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飞出地球去
2024年大班语言活动《飞呀飞》课件.
2024年大班语言活动《飞呀飞》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大班语言活动教材《飞呀飞》,主要围绕第三章“形形色色的飞行器”展开。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各种飞行器,了解它们的构造和飞行原理;学习描述飞行器的特点及功能;通过故事、儿歌等形式,激发学生对飞行器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各种飞行器的特点、功能及飞行原理,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认知能力。
2. 能用语言描述飞行器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飞行器的飞行原理,用语言描述飞行器的特点。
重点:认识各种飞行器,了解它们的构造和功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图片、飞行器玩具等。
2.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飞行器飞行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并激发他们对飞行器的兴趣。
2. 讲解:介绍各种飞行器,讲解它们的构造、功能及飞行原理。
3. 实践:分发飞行器模型,让学生观察、触摸,加深对飞行器的认识。
4. 讨论: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飞行器的特点,进行小组交流。
5. 例题讲解:通过PPT展示例题,讲解如何描述飞行器。
6.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用彩笔和画纸绘制自己喜欢的飞行器,并描述其特点。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飞呀飞——形形色色的飞行器》2. 主要内容:(1)飞行器的种类(2)飞行器的构造与功能(3)飞行器的飞行原理(4)如何描述飞行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画笔和文字描述你最喜欢的飞行器。
2. 答案示例:我最喜欢的飞行器是直升机,它有旋翼和尾桨,能在空中自由飞行。
它的特点是能够垂直起降,适用于各种复杂环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飞行器的兴趣浓厚,课堂氛围活跃。
但在描述飞行器特点时,部分学生表达能力不足,需要加强引导和练习。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收集更多关于飞行器的资料,了解飞行器的发展历程,为下一节课做准备。
最新沪科版必修2《飞出地球去》教案
最新沪科版必修2《飞出地球去》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造卫星的有关知识,正确理解人造卫星做圆周运动时,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2)知道三个宇宙速度的含义,会推导第一宇宙速度。
2、过程与方法:(1)通过用万有引力定律来推导第一宇宙速度,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介绍我国在卫星发射方面的情况,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感知人类探索宇宙的梦想,促使学生树立献身科学的人生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剖析1、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宇宙速度、人造地球卫星、宇宙航天器等内容,人们在应用万有引力定律研究天体运动的基础上,实现人类的航天梦想,为科学研究、人类生活服务方面做出巨大的贡献。
通过本节学习了解如下知识:GM/或V=gR, (1)第一宇宙速度:物体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 V=R数值上V1=7.9km/s .(2)第二宇宙速度:克服地球引力,脱离地球的逃逸速度.V2=11.2km/s.(3)第三宇宙速度:在地面附近发射物体挣脱太阳引力束缚的速度, V3=11.2km/s.2、本节课教学重点:对第一宇宙速度的推导过程和方法,了解第一宇宙速度的应用领域。
3、本节课教学难点:1、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速度与运行速度的区别。
2、掌握有关人造卫星计算及计算过程中的一些代换。
三、教学思路与方法这节内容是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在生活中的应用,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的身边,与我们的生活时刻联系在一起.从而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和生活、和社会联系的思考,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献身科学的热情,对学生科学价值观的形成起到重要的作用。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细线,塑料瓶。
宇宙航行宇宙航行是以整个宇宙空间为活动环境的,因此,我们必须对宇宙环境有一定的了解,就像汽车司机要了解道路环境,登山运动员要了解山地环境,航海人员要了解海洋环境一样。
粤沪版初二下册《飞出地球》WORD教案1
粤沪版初二下册《飞出地球》WORD教案1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
(2)、认识到人类对宇宙的探究将不断深入。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课件关心同学们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究历程,学习科学家们探究宇宙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了解人类对宇宙探究的历程,体会人类对宇宙探究中经历的艰辛和曲折,感受人类不懈的探究精神,形成学无止境的意识。
从科学家身上学习坚持不懈、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通过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究,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了解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学习科学家们探究宇宙的方法。
通过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究,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探究精神三、教学难点:人类如何样才能飞出地球去。
