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电子书 第八章 心理健康教育
最新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心理健康教育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心理健康教育新东方网课推荐:年教师资格一次顺利提分课程!!点击免费试听>>>心理健康教育1.心理健康的意义和标准所谓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
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2.中学生易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1)焦虑症: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考试焦虑。
(2)抑郁症:抑郁症是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
(3)强迫症: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
(4)恐惧症:恐惧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非理性惧怕,可分为单纯恐惧症、广场恐惧症和社交恐惧症。
(5)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人格障碍是长期固定的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由一些不成熟不适当的压力应对或问题解决方式所构成。
(6)性偏差:性偏差是指少年性发育过程中的不良适应,如过度****、迷恋黄色书刊、早恋、不当性游戏、轻度性别认同困难等,一般不属于性心理障碍。
(7)进食障碍:进食障碍包括神经性厌食、贪食和异食癖等,其中神经性厌食是一种由于节食不当而引起的严重体重失常.,(8)睡眠障碍:睡眠障碍包括失眠、过度嗜睡、睡行症、夜惊、梦魇等。
3.心理评估的含义心理评估指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
4.心理评估的两种参考架构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应以正常学生(包括有轻、中度心理健康问题的正常学生)为主,现有的评估手段是在两种参考架构的基础上制定的,包括健康模式与疾病模式。
5.心理测验心理测验是为心理评估搜集数量化资料的常用工具。
按照所要测量的特征大体上可把心理测验分成认知测验和人格测验。
6.心理辅导及其目标所谓心理辅导,是指在一种新型的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中,学校辅导教师运用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给学生以合乎其需要的协助与服务。
《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
《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信息课程名称:(中文):教育心理学(英文):Educationa1Psycho1ogy课程代码:14S2105B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适用专业:学前教育课程学时:48课程学分:3先修课程:普通心理学、学前心理学选用教材: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第三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参考书目:1•冯忠良,伍新春,姚梅林,王建敏.教育心理学(第二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2.陈帼眉,姜勇.幼儿教育心理学(新世纪高等学校教材)[M].北京:北京师范出版社,2012.二、课程价值(一)性质与地位教育心理学是一门把学习心理和教学心理两个分支学科结合起来,阐明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品德的习得过程,以及教师如何为学生有效学习创设适当条件,促进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品德学习的学科。
结合学前专业特点,本课程旨在使学生初步掌握幼儿园教学工作必须的教育心理学知识,特别是幼儿的学习特点、发展趋势,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初步能力,逐步树立热爱幼教事业的专业思想和提高自身素质的自觉性。
通过本课程力求进一步拓展学生在发展心理学上的学术视野,掌握关于幼儿认知及情绪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和具体范式;深入地了解个体认知及情绪的发生发展特点,进而从更深的层上了解人类基本心理过程的本质特性;同时为学生进行幼儿园教学活动奠定理论基础。
注:用、、分别代表高、中、低支撑度。
三、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目标:目标1:通过教育心理学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理解并掌握有关教育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
能够理解学习的实质,掌握行为主义、人本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四大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观点及对幼儿教育教学的启示。
【毕业要求1/2师德规范/职业道德】目标2:熟悉相关重要的教学原理和理念,能运用相关知识对教学实践问题进行分析,围绕特定的儿童发展目标进行相关教学设计。
能够掌握幼儿概念学习的特点及教育指导,掌握动作技能的含义及分类及动作技能的学习过程及教育指导,智力技能的含义,特点及分类,智力技能的形成过程,智力技能学习的特点。
教育心理学课本电子稿
教育心理学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底子意天良理规律〕的科学。
2、教育心理学的性质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学教彼此作用过程模式:P4〕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彼此作用过程而展开的。
〔1〕五要素①学生——学习的主体因素〔其群体差别、个体差别影响学与教过程〕②教师——教学中起关键作用〔教学过程的主导〕③教学内容——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局部,表示为:教学大纲、教材、课程④教学媒体——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的表示形式、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东西。
〔影响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容量;影响教学组织形式及学生的学习方法〕⑤教学环境——包罗物质环境〔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及空间安插〕社会环境〔课堂纪律、同学关系、校风、社会文化〕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认知开展过程,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2〕三过程①学习过程——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彼此作用获得常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②教学过程——教师组织教学③评价/反思过程——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教学中对教学的监视和阐发;教学后的检测、反思〕4、学与教彼此作用: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了三种过程,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彼此影响。
〔P6〕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1、帮忙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帮忙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4、帮忙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开展过程P9-12〔一〕草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代表人物:桑代克事件:1903年出书了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定名的专著〔二〕开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三〕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四〕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布鲁纳:认为教育心理学研究包罗〔4方面〕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廖世承〔1924年〕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开展与教育第一节中学生的心理开展概述一、心理开展1、定义: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完整教育心理学课本
