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衰《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

合集下载

急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与进展解读

急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与进展解读
去甲肾上腺素
一般治疗
1. 抗感染:常见。 2. 糖尿病:血糖正常能改善DM重症的预后。 3. 维持SaO2:95~98%。 4. 无创正压通气:在急性肺水肿:
减少肺泡液体渗出, 减少左心回流血。 减少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的使用。 5. 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逆转AHF引起的呼 吸肌疲劳。
吸氧和辅助通气
AHF分类- Killip’s法
I级: 无心衰,无心功能不全症状。 II级: 有心衰,S3奔马律、肺静脉高压、
肺淤血伴肺下野湿罗音。 III级:严重心衰,粉红色泡沫痰伴全肺湿
罗音。 IV级: 心原性休克,低血压;外周血管收
缩-尿少、紫绀、出汗。
AHF分类- Forrester’法
组织灌注
CI-2.2 L/min/m2
但是,在急性心衰已稳定的急性心梗 病人,应早期应用β受体阻滞剂。
Ⅱb类建议,B级证据
• 比索洛尔、卡维地洛或美托洛 尔的口服制剂应从小剂量开始, 缓慢增加,并逐渐增加至在大的 临床试验中使用的靶剂量。
• 由于心衰加重而住院的病人, 若正使用β受体阻滞剂,应继续 使用,除非需要使用正性肌力药, 但是如果有剂量过大的体征(如 心动过缓和低血压)则应减量。
增至
低血压、头痛
200μg/min
持续使用产生耐 药性
二硝酸异山梨醇 酯
硝普钠
Nesiritidea (脑钠素)
急性心衰, 血压足够
高血压危象, 应用正性肌力 药仍有心源性 休克
急性失代偿性 心衰
开始1mg/h 增至10mg/h
低血压、头痛
0.35μg/kg/min
低血压, 氰酸盐 中毒
急入2μg/kg+ 维持0.0150.03μg/kg/mi

解读《我国急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共22页文档

解读《我国急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共22页文档

进一步治疗
根据病情需要进行非药物治疗:主动脉 内球囊反搏术(IABP)、无创性或气管 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血液净化治疗等
动态评估心衰程度、治疗效果、及时调 整治疗方案
急性左心衰血管活性药的选择
收缩压 肺淤血
药物选择
>100mmHg

呋塞米和血管扩张剂(硝酸脂类
药、硝普钠、新活素或奈西立肽、
乌拉地尔)以及左西孟旦
根据BNP/NT-proBNP水平的变化较按临床症状评估来指导治 疗更有价值。与基线相比,治疗后BNP/NT-proBNP水平下降 ≥30%,表明治疗有效。如果下降未达标或升高,则表明治疗效 果不佳。
要及时矫正基础心脏疾病,控制和消除各种诱因。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无/有 有
适用于一般的门诊和住院患者
急性左心衰的诊断流程
初始治疗
急性左心衰的处理流程
一般处理:体位、四肢轮流绑扎等 吸氧(鼻导管或面罩) 药物:呋塞米或其他袢利尿剂、吗啡、 洋 地黄类、茶碱类或其他支气管解痉剂
根据收缩压、肺淤血状态和血流动力学 监测,选择血管活性药物包括血管扩张 剂、正性肌力药、缩血管药物等。
≤36.7
无肺淤血,有组织灌注不良
IV 级
>18
≤36.7
有肺淤血,有组织灌注不良
注:PCWP:肺毛细血管楔压。CI:心脏排血指数,其法定单位与旧制 L/ min.m2 的换算因素为16.67.
急性左心衰的严重程度分级
分级 Ⅰ级 Ⅱ级 Ⅲ级 Ⅳ级
皮肤 干、暖 湿、暖 干、冷 湿、冷
肺部啰音 无 有
解读《我国急性心力衰竭诊断 和治疗指南》
心衰的生物学标志物:B型利钠肽(BNP)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十大要点解读PPT课件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十大要点解读PPT课件

