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状况比较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比较和选用讲义_2022年学习资料
3临床应用-√抗菌作用机制-转肽酶形成-青霉素结合-肽聚糖-细菌细胞壁-蛋白PBPs-D-丙氨酰-D-丙氨 -不可逆结合-B内酰胺类抗菌药物
抑制粘肽转肽酶--不能进行转肽反应-阻碍细胞壁的形成-导致细菌死亡
√抗菌谱-金属β 内酰胺酶-森-MRSA、-碳青霉烯类-弱-屎肠球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G+-◆产ESBL 酶-G--◆产AmpC酶-需氧菌-◆同时-厌氧菌
比阿培南对DHP酶以及B内酰胺酶-稳定性更高-动物实验:与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相比,比阿-培南对DHP-酶以 B内酰胺酶更稳定。-Relative hydrolysis rate-Carbapenem-B-Lacta ase-Mouse kidney-Hog kidney-Human kidney-Rat intestin -CerA-L1-Imipenem-100-Meropenem-210-24-5.3-55-530-Bia enem-48-5.4-1.7-ND-25-28-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 OTHERAPY,-Dec.1999,p.2904-2909
几种碳青霉烯药代动力学比较
碳青霉烯抗菌药物药动学比较-碳青霉烯类静脉滴注/口服后药动学参数-剂量mg-Cmaxmg/L-T1/2h白结合率%-尿回收率%-亚胺培南a-500-12-20-0.95-13-20-70-美罗培南-23-10尼培南-28-1.2-4-30-比阿培南-600-32μ g/ml-1.0-厄他培南-1000-155i.v -4.0-80-67i.m.-法罗培南钠-300-7.4μ g/ml-68-多尼培南-75-泰吡培南酯-20 -0.5-73-i.v,ivtravenous infusion;l.m,intramuscular in ection-In combination with cilastatin.-In combimation with betampiron-Unchanged compound.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比较与选用-文献报告
流感嗜血杆菌
大肠埃希菌 克雷伯菌 大肠杆菌/克雷伯菌ESBL+
+
+ + +
+
+ + +
+
+ + +
+
+ + +
大肠杆菌/克雷伯菌KPC+
肠杆菌 沙雷菌 沙门菌 志贺菌
0
+ + +
0
+ + +
0
+ + +
0
+ + + +
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的抗菌谱比较 + + +
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的抗菌谱比较
革兰阴性菌(热病)
+
± 0 +
+
0 0 +
+
+ ± +
+
± 0 +
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MRSA
社区获得性甲氧西林耐药金 葡菌CA-MRSA 表皮葡萄球菌 杰克棒状杆菌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0 0
+ +
0 0
+ 0 ±
0 0
+ 0 +
0 0
+ +
革兰阴性菌(热病)
微生物 淋病奈瑟菌 脑膜炎球菌 卡他莫拉菌 多尼培南 + + + 厄他培南 + + + 亚胺培南 + + + 美罗培南 + + +
其结构与青霉素类的青霉环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噻唑环上的硫原子为碳所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状况及耐药机理分析1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状况及耐药机理分析[摘要]目的: 探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状况及耐药机理。
方法: 利用excel表格对我院2010~2014年期间综合重症监护室中各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使用情况、用药密度、检测菌分离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10~2014年期间,我院综合重症监护室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用药密度分别为32.7、30.12、29.52、28.55、27.15,呈逐年下降趋势。
各年度检测率变化较小,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呈逐年增加趋势。
非发酵革兰氏阴性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显著高于肠杆菌科细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随用药密度的减少变化不大。
结论: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临床使用应慎重,注意用药的合理性。
[关键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状况,耐药机理[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penicillium carbon alkene antibiotic drug resistance situation and mechanism of drug resistance. Methods: in our hospital from 2010 to 2014, using excel spreadsheet to integrated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during various carbon penicillium alkene antibiotics usage, the density of medication, bacteria separation conditions were analyzed. Results: during 2010 ~ 2014, and