中学教育学第一章教育的产生与发展1.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人类通过有意识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从而影响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2.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3.学校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⑴生产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物质上的准备.⑵统治阶级对人才的需求,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社会条件.⑶文字的产生和文化的发展,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4.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⑴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活动.⑵为统治阶级所垄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森严的等级性.⑶内容主要是古典人文学科和治世之术,有明显的保守性.⑷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是个别教学,教学方法主要是灌输与死记,同时也注重在实践中学.⑸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⑹出现专科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萌芽.5、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教育终身化,社会化,生产化,民主化,国际化,现代化,多元化6.现代教育的特点:⑴具有鲜明生产.⑵逐步走上了大众化道路⑶内容日益科学化.⑷班级授课制成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⑸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育系统.第二章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普通教育学任务包括理论建设和实践应用.2.古代教育学思想: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论语》一书中.孔子主张:“有教无类”、“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战国后期,礼记中的《学记》,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⑵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苏格拉底是以问答法来启迪他人思想.分三步:①称苏格拉底讽刺;②叫定义;③叫助产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教师在过程中起助产作用.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体现在《理想国》中.亚里斯多德的教育思想体现在《政治学》中.3.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专著.主张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康德第一次将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卢梭《爱弥尔》.洛克提出了“白板说”,提出“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他主张绅士教育.裴斯泰洛齐第一个建立分科教学法并开师范教育先河.4.规范教育学的建立: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被称为《普通教育学》第一部规范形态的教育学,标志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赫尔巴特传统教育三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注重系统知识的传授. 实用主义教育学美国教育家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以实用主义哲学为指导以儿童为中心以经验为基础以活动为主要手段的教育观念.5.当代教育学的发展:凯洛夫主编出版的《教育学》是一本试图以马义的观点和方法阐明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的教育学.6.教育学研究在当代的发展趋势:⑴学科发展的分化和综合.⑵理论导向上的冲突与融合.⑶研究方法的多元互补. 教育学研究方法:观察法文献法调查法实验法比较法个案研究法.第三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1.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⑴政治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和教育的享受权.⑵政治决定着教育的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⑶政经制度制约教育制度.⑷教育相对独立于政经制度.2.教育对政经制度的影响:⑴培养合格公民造就政治人才.⑵宣传思想形成舆论.⑶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3.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⑴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基础性条件(人力与时间和才力与物力).⑵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⑶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有制约的作用.⑷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内容手段和组织形式的改革有决定作用.4.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⑴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⑵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⑶人力资本理论.5.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科学技术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动力还为教育的发展指明方向.科学对教育的作用表现在⑴科技发展对教育者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⑵科技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⑶科技发展将促进学校教育专业与结构的调整与更新.6.教育对科技发展的作用:⑴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⑵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⑶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⑷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7.信息技术与教育.⑴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知识结构和教育内容.⑵信息技术改变着教学和教育的观念.⑶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8.文化对教育的作用⑴社会文化发展提高了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完善.⑵社会文化发展促使学校与社会联系加强.⑶社会文化的发展促进教学内容的质量和结构的变化.⑷文化发展影响教育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的变革.9.教育对文化的作用⑴教育是社会文化得以保存和传递的重要手段.⑵教育是村金社会文化交流和融合的重要手段.⑶教育是社会文化创造和更新的重要手段.10.学校文化的特征:⑴是一种组织文化⑵是一种郑和性较强的文化.⑶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⑷学校文化的缩影是校园文化.11.学生文化的成因:⑴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⑵同伴群体的影响.⑶师生的交互作用.⑷家庭社会经济地位.⑸社区的影响.12.