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有氧呼吸-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和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过程课件 人教版必修1

高中生物: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和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过程课件 人教版必修1

〔变式训练1〕 下列有关“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的叙述,错
误的是( )C A.二氧化碳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B.实验中需控制的无关变量有温度、pH、培养液浓度等
C.可通过观察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混浊来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D.实验中将葡萄糖溶液煮沸的目的是灭菌和去除溶液中的O2 [解析] 酵母菌呼吸产物CO2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来检 测,实验现象分别是澄清石灰水变混浊、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4)图二中从第12 h到胚根长出期间,萌发种子的干物质总量会_____减__少_,主要 原因是_____种__子__进__行__呼__吸__作__用__消__耗__有__机__物__,使__有__机__物__总__量__减__少______。
[解析] (1)图一中方框内物质是细胞呼吸第一阶段的产物丙酮酸;第二阶 段丙酮酸分解为CO2,第三阶段是前两个阶段产生的[H]和氧气结合生成水,有氧 呼吸途径对应于图1中的①③④。(2)图一中①③阶段产生[H];过程③为有氧呼 吸第二阶段,发生于线粒体基质。(3)图二中在12~24 h期间,呼吸速率逐渐增强, 但氧气吸收速率较低,呼吸作用的主要方式是无氧呼吸,发生于细胞质基质。(4) 图二中从第12 h到胚根长出期间,种子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使有机物总量减少。
课内探究
知识点1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1.实验原理 (1)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均能生存,有氧呼吸产生 H2O 和 CO2,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 CO2。 (2)呼吸产物——CO2 和酒精的检测 ①澄清石灰水―+―CO→2 变混浊,且混浊程度与 CO2 产量有关; ②蓝色的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CO→2 变绿再变黄,且变黄时间长短与 CO2 产 量有关; ③橙色重铬酸钾溶液―+酸―酒性精→变灰绿色。

高中生物细胞呼吸(完整)精品PPT课件

高中生物细胞呼吸(完整)精品PPT课件
糖的有氧分解的能量转换效率大约是多少?
二、糖的无氧分解(无氧呼吸)
C6H12O6
1.
糖 酵



2ATP
的 无
2C3H4O4 (丙酮酸)






程 2C3H6O3 (乳酸)
2C2H5OH (酒精)+ 2CO2
2、反应式
(1)产生酒精:C6H12O6酶 2C2H5OH+2 CO2+能量(2ATP)
于ATP中,其余以热能散失。
特别提示
1、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或乳酸对细胞 有害 2、无氧呼吸过程释放的能量少
所以一般陆生植物和动物不能长期忍 受无氧呼吸
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
微生物的无氧呼吸又称发酵
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
同学们在跑步之后 肌肉会酸痛,为什么?
马铃薯块茎
进行无氧呼吸的生物或器官组织:
苹果等绝大多数植物 ——缺氧时,植物被淹时,可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玉米胚、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
鲜 呼吸作用与人类生活: 伤口处理、运动健身、酿酒制
醋制味精
珠江啤酒厂
粮食的保存
举例说明: 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选用“创可贴”等敷料包扎伤口,既为伤 口敷上了药物,又为伤口创造了疏松透气的环 境、避免厌氧病原菌的繁殖,从而有利于伤口 的痊愈。
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酵母菌在 适宜的通气、温度和pH等条件下,进行有 氧呼吸并大量繁殖;在无氧条件下则进行 酒精发酵。
醋酸杆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在氧气 充足和具有酒精底物的条件下,醋酸杆 菌大量繁殖并将酒精氧化分解成醋酸。
谷氨酸棒状杆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在有氧条件下,谷氨酸棒状 杆菌能将葡萄糖和含氮物质(如尿素、硫酸铵、氨水)合成为谷氨 酸。谷氨酸经过人们的进一步加工,就成为谷氨酸钠──味精。

