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2014(易延友版)1概述

合集下载

《刑事诉讼法》PPT完整课件讲义(2024)

《刑事诉讼法》PPT完整课件讲义(2024)

2024/1/24
16
2023
PART 04
刑事诉讼中的辩护与代理
REPORTING
2024/1/24
17
辩护制度概述
辩护制度的概念
辩护制度的历史发展
辩护制度是指法律规定的关于辩护权 、辩护种类、辩护方式、辩护人的范 围、辩护人的权利与义务等一系列规 则的总称。
辩护制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 复杂的发展历程,现代国家的辩护制 度普遍较为完善,为被告人提供了充 分的辩护保障。
2
2023 PART 01
刑事诉讼法概述
2024/1/24
REPORTING 3
刑事诉讼法的定义与作用
定义
刑事诉讼法是国家制定的规范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 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揭露犯罪、 证实犯罪、惩罚犯罪的程序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024/1/24
作用
刑事诉讼法具有保障刑法正确实施、惩罚犯罪、保护人民、 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维护社会主义社会秩序的作 用。
人民法院
负责审判工作,对刑事案 件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
9
诉讼参与人
01
当事人
包括被害人、自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
被告人。
02
法定代理人
依照法律规定行使被代理人诉讼权利的人。
2024/1/24
03
诉讼代理人
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
法定代理人委托代为参加诉讼的人和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
2024/1/24
适用程序
采取强制措施必须遵守法定程序,包括决定 、执行和通知等步骤。公安机关、人民检察 院和人民法院在决定采取强制措施时,应当 严格审查案件事实和证据,确保强制措施的 合法性和必要性。同时,在执行强制措施时 ,必须遵守法律规定的方式和期限,确保被

第一讲 刑事诉讼法学总论

第一讲 刑事诉讼法学总论

3、人民检察院
性质、 性质、地位 组织体系和相互关系 职权
作业题第一单元六
法院的处理是正确的。 法院的处理是正确的。 理由:因为,虽然根据宪法规定,法院应当向“ 理由:因为,虽然根据宪法规定,法院应当向“人 负责,受其监督。 人大” 大”负责,受其监督。“人大”也有权对法院是否 严格遵守法律和适用法律实行监督, 严格遵守法律和适用法律实行监督,如果发现违法 或个案处理错误,有权提出纠正意见。但是, 或个案处理错误,有权提出纠正意见。但是,这些 监督应当以集体的方式进行,而不是个人发号施令; 监督应当以集体的方式进行,而不是个人发号施令; 是监督法院办案活动的正常进行, 是监督法院办案活动的正常进行,而不能代替法院 行使审判权。本案中的“人大” 行使审判权。本案中的“人大”副主任丁某的错误 在于他既是丁二的亲属又以个人名义写信, 在于他既是丁二的亲属又以个人名义写信,还要求 法院放人,这是个人行为,是私情作祟, 法院放人,这是个人行为,是私情作祟,不能视为 权力机关对法院的监督, 权力机关对法院的监督,而是非法干扰法院独立行 使审判权。因此,该法院依据事实、证据和法律, 使审判权。因此,该法院依据事实、证据和法律, 对丁二作出有罪判决是正确的。 对丁二作出有罪判决是正确的。
2.什么是刑事诉讼法
概念:刑事诉讼法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概念:刑事诉讼法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性质:社会主义类型,属于程序法、 性质:社会主义类型,属于程序法、公 基本法。 法、基本法。 渊源:宪法、刑事诉讼法典、 渊源:宪法、刑事诉讼法典、有关法律 规定、司法解释、行政法规、 规定、司法解释、行政法规、地方性法 国际条约。 规、国际条约。
北京市某区法院审理一起盗窃案件。 北京市某区法院审理一起盗窃案件 。 被 告人胡某, 汉族, 广东佛山人, 告人胡某 , 汉族 , 广东佛山人 , 在法庭 审理前, 他提出自己只会广东方言, 审理前 , 他提出自己只会广东方言 , 听 不懂普通话,要求自己带一个翻译。 不懂普通话,要求自己带一个翻译。 被告人的这一要求, 法院应否允许, 问 : 被告人的这一要求 , 法院应否允许 , 如果允许,翻译人员的费用由谁承担? 如果允许,翻译人员的费用由谁承担? 9.使用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原则

刑事诉讼法2014(易延友版)2沿革

刑事诉讼法2014(易延友版)2沿革
2014
《汉穆拉比法典》
刑事诉讼法 2
2.1.1 外国刑事诉讼立法

2.1.1.2外国封建社会的刑事诉讼立法
《 自由大宪章 》
2014
《 自由大宪章 》(局部)
3
刑事诉讼法
2.1.1 外国刑事诉讼立法

2.1.1.3资本主义国家刑事诉讼立法
法国法律的象征——波旁宫
1808年法国的刑事诉讼法典是资本主义国家 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刑事诉讼法典。
第二章 刑事诉讼历史沿革
2.1 外国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 2.1.1 外国刑事诉讼立法 2.1.2 外国刑事诉讼模式沿革 2.1.3外国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沿革 2.2 中国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



2014
刑事诉讼法
1
2.1.1 外国刑事诉讼立法
2.1.1.1外国奴隶制社会的刑事诉讼立法
《十二铜表法》
2014 刑事诉讼法 14
2.2中国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
2.2.3中国古代的刑事诉讼制度 2.2.3.3中国古代的证据制度 中国古代的证据种类主要由被告人口供、证 人证言、物证、书证和检验结果等。 刑讯是法定的调查取证的方法。
2014
刑事诉讼法
15
2.2中国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
2.2.3中国古代的刑事诉讼制度
2014 刑事诉讼法 13
2.2中国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
2.2.3中国古代的刑事诉讼制度 2.2.3.2中国古代的审判制度 3.古代实行两造审理原则 4.五听制度 5.八议制度和代理制度 6.录囚制度 7.死刑复奏制度。死刑复奏是《唐律》始创 的一项制度。 秋冬刑杀制度从汉朝开始:凡被判处死刑 的,立春以后不准执行,须待秋分以后方可处 决。《唐律》继承了这一传统的作法。