4 末期肾病患者
需评估透析方式,合理调整用药。关注营养状况,预防并发症, 提高生活质量。
心力衰竭患者随访和转归评估
定期随访
1
根据病情定期随访,密切监测症状和体征变化。
评估治疗效果 2
检查各项检查指标,评估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预防并发症 3
关注并预防心力衰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调整治疗措施 4
根据随访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疗效。
AI辅助诊治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更精准地预测 心力衰竭的发展趋势,并为个体化治疗方案 提供依据。
新型治疗技术
包括植入式心脏支持装置、神经调节疗法 等在内的创新治疗手段,可有效改善心力衰 竭患者的预后。
心力衰竭诊治的多学科协作
跨学科团队
由心内科医生、心血管外科医生、心 衰护理专家等组成的多学科团队,共 同制定诊疗方案。
2 公平性与正义性
确保诊疗资源的公平分配,避免 歧视性决策。
3 生命质量
在治疗决策中权衡患者的生命 质量,以实现最大化获益。
4 善行与无害
从事利益相关方的利益,同时最 小化风险和伤害。
心力衰竭诊治的健康经济学分析
$10B
$5K
2.1%
年医疗费
心力衰竭治疗者平均每人每年需承担5000元以上 的医疗费用
GDP占比
心力衰竭相关医疗费用约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 的2.1%
心力衰竭作为一种严重的慢性疾病,其诊治所带来的巨大经济负担不容忽视。从患者个人、医疗保障体系以及国家宏观经济层面来看,开展心力衰竭 诊治的健康经济学分析十分必要。只有深入了解心力衰竭治疗的经济影响,才能制定出更加合理有效的诊治策略和支付政策,为提高心力衰竭患者生 活质量和控制医疗费用支出做出应有贡献。

急性心衰《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

急性心衰《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

急性心衰《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心衰的早期表现是乏力、胸闷、憋气,患者很难及时分辨,从而延误病情。

随着疾病的进展,很多心衰患者会出现气短、呼吸困难、夜间不能平卧、端坐呼吸,还有许多患者会合并腹胀及双下肢压限性水肿,或出现血栓、电解质紊乱等。

心衰一旦确诊,如果不加重视,可能出现反复住院治疗的情况,对于患者和家庭都会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

急性心衰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急性临床综合征,心衰症状和体征迅速发生或急性加重,伴有血浆利钠肽水平升高,常危及生命,需立即进行医疗干预,通常需要紧急入院。

急性心衰是年龄>65岁患者住院的主要原因,其中15%~20%为新发心衰,大部分则为原有慢性心衰的急性加重,即急性失代偿性心衰。

急性心衰预后很差,住院病死率为3%,6 个月的再住院率约50%,5 年病死率高达60%。

1 急性心衰的病因和诱因1.1急性心衰的常见病因:(1)慢性心衰急性加重;(2)急性心肌坏死和(或)损伤,如广泛AMI、重症心肌炎;(3)急性血液动力学障碍。

1.2急性心衰的诱发因素:(1)可能导致心衰迅速恶化的诱因:快速心律失常,或严重心动过缓如各种类型的房室传导阻滞;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及其机械并发症,如室间隔穿孔、二尖瓣腱索断裂、右心室梗死等;急性肺栓塞;高血压危象;心包填塞;主动脉夹层;手术的围术期;感染;围产期心肌病。

(2)可能导致慢性心衰急性失代偿的诱因:感染,包括感染性心内膜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或支气管哮喘急性加重;贫血;肾功能不全(心肾综合症);药物治疗和生活管理缺乏依从性;医源性因素如应用了非甾体类抗炎剂、皮质激素、抗肿瘤治疗(化疗或放疗),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心律失常;未控制的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酒精或药物滥用。

2 急性心衰的初始评估2.1 院前急救阶段:尽早进行无创监测,包括经皮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血压、呼吸及连续心电监测。

若SpO2 <90%,给予常规氧疗。

急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

急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

继续增强治疗的力度,方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xx
xx
2.根据基础心血管疾病的处理
(1)无基础疾病的急性心衰 此类患者在消除诱因后,并不需要继续心衰的相关治疗,今后应避免诱
发急性心 衰,如出现各种诱因要积极控制。 (2)伴基础疾病的急性心衰
应针对原发疾病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康复和预防。可根据本指南“急 性心衰的 基础疾病处理”和“急性心衰合并症的处理”中的要求积极矫治基础心血管 疾病。 (3)原有慢性心衰类型
急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 指南(ESC 2016年版)
目录
一、背景 二、急性心力衰竭的定义 三、急性心力衰竭的流行病学 四、病理生理机制 五、急性心衰的诊断与分类 六、治疗目标 七、治疗流程及药物推荐 八、急性心衰的处理
xx
xx
一、背 景
在过去30年中,心力衰竭的治疗发生了翻天覆地 的变化,显著降低了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 住院率并提高了生存率,尽管预后仍不尽人意,但 近,年的临床研究已证实心力衰竭是可预防和可治 疗的疾病。结合近年来临床研究进展,2016年欧洲 心力衰竭指南较2012年版增加了不少新内容,提出 了新理念。
xx
xx
(2)需迅速识别合并威胁生命的临床情况和/或易 感因素[简 写为CHAMP,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高血 压急症(Hypertension emergency)、心律失常(Arrhythmia)、 急性机械 并发症(acute Mechanical cause)、急性肺栓塞(acute
xx
xx
五、急性心衰的诊断及分类
1.对于急性心衰患者,应积极查找诱因。 2.所有急性呼吸困难和疑诊急性心衰患者均推荐检测血浆利钠肽水平

