就是离开自己惯常居住的环境到异地他乡旅行、逗留的全过程。

从旅游目的地的社会来看,旅游是一种产业。

(二)旅游接待在旅游中的重要性游客和旅游服务二者之间的基本关系是互为依存的,谁也离不开谁。

第二节民俗的基本概念(一)什么是民俗民俗就是一定地域的特定人群在生产、生活和生存发展中所形成的行为和思想的习惯性事象。

(二)民俗的分类社会民俗主要指家庭、亲族、村落等社会单位内部往来、组织、礼仪等习俗。

(三)民俗的基本特点1.集体性和社会性。

2.地域性和民族性。

3.传承性和播布性。

第三节民俗与旅游的关系(一)民俗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二)旅游有助于民俗的交融与发展。

(三)了解民俗是做好旅游接待的重要前提。

第四节中外民俗内容的遴选(一)遴选的必要性和原则要站在旅游接待者的立场上,从接待国内旅游者和接待入境旅游者的要求来考虑介绍的对象和内容,而不是从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角度去考虑。

(二)民族和国别的选择(三)民俗内容的选择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一)旅游的概念领会:旅游的概念。

(二)民俗的概念识记:(1)民俗的概念、特点。

(2)社会民俗的概念。

(三)民俗与旅游识记:民俗与旅游的关系。

第一章汉族民俗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汉族的源流与分布,熟悉汉族的宗教和世俗信仰,以及掌握汉族的服饰、饮食、社交、节日民俗。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汉族的源流与分布(一)汉族的源流1.汉族的先民2.汉族的形成(二)汉族的人口分布与语言文字1.人口分布2.语言文字汉族的语言通称汉语,属汉藏语系,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语言之一。

汉语的主要方言有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等七大方言。

第二节汉族民俗概要(一)宗教和世俗信仰1.宗教信仰汉族产生的完全意义上的宗教是道教。

出家信徒男称为道士,女称为道姑、女冠;不出家信徒称为火居道士、俗家道士等。

2.世俗信仰汉族世俗信仰崇拜的宗教神主要有佛教的如来佛祖、观音菩萨和道教的玉皇大帝、八仙等。

汉族世俗信仰还有:鬼灵崇拜、祖先崇拜、圣贤崇拜。

(二)民族服饰1.传统服饰2.现代服饰(三)饮食特点1.饮食结构2.饮食惯制(三)社交礼仪1.姓名与称谓2.相见与交谈3.待客与送礼(四)传统节日1.春节2.元宵节3.清明节4.端午节5.中秋节6.重阳节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一)汉族的源流领会:汉族的起源和形成。

(二)汉族的语言识记:汉族属于汉藏语系和七大方言。

(三)宗教和世俗信仰1.识记:汉族产生的完全意义上的宗教是道教。

出家信徒的称谓。

2.领会:世俗信仰。

(三)饮食识记:五大面食;八大菜系;传统饮料;饮食方式上菜顺序。

(四)姓名与称谓1.识记:称谓的种类;通称的种类;职务称谓;亲属称谓。

2.领会:相见交谈的礼节。

(五)传统节日综合应用:传统节日及主要活动。

第二章满族、朝鲜族民俗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满族、朝鲜族的源流和分布,熟悉其特点并掌握主要民俗。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满族民俗概要满族的形成和人口分布、语言、宗教信仰、服饰、饮食特点、社交礼仪、传统节日。

第二节朝鲜族民俗概要朝鲜族的形成与人口分布、宗教信仰、服饰、饮食特点、社交礼仪、传统节日。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一)满族、朝鲜族的形成识记:皇太极改女真为满洲;满语属阿尔泰语系。

(二)满族、朝鲜族宗教信仰领会:满族、朝鲜族的宗教信仰。

(三)满族、朝鲜族的服饰识记:满族的束装紧袖、靰鞡、旗鞋、发式;朝鲜族的短衣长裙、波沈、白衣民族。

(四)满族、朝鲜族的饮食识记:满族、朝鲜族的名吃。

(五)满族、朝鲜族的社交礼仪领会:满族、朝鲜族的社交礼仪。

(六)满族、朝鲜族的传统节日领会:满族、朝鲜族的传统节日。

第三章蒙古族、藏族民俗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蒙古族、藏族的源流和分布,熟悉其特点,以及掌握其主要民俗。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蒙古族民俗概要(一)蒙古族的形成和人口分布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

(二)蒙古族的宗教信仰(三)蒙古族的服饰蒙古族传统民族服饰为大襟长袍(俗称蒙古袍)、腰带(蒙古语为“布斯”)和高筒皮靴(俗称蒙古靴)。

蒙古袍、蒙古靴、帽子为蒙古族服饰的主要部分,坎肩、腰带是独具民族特色的服饰构件。

坎肩是鄂尔多斯蒙古族妇女特有的服饰。

(四)蒙古族的饮食特点蒙古族饮食大致有茶食、粮食、奶食和肉食四类。

茶食分为淡茶、奶茶、酥油茶和油茶。

(五)蒙古族的社交礼仪(六)蒙古族的传统节日那达慕大会又称“那雅尔”,在每年农历七八月间。

第二节藏族民俗概要(一)藏族的形成和人口分布(二)藏族的宗教信仰藏族普遍信奉喇嘛教。

(三)藏族的服饰(四)藏族的饮食特点(五)藏族的社交礼仪(六)藏族的传统节日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一)蒙古族、藏族的形成识记: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