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1课件:4.3.1 细胞呼吸产生能量和有氧呼吸的过程

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1课件:4.3.1 细胞呼吸产生能量和有氧呼吸的过程
第三节 细胞呼吸
第一课时 细胞呼吸产生能量和有氧呼吸的 过程
学习目标 1.分析细胞呼吸和有机燃料燃烧产生能量过程的不同,理解
细胞呼吸的本质。 2. 概 述 有 氧 呼 吸 的 三 个 阶 段 , 写 出 有 氧 呼 吸 的 反 应 式 ( 重 难
点) 。
|基础知识|
一、细胞呼吸产生能量 1.意义 生物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由_细__胞__呼__吸__提供。 2.发生场所 _活__细___胞__内_。 3.反应物 __糖__类__、__脂__质__和__蛋__白__质___等有机物。 4. 产 物 二__氧__化__碳__和__水___ 或 不 彻底 的 __氧__化__产__物_ , 且伴 随 着
_能__量___的释放。
5.特点 _温__和__ 条 件 下 , 有 机 物 被 酶 催 化 而 _氧__化__分__解__ , 能 量 _逐__步__释__放__,无剧烈的_发__光__发__热__现象。
二、有氧呼吸 1.条件 _有__氧___环境、多种特定的_酶___。 2.过程
3.反应式
_C_6_H__12_O_6_+__6_O__2+__6_H__2O__―__酶―__→__6_C_O__2+__1_2_H__2O__+__能__量_。
6、“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2021年11月2021/11/102021/11/102021/11/1011/10/2021 7、“教师必须懂得什么该讲,什么该留着不讲,不该讲的东西就好比是学生思维的器,马上使学生在思维中出现问题。”“观察 是思考和识记之母。”2021/11/102021/11/10November 10, 2021 8 、 普 通 的 教 师 告 诉 学 生 做 什 么 , 称 职 的 教 师 向 学 生 解 释 怎 么 做 , 出 色 的 教 师 示 范 给 学 生 , 最 优 秀 的 教 师 激 励 学 生 。 2021/11/102021/11/102021/11/102021/11/10

《高中生物课件:人体有氧呼吸》

《高中生物课件:人体有氧呼吸》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
1
Krebs循环
2
丙酮酸进一步分解产生一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和乳酸。
氧化磷酸化
产生大量ATP供细胞使用。
氧气在有氧呼吸中的作用
氧气是有氧呼吸反应中的电子受体,能够接收葡萄糖分解产生的高能电子, 产生ATP。
呼吸作用如何进行?
呼吸作用包括吸氧和释放二氧化碳。它在细胞内进行,通过线粒体内的化学 反应进行。
有氧运动的训练对健康的影响
有氧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改善循环系统、增加耐力,对身体健康有重要 影响。
有氧呼吸的反应方程式
有氧呼吸的反应方程式: 葡萄糖 + 氧气 → 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ATP)
有氧呼吸发生的细胞器官——线粒体
线粒体的结构
线粒体是细胞内的双膜结构, 含有内膜和外膜。
线粒体的功能
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 所,它们产生能量(ATP)以支 持细胞的生命活动。
电子传递链
线粒体内存在着电子传递链, 用于将葡萄糖分解产生的高 能电子转化为ATP。
呼吸作用与其他生命活动的关系
呼吸作用为细胞提供能量,使其他生命活动得以进行,如运动、生长和维持体温。
有氧呼吸的生物意义
有氧呼吸能够高效地将食物中的能量转化为ATP,为细胞的正常功能提供能量。
有氧呼吸与健康的关系
有氧呼吸可以提高身体的氧气摄取和代谢效率,有助于提供持久的能量,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高中生物课件:人体有氧 呼吸
了解人体有氧呼吸是学习生物的重要内容。本课件将带你了解有氧呼吸的过 程、反应方程式以及与健康的关系。
什么是有氧呼吸?
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利用氧气分解有机物,产生能量和二氧化碳的一种代谢过程。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PPT精品课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PPT精品课件
【讨论】装置甲一定能排除 空气中CO2对实验结果的干 扰吗?装置乙也一定会是无 氧的条件吗?
如何改进实验装置?
1.4
改进实验装置
接橡 皮泵
质量分数为10% 澄清的
的NaOH溶液
石灰水
酵母菌 培养液
有氧呼吸装置图
澄清的 石灰水
油层
酵母菌 培养液
澄清的 石灰水
无氧呼吸装置图
➢在有氧呼吸装置中添加装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以检测进入酵母菌培养液中的气 体没有CO2 。 ➢在无氧呼吸装置的酵母菌培养液的表层滴加适量的植物油或石蜡油,可以完全隔绝 O2以提供严格的无氧环境。
(2870KJ) 约66%热能
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O2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 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 CO2和H2O,释放能量,生成大量ATP的过程。
【阅读P93,完成探究案6】 有氧呼吸与有机物体外燃烧的有何异同?
区别: 1.有氧呼吸过程温和。 2.有机物中的能量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逐步释放。 3.有氧呼吸释放的部分能量储存在ATP中。
1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设计实验步骤 预测实验结果
设置对照:
1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酵母菌在什么条件下进行细胞呼吸产生酒 精?不同条件下呼吸产生的CO2一样多吗?
有氧 产生 无氧 产生
CO2 CO2和酒精
设计实验步骤
控制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 设置对照:
2.提示:有氧呼吸第一阶段与无氧呼吸第一阶段完全相同,都不 需要氧气,都与线粒体无关。联想到地球的早期以及原核细胞 的结构,可以大胆作出这样的推测:在生物进化史上先出现无氧 呼吸,而后才出现有氧呼吸。继而推测,地球早期的单细胞生物 只进行无氧呼吸,体内骨骼肌细胞保留进行无氧呼吸的能力,可 以理解为漫长的生物进化史在人类身上留下的印记同时也可以 理解为人体在进行长跑等剧烈运动时,在供氧不足的情况下,骨 骼肌细胞保留一定的无氧呼吸来供能,有一定的适应意义。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 第三节线粒体与有氧呼吸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 第三节线粒体与有氧呼吸