学生文化的特征.⑴学生文化具有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互补性、生成性.13.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指教育经验有自身的规律,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具有能动作用.表现为:⑴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⑵具有政治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第四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1.个体身心发展: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身心两方面的积极的变化过程.2.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⑴人的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⑵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3.关于身心发展动因的理论⑴内发论代表人物:中国的孟子;奥地利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美国威尔逊把基因复制看作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⑵外铄论代表人物:中国的荀子;美国的华生;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白板说”.⑶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4.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⑴不平衡性.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最佳期给予合适的教育.⑵顺序性.教育活动必须循序渐进地进行.⑶阶段.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受教育者采取不同的内容和方法.⑷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⑸互补性.注重培养受教育者自信和努力的品质.5.遗传或称遗传素质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6.遗传的意义.⑴是人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⑵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⑶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但也不能夸大.7.成熟:人的机体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它为一定年龄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8.环境:⑴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⑵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⑶人在接受环境的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9.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个体在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因素.⑴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生理活动.⑵个体的心理活动.⑶社会实践活动.10.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⑴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不仅教给知识和技能,还要教会人们驾驽怀疑知识技能.⑵对人潜力的发掘.充分认识学生的潜能存在的事实及价值,尽可能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发展.⑶对人的力量的发挥.要力图使人的身心发展得到协调,尽可能获得真正全面的发展.⑷对人的个性的发展.发展个性是教育的理想,进行个性教育的教育的本质和真谛.11.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特殊功能:⑴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⑵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⑶对个体的发展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⑷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12.少年期总体性的阶段特征是:身体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13.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给少年独立的要求以尊重、支持和引导,丰富少年的内心世界,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和理想自我.14.青年期是个体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是人生定向时期,个性定型时期,个体准备投入社会生活向正式投入社会生活转变时期.15.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帮助青年正确处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提高青年自我调节生活和心理状态的能力.第五章教育目的1.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培养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2.教育目的的作用:导向作用、协调作用、激励作用、评价作用.3.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⑴国家的教育目的.⑵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⑶教师的教学目标.4.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⑴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①教育的目的是社会的历史性与时代性的动态结合.②教育的目的受制于生产力和科学文化的发展水平.③教育目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演进.⑵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⑶教育目的的确定必须考虑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⑷马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建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5.当前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⑴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⑵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⑶培养现代人的品质,独立个性和创新精神.6.素质教育:⑴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⑵是全面发展的教育.⑶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⑷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第六章教师与学生1.学生的本质属性:⑴学生是现实社会的成员之一.具有人的主观能动性、思想情感、个性特征.⑵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学生具有发展的潜在的可能性和可塑性;学生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2.学生地位的传统认识:在现实社会中处于从属和依附地位从整体上没有真正认识到儿童个性的独立存在价值.3.学生的身份和法律地位:青少年是社会的未来,人类的希望;是独立的社会个体,权利的主体,有独立的法律地位,他们享有一般公民的绝大多数权利,还受社会的特别保护.4.学生享有的合法权利:⑴人身权.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名誉权,荣誉权.⑵受教育权.受教育的平等权,公正评价权,物质帮助权等.5.学生的义务:⑴受教育的义务.⑵遵守国家法律法规.⑶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⑷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⑸遵守所在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6.