中国心衰诊断和治疗指南急性心衰PPT精品课程课件讲义

中国心衰诊断和治疗指南急性心衰PPT精品课程课件讲义

急性心衰的治疗之3-药物
二.扩血管药: SBP>90可用,<90禁用。二尖瓣主A瓣狭窄慎用。 1.硝酸酯:冠心病、高血压、二尖瓣反流适用。
2.硝普钠:严重心衰、淤血水肿、高血压危象、二尖瓣主
A瓣反流、室间隔穿孔等急需减轻后负荷的情况。 3.新活素:扩张动静脉和冠脉,排钠利尿,抑制RAAS。 4.乌拉地尔:合并高血压、夹层的心衰。降血压,增CO。
二.扩血管药
三.正性肌力药 四.收缩血管药 五.洋地黄 六.抗凝
七.改善预后药物。
急性心衰的治疗之3-药物
一.利尿剂:淤血水肿早用,急症优先静脉。 1.首选襻剂:呋塞米、托拉塞米、布美他尼。 2.利尿剂反应不佳怎么办? 增加剂量
变化途径(泵+入壶)
2种合用(襻+噻嗪,襻+V2受体拮抗剂) 应用增加肾血流的药物(DoA,新活素,作用有限) 纠正低血容量和内环境 超滤
重机械并发症,血流动力学障碍。严重心肌炎伴肺水肿。
心脏移植前过渡。 二.机械通气:R>25,SPO2<90%,尽早无创。减轻症 状、减少插管,降低血压。若呼吸衰竭、严重低氧,酸中 毒,无创难以改善或不适宜无创者。
急性心衰治疗之4--非药物治疗
三.肾替代治疗: 严重肺水肿、外周水肿,建议超滤。 容量超负荷伴有以下情况建议CRRT:补液后仍少尿, 高钾>6.5,酸PH<7.2,Bun>25,CR>300. 四.机械循环辅助装置:经皮起博、ECMO 药物治疗无效的AHF、心源性休克,可短期应用。
急性心衰的治疗之3-药物
三.正肌力药物:可升高血压、增加CO,改善灌注。适用于
低血压、低灌注的心衰(湿冷型早用,灌注、淤血好转后早
停)。常见心动过速、心律失常。不适于血压正常、无低灌 注者。

急性心力衰竭指南解析(全文)

急性心力衰竭指南解析(全文)

急性心力衰竭指南解析(全文)近年来相继颁布了一系列心力衰竭(简称心衰)诊治指南,包括2012年欧洲心脏病学会与心力衰竭协会联合发布的急性和慢性心力衰竭诊治指南(简称欧洲指南)[1]、2013年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与美国心脏协会发布的心衰治疗指南(简称美国指南)[2]、2014年我国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和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发布的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简称中国指南)[3]。

上述指南均涵盖了急性心衰的诊断和治疗,但由于急性心衰诊治的循证医学证据相对于慢性心衰而言相对缺乏,关于急性心衰的治疗仍大多基于专家共识和临床经验,因而对于急性心衰的诊治仍需要进一步探讨。

基于此,2014年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发布了成人急性心衰诊断和治疗指南(简称NICE指南)[4,5],2015年欧洲心脏学会、心力衰竭委员会、欧洲急诊学会和理论急诊医学会联合制定了急性心力衰竭院前和院内早期处理共识(简称共识)[6],这两项指南和共识专门就急性心衰的诊治进行了探讨,对既往指南的急性心衰诊治进一步补充。

本文拟对NICE指南和共识做简要介绍和解读。

1、急性心衰的定义和分类共识对急性心衰进行了新定义,即心衰症状和/或体征急性发作或加重,伴有血浆利钠肽水平升高,较欧洲、美国、中国和NICE指南相比,增加了利钠肽对心衰的诊断价值。

基于流行病学调查共识指出,大多数急性心衰患者血压正常或升高,主要合并充血症状/体征,而非心输出量降低的症状/体征。

急性心衰的严重阶段是心源性休克,共识中定义为:在循环血量充盈的情况下存在低血压(收缩压<90mmHg),伴有组织低灌注的症状(少尿、四肢湿冷、意识状态改变、乳酸>2mmol/L,代谢性酸中毒、静脉血氧饱和度<65%)。