有氧呼吸中氧元素的转移途径:
总反应式:

大部分散失
1C6H12O6 + 6H2O + 6O2
6CO2 + 12H2O + 能量 合成38ATP
1.追踪18O2的去向: O2→生成物H2O
2.追踪C6H1218O6的去向: 葡萄糖→丙酮酸→CO2 3.追踪H218O的去向: 反应物H2O→CO2
2.有氧呼吸的过程
内膜 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线粒体基质
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少量DNA和RNA、 还含有核糖体等
❹ 线粒体的颜色:
无色。
❺真核细胞都有线粒体吗?
有些真核细胞 【寄生虫:蛔虫细胞、绦虫细胞】; 以及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它们没有线粒体。 它们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❻线粒体的功能:
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动力车间”。 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
线粒体的 内膜上和线粒体基质 中含有许多种与 有氧呼吸 有关的酶。
2. 有氧呼吸的过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细胞质基质
1C6H12O6
(产生少量 的4[H])
酶1 2丙酮酸
释放出少量的能量
(2C3H4O3)也叫三碳化合物
1C6H12O6
酶1 细基
2C3H4O3+ 4【H】+少量能量
大部分散失 合成2ATP
24_[_H_]_+6_O_2_酶 ――→12H2O源自_少__量__ _大__量__
有氧呼吸过程中:
①C6H12O6的利用 Ⅰ 、H2O的利用 Ⅱ 、O2的利用 Ⅲ ;
②CO2的生成 Ⅱ 、H2O的生成 Ⅲ 、能量的产生 Ⅰ、Ⅱ、 Ⅲ ;
③[H]产生的阶段 Ⅰ 、Ⅱ 、 [H]利用的阶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课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课件
储存水果和储存粮食有何区别?
五、植物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
1.实验装置及原理 欲确认某生物的呼吸类型,应设置两套呼吸装置,如图所 示(以发芽种子为例)
装置一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掉呼吸所产生的 CO2 ,红 色液滴移动的距离代表植物细胞呼吸吸收的 O2量。装置
二中红色液滴移动的距离代表植物细胞呼吸吸收 的 O2量 与产生的 CO2量 的差值。
(2)怎样保证乙图中通入石灰水的CO2全部来自 酵母菌的无氧呼吸?
实验开始时,应将B瓶密封后放置一段时间,以消耗完瓶 中氧气,然后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确保通入 石灰水的CO2是由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
(3)在实验过程中发现甲组石灰水变浑浊,很快又变 澄清,为什么?
后续通入的CO2会和刚产生的碳酸钙沉淀反应,形成了 碳酸氢钙,因而石灰水变混浊后,很快又变澄清。如用 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就可避免这种现象。
三、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
1.本实验的鉴定试剂及现象(p50)
变混浊(据变混 浊程度可确定 CO2多少) 蓝→绿→黄(据 变色的时间快慢 确定CO2的多少) 橙色→灰绿色 (酸性条件)
2.实验过程 (1)配制酵母菌培养液。 (2)检测CO2的产生,装置如图所示:
(3)检测酒精的产生: 自A、B中各取2 mL滤液分别注入编号为1、2的 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0.5 mL溶有0.1g重铬酸 钾的浓硫酸溶液→振荡并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
1、真核生物细胞都进行有氧呼吸。
错。部分真核生物细胞无线粒体,只能进 行无氧呼吸,如蛔虫。
2、不同生物无氧呼吸的产物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直接原因在于催化反应的酶不同,根本原因在于 控制酶合成的基因不同。
3、为什么无氧呼吸只释放少量能量? 无氧呼吸只释放少量能量,其余能量储存在分解 不彻底的氧化产物——酒精或乳酸中。 4、有H2O生成或有CO2生成一定是有氧呼吸。

