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
八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精选5篇)
![八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b67d6b3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a3.png)
八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精选5篇)八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篇11、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纬度位置及优越性: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一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
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海陆位置及优越性:(1)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使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在夏季风湿润气流的影响下,降水)丰富,有利(农业)生产;(2)海陆兼备,东部地区有利与(海外各国友好往来) ;西部地区(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使我国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各国直接往来,便于对外(交往和合作) (3)沿海有许多优良的港湾,便于发展(海洋事业) 。
●我国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
陆上邻国14个。
逆时针依次为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陆上疆界2万多千米。
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2、我国的人口●人口总数:20xx年( 12.95 )亿。
●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人口分布(不均),以黑龙江黑河—云南腾冲一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西部)地区人口密度较小。
(我国西部地区人口稀少,但资源丰富,在西部大开发时,应注意什么问题?西部地区具有资源优势,但自然环境相对脆弱。
在目前人、地、水、土矛盾已相当尖锐的条件下,开发西部,一定要以保护环境为前提,不能先开发后再治理。
)●人口国策:实行计划生育。
●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3、我国的民族●我国共有(56 )个民族,其中人口最多的是(汉)族,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
●汉族分布特点: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各地,以(中部)和(东部)最为集中。
●少数民族分布特点: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北)、(西南)。
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已标注重点)
![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已标注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cb19fe95b9d528ea81c77966.png)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疆域优越的地理位置1.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北半球。
2.我国纬度位置优越: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南部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没有地区位于寒带,光热条件好。
3.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
(与蒙古、日本比较我国位置的优越性:)我国西部深入亚欧大陆腹地,与许多国家接壤;东部海域广阔,有众多的岛屿和港湾。
4.我国领土位置:我国领土最南端为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N),最西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上(73°E),最东端位于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135°E)我国疆域辽阔,南北气候差异显著,东西时间差异大。
5.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
陆上国界线长达2.2万多千米,与14个国家相邻。
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万多千米。
我国与朝鲜、越南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
我国领海范围从领海基线起算,像海上延伸到12海里。
被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所环抱的渤海,以及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的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我国第①大岛屿:台湾岛;第②大岛屿:海南岛。
台湾海峡属于东海。
)行政区划1.三级行政区划: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市、自治县)、乡(镇、民族乡)2.我国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共计34个省级行政区域。
P7图 P8表第二节人口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为13.40亿,约占世界人口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1950年后人口增长为什么变快?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3.我国拥有众多人口的利弊利: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和消费市场弊:住房条件差,就业困难,交通拥挤,饥饿贫困4.为了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我国把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初二上册地理复习提纲【三篇】
![初二上册地理复习提纲【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84b4a2a2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b3.png)
【导语】本⽂由⽆忧考为您整理的初⼆上册地理复习提纲【三篇】,仅供⼤家学习参考。
【篇⼀】初⼆上册地理复习提纲1、中国疆域与⼈⼝⼀、辽阔的疆域1、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东半球。
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北半球。
从⼤洲⼤洋位置上看,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由五带划分看,我国⼤部分领⼟位于北温带,南部⼀⼩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①从纬度位置看,南北跨纬度⼴,⼤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有少数地区属热带,⽆寒带;②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世界上的⼤陆----亚欧⼤陆的东部,西部与许多国家接壤。
东部濒临世界上的⼤洋----太平洋,有众多的岛屿和港湾,是⼀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2、国⼟辽阔:我国的陆地⾯积是960万平⽅千⽶,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俄罗斯与加拿⼤两国。