四、教学方法:观看、分析、讨论五、学法指导:通过阅读课文、资料、观看图片和动手做实验,了解人类认识宇宙的历程,同时随着科学的进步,这种认识将不断深化,注意学习科学家们探究宇宙的方法。
六、设计思路:介绍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地心说——日心说——万有引力定律——人类飞出地球、探究宇宙的历程,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对宇宙的探究将不断深入。
七、教学器材:多媒体课件、细线、小石块八、课时:1课时九、学生课前预备:①、收集我国及世界宇航事业的最新动态。
②、学生活动:感受拉力(实验时注意安全)十、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5分钟)提问:请同学们说一下自己的生日设疑:同学们的生日什么缘故会有不同的说法,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回答,引入新课。
(二)、教学内容:1、古人探究宇宙的方法(3分钟)①引导学生阅读课本104页——105页。
提问:古人探索宇宙的方法是什么?②、建立了哪两种典型的宇宙模型(渗透研究方法的教育)2、“地心说”和“日心说”(6分钟)引导学生观看“地心说”和“日心说”①观看“地心说”课件后(提问):托勒玫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你是如何认为的?(学生讨论回答)②观看“日心说”课件后(提问):哥白尼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你有什么看法?(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小结: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由错误向正确靠近,并不断深化。
海南省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乐东黄流中学沪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二课件:54飞出地球去(2)(共26张PPT)
地球
V1=7.9km/s
(脱离速度)
→人造行星 v2 11.2km / s
11.2km/s>v>7.9km/s
3、第三宇宙速度:(逃逸速度)
v3 16.7km / s →人造恒星
概念辨析
发射速度和运行速度
1、发射速度:是指被发射物在地面附近离开
发射装置时的速度。
①宇宙速度均指发射速度
mg=G
Mm r2
m
v2 r
式中:r R h
g是高空h处的重力加速度
二.为了和平与进步
1961年4月12日,前苏 联空军少校加加林乘 坐东方一号载人飞船 进入太空,实现了人 类进入太空的梦想。
1957年10 月,前苏 联发射第 一颗人造 地球卫星。
在火星上 着陆的
“勇气” 号探测器
1969年7月20 日,阿波罗11 号将人类送上
自我检测:
(多选)关于第一宇宙速度,下面说法中正确
的是(BCD)
A.它是人造卫星绕地球运行的最小速度
B.它是人造卫星绕地球运行的最大速度
C.它是近地圆形轨道上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速 度
D. 它是能使卫星进人近地圆形轨道的最小发射 速度
例3:
关于地球同步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D) A.它的运行速度小于7.9km/s B.它的运行速度大于7.9km/s C.它的周期是24h,且轨道平面于赤道平面重 D.每一个地球同步卫星离开地面的高度是一样
解题要点:
R2 R1
①双星的向心力大小相同
②双星的角速度相同
G m1m2 L2
m12R1
m22R2
因为:v R
又:R1 R2 L
R1 m2 R2 m1
2024年中班语言儿歌《飞机天上飞》课件+教案
2024年中班语言儿歌《飞机天上飞》课件+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中班语言儿歌教材第四章《交通工具》,详细内容为《飞机天上飞》。
通过学习这首儿歌,让幼儿了解飞机的特点和功能,同时培养他们对交通工具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熟练地朗读和背诵《飞机天上飞》儿歌。
2. 培养幼儿对飞机的基本认识,了解飞机的作用和特点。
3.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飞机的特点和功能,儿歌的韵律感。
教学重点:熟练朗读和背诵儿歌,了解飞机的相关知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飞机模型、图片、视频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飞机模型,引导幼儿观察飞机的外形,讨论飞机的特点和功能。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带领幼儿朗读《飞机天上飞》儿歌,讲解儿歌中的重点词语,如“蓝天”、“白云”等,并让幼儿跟随教师一起朗读。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分组进行朗读比赛,看哪组读得最熟练,给予表扬。
4. 板书设计(5分钟)教师在黑板上画出飞机简笔画,旁边标注儿歌的重点词语。
5. 作业设计(5分钟)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在画纸上画出自己心中的飞机,并用彩笔上色。
六、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自己心中的飞机。
2. 答案:无标准答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画出独特的飞机。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0分钟)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幼儿对飞机的认识是否有所提高。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回家后,向家长介绍飞机的相关知识,了解不同类型的飞机。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对飞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同时,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有助于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4.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创新性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针对飞机的特点和功能,教师可以通过实物模型、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直观地展示飞机的构造、飞行原理等,帮助幼儿建立对飞机的全面认识。
2024年中班语言儿歌课件《飞机天上飞》.
