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油翁》导学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合集下载

部编版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卖油翁》优秀导学案

部编版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卖油翁》优秀导学案

《卖油翁》学习目标1.反复朗读课文,熟读成诵2.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3.体会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明晓道理重难点学习目标23前置预习1.自读课文,能正确流利地诵读课文。

2.借助课下注释翻译全文,整理出自己不明白的词句。

3.搜集整理欧阳修有关情况和写作背景。

课堂流程环节学习内容学法指导一学习目标1.目标先明确2分钟明确目标,圈出关键词二自主学习2独学10分钟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自矜()家圃()睨之()忿然()杓()酌油()2.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自矜()释担()睨之()颔之()忿然()轻吾射()但手熟尔()()杓()沥()遣之()学生自己做,检测学生的自学预习情况组长组织检查,纠错,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尔安敢轻吾射!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4.查找资料:①唐宋八大家②欧阳修5.提出预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3.对学15分钟活动一:读书达人要求:读音正确,停顿正确,语速适中。

步骤:齐读;小组评价课前朗读情况;自由诵读。

活动二:翻译高手要求:翻译准确、简洁,语句通顺连贯。

步骤:各组代表翻译指定语句(一人标注重点词语、解词,一人翻译句子,其余组员检查是否正确);各组选派代表给其他小组纠错;老师罗列重点词语,共同解释,齐读。

明确作者的感情变化后,更能读出感情结合作者写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4.群学10分钟活动三:故事大王要求:生动——依据原文,绘声绘色。

步骤:脱离注释尝试复述;添加细节给故事润色。

活动四:最佳演员、评论员要求:揣摩人物心理、性格,真实生动地再现故事。

深入文本的字里行间去发现、解决问题步骤:小组代表表演故事(版本:原生态版、续写版、网络版,版本小组自选;组员评价,在文中找出语句作依据并分析;小结: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①陈尧咨的态度如何?哪些语句可以体现出来?②卖油翁对陈尧咨箭术的态度是什么?哪些语句可以体现出来?③你对文中的两个人有何看法?活动五:小小思想家1.学了本文,你明白了哪些道理?2.拓展:在生活或学习中,还有哪些类似的例子?请以“谦虚”为主题写一句话,与大家共勉!三达标检测5.达标检测5分钟1.《卖油翁》作者是_______,北宋著名______家。

12、部编版七语下翻转课堂《卖油翁》导学设计

12、部编版七语下翻转课堂《卖油翁》导学设计
3、[甲]文中体现陈尧咨傲慢的语句是: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尔安敢轻吾射?),表明卖油翁观点的语句是:无他,但手熟尔。(我亦无他,惟手熟尔。)_[乙]文中北人“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的原因是:生不识水。(不学而务求其道)___。(都用原文语句回答,
4、[甲][乙]两文都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要想学会一项技能,就得多操练。
D、乃取一葫芦置于地安敢轻吾射( 轻视 ) B、但微颔之( 点头 )
C、吾射不亦精乎(射技)D、汝亦知射乎( 射箭 )
(6)填空:成语熟能生巧是出自于本课。
2.质疑思学(时间:5分钟)
(1)根据预习检测反馈的成绩,对照正确答案进行反思,师友间相互强化巩固落实。
徐以勺酌油沥之:徐,慢慢地。沥,注入。
(2)虚词“以”、“尔”“而”“之”的意义或用法。
公亦以此自矜(因为)
以以我酌油知之(凭)
徐以杓酌油沥之(用)
释担而立(表承接)
而久而不去(表修饰)
而钱不湿(表转折)
笑而遣之(表修饰)
但微颔之(代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的事)
之酌油知之(代这个道理)
睨之(代陈尧咨)
笑而遣之(代卖油翁)
对比阅读,完成下面习题:
【甲】《卖油翁》(略)
【乙】南方多没人①,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课题:12、卖油翁
导学目标
1、掌握有关文学常识,积累文言实词、虚词。
2、翻译句子,理解课文大意。
3、分析人物形象,学习描写方法。

《卖油翁》导学案

《卖油翁》导学案

《卖油翁》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有关欧阳修的文学常识; 熟读课文。

复述故事,反复诵读,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

2.借助工具书,注释理解词义、句义。

积累文言词汇,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与传神,感受两个人物不同的思想性格。

【学习重难点】积累文言词汇;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与传神;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

【温故互查】1.本文作者是,他是朝家、家,号,晚年又号,是之一。

2.给加列加点字注音尧咨.自矜.家圃.睨.之忿.然覆.其口颔.之酌.油遣.之沥.之3.解释词语的意思善射自矜尝睨释担但微颔忿然酌油因惟遣【设问导读】1. 学生先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教师范读后,小组内分段朗读并互评。

2. 借助注释疏通文意,注意抓住重点词语,标出不懂的字词,小组内交流并口译全文。

3. 请同学复述故事情节,同学互相补充并作适当评价。

4.精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文中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蕴含什么道理?(2)文中出现了哪两个人物?哪个才是主要人物?(3)故事中先出现的陈尧咨这个人物有何特点?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4)卖油翁是怎么观射的?他观射时的神态说明了什么?(5)卖油翁有什么特长?他对待自己的特长是什么态度?(6)陈尧咨对待卖油翁的态度前后有什么不同?找出文中词句,并思考原因是什么。