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一《细胞呼吸》课件

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一《细胞呼吸》课件

看看俺这个姿势不孬吧?!
牙买加短跑名将鲍威尔
(二)、无氧呼吸
1.概念: 指细胞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 萄糖等有机物分解成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 释放少量能量的过程。
无氧呼吸的场所是什么
无氧呼吸分为哪几个阶段 各阶段发生了什么样的反应 每个阶段都释放能量吗 各阶段释放能量是大量 还是少量
2.如果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和酒精发酵时,分解葡萄糖产生 等量的CO2 那么这两种呼吸作用所消耗葡萄糖的摩尔数之比是
A、1:2 B、1:3 C、1:4 D、1:6
3、一运动员正在进行长跑锻练,从他的大腿肌细胞中 检测到3种化学物质,其浓度变化如下图。图中P、Q、 R三曲线依次代表
A、 O2、CO2、乳酸 B、乳酸、CO2、O2 C、 CO2、O2、乳酸 D、 CO2、乳酸、O2
问:中耕松土有何作用? 水 生产中适时露田和晒田的目的是什么?
呼吸作用的 强度
/CO2释 放量
O2浓度
右图表示大气中氧的浓度对植物组织内CO2产生的影响, 试据图回答: (1)A点表示植物组织释放CO2较多,这些CO2是无氧呼吸 的产 物。 (氧2)气由增A到加B,,C无O氧2的呼释吸放受量抑急制剧,有减氧少呼,。其吸原很因微是弱 (3)由B到C,CO2的释放量又不断 增加,其主要原因是 氧气充足时,有氧呼吸加强,释放C。O2量增 A (多4)为了有利于贮藏蔬菜或水果, 贮藏室内的氧气应调节到图中的 哪一点所对应的浓度? 采取这一措施的理由是_________ _B_点__。_因__为__这__时__有_氧。呼吸很微弱,无氧呼吸又受到 抑制,糖类等有机物分解得最慢。
问:为什么不同生物无氧呼吸的产物不同?
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有何异同?
(3)、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课件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课件
过程
在细胞内,葡萄糖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 与氧气结合,释放能量。
能量来源
植物的有氧呼吸产生的能量主要用于光合 作用、生长和发育等生理活动。
酵母的无氧呼吸
01
02
03
过程
在无氧条件下,酵母通过 无氧呼吸将葡萄糖分解为 乙醇和二氧化碳。
特点
无氧呼吸产生的能量较少, 主要用于酵母的生长和繁 殖。
应用
在酿酒和面包制作中,人 们利用酵母的无氧呼吸来 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制 作出美味的食品。
无氧呼吸是动物、植物和微生物都进行的一种呼吸方式,通常产生的能 量较少,约为有氧呼吸的19%。
无氧呼吸是细胞呼吸的一种形式,通常在缺氧或者无氧环境中进行。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 较
过程不同
有氧呼吸需要氧气参与,将糖类 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无氧呼 吸则是在缺氧或无氧条件下进行, 糖类等有机物不彻底氧化分解。
有氧呼吸的生物意 义
提供能量
有氧呼吸是细胞产生能量 的主要方式,通过氧化磷 酸化过程释放大量能量, 供给细胞代谢和维持生命
活动。
合成ATP
有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 经过一系列反应最终生成 水和二氧化碳,同时合成 ATP,为细胞提供直接能
源物质。
合成其他物质
有氧呼吸过程中,某些中 间产物可以用于合成其他 物质,如脂肪、蛋白质和
核酸等。
无氧呼吸的生物意 义
快速能量供应
无氧呼吸是快速提供能量的方式, 当氧气不足时,细胞可通过无氧
呼吸迅速产生能量,满足代谢需求。
适应环境
无氧呼吸使生物能够在氧气不足的 环境中生存,如缺氧的深海、土壤 等。
合成其他物质
无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某些中间产 物可用于合成其他物质,如乳酸、 乙醇等。