2024年中班语言儿歌课件《飞机天上飞》.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中班语言儿歌教材第四章节,详细内容为《飞机天上飞》。
通过学习这首儿歌,让幼儿了解飞机的基本知识,培养幼儿对交通工具的兴趣,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熟练地朗读并背诵《飞机天上飞》儿歌。
2. 培养幼儿对飞机构造和飞行原理的基本了解,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
3. 通过儿歌学习,锻炼幼儿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飞机的构造和飞行原理。
教学重点:儿歌《飞机天上飞》的朗读和背诵,以及相关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飞机模型、图片、视频等。
2. 学具:儿歌教材、画纸、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飞机模型,引导幼儿谈论飞机的特点和飞行场景。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向幼儿讲解飞机的构造和飞行原理,并结合儿歌《飞机天上飞》进行示范朗读。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跟随教师一起朗读儿歌,教师对幼儿进行个别指导。
4. 小组活动(10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讨论并创作一幅以飞机为主题的画。
5. 成果展示(5分钟)每组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收获。
六、板书设计1. 飞机模型图2. 儿歌《飞机天上飞》3. 飞机构造和飞行原理简要介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用自己的话描述飞机的特点和飞行原理,并将《飞机天上飞》儿歌背诵给家长听。
2. 答案:飞机是一种能够在天上飞行的交通工具,它有翅膀、机身、尾巴等部分组成。
飞机飞行原理是利用发动机产生的推力,克服空气阻力,使飞机在空中飞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在本次教学中,注意引导幼儿观察飞机模型,激发幼儿对交通工具的兴趣。
同时,关注幼儿在朗读和背诵儿歌时的发音准确性,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观机场,让幼儿亲身感受飞机的起飞和降落,进一步了解飞机的构造和飞行原理。
基于STEAM理念的初中英语跨学科教学设计
基于STEAM理念的初中英语跨学科教学设计作者:***来源:《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2022年第69期【摘要】本文基于STEAM学科融合的理念,将外研版八年级英语下册第三模块“太空旅行”中的第一单元Has it arrived yet?和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从粒子到宇宙”中的第四节“飞出地球”进行跨学科设计。
借助物理实验工具及利用Wikihow让学生学习如何制作模拟发射器,将英语学习和物理学习结合,为一线教师在课堂中实施STEAM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STEAM;初中英语;跨学科;教学设计一、STEAM教育理念“STEAM”是一种重实践、跨学科的学习方法和教育理念。
其核心特征是学科整合,为学生创设整体认识世界的机会,促使他们将学习的零碎知识融合成一个互相联系统一的整体。
其独特价值在于为学生提供一个逼近真实、富有现实意义的学习情境,以利于学生高阶思维和积极情感的投入,并能够尝试解决一些复杂问题,从而稳步提升学生知识、能力和情感方面的核心素养。
二、跨学科教学的设计跨学科整合的本质是一个“先破后立”的过程。
教师对不同的学科进行解构,找出学科之间的“最大公约数”,以话题为引领进行建构。
跨学科要以现实问题的研究和解决为依托,关注复杂问题或课题的全面认识与解决。
因此,教师在进行跨学科教学设计时,要抓住“联系实际”和“解决问题”这两大关键。
这也反映了STEAM的核心理念—将课本知识联系现实生活,以联系现实生活的综合性主题来整合优化学科教学内容。
语言作为一门思维的工具,与各学科结合都可以产生奇妙的火花。
教师可以将英语与数学、物理、化学、地理等多学科进行有机的整合。
在实施过程中,先以话题引领,创设与此相关的课堂教学情境与学习任务;再利用多媒体和互联网设备向学生展示学科知识的交融,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尽可能体验实践操作;最后,学生针对教学情境中的某一个问题进行讨论与合作,将学科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输出一个联系现实生活的“成品”。
高一课件集5.4 飞出地球去
19
月球上的第一个人类脚印
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
20
三、第三宇宙速度——飞出太阳系
使卫星能够逃离太阳的引力作用的卫星发射速度
如果物体的速度等于或大于16.7km/s,物体就摆脱 了太阳引力的束缚,飞到太阳系以外的宇宙空间去。第 三宇宙速度: 16.7km/s
21
“先驱者”号携带的地球人“名片”
22
1、发射速度:是指被发射物在地面附近离开发射装置
时的速度。 ①宇宙速度均指发射速度。 ②第一宇宙速度为在地面发射卫星的最小速度,也 是环绕地球运行的最大速度。
2、运行速度:是指卫星进入轨道后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
动的速度。
GM v r
r↗ v↘
近地卫星 其他卫星
v发 v运 v发 >v运
18
二、第二宇宙速度——飞出地球去 使卫星能够逃离地球的引力作用的卫星发射速度 当物体的速度大于或等于11.2km/s时,卫星就会挣脱 地球的引力束缚,不再绕地球运行,而是飞向太阳系的其 它空间中去。我们把这个速度叫第二宇宙速度。
D、角速度越小,加速度越大
33
2、两颗人造地球卫星质量之比m1∶m2=1∶2,轨道半径之 比R1∶R2=3∶1,下列有关数据之比正确的是( D )
A、周期之比T1∶T2=3∶1
B、线速度之比v1∶v2=3∶1
C、向心力之比F1∶F2=1∶9