我国领⼟的最北端和最南端纬度相差约50度,相距5500千⽶;最东端与最西端经度相差约62度,相距5000千⽶,我国陆上疆界20000多千⽶,相邻的国家有14个。
海上疆界长18000多千⽶。
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
①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邻国14个(东朝鲜、北蒙古,东北、西北俄罗斯,西部哈、吉、塔、阿、巴,西南印度、尼、不,南部缅、⽼、越。
)②我国领⼟四⾄:最南是曾母暗沙,最北是漠河以北⿊龙江主航道中⼼线(南北纬度相差49度5500千⽶,因⽽⽣⽣了季节差异),最西是帕⽶尔⾼原,最东是⿊龙江与乌苏⾥江主航道中⼼线交汇处(东西经度相差60度,距离相距5000千⽶,因⽽产⽣了晨昏差异);③东部濒临的四海⼀洋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台湾省东部直接濒临太平洋。
台湾海峡属东海。
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的两个内海。
东海有我国的⾈⼭渔场。
渤海有我国的盐场—长芦盐场。
海域⾯积300万平⽅千⽶。
④海岸线长18000多千⽶,第⼀⼤岛台湾岛、第⼆⼤岛海南岛、有六个海上邻国(⾃南向北分别是韩国、⽇本、菲律宾、马来西亚、⽂莱、印度尼西亚)。
⼆、中国的⾏政区划34个省级⾏政区:我国的⾏政区域分为三级:省(包括⾃治区、直辖市、特别⾏政区)县(包括⾃治县、⾃治洲、市)乡(民族乡、镇)。
八年级(上)中国地理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中国地理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e9cbcaf8102de2bd97058816.png)
理
复习课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
1.1 中国的疆域
1、我国的地理位置: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位于亚洲的东 部,太平洋的西岸。 2、国土辽阔:陆地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 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3、领土四至:最北端: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最 南端:曾母暗沙;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处;最西 端:新疆帕米尔高原。
1.4 中国的民族: 1.56个民族:我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有汉、 壮、蒙古、回、藏、维吾尔、苗族等56个民族成员。汉族 人口众多,接近全国总人口的92%;其他民族人口仅占8%, 被称为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云南省 2.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 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 北部地区。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也有 汉族居住。
4、我国的临海:我国领海的宽度是12海里。我国管辖的海域 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临海(从北到南):渤海、黄海、东海、 南海。海域面积300万平方千米;其中渤海和琼州海峡为我国的 内海。
5、我国的邻国:陆上邻国14个,隔海相望的邻国6个。
我国领土四至
南北跨近50个纬度,约 5500千米,东西跨经度60 多个纬度约5000千米,是 一个地域辽阔、自然环境 差异十分显著的国度。
3.民族风情: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云南傣族的泼水节; 中华民族的端午节等。 4.民族政策:平等、团结、互助、民族区域自治。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2.1 中国的地形 1、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并呈阶梯状分布。 三级阶梯界线的山脉: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界线:昆仑山脉、 祁连山脉和横断山脉;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界线:大兴安岭、 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2、我国的主要山脉(教材20页) 3、中华五岳:东岳泰山(山东);西岳华山(陕西); 南岳衡山(湖南);北岳恒山(山西);中岳嵩山(河南) 4、 四大高原:青藏高原: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 界屋脊”,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内蒙古高原:高原地势 平坦开阔,西北部多荒漠、戈壁、东部和中部多肥美草原。黄 土高原: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云贵高原:高原大 部分地区地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两熟到三熟 柑橘、茶叶、油桐 公路、铁路、水运
八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
![八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1563291e4431b90d6c85c78c.png)
八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辽阔的疆域一、位置优越1、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2、海陆位置: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3、经纬度位置:⑴4°N—53°N;73°E—135°E,东西跨经度60多度(跨5个时区,相差4个小时),南北跨纬度近50度。
⑵大部分在中纬度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重要习题⑴Q: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有哪些?A:①纬度适中,气候温和。
②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
⑵Q:我国地理位置有哪些优点?优点是:发展农业生产地域广大,南北、东西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对外交往与合作我国东临太平洋,西靠亚欧大陆,为海上陆上对外交往与合作提供了有利条件。
发展海洋事业我国海域辽阔,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为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上运输事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国土辽阔1、领土的四端⑴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⑵最南端:海南岛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⑶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⑷最西端:新疆帕米尔高原上;2、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
位于俄罗斯和加拿大之后居第3位。
3、濒临的海洋:从北往南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及太平洋。
内海有渤海(最大的内海)和琼州海峡。
4、疆界及邻国:⑴陆上国界线长达2。
2万千米,相邻的国家有14个: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注意:克什米尔与我国相邻,但为一个地区)⑵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沿海分布着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和南海诸岛等岛屿,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日本、韩国、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3)我国的领海从(领海基线)算起,向海洋延伸12海里重要习题Q:说说我国东西端的晨昏差异和南北部的季节差异,并解释原因。
