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史_历史_价值与方法
口述史在高校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试 图启发学生思考 , 加 以讨论 , 但长期 以来 的 况, 我们可以略知一二。在市场经济 的冲击下 , 高校历 过改革 史 系作 为从 事 历史 教学 和研 究 的 主力军 ,却 陷入 了招 教 学 模 式 已经 使 大 多 数 学 生 习惯 于教 师 的填 鸭式 教
懒 于思 考 , 一提 及发 言 , 个个 都低 着 头 , 最后 只能 形 生难 、 学生 就业 难 的困境 当 中。 每年历 史专 业所 招 收 的 学 , 新 生基 本上 是从 其 他专 业调 配 过来 的 ,这 些学 生进 入 成一 个恶 性循 环 。 历 史 系后往 往 不安 心 于专业 学 习 ,大 多缺 乏学 习历 史 的兴趣 。 在各 高校 纷纷 扩 大招生 规模 的 同时 , 许 多 的历
3 . 逻辑 思 维、 创新 能 力的训 练相 对缺 乏。
众所 周知 ,历史课 程 的学 习从 小学 就 已经 开始 有
史 系却缩小招生规模 ,还有不少大学将历史系与一些 设置 , 一直到了大学仍然有所开设 。那么 , 这就要求高 相 关专 业进 行 资源 整合 , 以 图生 存 , 可 以说 是高 校历 史 校 的历史 教学 应该 区别 于 中小 学 的历史 教 学 ,除 了打 教育的发展举步维艰。分析其 中的原因, 可以看 出, 目 好扎 实 的史学 基础 以外 ,更 多地 应该 放在 如何 提高 学 生 的逻辑 思维 能力 和创 新能 力上 。 可 以肯定 的是 , 目前 前 高 校历史 教 学主要 存 在 以下 几个 方 面 的问题 。 1 . 教 学内容陈旧, 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口述史 作 为一 门新 型 学科 , 更 是一 门史 学 的研究 方 法 , 史课学生从小学到高 中都在学 , 在大学里继续炒冷饭 , 发挥 着越 来越 重要 的作 用 。 实 在无 法提 起他 们 的学 习兴 趣 ,学生 不用 听课 就 已经 明 白了老师 要讲 的 内容 。 再者, 各 高校历 史专 业普遍 知 识 性课 程设 置 多 , 方 法论 课程 设 置少 。属 于方 法论 、 技
口述历史的价值、限度与突破
口述历史的价值、限度与突破作者:伍婷婷《光明日报》(2016年10月29日11版)现代口述史学自上个世纪在美国兴起,发展至今已成为历史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
我国大陆学界关注口述史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末,进入21世纪,口述史特别是口述访谈呈迅猛发展之势。
近几年,各类口述访谈层出不穷,由社会各界参与的大型口述项目也相继开展,让口述史不仅再次引发学界热议,而且也被愈来愈多的大众所关注。
这场口述史热潮具有这样一些特征:将普通大众作为记录历史尤其是叙述历史的主体,也即由普通人来挖掘和记录大众的历史记忆和心声。
面对历史学日益出现的“大众化”趋势,我们有必要在前人的基础上继续反思口述历史的存在意义、现有局限和可能出路。
“人人都是自己的历史学家”美国现代口述史的创始人艾伦·内文斯在1938年提出,有必要“系统地从还活着的美国风云人物口中和文件上,套取他们最近60年来参与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全部记录。
”十年后,这种精英史观被他创立的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历史研究室继承。
所谓精英,指的是政界、商界以及社会文化名流,尤以政界为重。
他们的口述访谈弥补了已有文献史料的不足或空白,能够极大丰富美国国家史叙述的内容。
1960年代后,原有的精英史观在美国国内一系列政治运动和新思潮影响下受到冲击,史学界的自我革新促使“自下而上”的新史观形成,新社会史研究异军突起。
不同于传统史学,新社会史重视平民大众的历史,主张让被以往文献历史忽略的大众发出自己的声音,这个过程中口述史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正如美国社会学者保罗·康纳顿所说,通过口述史的实践“看到了把从属群体的历史和文化从沉默中解放出来的可能性,口述史寻求恢复个人的生活史,让那些即便留有踪迹,但原本一直缄默的对象说话。
”中国大陆地区严格意义上的口述史发展带有美国口述史的印记,把重要历史人物列为访谈对象。
但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影响下,国内口述史访谈在起步之初也表现出精英与大众并重的特色。
口述史口承传统人生史
口述史口承传统人生史口述史与口承传统人生史的交织:回忆与叙述的交响在历史的长河中,口述史和口承传统人生史犹如两条蜿蜒曲折的河流,各自汇聚着无数的故事和经验。
它们时而交错,时而分流,最终又汇聚在一起。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口述史和口承传统人生史的交织之处,并通过实例展示它们如何相互补充,共同构建一幅更完整、更有温度的历史画卷。
口述史是一种通过录音、录像等方式收集并整理口头证据,以呈现历史事件和人物真实面貌的历史研究方法。
相比之下,口承传统人生史则侧重于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将个人或群体的生活经历、感悟和经验传承下去。
这两种方式都以人的口述为载体,保留和传承着人类的历史和文化。
首先,我们以一位年长的村民张大爷的口述史为例。
张大爷是村里最老的居民之一,他见证了村庄从一个小村庄发展成如今拥有数百户人家的社区。
在我们的采访中,他详细地描述了村子的变化,以及他个人的成长经历。
张大爷的故事不仅让我们对村庄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普通人在历史变迁中的沉浮起伏。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如何将张大爷的口述史与口承传统人生史相结合。
在采访过程中,我们注意到张大爷经常提到一句话:“做人要诚实,做事要有良心。
”这是他的口头禅,也是他的人生信条。
这句话是如何影响他的生活?又如何在村子里传承下来?为了解答这些问题,我们进一步挖掘了村里的传统人生史,发现这句话源自村里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这位老人在村子里提倡诚信和良心的价值观,这句话也因此在村子里传承下来,成为了一种传统。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口述史和口承传统人生史是相互关联的。
口述史提供了历史事件的细节和背景,使我们对村子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而口承传统人生史则将这种了解提升到精神的层面,让我们理解到诚信和良心这种价值观在村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两者的结合使我们得以窥见这个村子的全貌,不仅包括它的变化和发展,还包括它的传统和价值观。
总之,口述史和口承传统人生史的交织让我们重新认识了历史。
教育口述史报告模板