D、向心加速度之比a1∶a2=1∶9
34
3、关于宇宙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第一宇宙速度是能使人造地球卫星飞行的最小发射速度 B.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飞行的最小速度 C.第二宇宙速度是卫星在椭圆轨道上运行时的最大速度
牌上画有代表地球人的裸体男女,男人举起右手表示 向“太空人”致意;人像背后为按比例绘制的先驱者号外 形,以示人体的大小;下方10个圆圈表示太阳系,从左边
飞出地球去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飞出地球去》教学案例汉阴县教研室陈显威汉阴中学高群英【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2、学科:物理3、课时:14、教学课题:《飞出地球去》【教材分析】《飞出地球去》是新课程教课版必修2第五章第4节,重点讲述了人造卫星的发射原理,推导了第一宇宙速度,并介绍了第二、第三宇宙速度。
本节课是“万有引力定律与航天”中的重点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研究、探索天体物理问题的理论基础。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造卫星的有关知识(2)分析人造卫星的运动规律(3)掌握三个宇宙速度的物理意义,(4)会推导第一宇宙速度;(5)简单了解航天发展史;(6)能用所学知识求解卫星基本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观察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2)培养学生科学推理、探索能力;(3)培养学生在处理实际问题时,如何构建物理模型的能力;(4)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归纳、分析和推导及合理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介绍世界及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现状,激发学习科学,热爱科学的热情,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方式、学习方法】演示讲述、基于项目学习、合作交流。
【教学手段】多媒体设备、物理课件、应用网络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几千年前中国的嫦娥就想奔月(百度图片1),几百年前英国的物理学家牛顿就画出的离开地球的构想(百度图片2),1957年10月4日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旅行者1号”发射(百度图片3),人类开始迈入航天时代(百度图片4)。
二、自主学习,探究知识1、第一宇宙速度卫星要具有多大的速度,才能环绕地球运动呢?怎样推导?(1)设一颗人造卫星沿圆形轨道绕地球运转。
卫星绕地球运转的向心力由什么力提供? 学生回答:由卫星所受地球的万有引力来提供. 即:r v m rMm G 22= 所以我们得到rGM v = 在公式中,M 为地球质量,G 为引力恒量,r 为卫星轨道半径.此式为卫星绕地球正常运转的线速度的表达式.(2).讨论v 与r 之间的关系:学生回答:由于GM 一定,r 越小,线速度v 越大,反之,r 越大,v 越小.由此我们得到:距地面越高的卫星运转速率越小。
5.4飞出地球去-第一课时
自主探究5
航天技术的成就
飞出太阳系——“旅行者”1号、2号
“旅行者”1号飞跃木星
木卫一
木卫一火山活动
木卫二表面
土星
土星光环
自主探究6
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
东方红一号卫星(Dong Fang Hong I/China 1)是中国于1970年4月24日发 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按当时各国发射卫星的时间先后排列,中国是继苏、 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用自制火箭发射国产卫星的国家,由此开创了中 国航天史的新纪元。卫星上的仪器舱装有电源、测轨用的雷达应答机、雷达信标 机、遥测装置、电子乐音发生器和发射机、科学试验仪器等。卫星采用银锌蓄电 池作电源,电池寿命有限,卫星运行20天后,电池耗尽,“东方红”乐曲停止播 放,卫星结束了它的工作寿命。但是,卫星的轨道寿命没有结束,根据轨道计算, 大约能在太空运行数百年。
自主探究3
第三宇宙速度——飞出太阳系
思考:航天器具有了第二宇宙速度,可以围绕太阳运动,但不能脱离脱离太阳引力的束
缚,进入到茫茫太空深处。那么航天器怎样才能飞出太阳系进入到太空深处呢? 阅读课本P98 “第三宇宙速度”第一段,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第三宇宙速度?其值是多少? (2)当航天器在地面附近的轨道速度(即发射速度)介于第儿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 之间时,其运动情况如何? (3)当航天器的速度达到第三宇宙速度时,其运动情况又如何?
画一画
画出以不同发射速度发射的航天器运行的轨道。
自主探究4
多级火箭
思考:目前最快的超音速飞机的速度也只有1km/s左右,而发射人造卫星和航天飞船需要
的速度远大于此,如何才能获得这么大的速度呢? 阅读课本P98 “第三宇宙速度”第二段,回答下列问题: (1)怎样使航天器获得所需发射速度? (2)哪位科学家在什么时间提多多级火箭的设想? (3)用多级火箭怎样发射航天器? (4)目前世界上发射航天器的火箭有哪些?
2024年中班语言儿歌《飞机天上飞》课件+教案
2024年中班语言儿歌《飞机天上飞》课件+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中班语言儿歌教材第四章《交通工具篇》,详细内容为《飞机天上飞》儿歌。
该儿歌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描绘了飞机在天空飞翔的场景,旨在让幼儿通过学习儿歌,了解飞机的特点,感受语言的韵律美。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飞机的基本特点,知道飞机在天空中飞行的情况。