高中生物“呼吸作用”图示及解析

高中生物“呼吸作用”图示及解析

我将呼吸作用的要点整理如下,今天一起来学习下:一、名词解释1、 呼吸作用(不是呼吸): 指生物体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它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2、 无氧呼吸: 一般是指细胞在无氧的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等有机物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3、 有氧呼吸: 指细胞在有氧的参与下,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

4、 发酵: 微生物的无氧呼吸。

二、细胞呼吸的过程1、有氧呼吸①场所: 先在细胞质的基质,后在线粒体。

②过程:呼吸作用过程图解第一阶段、(葡萄糖)C6H12O6→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细胞质的基质);第二阶段、2C3H4O3(丙酮酸)→6CO2+20[H]+少量能量(线粒体);第三阶段、24[H]+O2→12H2O+大量能量(线粒体)。

③ 有氧呼吸总反应式中标出氧元素的来源和去路2、无氧呼吸(有氧呼吸是由无氧呼吸进化而来):①场所: 始终在细胞质基质②过程: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相同;第二阶段、2C3H4O3(丙酮酸)→C2H5OH(酒精)+CO2(或C3H6O3乳酸)③实例高等植物被淹产生酒精(如水稻),(苹果、梨可以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高等植物某些器官(如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产生乳酸,高等动物和人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

三、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区别和联系①场所: 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第二、三阶段在线粒体②O2和酶: 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不需O2;第三阶段:需O2,第一、二、三阶段需不同酶;无氧呼吸--不需O2,需不同酶。

③氧化分解: 有氧呼吸--彻底,无氧呼吸--不彻底。

④能量释放: 有氧呼吸(释放大量能量38ATP)---1mol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共释放出2870kJ的能量,其中有1161kJ左右的能量储存在ATP中;无氧呼吸(释放少量能量2 ATP)--1mol葡萄糖分解成乳酸共放出196.65kJ能量,其中61.08kJ储存在ATP中。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课件:第5章 第3节 第1课时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有氧呼吸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课件:第5章 第3节 第1课时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有氧呼吸

高中·生物
2.实验装置的分析
(1)第一组装置中的第一个锥形瓶中盛放的试剂是NaOH溶液,其目的是使进 入A中的空气先经NaOH溶液处理,排除空气中CO2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2)第二组装置中B瓶放置一段时间后,才能与装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连接, 其目的是让酵母菌将B瓶中的氧气消耗掉,确保产物CO2均来自无氧呼吸。 3.实验中注意事项 (1)配制酵母菌培养液时,必须将煮沸的葡萄糖溶液冷却到常温,才可加入新 鲜食用酵母菌。 (2)有氧条件装置必须持续通入空气,保证氧气的充足。
2.类型:根据 是否需要氧气 ,可分为 有氧呼吸 和无氧呼吸两种类型。
高中·生物
2.呼吸产物的检测 检测产物 CO2 酒精 试剂 澄清石灰水 溴麝香草酚蓝 水溶液 重铬酸钾 溶液 现象 石灰水变浑浊 由蓝变 绿 再变 黄 . 橙色变 灰绿 色
3.实验结论
(1)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 细胞呼吸 。 (2)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大量 CO2和水 。 (3)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 酒精 ,还产生少量的 CO2 。
高中·生物
【典例1】 (2017·湖北武汉期末)下图为“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的实 验装置,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实验需设置有氧和无氧两种条件的对比实验,其中乙组作为对照组
B.若向B瓶和E瓶中加入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则E瓶内的溶液会变黄
C.可根据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黄的时间长短,来定量检测CO2的产生速率 D.C瓶和F瓶中溶液都变浑浊,澄清石灰水的作用不同
高中·生物
形成学科核心素养
(一)重要生物学概念 1.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 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2.“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表明,酵母菌既可以在有氧条件下进行 有氧呼吸又可以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 即细胞呼吸的类型分为有氧 呼吸和无氧呼吸。 3.线粒体是真核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重要场所。 4.有氧呼吸的全过程十分复杂,可以概括地分为三个阶段,每一阶段的化学 反应都有能量的释放。