2014年国家司法考试辅导用书(第二卷)教材电子书:刑事诉讼法

2014年国家司法考试辅导用书(第二卷)教材电子书:刑事诉讼法

2014年国家司法考试辅导用书(第二卷):刑事诉讼法第一章刑事诉讼法概述一、刑事诉讼的概念与特征刑事诉讼是诉讼的一种。诉讼就是原告对被告提出告诉,由裁判者解决双方争议的活动。根据所解决的纠纷的性质不同,现代诉讼可分为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我国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含国家安全机关等其他侦查机关,下同)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解决被迫诉人刑事责任问题的活动。刑事诉讼具有以下特征:1.由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主持进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是国家专门机关,在刑事诉讼中分别行使一定的专门职权,其中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负责批准或者决定逮捕、对直接受理的案件的立案侦查、审查起诉和提起公诉、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公安机关负责对刑事案件的立案、预审、侦查、拘留、执行逮捕等。我国刑事诉讼在不同阶段分别由上述专门机关主持进行。2.是实现国家刑罚权的活动。国家刑罚权是国家对实施了犯罪行为的人加以刑事处罚的权力。刑事诉讼的具体内容就是依法查明犯罪事实是否已经发生,谁实施了犯罪及其有关情节,并通过适用刑法予以处罚。3.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刑事诉讼的结果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人身自由和财产权利,而且诉讼过程也与被追诉人的人身自由和财产权利密切相关。因此,办案机关追诉犯罪的活动,必须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规则进行,以防止权力滥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也只有严格遵循法定程序进行诉讼活动,才能有效地维护自己的诉讼权利。4.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进行。由于刑事诉讼的中心内容是解决被迫诉人的刑事责任问题,因此,除少数特别程序外,刑事诉讼都必须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参加。为了在诉讼中查明案件事实,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被害人的合法权益,也需要有辩护人、代理人和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等参加诉讼。二、刑事诉讼法的概念与渊源刑事诉讼法是国家制定的规范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参加刑事诉讼的法律。刑事诉讼法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刑事诉讼法仅指刑事诉讼法典。广义的刑事诉讼法指一切有关刑事诉讼的法律规范。刑事诉讼法的渊源是指刑事诉讼法律规范的存在形式。我国刑事诉讼法的渊源包括: 1.宪法。宪法规定了我国的社会制度、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国家机构及其活动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重要内容,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也是制定一切法律的根据。刑事诉讼法是根据宪法制定的。宪法规定了许多与刑事诉讼直接相关的原则和制度,这些规定是刑事诉讼法的重要渊源。2.刑事诉讼法典。我国刑事诉讼法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刑事诉讼法),于1979年7月1日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1980年1月1日起施行,并经1996年3月17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修正、1997年1月1日起施行,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修正、2013年1月1日起施行。它是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主要法律渊源。3.有关法律规定。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有关刑事诉讼的法律规定。具体分为两类:一类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中涉及刑事诉讼的规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囡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另一类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就刑事诉讼有关问题所作的专门规定,如1983年9月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关于国家安全机关行使公安机关的侦查、拘留、预审和执行逮捕的职权的决定》等。4.有关法律解释和规定。例如,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联合发布的《关于实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称六机关《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以下称《解释》),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以下称《规则》),公安部《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以下称《规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和《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分别称《死刑案件证据规定》和《排除非法证据规定》)等。5.地方性法规。指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颁布的地方性法规中关于刑事诉讼程序的规定。6.国际公约、条约。我国政府在1990年对联合国禁止酷刑委员会明确表示:“条约一旦对中国有效,在中国便有法律效力,中国便有义务去施行该条约。”我国签署、批准加入的国际公约中,许多规定了包括权利平等,司法救济,生命权的程序保障,禁止酷刑或施以其他残忍的、不人道的或侮辱性的待遇或刑罚,人身自由和安全的程序保障,独立、公正审判,无罪推定,反对强迫自证其罪,一事不再理和禁止双重危险,辩护权的保障和对未成年人的特别保障等,基本精神是在国家追究犯罪者刑事责任的过程中,防止国家滥用权力,保障人权,实现司法公正。另外,我国签署、批准加入的《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和《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也涉及诸多刑事程序与证据问题。三、刑事诉讼法与刑法的关系刑事诉讼法具有保障刑法正确适用的工具价值,也有自己独立的价值。刑事诉讼法在保障刑法实施方面的价值有:第一,通过明确对刑事案件行使侦查权、起诉权、审判权的专门机关,为查明案件事实、适用刑事实体法提供了组织上的保障。第二,刑事诉讼法通过明确行使侦查权、起诉权、审判权主体的权力与职责及诉讼参与人的权利与义务,为查明案件事实和适用刑事实体法的活动提供了基本构架;同时,由于有明确的活动方式和程序,也为刑事实体法适用的有序性提供了保障。第三,规定了收集证据的方法与运用证据的规则,既为获取证据、明确案件事实提供了手段,又为收集证据、运用证据提供了程序规范。第四,关于程序系统的设计,可以在相当程度上避免、减少案件实体上的误差。第五,针对不同案件或不同情况设计不同的具有针对性的程序,使得案件处理简繁有别,保证处理案件的效率。