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探索
加强培养培训改革创新,促进职教师资素质提高——广东技术师范学院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实践
、
三 项 “ 国 领 先 ” 即 “ 职 招 生 规 模 全 国第 一 、 职 全 , 中 中
范学 院 既是全 国 8所独 立设置 的职技高 师 院校之 一 , 又 是 全 国和 广东 省 重点 建设 的 职教 师资 培 养培 训 基地 之
全 国第一 、 中职毕业生就业率全 国第一 ” “ 、 办学体制机制
开展高质量职业教育 的基本保 证 ,而要有 效加强职教师 资 队伍建设就必须加大新教 师培养 和在 职教师培训两方 面 的改革创新力度。为此 , 以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为主要 任 务 的广东技术师范学 院 ,致 力于职教 师资培养模式改革 和培训模式创新 ,力争 为广东职业 教育事业发展做 出应
有 的贡 献 。
一
创新和人才 培养模式改革 全国领先 ;探索 构建现代职教 体系 、 中高 职衔接一体化培养 技能型人才 全 国领先 ; 能 技
人才培养水平全 国领先”1 但同时 , [ ] 。 广东 也是职教师资缺
口量 较 大 的省 份 之 一 。
百年大计 , 教育为本 。 教育大计 , 教师为本 。 国传统 我 上非 常重视师范教育 , 但在 相当长 的时期 里 , 师范教 育主
育 发 展 与 经济 社 会 发 展 相 辅 相 成 , 相 促 进 。 国家 重 视 互 在
地认识 到 , 整体来 说 , 从 职教师 资数量 不够 、 结构不 合理 和素质亟待 提高的问题还未得 到根本 的改 善。这一现象 在广 东更为 明显 , 尤其是 “ 双师 ” 素质 问题更 是突 出 。为
项 发 展 指 标 位 居 全 国前 列 ,0 O年 一 举 夺 得 四个 “ 国 第 21 全
关于职教师资培训的探索
专 业 号 序
课程 名称
专业 序号
1 OF I 2 0 FCE 0 0应用 2 I NTNE T技 术
1 P ROT L 9应用 E9 电 2 单片 微处理 器 应用 与开发
开 座谈会 ,听取 学 员的意 见 。 每 期 培 训 班 学 习 结 束 ,都通 过 问卷 调查 等 形 式征 询学 员对培 训课 程 的
(8 0 5 3) 2 0
设职 业教 育 师资培 训 基地 。 自此 ,我 们 认真 落实 《 关 于 进 一 步 加 强 中等 职 业 教 育 师 资 培 训 基 地 建 设 的 意 见 》 ( 职 成 [00 教 2 0 3 9号 )精 神 ,坚 持改 革 ,积 极 实践 ,探 索 适应 中等 职业 教 育改 革 和发 展需 要 的9 币资 培 训工作 的 新思 想 、新 方法 ,组 织 和开 展职 教师 资 培 训 工 作 。至 今 ,已举 办 了数 控技 术 、电气 控 制 技术 、 电子 与信息 技术 等专 业 国家 和省 、市级 骨干 教 师培 训
班 ,1期共 1 1 8班 。为广 东 、广 西 、海 南 、贵州 、湖 北 、河 南 、河北 、新疆 、青 海 、北 京 、江西 等地 的 职 业 学 校培 训了骨 干教 师 7 3人 。 0 近年 来 ,根 据 中等 职业 教 育教 学改 革 的需 求 ,我 校 先 后开发 了先 进 制造技 术 、电气 控制 技术 、电子 应
1 计算 机 网络技 术 1 1 A OCA 0 0应 用提 高 UT D2 0 2 cA ( xA 电子 图板) 应用
3 MAS E T RCAM71 .0应用 先 4 P RO/ 2 0 1 E 0 0应用
进 5 CI MAT . PON 应 用
项目教学法在“3+2”职教师资人才培养的探索
项目教学法在“3+2”职教师资人才培养的探索[摘要]职业师范教育“3+2”模式是在高职高专“理论够用,重在技能”的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后的教育,项目教学法就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突破,不仅便于学生以项目为主线,把课程的零散知识点串联起来,强化学生对课程相关知识的理解记忆,而且使学生通过真实项目案例的教学与实训,强化了学生从事数据库开发与应用的能力,大大地提高了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3+2”模式探索一、引言广东省教育厅提出职业师范教育“3+2”模式,把职业高校、师范院校、职业中学贯穿起来,为职业师资招生、培养和就业开拓了一条光明道路。
计算机专业是国家产业政策重点扶持专业,广东省也把计算机产业作为重点发展产业之一,人才需求与其他省份相比要高很多,而且对不同层次的计算机应用人才的需求也会全面展开。
我校计算机专业招收“3+2”师资已经有两届,在教学与管理中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绩,特别是在《数据库与信息管理技术》的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
1.考生来自全省各个职业院校,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理论水平参差不齐。
对他们在高职院校期间所学的内容深入了解较困难,各校的学生所强调的能力都不同。
2.任课教师压力大。
任课教师要面对水平相差巨大的学生群,而且要把课讲得精彩,这样做起来难度相当大,而且学生对教师的期望值也远超过原来的院校,教师的备课工作量十分巨大。
3.一些学生对《数据库与信息管理技术》课程兴趣不大,习惯于原来院校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要么认为动手能力可以代替一切,要么认为理论更加重要,这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也与我们招收“3+2”学生的初衷背道而驰。
4.从高职院校来的学生大都没有做好当职业中学教师的准备,教师素质基础较弱。
短时间把他们训练成一名合格的职业中学教师,难度相当大。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认为“3+2”教学模式改革,就需要不断的摸索。
在课程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1],从教学项目选择、项目教学设计、项目效果评估等方面入手、强化实践环节,以求理论学习与技能实训相结合,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项目的创造实践活动,使学生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真实任务中的困难和问题,从而提高升学生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面向中职骨干教师实施有效培训的探索与实践
块 , 虑 到 学 员 的 学 历 层 次 基 本 上 是 在 大 考 学 本 科 以 上 , 有 较 强 的 自学 能 力 , 且 大 具 并 部分学 员对专业理论知识有一定 的基础。 因此 , 我基 地 采 用 “ 度 培 训 ” 策 略 , 发 适 的 即 放 给 学 员 相关 学 习 资 料 , 并 不 系统 、 整 但 完 地 进 行 讲授 , 而是 根 据 “ 度够 用 ” 原 则 , 适 的 由任 课 教 师 选择 一 些 对 实 施 有效 培 训 具 有 指 导 意 义 的 内 容 向学 员讲 授 , 余 的 内 容 其 留给 学 员 自学 。 有 限 的培 训 时 间 , 施 专 在 实 业理 论 知 识 适 度 的 培 训 , 保 证 有 效 培 训 是 的关键措施 。
