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佛教佛法佛学的区别精修订
欧阳渐“佛法非宗教非哲学”思想衍论
欧阳渐“佛法非宗教非哲学”思想衍论谢金良(复旦大学中文系,上海,200433)摘要:“佛法非宗教非哲学”的思想是近代佛学大师欧阳渐先生提出来的。
本文考察了欧阳渐对“佛法”的理解,并在对“如何正确理解”、“如何客观评判”、“如何合理发扬”欧阳渐“佛法”思想等问题展开讨论的同时,简要分析了该思想的成因、价值及其学术意义。
本文认为:要客观评判欧阳渐的“佛法”思想,应该正确区分“佛法”与“佛教”、“佛学”的关系,全面理解其“佛法”思想,并根据“佛法”的实际来加以评价;佛法非宗教非哲学而始终为人类所必需,乃是欧阳渐“佛法”思想留给我们的有益启示,值得在深入思考和研究的基础上加以发扬。
关键词:佛法欧阳渐宗教哲学学术意义欧阳渐(1871—1943),原字镜湖,后改字竟无,江西宜黄县人,近现代著名佛学居士,人称“宜黄大师”。
早年习程、朱、陆、王之学,后来主要从事佛学的研究和佛书的编印。
综观欧阳渐的一生,可谓是倾尽生命的全部思想和情感来研究中国学术,在佛学方面有着精深的造诣和卓著的成果,尤其是对“佛法”的理解见解独特。
但是,欧阳渐的“佛法”思想尽管颇有影响,并不被人们完全理解,甚至遭到佛教界乃至学术界的批评。
笔者在研究中发现,学界对欧阳渐“佛法”思想的批评,主要是不完全理解或误读误解引起的。
有鉴于此,本文拟针对这一问题重新加以思考和讨论。
一、如何正确理解欧阳渐的“佛法”思想如何才能正确理解和评判欧阳渐的“佛法”思想?笔者认为,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欧阳渐的“佛法”概念。
二是欧阳渐提出的一系列与“佛法”相关的思想。
欧阳渐是这样理解“佛法”的:何谓佛?何谓法?何谓佛法?按:佛家有所谓三宝者,一、佛宝,二、法宝,三、僧宝。
佛宝指人,法宝指事,僧者众多弟子义。
宝者,有用、有益之义,言此三者能利益有情,故称为宝。
已得无上正等菩提的人,是称为佛。
法,则范围最广,凡一切真假事理,有为、无为,都包括在内。
但包含既如此之广,岂不有散乱无章之弊耶?不然,此法是指瑜伽所得的。
佛教、佛学、佛法三者的区别
佛教、佛学、佛法三者的区别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
相传佛教为公元前6世纪到前5世纪古北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南部)净饭王的儿子悉达多·乔答摩所创立。
悉达多是名字,乔答摩是姓氏。
后世佛教徒尊称他为释迦牟尼。
释迦是种族名,牟尼是尊称,释迦牟尼也就是“释迦族的圣人”的意思。
释迦牟尼是在古代东方历史上提出了独特地价值标准的思想家,是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宗教家。
佛教历史悠久,影响深广。
自从释迦牟尼创立佛教以来,至今佛教已经延续了2500 多年。
它曾经广泛地辗转流传于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阿富汗、中国朝鲜、日本、越南、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等国家,蔚为大观。
它对上述国家的政治、经济、哲学、道德、文学、艺术、医学、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都有着深刻和广泛的影响。
近代以来,佛教也流传到欧美等国。
佛教是人类历史上一种十分重要的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巨大的社会力量。
为了准确地把握佛教哲学的内容,必须明确佛教、佛法、佛学与佛教哲学的联系与区别,分清它们的不同含义。
佛教是指包括教主、教义、教徒组织、清规戒律、仪轨制度和情感体验等复杂内容的综合体。
佛教经过长期的流布,在不同的国度形成五花八门、风格各异的流派,各派自立门户,别树一帆,异说纷纭。
但是,各国的佛教流派都声称崇奉三件物事:佛、法、僧。
这三者被称为佛教的“三宝”。
三宝就是构成佛教整体的三)支柱。
“佛”,指佛教的创始者、祖师释迦牟尼,也泛指一切佛。
“法”,指释迎单尼传授的教理,实际上是包括释迦牟尼以及后代佛教学者所阐发的佛教教义,是化、开悟众生的理论学说。
“僧”,指释迦牟尼建立的教团,泛指信奉、弘扬佛教理的僧众。
佛、法、僧包含了佛教的信仰对象、信仰理论和信仰徒众,由此三者双展开和形成更复杂、更全面的系统结构,如由对佛的信仰而有各种礼仪制度,由法的演变而形成若干派别,由僧众而有各种清规戒律等。
佛、法、僧正是反映了佛教的内涵和外延的规定。
佛教的意义
佛教的定义作者:堪布慈诚罗珠发布时间: 2011-05-09 来源:慧灯之光四现在有很多学佛多年的人,还不清楚真正的佛法是什么,其所涵盖的范围究竟为何。
不仅在汉地有很多人不懂何为真正的佛法,在藏地也有同样的问题。
除了一些僧人以外,一般的农民或牧民大都对佛法的内涵不甚了解,认为只要能修佛塔、经堂或金碧辉煌的寺庙,或者念一点观音心咒,就是很不错的佛教徒了,但这些仅是做善事而已,不是学佛,也不是修行,所以,我们有必要对佛法或佛教的定义略作说明。