教育口述史报告模板引言教育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基石,它承担着培养人才、传承文明、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使命。
教育口述史是一种重要的历史研究方法,通过口述历史的叙述,记录下教育变迁中的重要事件和个人经历。
本报告旨在探讨教育口述史的研究意义、应用价值以及相关模板,以期促进教育史研究领域的发展。
1. 教育口述史的研究意义教育口述史作为一种重要的历史研究方法,具有以下研究意义:1.1 调查教育历史现场教育口述史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教育发展的历史现场,通过口述史的记录,可以还原出教育活动的方方面面,包括教育机构的建立、教学方法的演变、教育思想的传播等。
这些信息对于了解教育历史的背景和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1.2 保留个人教育经历教育口述史能够记录个人在不同教育时期的经历与感受,这对于个人及其后代了解自身教育经历的重要性和独特性有着重要意义。
同时,通过记录个人教育经历,还能够对比不同时期的教育方式和效果,从而反思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和方向。
1.3 弥补正史不足正史多以国家政治和战争为主线,对于教育历史的记录相对较少。
而教育口述史往往能够记录到一些非正统的教育方式和个体经历,从而丰富了正史中的教育历史内容,使得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教育在不同时代的发展状况。
2. 教育口述史报告模板为了更好地记录和分析教育口述史,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报告模板进行组织和撰写:2.1 基本信息- 口述者姓名:- 口述日期:- 地点:- 撰写者:2.2 口述者背景- 口述者个人背景介绍:- 口述者教育经历:2.3 教育历程- 口述者在不同教育阶段的经历和感受:- 幼儿园:- 小学:- 初中:- 高中:- 大学:- 研究生/职业培训等:2.4 教育模式和方法- 口述者所接受教育的模式和方法:- 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 教育环境:- 教育资源:2.5 教育对个人的影响- 口述者对教育的认识和看法:- 教育对口述者个人及职业发展的影响:- 教育对口述者的人格塑造和价值观形成的影响:2.6 教育背后的人物- 口述者所接受教育中的重要人物:- 关键教育思想家或教育改革家的影响:2.7 总结和展望- 对过去教育经历的总结:- 对未来教育发展的展望:结论教育口述史作为一种重要的历史研究方法,通过记录口述者的教育经历和感受,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教育历史的背景和特点,保留个人教育经历,弥补正史的不足。
口述史【范本模板】
口述历史:1以录音访谈的方式搜集口传记忆及具有历史意义的个人观点2口述历史访谈:一位准备完善的访谈者向受访者提出问题,并且以录音或录影的方式记录彼此的问答。
口述历史性质:口述历史是个人化的历史。
1包括口述历史在内的个人化历史描述正日益成为一种新的历史描述倾向。
原因:政治环境趋好,文化建设的需要,技术进步的产物,新中国的创立者“人到老年”。
2无论是官方身份还是民间身份的口述历史者,在对历史进行描述和考证时,都更加注重场景和细节.原因:囿于个人视野和角度,记忆所限.3口述历史者“个人造假"的可能性较小,从而使之在“主观”上更趋真实。
口述历史的层级和分类与形式:1初级(粗加工),中级(细),高级(精).2个体,群体,点式,线式3用口讲述的历史,根据口述而来的历史口述历史的写作:选择,确定口述对象;了解受访人情况,背景;确定口述历史的内容;拟定并敲定提纲;口述,录音;整理,撰写成文;考订;统稿,定稿。
口述对象的选择:年龄,资历,身体条件,口语表达能力,记忆力好,政治倾向,文化水平,外部环境限制(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及组织纪律的限制;所在组织,机构,单位的限制;家族,家庭,家人的限制;资料考订的限制)。
口述历史内容的选择:有史料价值;代表性;重要历史时期与人物;揭秘;还原历史;纪念性。
了解受访人或事件:1受访人基本信息,思想倾向(政治态度),个人经历,背景,个人爱好特长。
2前因后果,大致过程,影响力.口述历史的几种写法:“原声“式写法,“美声"式写法,“重塑”式写法,“变声"式写法.口述历史作者的素质与修养:第一阶段,访谈阶段是记者,第二阶段,整理阶段是编辑,第三阶段,撰写阶段是作家,第四阶段,考辨阶段是史家。
要有新闻记者的敏锐,文学编辑和历史学家的严谨,作家和诗人的想象力,编辑的搜索能力和奉献能力,改革创新者的创新能力。
口述前的准备:设备,语言(外语,方言),路线,时间(准时,时限),故障排除。
乡村振兴战略中农村口述史的时代价值与实施路径
乡村振兴战略中农村口述史的时代价值与实施路径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国家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旨在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实现城乡共同富裕。
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农村口述史的时代价值和实施路径十分重要。
农村口述史指的是通过采访、记录和整理农村老百姓的口述,了解和记录他们的生活经历、历史变迁以及对未来的期望和诉求。
农村口述史的时代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农村口述史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农村民众的真实生活。
农村是我国的基本社会单位,了解农村民众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以及生活困难等问题,对于科学制定乡村振兴战略至关重要。
只有真正了解到农村的生活实况,才能更好地制定农村发展的政策措施,解决农村民众的实际困难。
农村口述史有助于传承和弘扬农村优秀的文化传统。
农村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保护和传承这些传统文化十分重要。
通过采集农村老百姓的口述,可以记录下一些传统的农耕文化、民间传说、歌谣故事等,为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同时也有助于弘扬和传承这些优秀的文化。
农村口述史对于农村发展的规划和设计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过采集和整理农村老百姓的口述,可以了解到农村的发展需求、资源状况以及社会问题等。
这些信息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以避免制定的政策脱离实际情况,更加符合农村发展的实际需求。
农村口述史可以促进农村和城市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农村和城市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发展差距,而农村口述史可以帮助城市人了解农村的实际情况,增强对农村的关注和理解。