共识更强调急性心衰诊治的“及时性”,故增加了急性心衰院前诊治的阶段,将其纳入急性心衰诊断和处理的重要部分。

为方便指导临床诊治流程,根据初始就诊地点分为3种类型:院前就诊的急性心衰患者、急诊室就诊的急性心衰患者、心脏专科或CCU就诊的急性心衰患者。

中国急性心衰急诊临床实践指南详解

中国急性心衰急诊临床实践指南详解
转氨酶、胆红素,D-二聚体,T3、T4、TSH等)与动脉血气分析 ,综合评估病情[I C]。
AHF的最初诊断(疑诊)大多是基于以呼吸困难为突出临床表现 而开始的。早诊断、早治疗可以明显改善预后。
现在是15页\一共有55页\编辑于星期六
2.分型与分级 推荐意见: ➤AHF的“冷暖湿干”临床分型简洁,与血流动力学相对应,便于快 速应用[IC]。 ➤基于患者临床特征进行个体化临床分型以评价病情和决定治 疗措施[IC]。
➤到达急诊科后采取进一步的综合措施紧急评估,必要时进行循环和
(或)呼吸支持[I C]。
➤迅速识别出致命性病因的心力衰竭及需要紧急处理的促使心功能恶
化的各种可逆性因素,并尽早处理[I C]。
现在是8页\一共有55页\编辑于星期六
2.AHF的初始评估与处置
推荐意见: ➤从院前开始就应启动评估、诊断(如心电图、血利钠肽检测)与无
现在是9页\一共有55页\编辑于星期六
对处于院前阶段的AHF患者,首要的紧急评估循环和呼吸状 态,并给予必要的支持治疗。积极采取下列措施可能带来早期 获益:
1 2 完善心电图;
早期无创监测, 包括脉搏血氧饱 和度(SpO2)、 血压、呼吸频率及
连续心电监测等
3 若SpO2<90%,
应及时进行氧疗 ;
现在是23页\一共有55页\编辑于星期六
3.氧疗与通气支持
推荐意见: 常规氧疗方法包括:①鼻导管吸氧:是常用的给氧方法,适用于轻中
度缺氧者,氧流量从1~2 L/min起始,根据动脉血气结果可增加到
4~6 L/min;②面罩吸氧:适用于伴呼吸性碱中毒的患者。 呼吸频率>25 次/min,SpO2<90%的患者在有条件的情况下 应尽早使用无创正压通气(NIPPV)。NIPPV有两种方式包括 CPAP和BiPAP(双水平气道正压),孰优孰劣,尚待进一步研究 ,不过,对于有二氧化碳潴留者,应首先考虑BiPAP模式。

中国急性心力衰竭诊疗指南解读解读

中国急性心力衰竭诊疗指南解读解读

定义与术语
• 依据心衰发生的时间、速度、严峻程度可分为 慢性心衰和急性心衰。在原有慢性心脏病的根底 上渐渐消失心衰病症、体征为慢性心衰。慢性心 衰病症、体征稳定1个月以上称为慢性稳定性心 衰。慢性稳定性心衰恶化称失代偿性心衰,如失 代偿突然发生则称为急性心衰〔AHF〕。AHF的 另一种形式为心脏急性病变导致的新发心衰。
的疲乏或运动耐力明显减低以及心率增加 15~20bpm,可能是左室心功能降低的最 早期征兆。连续进展可消失劳力性呼吸困 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不能平卧等; 检查可觉察左室增大、舒张早期或中期奔 马律、P2亢进、两肺尤其肺底部有湿罗音, 还可有干啰音和哮鸣音,提示已有左心功 能障碍。
AHF临床表现特点
C.急性肺水肿: 起病急骤,病情可快速进展至危
重状态。突发严峻呼吸困难、端坐呼 吸、喘息不止、烦躁担忧,并有恐惊 感,呼吸频率可达30~50次/分,频繁 咳嗽并咯出大量粉红色泡沫样血痰; 听诊心率快,心尖部常可闻及奔马律; 两肺满布湿罗音和哮鸣音。
AHF临床表现特点
D.心源性休克: 起主要表现为:①持续性低血压,
AHF的病因和诱因
AHF诱发因素: 2、可能导致慢性心衰急性失代偿的诱
因:感染,包括感染性心内膜炎;慢 性堵塞性肺疾病〔COPD〕或支气管 哮喘急性加重;贫血;肾功能不全 〔心肾综合征〕;药物治疗和生活治 理缺乏依从性;医源性因素如应用了 非甾体类抗炎剂、皮质激素、抗肿瘤 治疗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心律失常; 未掌握的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或
AHF临床评估及检测
C.生物学标记物检测: a.利钠肽: ②有助于评估严峻程度和预后:NT-proBNP> 5000ng/L,提示心衰患者短期死亡风险较高。 NT-proBNP >1000ng/L,提示长期死亡风险较 高。 ③灰区直:定义为介于“排解”和按年龄调整的 “纳入”值之间,评估其临床意义需综合考虑临 床状况,排解其他缘由,由于急性冠脉综合征、 慢性肺部疾病、高血压、房颤等均会引起测定值 上升。