【巩固练习】1.词类活用。

(1)尔安敢轻.吾射(2)汝亦知射.乎?(3)微颔.之2.古今异义(1)尝射于家圃。

尝,古义:今义:(2)尔安敢轻吾射。

安,古义:今义:(3)但手熟尔。

但,古义:今义:3.翻译下列句子。

(1)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2)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3)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拓展延伸】1. 你认为应该如何看待自己和别人的长处?这让你想起哪些相关的名言警句?参考答案【温故互查】1.欧阳修,宋,政治,文学,醉翁,六一居士,唐宋八大家。

2.zī, jīn , pǔ, nì, fèn , fù, hàn , zhuó , qiǎn , lì.3.擅长射箭,自夸,曾经,斜着眼看,放下担子,只是微微点头,恼怒的样子,倒油,接着,只,打发。

《卖油翁》导学案

《卖油翁》导学案

《卖油翁》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熟读并背诵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2、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3、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

4、领悟“熟能生巧”的道理,培养谦虚谨慎的学习态度。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内容。

(2)分析人物形象,体会文章所蕴含的道理。

2、难点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并能在实际生活中有所启示。

三、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 年-1072 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他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2、文学常识(1)笔记小说:是一种带有散文化倾向的小说创作形式,它的特点是兼有“笔记”和“小说”的特征。

“笔记”使其在记叙上获得了一种散文化的记叙空间,在这一空间里,作者可以叙述,也可以表达别人及自己的思考以及观点;“小说”则是指笔记小说具有一定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唐宋八大家:是唐代和宋代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分别为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四、自主学习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自矜()家圃()睨之()颔之()忿然()酌油()沥之()遣之()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吾射不亦精乎尔安敢轻吾射以我酌油知之2、再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但微颔之()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因曰()康肃笑而遣之()翻译下列句子。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卖油翁》导学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卖油翁》导学案

《卖油翁》学案设计一、教材分析说明:1、教材说明:《卖油翁》是一篇短小精悍的文言文,通过卖油翁以自钱孔沥油而钱不沾湿告诫因“善射”而自矜的陈尧咨的故事,说明了技艺专长,全在熟能生巧,精益求精,不值得骄傲的道理。

特别是对人物的描写,寥寥几个字,人物的神态、动作、性格特点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文章短小精悍,寓事于理,详略得当,是一篇含义深刻的小古文。

2、学习目标:1) 积累文言词语,梳理文章的内容,把握故事情节。

2)学习作者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

3)懂得“熟能生巧”、技艺有专长,不值得骄傲的做人道理。

3、学习重点:体会过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展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4、学习难点: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

5、教学方法:本课主要采用朗读法,质疑法、合作探究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对字词的疏通,可采用质疑法,让学生利用注释,借助工具书。

自主学习,将自学中遇到的难词、难句摘下来质疑问难,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加以解决,教师在点拨时授以学法指导,指点解词的方法。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所获得的道理,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6、教具准备:多媒体二、导学案设计《卖油翁》欧阳修课前热身: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XX省XX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

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

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

累赠太师、楚国公。

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

一、基础达标(自主完成,二人互查)1、本文出自。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吉州永丰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2、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人教版(部编版)小学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12 卖油翁 名师教学-精品导学案

人教版(部编版)小学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12 卖油翁 名师教学-精品导学案

七年级语文主备封丽审核使用者时间学习内容:《卖油翁》学习时间:1课时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熟读成诵,感知课文内容。

2、结合课下注解疏通文意,积累常用文言实词虚词。

3、学习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领会蕴含的道理。

学习流程:一、引言导入:1、简介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唐宋八大家”,积累文学常识。

2、阅读课下注解(1),勾画要点,了解欧阳修。

二、自主学习:(一)朗读课文1、大声朗读课文2遍,要读音准确,停顿恰当,朗读流利。

2、对子互相检查诵读,纠正错误。

3、分角色朗读。

4、小组齐读课文。

(二)疏通文意结合课下注释,逐句理解课文,把不懂的句子或词语勾画出来。

(三)思考问题,理解课文含义1、文中词语、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箭术的态度,、、这些语句表现了陈尧咨的傲慢无礼。

这种刻画人物的方法叫做描写。

2、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对你有什么启示?三、合作学习1、组内讨论解决不理解的词语句子的含义。

2、质疑:提出本组中没有解决的疑难问题,同学或老师解决。

3、对子一人一句互译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4、讨论明确两个问题。

四、班内展示五、巩固训练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自矜.()家圃.()睨.之()忿.然()杓.()酌.油()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自矜..()睨.之()颔.之()..()释担忿然..()..()轻吾射...()但.手熟.尔()()遣之3、翻译下面的句子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尔安敢轻吾射!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4、文学常识填空。

欧阳修,字,号,晚号。

谥号,北宋家,家,之一。

5、对译课文。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卖油翁》教案范文4篇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卖油翁》教案范文4篇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卖油翁》教案范文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卖油翁》教案范文精选4篇(一)教案:卖油翁教学内容:《卖油翁》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和回答有关《卖油翁》的基本问题;2.能够理解并运用《卖油翁》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子;3.能够进行相关话题的讨论和写作。

教学重点:1.能够理解和回答有关《卖油翁》的基本问题;2.能够运用《卖油翁》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子。

教学难点:1.能够进行相关话题的讨论和写作。

教具准备:课文、课件、黑板、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师生互动:通过生活中关于油的经历和困惑,引入课文内容。