1职教形势与发展 、 专业前沿技术模块 , 实 施广度的培训
据摸 底调 查 , 自教 学 一线 的 中职 教师 来 对职 业教 育 目前的 形势 及 发展趋 势 、 国内外 先 进 的职 业教 育 理 念 、 业 前沿 技 术 方面 , 专 了解 及认 识都 是局 部 、 狭窄 的 。 因此 , 这个 在 培 训 模块 , 基地 安 排 “ 国职 教 事 业现 状 我 我 及 发 展趋势 ” “ 国职 业教 育现 状及 理念 ” 、德 、 “ 数控 技术 前 沿及 发展趋 势 ” 系列 讲座 , 等 聘 请省 教育 厅主 管职 业教 育的 领导 、 我校赴 德 5撰 写论文模块 。 具有一定难度的培训 进 修访 问学 者 教授 、 控技 术专 业博 士 教授 数 据 了解 , 中职 学 校 教 师 一 般 是 在 需 要 担 任 主 讲 。 过 培训 , 学 员在 这 个模 块 的 评 职 称时 , 会 被 动地 撰 写 研 究论 文 , 习 经 使 才 不 知 识 面得 到 扩 宽 , 到 了广 度的 培 训 目的 。 惯 经 常性 地 、 动地 进 行 研 究和 写作 。 达 主 一些 教 师 缺 乏 写作 思 路 , 新 意识 不 够 、 创 写作 能 2专业教学法模块 , 实施深 度的培训 力不 强 , 题 目选 定 、 料 收 集 、 对 材 归纳 总 结 虽然 学 员对 专 业 教 学 法 有 一 定 了 解 , 及 提 炼 方 面 的 能 力 较 差 。 不 进 行 针 对 性 若 在 教 学 实践 中 , 有 一 定 的应 用 体 会 , 对 指导 , 员的 论文 往 往 只 是 简单 的 总 结 , 也 但 学 或 专 业 教学 法 理 论 方 面的 了解 和认 识 的 深 度 是 观 点陈 旧 , 或是 有 涉 嫌 网上 下 载 、 抄袭 之 不 足 , 不能 很 好 地 结 合学 校 条 件 、 并 自身 条 嫌 , 不 上 是 教 学 研 究 论 文 。 谈 因此 , 导 学 指 件 , 教 学 法 相 关 理 论 灵 活地 应 用 到 教 学 员撰 写 论 文 是 具 有 一 定 难 度 的 培 训 工 作 。 将 实践 当中 , 能取 得理想 的教学 效果 。 不 因 针 对 学 员 的 具 体 情 况 , 基 地 聘 请 专 我 此 , 这一 培 圳模 块 , 基 地 加深 专 业 教 学 业上 造 诣 较 深 、 究 课 题较 多 、 究能 力 较 在 我 研 研 理 论 方 面 的 传 授 , 学 员学 习到 系统 的 专 强 的 博 士 教 授 担 任 论 文 指 导 教 师 。 从 讲 让 先 业 教学 理 论 知识 。 且 在教 学 过 程 中 , 讲 解论 文 格 式 开始 , 并 主 然后 从选 择 题 目、 材 搜 素 教 师 引 导 学 员结 合 各 自学 校 的 具 体 情 况 、 集 、 点 提 炼 、 作 技 巧 等 方 面 入 手 , 期 观 写 中 结 合每 位 学 员 的教 学 经 验展 开 广 泛 的 交 流 检查 写 作 进 度 , 后 审 阅 论 文 并 提 出 修 改 最 与讨 论 , 同探 讨 专业 教 学 法 的 实践 案 例 , 意 见 。 共 归纳 总 结 出 一些 行 之 有 效 的符 合 各 自学 校 特 点 的 专 妲 教 学 方 法 。 过 这 一模 块 的 培 6企业 实践模块 , 经 扎实有度的培训
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摘要分析了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措施,以巩固和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水平。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问题;措施1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职业学校主要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为社会直接培养从事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一线应用型、技术型、实用型人才的学校,这既是职业学校的特色,也是职业学校的立足之本。
除此之外,职业学校还要承担大批劳动力转移培训任务。
无论是培养学生,还是承担大量劳动力转移培训任务,关键需要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尤其是“双师型”教师。
但从现实情况来看,职业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却很不令人满意,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教师数量不足,尤其是专业教师数量严重不足2004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包括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共有11 712所,招生526.2万人,专任教师63.27万人,按师生比1∶15计算,需要87.06万教师,目前尚缺20多万教师。
而2010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达到800万人,教师至少缺额60万人[1]。
1.2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一是文化课教师比例过高,专业教师比例过低。
二是年龄结构不合理。
由表1可以看出,中专和职高2类学校35岁以下的年轻教师比例过高,其中中专为56.76%,职高为61.20%;而教育经验较为丰富的中年教师比例过低,中专为26.96%,职高只有20.67%。
教师队伍年轻化在某种程度上是好事,但中老年教师所占比例过低,势必影响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
因为年轻教师大多刚从学校毕业,没有实践经验,只懂一些书本知识,年轻教师数量越大,技能教学问题就越突出。
三是职称结构失调。
由表2可以看出,中专、职高高级职称比例过小,分别为17.92% 和9.93%,初级职称比例过高,分别为31.56% 和49.81%,这反映了职业学校普遍缺乏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省级培训工作探索与实践——以吉林省为例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省级培训工作探索与实践
— —
以吉林省为例
龚 玲
长春 10 2 ) 3 0 2
( 吉林省教育 学院,吉林
摘
要
办学思想 的贯彻 , 培养模式的转 变, 学质量的提 高, 教 最终是要 通过教师来 实现。基 于此 , 高 提
中 职教 师的整体素质 , 对于提 升 中等职业教 育质量具有 重要 意义。提 高 中职教 师的整体水平 , 必须在 国家级
职业教育信 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 加 学 习效率 。
快职业 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 ,
文化 基础课 要 坚持 以“ 需 、 必
业 院校 的教学 资源优 势 , 设立 中职
教师省级培训基地 。
( ) 立 中职教 师 省级培 训 二 建
培养 适 应教育 信 息化要 求 的师资 够 用 ” 为度 , 重视 学生 知识应 用能
( ) 强教 学研 究指 导 , 挥 一 加 发