2018中国心衰指南解读(急性部分)【35页】

2018中国心衰指南解读(急性部分)【35页】
(Ⅱb,B)
➢使用新型利尿剂托伐普坦 ➢纠正低氧、酸中毒、低钠、低钾及低血容量
18
新型利尿剂——托伐普坦
• 作用机制 –血管加压素V2受体拮抗剂
• 特点:排水不排钠
• 适应症
–常规利尿剂抵抗 –低钠血症患者 –顽固性水肿 – 有肾功能损害倾向
急性心衰治疗—扩血管药物
➢应用指证
收缩压>90 mmHg的患者可使用以缓解症状,尤其适用 于伴有高血压的急性心衰患者(Ⅱa,B)
利尿剂 • 快速转运至最近的大中型医院(心脏专科/CCU/ICU)
急性心衰的初始评估——急诊室阶段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高血压急症
需迅速识
别紧急处 理的情况
急性肺栓塞
严重心律失常
急性机械并发症
急性心衰监测
无创监测
血压、心率、心律、呼吸 频率、SpO2(Ⅰ,C) 出入量及每日体重(Ⅰ, C) 每日评估心衰症状和体征 变化(Ⅰ,C) 肝肾功能和电解质监测 出院前可检测利钠肽
• 经住院治疗后利钠肽水平无下降者预后差
状腺激素、 D-二聚体、胸片(Ⅰ,C)
• cTn用于急性心衰患者的病因诊断(如急性心肌 梗死)和预后评估(Ⅰ,A)
• 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急性心衰患者,推荐立 即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对心脏结构和功能不明 或临床怀疑自既往检查以来可能有变化的患者, 推荐在48 h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Ⅰ,C)
• 心原性休克患者应行动脉血气分析(Ⅱa,C)
11
急性心衰分型
淤血(“湿”和“干”)和外周组织低灌注情况(“暖”和“冷”)
血管扩张剂+利尿剂
湿暖 最常见
干暖 (代偿)
调整口服药物
干冷 适当扩容+正性肌力药物

急性心力衰竭中国急诊管理指南2022解读PPT课件

急性心力衰竭中国急诊管理指南2022解读PPT课件

治疗
心源性休克的救治
正性肌力药与血管收缩药 ➢ 除外低血容量的心源性休克、心排量降低和组织器官低灌注,应用静脉正性肌力药治疗,一旦
临床状况改善或是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则应停用。一项系统综述提示,心源性休克使用正性肌力 药(左西孟旦)可获得短期生存率改善的益处,但同时也强调了研究的低质量证据,而且这种获 益在长期随访中消失不在。 ➢ 应用正性肌力药后仍存在低血压的心源性休克患者,可给予血管收缩药提升平均动脉压和增加 重要器官灌注,然而这多可增加左心室后负荷,因此正性肌力药联合使用血管收缩药可能更为 合理。AMI相关心源性休克的AHA科学声明推荐去甲肾上腺素为一线血管收缩药。有研究提 示,与多巴胺相比,去甲肾上腺素具有不增加心室率、不增加心肌氧耗的优势,副作用较少且 病死率较低。多巴胺可用于心动过缓或快速心律失常如房颤风险较低的患者。目前仍缺乏足够 的证据表明AMI相关的心源性休克使用血管收缩药和正性肌力药能降低病死率。
2
疾病概述
➢ 心衰的常见病因包括心肌损伤(如心肌梗 死、心肌炎、心肌病等)、心瓣膜病变[ 狭窄和(或)关闭不全]等,其中新发急性 左心衰竭最常见的病因包括由急性心肌 缺血、机体严重感染和急性中毒等导致 的急性心肌细胞损伤或坏死,以及急性 心瓣膜功能不全和急性心包压塞;
➢ ADHF大多是由一个或多个诱因所致, 例如感染、严重心律失常、心衰患者不 恰当地调整或停用药物及静脉输入液体( 尤其是含钠液体)过多过快等。
推荐类别: Ⅰ类为已证实和(或)一致认为有益和有效; Ⅱ类为疗效的证据尚不一致或存在争议,其中相关证据倾向于有效的为 Ⅱa类,尚不充分的为Ⅱb类; Ⅲ类为已证实或者一致认为无用或者无效,甚至可能有害。
证据水平: 证据来自多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或多项荟萃分析为A级; 证据来自单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或非随机研究为B级; 证据来自小型研究或专家共识为C级。