our general intensive care unit carbon penicillium alkene antibiotic drug density were 32.7, 30.12, 29.52, 28.55, 29.52, declining trend year by year. The annual detection rate of change is small,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incidence increased year by year. The fermentation of gram-negative bacteria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pseudomonas aeruginosa) on carbon penicillium alkene antibiotic resistant rat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enterobacteriaceae bacteria (e. coli), sewer e. coli, klebsiella pneumoniae, with resistance reduction medicine density changed little. Conclusion: penicillium carbon alkene clinical use of antibiotics should be careful, pay attention to the rationality of drug use.[Key words] penicillium carbon alkene of antibiotics, drug resistance, resistance mechanism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究的-内酰胺类抗生素,具有耐受性好、抗菌谱广、毒性低、抗菌活性强等优点,是目前临床上治疗重症细菌感染、肠杆菌科细菌感染、多重耐菌株感染的首选药物。
碳青霉烯类药物比较
第二类碳青霉烯类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
特点
不良反应 安全性
▪对大多数革兰阳性、阴性需氧菌、厌氧菌及多重耐药菌均有较
强的抗菌活性,但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屎肠球菌、嗜麦芽寡 养单胞菌等对本品耐药。
▪恶心、呕吐、肝酶升高、可引起抽搐 ▪不可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治疗
体外抗菌作用 ▪对葡萄球菌与肠球菌的作用较美罗培南强
第一类 碳青霉烯类
厄他培南-Invanz
基本特点
药理与药代 药物相互作 用安全性 体外抗菌作 用 (MIC) 临床应用
用法用量
▪可一天一次给药 ▪使用后不增加细菌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性,对正常菌群几无影响 ▪对产 ESBLs 的G- 菌有效 ▪IAI 领域大量临床证据,为指南推荐 ▪已上市碳青霉烯类最长半衰期 , t 1/2 =4h ▪高蛋白结合率, 1g给药峰浓度 192mg/L ▪安全性良好
透析
减量与 500mg IV 延长给 q8h 药间隔
减量 1g qd
≥30~≤50:2 50mg IV q8h
>10~<30:2 50mg IV q12h
无资料
0.5mg qd 0.5qd (<30)
无资料
血透:给药与CrCl<10相同; 若在血透前6h内给药,予 150mg补充量,透析后给药
肾功能不全时成人药物剂量调整
3.9-7
美罗培南 30min(静滴) 54.8(单剂量1g) 1
13
5min(静注) 112(单剂量1g)
厄他培南 30min(静滴) 56.8(单剂量1g)
95
4.9 0.7
比安培南 30min(静滴) 17.1(单剂量0.3g) 1
-
排泄途径 尿液70% (原 型药物)
(推荐)四种碳青霉烯类药物的比较
不稳定
适应症
腹腔内感染;下呼吸道感染;泌尿生殖道感染;生殖系统感染;脓毒血症(不宜用肌肉注射剂型);骨关节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心内膜炎
呼吸系统感,腹腔感染,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骨、关节感染,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等
肺炎及院内获得性肺炎,败血症、细菌性脑膜炎,尿路感染,腹腔内感染,妇科感染,皮肤及软组织感染。
G+
++++
(强于克倍宁)
+++
+
++
G+球菌(MSSA)
+++
++++
(强于泰能)
+
++
肠杆菌
+
++
++++
较强
+++
厌氧菌
(强于甲、克林、氯霉素)
+++
+++
+++
+++
肠球菌
耐药
铜绿
(AMP-c除外)
++
+
++++
无效
嗜麦芽
耐药
非典型病原体
无效
MRSA/MRSE
对酶不稳定,不敏感
ESBLs
稳定,为产ESBLs 菌株的首选药
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药产生耐药的主要是外膜孔蛋白的缺失,其次是β- 内酰胺酶的水解作用
碳氢酶烯类药物比较
梭菌)
8
2
32
0.5
Clostridium perfringens (
产气荚膜梭菌)
0.5
0.12
2
1
Fusobacterium species(
梭杆菌属)
0.5
0.5
2
2
Peptostreptococcus
species(消化链球菌属)
0.25
0.5
2
32
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抗菌活性比较
G+ G- 铜绿假单孢菌 不动杆菌 厌氧菌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 美罗培南
6
单剂量1000 mg,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血浆浓度
100
静脉注射1000 mg亚胺培南(n=12)或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
美罗培南 (n=12)后,二者的血浆浓度
美罗培南
10
血浆浓度 (mg/L)
1
0.1 01 23 45 67 89 时间 (小时)
Dreetz M et al.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1996;40:105-109.