教师职业性质:⑴是一种专门性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⑵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⑶教师的神圣使命是教书育人.7.教师职业的特点:⑴人类文化的传递者.⑵人类灵魂的工程师.⑶示范者的角色.⑷管理者角色.⑸父母与朋友的角色.⑹研究者角色.8.教师劳动的特点:⑴特殊的复杂性.⑵独特的创造性.⑶鲜明的示范性.⑷显效的长期性.9.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⑴学科专业素养:①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与技能.②了解所教学科相关知识.③了解该学科发展脉络.④了解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10.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⑴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观;学生观;教育活动观.⑵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①加工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的能力.②语言表达能力.③组织管理能力.④交往能力.⑶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学科研究教育研究能力11.教师的人格特征:指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 ⑴优良的个性品质.积极乐观的情绪,豁达开朗的心胸,坚忍不拔的毅力.⑵积极的创新品质.创新教育观念教育能力.12.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⑴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⑵热爱学生.⑶团结协作精神.⑷良好的道德修养13.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的最基本关系.14.师生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⑴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是授受关系.⑵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关系.⑶师生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15.学校师生关系的特点:民主平等;爱生尊师;教学相长16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对教师的要求:树立新的师生观;建立教师威信;善于同学生交往;发扬教育民主,倾听学生的意见.第七章课程理论与课程设置1.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
教育心理学电子书.doc
教育心理学电子书第一章绪论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丨学不教的基本心理学觃待的科学。
理览教育心理学的对象,注意以下四点: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科学的学科,他要遵循科学的全部觃待,具备科学学科应当具备的要求教育心理学幵不研究所有的学不教的问题,它主要研究学校情境丨的学不教。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学不教,包括知诃、技能的学不教及其伴随这一过程的有关能力的収展但也涉及学生的怃想品德、行为习惯和情感态度的学习。
学校丨的教育和教学活劢虽然是教不学双斱共同完成的活劢,但叧有弄清楚了学生如何学习的过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才能知道如何有效地指寻学生学习。
所以,教育心理学是以学生学习过程的研究为核心,其研究序列是学不教而不是教不学。
2.你讣为学习教育心理学有何意丿?增加对学校教育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的理览教育心理学知诃是所有教师的与业基础有劣二科学地总结教育经验提供了学校教育、教育改革和研究的理论和斱泋基础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5丧要素和3种活劢过程,5种要素:学生:知诃的主劢吸纳者。
学生这一要素影响教育学的过程包括两丧斱面;群体的差异和丧体差异。
教师:学生学习的的促进者、设计者、帮劣者和合作者。
教学内容:学不教的过程丨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是教学丨的客体。
表现为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教学媒体:用二传递旨在改发学习者行为的教学信息的媒体。
教学环境:学生所接觉道德社会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
包括物质和社会环境,前者指照明座位等。
而后者指课埻纨待,课埻气氛,师生关系等。
3种活劢过程:1 / 50学习过程:学生在教学情境丨通过不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于作用获得知诃、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教学过程:教师把知诃技能等以有效的斱弅传授给学生幵引寻学生主劢极建自己知诃的过程。
诂价、反怃过程:反怃过程反映了教师的元讣知能力。
三种过程的相于作用: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以自身先前知诃和学习収展水平为基础的,是在教学过程的背景下进行的,学习的进展因教学的质量而发化。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第2版)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1-8章)【圣才出品】
第1章绪论1.1复习笔记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1.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1)教育心理学的定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教学情境中主体的各种心理活动及其交互作用的运行机制和基本规律的科学。
这一定义包含三层意思:①教育心理学要研究学校教育教学情境中的各种心理现象;②在学校教育教学情境中施教者和受教者是活动的主体、行为的承担者;③教育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揭示学校教育教学情境中主体心理活动及其交互作用的运行机制和基本规律。
(2)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特点从学科范畴看,教育心理学既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又是以教育学与心理学结合而产生的交叉学科;从学科作用看,它既是一门理论性学科,又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从学科发展来看,教育心理学还是一门交叉学科,其交叉性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且兼具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某些特征。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主体心理活动运行的机制和基本规律的科学,它主要从以下三个层面对教育教学活动主体的心理进行研究:(1)客观描述教育教学情境中主体心理活动的特点;(2)揭示主体心理活动运行的机制和规律;(3)为促进主体心理健康发展、顺利成长和成才创造条件和提供科学方法指导。
3.教育心理学的学科体系当前国内外教育心理学体系包括学习心理、品德心理、教学心理、教师心理、能力与个别差异、美育心理、体育心理、教育社会心理等内容。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教育心理学研究遵循的基本原则(1)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是指教育心理学研究要贯彻实事求是的精神,是根据教育心理现象的本来面貌来研究其本质、规律与机制,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的原则。
(2)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指在研究心理现象时应把人的心理作为一个开放的、动态的、整体的系统而加以综合考虑的原则。
只有采取系统性原则,才能更好地把握教育心理学的各种心理现象之间的本质及它们的必然联系。
(3)教育性原则教育性原则是指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过程中,所采用的实验手段与方法应能促进被试心理的良性发展的原则,这是关于人的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基本伦理道德原则。
教育心理学章节整理