急性心力衰竭中国急诊管理指南(2024)

急性心力衰竭中国急诊管理指南(2024)

急性心力衰竭中国急诊管理指南(2024)目录CONTENCT •指南背景与目的•急性心力衰竭诊断与评估•急诊治疗原则与措施•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体系建设•总结回顾与未来展望01指南背景与目的急性心力衰竭现状及挑战发病率和死亡率急性心力衰竭(AHF)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急症,具有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特点,给患者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诊疗现状目前,AHF的诊疗存在诸多挑战,如早期诊断困难、治疗不规范、患者预后差等。

急需规范化管理为提高AHF的诊疗水平,改善患者预后,急需制定规范化的急诊管理指南。

80%80%100%指南制定目标与意义通过指南的制定和实施,规范AHF的急诊管理流程,提高诊疗效率和质量。

指南强调多学科协作在AHF 诊疗中的重要性,推动急诊科、心血管内科、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共同参与。

通过规范化的诊疗流程,提高AHF 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

规范急诊管理流程推动多学科协作改善患者预后适用范围和对象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急诊科对AHF患者的接诊、评估、诊断和治疗。

适用对象指南主要针对急诊科医师、心血管内科医师、重症医学科医师等参与AHF诊疗的医护人员。

同时,也可供其他相关专业人员参考使用。

02急性心力衰竭诊断与评估临床表现与分型临床表现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常表现为突发严重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状痰,双肺可闻及湿啰音,心率增快,奔马律等。

根据起病缓急和病程进展可分为急性左心衰竭和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

分型根据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可分为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和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HFmrEF)。

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诊断依据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后作出诊断。

主要诊断依据包括典型的临床表现、心电图异常、胸部X线检查异常、超声心动图异常等。

鉴别诊断需要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肺栓塞等疾病进行鉴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心衰《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心衰的早期表现是乏力、胸闷、憋气,患者很难及时分辨,从而延误病情。

随着疾病的进展,很多心衰患者会出现气短、呼吸困难、夜间不能平卧、端坐呼吸,还有许多患者会合并腹胀及双下肢压限性水肿,或出现血栓、电解质紊乱等。

心衰一旦确诊,如果不加重视,可能出现反复住院治疗的情况,对于患者和家庭都会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

急性心衰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急性临床综合征,心衰症状和体征迅速发生或急性加重,伴有血浆利钠肽水平升高,常危及生命,需立即进行医疗干预,通常需要紧急入院。

急性心衰是年龄>65岁患者住院的主要原因,其中15%~20%为新发心衰,大部分则为原有慢性心衰的急性加重,即急性失代偿性心衰。

急性心衰预后很差,住院病死率为3%,6 个月的再住院率约50%,5 年病死率高达60%。

1 急性心衰的病因和诱因1.1急性心衰的常见病因:(1)慢性心衰急性加重;(2)急性心肌坏死和(或)损伤,如广泛AMI、重症心肌炎;(3)急性血液动力学障碍。

1.2急性心衰的诱发因素:(1)可能导致心衰迅速恶化的诱因:快速心律失常,或严重心动过缓如各种类型的房室传导阻滞;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及其机械并发症,如室间隔穿孔、二尖瓣腱索断裂、右心室梗死等;急性肺栓塞;高血压危象;心包填塞;主动脉夹层;手术的围术期;感染;围产期心肌病。

(2)可能导致慢性心衰急性失代偿的诱因:感染,包括感染性心内膜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或支气管哮喘急性加重;贫血;肾功能不全(心肾综合症);药物治疗和生活管理缺乏依从性;医源性因素如应用了非甾体类抗炎剂、皮质激素、抗肿瘤治疗(化疗或放疗),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心律失常;未控制的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酒精或药物滥用。

2 急性心衰的初始评估2.1 院前急救阶段:尽早进行无创监测,包括经皮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血压、呼吸及连续心电监测。

若SpO2 <90%,给予常规氧疗。

呼吸窘迫者可给予无创通气。

根据血压和/或淤血程度决定应用血管扩张药和/或利尿剂。

尽快转运至最近的大中型医院(具备心脏专科/心脏监护室/重症监护室)。

2.2. 急诊室阶段:到达急诊室时,应及时启动查体、检查和治疗。

应尽快明确循环呼吸是否稳定,必要时进行循环和/或呼吸支持。

迅速识别出需要紧急处理的临床情况,如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高血压急症、严重心律失常、心脏急性机械并发症、急性肺栓塞,尽早给予相应处理。