2. 学会演唱《飞机天上飞》儿歌,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他们对交通工具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儿歌中的韵律感和歌词含义。
教学重点:学会演唱《飞机天上飞》儿歌,了解飞机的基本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飞机模型、图片、音响设备、儿歌歌词卡片。
2. 学具:彩笔、画纸、飞机玩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邀请幼儿观察飞机模型,引导他们说出飞机的特点。
播放飞机飞行的视频,让幼儿感受飞机在天空中的飞行状态。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学习《飞机天上飞》儿歌,逐句解释歌词含义。
指导幼儿模仿飞机飞行的动作,感受儿歌的韵律感。
3. 随堂练习(5分钟)分组进行儿歌演唱比赛,检验幼儿对儿歌的掌握程度。
邀请个别幼儿上台展示飞机飞行的动作。
4. 互动环节(5分钟)教师与幼儿互动,提问关于飞机的知识,引导幼儿回答。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乘坐飞机的经历(如有)。
引导幼儿思考:还有哪些交通工具可以在天上飞?六、板书设计1. 板书《飞机天上飞》2. 板书内容:飞机模型图片儿歌歌词飞机飞行动作图解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飞机在天空中飞翔的画,并附上《飞机天上飞》的歌词。
2. 答案:无标准答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飞机和儿歌的掌握程度,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家园共育:向家长推荐相关书籍和视频,让幼儿进一步了解飞机。
沪科版高中物理目录
必修一第四章能量守恒与可持续发展开篇激动人心的万千体验1、势能的变化与机械功1、物理学——理性的追求2、研究机械能守恒定律2、物理学——人类文明的3、能量的转化与守恒3、学物理——探究求真4、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一章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第五章万有引力与航天1、走近运动1、从托勒密到开普勒2、怎样描述运动的快慢2、万有引力定律是怎样发3、怎样描述运动的快慢3、万有引力定律的案例分4、怎样描述速度变化的快4、飞出地球去第二章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第六章经典力学与现代物理1、伽利略对落体运动的研1、经典力学的巨大成就和2、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2、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3、爱因斯坦心目中的宇宙4、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4、微观世界与量子论第三章力与相互作用1、牛顿第三定律选修1-12、形变的力第一章从富兰克林到库仑3、摩擦力 1.1 从闪电谈起4、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1.2 电学中的第一个定律第四章怎样求合力与分力 1.3 物质的又一种形态1、怎样求合力 1.4 静电与生活2、怎样分解力第二章打开电磁联系的大门3、共点力的平衡及其应用 2.1 提示电磁联系的第一第五章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 2.2 安培力与磁感应强度1、牛顿第一定律 2.3 改写通信史的发明—2、牛顿第二定律 2.4 电子束编转的奥秘3、牛顿运动定律的案例分第三章划时代的发现4、超重和失重 3.1 法拉第的探索3.2 一条来之不易的规律必修二 3.3 发电机与电动机第一章怎样研究抛体运动 3.4 电能与社会1、飞机投弹和运动的合成 3.5 伟大的丰碑——麦克2、平抛运动的规律第四章电磁波与现代通信3、研究斜抛运动 4.1 电磁波的发现第二章研究圆周运动 4.2 无线电波与现代通信1、怎样描述圆周运动 4.3 信息的获取——传感2、怎样研究匀速圆周运动第五章走进现代化家庭3、圆周运动的案例分析 5.1 客厅里的精彩4、研究离心现象及应用 5.2 厨房里的革命第三章动能的变化与机械功 5.3 现代化家庭1、探究动能变化跟功的关2、动能定理的案例分析选修1-23、研究功与功率第一章人类对热现象的探索3.3 关于热本质的争议 3.3 输电与配电3.4 走进分子世界 3.4 变压器3.5 研究分子运动的新方 3.5 电能与社会第二章热力学定律和能量守恒第四章广播电视与电磁波2.1 揭开温度与内能之迷 4.1 收音机与电磁波2.2 热力学第一定律 4.2 设计制作:用集成电2.3 伟大的守恒定律 4.3 电视2.4 热力学第二定律 4.4 电磁波家族第三章热机和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五章互联网与信息时代3.1 一项推动大生产的发 5.1 信息的获取——传感3.2 蒸汽机与社会发展 5.2 设计制作:用传感器3.3 热机发展之路 5.3 信息的处理——电脑第四章热与生活 5.4 电脑是怎样工作的4.1 内能的利用5.5 信息的传输——互联4.2 营造一个四季如春的5.6 移动通信和卫星通信4.3 打开太阳能的宝库第五章电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选修2-25.1 怎样将电能输送到千第一章桥梁与承重结构5.2 辉煌的电气化时代 1.1《课程标准》的要求5.3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1.2 编写思路与特点第六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1.3 教材说明与教学建议6.1 神秘的射线 1.4 课程资源6.2 一把双刃剑——放射第二章起重机与平衡6.3 核反应与核能 2.1《课程标准》的要求6.4 重核裂变 2.2 编写思路与特点6.5 轻核聚变 2.3 教材说明与教学建议6.6 能源利用与可持续发 2.4 课程资源第三章汽车与传动选修2-1 3.1《课程标准》的要求第一章多用电表与直流电路 3.2 