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探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探索

作者:刘韧

来源:《新课程研究·中旬》2017年第03期

【摘要】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的建成改变了传统的依靠师范院校培养师资的模式,开创了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的新局面。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的建设关系到基地自身是否能长期稳定发展,关系到我国职教师资培养计划是否能真正取得成效。本文从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的主要功能入手,探析基地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应对困难的措施,进一步推动职教师资培训基地的建设,完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加快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关键词】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问题;评价机制;信息化管理;培训形式;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08-0127-02

目前,我国已建成93个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改变了传统的依靠师范院校培养师资的模式,旨在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省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及企业和社会资源,努力开创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的新局面。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的建设,是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关系到基地自身是否能长期稳定发展,关系到我国职教师资培养计划是否能真正取得成效。但是,多年来各基地在工作实施的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困难,各项工作有待进一步解决和完善,从而不断发挥基地在职教师资队伍建设中的实效。

一、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的主要功能

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的主要功能是依托各省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及企业和社会资源,遵循职教师资培养的规律和特点,以“双师型”教师培养为目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以帮助职业教育教师拓宽专业领域知识,提升教学能力,提高实践操作技能的师资培训工作,为职教师资搭建一个快速成长的平台。这能有效解决我国职教师资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实践教学缺乏等问题,有利于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提升职教师资的教育教学能力和职业院校的教学质量,进一步促进职业教育的纵深发展。

二、各基地在工作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 项目统筹管理机构不明确,专项经费使用和管理标准不一

目前,我国现有的93个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分别由不同省、市、自治区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进行项目分配和监督管理,很多省、市、自治区出现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工作的组织分工和实施协调不是由同一个行政职能处室来进行统筹安排,而是多个职能处室共同参与,各个职能处室的工作重点不同、工作方式不同,容易造成基地与行政主管部门之间工作汇报和问题处理渠道不畅,不利于整体区域性职教师资培训工作的组织开展。同时,教育部、各地教育行政

主管部门并未出台具体明确的、针对职教师资培养培训项目的专项经费使用和管理办法,造成各个基地在经费的使用和管理上标准不一,特别是在学员生活补助发放问题上差别较大,容易给培训学员造成误解,不利于项目的日常管理。

2. 培训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师企业实践锻炼不足

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的培训对象是教师,培训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应充分满足社会变化和教师的职业岗位需求;教学计划、教材使用、实训模式等培训环节的设计应该是在培养教师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动手能力的同时,加强教育教学的技能训练,注重其专业知识的拓展和延伸。但是,很多基地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培训课程的安排仅仅只为完成计划任务,而非真正帮助教师解决工作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且缺乏对学员学习效果的后期跟踪,尤其缺乏对其今后在教学活动中成果的运用情况的调查统计,没有教学实践反馈,就不可能为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课程体系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依据。培训课程也主要还是以理论课程为主,很多基地因自身的实训条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仅凭基地自身的能力和资源搭建职教师资实践培训的综合平台难度较大,因此企业实践锻炼环节相对薄弱。

3. 教师参与率不高,培训过程监管难度增加

近年来,各基地纷纷反映职教师资培养培训项目的教师参与率较之从前明显下降。一方面,由于基地自身在进行培训方案设计前没有经过认真、细致和有针对性的市场调研和教学反思,课程设置与教师的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结合不紧密,导致所提供的培训内容不能满足参训教师的需求;另一方面,很多职业院校对学校自身的师资队伍建设和发展重视不够,缺乏全面统一的师资培养规划,不愿意派出教师参加培训,导致教师参训的积极性不高。多年来,基地与学员之间缺乏有效的双向评价机制,再加上培训期间派出单位与学员之间的联系几乎脱节,导致学员的自我约束能力下降,基地对培训过程的监管难度增加。

4. 基地各自为政,区域性教育资源分散

多年来,各个基地各自为政,基地与基地之间并无过多业务往来和联系,举办的各类培训也只是单纯依靠基地自身条件和现有资源来组织实施,未能充分借助和发挥其他基地的资源优势,形成优势互补,导致区域性教育资源分散,不利于基地之间的交流学习,更不利于本地、乃至全国职教师资队伍的规划和建设。基地之间只有加强合作,强强联合才能提高基地培训的综合实力,实现我国职教师资的培养方向和目标。

5. 培训形式单一,信息化建设内容不能满足培训需求

职教师资的培养培训不应仅仅局限于职业教育的一线教师,还应包括管理人员、实习指导人员、新入职人员以及具有一定职业技能和相关学历,并有志于从事职业教育事业的相关教育类人才。但是,多年来各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的培训对象主要还是针对一线教师和为数不多的管理人员,培训形式单一,分层分类培训和送教上门服务有待加强。网络教学等信息化手段

也未能有效开发和运用到职教师资的素质提升中,信息化建设内容不能满足职教师资全员化培训的需求。

三、加强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的措施

1. 明确统筹管理部门,制定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办法

各省、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进一步梳理和明确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工作的统筹和管理机构,全面协调并合理安排每一年的培训任务。从各省厅层面制定科学、合理的项目管理办法,特别是项目经费的管理和使用办法,并逐一细化,具体到经费使用范围、各项费用的列支标准等,规范项目管理。

2. 完善基于教师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

首先,各基地应进一步明确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的目的,设计合理的课程内容,注重学科引领,选择具有先进性的课程开发模式进行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其次,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必须基于教师的工作过程,帮助教师掌握教育工作的基本规律,提高教育教学工作效率,熟悉教育教学工作程序、方法和手段,注重教学实践、教育科学研究,教学手段创新等环节,加强教师信息化能力的培养,切实解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最后,职业教育是双主体的教育,企业必须介入到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基地须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重视和抓好企业实践锻炼教学环节,政府也应积极为基地和企业的合作共赢创造条件,帮助基地搭建职教师资实践培训的综合平台。

3. 组织开展项目调研,加强参训教师资格审核,建立科学合理的监督管理机制

基地应立足本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积极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项目前期调研和后期跟踪,确保培训项目设计科学合理、行之有效,从而提高教师的参训积极性。各省、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加强培训学员的推荐、审核和后续进修管理,严格参训教师的资格审核,从省培学员中挑选优秀学员参与国培进修,再从国培学员中筛选优秀学员赴国外进行培训,层层筛选,切实培养出一批优秀的职业教育的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同时,还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项目监督管理机制。例如,建立学员和基地之间的双向评价机制,学员对基地的项目管理情况进行打分的同时,基地也应建立详细的学员培训档案,如实地记录学员的培训表现和培训效果,最终进行过程性评价考核,规范学员的培训行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和学员派出单位之间还要加强常态化的联系和沟通,准确跟踪落实项目执行情况和学员的综合表现情况,确保项目实施的质量和效果。

4. 整合区域性教育资源,建立协作共赢的合作机制

基地应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认真研究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结合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要求和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的方向和目标,与其他基地积极进行横向联合,优势互补,充分调动和整合区域性教育资源,更好地服务于我国职教师资素质提升计划。基地与基地之间、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