教研 成 果 的 引领 作 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动, 实现主题讲座 与听课 、 评课 、 实
践活动相结合 ; 学科 ( 结合 专业 ) 课 程 改革的实施 , 加强课 堂教学改革
职教师 的整 体水平 , 仅仅依 靠 国家
加 强对 职业 与 成人 教育 教学 的研讨 。
利用近些 年职业教育教研成果 , 构
学院、 吉林农 业大学 、 春汽 车工 长
管 理工作 的研 究 , 根据不 同专 业 、 业 高 等专科 学 校 3 全 国重点 建 个
学科教学 目标和学生学 习规律 , 深 设 的职教师 资培训 基地的基础上 ,
建信息 化教学资源网络平 台, 加强 化 教学 改革 , 优化 教学过 程 , 提高 充分发挥省属 高校 、 国家级重点职
高职院校教师“多元一体化”培训体系的构建探索
高职院校教师“多元一体化”培训体系的构建探索作者:王晓丽孙浩刘纯龙来源:《职业技术教育》2021年第08期摘要高职院校教师培训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以“多元一体化”思维,重塑培训体系内外部结构,对于推动高职院校教师培训工作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多元一体化”高职院校教师培训体系,是将“多元一体化”思路融入新时代高职教师培训要求,以提升教师培训质量为核心,集内容多元、方式多元、主体多元、评价多元为一体的新型教师培训体系。
这种培训体系在实践中可以通过标准先行、摸清需求、协同发力、跟踪评价等途径,推动高职院校教师培训体系一体贯通,实现培养“专家型”“技能型”“双师型”高职院校师资的目标。
关键词高职院校;多元一体化;教师培训体系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1)08-0055-05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特殊类型和重要组成部分。
相比其他国家而言,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态势迅猛。
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密切的教育类型,高等职业教育承载着为经济社会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时代使命,甚至与“中国制造2025”“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国家战略的顺利实施息息相关。
教师作为高职院校人才队伍的中坚力量和中流砥柱,其知识技能的强弱、专业发展的快慢、综合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也是完成时代使命的重要保障。
作为高职院校教师专业成长的“蓄水池”“加油站”“助推器”,教师培训是提升高职院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载体。
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强对高职院校教师培训的研究与实践,责任重大、意义深远。
新中国成立初期,受历史条件影响,一段时期内高职教育并没有形成独立的教师培训体系。
改革开放后,高职师资培训体系逐步建立并不断发展壮大,大致经历了初始起步、探索发展和丰富完善三个阶段,主要标志有独立设置培养职教师资院校、建立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师资培训走出国门并不断深化、依法开展师资培训、师资培训研究成果日益丰硕等。
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相关政策研究——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的政策研究
刘 师 资 建 设 丹
Te h r G wt ac e s r h o
: 职 教 师 资 队 伍 建 设 的 相 关 政 策 研 究
墨汉术报。 武技学 八 职学二 年 业院。
摘
要 :结合我 国职教师 资培养培训 基地建设 的现状 , 对相 关政 策进 行 了脉 络分析 , 并对 其 中的 几方面 问题提 出了建议 , 以期对我 国相 关政 策的研 究和 制定有所启示 。
关键词 :职教师 资; 培养培训基地 ; 意见 ; 监督 ; 评估
中图 分 类 号 :G 1 75
业 技 术 师 范 院校 ( 括 二 级 学 院 ) 建 立 和 发 展 对 职 教 包 的
点 职 教 师 资 培 养 培 训 基 地 ,同 时 依 托 大 型企 业 建 立 了 3 6个 全 国职 教 师 资 专 业 技 能 培 训 示 范 单 位 ,且 建 成 1 0多 个 省 级 职教 师 资 培训 基 地 。 基 地 学 校 积 极 开 展 3 各 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工作 , 绩显著 。 成 ( ) 成 中等 职业 学 校 骨 干 教 师 国 家 级 培 训 任 务 , 1完
人 。
_汉 术学。年 武业学报。 职 院二八 技
人 ,实 习 指 导 教 师 1 3 7 4人 ,完 成 校 长 培 训 任 务 2 3 80
在 看到 职教 师资基 地建 设 的巨大效 益 的同时 , 我
们 还 应 正 视 职 教 师 资 培 养 培 训 基 地 现 存 的一 些 问题 。 ( ) 术水 平 、 学 水平不高 ; 1学 教 () 究能力 、 2研 实践 能 力 不 高 ; ( 3)大 部 分 基 地 还 未 形 成 一 整 套 具 有 职 业 教 育 特
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省级培训的探索与实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 科研 能力 薄弱。 . 通过对学员提交的《 河北省中 种 困
等 专 业 学 校 专 业 骨 干 教 师 培 训推 荐 表 》 计 发 现 , 统 发 平 的・
表过 教育 教学或科研方面论 文的 占 7 . 28 %。但 问卷
调 查显 示 ,0 %的 学 员 认 为 发 表 论 文 主要 是 为 了评 提 高 8. 6 职 称 , 提 高 待遇 。54 以 9. %的 学 员 表 示 对 科 研 感 兴 趣 , 理 论
整 理 资料 的 能力 较 弱 。 法、
二 、培 训 工作 的开 展
科研
置平职骨 教这教 l标业干 i高高专 水学训合 业践教新 师“造现 中为指力 平专目本 起师师、 理教育能 培的就和 训中出 的双标 骨学和 论素一 中‘教 等等, 职。充 干师一 水能学 的质大 业”批 示力分 目提工 范强作 学学 育优 是一 作, 、计 实校 校在 教秀 用划 :培 家高 型体 ’
中等职业教 育
21 0 0年 第 2 6期
干教 师省 级培训 的 与实践
学院 齐秀东 马 秀兰 王 晶
陵骨干教 师知 识和 能 力方 面存在 的不足 . 结合他 们专
训 理念 , 创新 骨干 教 师省级 培训 工作 方法 , 培训 内 在 更骨干教 师 的考核 与评 价等 方 面进 行 了探 索与 尝试 。
高 计 划 的重 要 内 容 和 主 干 项 目, 计 划 在 2 0 ~ 0 0 0 6 2 1
I .知识结构不够合理。学员对专业知识的掌握 教师素质提高计划, 并将专业骨干教师培训作为素质 提 较 为 扎 实 , 他 们 对 现 代 教 育 理 论 、 材 教 法 、 研 但 教 科
大学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十一五”工作总结