一、佛教的错误定义佛教≠信仰有些人认为,佛法是一种信仰。
信仰也即信心,佛法当然是需要信心的,但如果因此而说佛法就是信仰的话,又显得过于简单了,由于信心仅仅是佛法的许多观念之一。
佛教的基础和重点都不是信仰,而是智慧和大悲。
佛法虽然提倡信仰,但除了佛法以外,科学也有对信心的要求。
譬如,现代人提倡对科学要有信心,如果有人不相信科学的话,可能连飞机都不敢坐了。
正因为相信科技,相信飞机能将人从出发地带到目的地,人们才会去坐飞机。
无论做世上的任何事,都要有信心才能成办,而佛教所谓的信心,也就是如此,所以,认为佛教仅是一种信仰是不正确的,信仰不能等同于佛法。
佛教≠哲学那么,佛教是哲学吗?也不是。
哲学有西洋哲学、东方哲学等不同的类别,虽说其中的某些思想与佛教相似,但没有任何哲理所剖析出的深度,能达到佛法的层次,所以,佛教也不等同于哲学。
佛教≠科学佛教是科学吗?虽然佛教中的某些观点与科学相同,但也不能就此将二者画上等号。
佛教≠唯心主义佛教是唯心主义吗?很多人认为,宗教是唯心主义,但这应该是针对西方宗教而言的。
多数的西方哲学家都是唯心主义者,故而他们也将西方的宗教归入唯心主义的范畴,然而,佛教的思想与唯心主义是全然不同的,所以佛教也不是唯心主义。
佛教有四个宗派,其中的经部与一切有部根本就没有唯心的论点,属于大乘的中观也没有唯心的主张,而同属于大乘的唯识宗则包含了许多不同的派别,其中仅有一派所讲的小部份观点与唯心主义有些许相同。
佛教知识(二):佛教的三大派别
佛教知识(二):佛教的三大派别佛教三大派别佛教产生于印度,其发展一般分为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和大乘佛教三个阶段;也有人说第一个阶段是原始佛教,第二个阶段是大乘佛教,第三个阶段是密教。
第二种说法的大乘佛教阶段应当是显宗阶段,密教也属于大乘佛教,但与显宗有很大差别。
佛教形成以后,不断向外传。
大乘佛教阶段传到中国内陆,后来发展成汉传佛教,所以汉传佛教的教义基本上是大乘佛教显宗的教义。
印度佛教往西藏传,有一个路线是从印度传过来,从印度传的时候,印度佛教已经到了第三阶段,是密教阶段。
密教传入了西藏,形成了藏传佛教,藏传佛教的特点就是显宗和密宗结合。
在部派佛教阶段或原始佛教阶段后期,佛教内部发生了辩论。
辩论的时候,主张大乘佛教的这一派僧人座位比较低,人多,所以叫“大众部”,主张原始佛教的这一部分僧人坐的位置比较高,所以叫上座部,上座部得名就是座位高。
上座部从南边往外国传,传到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地区,从缅甸传入我国云南,和当地文化相结合,形成了上座部佛教。
上座部佛教也叫南传佛教。
汉传佛教、藏传佛教、上座部佛教是佛教的三大派别。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佛教三大派别都齐全的国家。
藏传佛教的教义和修法是显密结合,属于大乘佛教。
上座部佛教属于小乘佛教,其教义和修法更多地保留着佛教的原始面貌。
藏传佛教中也包含者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与南传佛教还是有共同的基础的。
佛教的传入现在一般认为,佛教是在大约西汉末年,东汉初年时由印度从西域传入的。
根据记载,汉哀帝元寿元年(前2年)博士弟子景卢出使大月氏,其王使人口授《浮屠经》。
到了东汉永平十年(67年),汉明帝梦见金人,于是派人去西域,迎来迦叶摩腾与竺法兰两位高僧,并且带来了许多佛像和佛经,用白马驼回首都洛阳,皇帝命人修建房屋供其居住,翻译《四十二章经》。
也就是现在的白马寺。
因此,在中国佛教史上,多以汉明帝永平十年作为佛教传入之年。
白马寺成为中国第一座佛寺。
《四十二章经》,也成为中国第一部汉译佛经。
最好的佛教宗派分类
用图表画得很清楚。他们把它变成一门学问,一种知识,不太讲究修行,
也不求麻哈巴尼亚发露,只管一辈子研究经典。这个叫佛学。
真正钻研佛学的像唐三藏他们,拼命的思维,拼命的钻,钻钻钻,
钻到山穷水尽,钻到没有道理的时候,喔!柳暗花明,真实的境界就出现了。
所以钻研佛学的人也可能解脱,就看你的根器够不够,有没有明眼的师父来指导你。
学净土就更是完全不相契。
第二种是佛学,
华严宗。天台宗。唯识法相宗。都是钻研理论的。
尤其华严宗学的人很多,专门研究华严经,探讨理的世界,事的世界,
讲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还有一些研究佛学的人,用图解方程式,
代数坐标的方法去解释心经的,什么叫四智源自八识,五蕴,六根,六尘... ?
理论的本质是什么?就是分别心。你若没有分别心,也没有理论;
所以当我们离开分别的时候,也就没有理论了。
所以,佛法就是成佛的方法,直接了当。
佛法大致上以密宗。禅宗。净土宗为主流。
密宗叫你不要怀疑,依师所教的相信就是如此,念这个咒。结这个手印。观想这个本尊,
你只要有耐心,花上时间就会有所成就。
所以不要用密宗的法去搞禅宗的法,反之亦然,这两种法完全是背道而驰的法。
净土宗要你念阿弥陀佛,念到念而不念,不念而念,放下这句佛号后,再看看它是个什么?