这将有助于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体系,促进农村和城市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针对农村口述史的实施路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应该建立一支专业化的调研团队,采用科学的调研方法对农村民众进行口述采访,并进行梳理整理和归纳总结。
应该完善相关的政策和法规,保护和鼓励村里长者口述的历史,建立起健全的制约和保护机制。
应该注重宣传和推广,利用各种媒体渠道将农村口述史的信息传递给更多的人,增强公众的对农村发展的关注和理解。
口述史实践心得体会
一、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历史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展,口述史作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逐渐受到学术界的关注。
口述史实践是一种以口头访谈为主,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口述资料,探究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我有幸参与了一次口述史实践,现将我的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
二、实践过程1. 确定主题与对象在实践开始之前,我们团队首先确定了研究主题,即我国某地区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在此基础上,我们选择了三位具有代表性的手工艺传承人作为访谈对象。
2. 准备访谈提纲为了确保访谈的顺利进行,我们提前准备了访谈提纲,包括手工艺的历史渊源、传承过程、技艺特点、市场前景等方面的问题。
3. 进行访谈访谈过程中,我们遵循了尊重、客观、真实的原则,认真倾听传承人的讲述,详细记录访谈内容。
在访谈过程中,我们还注意到了以下要点:(1)倾听与观察:关注传承人的情绪变化,捕捉其内心的真实感受。
(2)提问技巧:根据访谈对象的回答,适时调整问题,引导其深入讲述。
(3)录音与录像:确保访谈内容的准确记录。
4. 整理与分析访谈结束后,我们对录音、录像资料进行整理,提取关键信息,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访谈内容进行分析。
三、心得体会1. 口述史实践的价值通过这次口述史实践,我深刻认识到口述史在历史研究中的重要性。
首先,口述史能够弥补文献资料的不足,为历史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其次,口述史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
最后,口述史能够促进历史研究方法的创新,推动历史学的发展。
2. 口述史实践中的挑战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挑战:(1)访谈对象的选择:如何确保访谈对象的代表性,是我们面临的一大难题。
(2)访谈技巧:如何引导访谈对象深入讲述,避免出现尴尬或冷场,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提高。
(3)资料整理与分析:如何从大量的访谈资料中提取关键信息,进行科学、客观的分析,也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4. 口述史实践的经验与启示(1)充分准备:在访谈前,要充分了解访谈对象和访谈主题,准备好访谈提纲。
关于口述史的四点思考
关于口述史的四点思考口述史是指通过记录口头传承、口头历史、口述史等非书面的历史材料,以达到揭示历史真相、突显文化特色、丰富历史知识的目的。
口述史是为后人留下近代历史、民间传说、独特文化等价值的一种重要方式。
本文将围绕着口述史的四个方面进行思考。
一、关于口述史的真实性口述史相较于书面史,其真实性可能会缺失一些,原因如下:首先,口述史受到口述者认知水平、诉说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口述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理解偏差和遗漏等情况。
其次,口述史存在时间、地域等差异,不同地域的口述史可能会产生互相矛盾的情况。
又如,口述史往往是在家族、朋友之间流传,这种流传本身存在时间和传递环节上的偏差。
因此,我们应该在理解口述史时,同时考虑其真实性问题,融合各种因素,对口述史进行积极地思考和分析。
口述史传承的过程在现代社会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重视,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借助口述的形式进行传承。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口述史的传承过程也面临危机,这既有物质因素的原因,也有精神因素的原因。
物质原因指的是物理保管储存的问题,如材料损坏、丢失等,精神原因指的是人们在现代社会中对西方文化的趋热,以及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更少的人会花时间去关注传统文化以及口述史的传承。
因此,口述史的传承问题必须得到高度重视,我们需要想方设法找到可持续的传承形式。
三、关于口述史的与书面史的相对性在口述史与书面史之间,可能会存在相互矛盾的情况。
一种观点认为,当出现口述史与书面史之间的矛盾时,我们应该选择相信书面史,这是因为书面史相对于口述史更准确、可被查证。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口述史和书面史是一样重要的,口述史的存在意义在于弥补书面史的不足之处,同时可以发现书面史所遗漏的内容。
事实上,口述史与书面史之间不存在绝对的关系,二者常常会相互补充、相互纠正,因此不能简单地将二者对立起来。
随着现代社会的变迁与发展,我们对口述史的认识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从最早的文献编纂批判到现在的社会科学研究,口述史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历史描述方法和理论研究的视角,我们因此能够以多元的视角探求历史真相和文化现象,进一步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关于口述史社会实践报告
一、引言口述史作为一种重要的历史研究方法,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关注。
它通过访谈、录音、录像等方式,收集和整理口述资料,以口述者的视角展现历史事件,为历史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丰富的素材。
本报告以我参与的口述史社会实践为背景,探讨口述史的意义、实践过程以及所取得的成果。