二、初识课文(15分钟)1.让学生先阅读和理解课文,然后师生共同解读生字和短语。

2.让学生背诵和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的基本情节。

三、深入学习(30分钟)学生讲述并讨论:1.男主人公出卖自行车的动机是什么?是否理智?2.你在学校或生活中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吗?你是怎么处理的?3.交流和讨论后,让学生写一篇文章,写自己面对诱惑的态度和原因。

四、巩固提升(20分钟)1.课堂讨论:学生依次讲述自己的作文内容,并互相评论、提建议。

2.师生一起总结课文和相关话题,复习重点词汇和句子。

五、作业布置(5分钟)1.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上网查找相关课文,再练习自由写作。

2.预告下一堂课内容。

六、课堂小结(5分钟)1.回顾课堂内容,解析课程收获。

教学反思:通过对《卖油翁》课文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理解和回答相关问题,还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进行表达和写作。

通过课堂讨论和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作能力。

同时,可以让学生通过自由写作,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卖油翁》教案范文精选4篇(二)教案标题:探究外国诗二首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外国诗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 了解外国诗歌的特点和艺术表现形式。

3. 通过诗歌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

卖油翁

卖油翁

《卖油翁》导学案【学习目标】1.熟练的朗读课文。

2.积累文言词语。

3.把握人物形象。

4.体会文章所蕴含的道理。

【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

1、走近作者:欧阳修(1007-1072),北宋家、家,字,自号,晚年又号(即藏书一万卷、藏金石拓片一千件、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醉翁一人),谥号,“”之一。

他是北宋文学革新运动的领导人物,为文以韩愈为宗,倡导写平实朴素的古文,创立了平易流畅、委曲婉转的文章风格,为(时期)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他是一位有着多方面文学才能的作家,在散文、诗、词、史传方面自成一家,留传后世的有《六一诗话》、《欧阳文忠公文集》。

“唐宋八大家”是指:2、资料连接:①陈尧咨,蜀地人,宋真宗时的状元。

陈尧咨善射,以铜钱作靶标,一箭就能射入方孔中。

陈尧咨还特别擅长隶书。

可以说他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才。

②古代的六艺:礼(礼节)、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书(识字)、数(算术)。

3、积累字词:(1)注音:咨()矜()圃()睨()矢()颔()忿()酌()覆()杓()(2)解释字词:善:矜:尝:释:睨:去:颔:汝:知:精:但:安:轻:酌:置:覆:徐:沥:因:惟:遣:(3)通假字:①但手熟尔:尔通,意思:②徐以杓酌油沥之。

杓通,意思:(4)一词多义:A、射:①陈康肃公善射()②吾射不亦精乎()B、以:①公亦以此自矜()②以我酌油知之()③以杓酌油沥之()④以钱覆其口()C、尔:①尔安敢轻吾射()②无他,但手熟尔()D、而:①释担而立()②久而不去()③而钱不湿()④笑而遣之()E、之:①睨之()②颔之()③酌油知之()④酌油沥之()⑤笑而遣之()(5)词类活用:①尔安敢轻吾射:轻: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解释为②吾射不亦精乎:射:动词活用为词,解释为③但微颔之。

颔:名词活用为词,解释为4、句子翻译:①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译:②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译:③无他,但手熟尔。

译:5、熟读课文二、“合作”交流。

七年级下册语文 《卖油翁》导学案二

七年级下册语文 《卖油翁》导学案二

《卖油翁》导学案【预习互查】1、给划线字注音自矜()家圃()睨之()微颔之()忿然()酌油()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徐以杓酌油沥之()()但手熟尔()笑而遣之()2、找出文中的一个通假字3、朗读课文,读准节奏。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4、写出唐宋八大家:【设问导读】1、初读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悟读课文,概括人物的形象特点,品析人物形象。

陈康肃:卖油翁:3、背读课文,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想。

【巩固练习】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字的意思。

(1)公亦以此自矜:(2)释担而立:(3)睨之,久而不去:(4)尔安敢轻吾射:(5)徐以杓酌油沥之:(6)因曰:“我亦无他……”:2、指出下列句中加点的“之”指代的内容。

(1)睨之:(2)以我酌油知之:(3)以我酌油沥之:(4)康肃笑而遣之:3、下列句中加点虚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公亦以此自矜以钱覆其口B.尝射于家圃取一葫芦置于地C.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以钱覆其口D.自钱孔入,而钱不湿笑而遣之4、按要求默写句子。

(1)从神态上来写卖油翁看待陈尧咨射技的句子是:(2)从语言上来写卖油翁看待陈尧咨的射技的句子是:5、言为心声,语言是心理的外在表现形式,人物的心理往往通过语言向外界传达,请你根据下面对话,发挥想象,揣摩陈尧咨和卖油翁两人当时的心理活动,写出来让大家欣赏。

(陈)“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无他,但手熟尔。

”6、从这则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拓展阅读】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佝偻承蜩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佝偻(gōu lóu)者承蜩(tiáo,蝉),犹掇之也。

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

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zī zhū,都是古代的极小重量单位,表示很少);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

吾处身也,若厥(jué,失去知觉)株拘;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卖油翁》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卖油翁》导学案

第13课卖油翁一、学习目标熟读课文,识记、理解文言词语;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