它不是个什么?真心就出来了,但要有明师提点,不然多半当面错过。
佛法就是成佛的方法,不要去研究道理,你用研究道理的方式去钻研,
学密宗就走火入魔,学禅宗就会落入文字禅,口头禅,葛藤禅,野狐禅...等之流,
禅宗刚好反其道而行,他告诉你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你就是要去怀疑,
古今中外名人学者对佛教的看法
古今中外名人学者对佛教的看法为了扫荡迷信、确立正信、消除误解、矫正俗见,兹将古今中外,名人学者对佛教的看法,佛教是东方人的宗教,是东方传统文化的集中表现,是东方智慧的结晶,确是东方文化宝库中稀有难得之瑰宝。
佛教自释迦牟尼创始以来,历经两千五百多年,一直影响着东方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几乎涉及了哲学、科学、文学、艺术(建筑、雕刻、音乐、美术)、美学、教育学、心理学以及伦理道德等社会的各个方面。
在我国历史上产生了许多与佛教有关的大学问家、哲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等,如唐代高僧玄奘,大诗人谢灵运、王维、白居易、苏轼,大散文家韩愈、柳宗元、范仲淹、王安石,理学家朱熹、王阳明,以及李贽、袁宏道、黄宗羲、龚自珍、魏源、曹雪芹、林则徐,还有改良派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章太炎,革命家孙中山等等,至于历代高僧大德更是灿若繁星,不胜枚举。
而现代,随着计算机科学、模糊科学、生命科学(如自然疗法、克隆技术)、精神分析学(及各门类的心理学)、量子物理学、毫微技术、全息理论、航空航天科学的发展,以及人类当前面临的各种困境(人口、环境、气候异常、金融危机、高犯罪率等),都在不断证实释迦牟尼佛早在两千五百年前向人类提出的善意劝告,和佛对宇宙宏观微观的认识,对生命本身的认识,是无懈可击的。
佛陀的教诲是如此直截了当,一针见血,如此真实不虚,讲求实效,再加上佛陀严密无误的思想体系,佛陀的慈悲精神和积极务实的作风,正使越来越多的西方有识之士所瞩目,于是更有东学西渐,佛光普被欧美之势,诚为东西文化交流之新潮。
这正应了一句话:真理,是跨越国界、跨越种族、超越时空的,真理是没有专利权的。
兹将古今中外,名人学者对佛教的看法,编成语录,辑录于后,以饷读者。
一、卡尔·马克思(德国)辩证法在佛教徒那里已达到比较精致的程度。
弗里德利希·科本送我两卷他的著作-《佛陀的宗教》,是一部很重要的著作。
恩格斯(德国)辩证的思想只有对于人才是可能的,并且只对于相对高级发展阶段的人(佛教徒和希腊人)才是可能的。
现代佛法知识点总结归纳
现代佛法知识点总结归纳佛法作为一种古老的智慧,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宗教之一。
但是,现代社会发展迅速,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改变,因此,我们有必要来总结一下现代佛法的知识点,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佛法在当今社会中。
1.禅修禅修是佛法的核心实践之一。
它通过冥想和专注来达到心灵的平静和思维的清晰。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节奏快,压力大,禅修成为了很多人追求内心平静的方法之一。
通过禅修,人们可以学会如何面对生活中的烦恼和挑战,以及如何与他人保持良好的关系。
2.般若智慧般若智慧是佛法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强调的是洞察真相和超越表面现象。
在现代社会中,般若智慧的意义更为显著,因为人们面对的是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
通过般若智慧的修炼,人们可以更好地洞察事物的本质和真相,从而减少误解和矛盾,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和社会问题。
3.慈悲心慈悲心是佛法中最重要的品质之一。
现代社会中,人们面对的是各种各样的挑战和艰难,而慈悲心可以使人们更加关爱他人,减少冲突和纷争。
通过培养慈悲心,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包容他人,建立和谐的社会环境。
4.因缘观因缘观是佛法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教导人们一切事物都是由因缘所生,没有绝对的原因和结果。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陷入固有的观念中,导致情绪波动和思维僵化。
因缘观可以使人们更加宽容和理解事物的复杂性,从而减少过度的执着和固执。
5.无我见无我见是佛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强调个体的超越和心灵的解放。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被社会的竞争和功利所困扰,导致焦虑和困惑。
无我见可以使人们更加超然和从容,获得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6.修行与实践佛法强调的是实践和修行,而不仅仅是空谈和理论。
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忽略了自我修养和内心的平衡,而过度追求外在的物质和名利。
通过修行和实践,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佛法,从而使自己更加内心强大和坚定。
7.因果报应因果报应是佛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教导人们一切行为都有因果报应,善恶有报。
佛教的名词解释观点有哪些
佛教的名词解释|观点有哪些佛教的名词解释:佛教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参考佛诞)。
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佛教起源于印度,而印度事实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圣地”形象。
这使得很多人产生佛祖降生在印度的错觉,这让尼泊尔民众一向不满。
佛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佛,意思是“觉者”。