二、口述史的意义1. 丰富历史资料:口述史弥补了传统文献资料的不足,尤其是对于一些历史事件的细节、人物的经历等,口述资料具有很高的价值。
2. 传承民间文化:口述史有助于挖掘和传承民间文化,保护民族记忆。
3. 拓展历史研究视角:口述史从普通人的视角出发,有助于揭示历史的多元性和复杂性。
4. 提高公众历史意识:口述史实践有助于提高公众对历史的关注和认识,培养公民的历史责任感。
三、实践过程1. 确定主题:本社会实践以“抗日战争中的民间记忆”为主题,旨在挖掘和整理抗日战争时期普通民众的经历和感受。
2. 选择访谈对象:通过查阅资料、走访社区等方式,确定了10位抗日战争时期的亲历者作为访谈对象。
3. 制定访谈提纲:根据访谈主题,制定了一系列问题,包括受访者的个人经历、家庭背景、战争经历、对战争的看法等。
4. 进行访谈:采用录音、录像等方式,对受访者进行深入访谈。
5. 资料整理:对访谈录音、录像进行整理,提取关键信息,形成口述史资料。
6. 资料分析:对整理出的口述史资料进行分析,探讨抗日战争时期民间记忆的特点和意义。
四、实践成果1. 形成口述史资料:通过本次实践,共收集整理了10位抗日战争时期亲历者的口述史资料,为研究抗日战争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2. 发表学术论文:根据口述史资料,撰写了2篇学术论文,分别发表在《历史研究》和《抗日战争研究》等学术期刊上。
3. 举办展览:将口述史资料整理成展览,在图书馆、博物馆等地展出,吸引了大量观众参观。
4. 培养团队协作能力:本次实践锻炼了团队成员的沟通、协作能力,提高了团队的整体素质。
五、结论口述史作为一种重要的历史研究方法,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家族口述史报告范文
家族口述史报告范文引言家族是每个人最亲密的群体,在家族中,我们从小学会互相帮助、共同成长。
本文将从家族口述史的角度,探讨我家族的历史演变、家族成员的重要事件和家族价值观的传承。
家族历史演变我们家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那个时候,我们家族以务农为生,生活过着朴实而团结的日子。
曾祖父是家族的始祖,他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迁居到了一个偏远的山村,开始了家族的发展。
他不仅精通农耕之道,还勇于探索新的农业技术和经营方法。
爷爷则在家族历史上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爷爷是一位勇敢而坚毅的人,他在抗日战争中参军守土,为保卫家园作出了巨大贡献。
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家族走出了农村,一部分人来到城市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
如今,我们已经在城市中建立起各种家族企业,成为家族的经济支柱。
家族成员的重要事件在家族的历史中,我们家族的每位成员都有许多重要的事件和值得纪念的时刻。
以下是一些代表性的事例:- 曾祖父在离开农村后,开始了种植茶叶的事业。
他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最终成功地开辟了一片茶叶种植基地,并将这一传统技艺代代相传下去。
- 爷爷参军抗日,是家族历史上的英雄。
他在战场上勇敢无畏,为国家的独立和家族的安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 父亲是家族企业的创始人,他在年轻时勇敢地辞去了稳定的工作,决心创立自己的事业。
在创业的过程中,他遇到了无数的困难,但始终坚持不懈,最终成功带领家族企业走向繁荣。
家族价值观的传承我们家族一直秉承着诚信、团结和勇敢的价值观。
这些价值观对我们的家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诚信是我们家族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我们相信只有诚实守信,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和信任。
几代人的努力奠定了我家族在商业领域的良好声誉。
团结是我们家族的又一重要价值观。
无论在生意上还是家庭生活中,我们都相互帮助、互相扶持。
只有团结一心,才能战胜困难,取得成功。
勇敢是我们家族的精神支柱。
曾祖父、爷爷、父亲等家族中的许多成员在重大的挑战面前,总是勇往直前,不惧困难和风险。
大学生口述史
大学生口述史引言大学生口述史是指通过对大学生的口述方式记录大学生的生活经历、思想变迁、成长历程等。
通过口述史的方式,可以深入了解大学生群体的特点、困惑和成就。
本文将围绕大学生口述史展开探讨,旨在展示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以及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大学生口述史的意义大学生口述史对于了解大学生群体的经历和思想变迁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大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和挑战。
通过听取大学生的个人经历和心声,可以更有针对性地为大学生提供帮助和支持,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口述史的记录方法和途径大学生口述史的记录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其中最常见的方式是面对面采访。
采访者可以通过提前准备问题和引导语,引导被访者展开对话并分享他们的经历和感受。
另外,还可以通过文字记录、录音、录像等方式进行记录,以便后期整理和回顾。
大学生的成长历程大学生的成长过程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阶段。
从迈入大学的第一天起,他们面临的就是对自由的向往和对未来的迷茫。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学生渐渐适应了新的环境,开始学习和成长。
他们经历了各种挫折和困惑,但通过不断努力和学习,他们逐渐成长为独立、有思想的人。
大学生的思想变迁大学生的思想在大学期间会发生明显的转变。
对于许多大学生来说,大学是他们第一次离开家庭和独立生活的机会。
在大学期间,他们接触到了各种不同的观点和价值观,开始思考和质疑传统观念和规范。
他们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并通过学习和社交活动不断拓宽自己的眼界。
大学生的困惑和挑战与成长过程一样,大学生也会面临各种困惑和挑战。
他们可能面临学业压力、人际关系问题、职业规划迷茫等。
尤其是在大学期间,他们需要同时应对学业和社交方面的压力,不断调整自己的生活节奏和学习方法。
这些困惑和挑战既是大学生成长的机会,也是他们需要克服的障碍。
大学生的想法和感受大学生是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群体,他们对于社会和未来充满希望和热情。
通过他们的口述,我们可以了解他们对于生活、学习和社会的想法和愿望。
《口述历史与口述史学》读书笔记