编写思路与特点1.1 学习使用多用电表 3.3 教材说明与教学建议1.2 多用电表表头的工作 3.4 课程资源1.3 多用电表测量电流、第四章热机与能量转化1.4 电源电动势闭合 4.1《课程标准》的要求1.5 多用电表测量电阻电 4.2 编写思路与特点1.6 多用电表功能的扩展 4.3 教材说明与教学建议第二章显像管与电磁力 4.4 课程资源2.1 学习使用示波器第五章家用制冷设备及其原理2.2 示波管与电场力 5.1《课程标准》的要求2.3 显像管与洛仑兹力 5.2 编写思路与特点2.4 电磁力技术与现代科 5.3 教材说明与教学建议第三章发电、输配电与电磁感应 5.4 课程资源3.1 划时代的发现3.2 发电机与交变电流选修2-3第一章光学仪器与光的折射规律第四章探究闭合电路欧姆定律3.6 照相机与透镜成像规 4.1 探究闭合电路欧姆定3.7 展示精彩瞬间4.2 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3.8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4.3 典型案例分析3.9 眼睛的延伸——显微4.4 电路中的能量转化与3.10 设计制作:简易望远第五章磁场与回旋加速器第二章光学技术与光的波动性 5.1 磁与人类文明2.5 立体电影与光的偏振 5.2 怎样描述磁场2.6 增透技术与光的干涉 5.3 探究电流周围的磁场2.7 光栅与光的衍射 5.4 探究安培力第三章激光与激光器 5.5 探究洛仑兹力3.4 神奇的激光 5.6 洛仑兹力与现代科技3.5 激光与激光技术3.6 新型电光源选修3-2第四章射线技术与原子结构第一章研究交变电流4.4 人类探索原子结构的 1.1 怎样描述交变电流4.5X 射线与CT 诊断技 1.2 探究电阻、电感和电4.6 碳—14 测定技术与 1.3 怎样计算交变电流的4.7 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第二章电磁感应与发电机第五章核能与社会 2.1 电磁感应——划时代5.4 核反应堆与核裂变 2.2 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5.5 核电站是怎样工作的 2.3 探究感应电动势的大5.6 核武器核聚变 2.4 电磁感应与交流发电5.7 核能与社会 2.5 电磁感应的案例分析第三章电磁感应与现代生活选修3-1 3.1 自感现象与日光灯6.7 涡流现象与电磁灶6.8 电磁感应与现代生活第一章电荷的相互作用第四章电能的输送与变压器1.7 静电现象与电荷守恒 4.1 高压输电原理1.8 探究电荷相互作用规 4.2 变压器为什么能改变1.9 静电与生活 4.3 三相交流电及其电路第二章电场与示波器 4.4 电能的开发与利用2.5 认识和使用示波器第五章传感器与现代社会2.6 探究电场的力的性质 5.1 传感器的原理2.7 研究电场的能的性质 5.2 研究热敏电阻的温度2.8 电容器电容 5.3 信息时代离不开传感2.9 电子束在示波管中的第三章从电表电路到集成电路选修3-33.3 学会使用多用电表第一章用统计思想研究分子运动3.4 探究电流、电压和电 1.1 一种新的研究方法3.5 探究电阻定律 1.2 走过分子世界3.6 多表电表电路分析与 1.3 无序中的有序3.7 逻辑电路与集成电路 1.4 用统计思想解释分子3.11 物体的内能4.6 激光第二章气体定律与人类生活第五章新时空观的确立2.8 气体的状态 5.1 电磁场理论引发的怪2.9 破意耳定律 5.2 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2.10 查理定律和盖·吕萨 5.3 奇特的相对论效应2.11 空气的湿度与人类生 5.4 走近广义相对论第三章固体、液体与新材料 5.5 无穷的宇宙3.7 研究固体的性质3.8 研究液体的表面性质选修3-53.9 液晶与显示器第一章碰撞与动量守恒3.10 半导体材料和纳米材 1.1 探究动量变化与冲量第四章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 1.2 探究动量守恒定律4.8 热力学第一定律 1.3 动量守恒定律的案例4.9 能量守恒定律发现的 1.4 美妙的守恒定律4.10 热力学第二定律第二章波和粒子4.11 描述无序程度的物理 2.1 拨开黑体辐射的疑云第五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2.2 涅槃凤凰再飞翔5.8 能源利用与环境污染 2.3 光是波还是粒子5.9 能源开发与环境保护 2.4 实物是粒子还是波5.10 节约能源、保护资源第三章原子世界探秘6.9 电子的发现及其重大选修3-4 3.2 原子模型的提出第一章机械振动 3.3 量子论视野下的原子1.10 研究简谐运动 3.4 光谱分析在科学技术1.11 探究摆钟的物理原理第四章从原子核到夸克1.12 探究单摆振动的周期 4.1 原子核结构探秘1.13 受迫振动与共振 4.2 原子核的衰变第二章机械波 4.3 让射线造福人类2.10 机械振动的传播 4.4 粒子物理与宇宙的起2.11 有关机械波的案例分第五章核能与社会2.12 惠更斯原理波的 5.1 核能来自何方2.13 波的干涉与衍射 5.2 裂变及其应用2.14 多普勒效应 5.3 聚变与受控热核反应第三章电磁场与电磁波 5.4 核能利用与社会发展3.8 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3.9 电磁波的发现3.10 无线电通信3.11 电磁波家族第四章光的波动性4.1 光的干涉4.2 光的衍射4.3 光的偏振与立体电影4.4 光的折射4.5 全反射与光导纤维。
【全版】物理必修ⅱ沪科版飞出地球去课件推荐PPT
心运动.
“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对接时,由于“天宫一号”
已经在固定的轨道上做圆周运动,这样“神舟八号”只能在低
轨道加速,这样就导致所需要的向心力大于万有引力,“神舟
八号”做离心运动,且此时“神舟八号”的轨道半径小,周期
小,能追上“天宫一号”从而实现对接.
11
【例2】宇宙飞船和空间站在同一轨道上运动,若飞船想 与前面的空间站对接,飞船为了追上空间站,可以采取的方法 是( )
地轨托道起1、,2送相入切天2于空.Q.火点1箭,在轨9加道8速29、上3年升相过切程于中宇,机航械能局( 发射的“______伽__利__略__号”探测器飞
使飞船减速,轨道半径减小又使飞船速度增大,仍可追上空间 A.飞船在升空过程中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行 6 年到达木星. 推,最终达到所需要的速度.