刑事诉讼法的独立价值,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第一,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诉讼原则、结构、制度、程序,体现着程序本身的民主、法治、人权精神,也反映出一国刑事司法制度的进步、文明程度,是衡量社会公正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指标。刑事诉讼法中关于审判公开、辩护制度等规定,是民主、法洽精神的体现。刑事诉讼法的制定和实施,就是在实现其自身蕴涵着的民主、法治、人权保障等价值。相反,规定刑讯逼供、非法采证、秘密审判等内容的刑事诉讼法,是与现代民主、法治精神相背离的。这种程序下,即使案件在实体处理上没有错误,也会因为诉讼过程中的野蛮、专横,当事人和社会公众不仅会对实体处理是否公正产生怀疑,而且会通过程序这个窗口对社会公正产生怀疑,进而对现实社会失去信心,甚至产生对抗情绪。这从反面体现出刑事诉讼法本身具有的独立价值。第二,刑事诉讼法具有弥补刑事实体法不足并“创制”刑事实体法的功能。首先,当刑事实体法规范的语意抽象而模糊时,刑事诉讼担负特别的“解说”功能,而这种活动是由刑事诉讼法规范的。这一功能并不是适用刑事实体法功能本身。一般说来,适用法律,就是依照法律规定“对号入座”,但也有些规范,从语意规则中看,规定本身并不能穷尽是否犯罪的全部可能,要想运用于具体案件,还需要进行解说。然而这种解说,从程序到内容都不是任意的,必须在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程序框架下,通过诉讼活动来进行。其次,由于语言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开事实体法规范所能表达的可能量一般并不等于立法者意图对它的要求量。当法律条文出现歧义时,刑事诉讼法规范下的诉讼中积极有效的争辩、论证,能够对此作出调节和修正。同时,在对同一法律规范的语意有不同理解时,刑事实体法的法律规范就会出现不确定状态,而刑事诉讼法可以通过特有的程序机制,比如,评议、表决等,最终使刑事实体法的法律规范得以实现其确定性。再次,当刑事实体法规范之间出现不协调时,刑事诉讼法可以为解决这种不协调提供程序机制。最后,刑事诉讼法具有创制刑事实体法的功能。即使不是判例法国家,刑事诉讼法也具有该功能。社会犯罪现象极其复杂并且不断变化,最完备的刑事实体法也不可能囊括一切并预先规定未来的变化。为此,需要在遵循罪刑法定原则的前提下,通过判例创制、丰富刑事实体法的内容,并在条件成熟时吸收进刑事实体法。第三,刑事诉讼法具有阻却或影响刑事实体法实现的功能。依据刑事诉讼法定和正当程序的理念,刑事实体法需要通过法律程序来实施。然而,刑事诉讼法并非实施刑事实体法的被动的“服务器”,而是在启动或终结实施刑事实体法活动方面扮演着十分积极的角色。比如,依照不告不理原则,如果没有控诉机关或人员起诉,就不能对现实中的犯罪行为适用刑事实体法;当出现了某些法定情形时,就要结束适用刑事实体法的程序,而不能适用刑事实体法;对同一案件,如果选择不同的刑事程序,适用刑事实体法的结果可能会不同。这些都是刑事诉讼法独立具有丽非依赖于刑事实体法的功能。综上,刑事诉讼法既有保障刑法实施的工具价值,又具有独立价值。刑事诉讼法与刑事实体法相辅相成,构成国家统一的刑事法制体系。四、刑事诉讼法与法治国家刑事诉讼法在实现法治国家方面的作用,集中体现在与宪法的关系之中。刑事诉讼法与宪法的关系,一方面体现为其在宪法中的重要地位,以至于宪法关于程序性条款的规定成为法治国家的基本标志;另一方面体现为其在维护宪法制度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一方面,是有关刑事诉讼的程序性条款在宪法条文中的重要地位。这些体现法治主义的有关刑事诉讼的程序性条款,构成了各国宪法或宪法性文件中关于人权保障条款的核心。以至于有这种说法:宪法是静态的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是动态的宪法。程序决定了法治与恣意的人治之间的主要区别,是因为预先存在的程序设计了权力与权利行使的依据和框架,通过预先规定明确的权利和义务,规范法律实施官员和诉讼参与人的行为,为秩序、公正、自由等价值理念的实现提供了基本前提和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说,程序意味着法治主义。另一方面,是刑事诉讼法在维护宪法制度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为维护宪法确认的制度和原则,国家制定实体刑法并通过刑事程序对破坏宪法制度而构成犯罪的人予以制裁。同时,国家要确保宪法所保障的公民基本权利,非依法律规定不得侵犯。刑事诉讼直接涉及公民的基本权利特别是人身自由,所以,必须对国家在刑事诉讼中的权力予以限制。刑事诉讼法就是调整和平衡国家打击犯罪和保障公民人身自由等基本权利相互关系的法律,从而承担防止司法权滥用而保障公民人身自由等基本权利的任务。各国刑事诉讼法律规范中有关强制措施的适用权限、条件、程序,羁押期限,辩护,侦查、审判的原则与程序等规定,都直接体现了宪法或宪法性文件关于公民人身、住宅、财产不受非法搜查、逮捕、扣押以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等规定的精神。也就是说,宪法的许多规定,一方面,要通过刑事诉讼法保证刑法的实施来实现;另一方面,要通过刑事诉讼法本身的实施来实现。不论从保障刑法得以实施的角度讲,还是从刑事诉讼法直接实现宪法规定的作用来看,刑事诉讼法在实现法治国家中的价值都是不容忽视的。尤其是后者,由于刑事诉讼法规范和限制了国家权力,因而成为保障公民基本人权和自由的基石。而国家权力得以规范行使与公民基本人权和自由得以充分保障,正是法治国家的基本标志。一、刑事诉讼法的制定目的刑事诉讼法第1条规定了制定目的:保证刑法的正确实施,惩罚犯罪,保护人民,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维护社会主义社会秩序。刑事诉讼法与其他法律一样,总体目标是。维护社会秩序、自由、公平等。为了发挥刑事诉讼法的应有功能,人类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某些共识,包括对于刑事诉讼基本特征的理解,对刑事诉讼法的制定和解释所应遵循的基本规则等。实践表明,对刑事诉讼本身缺乏符合规律的认识,或者不遵守刑事诉讼法制定与解释应当遵循的规则,刑事诉讼法就不能很好发挥实现社会秩序、自由与公平的功能。二、刑事诉讼法的任务刑事诉讼法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同犯罪行为作斗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对于刑事诉讼法的任务,可从三方面理解:1.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这是刑事诉讼法的直接任务。查明犯罪事实,是整个刑事诉讼的基础。在查明犯罪事实的基础上,还必须正确应用法律。“法律”包括刑法、刑事诉讼法,以及办理案件需要适用的其他法律。准确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是指对案件事实的认定和对犯罪人的行为定性准确,并根据犯罪的具体情况适用刑法。具体说来,包括以下两方面:其一,对象的适用不能发生错误,也就是说,不能对无罪的人适用刑罚。对有罪证据不足而不能认定有罪的人,当然不能适用刑罚处罚。此外,对虽然构成犯罪,但具有依法不予追究刑事责任情形的,也不得适用刑罚。其二,刑法适用的确定性或者必定性。查明犯罪事实不仅要准确,还要及时。及时性是刑事司法效率价值的具体体现,通过保证刑事程序的迅速进行,一方面可以为达到适用刑罚的预期效果提供基本保障,另一方面尽快解脱无辜者以及依法不应追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2.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同犯罪行为作斗争。这是刑事诉讼法的重要任务。3.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这是刑事诉讼法的根本任务。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就是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尊严,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刑事诉讼法通过保证刑罚权的行使,惩罚破坏社会法律秩序的犯罪行为,以及规范刑事诉讼活动,使社会主义法制得到维护,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进行的根本任务。