《口述历史与口述史学》读书笔记口述历史是一种通过口头传承的历史记录方式,它通过采访、访谈等方式,将历史事件和个人经历转化为口述资料。
而口述史学则是对口述历史进行研究和分析的学科。
本文将从口述历史的定义、特点以及口述史学的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口述历史作为一种非正式的历史记录方式,具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首先,口述历史能够记录那些无法通过正式历史文献找到的信息。
正式历史文献往往只能反映当时权力阶层的观点和利益,而口述历史则能够从普通人的角度,呈现出更加真实、生动的历史场景。
其次,口述历史能够弥补正式历史文献的不足。
正式历史文献往往只能提供事件的大致轮廓,而口述历史则能够提供更加详细、具体的细节,使历史事件更加立体、丰满。
此外,口述历史还能够传承和保存那些被遗忘的历史记忆,保护历史文化的多样性。
口述历史的特点决定了它在历史研究中的重要性。
首先,口述历史具有主观性和个体性。
每个人的经历和记忆都是独特的,因此口述历史往往呈现出多样性和多元性。
其次,口述历史具有情感性和感性。
与正式历史文献相比,口述历史更能够体现人们的情感和感受,使历史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
再次,口述历史具有局限性和不确定性。
由于时间的推移和记忆的模糊,口述历史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和偏差,需要研究者进行筛选和分析。
口述史学作为对口述历史的研究和分析,需要采用一系列的研究方法和技巧。
首先,研究者需要进行口述历史的采访和记录。
采访者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倾听技巧,以便获取更加真实、详细的口述资料。
其次,研究者需要对采集到的口述资料进行整理和分类。
口述资料往往是零散的、碎片化的,研究者需要将其进行整合和归纳,以便进行后续的分析和研究。
再次,研究者需要对口述资料进行评估和验证。
口述历史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和偏差,研究者需要通过与其他历史文献的对比和交叉验证,来判断其可信度和准确性。
最后,研究者需要将口述资料与其他历史文献进行对比和分析,以便得出更加全面、准确的历史结论。
口述史历史人类学研究笔谈
口述史历史人类学研究笔谈口述史历史人类学研究笔谈口述史历史人类学是一门关于社会人类的学科,其主要研究对象就是人类的历史和文化。
它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不同文化的发展以及社会结构的形成,同时也可以导入口述史,从而运用口述资料揭示历史背后真实的面目。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深入探讨口述史历史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价值以及应用。
研究方法口述史历史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口头传统、民俗学、民间文学、口碑艺术以及其他口头流传的文化传统。
这些方法都可以从口头文化中发现历史的踪迹,从而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材料。
另外,口述史也能够通过讨论、听取和记录故事、亲身体验等手段来实现研究目的。
这些方法常用于对历史的研究,特别是在那些历史不完整或文化遗产记录缺乏的地区。
一些口述史研究任务涉及到对历史、文化和社会形态的全面探究,这种情况下通常会涉及到综合考虑口述资料与其他相关史料,绘制互补而完整的历史图景。
价值口述史历史人类学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们提供了直接反映当地人的观点和态度以及历史事件的记录,其记录精度和真实性比书面记录更为透彻。
通过口述史,历史事件的情境与其他细节细节都可以得到详细解释,并真正的反映某社区和某一历史时期的精神形态,推测维度更为空间的演化和深度的推测。
从不同的角度考察历史事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社区的文化氛围和个人生活经验,而这些因素对于现代人的了解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口述史历史人类学研究的价值还在于其对历史事件研究方法的创新,使得历史研究更加多样化,理论框架更加完整,数据来源更加可靠。
它为思考历史与文学、历史与社会、以及人类学和历史之间的联系提供了案例研究模型。
应用口述史历史人类学被广泛应用于文化、社会与历史的许多领域,在世界各地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历史研究及文化保护贡献了很多价值。
例如,口述史历史人类学被用于各种历史展示形式中,比如博物馆、电视、电影等,来向公众展示丰富的历史。
同时,它也运用在环境和公共政策领域,用于研究与参与乡村发展、人权和和平倡导等领域。
口述史口承传统人生史
口述史口承传统人生史一、本文概述《口述史口承传统人生史》是一篇深入探索口述史与口承传统在人生历程中的重要性的文章。
本文将通过对口述史与口承传统的定义、发展历程、价值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等多方面的探讨,揭示这两种传统形式如何塑造和影响个体及群体的生活史。
文章将概述口述史的基本概念,包括其定义、特点以及与传统历史书写的区别。
接着,我们将探讨口承传统,即那些通过口头传授而非书面记录下来的文化、知识和故事。
我们将分析这些传统是如何在代际间传递,并在人们的生活中留下深刻印记的。
本文将详细讨论口述史和口承传统在人生史中的重要性。
我们将通过具体案例,展示这些传统形式如何影响个体的成长、价值观的形成以及社会角色的塑造。
我们还将探讨口述史和口承传统在传承文化遗产、维系社区凝聚力以及促进跨文化交流等方面的作用。
文章将关注口述史和口承传统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及其前景。
我们将讨论如何利用这些传统形式来丰富现代教育、推动社区发展以及促进全球文化多样性的保护。
通过对话、记录和分享,我们可以让口述史和口承传统继续在未来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个体和群体创造更加丰富、有意义的人生史。
二、口述史的起源与发展口述史,作为一种记录和传播历史的方式,其起源可追溯至远古时代。
在文字记载尚未发达的时期,人们依赖口头叙述来传承历史、文化和生活经验。
随着社会的发展,口述史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口承传统,成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古代社会,口述史主要应用于神话传说、英雄事迹、家族谱系等的传承。
这些口头叙述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还为社会提供了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随着文字的出现和发展,口述史开始与书面历史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人类历史的多维度画卷。