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
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
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方法,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
佛姓新称乔达摩(S. Gautama, P. Gotama),旧称瞿昙;因为他属于释迦(Sākya)族,人们又称他为释迦牟尼。
佛教的观点:否定宿命论佛教否定宿命论,认为人有命运,但是不鼓励人听天由命,而是希望人开创命运。
佛教主张诸法因缘而生,因此命运也是因缘生法。
坏的命运可以借着种植善因善缘而加以改变。
命运既然可以因为行慈悲、培福德、修纤悔而加以改变,因此命运并不是必然如此不可更改的。
再坏的命运也能透过种种的修持而加以改造。
相反地,好的命运不知善加维护,也会失却堕落,所谓‘居安思危’,不能不戒惧谨慎!缘起论《中论》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是假名,亦是中道义”。
又说:“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
”即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既然是众缘所生,就是无自性的,就是空的。
佛教认为,因缘不具备的时候,事物就消失了,这样的一种现象就是“空”。
那么,什么是因缘呢?因者是主要的条件,缘者是辅助的条件,主要的条件和辅助的条件都不具备的时候,就没有事物的存在。
因此,任何事物的存在都需要具备主因和辅因。
当因缘具备的时候,事物就存在;因缘不具备的时候,事物就消失。
缘起论是般若思想的基础。
般若重视“缘起”。
《佛说造塔功德经》里有一个偈语:“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佛家思想了解
佛家思想了解一、佛教的起源和发展•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佛陀)•佛教的起源地:古印度•佛教的传播:印度→中亚→中国→东亚其他国家•佛教的主要教派:大乘、小乘、密宗等二、佛教的核心教义•四圣谛:苦、集、灭、道•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因果报应:善恶行为与苦乐果报的关系•轮回:生命死后重新投生的过程•涅槃:超脱轮回,达到解脱的境界三、佛教的基本戒律•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十戒:五戒+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不贪、不瞋•菩萨戒:发心利益众生,追求圆满的觉悟四、佛教的主要经典•佛教的三藏:经、律、论•佛教的主要经典:《金刚经》、《心经》、《净土三部经》、《法华经》等•佛教的经典解释:各宗派的注解和解释五、佛教的修行方法•禅修:静坐冥想,观察自己的身心变化•念佛:持诵佛号,如“南无阿弥陀佛”•持戒:遵守戒律,培养道德品质•学习佛法:研究佛教经典,了解佛法义理六、佛教的哲学思想•中道:避免极端,寻求平衡•空性:一切事物无自性,无常、无我•缘起:一切事物相互依存,因缘和合•八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七、佛教的美学思想•佛国的美好:佛教描绘的理想世界•佛法的艺术表现:佛教艺术作品中的美学思想•佛教对人性的关怀:关注众生痛苦,寻求解脱之道八、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佛教传入中国:汉朝时期•佛教的繁荣:魏晋南北朝、唐宋时期•佛教的本土化:中国佛教宗派的形成•佛教的影响:对中国文化、哲学、艺术等方面的影响九、佛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佛教的道德观念:培养慈悲、宽容、诚实等品质•佛教的心理调适:面对压力和困扰,保持内心的平静•佛教的生活态度:珍惜当下,过有意义的生活•佛教的社交伦理:尊重他人,和谐相处十、佛教的未来发展•佛教在全球化的影响下的传播:国际佛教交流与合作•佛教与现代科技的结合:网络佛教、数字佛教等•佛教在当代社会的使命:关注环境保护、社会和谐、人类福祉等以上是对佛家思想的一个简要归纳,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关于佛教的知识点总结
关于佛教的知识点总结一、佛教的教义佛教源自印度,始于公元前6世纪的释迦牟尼所创,佛教的教义以四大名著为主要依据。
其中《大乘经》系列和《《小乘经》系列是佛教的重要教典,包括《华严经》、《般若经》、《法华经》、《金刚经》等。
《大乘经》系列强调菩萨道,主张“般若理论”和“慈悲大愿”,提倡“度一切众生”而为最高的境界。
《小乘经》系列强调解脱苦难,主张根本性的涅槃。
佛教的核心信仰是解脱生死,实现涅槃。
佛教教义强调以“四圣谛”为核心,包括苦、集、灭、道四个基本教理。
其中,苦指人生的痛苦和无常,集指痛苦的根源,灭指根除痛苦的方法,道则是消除痛苦的途径。
佛教的涅槃观念也是其核心教义之一,佛教认为,只有放下贪欲、瞋恨和愚痴,才能得到解脱,实现涅槃。
佛教的戒律也是其重要教义之一,佛教律宗高度重视戒律的执行,并提倡出家僧侣。
佛教的律宗主张五戒八戒十戒,强调清净心性、修行道德。
佛陀更向众生引进了戒、定、慧等修行的方法,从而使佛教成为一种真正的修行宗教。
二、佛教文明的特点佛教文明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重视道德修行佛教文明主张修身养性,尤其重视慈悲、善良和舍己为人等道德。
佛教律宗对于戒律的重视更是彰显了佛教文明对于道德修养的高度重视。
2.积极融合佛教文明对于各地文化的吸收和融合也非常积极,佛教文明早期的传播就充分融合了当地文化,形成了不同地域特色的佛教文明。
佛教的传播还促进了佛教文明的丰富多样性,使佛教文明形成了印度、中国、日本等国家不同的佛教文化特色。
3.强调平等与普度佛教文明强调平等与普度,佛教主张“度一切众生”,呼吁人们要广植善德,助人利物,慈悲为怀。
4.注重艺术创作佛教文明对于艺术创作的重视也是其特点之一,佛教的壁画、佛像、砖雕、石雕等艺术形式丰富多样,为佛教文明增添了浓厚的艺术氛围。
5.关注社会福祉佛教文明关注社会福祉,佛教在传播过程中也注重为当地社会带来正能量,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同时,佛教也主张与社会和谐共处,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什么是佛教?