一、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惩罚犯罪,是指通过刑事诉讼活动,在准确、及时地查明案件事实真相的基础上,对构成犯罪的被告人公正适用刑法,以抑制犯罪,以及通过刑事程序本身的作用来抑制犯罪。保障人权,是指在通过刑事诉讼惩罚犯罪的过程中,保障公民合法权益不受非法侵犯。具体包括:(1)无辜的人不受追究;(2)有罪的人受到公正处罚;(3)诉讼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和行使。我国宪法庄严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我国刑事诉讼法不仅规定了尊重和保障人权,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的任务,而且还规定了一系列保障人权的原则、制度和程序。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既统一又对立。如果在刑事诉讼中违反宪法、刑事诉讼法有关权利保障的规范,滥用司法权力,甚至刑讯逼供、诱供等,往往造成冤假错案。因此,惩罚犯罪不能忽视保障人权。同时,保障人权也不能脱离惩罚犯罪。如果不去查明案件事实、惩罚犯罪,不仅被害人的实体权利得不到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实体权利易受侵犯,而且诉讼参与人的程序性权利保障就失去了原本的含义。因此,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是具有密切联系、同等重要的两个方面。二、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公正是人类社会所追求的重要价值目标。诉讼公正则是维护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屏障,是体现社会正义的窗口,是诉讼的灵魂和生命。诉讼公正,包括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两个方面。实体公正,即结果公正,指案件实体的结局处理所体现的公正。刑事案件的实体公正,具体要求有:(l)据以定罪量刑的犯罪事实的认定,应当做到证据确实充分;(2)正确适用刑法,准确认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有罪及其罪名;(3)按照罪刑相适应原则,依法适度判定刑罚;(4)对于错误处理的案件,采取救济方法及时纠正、及时补偿。程序公正,指诉讼程序方面体现的公正。刑事案件的程序公正,具体要求有:(1)严格遵守刑事诉讼法的规定;(2)认真保障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特别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被害人的诉讼权利;(3)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其他非法手段取证;(4)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5)保障诉讼程序的公开和透明;(6)按法定期限办案、结案。: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各自都有独立的内涵和标准,不能互相代替,二者应当并重。在我国,长期存在着“重实体、轻程序”的做法,应当着重予以纠正。因此,在执法方面,要严格执法,既遵守实体法,也遵守程序法。三、诉讼效率诉讼效率指诉讼中所投入的司法资源(包括人力、财力、物力等)与案件处理数量的比例。讲求诉讼效率,要求投入一定司法资源处理尽可能多的案件。追求诉讼效率,意味着应当降低诉讼成本,加速诉讼进程,减少案件拖延和积压。刑事诉讼法规定了“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的内容,而且还从诉讼期限、轻罪不起诉和简易程序等多方面体现了诉讼效率的理念。在刑事诉讼中,效率在公正得以实现的基础上才有意义。如果公正不存在,也就无所谓效率。因此,在刑事诉讼中,公正与效率的关系,应当是公正第一,效率第二。在刑事司法中,应当是在保证司法公正的前提下追求效率,而不能草率办案,损害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如果只讲“从快”而违背诉讼规律,虽然结案率很高,但错案往往也会增多,冤枉了无辜,放纵了犯罪,不仅做不到公正,也难以真正实现效率。一、刑事诉讼目的刑事诉讼目的是指国家制定刑事诉讼法和进行刑事诉讼活动所期望达到的结果。刑事诉讼的根本目的,与法律的一般目的是一致的。任何国家进行刑事诉讼,均期望达到维护社会秩序的目的。刑事诉讼的直接目的表现为两方面:一方面,国家通过刑事诉讼活动,要在准确、及时地查明案件事实真相的基础上对构成犯罪的被告人正确适用刑法,惩罚犯罪,实现国家刑罚权;另一方面,国家在进行刑事诉讼过程中保障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特别是保障与案件结果有直接利害关系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被害人的诉讼权利得到充分行使。刑事诉讼根本目的的实现有赖于直接目的的实现。在美国、日本、德国及我国台湾地区,关于刑事诉讼目的的理论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学说:1.犯罪控制模式与正当程序模式。犯罪控制模式价值体系的理论基点是:控制犯罪绝对为刑事诉讼程序最主要的机能,刑事程序运作的方式与取向,应循此“控制犯罪”之目标进行。该模式的基本价值理念是:刑事诉讼以惩罚犯罪的“效率”为目标与评价标准。一个能以有限的资源处理数量庞大的案件并提高逮捕与有罪判决率的刑事程序,才是符合犯罪控制模式的成功者。与犯罪控制模式对立的是正当程序模式,该模式的理论基础是自然法的学说,认为人类拥有某些与生俱来的基本权利,如果统治者侵犯了这些权利,人民将不信任政府,并撤回授予统治者的权利。因此,该模式主张刑事诉讼目的不单是发现实体真实,更重要的是以公平与合乎正义的程序来保护被告人的人权。2.家庭模式。犯罪控制模式与正当程序模式的划分,受到了学者的批评。主要是认为该模式划分是基于“国家与个人间为敌对关系”,并以“整个刑事程序自始至终为一项战争”为出发点的。因此,两个对立模式实为一项“战争模式”或“争斗模式”。对此,有学者提出了刑事程序的第三种模式,即家庭模式。该模式以家庭中父母与子女关系为喻,强调国家与个人间的和谐关系,并以此为出发点,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3.实体真实主义与正当程序主义。对于实体真实主义而言,刑事诉讼旨在追求案件的实体真实的诉讼目的观。在实体与程序的关系上,它意味着实体对程序的优越地位,而将刑事诉讼法视为为发现实体真实服务的实现刑法的手段;在人权保障与实体真实的关系上,实体的真实也处于优势。对违反程序法造成侵犯公民权利的效果,是由有关部门给予个别处理,而不影响其后的诉讼行为。实体真实主义可分为积极实体真实主义和消极实体真实主义。传统的实体真实主义仅指前者,认为凡是出现了犯罪,就应当毫无遗漏地加以发现、认定并予以处罚;为不使一个犯罪人逃脱,刑事程序以发现真相为要。消极实体真实主义是将发现真实与保障无辜相联系的目的观,认为刑事诉讼目的在于发现实体真实,本身应包含力求避免处罚无罪者的意思,而不单纯是无遗漏地处罚任何一个犯罪者。正当程序的目的观认为,刑事诉讼目的重在维护正当程序。正当程序主义的认识论基础是:刑事诉讼对案件事实的认识能力是十分有限的,刑事诉讼中的真实只是作为认识的真实。因此,当在诉讼中根据能够利用的资料作出合理的事实认定时,只能是视为真实的相对的观念。在这个意义上,刑事诉讼是将真实设定为诉讼程序之外的客观实在,并谋求通过诉讼程序内的活动来接近它。刑事诉讼所追求的,是在所给定的程序范围内,竭尽人之所能,将以此认定的事实视作真实。这种事实的认定,应当依正当程序进行。当然,也有不少学者提出刑事诉讼具有追求实体真实与维护正当程序两方面的目的。我国诉讼理论一般认为,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两个方面应当并重。因为只强调惩罚犯罪,忽视保障人权,势必导致蔑视法制、违反程序、刑讯逼供、滥捕滥判,造成较高的错案率,最终既不能保障人权,也不能准确有效地惩罚犯罪;反之,只强调保障人权,忽视惩罚犯罪,势必放纵犯罪,社会秩序的稳定难以实现,同样不利于实现刑事诉讼的根本目的。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符合刑事诉讼的内在规律,才能使刑事诉讼真正符合国家、社会及民众的需要,也才能正确指导司法工作人员进行刑事诉讼活动,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坚持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符合我国刑事诉讼法的基本要求。。