3 急性心衰的分型和分级根据是否存在淤血(分为“湿”和“干”)和外周组织低灌注情况(分为“暖”和“冷”)的临床表现,可将急性心衰患者分为4型:“干暖”“干冷”“湿暖”和“湿冷”,其中“湿暖”型最常见。

大多数急性心衰患者表现为收缩压正常或升高(>140 mmHg,高血压性急性心衰),只有少数(5%~8%)表现为收缩压低(<90 mmHg,低血压性急性心衰)。

低血压性急性心衰患者预后差,尤其是同时存在低灌注时。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急性心衰时推荐应用Killip分级,因其与患者的近期病死率相关。

4 急性心衰的治疗急性心衰治疗目标:稳定血流动力学状态,纠正低氧,维护脏器灌注和功能;纠正急性心衰的病因和诱因,预防血栓栓塞;改善急性心衰症状;避免急性心衰复发;改善生活质量,改善远期预后。

治疗原则为减轻心脏前后负荷、改善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积极治疗诱因和病因。

4.1 治疗流程新指南强调应尽量缩短确诊及开始治疗的时间:⑴在急性心衰的早期阶段,如果患者存在心原性休克或呼吸衰竭,需尽早提供循环支持和/或通气支持。

⑵应迅速识别威胁生命的临床情况(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高血压急症、心律失常、急性机械并发症、急性肺栓塞),并给予相关指南推荐的针对性治疗。

⑶在急性心衰的早期阶段,应根据临床评估(如是否存在淤血和低灌注),选择最优化的治疗策略。

4.1.1. 一般处理:(1)调整体位:静息时呼吸困难明显者,应半卧位或端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回心血量,降低心脏前负荷。

(2)吸氧:无低氧血症的患者不应常规吸氧。

当SpO2 <90% 或动脉血氧分压(PaO 2)<60 mmHg时应给予氧疗,使患者SpO2≥95%(伴COPD者SpO2 >90%)。

方式:①鼻导管吸氧:低氧流量(1~2 L/min)开始,若无CO 2 潴留,可采用高流量给氧(6~8 L/min);②面罩吸氧:适用于伴呼吸性碱中毒的患者。

(3)镇静:阿片类药物如吗啡可缓解焦虑和呼吸困难(Ⅱb,B),急性肺水肿患者可谨慎使用。

应密切观察疗效和呼吸抑制的不良反应。

伴明显和持续低血压、休克、意识障碍、COPD等患者禁忌使用。

苯二氮?类药物是较为安全的抗焦虑和镇静剂。

4.1.2 根据急性心衰临床分型确定治疗方案,同时治疗心衰病因:(1)“干暖”:最轻的状态,机体容量状态和外周组织灌注尚可,只要调整口服药物即可。

(2)“干冷”:机体处于低血容量状态、出现外周组织低灌注,首先适当扩容,如低灌注仍无法纠正可给予正性肌力药物。

(3)“湿暖”:分为血管型和心脏型两种,前者由液体血管内再分布引起,高血压为主要表现,首选血管扩张药,其次为利尿剂;后者由液体潴留引起,淤血为主要表现,首选利尿剂,其次为血管扩张药,如利尿剂抵抗可行超滤治疗。

(4)“湿冷”:最危重的状态,提示机体容量负荷重且外周组织灌注差,如收缩压≥90 mmHg,则给予血管扩张药、利尿剂,若治疗效果欠佳可考虑使用正性肌力药物;如收缩压<90 mmHg,则首选正性肌力药物,若无效可考虑使用血管收缩药,当低灌注纠正后再使用利尿剂。

对药物治疗无反应的患者,可行机械循环支持治疗。

4.2 药物治疗4.2.1 利尿剂(Ⅰ,B):有液体潴留证据的急性心衰患者均应使用利尿剂。

首选静脉襻利尿剂,如呋噻米、托拉塞米、布美他尼,应及早应用。

既往没有接受过利尿剂治疗的患者,宜先静脉注射呋噻米20~40 mg(或等剂量其他襻利尿剂)。

如果平时使用襻利尿剂治疗,最初静脉剂量应等于或超过长期每日所用剂量。

需监测患者症状、尿量、肾功能和电解质。

可选择推注或持续静脉输注的方式,根据患者症状和临床状态调整剂量和疗程。

有低灌注表现的患者应在纠正后再使用利尿剂。

4.2.2 血管扩张药(Ⅱa,B):收缩压是评估患者是否适宜应用此类药物的重要指标。

收缩压>90mmHg的患者可使用,尤其适用于伴有高血压的急性心衰患者;收缩压<90 mmHg或症状性低血压患者,禁忌使用。

有明显二尖瓣或主动脉瓣狭窄的患者应慎用。

HFpEF患者因对容量更加敏感,使用血管扩张药应谨慎。

应用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血压,根据血压情况调整合适的维持剂量。

硝酸酯类药物(Ⅱa,B):适用于急性心衰合并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缺血、二尖瓣反流的患者。