教育心理学章节整理教育心理学第一章概述: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应用心理学,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不意味着它是一般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
2、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规律的科学3、教育心理学的五要素:学生、老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三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4、教育心理学的作用: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的几个方面:一、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二、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三、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四、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5、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专著:1903年美国桑代克《教育心理学》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专著:1924年廖世承《教育心理学》6、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核心:学习过程研究对象:受教育者在一定的学校教育条件下,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品质和道德行为的规律。
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1、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心理发展的特征:(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一)少年期(11、12~14、15)半成熟、半幼稚;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但在一定程序上仍要以具体形象作支柱。
(二)青年初期(14、15~17、18)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形成了理智的自我意识。
2、劳伦兹:关键期。
即使错过了关键期,有的能力经过补偿性学习仍有可能获得,只是难度要大得多。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四阶段:感知运动(0--2)、前运算(2--7)、具体运算(7--11)、形式化运算(11--15)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3、人格(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4、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2)自主感对差耻感与怀疑(2-3岁)3)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4)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其它:亲密感对孤独感,繁殖感对停滞感,自我整合对绝望感5、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1)家庭教养模式2)学校教育3)同辈群体6、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一、自我认识二、自我体验三、自我监控7、自我意识的发展阶段:一、生理自我二、社会自我三、心理自我8、认识方式及种类认知方式(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心理学ppt课件
(一)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的概念
学生心理测评就是运用适当的测验、仪器和技 术搜集信息,并据此描述和分析学生心理和行为状 况,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趋势作出测量与评价, 包括心理测量和心理评价两个紧密联系的环节。
(二)学生心理健康测量的模式
心理健康测量是开始于二十世纪初的一项工作, 测量的对象涉及到病人和健康人,出现了两种测量 模式:疾病模式和健康模式。
五、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二)生活辅导 (三)生涯辅导
17
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一)教育性原则 (四)主体性原则 (八)保密性原则
18
第三节 学生心理健康测评
一、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含义 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档案
19
一、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含义
(一)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的概念 (二)学生心理健康测量的模式 (三)学生心理健康测量的种类 (四)学生心理健康测验量表简介
1.疾病模式 2.健康模式
21
(三)学生心理健康测量的种类 根据测量目的和对象的不同,可以把心
理健康测量划分为: 1.发展性心理健康测量 2.教育性心理健康测量 3.治疗性心理健康测量。
22
(四)学生心理健康测验量表简介 1.症状自评量表(SCL-90) 2.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 3.《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 4.大学生人格问卷
5
(二)心理健康的概念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 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达到协调一致, 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
6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智力正常 (二)情绪适中 (三)意志健全 (四)人格统一完整 (五)自我意识正确 (六)人际关系和谐 (七)社会适应良好 (八)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特征
教育心理学(电子版)
教育心理学参考书:教育心理学,主编:莫雷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初版I S B N :9787504139795, 出版时间:2007-1-1目录•第一章绪论(2学时)•第二章学习理论(5学时)•第三章学习迁移(4学时)•第四章知识学习(4学时)•第五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4学时)•第六章品德学习(3学时)•第七章动作技能学习(3学时)•第八章动机与学习(5学时)•第九章个体差异与学习(3学时)•第十章教学心理与教师心理(3学时)第一章绪论本章知识要点1、掌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的含义;2、熟悉教育心理学的任务;3、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各种研究方法的特点;4、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并能列举各个发展历史阶段的代表人物及其对教育心理学发展的贡献。
重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难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本章复习思考题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关于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各种观点综述。
任何学科都有其独特的研究领域和对象,教育心理学也不例外。
但是由于不同的教育心理学家对教育和心理学所持的观点不同,各自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因此他们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的看法也不同。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续)•(二)通过评说各种观点,并结合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现状和具体情况,把教育心理学定义为:¡°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种种心理现象的科学¡±。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客观性原则–(二)系统性原则–(三)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四)教育性原则•二、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一)教育心理实验•实验室实验•自然实验:–(二)观察法–(三)调查法•1、问卷法•优点:省事省力,容易量化,适用范围广•缺点:不能灵活地、有针对性地、深入地开展资料收集工作。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第3版)章节题库(心理素质教育与学生心理健康)【圣才出品】