原因:①我国跨经度广,东边的时间比西边的时间早②我国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三、34个省级行政区1、三级行政区划:(基本为省,县,乡三级)⑴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⑵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⑶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
八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
![八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bf8010dd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17.png)
27.三大平原:东北平原----最大,黑土面积广大)、华北平原---地势低平,也称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河湖众多,鱼米之乡。
28.三大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最大)。
34.我国习惯从北到南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等,这样划分是根据≥10℃的活动积温来划定。
35.我国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降水时间集中在夏秋季节。
36.“雨极”降水最多的地方是台湾省的火烧寮。降水最少的是新疆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
37.根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将我国分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和干旱地区四种干湿地区类型。
21.中华五岳:东岳泰山(五岳之首)、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22.我国地势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特征: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我国三级阶梯平均海拔及主要地形类型一览表
地势阶梯
平均海拔(米)
主要地形类型
第一级阶梯
4000米以上
高原、山地
分界山脉
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沪或申
上海
江西省
赣
南昌
重庆市
渝
重庆
青海省
青
西宁
河北省
冀
石家庄
贵州省
贵或黔
贵阳
河南省
豫
郑州
甘肃省
甘或陇
兰州
山西省
晋
太原
陕西省
陕或秦
西安
山东省
鲁
济南
四川省
川或蜀
成都
湖北省
鄂
【优质文档】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详细版)
![【优质文档】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详细版)](https://img.taocdn.com/s3/m/57e99e5452d380eb62946dcf.png)
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辽阔的疆域一、位置优越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我国是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的国家(海陆位置)。
我国的纬度位置是约4°N~53°N。
纬度位置: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一小部分在热带,无寒带。
海陆位置: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1)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使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在夏季风湿润气流的影响下,降水丰富,有利农业生产;(2)海陆兼备(3)沿海有许多优良的港湾,便于发展海洋事业。
二、国土辽阔领土面积: 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
【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 2.2万多千米,陆上邻国14个。
我国陆上邻国逆时针依次为: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之一。
我国领海的宽度是(12海里)。
陆上相邻隔海相望:朝鲜越南我国的两个内海:渤海和琼州海峡。
我国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它们与太平洋连成一片,台湾岛东岸直接濒临太平洋。
我国沿海分布着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舟山群岛和南海诸岛等。
我国的三大半岛是: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和雷州半岛。
我国疆域示意:(P4)最北: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54°N);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135°E);最南: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最西:新疆的帕米尔高原(73°E)。
三、34个省级行政区(书P8,图册P7)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基本上划分为省、县、乡三级。
八年级地理(上)复习提纲
![八年级地理(上)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6894bb334b73f242326c5f01.png)
八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1.1 中国的疆域1、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差不多与整个欧洲的面积相等,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2、我国领土的四个端点:最北端: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最南端:曾母暗沙;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合处;最西端:新疆帕米尔高原。
3、我国濒临的海洋,由北向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我国的两个内海是指渤海_和__琼州海峡__;两个海峡是指台湾海峡和琼州海峡;三大岛是指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三大半岛是指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雷州半岛。
4、东海有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渤海有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
1.2 中国的行政区划1、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基本上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三级。
2、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 23 个省, 5 个自治区, 4 个直辖市和 2 个特别行政区。
3、北回归线自东向西穿过的我国四个省(区)是台湾、广东、广西、云南。
4、中国省级行政区之最:①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②邻国最多的省区是新疆(8个);③相邻省(区)最多的省区是内蒙古(8个);④跨经度最广的省区是内蒙古,跨纬度最广的省区是海南省;⑤我国人口最多省区分别是广东省;⑥我国人口密度最大的省区是江苏省,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省区是西藏自治区;⑦我国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直辖市是重庆市。