刑事诉讼法

刑事诉讼法
第 2 页 共 77 页
一、命题的重点
近 7 年来的考点按照分值从高到低排列(前四名)
2013 年 (1)侦查程序;(2)证据;(3)强制措施;(4)一审程序
2012 年 (1)证据;(2)刑事诉讼法概述;(3)特别程序;(4)侦查程序
2011 年 (1)证据;(2)一审程序;(3)死刑复核程序;(4)二审程序

2013 年司法考试刑事诉讼法考点明细表
章节
பைடு நூலகம்共计分值 考查细目
刑事诉讼法概述
2
刑事诉讼目的(1 分);刑事诉讼构造(1 分)
基本原则
2
未经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原则(2 分)
刑事诉讼主体
0
管辖
3
并案管辖(1 分);网络犯罪的管辖地(2 分)
回避
1
辩护与代理
2
证据
10
强制措施
9
附带民诉
5
第 1 页 共 77 页
附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 一、坚持刑事诉讼基本原则,树立科学司法理念 1、坚持证据裁判原则。认定案件事实,必须以证据为根据。应当依照法定程序审查、认定证据。 认定被告人有罪,应当适用证据确实、充分的证明标准。 二、严格执行法定证明标准,强化证据审查机制 1、定罪证据不足的案件,应当坚持疑罪从无原则,依法宣告被告人无罪,不得降格作出“留有 余地”的判决。 2、死刑案件,认定对被告人适用死刑的事实证据不足的,不得判处死刑。 3、采用刑讯逼供或者冻、饿、晒、烤、疲劳审讯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被告人供述,应当排除。 4、除情况紧急必须现场讯问以外,在规定的办案场所外讯问取得的供述,未依法对讯问进行全 程录音录像取得的供述,以及不能排除以非法方法取得的供述,应当排除。 5、对于命案,应审查是否通过被害人近亲属辨认、指纹鉴定、DNA 鉴定等方式确定被害人身份。 三、切实遵守法定诉讼程序,强化案件审理机制 1、依法应当出庭作证的证人没有正当理由拒绝出庭或者出庭后拒绝作证,其庭前证言真实性无 法确认的,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 2、定罪证据存疑的,应当书面建议人民检察院补充调查。人民检察院在二个月内未提交书面材 料的,应当根据在案证据依法作出裁判。 四、认真履行案件把关职责,完善审核监督机制 1、合议庭成员共同对案件事实负责,承办官员为案件质量第一责任人。 2、审判委员会讨论案件,委员依次独立发表意见并说明理由,主持人最后发表意见。 3、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为由发回重新审判的案件,上诉、抗诉后,不得再次发回重新审判。 4、不得就事实和证据问题请示上级人民法院。 五、充分发挥各方职能作用,建立健全制约机制 1、不得参与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联合办案。 2、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可以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基层群众等旁听观审。

第1章 刑事诉讼法概述

第1章 刑事诉讼法概述
行政诉讼法 刑事诉讼法 民事诉讼法
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都是 程序法,共同构成一个国家的程序法系统 。 但基于各自特定的任务不同,它们之间在所 保障解决的实体问题、遵循的基本原则、起诉和 应诉主体、举证责任等方面又存在诸多不同 。 三类诉讼法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彼此不 能相互代替和混淆 。
外国和历史上的刑事诉讼制度、理论、实践
25
1.2.2 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方法
结合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在辩 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应注意以下几 种学习、研究方法的运用 :
系统方法 利益—价值分析方法
数学方法
比较研究方法
实证分析方法与理论联系实际
26
1.2.3 刑事诉讼法学的学科体系
35
市公安局侦查终结后,以涉嫌盗窃罪把梁某案移送市 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市人民检察院办案人员认为以盗窃 罪起诉不妥,遂移交区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而区检察院 的办案人员却倾向于梁某涉嫌构成盗窃罪。现此案已于 2009年4月30日发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 【问题】什么是刑事诉讼?按照我国的刑事诉讼法,该案 处于刑事诉讼哪一阶段?
2
第二编 基础理论
第3章 刑事诉讼的基本范畴
第4章 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 第5章 刑事诉讼证据 第6章 辩护与刑事代理
3
第一编 导论
第1章 刑事诉讼法概述
第2章 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
4
案例引入
例1-1 王李两家因争用水源而引发纠纷案
王李两家分属两村,均毗邻一地下水源。由于所处地 区气候干旱,水源短缺,两家常因用水问题发生争执,今 年夏季旱情严重,王家兄弟以其所承包土地多于李家为由 企图独占水源,并在一次与李家父子的争吵中出手打人, 导致李家老父腿部骨折和腰部挫伤,李家老二受轻伤,还 肆意毁坏了李村分配给李家承包用的集体所有的拖拉机和 一些农具。事后王家为息事宁人,试图付一笔赔偿金给李 家,但仍霸占水源。