大学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十一五”工作总结次十一五期间,我校基地在认真学习领会《关于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建设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十一五期间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文件精神的基础上,扎扎实实地开展了基地建设的各项工作。
五年来,在上级主管部门的直接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我校职教师资培训基地紧紧围绕职业教育和中职师资队伍建设主题,充分依托学校学科、专业和师资优势,结合社会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
现将十一五基地主要工作总结如下:一、基地基本情况1、基地组织领导机构为加强基地建设,学校成立了以校、院两级有关领导组成的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学校常务副校长周新国教授担任领导小组组长,继续教育处和相关学院主要领导任副组长,成立了基地办公室,并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同时建立了由校机关职能部门和各专业有关负责同志组成的专兼职结合的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的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职责,保证了基地建设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2、基地规章制度建设为了保证基地工作规范、有序、高效的开展,根据职教师资培训工作要求,学校建立了相应的基地工作制度,如《中职学校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班管理规程》、《关于中职师资培训项目申报与管理的规定》、《关于制定国家级培训班培训方案的意见》、《国家级培训班学员申报职业资格等级规定》、《国家级培训班督导工作规定》、《国家级培训班优秀学员评选办法》等规章制度20多项,印制成册,发放给工作人员和培训学员使用,为基地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3、经费投入使用情况十一五期间,为进一步加强基地品牌建设,提高基地培训工作的质量和时效性,五年来累计投入资金14259万元,有效保证了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工作有序开展。
十一五期间经费投入使用情况详见表一。
表一经费性质年份经费投入基地建立以来地方财政经费投入 20** 5020** 4020** 22420** 16020** 41220** 393小计 1279基地建立以来学校经费投入 20** 6020** 4020** 4020** 4020** 120** 800小计 12980合计 142594、教学实验设施设备建设首先加大了对基地硬件设施经费投入。
总结经验不断开拓扎扎实实地做好职教师资基地建设工作
口职 业教育 与成人教育 司副司长
王继 平
—≮ 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蕾工作的前期{索 H 采
教 师 的 来 源 渠 道 和 培 训 形 式 问 题 ,一 直 是 中 学 、 南 大 学 、西 安 交 通 大 学 、 川 大 学 等 8所 高 东 四
I9 9 9年 1月 , 务 院 批 转 教 育 部 《 向 2 国 面 1世 纪 教 育 振 兴 行 动 计 划 》 出 :依 托 普 通 高 等 学 校 、 提 “
高等职 业技术学 院 , 点 建设 5 重 0个 职 业 教 育 专 业 教 师 和 实 习 指 导 教 师 培 训 基 地 , 方 也 要 加 强 职 业 地
数 量 的 职 业 教 育 师 资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缓 解 职 业 学 校 专 业 课 教 师 和 实 习 指 导 教 师 数 量 不 足 的 矛
个 专 业 都 需 要 一 定 时 间 和 资 金 建 设 ,否 则 ,即
使 是 有 某 些 专 业 ,这 些 专 业 的 培 养 质 量 也 是 无 法
资 培 训 基 地 ,这 是 我 国 在 探 索 建 立符 合 中 国 特 色 职 业 教 育 师 资 培 养 培 训 支 撑 体 系 方 面 的 两 个 重 要 阶 段 。职 业 技 术 师 范 学 院 的 建 立 和 职 业 教 育 师 资 培 训 基 地 的 建 立 ,为 职 业 学 校 培 养 培 训 了 一 定
等 职 业 教 心 实 际 上 就 是 如 何 构 建 一 个 中 等 职 业 教 育 师 资 培 养 和 培 训 支 撑 体 系 问题 。 为 此 , 国 家
和 地 方 教 育 部 门 及 其 工 作 者 一 直 在 努 力 探 索 培
扎扎实实做好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建设工作
年 多 来 ,各 职 教 师 资 培 训 基 地 ,较 好 地 完 成 了 。 世 纪 目 跨 丁工程 ”有关 中等职业学 校骨干
一
教 师 国家 级 培 训 任 务 ,共 培 训 教 师 7 9名 。启动 了中等 职业 学 校教 9 师 在 职 攻 读 硕 士 学 位 工 作 。经 与 国 务 院 学 位 办 协 商 .从 2 O O O年 开 始 ,每 年 招收 10 0名 左 右 的 中 等 0 士学 位 。 2O O O年 已在 1 具 备 条件 的全 国 3所 重 点 建 设 基 地 学 校 招 收 中 等 职 业 学 校 教 师 在 职 攻 读 硕 士 学 位 ,录 取 了 9 8人 。2 叭. 又 组 织 第 二 4 o 年
、
搞蜒取救 厣囊墙{ 薰地 l I
t设,努力掬蕈l 申 鸶础 重 师 批障 等 曛
资培 训 基地 啊培
学 校鲠鲕 参 Ⅱ 了国家
为 了搞 好 全 国 重 点 建 设 职 业 教 育师 资培 训基地 建 设工作 ,19 99
组 织 的在 职攻 读 硕 士学 位考 试 , 计 划招生 12 人 。 帅
不 断 规 范培 训 基 地 管 理 为 了搞
好 基 地 建 设 ,多 数 基 地 学 校 都 建 立 了 专 门 的 组 织 机 构 ,成 立 了 基 地 领 导 小 组 ,建 立 了 培 训 基 地 办 公 室 ,配 备 了 专 职 工 作 人 员负 责 基 地 日常 工 作 ;制 定 了 基 地 发 展 规 划 、经 费管 理 办 法 、师 资 队 伍 建设 规 划 、教学 工 作管 理办 法 、 教学 质 量 评 价 方 案 等 备 项 规 章 制 度 .为搞 好基 地 工作 奠定 了基 础 。 2加强重. 点专业 建 设 , 保 培 确 养培训 质量 为适 应 中 等 职 业 学 校 专 业 调 整 的需 要 ,很 多 基 地 学 校 在 调 查研 究的 基 础 上确 定 了 2 3  ̄ 个 需 求 量 较 大 的 专 业 ,井 进 行 重 点 建 设 。 目前 ,5 2个 重 点 建设 基 地 中 拭设有 1 2大类 站 个 重 点建设 专 业 ,覆 盖 了 唪 等 职 业 学 校 所 开 设 的 大部分 主干 专业 建 设一 支 高素 质 的教 师 队伍 , 是 提 高 培 训 质 量 的 根 本 保 证 。上 海第二工业 大学 为了建设 一支熟 悉 职 教 教 学 特 点 、具 有 较 强 实 践 操 作 能 力 的兼 职 教 师 队 伍 ,建 立 了兼 职 教 师 信 息 库 ,设 立 了 专 家