什么是佛教?佛教是一种东亚和南亚主要信仰和文化体系,也称为佛陀教或佛教教义。
它是源自印度的一种宗教和哲学体系,起源于公元前五世纪,目前在亚洲地区拥有大量信徒。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佛教的基础知识。
一、佛教的历史佛教起源于公元前五世纪的印度,它起源于摩揭陀国的悉达多王子,他在离家出走后苦行了六年,并在菩提树下证悟成佛。
佛教在印度发展了约1500年,发展出了大量的流派。
传入中国的佛教流派主要有三种,分别是南传上座部佛教、大乘佛教和密宗佛教。
南传的佛教主要传入斯里兰卡和东南亚,而大乘佛教则在中国发展出了禅宗、天台宗、华严宗等许多分支。
二、佛教的教义佛教的教义中,最基本的核心属于“四谛”和“八正道”。
四谛是佛教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是指生命由苦、集、灭、道这四个方面组成,通过正确的认识这四个方面,才能让生命得到解脱。
八正道则涵盖了正确的看法、思想、语言、行为等方面,是达到解脱的方法之一。
三、佛教的实践佛教的实践包括禅修、礼佛等方面。
禅修是佛教历史上非常重要的实践方式,通过长时间的冥想,让人们达到一个状态,使之感受到“真正”的自我。
礼佛则是佛教中传统的仪式礼拜方式,庄严、神圣而有内涵,通过礼佛,人们能得到心灵的安慰和力量,让自己变得更加平静。
四、佛教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佛教在现代社会中,对人们心理健康和道德建设都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佛教教义中的谦卑、厚道、高尚等价值观,对于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建设有着重要影响。
同时,在繁忙、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人们也通过佛教的禅修和冥想,以及礼佛等仪式来寻求安慰和平静,使心态更加平和,更加适应复杂的现代社会。
五、佛教应用佛教在应用上有很多方面,譬如说在医学上,佛教的禅定和冥想已经得到临床上认可,成为了心理治疗的一种方式。
在生活中,佛教则为人们提供使心灵安静,身心健康,提高人们生活幸福感的助力。
在商业上,佛教的价值观也可以应用到很多商业活动中,无论是道德观念,还是价值取向等方面,都是引导企业合理经营的指南。
浅谈佛教
浅谈佛教一、佛教的起源佛教同基督教一样,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现象之一。
佛教之在东方,亦同基督教之在西方,无论在一般的历史演变上,抑或是在社会生活上以及人类的精神上,都曾起过巨大的作用,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影响。
一直到现在,它还影响着东方千百万计的生活和灵魂。
佛教发源于距今约2552年前(一说3000年左右)左右的古印度,其创始人为悉达多·乔答摩(约前566~前486年),释迦牟尼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意思是“释迦族的贤人” (释迦是仁慈的意思,牟尼是寂默的意思,寂默也就是清净的意思,佛是觉悟)。
乔达摩出身于刹帝利种姓,是迦毗罗卫国(在今印度、尼泊尔边境地区)净饭王太子。
据说他幼时受传统的婆罗门教育,学习吠陀经典和五明;20岁时,始感人世生、老、病、死的各种苦恼,又对当时的婆罗门教不满,遂舍弃王族生活,出家寻访师友,探索人生解脱之道。
开始时,他在摩揭陀国王舍城附近学习禅定,后在尼连禅河畔独修苦行,进而至伽耶(菩提伽耶)毕钵罗树下深思默想,经过7天7夜之后,终于“悟道成佛”,这一年他35岁。
之后,他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带任教,历时45年,从者甚众,流传下来,称为佛教。
佛,梵文为Buddha,意为“觉悟”,汉译音为“佛陀”。
二、佛教教义佛教教义,又译作泥日、泥洹、涅槃那。
意译为灭、灭度、寂灭、安乐、无为、不生、解脱、圆寂。
涅槃原意是火的息灭或风的吹散状态。
佛教产生以前就有这个概念;佛教用以作为修习所要达到的最高理想境界。
含义多种:息除烦恼业因,灭掉生死苦果,生死因果都灭,而人得度,故称灭或灭度;众生流转生死,皆由烦恼业因,若息灭了烦恼业因,则生死苦果自息,名为寂灭或解脱;永不再受三界生死轮回,故名不生;惑无不尽,德无不圆,故又称圆寂;达到安乐无为,解脱自在的境界,称为涅槃。
《大乘起信论》称:“以无明灭故,心无有起;以无起故,境界随灭;以因缘俱灭故,心相皆尽,名得涅槃。
”佛教大小乘对涅槃有不同的说法。
总结佛教精髓
总结佛教精髓佛教是一个源远流长的宗教体系,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
它的核心教义中包含了许多智慧和教诲,对人类的修行和觉醒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总结佛教的精髓,包括佛教的基本概念、佛教的修行方式以及佛教的核心价值观。
佛教的基本概念佛教的基本概念主要包括三宝和四圣谛。
三宝指的是佛、法和僧,即佛陀、佛法和修行人。
佛陀是佛教的创始人,他通过开悟而达到无上的境界,成为了世间人所敬仰和追随的对象。
佛法是佛陀教导的教义,包含了解脱苦难的方法和智慧的教诲。
僧众是修行者,他们通过遵守佛陀的教诲,努力修行并传播佛法。
四圣谛是佛教中关于苦、集、灭、道的核心教义。
苦指的是世间生活的各种苦难和痛苦,认识世间苦难的存在是解脱的前提。
集指的是苦难的原因,即贪欲、嗔恨和无明等烦恼和执著。
灭指的是消除苦难的方法,即通过修行和觉悟来抛弃烦恼和执著,达到心灵的自由和解脱。
道指的是达到解脱境界的路径,即通过八正道来实现心灵的和谐和平静。
佛教的修行方式佛教的修行方式主要包括禅定和般若。
禅定是通过冥想来培养专注和平静的心态,以觉察和觉醒的心理状态来超越纷扰和繁杂的世间。
禅定的修行可以帮助人们消除杂念和烦躁,培养内心的平和和清明。
般若是指智慧,它是佛教修行的一个关键要素。
般若的修行可以帮助人们洞察事物的本质和真相,从而超越表面的现象和执着,达到心灵的自由。
般若的修行需要通过学习和思考佛法的经典教义,提升对事物的洞察力和理解力。
此外,佛教的修行也强调慈悲和善良的行为。
修行者通过给予和关爱他人,培养慈爱和普度众生的善心。
慈悲与智慧并重,只有智慧的觉悟和慈悲的心态相辅相成,才能达到佛教修行的最终目标。
佛教的核心价值观佛教的核心价值观可以概括为三学、四慈、六波罗蜜和十善业。
三学包括戒、定、慧,即修行者要持戒遵守佛陀的教诲,通过冥想来培养专注和觉察的心态,以及通过学习佛法来提升智慧。
四慈包括慈爱、悲悯、喜舍和平等。