1g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静滴药时曲线
1000
100
mg/l
10
imipenem (9 例病人) meropenem (10例病人)
1
0
2
4
6
8
小时
ICU病人静脉滴注1g亚胺培南的PK-PD关系
1000
100
血清 浓度 mg/l
10
1
0
2
4
小时
MIC
铜绿假单孢菌 8-16 不动杆菌属 4-16
肠杆菌
内毒素 (EU/ml)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和耐药现状探析欧阳艳簪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和耐药现状探析欧阳艳簪目的探讨分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临床使用和耐药现状。
方法采用EXCEL表格对2004~2008年综合重症监护室各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使用状况、检测菌分离情况以及用药密度以年度为单位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用药密度2004~2008年分别为25.3、33.8、32.7、24.5、23.4,以2005年最高,之后逐渐下降,各监测菌年度检测率波动较小,非发酵革兰阴性菌明显比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性高。
结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临床应慎用,并应加强用药合理性。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目前临床治疗多重耐菌株感染、重症细菌感染及肠杆菌科细菌感染的首选药物,是β-内酰胺酶感染治疗的最后保障,具有抗菌谱广、耐受性好、抗菌活性强、毒性低等优势,因此多被用于病原不确定的严重感染治疗。
目前临床使用较多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为耐酶性良好且抗菌谱超广的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1],为进一步了解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临床应用状况及耐药现状,现对这两种药物近年来在某院综合重症监护室的应用状况及耐药现状进行统计分析。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从某院信息库中调取综合重症监护室2004~2008年各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每年使用状况、检测菌的年度分离情况以及住院患者人数和住院天数信息,计算出每张床位每日用药频度即用药密度。
检测菌为分离率排在前5位的革兰阴性菌。
此期间综合重症监护室住院人数和床位数比较稳定,年间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采用EXCEL表格,以年度为单位,对细菌耐药性、菌株分离率以及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用药密度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2.1 用药密度2004~2008年综合重症监护室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用药密度为25.3、33.8、32.7、24.5、23.4,以2005年最高,之后逐渐下降。
2.2 检测菌年度分离情况本次研究中的检测菌由肠杆菌科细菌和非发酵革兰阴性菌构成,共451株,占该院综合重症监护室分离革兰阴性菌总数的68.2%(451/661),各监测菌年度检测率波动较小,只有鲍曼不动杆菌年度检出率缓慢升高,详见表1。
急诊科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现状与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健医发〔2020〕21 号) ▲通讯作者
22
CHINA MEDICINE AND PHARMACY Vol.11 No.12 June 2021
2021年6月第11卷第12期
·论 著·
[Key words] Emergency department; 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 resistance; Risk factor analysis
采用 WHONET 5.6 软件对细菌耐药数据进行 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 [n(%)] 表示;采用 χ2 检 验和多元 Logistic 回归模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 进行分析,P <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RE的临床分布及药敏结果