第14章心理素质教育与学生心理健康一、选择题1.心理健康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和良好的()。
A.社会适应B.社会化人格C.精神面貌D.精神状态【答案】A【解析】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答案选A。
2.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
A.积极的社会功能B.应有的责任能力C.应有的责任义务感D.道德精神面貌【答案】A【解析】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答案选A。
3.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
A.怪异观念B.强迫行为C.强迫洗手D.强迫恐惧【答案】B【解析】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
强迫思维是指反复出现在脑海里的某些不需要的或闯入性想法、怀疑或冲动等,患者知道这些是没有现实意义的,想要试图忽略、压制或用其他思想、动作来对抗它,但无法摆脱,因而焦虑和苦恼。
强迫行为往往是为了减轻强迫思维产生的焦虑而不得不采取的行动,患者明知是不合理的,但不得不做。
4.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做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想不这样做,他就会()。
A.什么事也做不下去B.痛苦不安C.感到惴惴不安D.感到极端焦虑【答案】D【解析】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
强迫思维是指反复出现在脑海里的某些不需要的或闯入性想法、怀疑或冲动等,患者知道这些是没有现实意义的,想要试图忽略、压制或用其他思想、动作来对抗它,但无法摆脱,因而焦虑和苦恼。
强迫行为往往是为了减轻强迫思维产生的焦虑而不得不采取的行动,患者明知是不合理的,但却不得不去,因为如果不做,就会感到非常焦虑。
因此选D。
5.恐怖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第2版)章节题库(第10章 心理健康教育)【圣才出品】
第10章心理健康教育一、选择题1.心理健康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和良好的()。
A.社会适应B.社会化人格C.精神面貌D.精神状态【答案】A2.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有效地发浑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
A.积极的社会功能B.应有的责任能力C.应有的责任义务感D.道德精神面貌【答案】A3.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
A.怪异观念B.强迫行为C.强迫洗手D.强迫恐惧【答案】B4.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做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想不这样做,他就会()。
A.什么事也做不下去B.痛苦不安C.感到惴惴不安D.感到极端焦虑【答案】D5.恐怖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
A.严重惧怕B.原因不明地惧怕C.非理性惧怕D.持久性地惧怕【答案】C6.在研究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外在因素时发现,奠定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习惯的基础是在()。
A.小学低年级所获得的经验B.小学中年级所获得的经验C.小学高年级所获得的经验D.从出生到五六岁在家庭中所获得的经验【答案】A二、简答题1.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答:(1)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2)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3)对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2.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
答:(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
(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
(6)小组心理辅导。
3.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
答:(1)强化法。
根据学习原理,一个行为发生后,如果紧跟着一个强化刺激,这个行为就会再一次发生。
(2)代币奖励法。
代币是一种象征性强化物,筹码、小红星、盖章的卡片、特制的塑料币等都可用来做代币。
当学生做出教师所期待的良好行为以后,就发给相当数量的代币作为强化物。
学生用代币可以换取有实际价值的奖励物或活动。
(3)行为塑造法。
教育心理学完整版ppt课件(2024)
具体运算阶段
儿童思维逐渐具有可逆 性和守恒性,能够进行
逻辑推理。
12
形式运算阶段
青少年和成人能够进行 抽象思维和科学推理, 思维具有灵活性和创造
性。
维果认知发展中 的重要作用,认为语言和文化是认知 发展的重要媒介。
最近发展区
支架式教学
基于最近发展区的理念,教师或成人 可以通过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指导,帮 助儿童跨越最近发展区,实现认知发 展。
情感分类
根据情感的性质和内容,可分为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等;根据情感的强度、 持续时间和稳定性,可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等。
2024/1/30
16
动机的定义与分类
动机定义
动机是推动人从事某种活动,并朝一个方向前进的内部动力,是为实现一定目的 而行动的原因。
动机分类
根据动机的起源,可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根据动机的性质,可分为成 就动机、权力动机和亲和动机等。
2024/1/30
18
05
个体差异与教育
2024/1/30
19
智力差异与教育对策
智力差异的表现:智力水平、智力结构 、智力发展速度等方面的不同。
对于智力发展较慢的学生,采用个别化 辅导和特殊教育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困 难,提高自信心。
注重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提供多样化 的学习活动和评价方式。
2024/1/30
2024/1/30
17
情感与动机的相互作用及影响因素
相互作用
情感和动机在人的心理活动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情感可以激发或抑制动机的产生,而动机的强弱也会影响情 感的体验和表达。
影响因素
个体的性格特征、认知评价、环境因素和生理状态等都会影响情感和动机的产生和发展。例如,一个性格开朗、 积极向上的人更容易产生积极的情感和动机;而一个性格内向、消极悲观的人则更容易产生消极的情感和动机。
《教育心理学讲稿》课件
提供创造性的学习资源
激发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通过提问、引导思考等方式,激 发学生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究 欲望。
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包括 书籍、网络资源、实验设备等, 以支持学生的创造性学习。
鼓励尝试和冒险
鼓励学生尝试新方法、新思路, 不怕失败和挫折,勇于冒险和探 索。
营造创新氛围
鼓励自由思考、开放交流和多元 化的思维方式,打破思维定势和 传统束缚。
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性
指导教学实践
培养心理健康的人才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为教学实 践提供科学依据,帮助教师更好地理 解学生,提高教学效果。
教育心理学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心 理发展,有助于培养具备健全人格和 良好心理素质的人才。
促进教育改革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对推动教育改革、 完善教育体系、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 要意义。
。
情感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 心态和乐观情绪,提高其幸福感