广东省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探索
《 珠江三角 洲地 区改革发展规 划纲要(0 8 0 o年), 2 0  ̄2 2 ) )
要求“ 以中等职业教育 为重点, 力发展职 业教育 , 先 大 率
实现农村 中 职业 教育免费 。推进校企合 作, 等 建设集 约
化职业教育培训基地 ,面 向更大区域配置职业技术教育 资源 ,把珠江三角洲地区建设成为我国南方重要 的职业 技术教育基地 ”职业教育 已被列为教育事业发展的重中 。 之重 。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 业教育 的决定》( 《 以下简称 《 决定》 的要求,实施职业院校 教师素质提高计划 , ) “ 地方 各级财政要继续支持职业 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和 师资培训工作 。 在“ u 十一五’ 间, 期 中央与地 方政府将增
加 lO亿元 以促 进 投 资 职 业 教 育事 业 的发 展 。 O ( ) 校 数 与在 校 生 数 一 学
重大 战略部署 , 大力发展 中等 职业技术教育是贯彻这 一 战略的重 要举 措, 也是职业 技术 教育发展的一次极好 历 史机会 。 从产业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内在 规律及其相 互关系来看 , 推进“ 双转 移 ” 略必然要 求中职教育作 出 战
20 0 5年 1 , 国务 院 召 开 “ 国 职业 教育 工 作 会 1月 全
议 ”会议对职业教育 的师 资问题给 予了充分 的重视 , , 明
确 了职 业 教 育 师 资 队伍 建 设 的指 导 思想 和 总体 目标 , 从 战 略 的 高 度 总 结 了职 业 中 学 教 师 队伍 的 建 设 在 职 业 教 育 中 的重 要 作 用 。在 师 资 队伍 建 设 上 , 政 府 和 相 关 职 省 能 部 门可 以从 两 个 方 面 来 贯彻 落 实 《 国务 院 关 于 大 力 发 展 职 业 教 育 的决 定 》 一 是 创 新 中 等 职 业 学 校 教 师 队伍 : 建 设 新 思路 , 是 从 财 政 投 入 上 保 证 职 教 师 资培 养 培 训 一
中国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发展若干问题研究
为现 代产业 培养 人才服 务 . 因此 “ 基地 ” 建 设 要 解 决 直 接 为 职 业 教 育 服 务 与 间 接 为 现 代 产 业 体 系 服 务 的 问题 . 最 终 达 到 为 现 代 产 业 体 系 培 养 合 格 人 才 服
务 的 根 本 目标
师 . 又 是 传 道 解 惑 的教 师 因 此 需 创 新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 通 过 对专 业 知 识 的扩 充 、 专业技能的训练 、 专
业 素 养 的提 升 . 灵 活 应 对 职 业 教 育 的 人 才 培 养 要 求 .建 立 师 范 性 与 技 术 性 相 结 合 的 本 科 模 式 . 实 现 职 教 师 资 综 合 素 质 的 全 面 提 高 与时 俱进 是 “ 基地 ” 适 应 职 业 教 育 快 速 发 展 的
毋庸 置 疑 的 . 但 存 在 着 人 才 培 养 目标 模 糊 、 模 式 陈
旧 、 课 程僵 化 、 师资不 足诸 多问题 , 难 以满 足 为职教 培 养 高 水 平 师 资 的 要 求 教 育 部 在 《 关 于 进 一 步 完
需求、 怎样提 高师 资培养 水平 等挑 战 . . 白教 育 部 公
布首批 全 国重点建 设职 教师 资培训 基地 以来 . 经 过 多年 的发展 . “ 基地 ” 建 设 已初 具 规 模 并 取 得 较 大 成 就 , 但 目前 “ 基地 ” 建 设 中 尚存 在 着 师 资 培 养 定 位 模 糊 、 职 教 师 资 培 养 同 质 化 以 及 学 历 教 育 与 职 业 培 训 发 展 不 均 衡 等 问题 . .这 些 问 题 的 存 在 . 影 响 和 制 约 了“ 基 地 ” 的健 康 、 和谐 、 稳定 发展 , 也 影 响 着 职 教 师
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构建与探索
重要 。目前 , 国职业 教育体 系中师 资培养 模式 的 我 构 建 和创 新 , 既是 职业 教育 教 学改 革 发展 需 要 , 又 划 、 统筹 安排 、 系统 实施 是 我 国教 师教 育 改革 的需要 。
一
结合 区域中职业教育发展 的需要 ,对职业教育师 资 的培 养从 思 想 道 德 、 业 修 养 、 识 结 构 、 践 职 知 实 能 力 和创新 思想 等方 面 ,适 应 职业 院校 教育 教 学 工作 的需 要 。 ( ) 业教 育 师资 培养 模 式 的构 成要 科 学规 二 职 任何培养模式都应有科学规划 , 统筹安排 , 系 统 实施 路 径 ,并 详 细地 说 明培 养 过程 的 逻辑 步 骤 施程序为:1科学规划 目 , () 标 系统实施培养 。系统
适应我 国现代 职业教 育发展 需要的教 师培 养模 式。
关 键 词 : 教 师 资 ; 养 模 式 ; 建 职 培 构
基金项 目:江苏省职业教 育教 学改革研 究课题“ 高职院校三依托 、 三合 一工学结合人 才培 养模 式的研 究与实践”
( 目编 号 : C 9 项 z G2 )
作者简介 :宋建军 , 常州信 息职业技术 学院高职研 究室教授 , 男, 研究 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职 业教 育。
中图 分 类 号 : 7 0 G 1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 章编 号 : 6 4 7 4 (0 2 2 — 0 7 0 1 7— 7 7 2 1 )0 0 6 — 2
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 到 职业 教 育 质量 的 提高 ,而 职 业教 育 的 师资 培 养 有 着 职业 的特点 和要 求 ,积极 探 索职 业 教 育师 资 培 养模 式 的构 建 ,适 应 职业 教 育发 展 需 要就 尤 为
粤东地区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建设探索
■教 育组织 与管理
粤 东地 区职教师 资培训 基地 建 Nhomakorabea探 索
余婉 娜
( 韩山师范学院, 广东 潮州 5 14 ) 2 0 1 摘 要: 职业教 育的快速发展与职教 师资严重不足 的矛盾 已成为制 约粤 东职业教 育发展 的“ 瓶颈” 在粤 东地 区 ,
依托 高等院校 建立一个服务 于粤 东三 市的职教 师资培训基地迫在眉睫 。本文 以韩 山师范 学院为例从运行模式
程 开发 能力 ,24 2 .%的教 师承 认 自己 的职业 教 育 理 论 知
对职教师资培训模式的探索与创新——中澳(重庆)职业教育与培训项目成果
重庆 师范大学职 教师资培 训基地是 中澳 ( 重庆 ) 教 职
业教育的特点 , 改进和开发教学方法 , 在培 训中开阔视野 . 启迪对职业教育 、 教学 、 管理 的新 思路 . 重点是掌握教育教 学技能和方法 . 了解新观念 、 知识 、 新 新技 术。
2建立行业联 系. . 进行需求分析
摘
404 ) 007
要: 通过借鉴澳大利亚职教 经验 , 合我国职教改革建立具 有中国特色的职教 师资培训模 式 , 以行业需求 为导 结 即
向、 以能力培训 为 目的、 以学员为 中心 , 注重鉴定评估和质量监测监控手段等 , 切实地提高了职教师资的培训