高中生物第二课时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高中生物第二课时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无氧呼吸:在无氧条件下细胞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分解成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 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场所和条件
有氧呼吸场所:线 粒体
无氧呼吸场所:细 胞质基质
有氧呼吸条件:氧 气充足
无氧呼吸条件:缺 氧或无氧气
反应过程
有氧呼吸:葡萄糖 在细胞质基质中分 解成丙酮酸然后进 入线粒体进行彻底 氧化分解释放能量
第三章
反应过程比较
有氧呼吸: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 无氧呼吸:葡萄糖分解为乳酸不产生二氧化碳释放少量能量 反应场所:有氧呼吸在线粒体中进行无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反应条件:有氧呼吸需要氧气参与无氧呼吸不需要氧气参与
能量转换比较
有氧呼吸释放的 能量更多主要用 于合成TP并产生 少量热能。
无氧呼吸释放的 能量较少主要用 于合成TP并产生 大量乳酸和少量 热能。
有氧呼吸需要氧 气参与而无氧呼 吸不需要。
有氧呼吸释放的 能量更稳定而无 氧呼吸释放的能 量不稳定。
场所和条件比较
有氧呼吸场所:细胞质基质、线粒 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
有氧呼吸条件:需氧在细胞质基质 和线粒体内膜上进行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是细胞 代谢中的重要程为生命活 动提供能量
无氧呼吸是细胞在缺氧条件 下获取能量的方式通过糖酵
解产生TP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对于维 持细胞代谢的稳定和生命活 动的正常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在生物体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提供能量: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能产生能量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代谢调节: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在代谢过程中发挥调节作用维持生物体的稳态。
无氧呼吸场所:细胞质基质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无氧呼吸条件:不需氧在细胞质基 质中进行

高中生物必修一人教版细胞呼吸 PPT课件 图文

高中生物必修一人教版细胞呼吸 PPT课件 图文
3、1mol葡萄糖有氧呼吸(彻底氧化分解)产生2870KJ的能 量,有1161KJ用于合成ATP
1mol葡萄糖无氧呼吸(未彻底氧化分解)产生196.65KJ
无氧呼吸 的能量,有61.08KJ用于合成ATP
其余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掉,用于维持体温 哪种呼吸方式产生能量多?能够合成多少molATP?用途? 效率?
设计实验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因变量是?无关变量 呢?
如何检测是否有CO2和酒精生成? 怎样创造有氧和无氧条件?
设计实验
其他
自变量 变量
氧气 的有无
因变量
无关变量
CO2 和酒精 的生成
反应物的量、
反应时间、 pH、温度、 酵母菌的活性
设计实验
如何保证酵母菌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正常生活? 条件适宜(25~35℃ ,pH3.0-7.5) 给予充足的养料(葡萄糖溶液)
对比实验也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方法 之一。
小实验
在一杯温开水中加入一大勺糖和一小包酵 母,进行搅拌。将这个杯子中的液体倒入透 明的玻璃瓶或矿泉水瓶内,再往瓶内加一些 温开水。






提出问题
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还是无氧条件下产生 CO2? 如果都能产生,两种条件下产生的CO2是否一样 多?
酵母菌在有氧条件还是无氧条件下产生酒精? 如果都能产生,两种条件下产生的酒精是否一样 多?
谢谢! 学妹给我打电话,说她又换工作了,这次是销售。电话里,她絮絮叨叨说着一年多来工作上的不如意,她说工作一点都不开心,找不到半点成就感。 末了,她问我:学姐,为什么想 找一份 自己热 爱的工 作这么 难呢? 我问她上一份工作干了多久,她 说不到 三个月 ,做的 还是行 政助理 的工作 ,工作 内容枯 燥乏味 不说, 还特别