品味文章简洁生动的语言,了解人物的心理和态度。

体会阅读时质疑的好处。

二、教材预习问题提示问题1:先不看注释读一遍课文,看看你能读懂多少,把不懂的语句画出来。

点拨:可根据现代汉语中对词语的解释来理解,对于不理解的词语可以试着猜测或跳过,先大体了解一下文意即可。

问题2:参考注释重读课文,画出文中描写人物行为、动作的词语,体会文言文特有的简洁风格。

点拨:描写人物行为、动作的词语有:射、释担、立、睨、见、发矢、颔、取、置、覆、酌、遣等。

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句式简洁、言简义丰、描写生动等。

三、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

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有《欧阳文忠公集》传世。

四、背景资料本文选自《归田录》卷一,是作者采用笔记体写的一篇短小精悍的文章,它通过描写卖油翁和陈尧咨之间的一段小故事,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五、知识链接: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位著名的散文作家的合称,即“韩柳曾王,三苏欧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唐宋文坛以他们的散文成就最高,作品流传最广。

六、常考文言知识积累重点字自矜(jīn)家圃(pǔ)睨(nì)之发矢(shǐ)颔(hàn)之忿(fèn)然酌(zhuó)油沥(n)之遣(qiǎn)之七、通假字1.但手熟尔(“尔”同“耳”,相当于“罢了”)2.徐以杓酌油沥之(“杓”同“勺”)八、古今异义1.尝射于家圃(古义:曾经;今义:尝试,品尝。

)2.但微颔之(古义:只是;今义:连词,表转折,但是。

)3.尔安敢轻吾射(古义:怎么;今义安全,平安。

)4.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古义:于是,就;今义:原因,因为。

)九、一词多义汝亦知射乎(动词,射箭)1.射吾射不亦精乎(名词,射箭的本领)有卖油翁释担而立(连词,表顺承)2.而自钱孔入,而钱不湿(连词,表转折,但是)康肃笑而遣之(连词,表修饰)以我酌油知之(介词,凭)3.以以钱覆其口(介词,用)睨之久而不去(代词,指代陈尧咨)4.之以我酌油知之(代词,指射箭是凭“手熟”的道理)康肃笑而遣之(代词,指代卖油翁)但手熟尔(语气词,同“耳”,相当于“罢了”)5.尔尔安敢轻吾射(代词,你)十、词类活用1.但微颔.之(名词用作动词,点头)2.吾射.不亦精乎(动词用作名词,指射箭的本领)3.尔安敢轻.吾射(形容词用作动词,轻视)4.康肃笑而遣.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走,打发)十一、文言句式1.省略句(油)自钱孔入(省略了主语“油”)2.倒装句尝射于家圃(介词结构后置,应为“尝于家圃射”)十二、成语积累熟能生巧:熟练了就能产生巧办法,或找出窍门。

第13课《卖油翁》导学案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13课《卖油翁》导学案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教师寄语】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屈原
2、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与他人的优缺点。

(难点)
【学习过程】
一、自主探究
自读文章,思考并完成以下问题
1.卖油翁看到陈尧咨射箭是怎么反应的?
2.卖油翁对陈尧咨射箭本领是怎么评价的?
三、合作探究
1.陈尧咨对待卖油翁的态度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文中哪些词语表现了这些变化?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2.结合文章关键语句,从中分析陈尧咨和卖油翁的有什么性格特点?
3.本文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四、目标检测(5分钟)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卖油翁》导学案

《卖油翁》导学案

1、《卖油翁》导学案
课型:讲读执笔:魏娇珠审核:初一语文备课组时间:2017-2-28 授课人:
班级:姓名:
课时安排:一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航
译文:
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世没有第二个人能和他相比,他也凭这自夸。

曾经(有一天)陈尧咨在家里园子射箭,有个卖油翁放下担子站立,斜着眼看他射箭,很久不离开。

看见他射出十支箭能射中八九支,只是微微点头。

康肃公问道:“你也懂射箭吗?我的射箭技术难道不精湛吗?”卖油翁说:“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熟罢了。

”康肃公气愤地说:“你怎么敢看轻我射箭的本领!”卖油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

”于是取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铜钱覆盖它的口,(然后)地用勺子舀油慢慢滴入葫芦,油从钱孔进入,而铜钱没有被沾湿。

卖油翁于是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

”康肃公(只好)笑着让他走(了)。

《卖油翁》导学案

《卖油翁》导学案

十二.《卖油翁》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和能力目标:识记文学常识;识记文言实词和虚词;学会翻译文意;学会背诵;把握人物形象和文章主旨。

2.过程和方法目标:会利用课文注释、借助工具书自主解决普通文言词语的识记;能运用复述法把握文章内容;合作探究培养质疑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能正确地看待自己与他人的长处,做到有长处、优点不自夸,善于向他人学习。

培养自己戒骄戒躁、谦逊好学的精神。

课前预学一.识记文学常识。

1.本文作者是①朝②家、③家欧阳修, 字④,写下名篇《醉翁亭记》,自号⑤,晚年又因曾自称“藏书一万卷”“金石遗文一千卷”“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以吾一翁,于此五物间”,号⑥。