效果。
关键词 : 职教 师资 ; 培训模 式; 创新
学校 , 召开座 谈 会 、 问卷 调查 、 谈 与 电话 电邮 交流 、 面 搜 集资 料等 。通过 这 些方法 , 不但获 得 了珍贵 的 第一 手资
新模式总 的指导思想 是, 符合职业教育 、 教学 、 管理 的
特 点 , 升教师适 应职业教育教 学 的能 力 。 立起具 有 中 提 建
7创 新 监 测评 估 体 系 .
针对 市场需求 , 就可 以较 好地设计出培训方案 。在具 体 的设计 中, 我们重点把握几条原则 : 第一 , 训内容要解 培 决学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第二 , 目标方案要与需求吻合 , 要 具体 , 可操作。第三 , 要设计问题并让教师和学生一起来 思 考 、 答; 解 问题 的设计 原则要 能力为本 位 , 以学生为 中心 , 让学员在 实践 中学 。第三 , 在教学方法 与形 式上 , 要采取示 范、 思考 与讨论 、 辩论与交流 、 学员上台 、 场景 模拟 、 角色扮 演、 教师 点评 等多种方 法与形式 , 手脑并 用 , 教学 互动 , 让 学 员在培训和活动 开展中掌握方 法 、熟悉过程和形式 , 达 到教学效益 的最大化。
加强甘肃省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践经验
式
明 确要 求 各 培训 机 构 要 加强 对 学 员的 考 核 工
� 作 不但 包 括出 勤 等 方面 的 平 时 考核 还重 点 包 括 甘 肃省 职业 教育 师资 培训的 力度 不断 加大 近 年 先后 开展 了以 下培 � 训工作 理论 水平 和实 践操作 能力 的结 业考 核 只有 考核 合 格后 培 训 机构 才 能 向其 颁 发 中 等 职 业学 校 专 业 一 实 施职 � 业教 育教 师提高 计划 骨干 教师 省级 培训结 业证 书 年 � 甘肃 � 省实 施了 " 职业 院校 教师 素质 提高 计 划" 着力 推动 职业 学校 教师继 续教 育工 作 提高 大 学 兰州理 工大 学 兰州 城市 学院 兰州 石化 职业 四 施行 职业教 育" 双师 证"制 度 要求 兰 州市 各 职 业学 校 要 通 过教 育 行 政部 门 的 计
年 第 期
" 双师 型" 教师 已经 成为 普通教 育与 职业 教 育 的重 要区别 之一 .但从 甘肃 省的 情况 来看, 大多 数 职业 院 校 , 尤 其 是 中 等 职业 学 校 具 有 " 双 师 " 素 质 的教 师数量 普遍 不足 . 虽 然我 国职 业教 育发 展规 划 指出 ,到 年 中等 职 业学 校 中" 双 师型 "教 师 要
� � � � 职 业院 校教 师素 质 根据 这一 计划 � 依托 西北 师范 甘肃 省兰 州市 年 开始 施行 " 双 师证 " 制度
划培 训 学 校联 系 外派 培 训 校 内 培 训 教 师自 修 技 术学 院等 � 省内 院校� 建设省 级职 � 教师 资培 训基 地
西
高职院校教师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对策探析
到外部环境制约 ,所 以除部分 常规 培训 工作外其他培训项 目从学校 的角度难 以
预期举行 。 教师 自主培训 因为面广量大 ,
三 、创设 多种培 训渠 道 , 完善培训体系
目前 高职 院校 教师 培训 的基本情 况 和存在 的问题 ,迫切需要 为教师专业 成
是高质量 的师资 ,所 以提高教师质量 就
必须要求 教师的一生都始终处 于学 习和 完善 的过 程中 ,不断更新 自己的教育 观 念 、专业知识 、教学能力等 。
() 2 现有的师资管理人员专业化 训 的网络 ,不仅有 国家级重 点职教师资
水平 尚不能指导教师制定适合 自身发展
的职 业生涯规划 ,确定 每个阶段 职业发 展 的 目标 ;在协调与业务 部门和其他职 能部 门的关 系、说服 领导批准培训计划 和培训 预算 以确保培 训计 划的实施方面 还有待改进 。有效 的专业 发展能为教师
师的教育 、教学指导计划 ,实行 “ 新老
部 门一职能部 门负责起草院 内通知 ,发
至相关教学单位一 教学单位根据要求推 荐培训 人选一 职能部 门汇总 ,审核 ( 必 要 时召集专 家评议 ) 学院确定人选并 一 报 出。②教 师收到通知一 向所在系部提
交 申请 报告 ,明确培训 目的、内容 、起
高职 院校教师培训工作存在 的问题及 其改进对策探析
李 丽
( 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 00 10 0)
摘
要 :加强对 高职 院校教 师培训 工作 的研 究 ,对 于推动教 师培训 工作的 实施 以及促进 我 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有着重要
的意义。本文结合对 高职 院校教 师培训 工作存在 的主要 问题 ,提 出了相应改进 对策 ,以提 高教师的素质 ,从而促使 高职 院校与
加强师资基地建设推进职业事业发展——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协作会召开首次全体会议
展 职 业 教 育 的 方 针 , 贯 彻 关 于 加 强 职 业 教 育 师 资 建 设 的 一 些 意 见 , 充 分 利 用 基 地 的 各 种 优 势 开 展 培 训 工 作 , 对 职 教 师 资 队 伍 水 平 的 提 高 发
挥 了积极 的作用 。
借 鉴 外 国 的 经 验 。 七 是 要 筹 措 资 金 , 增 加 投
培 养 培 训 项 目 建 设 ,这 是 关 系 到 基 地 是 否 能 完
善 , 是 否 能 真 正 发 挥 作 用 ,是 否 能 稳 定 发 展 的 关 键 。 二 是 在 基 地 今 后 的 工 作 中 , 要 非 常 注 意
与 所 在 地 省 市政 府 主管 部 门 的配 合 ,培 训 基地
维普资讯
专
一
讯 | 。
曩 蔓
兰
棚 ■
臻 一
2月 2 日 至 2 日 , 全 国 重 点 建 设 职 教 师 资 4 6
黄 尧 同 志 进 一 步 指 出 , 要 办 好 基 地 , 任 务 还很 重 。虽 然现 在 教育部 确 定 了 5 2个 重 点 建 设 基 地 , 但 这 只 是 公 布 了 名 单 , 并 不 等 于 这 些 基
这 项工 作 ,要 把 基地 建 设 纳 入学 校 整 体 建设 ,
把 它 作 为 一 项 事 业 来 办 , 把 它 作 为 一 项 重 要 工
作 提 到 党 委 议 事 日 程 上 来 二 是 基 地 学 校 要 明 确 为 职 业 教 育 发 展 , 为 职 业 教 育 师 资 培 养 培 训 服 务 这 一 办 学 方 向 , 要 增 强 服 务 意 识 。 不 能 把 基 地 看 成 是 一个 创 收 的 渠 道 , 或 者 是 看 成 一 种 负 担 , 看 成 是 占 用 了 学 校 的 资 源 。 三 是 基 地 要 充 分 发 挥 学 校 优 势 , 办 出 特 色 ,在 师 资 队 伍 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探索作者:刘韧来源:《新课程研究·中旬》2017年第03期【摘要】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的建成改变了传统的依靠师范院校培养师资的模式,开创了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的新局面。
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的建设关系到基地自身是否能长期稳定发展,关系到我国职教师资培养计划是否能真正取得成效。