⑧我国民族最多的省区是云南省。
⑨经济特区最多的省区是广东省。
⑩我国位置最东、西、南、北的省区分别是:黑、新、琼、黑。
说明:记住它们的位置、名称、简称、行政中心,除标“☆”的省以外,其余的要记住它的轮廓;标“○”是边疆省区(9个),标“◇”是临海省区(14个)。
◇简称的由来:①全称中的一个字(像辽宁);②因历史得名(像陕西);③因山水得名(像湖南)。
◇北回归线穿过的四个省(自东向西):台湾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
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全)
![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全)](https://img.taocdn.com/s3/m/7016f43b87c24028915fc391.png)
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2、中国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一、了解我国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①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我国地形的特征(P24-29):地形复杂多样和高原、地面积广大(活动P26-27 1、2、3;P29-30 1、3)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并呈三级阶梯状分布三级阶梯界线的山脉: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和横断山脉;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P23活动1——4)构成各级阶梯的主要地形:第一阶梯主要由青藏高原构成;第二阶梯包括: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等;第三阶梯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等。
掌握:课本P22图2——2、24页图2——4地势对我国的影响:①气候: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了较为丰富的降水;②河流: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必然造成了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流入海洋。
古诗云“一江春水向东流”“大江东去”;③交通:一方面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另一方面,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不同的地形特征对人们生产生活的不同影响:P25图2-5五种基本类型都有,但以山地33%为多,高原26%,盆地19%,平原12%,丘陵10%,山区即包括山地、丘陵、崎岖高原部分占三分之二。
意义:①有利影响:地形多种多样,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
如平原具有发展种植业的优势,高原具有发展畜牧业的良好条件,山区在发展林业、副业、旅游业和采矿业等方面具有优势。
(我国山区面积广大,森林、矿产、水力、旅游资源丰富,所以在山区应大力发展林业,采矿业及旅游业。
)②不利影响:山区多,平原少,也给大规模商品化生产、生产管理带来了困难;同时,山区由于地形崎岖,交通闭塞,经济文化常常相对落后,并造成耕地资源不足。
精选初二上册地理知识点及复习提纲
![精选初二上册地理知识点及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78d3412f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ae.png)
精选初二上册地理知识点及复习提纲初二上册地理知识点一、地势和地形1、地势呈阶梯状分布⑴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西部多为山地、高原和盆地,东部则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⑵三级阶梯概况阶梯名称海拔高度主要地形类型主要地形区第一级阶梯4000米以上高原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东缘第二级阶梯1000~2000米高原、盆地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第三级阶梯500米以下丘陵、山地、平原、盆地相间分布东南丘陵、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⑶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对我国气候、河流、交通产生的影响:①对气候的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的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了丰沛的降水。
②对河流的影响:西高东低的地势,造成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奔入海洋;河流从高一级阶梯向低一级阶梯流动时,落差大,产生巨大的水能。
③对交通的影响: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但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2、地形复杂多样(P24中的图2.4)⑴四大高原的特点:青藏高原:世界屋脊,冰川广布、雪山连绵。
黄土高原:世界上面积最广的黄土分布区,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不平。
内蒙古高原:我国第二大高原,地面坦荡、一望无垠。
⑵三大平原特点:东北平原:我国面积的平原,地势坦荡,黑土广布。
华北平原:我国最完整的平原,又称“黄淮海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最低平的平原,河湖密布,的“鱼米之乡”。
⑶四大盆地特点:塔里木盆地:我国面积盆地,有我国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和我国内流河——塔里木河。
准噶尔盆地:我国面积第二大盆地,相对湿润。
柴达木盆地:我国地势的盆地,有“聚宝盆”之称。
四川盆地:也称“紫色盆地”,西部有面积较大的成都平原,农业发达,物产丰富,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详细版)
![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详细版)](https://img.taocdn.com/s3/m/fd94bd75168884868762d69f.png)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辽阔的疆域一、位置优越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我国是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的国家(海陆位置)。
我国的纬度位置是约4°N~53°N。
纬度位置: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一小部分在热带,无寒带。
海陆位置: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1)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使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在夏季风湿润气流的影响下,降水丰富,有利农业生产;(2)海陆兼备(3)沿海有许多优良的港湾,便于发展海洋事业。
二、国土辽阔领土面积: 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
【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2万多千米,陆上邻国14个。
我国陆上邻国逆时针依次为: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之一。
我国领海的宽度是(12海里)。
陆上相邻隔海相望:朝鲜越南我国的两个内海:渤海和琼州海峡。
我国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它们与太平洋连成一片,台湾岛东岸直接濒临太平洋。