2018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共检出病原菌总 数 875 株,革兰阴性杆菌占 73.50%(643 株 /875 株), 革兰阴性肠杆菌科细菌占 39.70%(348 株 /875 株)。 CRE 检出占革兰阴性肠杆菌科细菌的 18.10% (63 株 /348 株)。 2.1.1 标本来源分布 临床分离的 CRE 标本主要 来 自 于 血 液 标 本(46.00%)和 痰 标 本(41.30%),尿 液及引流液、分泌物中分离出少量耐药菌,见表 2。
组别
观察组 对照组 t/χ2 值 P值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n
平均年龄(x ± s,岁)
63
73.37±10.71
285
72.96±13.25
0.228
0.820
性别(n)
男
女
25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及治疗挑战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及治疗挑战聂署萍;陆学东【摘要】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曾被认为是临床治疗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最后一道防线。
随着一系列碳青霉烯酶的出现,临床分离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菌日益增多,并且这些病原菌常同时携带其他多种耐药基因,几乎对所有抗生素耐药,其所引起的感染有很高的病死率。
本文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现状、耐药机制及相关感染的治疗进行综述。
%Carbapenems were once considered the last line of defense against serious infections with gram-negative pathogens. As carbapenemases are spreading, the incidence of carbapenem-resistant isolates is increasing. The rise of carbapenem resistance in these pathogens carrying additional resistance genes to multiple antibiotic classes has created a generation of organisms nearly resis-tant to all available therapy and the infections caused by these pathogens have been associated with high mortality rates. This review focuses on the current status and mechanisms of carbapenem resistance, and the treatment of related infections.【期刊名称】《传染病信息》【年(卷),期】2014(000)003【总页数】5页(P134-138)【关键词】青霉属;抗菌药;药物耐受性;治疗学【作者】聂署萍;陆学东【作者单位】518033 深圳,广东医学院附属福田医院检验医学部;518033 深圳,广东医学院附属福田医院检验医学部【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79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目前抗菌谱最广的一类非典型β-内酰胺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胞壁粘肽合成酶即青霉素结合蛋白合成细胞壁粘肽,导致细菌胞壁缺损、胞内渗透压改变和细菌溶解,从而发挥抗菌作用。
四种碳青霉烯类药物的比较
++++
(强于克倍宁)
+++
+
++
G+球菌(MSSA)
+++
++++
(强于泰能)
+
++
肠杆菌
+
++
++++
பைடு நூலகம்较强
+++
厌氧菌
(强于甲、克林、氯霉素)
+++
+++
+++
+++
肠球菌
耐药
铜绿
(AMP-c除外)
++
+
++++
无效
嗜麦芽
耐药
非典型病原体
无效
MRSA/MRSE
对酶不稳定,不敏感
ESBLs
稳定,为产ESBLs菌株的首选药
内毒素诱导
较弱
强
强
强
T1/2
1 h左右
1 h左右
1 h左右
4 ~5小时,Qd
临床特点
针对产ESBL s菌感染的治疗,临床主要推荐使用碳青霉烯类药物,除了针对泌尿系感染,而且对喹诺酮类敏感,一线治疗首选喹诺酮类,而对菌血症、HAP及腹腔内感染,则首选碳青霉烯类药物,亚胺培南起效较快,患者体温下降明显,而美罗培南起效较慢。
C-4有β-甲基,对DHP-1稳定,
C-4有β-甲基,对DHP-1稳定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比较和选用讲义
In combination with cilastatin.
In combimation with betampiron
Unchanged compound.