慈爱是指对一切众生怀有无条件的友爱和关怀;悲悯是指对众生的痛苦和苦难感到同情和怜悯;喜舍是指对众生的快乐和幸福感到喜悦和乐于分享;平等是指对一切众生视为平等和包容。
初三佛教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三佛教知识点总结归纳佛教,作为世界四大宗教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影响力。
在初三的学习中,我们也学习了一些关于佛教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初三学习的佛教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知识。
一、佛教的起源和创始人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佛(Siddhartha Gautama),也被称为佛陀。
佛陀出生在尼泊尔现境内的兰菲尓地区,他的成佛经历是一个寻求解脱的过程,最终他在菩提树下达到了觉悟,并传授了佛法。
二、佛教的核心教义1. 四谛:佛教的核心思想是四谛,分别是生老病死、痛苦的原因、痛苦的终结和通向终止痛苦的道路。
四谛表达了佛教对于人类存在的认知和对于解脱的追求。
2. 八正道:八正道是佛陀在《大论》中提出的修行方法。
它包括了正确的观念、正确的意念、正确的语言、正确的行为、正确的生计、正确的努力、正确的念和正确的集念。
通过八正道的修行,人们可以走向解脱和成就涅槃。
三、佛教的佛教经典佛教经典是佛教教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常被用于学习和研究佛教知识。
以下是一些初三学习的佛教经典:1. 罗马尼林是初四课程中介绍的一部佛教经典,其中记载了佛陀的教诲和经验。
2. 《心经》是佛教中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它强调了般若智慧的重要性。
3. 《金刚经》是佛教经典中最长的一部,内容涵盖了诸多佛教教理和修行方法。
四、佛教的流派和寺庙佛教在传播过程中分化出了多个流派和教派,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教义和修行方式。
以下是初三学习的一些佛教流派和寺庙:1. 南传佛教:南传佛教主要分布在斯里兰卡、泰国、缅甸等地,其代表性教派有上座部派。
2. 北传佛教:北传佛教主要分布在中国、日本、韩国等地,其代表性教派有禅宗、净土宗和华严宗等。
佛教寺庙是佛教信仰和修行的重要场所,其中一些寺庙也成为了旅游景点。
例如中国的少林寺和泰国的大皇宫。
五、佛教的影响和现代价值佛教作为一种哲学和生活方式,对于人类社会和个人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佛学常识和名词大全
佛学常识和名词大全佛学是一种源自于古印度的哲学思想和宗教信仰。
它包括了佛教、道教、密宗等多个流派,也渗透到了许多东亚国家的文化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中。
佛学常识和名词众多,以下按类别进行介绍。
一、佛教基础知识1. 佛:又称为释迦牟尼,是佛教的开创者和教主。
2. 佛教:一种通过修行来达到超越人生苦难、解脱轮回的宗教信仰。
3. 法:佛学指导人们实现解脱的指导原则和教义。
4. 僧:指修行佛法、供养法师和传承佛法的人。
5. 奉行五戒、常住恶行和积攒善行是基于佛教信仰和原则下的履行。
6. 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不妄语、不饮酒。
7. 四圣谛:痛苦存在、痛苦原因、痛苦停止、痛苦停止方法。
8. 十二因缘:指人一世到下世、生、受、想、爱、取、有、生、老、病、死的循环再生。
二、修行方法及流派1. 禅修:通过打坐等方法,消除烦恼,达到心灵的平静。
2. 念佛:一种对佛、对法、对僧的虔诚信仰和慈悲心。
3. 淨土:以信、愿、行来念佛求往生极乐世界。
4. 观修:通过思考及练习感官及心灵的观察与反省,达到解脱境界。
5. 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以瓦解贪嗔痴等烦恼。
6. 台密法:追求超越自我、化身佛性的方法,以神秘的仪式实现。
7. 禅宗:流传于中国的一种佛教流派,注重提高修行者的宁静、专注、觉知之能力。
8. 淨土宗:强调以一心念佛、朝西禅定为修行方法,以建立实相世界为目标。
三、佛教名词1. 因果报应:佛教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观念,指善恶行为必定有相应的结果。
2. 菩提:意为“觉悟”,指悟道成佛之意,同时也指实现无上解脱的目的。
3. 佛性:指人身上的潜在潜质,是心性无尽、本具智慧、真实自在的特性。
4. 境界:指修行者达到的各个阶段,如修行思想、行为、修持等。
5. 缘起:佛教哲学的中心思想,指万事万物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关系。
6. 觉悟:指人们在人生过程中对自己、对他人、对整个世界的真实认知和理解。
7. 五蕴: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佛教重要的对五种感觉与心理现象的分类。
佛教知识
佛和上帝一样吗?佛祖、苦萨、罗汉、和神明一样吗?什么是佛法?什么是三宝?佛教和其他宗教信仰之差异,主要在于其他宗教都是感性的信仰,以感情为信仰的支柱,佛教则是理性的信仰,以理智为信仰的根源。
所以在学佛的四门—信、解、行、证—中,解是居于关键地位。
能领解佛法的义理,才能生起真实的信心,才能发起真切的行持,才能证入此义理的境界。
反推来说,信心必须靠正确的知见来支持,才不会中途退失信心;修行必须靠正确的知见来引导,才不会走入歧途;证果必须靠正确的知见为依据,才不会堕入魔境邪道而下自知。
由此可知知见的重要,学佛的行者,千万不可轻忽。
高广庄严的法幢,也必须以最基本的正确知见为基础,才能建立稳固。
有鉴于正确基本知见的重要性,所以我们编了这本书,针对学佛最基础的问题,用最浅白的词句,将各问题由浅至深各个层面的看法都做重点式的讨论。
由于这是针对初机学佛者所设计的问题,所以它的外貌或许并不吸引人,就像柱底的础石一样,外表粗糙而单调。
但我们希望这本书也能够像础石一样,发挥它稳固的功能,让所有学佛者,都能具备正确的基本学佛知见和心态,踏著它往上攀越,突破种种障碍,而达佛法的顶峰。
我们更希望这本书能广为流传,愿让所有的人都能在这块粗陋的础石上,建立超高广庄严的法幢。
第一章名词简介一、什么是佛?(1)‘佛’是‘佛陀’的简称,而‘佛陀’是印度话的音译,意思是‘觉悟的人’,目二种极其尊敬的称呼。