和满足感。
心理健康的标准与维护
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情绪稳定 、自我认知、良好的人际关系 和适应能力等。
维护心理健康需要保持积极的 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如规律 作息、健康饮食、适量运动等 。
心理健康的维护还需要寻求专 业心理咨询和治疗,及时解决 心理问题。
运用激励机制
运用奖励、表扬等正强化手段,以及适当 的惩罚等负强化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 机。
引导学生设置明确、具体的学习 目标
帮助学生设置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并 监督其实现,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 动机。
学习动机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其 体验到学习的自主性和胜任感,从而 增强学习动机。
教育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
2024版《教育心理学》ppt课件完整版
2024/1/28
21
能力发展的阶段与特点
01
能力发展的阶段性
能力发展具有阶段性,不同年龄段的能力发展有不同的特点和重点,如
婴儿期的感知运动能力、幼儿期的语言能力、学龄期的认知能力等。
02
能力发展的连续性
能力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各个阶段之间相互衔接,前一阶段的发展
为后一阶段的发展奠定基础。
C
利用学生的好奇心
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来激发他们的学 习兴趣,例如通过展示一些新奇的事物或现 象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探究欲望。
增加学习内容的趣味性
教师可以增加学习内容的趣味性,例如通 过生动的故事、形象的比喻、有趣的游戏 等方式来呈现知识,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 氛围中学习。
B
及时反馈和鼓励
教师可以通过及时反馈和鼓励来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和动力,例如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及 时的肯定和鼓励,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
D
和成就。
2024/1/28
15
04
知识学习与迁移
2024/1/28
16
知识学习的类型与过程
知识学习的类型
包括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 等。
知识学习的策略
包括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 略等。
知识学习的过程
包括知识获得、知识保持和知识提取 三个阶段。
2024/1/28
17
知识迁移的概念与分类
2024/1/28
知识迁移的影响因素
01
包括学习材料的性质、原有认知结构、学习的心向与定势等。
促进知识迁移的策略
02
包括合理编排教学内容、改进教材呈现方式、教授学习策略,
提高迁移意识性、加强知识联系,实现知识整合等。
教育心理学电子版教材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一、论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性质。
有人会认为教育心理学就是研究心理学的一般原理如何在教育活动中加以应用的科学。
这种观点是将教育心理学看成是普通心理学的附属学科,忽视了教育心理学本身的独立性和特殊性。
事实上,教育心理学并不是将普通心理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拿过来简单地在教育领域中加以应用的学科。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情境中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基本心理学规律。
学校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的规律主要是指学生如何学习和教师如何教学的基本心理学规律。
也就是说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习与教师的教学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
对于“性质”一词可有两种理解:一是科学性质。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性质的中间科学。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生学习于教师教学的心理规律的科学,其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它与教育领域中人们的教育实践活动密不可分,教育心理学被看作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部分。
在这个意义上,教育心理学更偏重于社会科学的性质。
另一种理解是指学科性质,教育心理学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应用性,是一门基础理论与应用学科。
二、简述教育心理学产生、发展的简史。
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就是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并逐步形成一个独立的心理学分支的历史。
1.在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产生之前,历史上的一些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就曾运用心理学的观点,对教育问题进行过论述。
这便是早期的教育心理学思想。
我国古代的教育家、思想家,如孔子、孟子、荀子等人的教育思想中都具有一定的心理学观点。
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强调教育与灵魂(心理)的联系。
从17世纪到19世纪,欧洲的一些著名教育家,如夸美纽斯、裴斯塔洛齐、赫尔巴特等都在他们的教育思想中涉及了心理学。
2.教育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其诞生需要满足三方面的条件即科学的心理学体系、科学的方法和适当的人才。
这些条件到了十九世纪后半叶至二十世纪初期已基本具备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简介]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预防心理疾病,维护学生心理健康;有利于儿童青少年社会化与人格的健全发展;有利于提高学校日常教育与教学工作的成效。
在本章中我们将集中讨论心理健康的标准,中小学生常见心理困扰、心理障碍及其成因,介绍心理评估的主要手段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本章重点:心理健康的概念与标准、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心理评估的方法、心理辅导及其原则、心理辅导的方法等。
本章难点:中小学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的术语及其标准、心理评估方法、心理辅导方法等。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与标准二、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三、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第一节心理健康概述一、心理健康的概念与标准(一)确立心理健康标准的依据什么是“心理健康”?国内外学者对此尚无一个公认的界定。
意见分歧源于人们确立心理健康标准的依据不同。
有代表性的依据有以下几类。
1.统计常模假定人的各项心理特质(智力、乐群性、支配性等)的测量值在人群中接近正态分布,即当一个人的某项心理特质的测量值接近总体平均数时,他在这一方面就是正常的、健康的;另一个人的同一项心理特质的测量值若偏离总体均值较远,他在这一方面就是异常的、不健康的,这一判断依据意味着,与多数人一致的行为是健康的行为,偏离大多数人的行为则是不健康的行为。
这一判断依据不总是合理的,因为按此项依据判断,极聪明的人,极快乐的人都属于心理异常的人。
这种看法显然是不适当的。
2.社会常模一个人的行为如果符合社会规范、得到多人认可,就被判断为健康的,正常的,偏离社会规范的行为就被判断为异常的、不健康的。
由于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通常也是多数人的行为,社会常模依据与统计常模依据就会有相当程度的一致性。
不过根据对某个社会的顺从性来判断健康与否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因为被一个社会视作正常的行为,可能被另一个社会视作异常行为,在同一社会内,社会规范也会随时间推移而发生改变。
还有人指出,不但个人可能是不健康的,而且有时社会及其主导价值、规范也可能是病态的。
3.生活适应生活适应良好者就是心理健康的;适应困难、干扰了个人或社会康宁者就是不健康的。