本文从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的主要功能入手,探析基地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应对困难的措施,进一步推动职教师资培训基地的建设,完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加快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关键词】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问题;评价机制;信息化管理;培训形式;课程体系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08-0127-02目前,我国已建成93个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改变了传统的依靠师范院校培养师资的模式,旨在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省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及企业和社会资源,努力开创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的新局面。
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的建设,是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关系到基地自身是否能长期稳定发展,关系到我国职教师资培养计划是否能真正取得成效。
但是,多年来各基地在工作实施的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困难,各项工作有待进一步解决和完善,从而不断发挥基地在职教师资队伍建设中的实效。
一、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的主要功能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的主要功能是依托各省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及企业和社会资源,遵循职教师资培养的规律和特点,以“双师型”教师培养为目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以帮助职业教育教师拓宽专业领域知识,提升教学能力,提高实践操作技能的师资培训工作,为职教师资搭建一个快速成长的平台。
这能有效解决我国职教师资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实践教学缺乏等问题,有利于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提升职教师资的教育教学能力和职业院校的教学质量,进一步促进职业教育的纵深发展。
二、各基地在工作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1. 项目统筹管理机构不明确,专项经费使用和管理标准不一目前,我国现有的93个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分别由不同省、市、自治区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进行项目分配和监督管理,很多省、市、自治区出现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工作的组织分工和实施协调不是由同一个行政职能处室来进行统筹安排,而是多个职能处室共同参与,各个职能处室的工作重点不同、工作方式不同,容易造成基地与行政主管部门之间工作汇报和问题处理渠道不畅,不利于整体区域性职教师资培训工作的组织开展。
同时,教育部、各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并未出台具体明确的、针对职教师资培养培训项目的专项经费使用和管理办法,造成各个基地在经费的使用和管理上标准不一,特别是在学员生活补助发放问题上差别较大,容易给培训学员造成误解,不利于项目的日常管理。
2. 培训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师企业实践锻炼不足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的培训对象是教师,培训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应充分满足社会变化和教师的职业岗位需求;教学计划、教材使用、实训模式等培训环节的设计应该是在培养教师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动手能力的同时,加强教育教学的技能训练,注重其专业知识的拓展和延伸。
但是,很多基地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培训课程的安排仅仅只为完成计划任务,而非真正帮助教师解决工作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且缺乏对学员学习效果的后期跟踪,尤其缺乏对其今后在教学活动中成果的运用情况的调查统计,没有教学实践反馈,就不可能为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课程体系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依据。
培训课程也主要还是以理论课程为主,很多基地因自身的实训条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仅凭基地自身的能力和资源搭建职教师资实践培训的综合平台难度较大,因此企业实践锻炼环节相对薄弱。
3. 教师参与率不高,培训过程监管难度增加近年来,各基地纷纷反映职教师资培养培训项目的教师参与率较之从前明显下降。
一方面,由于基地自身在进行培训方案设计前没有经过认真、细致和有针对性的市场调研和教学反思,课程设置与教师的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结合不紧密,导致所提供的培训内容不能满足参训教师的需求;另一方面,很多职业院校对学校自身的师资队伍建设和发展重视不够,缺乏全面统一的师资培养规划,不愿意派出教师参加培训,导致教师参训的积极性不高。
多年来,基地与学员之间缺乏有效的双向评价机制,再加上培训期间派出单位与学员之间的联系几乎脱节,导致学员的自我约束能力下降,基地对培训过程的监管难度增加。
4. 基地各自为政,区域性教育资源分散多年来,各个基地各自为政,基地与基地之间并无过多业务往来和联系,举办的各类培训也只是单纯依靠基地自身条件和现有资源来组织实施,未能充分借助和发挥其他基地的资源优势,形成优势互补,导致区域性教育资源分散,不利于基地之间的交流学习,更不利于本地、乃至全国职教师资队伍的规划和建设。
基地之间只有加强合作,强强联合才能提高基地培训的综合实力,实现我国职教师资的培养方向和目标。
5. 培训形式单一,信息化建设内容不能满足培训需求职教师资的培养培训不应仅仅局限于职业教育的一线教师,还应包括管理人员、实习指导人员、新入职人员以及具有一定职业技能和相关学历,并有志于从事职业教育事业的相关教育类人才。
但是,多年来各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的培训对象主要还是针对一线教师和为数不多的管理人员,培训形式单一,分层分类培训和送教上门服务有待加强。