2014年刑诉法考点脉络梳理讲义

2014年刑诉法考点脉络梳理讲义

2014年刑诉法考点脉络梳理讲义(上)第一讲 刑事诉讼法概述考点一:刑事诉讼的基本理念 考点二:刑法与刑事诉讼法的关系 考点三:刑事诉讼的基本范畴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军队保卫部门、海关走私犯罪侦查部门) 检察机关(公诉人也应当视为专门机关,而不应当视为当事人) 专门机关审判机关 公诉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害人1自诉案件:自诉人、被告人 当事人附带民诉:附带民诉原告人、被告人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 辩护人刑事诉讼主体诉讼参与人其它诉讼参与人证人、鉴定人(以及具有专门知识的人)、翻译人员公诉案件 立案—侦查—审查起诉—审判(一审、二审+再审、死刑复核)—执行自诉案件 立案(法院受理)—审判—执行刑事诉讼阶段划分刑诉阶段的标准直接任务、参加诉讼的机关和个人的构成、诉讼行为的方式、诉讼法律关系、诉讼的总结性文书控诉职能 (检察院)+(被害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审判职能 法院刑事诉讼职能辩护职能(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辩护人刑事诉讼构造② 当事人主义与职权主义 ③ 混合式诉讼构造刑事诉讼目的 ① 犯罪控制模式与正当程序模式 ② 家庭模式与争斗模式③ 实体真实主义(积极实体真实主义+消极实体真实主义)与正当程序主义刑事诉讼价值 ①秩序。

1、通过惩治犯罪,维护社会秩序,即恢复被犯罪破坏的社会秩序以及预防社会秩序被犯罪所破坏;2、追究犯罪的活动是有序的。

②公正。

包括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两个方面。

③效率。

既包括效率,也包括在保证社会生产方面所产生的效益,即刑事诉讼对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效益。

考点三:刑事诉讼与宪法的关系第二讲 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考点一: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考点二:各民族公民有权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原则考点三:法院统一定罪原则考点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原则考点五:具有法定情形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一)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及结案方法(二)各种结案方法之处理方式(三)审查起诉阶段的处理第三讲 管辖考点一:立案管辖之自诉案件(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考点二:立案管辖之自侦案件(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考点三:立案管辖之公安机关直接立案侦查的案件管辖范围 一般刑事案件国有公司负责人的渎职犯罪:如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国有公司、企业领导)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为亲友非法牟利罪;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失职罪;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滥用职权罪;徇私舞弊低价折股、出售国有资产罪。

2014年刑诉系统强化班讲义

2014年刑诉系统强化班讲义

2014年《刑事诉讼法》系统强化阶段讲义前言第一编:绪论刑事诉讼法学知识体系结构图刑事诉讼法的概念概说基本理念: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诉讼效率诉讼职能:控诉、辩护、审判职能基本原则:具有法定情形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等等诉讼主体:专门机关+诉讼参与人(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管辖——立案管辖;审判管辖(地区、级别管辖);特殊管辖。

回避——适用人员;理由;程序等总论诉讼制度辩护与代理——辩护人;辩护种类;代理。

证据制度——种类;分类;证明对象、责任、标准。

强制措施——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其他制度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赔偿范围;成立条件;审判程序期间、送达1、立案程序:材料来源;立案条件;立案程序;立案监督。

2、侦查程序:基本原则;侦查行为(讯问;询问;勘验检查;搜查;扣押;鉴定;辨认;通缉;技术侦查);侦查终结;侦查羁押期限。

3、起诉程序:对案件的受理;审查起诉;作出起诉或不起诉决定(4种)。

分论概述:审判原则;审级制度;审判组织1)第一审程序:a.种类:普通程序;简易程序b.进程:庭前审查;开庭前准备;审理程序(5环节);4、审判程序: c.辅助制度:延期审理+中止审理+终止审理;法庭秩序;2)第二审程序:上诉、抗诉主体;理由与途径;审判原则;审理方式;审理结果3)死刑复核程序:核准权;报请程序;全面审查;复核结果4)审判监督程序:提起主体;申诉与受理;审判程序;5)、执行程序:执行主体;各种判决的执行;执行变更程序;6)、特别程序:未成年人诉讼程序;公诉案件和解;没收程序;强制医疗程序第一章:刑事诉讼法概述【考点一】:刑事诉讼法概念(1).刑事诉讼:是指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含国家安全机关等其他侦查机关)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解决被追诉人刑事责任问题的活动。

(2).刑事诉讼法: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调整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刑事诉讼法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2014

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2014

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201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已于2012年11月5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59次会议通过,于2012年12月24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公布,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2012年12月20日法释〔2012〕21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2012年11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59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管辖第二章回避第三章辩护与代理第四章证据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物证、书证的审查与认定第三节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的审查与认定第四节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的审查与认定第五节鉴定意见的审查与认定第六节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的审查与认定第七节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的审查与认定第八节非法证据排除第九节证据的综合审查与运用第五章强制措施第六章附带民事诉讼第七章期间、送达、审理期限第八章审判组织第九章公诉案件第一审普通程序第一节审查受理与庭前准备第二节宣布开庭与法庭调查第三节法庭辩论与最后陈述第四节评议案件与宣告判决第五节法庭纪律与其他规定第十章自诉案件第一审程序第十一章单位犯罪案件的审理第十二章简易程序第十三章第二审程序第十四章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和特殊假释的核准第十五章死刑复核程序第十六章查封、扣押、冻结财物及其处理第十七章审判监督程序第十八章涉外刑事案件的审理和司法协助第十九章执行程序第一节死刑的执行第二节死刑缓期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的交付执行第三节管制、缓刑、剥夺政治权利的交付执行第四节财产刑和附带民事裁判的执行第五节减刑、假释案件的审理第六节缓刑、假释的撤销第二十章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开庭准备第三节审判第四节执行第二十一章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第二十二章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第二十三章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第二十四章附则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