13-20 10 4 4 95
9
尿回收率(%)
70 70 30 60 80
68 75 73
已上市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
品种
亚胺培南 帕尼培南 美罗培南 比阿培南 厄他培南 多尼培南 法罗培南 泰吡培南酯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比 较和选用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 ( Carbapenems) 是一种非典型β-内 酰胺类抗菌药物,20世纪80年代开始 发展,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对控 制耐药菌、产酶菌感染和免疫缺陷者 感染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主要内容
研发史 构效关系
临床应用
抗菌作用机制和抗菌谱 药代动力学的比较 抗菌活性的分类比较 安全性、效价比比较
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非发酵革兰氏阴性杆菌:如假单胞菌、不动 杆菌
第二类碳青霉烯对肠杆菌科细菌具有强大的 抗菌活性,包括产ESBL和AMPC酶株、对 非发酵菌中的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属亦 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对MSSA、MSSE溶血 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包括PSSP、 PRSP),对脆弱类杆菌等厌氧菌具有强大 抗菌活性,但对MRSA、嗜麦芽寡养单胞菌、 多数黄杆菌属耐药,对肠球菌作用较差。主 要用于院内多重耐药,G-杆菌重症感染及免 疫缺陷患者感染,也用于需/厌氧菌混合感 染。
R位影响药物的神经毒性和 抗G-的活性。R碱性越强, 神经毒性越强,R碱性越弱, 神经毒性越弱,抗G-菌活性 越强
不同碳青霉烯类结构比较
3临床应用
抗菌作用机制
转肽酶形成 (青霉素结合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比较与选用-文献报告可编辑全文
+
+
+
大肠埃希菌
+
+
+
克雷伯菌
+
+
+
大肠杆菌/克雷伯菌ESBL+
+
+
+
大肠杆菌/克雷伯菌KPC+
0
0
0
肠 沙杆雷碳菌菌 青酶烯类抗菌药++物的抗菌++ 谱比较++
沙门菌
+
+
+
志贺菌
+
+
+
美罗培南 + + + + + + + 0 + + + +
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的抗菌谱比较
微生物 奇异变形杆菌 普通变形杆菌 普罗非登斯菌 摩根菌 柠檬酸杆菌 气单胞菌 不动杆菌 铜绿假单胞菌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军团菌 多杀巴斯德菌
革兰阴性菌(热病)
多尼培南 厄他培南
+
+
+
+
+
+
+
+
+
+
+
+
±
0
+
0
±
0
0
0
+
0
0
+
+
亚胺培南 + + + + + + ± + 0 0 + 0 +
碳青霉烯类比较
亚胺培南:对粪肠球菌仅具抑菌作用,对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青霉素耐药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则无抗菌活性。
多数黄杆菌属、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部分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则对本品耐药。
本品对大多数厌氧菌具很强抗菌活性。
显示对革兰阴性菌具有抗生素后效应,其作用时间因细菌而异,其中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抗生素后效应时间最长。
亚胺培南与氨基糖苷类药物联合应用对肠球菌属和部分铜绿假单胞菌菌株具协同作用,与氟喹诺酮类药物联合应用对部分铜绿假单胞菌菌株亦具协同作用。
由于本品可能导致惊厥等严重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不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xx:对革兰阳性菌抗菌活性略强于亚胺培南,对粪肠球菌的MIC90为0.78mg/L,对屎肠球菌和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无抗菌活性。
黄杆菌属、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部分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本品不敏感。
对大多数厌氧菌具很强抗菌活性,与亚胺培南相仿或稍强。
帕尼培南对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均具抗生素后效应。
本品在正常脑脊液中含量低,但在炎性脑脊液中可达到治疗多数敏感菌的有效浓度。
xx:增强其对需氧革兰阴性菌的抗菌活性并减轻了其肾毒性及中枢神经系统毒性。
美罗培南对革兰阳性菌抗菌活性与亚胺培南相比稍逊,对粪肠球菌的MIC90为8 mg/L,而对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则无抗菌活性。
美罗培南对肠杆菌科细菌抗菌活性较亚胺培南强2~8倍。
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活性较亚胺培南强2~4倍。
黄杆菌属、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部分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本品亦不敏感。
本品对大多数厌氧菌具很强抗菌活性,与亚胺培南相仿或稍强。
由于本品引致癫痫等严重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亚胺培南低,本品可适用于细菌性脑膜炎,尤其是耐药革兰阴性杆菌或青霉素中介肺炎链球菌所致脑膜炎。
本品与中枢神经系统γ-氨基丁酸受体亲和力远较亚胺培南为低,故癫痫等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亦比后者低。
用药期间如发生癫痫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应及时减少剂量或停药。
xx:其血浆半衰期较长,可一天一次给药;本品对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等糖不发酵菌抗菌作用差。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比较
4
[1]王乐, 张洪峰, 陈晴, et al.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比较与选用[J]. 药品评价, 2011, 08(8):32-37.