谥号⑦。

是⑧之一,本文选自⑨。

2.“唐宋八大家”是对唐朝和宋朝八位①(填文体名)大家的概括。

唐朝有②、③两位,宋朝有④、⑤、⑥、⑦、⑧、⑨等六位。

二.识记字音字形。

给加粗字注音。

咨(①)自矜(②)睨(③)忿然(④)酌油(⑤)杓(⑥)颔(⑦)圃(⑧)矢(⑨)三.学习并识记文言词语。

根据课文注释或借助工具书,解释下面加粗的词。

1.陈康肃公(①)尧咨善(②)射,当世无双,公亦以(③)此自矜(④)。

尝(⑤)射于(⑥)家圃,有卖油翁释(⑦)担而立,睨(⑧)之,久而不去(⑨)。

见其发(⑩)矢十中八九,但(⑪)微(⑫)颔(⑬)之。

答案:①古代对男子的尊称,②擅长,③因为,④夸耀,⑤曾经,⑥在,⑦放下⑧斜着眼看,⑨离开,⑩发射,⑪只,⑫略微,⑬点头。

2.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①)乎?”翁曰:“无他,但(②)手熟尔。

”康肃忿(③)然(④)曰:“尔安(⑤)敢轻(⑥)吾射(⑦)!”翁曰:“以(⑧)我酌(⑨)油知之。

”乃(⑩)取一葫芦置(⑪)于地,以钱覆(⑫)其口,徐(⑬)以(⑭)杓酌油沥(⑮)之,自(⑯)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⑰)曰:“我亦无他,唯手熟尔(⑱)。

”康肃笑而遣(⑲)之。

四.学习古汉语朗读。

按照朗读停顿(节奏)规律,将全文朗读两到三遍。

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3课《卖油翁》导学案

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3课《卖油翁》导学案

初 年级 语文 科 技能训练案 主备人: 审核人: 二次备课人: 使用时间: 学生: 小组: 班级: 学习内容:第三单元 课题13课 《卖油翁》欧阳修
学与教随
笔 课后检测
一 文学常识填空
《卖油翁》的作者( ),北宋著名 ( )家,( )
家。

( )之一。

请用一个成语概况本文所说明的道理:
( )。

二、解释词语
自矜: 睨之:
颔之: 忿然:
安敢: 酌油
三、写几条谦虚谨慎的名言警句
学习目标: 1、疏通文意,积累重点文言字词。

2、揣摩人物心理态度,分析人物形象,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

重 点:1、2。

难 点:体会作者情感。

教学环节:
一、课前活动:齐背《笠翁对韵》一东
二、教师导入
三、检查预习
1作者介绍:ppt
2.正确流畅的朗读课文
四,学习课文:目标一疏通文意,积累重点文言词语
1学生参看注释疏通文意,将不懂的记下来,
2共同解答疑难问题。

3展示交流:ppt
五、揣摩人物心理态度,分析人物形象,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

师生共同完成,
以对对子的方式,老师问,学生作答。

答后,课件展示ppt
六、课堂小结:学完本课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课件展示,有关名言。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3课《卖油翁》精品导学案(word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3课《卖油翁》精品导学案(word版)

本课的设计初衷,是为全体学生的共同提高。

作为教师要充分保护好孩子的自信心,只有孩子们有了自信,才有可能持续保持对某些事物的兴趣和热情。

“失败是成功之母”应该改为“成功是成功之母”,特别是在孩子刚开始对某些事物倾注热情和精力的时候,对他们自信心的保护至关重要。

所以强烈建议平时的测验应在学目标范围内尽可能的简单,最大限度的保持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正所谓“大道至简”,在保证教学目标实现的情况下,教师的课堂要设计的简便扼要,要把较难的、复杂的问题、深刻的问题讲的轻松自然,诙谐幽默,像涓涓细流,于无声中浸润学生的思维。

本课在单元中,属于承上而启下的教学内容。

七年级《卖油翁》导学案班级姓名学号【学习目标】1.掌握重点文言文词句。

(重点)2.熟悉文章给我们讲述的事情及所阐明的道理。

(难点)【学习过程】环节一:小组合作一.熟读文章,说说你觉得该重点记住的词语,为什么?二、再读课文,找出翻译还不流畅的句子。

三,从内容上、写法上看,你觉得《卖油翁》需要掌握什么知识点?环节二:练习巩固一、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25分)①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善.:.)②公亦以此自矜.(自矜.:.)③尝.射于家圃.(尝.:.)(圃.:.)④有卖油翁释.担而立(释.:.)⑤睨.之,久而不去.(睨.)(去.:)⑥但.微颔.之(但.:)(颔.:)⑦无他,但手熟尔.(尔.:.)⑧康肃忿然.曰(忿然:)⑨尔安..)..敢轻吾射.(尔.:.)(安.:)(轻:⑩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乃.:)(置.:.)(于.:.)(11)以我酌油知之(以 : )(酌:)(11)徐以..杓酌油沥.之(徐.:)(以.:)(沥.:)(12)因.曰:”我亦无他,唯.手熟尔。

”(因.:)(唯.:)(13)康肃笑而遣.之(遣.:.)二、翻译下列句子。

(20分)1、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译2、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译:3、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卖油翁》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卖油翁》导学案

13 卖油翁第1课时【学习目标】(2分钟)1.积累文言词汇,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2.品味文章简练生动的语言,学习本文通过对话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

3.理解故事中蕴含的道理,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与他人的长处。

◉重点:1.识记欧阳修的相关文学常识。

2.熟练地朗读课文,并疏通文意,记住一些重点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3.理解故事蕴含的道理,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与他人的长处。