2014年度刑事诉讼法—通识课

2014年度刑事诉讼法—通识课

第二章
刑事诉讼中的专门机关
专门机关
是指依照法定职权进行刑 事诉讼活动的国家机关。
专门机关的种类
行使审判权

第一种
法院
行使公诉权

第二种
检察院 公安机关 检察院 国家安全机关 监狱 军队内的保卫部门

第三种
行使侦查权
本章内容
第一节 审判机关 第二节 检察机关 第三节 侦查机关
第一节 审判机关
一、人民法院的性质
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在刑事诉 讼中通过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审核证据 ,核查案件事实,正确适用法律,最终解 决被告人是否有罪及其刑事责任问题。
二、人民法院的职权
人民法院的职权
立 案 权 对起诉进行审查,决定开庭 对实体、程序问题进行判断 决定采取强制措施(拘留除外) 再 审 权 执 行 权 调查核实证据
三、刑事诉讼结构 刑事诉讼三种职能之间的地位和相互作用不 同,会形成相应的诉讼结构。 三角结构:审判中立、控辩平等、控审分离。 线型结构:司法一体化,司法活动积极性、 主动性,被告方的权利受到限制
法 官 国 家 公诉方
三角结构
被告方
被告方
线型结构
• 四、刑事诉讼法的适用范围 • (一)刑事诉讼法的时间效力 • 是指刑事诉讼法生效和失效的时间。 • 1、刑事诉讼法的生效时间 • ①从法律公布之日起施行。 • ②在公布一段时间以后才生效施行。 • 这种情况已经逐渐成为各国立法的通 例,在公布与施行之间留一段时间, 目的就是为法律实行做好宣传和准备, 以保证新法律的正确顺利实施。
三、人民法院组织体系
最高法院
高级法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 军事法院
中级法院
铁路运输 中级法院

《刑事诉讼法第一章》课件

《刑事诉讼法第一章》课件

近代刑事诉讼法
近代刑事诉讼法的发展阶段
从资本主义革命到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建立,再到工业革命后 的刑事诉讼法。
近代刑事诉讼法的特点
强调个人权利和自由,注重公正和客观性,审判程序复杂化,证据 制度得到完善。
近代刑事诉讼法的典型代表
英国普通法、法国拿破仑法典等。
现代刑事诉讼法
现代刑事诉讼法的发展阶段
02 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
CHAPTER
古代刑事诉讼法
古代刑事诉讼法的发展阶段: 从最早的简单审判形式到复杂 的审判形式,再到封建社会的 刑事诉讼法。
古代刑事诉讼法的特点:以君 主或贵族的意志为转移,缺乏 公正性和客观性,审判程序简 单,缺乏证据制度。
古代刑事诉讼法的典型代表: 罗马法、汉谟拉比法典等。
谢谢
THANKS
根据犯罪行为发生地或者被告人居住 地确定管辖法院,以方便调查取证和 审判。
04 刑事诉讼法的程序
CHAPTER
立案程序
01
02
03
立案程序概述
立案是刑事诉讼的起始阶 段,目的是为了确认犯罪 事实是否存在,并决定是 否启动刑事诉讼程序。
立案的条件
立案的条件包括有犯罪事 实存在、需要追究刑事责 任以及属于本机关管辖范 围。
起诉程序
起诉程序概述
起诉是刑事诉讼的重要阶段,目 的是为了将犯罪嫌疑人提交法庭
进行审判。
起诉的种类
起诉的种类包括审查起诉、提起公 诉等。
起诉的程序
起诉的程序包括审查证据、审查起 诉决定、提起公诉等步骤。
审判程序
审判程序概述
审判是刑事诉讼的核心阶段,目 的是为了确认犯罪嫌疑人的罪行
并作出相应的判决。

第一章 刑事诉讼法概述

第一章   刑事诉讼法概述

是指国家专门机关在当事人(被害人、 自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带 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及其他 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律规定 的程序,追诉犯罪,解决被追诉人刑 事责任的活动。
狭义说:起诉至审判。 广义说:侦查、起诉、审判、执行。

7




刑事诉讼的主体:参与刑事诉讼活动、在 刑事诉讼中享有一定权利和承担一定义务 的国家专门机关和诉讼参与人。 人民法院:审判权 人民检察院:诉讼监督权、公诉权、侦查 权、批捕权 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等):侦查权 当事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害人、 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附带民事 诉讼被告人 其他诉讼参与人: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 人、辩护人、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
11
4、刑事诉讼的结构




1、概念:又称刑事诉讼模式,是指控诉、辩 护和审判三方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的组合方式和 相互关系。它受到刑事诉讼目的制约。 2、我国现状:双重结构 (1)三角结构:控审分离、控辩平等、司法 至上。 (2)线形结构:从侦查、起诉、审判的工序 流转以及警察、检察官和法院权力行使的相继 性而呈现出的权力互动结构。

诉讼须具备三个要件:一是控诉方(原告); 二是承控方(被告);三是听讼方。
3
2、分类

依据诉讼所要解决的实体问题和所依 据的实体法,诉讼划分为民事诉讼、 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
4
二、刑事诉讼
案例分析:金店抢夺案 思考: 1、本案中涉及哪些主体? 2、本案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3、对被告人付飞的刑罚是通过什么程序 实施的?
有关法律解释:主要有
1998年1月19日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 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全国 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关于刑事诉讼法实施 中若干问题的规定》 1998年6月29日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1999年1月18日公布的《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 则》 1998年4月20日公布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 程序规定》