进入现代社会,口述史的研究和应用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发展。
一方面,随着录音、录像等现代技术的普及,口述史的记录和保存变得更加便捷和准确。
另一方面,口述史在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领域的应用也不断拓展,成为研究社会变迁、文化传承、个体记忆等问题的重要手段。
口述历史活动方案
口述历史活动方案引言口述历史是一种重要的历史资源获取方式,通过记录和记录纪实,可以保留和传承历史文化,为后人提供丰富的历史资料。
本文档旨在探讨口述历史活动的方案,包括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流程等,希望能为开展口述历史活动的组织者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活动目标1.保留历史记忆:通过口述历史活动,记录和保留不同个体的历史经验和记忆,防止历史的遗忘和流失。
2.传承历史文化:通过了解长者的口述历史,可以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培养年轻一代的历史意识和文化自信。
3.拓宽知识面:通过口述历史活动,让参与者了解历史事件的真实情况、背后的故事,丰富他们的历史知识和认识。
活动内容1.招募长者讲述自己的故事:通过广告、社区宣传等方式,招募长者参与口述历史活动,并邀请他们讲述自己的故事和亲身经历。
2.进行采访录音:组织者可以邀请专业的采访者进行面对面的采访,或者设置录音机进行声音记录。
采访内容可以包括生活经历、历史事件见证、社会变迁等。
3.整理和分类资料:将采访得到的口述历史资料进行整理和分类,方便后续的后期制作和存档。
4.制作历史纪录片:将采集到的口述历史资料制作成历史纪录片,通过视觉和声音的结合,生动地展现历史场景和人物形象。
5.组织展览和演讲:将历史纪录片展示给公众,组织相关展览和讲座,让更多人了解口述历史的重要性和影响。
活动流程1.活动策划:确定口述历史活动的主题和目标,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确定活动时间和地点。
2.招募参与者:通过社区宣传、相关机构合作等方式,招募长者参与口述历史活动。
为参与者提供活动宣传、报名和培训等支持。
3.采访录音:组织专业的采访者进行面对面的采访,或者提供录音设备让长者自行录制。
采访过程中要注意倾听、记录和尊重长者的故事。
4.资料整理和分类:将采集到的口述历史资料进行整理和分类,建立数据库或档案,方便后续的利用和传承。
5.历史纪录片制作:将口述历史资料制作成历史纪录片,包括剪辑、配音、配乐等后期制作工作,使历史故事更加生动和具有感染力。
口述史实践心得体会
随着历史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口述史作为一种新兴的研究方法,逐渐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我有幸参与了一次口述史实践,通过亲身经历,我深刻体会到了口述史的价值和意义。
以下是我对这次口述史实践的心得体会。
一、口述史的价值1. 丰富历史资料口述史通过收集当事人的亲身经历和见证,丰富了历史资料。
这些资料往往是书面文献所无法提供的,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客观地了解历史。
2. 传承民间文化口述史有助于传承和弘扬民间文化。
许多民间故事、习俗、技艺等,通过口述的方式得以保存和传承,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3. 拓展研究视野口述史使研究者能够从不同角度审视历史,拓展研究视野。
通过当事人亲口讲述,研究者可以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过程和影响,从而对历史有更深入的认识。
二、口述史实践的过程1. 确定主题和对象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首先确定了主题和对象。
这次口述史实践的主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村变迁”,对象是生活在农村的老一辈人。
2. 拜访当事人为了收集第一手资料,我们分组对当事人进行了拜访。
在拜访过程中,我们尊重当事人,认真倾听他们的讲述,并做好记录。
3. 整理资料拜访结束后,我们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了整理。
包括录音、录像、照片等,以及当事人的生平、家庭背景、亲身经历等内容。
4. 分析研究在整理资料的基础上,我们对收集到的口述史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
通过对比、归纳、总结等方法,揭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变迁的历史规律。
三、口述史实践的心得体会1. 尊重当事人在口述史实践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尊重当事人的重要性。
当事人是历史的见证者,他们的讲述具有很高的价值。
因此,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我们要尊重他们的意愿,保护他们的隐私。
2. 认真倾听口述史实践要求我们具备良好的倾听能力。
在拜访当事人时,我们要耐心倾听他们的讲述,不随意打断,不轻易下结论。
3. 记录准确口述史资料的真实性至关重要。
在记录过程中,我们要确保记录的准确性,避免因记录失误而影响研究结论。
从口述历史到口述史学口述资料的价值与限制
从口述历史到口述史学口述资料的价值与限制从口述历史到口述史学:口述资料的价值与限制引言:在历史研究中,口述资料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如今,随着口述历史逐渐发展成为口述史学,研究人员更加注重从社会和个人层面获取口述资料。
然而,尽管这些资料能够提供珍贵的第一手信息,但它们也存在一些显著的价值与限制。
本文将探讨口述资料的价值以及其所受到的限制。
第一节:口述资料的价值1. 亲历者的视角口述资料能够提供亲历者对历史事件的独特视角。
亲历者通常能够提供具体的细节、情感和感知,使我们更加真实地感受到历史事件的发生。
他们的口述经验有助于填补历史记录的空白,并促使我们重新思考过去。
2. 反映社会历史口述资料不仅仅是对历史事件的记录,它们也可以反映当时的社会风貌和变迁。
例如,从口述资料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结构、生活方式、传统价值观等等。
这些资料通过视角多样的叙述,增加了对社会历史的理解和认知。
3. 保存与传承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事件与个人经验逐渐消逝。
口述资料的记录和保存,使得这些个人经验得以传承并为今后的研究所用。
通过这种方式,口述资料从一代传递到下一代,历史记忆得以保留。
第二节:口述资料的限制1. 个体记忆的局限个体记忆是口述资料的基础,但它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时间的推移、记忆的衰退以及主观性的影响,都会使得个体记忆存在不准确或者有偏差的可能性。
