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优秀教案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荷塘月色》优秀教案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揣摩优美的艺术语言,赏析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

理清作品的事物线索和感情线索,析文中之情,赏文中之景,披文以入情;结合具体的景物描写摹绘比喻、比拟、通感的修辞效果,

同时寻踪文中的美点

教学重点

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了解作者对现实不满,寻求精神解脱和自由而又无法解脱的苦闷心情;通过品鉴景物的色调和情味,体会作者

的喜悦和哀愁。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我们没进入这篇课文的学习之前,先让我们一起联想一下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大片碧绿的荷塘,荷花娇艳的盛开着,面

对此等美景,我国宋代的著名诗人杨万里赞叹道: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而周敦颐却

看到了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格!

描写同一事物却反差如此之大,这正印证了王国维先生的那句话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是为了抒情,抒什么样的情?抒的是作者自己

的主观感情,客观事物都深深地打上了作者主观情感的烙印!

今天我们就让我们跟随朱自清先生的脚步,去看一看他给我们留下的这一篇优美的散文《荷塘月色》,看一看他给我们描写了怎样

的月色下的荷塘美景,抒发了怎样的独特情怀!

二、简介作者和《荷塘月色》:

1、首先给大家介绍的是本文的作者朱自清,

提问:同学们对朱自清了解多少?以前我们学过他哪些文章?(要

求学生各抒己见)

明确: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对于他,大家应当记得他的四个令人羡慕的闪光点:(1)19岁考入北大

哲学系;(2)27岁任清华大学教授;(3)毛泽东曾高度的赞扬朱自清表

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4)朱自清的散文秀丽朴素,独树一帜,

建立了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这源于他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

对世情精细的观察和体验及朴实、忠厚、平淡、刚正的性格。

2、关于《荷塘月色》:

三、播放朗读录音,入境,欣赏美感,体味感情。同时布置问题让学生思考

同学们可以暂时放下手头的一切闭上眼睛去欣赏一下这篇优美的散文,体味一下作者的感情,并且考虑以下问题

问题:

⑴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依据是什么?

播放录音的同时在黑板上板书重、难点字词,录音完后引导同学一起解决。

四、整体把握课文;理清作者的行踪和思绪,揣摩表现作者思想

感情的语句

刚才大家带着我的问题一起欣赏完了本篇课文的优美富有感情的朗读带,感觉怎么样?是不是感情充沛,语言优美啊?听完了录音后,我们开始进入文章的学习。首先,请同学们思考朗读前布置的第一

个问题(问题略)

明确:作者的路线可总结为:出家门走小路观荷塘观四周回家门

(1段)(2~3段)(4~6段)(7~10段)

注:指导学生认识观荷塘为两个部分组成,但习惯上将其归为一部分即第四至第六段;同时认识作者的路线图为圆形。

2、让学生讨论并完成第二个问题,教师总结

在听朗读之前我给大家布置的第二个问题,我想大家应该已经思考了,现在我们来结合我们刚才划分的层次讨论一下:

⑴学生集体讨论交流,并找个别学生回答

①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②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

个世界里。

③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④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⑤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⑥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

⑵学生讨论交流,教师补充讲解

讲解:

①句放在了本文的开头十分的惹眼,直抒了作者的胸臆,这句被称为本文的文眼。那么什么是文眼呢?一句话简单地说文眼就是主题

思想的聚焦点。一篇文章的文眼有时候是一篇文章的题目,有时在

一篇文章的开头或结尾等等,这篇文章就是出现在文章的开头,奠

定了本文的感情基调--内心有苦闷,心绪烦乱。颇不宁静是关键词,颇字表明程度之深。作者不宁静的心绪是笼罩全篇的。那么作者为

什么不宁静呢?这就要结合当时作者的社会背景来解释了:

作者只是想用超然尘世的中和主义来排遣解脱自己的不安和彷徨。本文可以说是朱自清付诸行动的艺术表现。

②句平常的自己是怎样的?从上下文中可以得到解释:不自由。

白天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都是不想做不想说而有不得不

做的。超出平常的自己就是说自己是自由的。这是作者的一种去荷

塘过程中的一种排遣。排遣了自己的一种不宁静的情绪,心情得以

释放。

③句且字的意思同学们的解释是什么(找同学回答,教师总结)刚才这位同学基本上说出了它的意思,其实且在课文中可以理解为暂且,暂时的意思,这个字用在这正表现出作者怎样的的心态,是不

是一种极欲逃脱现实,但又明知只是暂时解脱、不得已而为之的复

杂心态啊,同时受用二字也点明了这段的感情基调--积极的、解脱

之情

④句中但的效果强烈,热闹的蝉鸣蛙鼓反衬周围环境的寂静和作者内心的寂寞。作者在受用了荷香月色之后,心里又不宁静起来。

什么也没有极写出了作者内心的失落和空虚。

⑤句中联系上下文是由于这荷香月色不能真正的排遣内心的不宁静,所以才怀古思乡。同时这段中描写的古代江南采莲习俗的热闹、风流、有趣,正反衬出我们现实生活的死寂、冷酷、无趣。无福消

受可不是作者的凭空的感慨,作者是有的放矢,他用这一句来暗示

重新面对现实时的无奈和悲哀。这时作者的心情又颇不宁静了。

总结:

刚才给同学们分析的是一些作者直抒胸臆的句子,他它在不同的部分中出现,代表了作者在不同的路线上的不同感受,在分析的基

础上同学们能不能自己总结出本文作者的感情线索?作者的感情线索

与他的行踪之见存在什么关系呢?请同学思考。(让学生讨论,并找

学生归纳总结)

明确:由上面分析我们不难把握作者感情的脉博;在现实中(心里颇不宁静)的作者无法排遣心中的苦闷,因而要寻找感情的寄托。出

家门时作者的心情是不宁静的,文章的第一句作者就说出了这种心情,正是因为作者自己的不宁静心情,所以才夜走煤屑路、游荷塘,去求宁静。文中划出的②③两句无论是想超出平常的自己,还是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