2.多级火箭发射过程 3.2003 年 “________”与“________”探测器分别 常运行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和最后加速段,故 A 选项是错误的;根据初中所学的知识,推 【例2】宇宙飞船和空间站在同一轨道上运动,若飞船想
入太空,成为继苏联、 后,第三个依靠自己的力量将宇航 35 米,起飞质量约 8.
力做了功,并且在这个过程中速度和高度都增加,所以动能和
势能都增大,在这个过程中,机械能来自于燃料的化学能,所
以 B、C、D 选项都正确. 答案:A
AB..飞v1船<v加2,速T直1<D到T追2.上空燃间站,料完成的对接化学能最终会转化成为火箭的机械能
要成为太阳的人造卫星,发射速度必须达到_____km/s.
解析:火箭发射分三个阶段,即加速飞行段、惯性飞行段 1.1962 年 发射了“___________”探测器,第一次对
我渴望飞
我渴望飞飞出中国,飞出亚洲,飞出地球,飞出宇宙……我喜欢旅游,所以我渴望飞。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就想:“我一定要周游世界……”坐车,坐飞机……都不可以一边走一边欣赏,看看路边的小蝴蝶,咦,有了,我要飞,要飞得很高很远。
我喜欢自由,所有我渴望飞。
似鱼儿一样自由自在地在水里游,似蝴蝶一样在低空中无所拘束地翩翩起舞,似雄鹰一样在高空中毫无顾忌地翱翔,似……我喜欢天空,所以我渴望飞。
天空,蓝蓝的天,白白的云;天空,红红的天,淡红的云;天空,漆黑的天,弯弯的月亮;天空……我对天空的一切是那么着迷。
我喜欢探索,所以我渴望飞。
我要飞向太空,探索宇宙的奥秘,探索地球的由来,探索月亮与地球的关系,探索第二个“地球”,探索……我喜欢助人,所以我渴望飞。
哪里有人需要帮助,就“嗖”地一声飞向哪里,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哪里需要帮助我就飞向那里,帮助他人,欢乐自己。
机器猫,它是一个神奇的魔术师。
它从神奇口袋里摸出来的“飞行器”只要插在头上,想飞哪儿就飞哪儿。
我多么希望现实中有一个机器猫,它给我一个“飞行器”,我就可以似雄鹰般展翅高飞。
这全是因为我渴望飞!我爱睡懒觉,所以经常迟到,每当在路上慌慌张张走着的时候,我就想:“我能飞就好,就不会迟到,不被老师骂了……”我喜欢看《西游记》。
里面的孙悟空神通广大,会七十二般变化,假如他是现实生活中的人,我希望向他学习腾云架雾的本领。
这全是因为我渴望飞呀!飞!飞吧!飞吧!雨后天下着大雨,仿佛是一条大瀑布从天而泻……猛拍打着树上的绿叶。
滴在河面上,打破了平静的湖面.雨停了,天空中仿佛看不到一片云彩,太阳散出一道道惹人喜爱的光芒。
空气无比地新鲜。
这样的天气,不投身于公园之中,实在浪费。
踏入新湖公园,呵,好一片绿!湖水是绿的,榕树的叶子刚经过大雨的洗礼,上面滚着一颗颗水珠,在阳光的照射下,仿佛是一颗颗闪闪发亮的珍珠!树叶绿得让人怜爱,小草在雨后更是青翠欲滴,迸发出勃勃的生机。
一阵风吹来,树叶发出“沙沙”的声音偶尔会有一滴水珠滴在你头上,感觉异常清凉舒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 =§5.4 飞出地球去
1. 了解人造卫星发射与运行原理。
2. 知道三个宇宙速度的含义。
3. 会推导第一宇宙速度。
任务一:阅读教材第96-98页“三个宇宙速度”,
回答下列问题。
1.设地球和卫星的质量分别为M 和m,卫星到地
心的距离为r ,求卫星运动的线速度v
2.什么叫第一宇宙速度? 如果地球质量为5.986.37⨯1024千克,地球半径为6.37⨯106m ,引力常量为6.67⨯10-11 m 3/(kg.s 2),试计算第一宇宙速度的大小。
3. 根据以上推导和分析,思考以下:
(1)线速度与轨道半径的关系? 半径越小,线速度越
(2)角速度与轨道半径的关系? 半径越小,角速度越
(3)周期与轨道半径的关系? 半径越小,周期越
4.为什么向高轨道发射卫星比向低轨道发射要困难?
5.第一宇宙速度是最 的环绕速度,是最 的发射速度。
(填“大”或“小” )
任务二:回答下列问题。
1. 利用已学内容,推导第一宇宙速度的另一种表达式
2. 什么叫第二宇宙速度? 什么叫第三宇宙速度?