我国沿海分布着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舟山群岛和南海诸岛等。
我国的三大半岛是: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和雷州半岛。
我国疆域示意:(P4)最北: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54°N);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135°E);最南: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最西:新疆的帕米尔高原(73°E)。
三、34个省级行政区(书P8,图册P7)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基本上划分为省、县、乡三级。
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全套
![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全套](https://img.taocdn.com/s3/m/29dd729a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cf.png)
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全套第一章地球与地图一、地球的形状和结构1. 地球的形状是什么?2. 地球的结构有哪几层?3. 每层结构的特点是什么?二、经度和纬度的概念1. 经度是什么?2. 纬度是什么?3. 如何测量经度和纬度?三、地球的运动1.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
2.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影响有哪些?3. 如何利用地球的运动制定日历?四、地图1. 地图是什么?2. 不同种类地图的特点是什么?3. 如何看懂地图?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一、大陆与海洋1. 中国沿海有哪些省份?2. 介绍中国的主要海湾、海峡、海岛、海滨海岸线。
二、中国的山地1. 中国最长的山脉是哪个?2. 中国的主要高原有哪些?3. 中国的主要盆地有哪些?三、中国的河流1. 中国的主要河流有哪些?2. 长江和黄河的流域分别是哪些省份?3.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有什么功能?四、中国的自然灾害1. 介绍中国的自然灾害类型。
2. 如何通过科技手段减少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第三章人口与城市一、人口问题1. 我国人口数量及结构情况。
2. 我国人口变化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二、城市问题1. 城市化的定义是什么?2. 中国城市化的现状和问题有哪些?三、世界人口和城市的分布1. 人口最多的洲是哪个?2. 世界城市化的发展规律。
第四章中国的区域文化传承与创新一、民族和民族地区1. 中国有哪些少数民族?2. 各少数民族及其聚居地的文化特点是什么?二、地区文化的特色1. 中国不同地区的文化特色是什么?2. 如何保护和发展地区文化?三、文化创新1. 什么是文化创新?2. 创新对于文化的意义是什么?第五章中国的经济一、经济形势1. 我国经济的发展阶段是什么?2. 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如何?二、区域经济1. 什么是区域经济?2. 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区域特征是什么?三、对外经济贸易1. 介绍我国的进出口贸易额情况。
2. “一带一路”倡议的内容和目的是什么?四、能源与环境保护1. 我国主要的能源有哪些?2. 如何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第六章世界地理一、世界地球与地图1. 世界地图有哪些类型?2. 各种地图的特点是什么?二、世界自然地理1. 大洲和海洋的特点是什么?2. 世界主要山脉、河流和湖泊有哪些?三、世界人口和城市1. 世界人口的分布情况。
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5a3ba4af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ba.png)
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第一章:地球的运动与地理位置•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四季的形成与原因•地理经纬线的概念与作用•地理坐标的表示方法第二章:地球的内部结构与地壳变动•地球的内部结构和构造•地壳的构成与地壳运动•地震与火山的形成原因•地震对地球的影响第三章:大气与天气•大气的组成与结构•不同气层的特点与功能•平均气温和气候的概念•气象因素对天气的影响第四章:水资源与水循环•水的重要性和分类•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分布与开发•水循环的过程与意义•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第五章:陆地资源与利用•自然资源的分类与特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森林资源与保护•矿产资源与利用第六章:人口与城市•人口迁移与种群变动•人口问题与控制•城市的定义和特征•城市规划与城市化问题第七章:工业与交通•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工业化的过程与阶段•交通方式的分类与特点•交通运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第八章:农业与农村•农业的经济地位和作用•农业生产方式的演变•农产品的分布与贸易•农村地区的发展与问题第九章:旅游与文化•旅游的意义和影响•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点•旅游业的发展与重要性•文化旅游的形式与实践第十章: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环境保护的目标和措施•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实践•个人责任与环保行动以上提纲为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的主要内容,通过对每章节的复习,可以对地理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和回顾。
希望本提纲能帮助你更好地复习地理知识,取得好的成绩。
八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
![八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3fddd21d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55.png)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辽阔的疆域一、位置优越【半球位置】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北半球。
【纬度位置及优越性】1、我国南北跨纬度广(近50度),大部分位于中纬度温带地区,小部分位于低纬度热带地区,没有寒带。
2、我国南北跨纬度近50度,由于高纬地区气温低,低纬地区气温高,所以气候南北差异很大,形成了不同的温度带和多种多样的气候类型,从而带来了自然环境的多样性,使动、植物资源丰富多样,并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旅游业等提供了有利条件。
【海陆位置及优越性】1、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2、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二、国土辽阔【辽阔的陆地领土】1、我国陆地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2、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相邻国家有14个。
3、大陆海岸线长18000千米,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
4、我国领土东西距离约5000多千米;南北距离约5500千米。
【领土四至】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ºN)。
最南瑞——南海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ºN)。