它含有自己觉悟、令别人也觉悟、及时时刻刻对宇宙人生一切事情都具有正确而彻底的觉悟等三个意义,凡是这三点都能做得圆满的,便尊称他为‘佛陀’。
因此,所有的人,都有机会成为‘佛陀’。
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众生(一切有生命的存在体)都能成佛,因为众生的本性和佛的本性都是一样的,只是众生都是‘迷’而不能‘觉’、或者‘觉’得还不彻底。
但只要自己愿意,又有正确的方法,每一个众生,最后终必都能达到究竟圆满的觉,而成佛。
所以,‘佛陀’是一种广泛称呼的名词,宇宙里其他世界的佛陀,也是无量无边,数不清的。
佛教的分支与派别1
1、佛教的派别1、藏传佛教——主要盛行于西藏,典籍所使用的语言为藏语。
比较完整的接受了佛陀的教义,向来对小乘、大乘、密乘三乘的戒律格外重视,但由于地理环境等因素的限制,素食只为少数行者所受持。
有较大影响力并流传至今是噶当、萨迦、宁玛、噶举、格鲁5个教派2、汉传佛教——汉传佛教也被狭义地称为汉地佛教,属于大乘佛教。
虽有许多古代大德的论典与教言流传于世,也有许多寺院与佛学院,但像藏传佛教这样系统闻思修佛法的道场却极为罕见,提倡素食观,广大弘法与饶益社会人群。
主要有性、相、台、贤、禅、净、律、密八大宗派。
3、南传佛教——主要在东南亚诸国盛行,典籍所使用的语言为梵语、巴利语,属于小乘佛教。
但是缺乏大乘空性见与菩提心的教授,素食观念也略显不足,也有利济社会的善举,但与汉传佛教相比,显得过于狭隘。
主要有一切有部、经部、唯识法相宗、中观宗四大部派。
1、佛教知识(二):佛教的三大派别2009-06-14 15:24佛教三大派别佛教产生于印度,其发展一般分为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和大乘佛教三个阶段;也有人说第一个阶段是原始佛教,第二个阶段是大乘佛教,第三个阶段是密教。
第二种说法的大乘佛教阶段应当是显宗阶段,密教也属于大乘佛教,但与显宗有很大差别。
佛教形成以后,不断向外传。
大乘佛教阶段传到中国内地,后来发展成汉传佛教,所以汉传佛教的教义基本上是大乘佛教显宗的教义。
印度佛教往西藏传,有一个路线是从印度传过来,从印度传的时候,印度佛教已经到了第三阶段,是密教阶段。
密教传入了西藏,形成了藏传佛教,藏传佛教的特点就是显宗和密宗结合。
在部派佛教阶段或原始佛教阶段后期,佛教内部发生了辩论。
辩论的时候,主张大乘佛教的这一派僧人座位比较低,人多,所以叫“大众部”,主张原始佛教的这一部分僧人坐的位置比较高,所以叫上座部,上座部得名就是座位高。
上座部从南边往外国传,传到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地区,从缅甸传入我国云南,和当地文化相结合,形成了上座部佛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佛教佛法佛学的区别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论佛教、佛法与佛学之区别本文摘自潘麟导师着作:《金刚经》的智慧佛家可分为三个组成部分:佛教、佛学、佛法。
佛教是一个信仰体系;佛法是通过系列的身心修行而达到开显本有智慧以实现生命之究竟觉醒与人生之终极关怀的生命科学(生命科学由生命哲学与生命实践学组成。
佛法既含有高深的生命哲学,也拥有丰富的生命实践体系);佛学是关于佛教和佛法的学术性研究。
此三者,在性质上存在着根本差异:一、“佛教”是一个宗教信仰体系任何一个宗教,皆由教主、教民、教义和教团这四个基本要素所构成。
佛教作为一个宗教,同样也是如此:教主:在佛教中最大的教主,当然是佛教创立人释迦牟尼,其次是菩萨信仰,再其次则是历代佛教各教派中的高僧们。
在教民心目中,这些教主们最大的特色就是他们无一例外地拥有着超自然的神力。
教民们志不在理解佛陀及历代高僧们的教导之真义,只是一味地把佛菩萨们无限止地神化,将佛菩萨视作无所不能的神灵,无所不能的救世主,看成一种至高无上的超自然力量(Thepowerofsuppernature)而加以信仰和膜拜,以期达到禳灾、延寿、袪病、增福等目的。
教民:教民作为某一宗教的信仰主体,是任何一个宗教得以存在与延续的基础。
教民之所以是教民,其最大的特色就是坚定地信仰教主与神灵所拥有的超自然力量,从而将教主与神灵们视为救世主,给予信仰和膜拜。
同时也将这种超自然的力量与自己的禳灾、延寿、袪病、增福等紧密地联系起来。
包括佛教徒在内的任何宗教信徒,都具有两个主要特色:其一是甘当神奴:教民们匍匐在教主和神灵的脚下,不敢心生“僭越”之想。
其中最不敢想像的,就是与崇拜对象齐肩而座。
故而,在几乎所有的信众那里,你说让他成佛会吓破他的胆子。
释迦牟尼是佛,假若我成佛了,不就和释迦牟尼并肩而座?那是万万不可以的!于是便永远地把自己匍匐在崇拜对象的脚下,永远不敢生起齐肩之念。
不止是佛教徒如此,天主教徒等其他教徒也是如此。
你说让我和上帝齐肩而座,对很多基督教徒而言,是不敢想象的。
怎么敢和上帝称兄道弟呢?那是万万不可以的。
永远匍匐在上帝的脚下,当上帝或其它神灵的一个顺民,当上帝或其它神灵的一个羔羊,这是所有宗教的一个共性。
不敢与崇拜对象齐肩而座,只愿意(不管这个愿意,是主动愿意还是被动愿意)匍匐在被崇拜对象的脚下,甘当神奴。
这是作为一名“教徒”的基本特征。
其次是非理性倾向:由于教徒接受了大量的神话、传说,正常的理性认知就会被非理性思维所取代,被强烈的信仰式情感所取代。
如此久之,则出现教徒所独有的特征:越来越非理性化和情绪化,越来越非逻辑化和神秘化,也越来越脱离正常的生活与人生之真实体验,而形成一个独有的群体——教徒团体。
教义:任何一个宗教教义都是围绕着神灵构建起来的一个越来越复杂的信仰体系。
佛教作为一个信仰体系亦复如是:佛教在创立之初,就向它之前的印度各宗教(如婆罗门教)继承了很多神灵,供佛教徒们信仰和膜拜(如大梵天神,天龙八部,罗刹女,大力鬼,山神、风神、火神等等),还有一些神灵是佛教自己独立创造出来的(如四大天王,各大小魔王,各类空行母,各类护法神,各类佛菩萨之化身——如二十一度母)等等。
围绕着这些鬼神,佛教中存在着难以尽数的神话、传说、故事、文学(如赞美鬼神的诗歌)等,构成了丰富博大的佛教教义。
佛教教义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一个非常完整的信仰理论体系,其鬼神谱系包含有高级神(如恒河沙数之佛——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等)、中级神(菩萨、罗汉及其种种之化身)、低级神(天龙八部、山岳神、土地神等等)及业力论、因果论、护佑论等相关的教义与学说,构成了一个迄今为止,可能是世界上最为错综复杂的宗教信仰体系,最为错综复杂的神灵谱系。
教团:宗教的另一个主体,即教团组织。
教团组织由宗教教职制度与宗教活动场所(如基督教的教会、教堂与牧区,佛教的僧伽与寺庙等)所构成,它代表着宗教信仰体系的机构化、社会化和实体化。