因此,研究人员在使用口述资料时需要对其内容进行验证和筛选。
2. 口述者的主观性口述资料往往受到口述者主观思想和情感的影响。
他们的观点、偏见或遗忘可能会使得资料的客观性受到一定的冲击。
因此,研究人员需要在分析口述资料时保持审慎,并结合其他的史料进行综合研究。
3. 选择性遗忘或隐瞒在口述历史中,口述者可能会出于某种原因选择性地遗忘或隐瞒某些信息。
这种选择性可能是出于个人偏见、政治原因或是其他因素。
研究人员需要警惕这种现象,并在分析中保持谨慎。
结论:口述资料在研究历史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它们能够提供独特的视角,反映社会历史,同时也有助于保存与传承历史记忆。
口述史_历史_价值与方法
口述史:历史、价值与方法多学科领域延伸。
然而,口述史虽然人人都可以做,却要遵循严格的口述史操作规范。
关键词: 口述史;口头证据;史料;操作中图分类号: K2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3637(2008)01-0077-05 一“口述史就像历史本身一样古老。
它是第一种类型的历史。
并且只是在相当晚近,处理口头证据的技能才不再是伟大历史学家的标志之一。
”[1]但奇怪的是,似乎伟大历史学家更倚重官方的历史文献,而觉得口述史这种田野工作上不了台面。
英国史学家保尔・汤普逊在其《过去的声音:口述史》一书中提到,1942年出版了《历史写作史》(H ist ory of H ist orical W riting)的史学家詹姆斯・威斯特法尔・汤普逊(James W estfall Thomp s on),竟这样评价19世纪中叶法国史学家朱尔斯・米什莱(JulesM ichelet)引证了大量搜集来的“口头证据”的《法国革命史》(The H ist ory of the French Rovoluti on1847—1853):“这似乎像是收集历史资料的一种奇怪方法。
”汤普逊继而发出疑问:“这种倒退是如何发生的?口述史通过什么阶段丧失了它原先的显赫地位?”[2]在文字社会有文献传播之前,一切历史都是口述史。
而在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口述史似乎只被当成是对正史的有限补充,无法撼动文献作为终极权威的存在。
现代口述史无疑是从20世纪50年代初的美国发端的,哥伦比亚大学在东亚研究所所长韦慕庭(M artin W ilbur)的领导下,成立了“口述历史研究部”,陆续约请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如胡适、李宗仁、顾维钧、陈立夫、张学良等人,以“由自己决定公开发表时机”为条件做口述回忆,其中最为引起世人关注的是由张学良口述的数十小时的录音资料。
现在这些材料均已在海内外陆续公开出版,成为研究中国近现代史新的史料来源[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述史:历史、价值与方法多学科领域延伸。
然而,口述史虽然人人都可以做,却要遵循严格的口述史操作规范。
关键词: 口述史;口头证据;史料;操作中图分类号: K2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3637(2008)01-0077-05 一“口述史就像历史本身一样古老。
它是第一种类型的历史。
并且只是在相当晚近,处理口头证据的技能才不再是伟大历史学家的标志之一。
”[1]但奇怪的是,似乎伟大历史学家更倚重官方的历史文献,而觉得口述史这种田野工作上不了台面。
英国史学家保尔・汤普逊在其《过去的声音:口述史》一书中提到,1942年出版了《历史写作史》(H ist ory of H ist orical W riting)的史学家詹姆斯・威斯特法尔・汤普逊(James W estfall Thomp s on),竟这样评价19世纪中叶法国史学家朱尔斯・米什莱(JulesM ichelet)引证了大量搜集来的“口头证据”的《法国革命史》(The H ist ory of the French Rovoluti on1847—1853):“这似乎像是收集历史资料的一种奇怪方法。
”汤普逊继而发出疑问:“这种倒退是如何发生的?口述史通过什么阶段丧失了它原先的显赫地位?”[2]在文字社会有文献传播之前,一切历史都是口述史。
而在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口述史似乎只被当成是对正史的有限补充,无法撼动文献作为终极权威的存在。
现代口述史无疑是从20世纪50年代初的美国发端的,哥伦比亚大学在东亚研究所所长韦慕庭(M artin W ilbur)的领导下,成立了“口述历史研究部”,陆续约请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如胡适、李宗仁、顾维钧、陈立夫、张学良等人,以“由自己决定公开发表时机”为条件做口述回忆,其中最为引起世人关注的是由张学良口述的数十小时的录音资料。
现在这些材料均已在海内外陆续公开出版,成为研究中国近现代史新的史料来源[3]。
这项工作使美籍华人学者唐德刚成为现代最早搞中国口述历史的第一人,他从1957年开始参加哥伦比亚大学中国口述历史学部的工作,完成的口述史著作有《胡适自传》《李宗仁回忆录》《顾维钧回忆录》等,在全世界发行百万册以上。
继哥伦比亚大学之后,1953年,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也成立了类似的口述历史档案馆———地方口述历史办公室。
1958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也建立了口述历史项目。
同时,面对传统史学家们的极力反对,美国口述史学界开始注意口述史学的正规化发展,组建了全美口述历史协会,并于1966年老舍去世那年的9月,在加利福尼亚州的阿罗黑德湖举行了美国口述史学第一次大会,以后定期召开年会。
1967年,在纽约召开的第二次大会上,美国口述历史学会正式成立。
此外,还有新英格兰口述历史协会、贝勒大学口述历史研究所、得克萨斯口述历史协会等。
到1967年,全美就已经建立起90多个研究口述史学的专门机构。
美国的口述史学经历了“缓慢发展”、“大突破”和“纵深发展”三个阶段。
最初,由于没有录音机等先进的采访设备,亚伦・内文斯只能带着秘书,由秘书将采访内容记在笔记本上,然后用打字机打印出来,再交给受访者修改。
随着对美国总统口述历史项目的开展,美国的口述史学得到了很大的推动。
这期间,不仅有很多的历史学家参与了口述历史的搜集工作,更重要的是作为长期受“正史”歧视的“口述凭证”,已经作为历史研究的资料被正式引用,甚至有些历史著作全部是口述历史资料。
在这方面工作中卓有成效的哈里・威廉姆斯自信地说:“我越来越深信口述史的正确性。
口述史不仅是编撰近代史的一种必不可少的工具,而且还可以使我们能特别详细地研究历史。
”到了20世纪60年代后期,随着全球“新史学”的兴盛,历史学在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上,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的政治史至上出现式微,社会研究开始占上风,长期不受重视的黑人史、印第安人史、移民史、劳工史和妇女史的研究,异常活跃起来。
更有一些观念激进的史学家,干脆提出彻底摆脱传统史学只注重社会上层人物的精英历史观,要求把研究的视角转向下层平民,以“重新创造那些过去一直被人们所遗忘的历史”。