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ºE)最西端——新疆帕米尔高原上(73ºE)【广袤的海洋国土】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其中,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内海。
【主要岛屿】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000千米以上,沿海分布着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和南海诸岛等岛屿。
【我国14个陆上邻国和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口诀)东有朝鲜北蒙俄、西北吉塔哈萨克;西面巴基斯坦阿富汗、南有缅甸越南和老挝;西南不丹泥泊尔、印度西藏一山隔;隔海相望共六个、印马文菲日韩国;【中国之最】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我中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三、34个省级行政区【三级行政区划】为了便于行政管理,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全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州、自治县、市);乡(民族乡、镇)三级。
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考点汇总(优秀7篇)
![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考点汇总(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e9a9c707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f5.png)
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考点汇总(优秀7篇)掌握重要的复习资料,会让你的学习成绩更上一层楼。
下面是辛苦为朋友们带来的7篇《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考点汇总》,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朋友、小朋友们。
八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资料:刚果盆地地质特点篇一原为内陆湖,因地盘上升和湖水外泄,形成典型的大盆地。
是前寒武纪非洲古陆块的核心部分。
从盆地边缘向中央的岩层分布由老到新,依次为太古代基底杂岩、二叠-三叠纪砾岩、石灰岩和砂岩、侏罗纪卡罗系砂岩、洪积世和现代沉积。
地形周高中低,除西南部有狭窄缺口外全被高原山地包围。
内部为平原,面积约100万平方千米,地势低下,平均海拔300~500米,从东南向西北倾斜,多湖泊,有大片沼泽。
金沙萨北的马莱博湖海拔305米,为盆地最低处。
平原上刚果河及其支流具有宽广的谷地,排水不畅,河水漫出河床而形成大片沼泽。
孤山和丘陵平原外围有孤山和丘陵,高度为海拔500~600米,是平原和盆边高地的过渡带。
盆地边缘为一系列高原。
北缘为中非高地,平均海拔700~800米,为刚果河、乍得湖、尼罗河三大水系的分水岭;东缘为米通巴山脉;东南缘是南非高原北端的加丹加高原,为刚果河和赞比西河的源地;西南缘隆达高原是安哥拉比耶高原的北延,为刚果河、开赛河和安哥拉北部诸河的分水岭;西缘为喀麦隆低高原、苏安凯山地、凯莱山地和瀑布高原等一系列高地。
有刚果河及其支流形成的单一完整的水系。
总结:盆地南北均为高原,东部为东非大裂谷,缺口在西部即刚果河下游和河口地段。
刚果盆地包括了刚果河流域的大部,平均海拔400米,有大片沼泽。
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的整理篇二黑土的自然肥力很高,但耕性差,水分有效性低,在有动力机具和灌溉条件下,其农业生产潜力才可得到发掘。
黑土地在世界上仅有三大块,除了中国东北黑土外,还有两块分布在乌克兰大平原和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它们在开发过程中也曾经受到过水土流失的严峻考验。
乌克兰平原的面积约为190万平方公里,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的面积约为120万平方公里,它们和东北黑土地一样,都分布在四季分明的寒温带,由于植被茂盛,冬季寒冷,大量枯枝落叶难以腐化、分解,历经千百年形成了厚厚的腐殖质,也就是肥沃的黑土层。
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复习提纲
![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ffc28bfd2f60ddccdb38a077.png)
八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国土与居民第1课中国的疆域1、地理位置:海陆位置: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纬度位置: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部小部分位于热带;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
2、疆域:①疆域辽阔:南北跨纬度近50 度,长约5500千米;东西跨经度60多度,长约5000千米;②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陆上疆界22000多千米。
3、濒临海洋:①四海一洋:从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台湾岛东岸直接濒临太平洋。
②内海:渤海、琼州海峡。
③海岸线及岛屿:海岸线长约18000多千米,我国第一大岛是台湾岛,第二大岛是海南岛。
4、领土四至: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最西端在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最南端在南海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
5、邻国:陆上临国共有14个,为朝鲜、俄罗斯、蒙古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为韩国、日本、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4、位置的优越性:①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部一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南北跨纬度很广,气候差异大、类型多,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②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东部沿海多优良海港,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和国际贸易。
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便于与众多临国发展边境贸易。
第2课行政区划1、三级行政区划:基本划分为省、县、乡三级。
2、省级行政区:共34个,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北回归线自东向西穿过的省是台湾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
记住各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及行政中心:北京市京北京;天津市津天津;上海市沪上海;重庆市渝重庆;香港特别行政区港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澳澳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乌鲁木齐;宁夏回族自治区宁银川;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南宁;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呼和浩特;西藏自治区藏拉萨;四川省川或蜀成都;甘肃省甘或陇兰州;贵州省贵或黔贵阳;陕西省陕或秦西安;云南省云或滇昆明;福建省闽福州;江西省赣南昌;安徽省皖合肥;浙江省浙杭州;山东省鲁济南;河南省豫郑州;湖北省鄂武汉;山西省晋太原;湖南省湘长沙;广东省粤广州;海南省琼海口;河北省冀石家庄;辽宁省辽沈阳;吉林省吉长春;黑龙江省黑哈尔滨;青海省青西宁;江苏省苏南京;台湾省台台北。