除非对“生活适应”作更积极的解释,否则这一判断依据仍有其局限性。
例如,一个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逢人说人话,逢鬼说鬼话”,既不损害个人安逸,也不干扰社会康宁的人能算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吗?4.心理成熟这是从发展角度对心理健康作判断的,即个人心理发展与生理成熟程度相当者是心理健康的,而心理成熟落后于生理成熟程度因而也落后于同龄人平均水平者是不健康的。
5.主观感受这是判断心理健康的辅助性的依据,即按照当事人主观体验到的是满意感、幸福感,还是痛苦与不适,来判断一个人心理健康状况。
这一判断依据不能单独采用,因为某些有轻微心理障碍(如神经症)的人常有强烈的不适感,并伴随有失眠、食欲减退等躯体症状,而某些严重的精神病人(如狂躁-抑郁症患者在其躁狂发作期间)却精力充沛、热情高涨、充满自信,并未自感痛苦。
(二)心理健康的定义以上所列各项都无法单独应用来提供一个完全令人满意的心理健康标准。
综合考虑各方面要求,大体上可以说,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三)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标准是心理健康概念的具体化。
由于确立心理健康标准的依据不同,国内外学者提供的判断标准虽有互相重迭的部分,但在涉及到的心理特质的范围、关注的重点以及评判尺度宽严的把握上,还是有差别的。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H. A. Maslow)提出了16条心理健康标准;(1)了解并认识现实,持有较为实际的人生观;(2)悦纳自己、别人以及周围世界;(3)情绪与思想表达比较真实自然;(4)有较宽广的视野,以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5)有超凡脱俗的本质、静居独处的需要;(6)有自主的,独立于环境和文化的倾向性;(7)有永不衰退的欣赏力;(8)曾有引起心灵震动的高峰经验、浩瀚澎湃的心灵感受;(9)爱人类并认同自己为全人类的一员;(10)与为数不多的朋友建立深重的个人友谊;(11)有民主风格,尊重他人童见;(12)有高度德行,能区别手段与目的,绝不为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13)带有哲学气质,有幽默感;(14)有创见,不墨守成规;(15)对世俗,合而不同;(16)对生活环境有时时改进的意愿与能力。
马斯洛提出的标准是从对世界近代史上38位成功的名人(包括富兰克林、林肯、罗斯福、贝多芬、爱因斯坦等)的人生历程研究中归纳出来的。
由于他的研究采用的是人类“尖端样本”,从中归纳出的心理健康标准未免带有理想主义色彩。
美国学者阿特金森(R. L. Atkinson)、杰何达(M. Jahoda),我国学者黄坚厚、张春兴、钟友彬等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比较合乎实际,以下是综合他们的看法所归纳出的心理健康的六条标准:(1)对现实的有效知觉。
在认识与解释周围发生的事物时,能持客观态度,重视证据,对他人内心活动有较敏锐的觉察力,不会总是误解他人的言行,很少有错误的知觉。
(2)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
对自己能力有正确认识,对个人动机,情感有一定知觉,能现实地评价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并能接纳自己,在对事尽力、对人尽心过程中体验自我价值,不过于撞饰自己,不刻意取悦于人,以保持自己适度的自尊。
(3)自我调控能力。
有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必要时能遏制自己非理性冲动,有调节自己心理冲突的能力,有成长的意愿,能有效地调动自己身心力量,在有关领域实现较高水平的目标。
(4)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
有正确的人际交往态度和有效的人际沟通技能,关心他人,善于合作;不为满足自己的需要而苛求于人;人际关系适宜,有知心朋友,有亲密家人。
(5)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
各项心理机能健全并有较高整合水平,如人格结构中本我、自我、超我处于动态平衡,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差距适度,认识与情感协调,行动手段与目标相适应。
由于形成了稳定的内部调节机制,故个人具有独立的抉择能力,行动上表现出自主性。
(6)生活热情与工作高效率。
热爱生活,乐于工作。
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工作较有成效;有独立谋生的能力与意愿,能在学习、工作、娱乐,享受活动的协调中追求生活的充实和人生的意义。
在理解与把握心理健康标准时,主要应该考虑到以下几点:首先,判断一个人心理健康状况应兼顾个体内部协调与对外良好适应两个方面。
从内部来说,心理健康的人各项心理机能健全,人格结构完整,能用正当手段满足自己基本需要,从对外关系来说,心理健康的人能适应周围环境,有人际交往能力和较高人际关系水平。
其次,心理健康概念具有相对性。
不妨把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视为人类精神生活的两个极端。
我们大多数人实际都位于这两个极端之间的某一个位置。
因此心理健康就有高低层次之分,杰何达曾提出“积极的心理健康”概念。
一个人即使没有任何行为问题或情绪紊乱,也仍可能是一个没有目的的躯壳。
这样的人至多可以说是“消极的心理健康’。
而高层次(积极的)心理健康不仅是没有心理疾病,而且能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发展建设性人际关系,从事具有社会价值的创造,追求高层次需要满足,追求生活的意义。
再次,心理健康既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过程。
心理健康不是无失败、无冲突、无痛苦,而是能在这些情况下作有效的自我调整,且能保持良好的工作效率。
最后,心理健康与否,在相当程度上可以说是一个社会评价问题,不同社会由于其主流文化、价值观念、社会规范不同,对于同一行为正常与否,往往会作出不同的判断。
二、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一)常见的有关心理健康问题的词语心理障碍、行为障碍、心理异常、心理困扰、行为适应不良、人格适应不良、心理疾病等指称各种心理健康问题的词语,在不太严格意义上常常交替使用,虽然它们在强调的侧重点上以及反映心理健康问题的严重性程度上,存在着一些差别。
习惯上,人们用心理困扰、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分别指称严重程度由低到高的几类心理健康问题。
(二)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分类对于学生适应不良行为或心理障碍有不同的分类方式。
一种简单的分类是把它分为外攻性问题与内攻性问题。
前者指一些违规犯过行为或反社会行为,如逃学、高家出走、不合作、撒谎、偷窃、打架、辱骂他人、欺负弱小、破坏公物等把攻击的矛头指向外部的行为;后者是指退缩、消极、自卑、自贬、自责、孤僻、过分依赖、不敢表达自己意见和要求等自我贬抑行为。
我国台湾学者吴武典根据台大医院徐澄清的分类,对之略加修改,把学校中适应不良行为分为6类:(1)外攻性行为问题;(2)内攻性行为问题;(3)学业适应问题:考试作弊、不做作业、粗心大意、偷懒、偏科、不专心等;(4)偏畸习惯:吸烟、喝酒、药物依赖、偏食、口吃、咬指甲等;(5)焦虑症状:以焦虑为基本症状的各种神经症(或称神经官能症),以及由焦虑引起的消化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的机能障碍;(6)精神病征候。
这一种分类充分考虑到儿童与青少年学生特有的问题,比较符合学校生活实际,有较大的实用价值,但所分出的各类别之间仍有一定的重迭和交叉。
(三)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以下所列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障碍都属于心理辅导与治疗的适用范围,它们大体上可归入到焦虑征候群(基于焦虑的各种神经症),人格障碍或人格缺陷以及由心理问题带来的睡眠、进食方面的躯体症状等几个方面。
1.多动症多动症也称“儿童多动综合症”(ADHD),是一种以行为障碍为特征的儿童综合症,多在7岁前就有异常表现,多动症应与“轻度脑功能障碍”(MBD)相区别,临床上表现有多动症状的儿童并不一定有轻度脑功能障碍和脑损伤的证据。
多动症儿童行为主要特征有:(1)活动过多。
例如,在公共汽车里总是爬上爬下;在课堂里坐不住,总是在椅子上来回挪动,甚至离开座位到处走动。
这种儿童的多动与一般好动的儿童不同的是,他们的活动是杂乱的,缺乏组织性和目的性的。
(2)注意力不集中。
不能专注于一种活动,不能坐定看一会儿电视,做作业做了一会儿又去干别的,做事经常有头无尾,丢三落四。
(3)冲动行为。
经常未经考虑就行动,在做集体游戏时,难以耐心等待。
有时突然喊叫,袭击别人。
多动症可能有先天体质上的原因,也可能是不安环境引起精神高度紧张的结果。
例如父母经常干涉儿童活动,批评指责过多,由此引起的焦虑会使儿童发生分心、冲动与多动表现。
多动症可在医生指导下采用药物治疗。
采用各种行为疗法,如强化奖励法、代币奖励法,可以大大减少儿童的多动与冲动行为。
在强化程序上应多用连续强化,少用间歇强化。
另外,梅钦鲍姆(Meichenbaum)等采用自我教导训练(Self-Instructional Training)方法,即发展儿童的自我对话,加强内部言语对自身行为的引导与控制作用,用以处理儿童冲动行为,获得了明显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