紧急时亦可选择舌下含服硝酸甘油。

硝酸酯类药物持续应用可能发生耐药。

硝普钠(Ⅱb,B):适用于严重心衰、后负荷增加以及伴肺淤血或肺水肿的患者,特别是高血压危象、急性主动脉瓣反流、急性二尖瓣反流和急性室间隔穿孔合并急性心衰等需快速减轻后负荷的疾病。

硝普钠(使用不应超过72 h)停药应逐渐减量,并加用口服血管扩张药,以避免反跳现象。

本人在临床实际应用硝普钠较多,经验较丰富。

认为硝普钠联合其他药物对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显著,治疗急性心力衰竭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

硝普钠是一种速效、半衰期较短的血管扩张剂,其主要作用是扩张血管、舒张小静脉(动脉)的平滑肌从而缓解患者心脏负荷,降低心肌的耗氧量,同时提升心脏搏出血量。

硝普钠的特点是起效迅速,一般在静脉滴注后约2 min便可能够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和心室充盈压情况,与此同时其半衰期较短,在停药后2~15 min药效基本消失,鉴于该药的特性,非常适用于AHF患者的抢救治疗。

硝普钠也可以说一种最强的扩张血管与降低负荷的药剂之一。

可以极大程度上减小肺循环阻力,并减少右心室的负荷。

在进行硝普钠给药治疗时,必须要先从小剂量着手,根据病情逐渐进行加减给药治疗。

初期给予成人的剂量应当控制在0.1μg/(kg·min) 剂量范围,随着患者治疗后的反应以及血压情况,再以0. 1μg/(kg·min) 增量逐渐增加,直到血流动力学作用效果明显。

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常用的剂量为3μg/(kg·min),10μg/(kg·min)为最大剂量。

在治疗时,需要将患者血压情况作为观察的重要指标之一。

重组人利钠肽(Ⅱa,B):重组人利钠肽通过扩张静脉和动脉(包括冠状动脉),降低前、后负荷;同时具有一定的促进钠排泄、利尿及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

该药对于急性心衰患者安全,可明显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困难的相关症状。

本次指南对重组人利钠肽有新的更新:1、对重组人利钠肽推荐级别维持原级别,重视中国循证和中国证据,没有盲从国外指南,跟随外国指南进行降级;2、肯定重组人利钠肽对急性心衰患者治疗的重要作用,尤其强调了重组人利钠肽可明显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困难的相关症状;3、负荷剂量推荐0.0075-0.01ug/kg/min,从单一值扩大为说明书维持剂量范围,方便临床医生酌情把控;4、删除了对重组人利钠肽的用药时长“一般3天”的限制,只需临床根据血压调整剂量即可。

充分说明重组人利钠肽作为一种内源性物质的用药安全性获得临床专家一致认同。

4.2.3 正性肌力药物(Ⅱb,C):适用于低血压(收缩压<90 mmHg)和/或组织器官低灌注的患者。

短期静脉应用正性肌力药物可增加心输出量,升高血压,缓解组织低灌注,维持重要脏器的功能。

多巴酚丁胺和多巴胺通过兴奋心脏β1 受体产生正性肌力作用,正在应用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不推荐应用多巴酚丁胺和多巴胺。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通过抑制环磷酸腺苷(cAMP)降解,升高细胞内cAMP 浓度,增强心肌收缩力,同时有直接扩张血管的作用,主要药物为米力农。

左西孟旦是钙增敏剂,与心肌肌钙蛋白C结合产生正性肌力作用,不影响心室舒张,还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

4.2.4 血管收缩药(Ⅱb,B):对外周动脉有显著缩血管作用的药物,如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等,适用于应用正性肌力药物后仍出现心原性休克或合并明显低血压状态的患者,升高血压,维持重要脏器的灌注。

SOAP Ⅱ研究显示,去甲肾上腺素治疗组心原性休克患者28 d病死率和心律失常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多巴胺治疗组。

心原性休克时首选去甲肾上腺素维持收缩压(Ⅱb,B)。

血管收缩药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和其他器官损害,用药过程中应密切监测血压、心律、心率、血流动力学和临床状态变化,当器官灌注恢复和/或循环淤血减轻时应尽快停用。

4.2.5 洋地黄类药物(Ⅱa,C):可轻度增加心输出量、降低左心室充盈压和改善症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