这样一来,就开创出了美国口述历史研究的“人民化”局面。
到1971年,美国口述历史协会已拥有来自社会各界的会员1400余名。
1973年,官方的《口述历史评论》和《口述历史参考文献》相继出版。
1978年,美国口述历史的研究机构已增加到500个,有关口述历史的论文也是逐年上升。
而且,口述史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进入了美国中等学校的历史课堂。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的口述史学研究几乎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口述史学在史学界所受到的重视是空前的。
1987年,《美国历史杂志》开始以专栏的形式系统介绍口述史学的发展。
1997年,美国历史学家协会的官方刊物《历史杂志》在春季版推出口述史学专刊。
现在,美国的口述历史研究机构所确立的研究项目已达近千个。
同时,几乎每所大学都根据自己的特点,开设了口述历史的教学课[4]。
中国国内的现代口述史学实践和理论建设似乎是从20世纪80年代才真正开始起步的,钟少华是最早的“田野作业”者之一,他1982年开始做口述访问,并于1989年写成《中国口述史学刍议》。
但当时出版的口述史学著作,尚少之又少,较有影响的是由顾颉刚口述,何启君整理的《中国史学入门》;由康有为的学生将他19世纪90年代于广州万木草堂讲学时的记录稿汇编而成的《南海康先生口说》;由袁世海口述,袁菁整理的《袁世海》(第一部)。
进入90年代,在海外口述史学理论和成果的强力冲击和影响下,国内学者的史学观念和学术视野发生了很大变化,口述史学方法被作为一种学术手段也逐渐得到成熟的运用。
作为对一些学者长时段扎实的口述史“田野作业”的回报,出版了一批值得称道的不同主题的口述史学著作,如《早年留日者访日本》《西江苗族妇女口述史研究》《最后的记忆———十六位旗人妇女的口述历史》《共和国要事口述史》《中国地层访谈录》《男人之隐———四十岁男人生存现状访谈实录》《成功女性的独白———非隐私访谈录》《台湾老兵———口述实录,我在台湾四十年》《走进鼓楼———侗族南部社区文化口述史》《留住手艺———对传统手工艺人的访谈》等。
更为引起知识界广泛关注的,还是涉及知识分子心灵思想和精神历程的口述史著,在这方面,李辉的《摇荡的秋千———是是非非说周扬》(海天出版社1998年版),贺黎、杨健的《无罪流放———66位知识分子“五・七”干校告白》(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刑小群的《凝望夕阳》(青岛出版社1999年版),陈徒手的《人有病,天知否———1949年后中国文坛纪实》(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堪成代表作,书中都大量运用了口述史学记录历史的学术方法。
忝列其中的,还有我与郑实合作的严格恪守口述史操作规范的《太平湖的记忆———老舍之死》(海天出版社2001年版)。
从目前情形看,国内口述史的发展正呈方兴未艾之势,参与者不但有史学家,还有新闻记者、作家,以及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等诸多学科的学者。
1999年,北京大学出版社策划出版了一套“口述传记”丛书,有《风雨平生———萧乾口述自传》、《小书生大时代———朱正口述自传》等四部,均由传主口述,记录者整理,形成了一阵口述史热的小气候。
2002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舞动大手笔,开始陆续出版《口述自传丛书》,已经出版了《舒芜口述自传》《黄药眠口述自传》《文强口述自传》等;还专门成立了“口述历史”编委会,不定期出版以发表口述史学叙述性文字为主的《口述历史》丛刊,也已出版两辑,正欲挺立在国内口述史学界的潮头。
二追本溯源,口述历史(O ral H ist ory)这个在今天已颇为流行的学术词语,是由刚在上边提到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亚伦・内文斯(A llan Nevins)在1938年创意发明的。
不过,正如唐德刚所说,内文斯的功劳只在于发明了这个名词,就口述历史的传统而论,不论中外,都有两三千年的历史,只是当时没有这么称呼。
唐德刚把历史分成两大部门:一种是“未记录的历史”,英文叫做Unrecorded H ist ory;另一种是“有记录的历史”Recorded H ist ory。
中国有记录的历史始自孔子的《春秋》,而《春秋》中有关唐尧虞舜和三皇五帝的记载,又都是凭口述推演出来的历史[5]。
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的自序中说:“我国史界浩如烟海之资料,苟无法以整理之耶?则诚如一堆瓦砾,只觉其可厌。
苟有法以整理之耶?则如在矿之金,采之不竭。
学者任研治其一部分,皆可以名家,而其所贡献于世界者皆可以极大。
”[6]梁启超还专章谈到史料之于史学的重要:“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
史料者何?过去人类思想行事所留之痕迹,有证据传留至今日者也。
思想行事留痕者本已不多,所留之痕又未必皆有史料的价值。
”[7]“时代愈远,则史料遗失愈多而可征信者愈少,此常识所同认也。
虽然,不能谓近代便多史料,不能谓愈近代之史料即愈近真。
例如,中日甲午战役,去今三十年也,然吾侪求一满意之史料,求诸记载而不可得,求诸耆献而不可得。
作史者欲为一翔实透辟之叙述,如《通鉴》中赤壁、淝水两役之比,抑已非易易。
”[8]“凡史迹之传于今者,大率皆经过若干年、若干人之口碑或笔述而识其概者也。
各时代人心理不同,观察点亦随之而异,各种史迹每一度从某时代之人脑中滤过,则不知不觉间辄微变其质。
如一长河之水,自发源以至入海,中间所经之地、所受之水含有种种杂异之矿质,则河水色味,随之而变。
”[9]傅斯年也尤其强调史料的重要:“历史哲学可以当作很有趣的作品看待。
因为没有事实做根据,所以与史学是不同的。
历史的对象是史料,离开史料,也许成为很好的哲学和文学,究其实与历史无关。
”[10]现代史学家是要为历史提供更多的细节和更确定的事实。
具体到口述史料,则是历史叙述者与访谈者合作的产物,它可以是录音和录像形式,也可以是文字形式,但文字一定要有可作为查证的录音作为依据。
其实,受访者本身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历史文献,他们的叙述或许有利于还原历史的真实性,当然也有可能使历史距离真实更遥远。
而历史的真正本质应该就在于它的丰富和多样。
可长期以来,学院式的专业历史研究过分注重文献,巴黎大学的朗格鲁瓦(ngl ois)和查尔斯・塞格诺努斯(Charles Seignonos)在其经典手册《历史研究导论》(I ntr oducti on t o the Study of H ist ory)(1898)中开宗明义以绝对的口吻说:“历史学家与文献一道工作……不存在文献的替代物:没有文献就没有历史。
”[11]拿“老舍之死”来说,几乎没有任何官方的文献资料,那该怎样书写“老舍之死”这段鲜活的历史?这自然就引出了另一个受到普遍关注的问题:“口头证据的可靠程度如何?它与现代历史学家更熟悉的文献来源相比情况如何?……如何选择要去倾听的人?历史学仅仅因为它对今天的人们有意义才作为社会活动幸存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