【预习导学】(8分钟)在我国古代,射箭是一项备受推崇的技能,因为它在军事和狩猎活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自古以来很受人们的重视。

一个人如果能“百发百中”“百步穿杨”,那是一件很值得骄傲的事,这就难怪陈康肃公因善射而自我炫耀了。

但“卖油翁”却不以为然,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卖油翁》去寻找原因吧!1.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知识卡片,请你补充完整。

欧阳修(1007—1072), (朝代)政治家、文学家。

字永叔,号 ,晚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

因吉州原属庐陵郡,因此欧阳修也以“庐陵欧阳修”自居。

曾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 ,世称欧阳文忠公。

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与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八大家”。

有《 》传世。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自矜.( ) 家圃.( ) 睨.视( ) 有的放矢.( ) 颔.首( ) 忿.然( ) 酌.油( ) 沥.青( ) 差遣.( )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陈康肃公善射..( ) (2)公亦以此自矜..( ) (3)但微颔.之( ) (4)以.我酌油知之( ) (5)徐以杓酌油沥.之( ) (6)惟.手熟尔( ) 4.本文记叙了一件怎样的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合作探究】(20分钟)一、诵读课文,疏通积累。

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小组合作学习翻译《卖油翁》,注意重点文言知识的积累。

1.解释下列句中的多义词。

《卖油翁》教案-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卖油翁》教案-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卖油翁》教学中,我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旨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则寓言故事及其深层含义。从学生的反馈来看,教学效果总体上是不错的,但也存在一些值得我反思的地方。
首先,《卖油翁》这个故事的寓意是熟能生巧和谦虚谨慎,这是一个人人皆知但又不一定能做到的道理。在授课过程中,我发现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学生们能够更深刻地体会到这个道理。他们积极参与,主动思考,这让我感到很欣慰。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卖油翁》教案-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1.教学重点
-理解《卖油翁》的故事情节,掌握寓言的核心寓意,即熟能生巧,谦虚谨慎。
-学习并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如“熟能生巧”、“自满”、“骄傲”、“谦虚”等,增强学生的词汇积累和语言表达能力。
-分析卖油翁与陈尧佐的对话,理解人物性格特点,体会人物描写对寓言主题的烘托作用。
2.增强语言建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成语和词汇,提高学生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3.提高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寓言故事启发学生认识到骄傲自满的危害,学会谦虚谨慎;
4.培养审美情趣:通过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激发学生对美好品质的追求,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5.增强学习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寓言故事的阅读方法,学会自主学习,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3.阅读理解: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体会寓言的启示;
4.课文朗读与背诵: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5.写作技巧:学习寓言故事的写作方法,尝试编写类似的寓言故事。
二、核心素养目标
《卖油翁》教案-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1.提升文化素养:通过学习《卖油翁》,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寓言文化的内涵,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卖油翁》导学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卖油翁》导学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卖油翁》导学案【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积累掌握重点文言词汇。

2.理解文章内容,明晰人物形象。

学会利用文中关键词句分析人物形象。

3.感受作品中的文学形象体会“熟能生巧”等道理。

【学习重点】积累掌握重点文言词汇。

学会利用文中关键词句分析人物形象。

【学习难点】学会利用文中关键词句分析人物形象。

【资料助读】1.走近作者:欧阳修(1007-107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即藏书一万卷、藏金石拓片一千件、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醉翁一人),谥号文忠,“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是北宋文学革新运动的领导人物,为文以韩愈为宗,倡导写平实朴素的古文,创立了平易流畅、委曲婉转的文章风格,为北宋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他是一位有着多方面文学才能的作家,在散文、诗、词、史传方面自成一家,留传后世的有《六一诗话》、《欧阳文忠公文集》。

“唐宋八大家”是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和曾巩。

2.资料连接:①陈尧咨,蜀地人,宋真宗时的状元。

陈尧咨善射,以铜钱作靶标,一箭就能射入方孔中。

陈尧咨还特别擅长隶书。

可以说他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才。

②古代的六艺:礼(礼节)、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书(识字)、数(算术)。

③这是一篇人物故事,文中描写了陈尧咨善射,卖油翁酌油(入葫芦的言行),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一、语言积累1.自读【资料助读】,掌握作者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卖油翁》的作者,北宋________、________,字________,自号________,晚年又号________(即藏书一万卷、藏金石拓片一千件、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醉翁一人),谥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一。

2.自由朗读课文,扫出文字障碍,给加点字注音。

找出你认为需要识记的重点字词(音形)教师推荐咨_____ 矜_____ 圃_____ 睨_____ 矢_____颔_____ 忿_____ 酌_____ 覆_____ 杓_____3.熟练而准确的朗读课文,注意准确把握下列句子的停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卖油翁》导学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1.易错字矜(jīn)圃(pǔ)睨(nì)颔(hàn)矢(shǐ)忿(fèn)杓(sháo)酌(zhuó)沥(lì)遣(qiǎn)2.通假字但手熟尔(同“耳”,罢了)徐以杓酌油沥之(同“勺”,勺子)3.一词多义射之4.古今异义但微颔之(古义:只,不过;今义:连词,表转折,但是)尔安敢轻吾射(古义:怎么,表反问;今义:安静、安全) 5.词类活用汝亦知射乎(动词作名词,射技)尔安敢轻吾射(形容词作动词,轻视)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