2014刑事诉讼法

2014刑事诉讼法
试论我国刑法中的教唆犯
刑讯逼供罪的犯罪构成
李某某(出生年月,意思就是满14不满16),在放学后,骑车下坡,速度很快,
突然见老人于某,躲闪不及撞上。李某某倒地时,摔倒在老人身上。李某某立即
前去扶起老人,但力气不足以,于是跑去最近医疗卫生地点寻求救护。后老人抢
救无效,身亡。
(1)分析李某某的心理态度
(2)李某某是否构成犯罪
不予立案,冯某就立即告诉陈某的父母,父母赶至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让他
们写立案材料否则不予立案,冯某的父母写下立案材料后公安机关说不知犯罪嫌
疑人是谁且毫无线索,因此不予立案。陈某的父母就将情况反映至检察机关,检
察机关通知公安机关说明不予立案的理由,公安机关口头答复说不知道犯罪嫌疑
人是谁且毫无线索因此不立案,检察机关认为理由不能成立,要求公安机关立即
三、论述题
1、论罪刑法定
2、论犯罪中止
四、案例
大意:陈某X年与妻子结婚……后因感情不和……多次殴打妻子,致其身体多处
淤青臃肿,构成重伤……B某的母亲将其送至医院……问:陈某构成何种犯罪,请说明理由。
伪证罪
正当防卫
犯罪主体
吸收犯
犯罪对象与犯罪客体的区别
犯罪集团的特征
死刑缓期执行的后果
一般累犯成立的条件
4、案例:
李甲(17岁)和李乙(23岁)是表兄弟,李乙缺钱,便去找家境富裕的李甲借钱。因王某经常欺负殴打李甲,李甲要求李乙帮他教训王某,并承诺事后将从自己的压岁钱取出一万元给李乙。李乙答应了这个要求。之后李甲和李乙二人分别带着自行车链条和匕首去围堵王某,在一条小巷堵住了王某,将王某殴打致昏迷,李甲怕出人命就叫李乙住手,李乙叫李甲先走。李甲离开后,李乙又返回原处将昏迷中的王某身上的财物搜走。事后警察将王某送入医院,发现王某臀部有一处伤是被锐器所伤,颅骨重伤,经鉴定是重度伤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司:操作, 3.司法
刑事诉讼法
1.1诉讼解读

诉讼格言: 无纠纷即无诉讼 无原告即无法官(不告不理) 无指控即无审判



2014
刑事诉讼法
8
1.2刑事诉讼
国家刑事司法机关在当事人参与下,依照法 定程序解决犯罪与刑罚问题的活动。

1.2.1特征 (1)专门性(国家 司法活动、刑罚权)
2014
刑事诉讼法
9
1.2刑事诉讼

(2)法定性(程序) (3)参与性(主体)
2014
刑事诉讼法
10
1.2刑事诉讼

1.2.2刑事诉讼阶段



侦查—起诉—审判(一审、二 审)—执行 自诉—审判(一审、二审)—执行 特殊阶段:死刑复核、审判监督
2014
刑事诉讼法
11
1.3刑事诉讼法

1.3.1表现形式

在法律的公正中辩诉 在法官主持下辩论为“讼”
2014 刑事诉讼法 5
法的象征


蒙眼: 一视同仁
法——灋
氵:平

之如水
廌:触 不直
剑: 文 权威


天平: 公平


去: 去之
2014 刑事诉讼法 6
1.1诉讼解读

诉讼三要素:打官司 诉讼
打:对抗, 1.纠纷 官:公权力, 2.司法权
2014 7

(1)狭义:刑事诉讼法 (2)广义:宪法、法律、司法解释、国际公约/条约 等
2014
刑事诉讼法
12
1.3.2司法解释的利弊



1.对刑诉法的必要补 充,增强可操作性 2.突破刑诉法的隐患 3.不同部门的冲突
2014
刑事诉讼法
13
1.3.3国际条约对我国刑诉的影响

Biblioteka 1999-8出逃加拿大 期间加拿大要求中国承诺“不 处死”,未果,多次拒绝引渡 2011-7-21加拿大否决赖昌星 暂缓执行遣返令的申请 2011-7-23引渡回国
三机关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 相制约的原则;侦查权、检察权 调解原则;财产 指导原则和 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原 和审判权分别由专门机关依法行 保全制度;先予 制度 则;证据保全制度等。 使的原则;死刑复核制度;上诉 执行制度等。 不加刑制度等。 起诉、应诉 国家追诉为主、个人自诉为辅原 “不告不理”原 主体及相关 则。 则。 法律规定 举证责任 控方举证。 将应诉主体资格限定为 行政机关。

1.4.2任务:《刑事诉讼法》第二条



(1)准确及时查明犯罪,正确应用法律, 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 究。 (2)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同犯 罪行为斗争 (3)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重和保障人 权,保护公民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民主 权利和其他权利,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顺利进行。
2014
刑事诉讼法
3
1.1诉讼解读
诉,篆文 (言, 说)(厈,河岸,表示回溯)篆文 异体字 (言,说)(朔,即 “溯”)。 回溯案情,陈述原委。 向法官提出告状为“诉”。
2014 刑事诉讼法 4


1.1诉讼解读

讼,早期金文 (公,正义) (言,说),公,既是声旁 也是形旁,表示正义。晚期金文。 篆文 。
2014
刑事诉讼法
14
1.3.4三大诉讼法比较
区 别 点 刑 事 诉 讼 法 民 事 诉 讼 法 行 政 诉 讼 法 平等主体间有关 由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 解决的实体 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犯罪认定、 人身和财产的权 影响行政相对人权利而 问题 刑事责任构成和刑罚科处。 利、义务。 引起的争议。 适用的实体 刑法。 法 主要是民商法、 主要是行政法。 经济法。
2014 刑事诉讼法 17
刑事诉讼法
2014
2014
刑事诉讼法
1
课程安排

课程内容: 刑诉法+模拟法庭 考核方式:

平时考核+闭卷考试

成绩构成: 平时20%+期末80% 易延友:《刑事诉讼法》,法律2013版

2014
刑事诉讼法
2
第一章 刑事诉讼概论

1.1诉讼解读
指专门机关在当事人及其他 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一定程 序处理案件的活动。
“谁主张,谁举 证”(即原被告 被告举证。 均有举证责任)。
刑事诉讼法 15
2014
1.4刑事诉讼法的目的、根据和任务

1.4.1目的(《刑事诉讼法》第一条)



(1)保证刑法的正确实施 (2)惩罚犯罪,保护人民 (3)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 维护社会主义社会秩序
2014
刑事诉讼法
16
1.4刑事诉讼法的目的、根据和任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