有氧呼吸0

有氧呼吸0

5、新鲜蔬菜放在冰箱的冷藏室中, 、新鲜蔬菜放在冰箱的冷藏室中, 适当延长保鲜时间的生理原因是 A A、呼吸作用减弱 、 B、呼吸作用加强 、 C、光合作用减弱 、 D、促进了物质的分解 、
6、种在湖边的玉米,长期被水淹, 、种在湖边的玉米,长期被水淹, 生长不好, 生长不好,其原因是 D A、根细胞吸收水分过多 、 B、营养缺乏 、 C、光合作用强度不够 、 D、细胞有氧呼吸受阻 、
呼吸的实例, 这些生物进行无氧 呼吸的实例,说明了生物与环境 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 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
细胞呼吸过程中能量的变化
有氧呼吸—— 能量变化 有氧呼吸
1mol的葡萄糖 的葡萄糖
彻 底 氧 化 分 解
1161kJ的能量 的能量 2870kJ的能量 的能量 60%的能量 的能量
38molATP中 中 能的
的葡萄糖, 9、同样消耗1mol的葡萄糖,有氧呼吸的能 同样消耗1 的葡萄糖 量转化效率是无氧呼吸能量转化效率的 B A、20倍 A、 倍 B、19倍 B、 倍 C、6 C、6倍多 D、12.7个百分点 个百分点 D、
2.外部因素: 外部因素: 外部因素
温度:植物最适温度25温度:植物最适温度25-30℃ 25
应用:贮存水果时,适当降低温度, 应用:贮存水果时,适当降低温度,可降低与细胞呼吸 有关酶的活性, 有关酶的活性,而延长保存时间
呼吸 速率
温度
O2 缺氧导致无氧呼吸, 缺氧导致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对生物有毒害 使蛋白质变性) (使蛋白质变性) 应用:中耕松土、 应用:中耕松土、水稻晒田
二、细胞呼吸的类型
(一)有氧呼吸 (二)无氧呼吸
有氧呼吸概念: 有氧呼吸概念:
细胞在O 的参与下, 细胞在 2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 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 彻底氧化分解, 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 产生出CO2和H2O,同时释放出大量能 产生出 ,同时释放出大量能 的过程。 量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线粒体(基质)
线粒体(内膜)
条件 不需O2、需酶 不需O2、需酶 需O2、需酶
反应物 葡萄糖
丙酮酸、H2O
[H]、O2
产物 丙酮酸.[H].少量能量CO2 .[H].少量能量 H2O.大量能量
需氧呼吸三个阶段的相同点?都有酶参与,都有能量释放 为什么第Ⅱ、Ⅲ阶段必须在线粒体中进行? 相关酶决定 除糖类外,还有哪些物质可以参加需氧呼吸?油脂、蛋白质
C6H12O6 + 6H2O + 6O2 酶



6CO2 + 12H2O + 能量

Ⅲ ⅠⅡⅢ
C6H12O6 + 6H2O + 6O2 酶 6CO2 + 12H2O + 能量
产生ATP最多: 第Ⅲ阶段
总共放能2870kJ,其中
1161 kJ转移给ATP
三个阶段都有产生的物质:ATP
③含义
细胞在 O2 的参与下,通过酶的 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 彻底 氧化分解 为 CO2和H2O ,并释放出 大量能量 的 过程。
思考 讨论 交流
1.有氧呼吸的二、三阶段为何必须在线粒体中发生? 2.葡萄糖能否进入线粒体参与有氧呼吸? 3.丙酮酸进入线粒体时,要跨越几层生物膜?几层磷
脂分子层? 4.你认为有氧呼吸的目的是什么?除了葡萄糖等糖
类外,还有哪些物质可以进行有氧呼吸? 5.有氧呼吸的反应物?终产物?总反应式? 6.有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去路?体会有氧呼吸有何意
迁移应用
8、在生产实践中,贮存种子的最佳组合条件是
(A )
A.低温、干燥、低氧
如果是贮 存蔬菜、
B.低温、湿度适中、低氧
水果?
C.高温、干燥、高氧
D.高温、湿度适中、高氧
总之:保存果实、种子、蔬菜等,降低呼吸作用
6、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 能动人 。—— 《庄子 •渔夫 》 37、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 为。惟 贤惟德 ,能服 于人。 刘 备
38、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 ,志不 可满。 —— 魏 徵 39、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 —— 诸葛亮
40、人生的旅途,前途很远,也很暗 。然而 不要怕 ,不怕 的人的 面前才 有路。 —— 鲁 迅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 (励志 古诗词 篇,附 出处)
41、人生像攀登一座山,而找寻出路 ,却是 一种学 习的过 程,我 们应当 在这过 程中, 学习稳 定、冷 静,学 习如何 从慌乱 中找到 生机。 席慕蓉 42、我们活着不能与草木同腐,不能 醉生梦 死,枉 度人生 ,要有 所作为 。 —— 方志敏
义?
菲尔普斯
能源物质 糖类、脂质、蛋白质
主要能源物质
糖类
细 胞