结构比较
[1]王乐, 张洪峰, 陈晴, et al.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比较与选用[J]. 药品评价, 2011, 08(8):32-37.
耐药机制比较
15
[7]李渊婷, 金凤玲. 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机制及临床治疗进展[J].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15, 14(9):644-648.
抗菌活性比较
G+ 肠球菌(粪肠)
亚胺培南 ++ ++
肠杆菌科
+++
绿脓杆菌
++
鲍曼不动杆菌
+++
厌氧菌
+++
美罗培南 + +
++++ +++ ++ ++
比阿培南 ++ ++ +++ +++
++++ ++++
帕尼培南 厄他培南
++
+++
++
+
++
+++
++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状况比较
【摘要】目的:比较铜绿假单胞菌(PA)对主要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阐明耐药机理,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查阅国内中文核心期刊医学杂志,遴选2006~2009年报道的相关药敏实验数据,作统计处理与分析。
结果:PA对亚胺培南与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依序是21.29%(1389/6524)、24.34%(556/2284,)。
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9.1627,p<0.01)。
结论:临床抗PA感染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可首选亚胺培南。
亚胺培南耐药菌株可形成多重耐药,其耐药机理主要是因其产生金属酶,携带有金属酶的整合子在PA间快速播散。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主要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有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在临床抗PA感染中有较为满意的疗效。
本文旨在比较两者对PA的耐药状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1、材料与方法
查阅国内中文核心期刊和统计源期刊医学杂志,遴选2006年至2009年所报道的相关资料,将文中所报道的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药敏实验数据进行归类和数据处理,根据被测菌株数,推算还原耐药菌株数,按文献累加被测菌株数和耐药菌株数,计算总的耐药率[1-6]。
然后将PA对亚胺培南与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作比较,即进行卡方检验,计算X2值,求P值,并阐明耐药机理。
2、结果见下表
3、讨论
3.1 根据上述结果可知,亚胺培南耐药率(21.29%)低于美罗培南的耐药率(2
4.34%),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9.1627,P>0.01)。
临床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宜首选亚胺培南。
但PA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仍比较高,可见PA对亚胺培南的耐药问题不容忽视。
3.2 PA对亚胺培南等碳青烯类抗生素产生耐药的机理是:①PA产生金属酶,尤其是IMP型金属酶是我国临床感染检出率最高的金属酶,此金属酶属于β内酰氨酶类,可水解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且不受酶抑制剂的影响[7]。
这是PA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机制之一。
产金属酶的基因位于PA质粒或染色体上,并能以基因盒的形式由整合子携带,从而导致耐药性在细菌间快速传播。
整合子也是导致PA多重耐药的主要原因。
②主动外排系统过度表达也是导致PA 产生多重耐药的原因之一[8]。
外排泵MexAB-OprM、MexXY-OprM高度表达与调控基因mexP、mexZ发生变异有关。
参考文献:
[1]方晓红,张绪利.铜绿假单胞菌药敏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6,27(1):93~94
[2]雷鸣,朱志斌.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及耐药性研究[J].国际医检验医学,2008,29(7):592~594
[3]姚健康,宋秀兰,费哲红.2004~2005年临床病原菌耐药性与抗菌药物使用分析[J].中国药师,2007,10(10):1012~1016
[4]顾俊明,李家泰,王镇山,等.2004~2005年住院患者细菌耐药监测研究[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8,31(6):615~622
[5]王辉,陈民均,倪语星,等.2006年中国十家教学医院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状况[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8,31(6):623~627
[6]李景云,马越,张力,等.临床52家医院常见分离菌株的药物敏感性监测[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6,29(5):452~458
[7]潘建科,梁鸿富.“重方轻药”亦或”重药轻方”[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 8(15):8.
[8]刘汉琼.浅述医院内感染的预防与控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 8(7):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