网络教学等信息化手段也未能有效开发和运用到职教师资的素质提升中,信息化建设内容不能满足职教师资全员化培训的需求。
三、加强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的措施1. 明确统筹管理部门,制定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办法各省、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进一步梳理和明确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工作的统筹和管理机构,全面协调并合理安排每一年的培训任务。
从各省厅层面制定科学、合理的项目管理办法,特别是项目经费的管理和使用办法,并逐一细化,具体到经费使用范围、各项费用的列支标准等,规范项目管理。
2. 完善基于教师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首先,各基地应进一步明确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的目的,设计合理的课程内容,注重学科引领,选择具有先进性的课程开发模式进行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
其次,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必须基于教师的工作过程,帮助教师掌握教育工作的基本规律,提高教育教学工作效率,熟悉教育教学工作程序、方法和手段,注重教学实践、教育科学研究,教学手段创新等环节,加强教师信息化能力的培养,切实解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最后,职业教育是双主体的教育,企业必须介入到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基地须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重视和抓好企业实践锻炼教学环节,政府也应积极为基地和企业的合作共赢创造条件,帮助基地搭建职教师资实践培训的综合平台。
3. 组织开展项目调研,加强参训教师资格审核,建立科学合理的监督管理机制基地应立足本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积极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项目前期调研和后期跟踪,确保培训项目设计科学合理、行之有效,从而提高教师的参训积极性。
各省、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加强培训学员的推荐、审核和后续进修管理,严格参训教师的资格审核,从省培学员中挑选优秀学员参与国培进修,再从国培学员中筛选优秀学员赴国外进行培训,层层筛选,切实培养出一批优秀的职业教育的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同时,还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项目监督管理机制。
例如,建立学员和基地之间的双向评价机制,学员对基地的项目管理情况进行打分的同时,基地也应建立详细的学员培训档案,如实地记录学员的培训表现和培训效果,最终进行过程性评价考核,规范学员的培训行为。
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和学员派出单位之间还要加强常态化的联系和沟通,准确跟踪落实项目执行情况和学员的综合表现情况,确保项目实施的质量和效果。
4. 整合区域性教育资源,建立协作共赢的合作机制基地应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认真研究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结合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要求和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的方向和目标,与其他基地积极进行横向联合,优势互补,充分调动和整合区域性教育资源,更好地服务于我国职教师资素质提升计划。
基地与基地之间、基地与企业之间要建立协作共赢的合作机制,双方既要有一定的分工,更要加强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长,最终形成合力,带动本地区未来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
5. 开展分层、分类及送教上门等形式多样的培训,加快信息化管理建设进程根据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各地职业教育发展状况及学员情况,开展分层、分类培训。
把基地培训和送教上门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丰富培训内容,满足学员的多种培训需求。
加强信息化手段辅助教学,采取“集中面授+网络学习”的培训形式,提高培训效率,增加学员的学习兴趣,让其在培训中真正受益。
加快信息化管理建设进程,逐步完善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信息化管理平台,搭建职业教育专家库、名师库、工匠库等,集中本地区乃至全国的专家力量参与到职教师资培训项目中来,确保培训质量和效果;组织建设一批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网络精品课程,保证学员网络课程任务的学习。
职教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发展是制约和影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质量的关键因素,依托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培养职教师资,转变教师观念,更新教师知识,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是我国全面提升职业教育教师素质的重要举措。
积极探索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有效解决其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1] 范德华.知行论坛[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4.[2] 于泽元.课程变革与学校课程领导[M].重庆:重庆大学护板社,2006.[3] 姜树林.四川职业教育探索[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6.[4] 傅维利.教育问题案例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5] 教育部.提高质量内涵发展——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文件汇编2012年[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编辑:秦俊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