(二)蒙古族、藏族的宗教信仰领会:蒙古族、藏族的宗教信仰及宗教活动。

(三)蒙古族、藏族的服饰识记:坎肩;邦单;巴珠。

领会:蒙古族、藏族的特色服饰。

(四)蒙古族、藏族的饮食领会:蒙古族、藏族的特色饮食。

(五)蒙古族、藏族的社交礼仪识记:口利;苏武;藏餐次序。

(六)蒙古族、藏族的传统节日识记:蒙古族、藏族的传统节日及活动。

第四章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民俗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的源流和分布,熟悉其特点并掌握其主要民俗。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回族民俗概要(一)回族的形成和人口分布(二)回族的宗教信仰(三)回族的服饰(四)回族的饮食特点(五)回族人最大的饮食禁忌是忌吃猪肉。

(六)回族的社交礼仪(七)回族的传统节日第二节维吾尔族民俗概要(一)维吾尔族的形成与人口分布(二)维吾尔族的宗教信仰(三)维吾尔族的服饰(四)维吾尔族的饮食特点(五)维吾尔族的社交礼仪(五)维吾尔族的传统节日第三节哈萨克族民俗概要(一)哈萨克族的形成和人口分布(二)哈萨克族的宗教信仰哈萨克族主要信仰伊斯兰教,属于逊尼派,部分地区则保留了萨满教和祖先崇拜。

(三)哈萨克族的服饰(四)哈萨克族的饮食特点(五)哈萨克族的社交礼仪(六)哈萨克族的传统节日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一)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的起源领会: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的形成。

(二)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的宗教信仰识记: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的宗教信仰。

(三)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的服饰识记:绣花帽;桶翁;衣什克;吐麻克;沙吾克烈。

(四)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的饮食识记:波罗;烧烤羊肉;馕;金特;那仁。

(五)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的社交礼仪识记:哈萨克族起名的传统方式。

第五章壮族、黎族、侗族、畲族民俗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能够了解壮族、黎族、侗族、畲族的源流和分布,熟悉其特点并掌握其主要民俗。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壮族民俗概要(一)壮族的形成和人口分布(二)壮族的宗教信仰(三)壮族的服饰(四)壮族的饮食特点(五)壮族的社交礼仪(六)壮族的传统节日第二节黎族民俗概要(一)黎族的形成和人口分布(二)黎族的宗教信仰(三)黎族的服饰(四)黎族的饮食特点(五)黎族的社交礼仪(六)黎族的传统节日第三节侗族民俗概要(一)侗族的形成和人口分布(二)侗族的宗教信仰(三)侗族的服饰(四)侗族的饮食特点(五)侗族的社交礼仪(六)侗族的传统节日第四节畲族民俗概要(一)畲族的形成和人口分布(二)畲族的宗教信仰(三)畲族的服饰(四)畲族的饮食特点(五)畲族的社交礼仪(六)畲族的传统节日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一)壮族、黎族、侗族、畲族的起源领会:壮族、黎族、侗族、畲族的形成。

(二)壮族、黎族、侗族、畲族的特色饮食识记:竹筒饭;黄金糍;惠明茶。

(三)壮族、黎族、侗族、畲族的社交礼仪识记:壮族禁忌;腊也;打标(四)壮族的传统节日识记:歌圩。

第六章苗族、土家族、瑶族、布依族民俗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苗族、土家族、瑶族、布依族的源流和分布,熟悉其特点并掌握其主要民俗。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苗族民俗概要(一)苗族的形成和人口分布(二)苗族的宗教信仰(三)苗族的服饰(四)苗族的饮食特点(五)苗族的社交礼仪(六)苗族的传统节日第二节土家族民俗概要(一)土家族的形成和人口分布(二)土家族的宗教信仰(三)土家族的服饰(四)土家族的饮食特点(五)土家族的社交礼仪(六)土家族的传统节日第三节瑶族民俗概要(一)瑶族的形成和人口分布(二)瑶族的宗教信仰(三)瑶族的服饰(四)瑶族的饮食特点(五)瑶族的社交礼仪(六)瑶族的传统节日第四节布依族民俗概要(一)布依族的形成和人口分布(二)布依族的宗教信仰(三)布依族的服饰(四)布依族的饮食特点(五)布依族的社交礼仪(六)布依族的传统节日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一)苗族、土家族、瑶族、布依族的起源领会:苗族、土家族、瑶族、布依族的形成。

(二)苗族、土家族的宗教信仰识记:苗族、土家族的传统宗教信仰。

(三)苗族、土家族、瑶族、布依族的传统节日识记:龙船节、赶秋坡、苗年、赶歌节、吃新节、芦笙节、爬坡节、四月八;赶年、调年会;盘王节;牛王节。

第七章彝族、傣族、白族、哈尼族民俗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彝族、傣族、白族、哈尼族的源流和分布,熟悉其特点,并掌握其主要民俗。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彝族民俗概要(一)彝族的形成和人口分布(二)彝族的宗教信仰(三)彝族的服饰(四)彝族的饮食特点(五)彝族的社交礼仪(六)彝族的传统节日第二节傣族民俗概要(一)傣族的形成和人口分布(二)傣族的宗教信仰(三)傣族的服饰(四)傣族的饮食特点(五)傣族的社交礼仪(六)傣族的传统节日第三节白族民俗概要(一)白族的形成和人口分布(二)白族的宗教信仰(三)白族的服饰(四)白族的饮食特点(五)白族的社交礼仪(六)白族的传统节日第四节哈尼族民俗概要(一)哈尼族的形成和人口分布(二)哈尼族的宗教信仰(三)哈尼族的服饰(四)哈尼族的饮食特点(五)哈尼族的社交礼仪(六)哈尼族的传统节日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一)彝族、傣族、白族、哈尼族的起源领会:彝族、傣族、白族、哈尼族的形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