最重要能源物质
葡萄糖

直接能源物质
ATP
呼吸运动:人体从周围环境吸入空气,利用其
中的O2,呼出CO2。 O2 CO2
细胞呼吸的完整描述是什么呢?
呼吸器官 血液循环
O2
细胞内
O2
CO2 呼吸器官 血液循环
CO2
呼吸运动 气体运输
细胞呼吸
体外燃烧:高温、剧烈、瞬间释放光能与热能 有氧呼吸:常温、温和、酶参与、缓慢逐步释放能量
①主要场所
线粒体
① 外膜 ② 内膜
③嵴
含有 有氧呼吸 有关的酶
④ 基质
②过程
细胞质基质
O2
葡萄糖

[H]
少量
丙酮酸 能量
H2O
热能散失 少量ATP
热能散失 大量 能量
大量ATP

酶 [H]
H2O
CO2
少量 热能散失 能量 少量ATP
一、细胞呼吸的概念 细胞内进行的将糖类等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或者小分子有机物,并且释放能量的过程。
发生场所:活细胞内 实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二、细胞呼吸的类型
有氧呼吸(需氧呼吸) ——主要 无氧呼吸(厌氧呼吸)
材料: 早在18世纪法国化学家拉瓦锡
(A.L.Lavoisier) 就发现木头燃烧也需要 氧,发生的也是类似的反应,并且把细胞呼吸比 作碳和氢的“缓慢燃烧过程”。你认为拉瓦锡的 这一说法有道理吗?细胞呼吸与木头燃烧有什么 区别和联系呢?
迁移应用
2、下列有关线粒体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D ) A. 线粒体具有内外两层膜,内膜折叠成嵴,
使内膜的表面积大大增加 B. 线粒体内膜和基质中含有许多与有氧呼吸
有关的酶 C. 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时必须有氧的参与 D. 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线粒体
迁移应用
3、人体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 C ) A、肺细胞 B、内环境 C、线粒体 D、细胞质基质
细胞呼吸(一)
学习目标
(1)识记呼吸作用的概念和实质。 (2)理解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3)掌握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提高学生的
识图能力,具备归纳及求同求异思维能力。 (4)初步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认知体系,知
道各门学科是密切联系的。 (5)与光合作用联系,生物体中的能量其最
根本来自于光能,使学生更加体会到保护 绿色植物的重要性。
迁移应用
4、有氧呼吸最常用的物质是( C ) A、淀粉 B、糖原 C、葡萄糖 D、ATP
迁移应用
5、在线粒体内进行的有氧呼吸的过程
是( C )
A、第一、二阶段 B、第一、三阶段 C、第二、三阶段 D、第一、二、三阶段
迁移应用
6、在整个有氧呼吸过程中,O2 是第_三__阶段 参与反应的;CO2是第___二___阶段生成;O2中 的O最后进入_H_2O__。 7场、所有是氧_呼_吸_线中_粒需_体O_2和,产第生一能、量二最阶多段的的阶共段同是产_三物_, 是:_[_H_]_,A_T_P _,三个阶段均有的产物是: __AT_P___。
C6H12O6 + 6H2O + 6O2 酶 6CO2 + 12H2O + 能量
第Ⅰ阶段
第Ⅱ阶段
第Ⅲ阶段
名称
糖酵解
柠檬酸循环
电子传递链
C6H12O6 酶
2丙酮酸+6H2O 酶
反应式2丙酮酸+4[H]+少量能量 6CO2+20[H]+少量能量
24[H]+6O2 酶 12H2O+大量能量
场所 细胞质基质
43、做人也要像蜡烛一样,在有限的 一生中 有一分 热发一 分光, 给人以 光明, 给人以 温暖。 —— 萧楚女 44、所谓天才,只不过是把别人喝咖 啡的功 夫都用 在工作 上了。 鲁 迅
中耕松土
夜间降温 剪去发黄叶片
④有氧呼吸的应用
有机物减少
创口贴
有氧慢跑
面粉
水?பைடு நூலகம்酵母粉
葡萄
冰糖

发面太久 含水量增加?
松软?
酵 母 菌 的 无 氧 呼 吸 酵 母 菌 的 有
再见!
迁移应用
1、细胞呼吸的实质是( C ) A.分解有机物,储藏能量 B.合成有机物,储藏能量 C.分解有机物, 释放能量 D.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