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fa5aa5fc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04.png)
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地理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只要掌握了正确的复习方法,地理的学习起来会轻松很多。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金砖四国”之一)一、辽阔的疆域1、位置优越⑴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
⑵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⑶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
⑷位置优点发展农业生产我国地域广大,南北、东西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对外交往与合作东濒太平洋,多优良港湾,海上交通便利,有利于同海外各国友好往来;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与多国接壤,使我国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往来。
发展海洋事业东临太平洋,沿海多优良港湾,便于开发各种海洋资源。
其它造就了我国丰富的旅游资源,如北国冰雪、南国热带风光。
2、国土辽阔⑴陆地面积:约960万Km2,差不多与整个欧洲的面积相等,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在世界各国中居第3位,是世界上面积较大的国家。
⑵领土四至: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南北相距约5500千米。
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E);最西:x 疆的帕米尔高原(73°E);最南: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最北:黑龙江省漠河以北主航道的中心在线(53°N)。
⑶陆上疆界:2万多千米;海岸线:1、8万多千米。
⑷陆上邻国:陆上邻国(14个):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⑸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⑹ 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渤海、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
渤海有我国的盐场——长芦盐场,东海有我国的渔场——舟山渔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第一章辽阔的疆域1、从东西半球来看,中国位于(东半球)。
从南北关球看,中国位于(北半球)。
从世界大洲和大洋的位置看,中国是(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的国家,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2、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与整个(欧洲)的面积差不多。
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我国领土南北跨越的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3、我国领土的四至点: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相邻的国家有(14)个。
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4、我国濒临的海洋,由北向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5、东海有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渤海有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
6、我国疆域辽阔,现行的行政区划基本上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三级。
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 )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7、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约为(亿),居世界(第一)。
为了使人口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我国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计划生育的根本措施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8、中国的人口分界线是(黑龙江省黑河到云南省腾冲),人口分布(东多西少)。
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9、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共有(55)个。
我国的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接近全国总人口的(92%);其他民族人口仅占(8%),被称为少数民族。
我国的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
10、汉族分布遍及全国各地,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
全国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等边疆地区。
各少数民族分布具有(大杂聚、小聚居)的分布特点。
我国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1、我国的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西部多以(山地、高原和盆地)为主。
东部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一、二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二、三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第一阶梯青藏高原雄居西南,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
2、四大高原是:(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大盆地是:(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三大平原是:(东北平原<我国最大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鱼米之乡>)。
3、黄土高原的特征质地疏松,缺乏植被覆盖的地方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内蒙古高原的特征(地面平坦,一望无垠),青藏高原的特征(冰川广布),云贵高原的特征(地面崎岖不平)。
4、(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内中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准噶尔盆地:我国第二大盆地。
(柴达木盆地)被美誉为“聚宝盆”。
(四川盆地)有“紫色盆地”之称。
中华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衡山;中岳嵩山。
5、我国山区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 2/3)。
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是(崩塌、滑坡、泥石流)。
开以利用山区和时候,要特别注意(生态环境建设)。
6、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我国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受(纬度位置)的影响。