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

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

4岁丧父,家境贫困,母以荻秆画地教其识字。

24岁考取进士,先后在地方和朝廷任官职。

早年支持以范仲淹为代表的革新派,因直言进谏而遭贬。

晚年趋于保守。

积极倡导诗文革新,主张重视内容,反对浮辞。

其文风平实朴素,散文的成就尤为突出。

如《醉翁亭记》,文笔从容舒缓,音节和谐,情景融为一体。

在诗词、史传等方面也有相当的造诣。

其文章风格给后人以很大影响,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文题解说】卖油翁,题目交代了文章记叙的主要人物。

【创作背景】陈尧咨是北宋名臣之一,于真宗咸平三年中状元,历任通判、考官、知州、知府、安抚使、龙图阁直学士、尚书工部侍郎等职。

陈尧咨性情刚戾,但办事决断。

他做地方官时注重水利,知永兴军(今陕西)时,发现长安饮水十分困难。

便组织人力,疏通了龙首渠,解决了人民的生活用水问题。

但陈尧咨为人盛气凌人,为政“用刑惨急,数有杖死者”。

《宋史》记载他知兵善射,“尝以钱为的,一发贯其中”,并以此自豪。

本文记载的就是关于他的一个故事,《宋人轶事汇编》也有记载。

《卖油翁》通过一位卖油老人以其高超的酌油技艺--油从钱孔中沥入葫芦而钱不湿--教育以射技自矜的陈尧咨,说明艺无止境,强中自有强中手;也告诉我们:有一技之长也不值得骄傲,只要反复练习,自然熟能生巧。

卖油翁于是。

置,放。

以钱覆其口:用一枚铜钱盖住葫芦的口。

以,用。

钱,铜钱。

覆,盖。

其,它,指葫芦。

徐以杓课文记叙卖油翁对答陈尧咨的话和通过酌油事例,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故事篇幅不长,但事件的发生、经过、结果都写到了,叙事条理清楚。

文章通过描写双方的语言,人物性格跃然纸上,尤其陈尧咨由“自矜”到“忿然”,到最后无话可说,只得“笑而遣之”。

人物的活动随着事件的进程次第展开,步步层递,线索明晰,次序井然。

故事到结局时,事件所包含的道理不言自明。

本课为2课时。

1.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能了解文中词句的意思。

培养借助工具书、注释理解课文的能力。

2.掌握文言实词,积累词语。

3.理解文章中揭示的“熟能生巧”及不能骄傲自满的道理。

4.理解文章运用对话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

1.通过诵读教学,使学生能了解本文的意思。

2.培养学生借助工具书、注释理解课文的能力。

3.通过阅读讨论,理解“熟能生巧”及不能骄傲自满的道理。

1.领会“熟能生巧”的道理,能从生活中举例论证“熟能生巧”的道理。

2.体会谦虚的美德,做一个谦虚的人。

【重点】1.学习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

2.理解本文揭示的道理。

【难点】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第课时1.复述课文,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弄清文意,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熟读课文,做到能当堂背诵。

【重点】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弄清文意,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熟读课文,做到能当堂背诵。

【难点】梳理本文实词和虚词的用法,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当堂背诵课文。

导入资料助读顺读课文师生互动导入一:激趣型[设计意图]通过能工巧匠、绝技之类的词句,让学生对其有一个急切认识的欲望,同时产生详细了解人物的想法,由此引出课题,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我国有句俗话:“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这句话常用来称赞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

在过去的几千年中,这类的能工巧匠多得无法统计。

在欧阳修笔下一位貌似平常,却身怀绝技的老人--卖油翁,他的绝活在哪里呢?(出示课题、作者)导入二:情境性[设计意图]通过活动,激发兴趣,让学生带着疑问走进课堂,调动学生阅读全文的欲望。

举办飞镖比赛,看看谁的成绩最好,谈谈取得好成绩的秘诀(生畅所欲言)。

谁能说出形容射箭技术高超的两个以“百”字开头的成语?(百发百中、百步穿杨)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卖油翁》中,陈尧咨非常善射,能“十中八九”,但卖油翁却不以为然,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去课文中看看吧!(板书文题:卖油翁)一、资料助读[设计意图]让学生在阅读文本之前,了解作者、作品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学生顺读课文,加深对文本的印象。

【课件出示关于作者以及写作背景等知识。

】1.关于作者: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

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

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

4岁丧父,家境贫困,母以荻秆画地教其识字。

24岁考取进士,先后在地方和朝廷任官职。

早年支持以范仲淹为代表的革新派,因直言进谏而遭贬。

晚年趋于保守。

积极倡导诗文革新,主张重视内容,反对浮辞。

其文风平实朴素,散文的成就尤为突出。

如《醉翁亭记》,文笔从容舒缓,音节和谐,情景融为一体。

在诗词、史传等方面也有相当的造诣。

其文章风格给后人以很大影响,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2.关于背景:陈尧咨是北宋名臣之一,于真宗咸平三年中状元,历任通判、考官、知州、知府、安抚使、龙图阁直学士、尚书工部侍郎等职。

陈尧咨性情刚戾,但办事决断。

他做地方官时注重水利,知永兴军(今陕西)时,发现长安饮水十分困难。

便组织人力,疏通了龙首渠,解决了人民的生活用水问题。

但陈尧咨为人盛气凌人,为政“用刑惨急,数有杖死者”。

《宋史》记载他知兵善射,“尝以钱为的,一发贯其中”,并以此自豪。

本文记载的就是关于他的一个故事,《宋人轶事汇编》也有记载。

二、顺读课文[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指导学生朗读、训练学生朗读等内容,让学生对文本有一个整体认识,并较熟练地阅读全文,为下面的了解文意奠定基础。