1.两颗人造地球卫星,都在圆形轨道上运动,轨道半径之比r 1:r 2=2:1,则它们的速度之比为( )
A .2:1
B .1:4
C .1:2
D .4:1 2. 假设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当卫星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半径增大到原来的2倍时,( )
A.卫星运动的线速度将增大到原来的2倍B.卫星所受的向心力将减小到原来的一半
2 C.卫星运动的周期将增大到原来的2倍D.卫星运动的线速度将减小到原来的
2 3. 有两颗人造地球卫星质量之比m1∶m2=1∶2,它们运行线速度之比v1∶v2=1∶2,那么( )
A. 向心力之比F1∶F2=1∶32
B. 向心加速度之比a1∶a2=16∶1
C. 轨道半径之比r1∶r2=4∶1
D. 周期之比T1∶T2=8∶1
4.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8㎞/s,某行星的质量是地球的6倍,半径是地球的1.5倍.该行星上的第一宇宙速度约()
A.16㎞/s B.32㎞/s C.46㎞/s D.2㎞/s
5.关于第一宇宙速度,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飞行的最小速度
B.它是近地圆形轨道上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速度
C.它是使卫星进入近地圆形轨道的最小发射速度
D.它是卫星在椭圆轨道上运行时在近地点的速度
6.关于地球的同步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处于平衡状态,且具有一定的高度B.它的加速度小于9.8m/s²
C.它的周期是24小时,且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重合
D.它绕行的速度小于7.9㎞/s
7.宇航员在月球表面附近自h高处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一个小球,测出小球的水平射程为L.已知月球半径为R,若在月球上发射一颗卫星,使它在月球表面附近绕月球作圆周运动.若万有引力恒量为G,求:(1)该卫星的周期;(2)月球的质量.
1.关于地球的三个宇宙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
B.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最大速度
C.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最大速度是11.2km/s
D.由B可推知,物体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最大速度是16.7km/s
2.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速度是7.9km/s,如果有一颗人造卫星距地面的高度恰好等于地球半径,则它的环绕速度为()
A.7.9km/s B.5.59km/s C.3.85km/s D.2.8km/s 3.人造卫星沿圆形轨道绕地球运行,由于大气阻力作用使其高度逐渐降低,则它的()
A.向心加速度减小B.线速度减小C.角速度不变D.周期减小
4.如图3-4-1所示,a、b、c是地球大气层外圆形轨道上运行的三颗人
造地球卫星,a、b质量相同,且小于c的质量,则()
A.b所需向心力最小
B.b、c周期相等,且大于a的周期
C .b 、c 的向心加速度相等,且大于a 的向心加速度
D .b 、c 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a 的线速度
5.一航天飞机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航天飞机内一机械手将一个物体相对航天飞机无初速地释放于机外,则此物体将( )
A .自由落体运动
B .做平抛运动
C .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D .与航天飞机相对距离保持不变
6.在人造卫星上可成功完成的实验是( )
A .单摆测重力加速度
B .用密度计测液体的密度
C .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
D .用弹簧秤测量拉力
7.某人在一星球上以速度v 0竖直上抛一物体,经时间t 后物体落回手中。
已知星球半径为R ,那么使物体不再落回星球表面,物体抛出时的速度至少为( )
A .R t v 0
B .t R v 02
C .t
R v 0 D .Rt v 0 8.两颗人造卫星A 、B 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周期之比为T A : T B = 1: 8,则轨道半径之比和运动速率之比分别为( )
A .R A :R
B = 4:1; v A :v B = 1:2 B .R A :R B = 4:1; v A :v B = 2:1
C .R A :R B = 1:4; v A :v B = 1:2
D .R A :R B = 1:4; v A :v B = 2:1
9.我国自行研制发射的“风云一号”、“风云二号”气象卫星的飞行轨道是不同的。
“风云一号”是极地圆形轨道卫星,其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垂直,周期为T 1=2h ;“风云二号”是同步轨道卫星,其轨道平面就是赤道平面,周期为T 2=24h 。
两颗卫星
相比: 离地面较高; 观察范围较大;
运行速度大。
若某天上午8点“风云一号”正好通过赤道附近太平洋
上一个小岛的上空,那么“风云一号”下一次通过该小岛上空将
是 。
10.如图所示,某次发射同步卫星时,先进入一个近地的圆轨道1,
然后在P 点点火加速,进入椭圆形转移轨道2(该椭圆轨道的近地点
为近地圆轨道上的P ,远地点为同步轨道上的Q ),到达远地点时再次
自动点火加速,进入同步轨道。
设卫星在近地圆轨道上运行的速率为v 1,在P 点短时间加速后的速率为v 2,沿转移轨道刚到达远地点Q 时的速率为v 3,在Q 点短时间加速后进入同步轨道后的速率为v 4。
试比较v 1、v 2、v 3、v 4的大小,并用小于号将它们排列起来______。
11.1990年3月,紫金山天文台将1965年9月20日发现的第2752号小行星命名为吴键雄星,其半径为32km 。
如该小行星的密度和地球相同,则该小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为多少?(已知地球半径R =6400km ,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取8km/s )
12.两颗卫星在同一轨道平面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地球半径为R,a卫星离地面的高度等于R,b 卫星离地面高度为3R,则(1)a、b两卫星周期之比Ta∶Tb是多少?
(2)若某时刻两卫星正好同时通过地面同一点的正上方,则a至少经过多少个周期两卫星相距最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