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漠河),夏季最热的地方是(新疆吐鲁番)。
号称我国“三大火炉”的是(重庆、武汉、南京),(纬度位置)是影响我国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7、秦岭—淮河一线,是(1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8、我国的(季风气候)显着,季风气候最显着的气候特征是(雨热同期),带来的灾害性天气有(寒潮)、(干旱)、(洪涝)、(台风)。
9、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我国从北到南可以划分为五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是(活动积温)。
9、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是(台湾的火烧寮),降水最少的地方是(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
一个地方的(降水量和蒸发量)对比关系,反映该地气候的(湿润程度)。
(锋面雨)又称梅雨,主要发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
10、干湿地区的划分是依据气候的(干湿程度),我国四个干湿区是(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植被由东向西分别是:(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
11、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
12、我国的河流分为(外流河)和(内流河)。
最后注入海洋的河流,叫做(外流河),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做(内流河)。
(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河水主要来自昆仑山、天山等高山冰雪融水。
我国汛期最长的是(珠江);流量最大的是(长江);结冰期最长的是(黑龙江);含沙量最大的是(黄河)。
13、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具有(塞上江南)的美称。
世界上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河是(京杭大运河)。
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阳湖)。
14、黄河发源地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呈巨大的(“几”)字型,黄河全长(5464千米),是我国(第二)长河,最终注入(渤海)。
黄河上中游的分界是(河口),中下游的分界是(孟津),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下游形成(“地上河”)。
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治沙),根本措施是()。
15、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山脉),它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最终注入(东海)。
长江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世界(第三长河),有(“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之称。
长江上游中游的分界(宜昌),中游和下游的分界(湖口)。
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
有“九曲回肠”之称的是(荆江),本河段的治理措施是(裁弯取直)。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1、自然资源可以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对于可再生资源,如果利用合理,并注意保护和培育,便能实现永续利用;对于非可再生资源(主要是矿产资源),我们应该十分珍惜和节约使用。
2、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3、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的状况把土地资源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
我国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小,且各类土地资源所占的比例不尽合理,主要是(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特别是(人与耕地)的矛盾尤为突出。
4、土地资源的人为破坏现象有(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乱占耕地)。
土地资源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6月25日)是世界土地日。
5、地球上的水,海洋水占(97%),淡水资源占(%)。
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绝大多数为两极和高山的冰川,其余大部分为(深层地下水)。
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和浅层地下水。
(3月22日)是世界水日。
6、我国水资源总量少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位于世界(第 6 位),若按人均计算,则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
从时间分配看,(夏季)降水集中,(冬春)季降水少。
有效调控径流和水量的季节变化的措施是(兴修水库);从空间分布看,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特别(华北和西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进一步加剧了北方的缺水状况。
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是(跨流域调水)。
(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长江水系水调到缺水严重的华北、西北地区。
针对我国水资源严重紧缺的问题,(节约用水)尤为重要。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1、经济发展的“先行官”是(交通运输)。
历史上我国着名的四大“米市”是(无锡、芜湖、九江、长沙)。
在各种交通运输线中,(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
经过西藏省的铁路是(青藏铁路)。
2、贵重或急需的货物而数量又不大的,多由(航空)运送。
容易死亡或变质的货物,多采用(公路)运送。
大宗笨重货物,远距离运输,一般选择(水运、铁路)运送。
3、(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民的基础产业。
农业的生产部门有(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
粮食作物中的水稻、小麦公布呈现(南稻北麦)格局。
油料生产形成了(长江油菜带)和(黄淮花生区)两大生产区。
糖料作物则呈现明显的(南甘北甜)的分布特点。
棉花生产以北方为主,形成了(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三大棉区。
4、(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北京的中关村)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开了试验区。
高新技术产业主要特点(1、从业人员中,科技人员所占的比重大。
2、销售收入中,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费用比例大。
3、产品更新换代快。
)高新技术产为是以(电子和信息)类主业为“龙头”产业。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民区多依附于大城市,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点。
5、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一方面要考虑(自然环境)的差异,另一方面要考虑(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