教团一方面为宗教仪式和宗教信仰提供了实现空间;另一方面对其教义的生存与延续,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从构成一个宗教必须具备的四个基本要素来看,佛教无疑是一个真正的宗教流派,而且还是一个高度成熟化、高度系统化的宗教教派。
而宗教的制度化,被认为与政治独裁化、经济垄断化、艺术功利化一起,构成了人类各种罪恶与腐败最主要、最持久的源泉与温床。
二、“佛法”是一个追求生命圆满觉醒的修证体系什么是“佛法”佛法就是通过修行达到成佛之目的的方法与途径。
佛法传自于谁传自于佛和菩萨。
佛菩萨把自己的证悟过程公布出来,让我们也通过他们已经成功了的道路获得成功,即经过切实的身心修证而达到佛菩萨所特有的境界与觉醒。
这个时候我们和佛的视角是平视关系,不是仰视关系。
这与信徒与教主之间的关系,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异。
在佛法中,众生与佛陀是什么关系呢?是平视关系,是觉与迷的关系。
佛陀无非是比我们生命觉醒得早一点,我们比佛陀的生命觉醒晚了几天,仅此而已。
除去时间上的前后因素,我们与佛陀没有本质差别。
我们不比佛陀少一点,佛陀也不比我们多一点,这就是《心经》里讲的“不增不减”——即在圣不增,在凡不减。
佛陀与生俱来的般若智慧与我们的般若智慧是一样的,是无二无别的。
佛陀有一个实相般若,我们也有一个实相般若,佛陀只不过是早几天把他的实相般若,通过身心的实修实证而彻底地彰显了出来,我们只不过是迟上几天而已。
因此我们没有必要成为佛陀的“神奴”或“佛奴”,没有必要对佛陀进行万般膜拜,过份仰视,摇尾乞怜,大家谁都不能拯救谁——都是自己拯救自己。
如果没有开显般若智慧,释迦牟尼比我们更像一个凡夫。
释迦牟尼之所以是释迦牟尼,无非就是因为他的般若智慧彰显后拯救了他,让他到达了解脱和圆满的彼岸。
我们经过切实的修行,同样也可以通过彰显我们与生俱来的般若智慧,来拯救我们自己,把我们自己拯救到彼岸,仅此而已。
“佛陀”在梵语中的意思就是“觉悟或觉醒了的人”,引申之意为“实现了人生终极关怀,达到生命圆满的人”。
总之,佛陀是人,他是由一个极普通的人经过努力成长,圆满实现人生的圣人。
既然他通过努力能实现,我们也是人,我们通过努力当然也能实现和达成。
——佛陀在世时用了四十九年不厌其烦地告诉我们:“你们不要自暴自弃,你们只要通过正确的努力和修行,必定成佛——成为和我一样的佛,请不要怀疑!你们是待觉悟者,而我只是已觉悟者。
仅此而已!”这相当于一个是已经大学毕业的人,一个是很快要上大学的人,或正在上大学的人。
在佛法的精神中,非常强调自度自救。
即使对释迦牟尼进行礼拜、磕头,也仅仅是为了表达某种尊重和敬意而已。
而在佛教徒那里,礼佛、拜佛是为了获得佛陀超自然之神力的救赎。
在外相上看,同样是对佛陀的礼拜、磕头,但其动机与性质则存在着巨大的差别。
好比我们给父母磕头一样,不是为了得到父母的救赎,而是为了表达对身生父母的感恩与尊敬。
在佛法的精神中,对佛菩萨磕头礼拜,其动机亦复如是,仅仅是表达我们的一个敬意,不是希望从佛菩萨那里获得多么大的救赎。
因为佛法教导我们,没有谁可以拯救谁,所有的拯救都是般若的拯救,连佛自己都是般若拯救的,他又有何能来拯救我们《心经》里明确地说,般若是三世一切佛之母,一切佛都是从般若这个母亲中生出来的。
在过去,般若生下了释迦牟尼,在当代,般若同样可以让我们再生。
般若是一切佛陀之父母,这就是佛法。
佛法是用来证悟的,是用来修行的,这里面没有迷信——盲目的、非理性的信仰,只有在理性和知性所护卫下的生命觉醒,只有身心通过切实修证下的生命觉醒。
佛法的精神是非常科学的精神,不容许有迷信,每一步都要亲证。
就像现在的科学家一样,提出一个假设或学说,马上就要到实验室里去验证其真假,经过一番验证后发现错了就改正,正确就肯定下来。
但不管是正确还是错误,都是在实验室通过某种方式检验它,而不是盲目的迷信它,这就是所谓的“科学精神”。
佛法是最具科学精神的,因为佛法不准许信仰,信仰阻碍佛法的成长,就像信仰阻碍科学验证一样。
试问科学家在从事科学活动时,怎么能有信仰呢?科学家只准许提出科学假设,然后通过相应的实验方式,来验证这个假设是否成立。
故而修佛法的人,都是生命科学家,都必须具备一切科学门类所共通之精神——求证精神。
故佛法提倡“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
一定要有所质疑,有疑才能有悟。
释迦牟尼佛本人就是在大疑的基础上,才最终获得大彻大悟的。
没有大疑就不会有大悟。
质疑精神,求证精神,才是佛法修行(或者叫生命实践)的真精神。
三、“佛学”是关于佛教或佛法的学术性研究什么是“佛学”呢?它是关于佛教或佛法的学术性研究。
将佛教或佛法与哲学相结合,就叫“佛教哲学”;将佛教或佛法与历史学相结合,就叫“佛教历史学”。
几乎可以将佛教或佛法与当代所有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各学科进行交叉研究,而形成一门全新的“佛教XX学”——如佛教伦理学;佛教美学;佛教文学;佛教心理学;佛教生理学等。
比如说,我在印度德里大学作访问学者时,曾做过一个研究——“中国唐朝寺庙经济制度之研究”。
这个课题是专门研究唐朝寺庙经济来源的。
经研究我才发现,唐朝的寺庙,差不多全是地主,这些寺庙的经济实力相当雄厚。
以长安着名寺庙——大兴善寺为例:当时的大兴善寺规模非常大——西到现在西安市友谊西路的最末端,东到友谊东路的最末端,南到小寨,超出现存大兴善寺的规模数十倍,就像一座小型城市一般。
如此庞大的寺庙,常住数千名僧人的经济来源如何?经过研究得出结论:一是来自于皇家、皇族、达官显贵的布施;二是来自信众的丰厚供养;三是来自出租田地给佃户——当时大兴善寺麾下有良田千顷(“关中熟则天下足”。
关中的小麦一旦熟了,天下的粮仓就足了,可见关中是如何的富庶)。
这么多的良田怎么办?大兴善寺就将田地租赁给佃户耕种。
这是大兴善寺一个重要的经济收入渠道;第四是开旅舍和饭店;第五是开榨油坊;另外还开设茶馆等等。
最后得出结论:一个大兴善寺的收入,顶得上一个大省的国库,或一个小国的国库——用当代的语言表述,其收入相当于一个大省或小国的GDP总量。
唐代安史之乱时,国家没钱打仗,都需要到大兴善寺等佛寺去借钱来打仗。
像这样的学术研究,就属于典型的佛学研究。
另外,据《太平广记》卷101“延州妇人”条目记载:“昔,延州有妇人,白皙,颇有姿貌,年可二十四五,孤行城市,年少之子,悉与之游,狎昵荐枕,一无所却。
数年而殁,州人莫不悲惜,共醵丧具,为之葬焉。
以其无家,瘗于道左。
(唐)大历中(公元776―779年),忽有胡僧自西域来,见墓,遂趺坐,具礼焚香,围绕赞叹数日。
人见,谓之曰:此一淫纵女子,人尽夫也。
以其无属,故瘗于此,和尚何敬耶?僧曰:‘非檀越(即施主)所知,斯乃大圣,慈悲喜舍,世俗之欲,无不徇焉。
此即锁骨菩萨,顺缘已尽。
’圣者云耳不信,即启以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