1.提出朗读要求。

(1)读准字音,注意多音字和通假字。

矜(jīn)圃(pǔ)睨(nì)颔(hàn)矢(shǐ)忿(fèn)杓(sháo)酌(zhuó)沥(lì)遣(qiǎn)(2)读出节奏,注意停顿。

方法指导:读出节奏,前提是读懂句子,理解句意,以“意义”划分停顿为主,联系上下文,在此基础上,再考虑句子的语法结构和一些标志性的文言虚词。

2.朗读课文。

(1)师范读。

(2)生自由读。

(3)指名读,点评。

(4)齐读。

3.结合课文注解初步了解整个故事内容及主要人物,疏通文意。

〔明确〕课文记叙卖油翁对答陈尧咨的话和卖油翁酌油的事。

4.学生自学新词,发现疑难。

三、师生互动[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方法引领,指导自读自译,梳理文言现象,指导学生快速疏通文意,培养学生复述课文的能力。

1.教师依次出示《卖油翁》的提纲让学生复述故事:(1)尧咨善射(2)尧咨自矜(3)卖油翁微颔(4)陈尧咨与卖油翁对话(5)卖油翁酌油(6)陈尧咨笑而遣之复述课文内容的思路:(1)介绍人物、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和原因。

(2)文章主要写了两件事,即射箭和酌油。

2.结合注解翻译课文,提出疑难,师生共同探讨。

例:轻:尔安敢轻吾射!(作动词用,轻视)射:尝射于家圃(动词,射箭)尔安敢轻吾射(名词,射箭的本领)之:睨之久而不去(代词,指陈尧咨射箭)但微颔之(代词,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以我酌油知之(代词,指射箭也是凭手熟的道理)以杓酌油沥之(代词,指油)笑而遣之(代词,指“卖油翁”)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1)故事中先出现的陈尧咨这个人物有何特点?〔明确〕善射;自矜。

(2)卖油翁是在怎样的场景中出现的?动作、神态如何?〔明确〕陈尧咨在园子里射箭时出现的。

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1.讲一个完整的故事应注意交代清楚人物、事件的经过、结果等。

本文记述了卖油翁自钱孔沥油这件事,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2.理解文言实词和虚词的含义一定要联系整个句子,只有掌握这些重点词语的意思,才能较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

1.熟读课文,翻译全文。

2.思考课后习题。

卖油翁欧阳修陈尧咨:善射“自矜”“吾射不亦精乎”“忿然”“尔”--骄傲不可一世卖油翁:酌油不湿钱口“睨”“微颔”--超然不自傲道理:熟能生巧,精益求精第课时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材、详略得当的写法。

2.学习本文运用语言描写和侧面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重点】1.通过停顿、重音、语速、语气、语调的朗读训练,提升文言文的阅读能力与水平。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材、详略得当,运用语言描写和侧面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难点】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并能读出人物不同的语气语调,认识熟能生巧的道理。

诊断导入研读内容提问分析链接生活[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通过检查上堂课所学知识,便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情,为本堂课制订目标和完成教学任务做好铺垫。

1.学生齐读课文。

2.根据上节课的板书,指名学生复述课文。

3.分小组讲《卖油翁》的故事。

一、研读内容[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问题的引领,引导学生逐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从而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培养学生感悟阅读的能力。

1.问与答的第一个回合。

(1)“问”由何引起?“自矜”“微颔”--主观与客观评价有矛盾。

“问”是进攻性的,有火气,不服气。

(2)答者招架,沉着回答。

“无他,但手熟尔。

”轻描淡写的一句话。

引出问与答的第二个回合。

2.问与答的第二个回合。

(1)“问”者火冒三丈,“忿”;语气是责问,“安敢”。

(2)“答”者摆事实,不仅说,而且当场表演,表演了再说,胸有成竹,从容自若。

注意:“我亦”,并未因自己的绝技而自夸。

3.在事实面前,康肃“笑而遣之”。

由“忿”而“笑”,心中信服。

4.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语气。

二、提问分析1.同学们读了这个故事,从陈尧咨对卖油翁的态度的前后变化,可以看出陈尧咨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自己和别人的长处?这个故事对我们学好文化知识有什么启示?〔明确〕让学生讨论后自由回答。

2.为何如此短的篇幅,作者未发表一点议论,就把道理说得明白生动,引人深思?〔明确〕(1)剪裁合理。

(宾主分明,繁简得当)把生活中的素材做了合理的详略处理。

主角是卖油翁,写陈尧咨的善射只为了陪衬卖油翁的善酌。

因此,写陈尧咨射技之精只做概括交代,不加渲染。

主要笔墨放在酌油的现场操作,采用白描手法,细腻传神。

该略,惜墨如金;该详,泼墨如水。

一段详,一段略,略中有详,详中有略,详略交叉运用,服从于突出中心的要求。

(2)对比鲜明。

课文始终把两个人对比着写。

陈尧咨卖油翁技艺:善射(十中八九)善酌(绝技)见地:自矜大巧若拙态度:浮躁从容、沉着(3)语言精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