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肌肉活动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2018/3/17
(二)静息电位产生机制 膜 通 道 的 选 择 性 通 透
2018/3/17
+ Na + K
A
Cl
22
(二)静息电位产生机制 K
+
静 息 膜 电 位 的 形 成
2018/3/17
+ Na
K+ + K
K+
+
A
+ K
静息膜电位是K+外流所造成
Cl
23
(二)静息电位产生机制
K+借浓度差外流,动力(浓度差) 越来越小,阻力(电位差)越来越 大)。 动力=阻力, K+停止外流,形成内 负外正的膜电位。 静息膜电位是K+外流所造成。
联系过程:静息电位 → 动作电位(阈电位 → 峰电位 → 后电位)
2018/3/17 40
补:运动单位与肌电图
1、运动单位:一个运动神经元连同它的全 部神经末梢所支配肌纤维,从功能上是肌 肉活动的基本单位,称为运动单位。它可 大可小,眼内肌中,每一运动单位只有3条 肌纤维,腓肠肌中,有上千条纤维。 2、肌电图:肌肉兴奋时产生的动作电位通 过引导放大后,在肌电图仪上记录下来的 图形称为肌电图。
刺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8/3/17
动作电位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无髓鞘)
35
肌小节:两条Z线 之间的结构。
2018/3/17
骨骼肌超微结构示意图44
(一)肌原纤维与肌小节
肌肉→肌束 →肌纤维 →肌原纤维 →肌小节 肌原纤维:由许多肌小节组成,肌小节是 实现肌肉收缩和舒张的最基本功能单位。
暗带(粗肌丝)M线连接,中间较明为H带
①肌原纤维
明带(细肌丝)Z线连接,
2018/3/17 53
四、兴奋后恢复过程兴奋性变化
绝对 不应期 相对 不应期 (较低) 恢复
超常期
低常期
兴奋性: (0)
(较高 )
( 较低)
(正常)
2018/3/17
11
四、兴奋后恢复过程兴奋性变化
时期 绝对不应期 相对不应期 超常期 历时 0.3ms 3ms 12ms 兴奋性 0 ↑ max 刺激 不反应 高于正常 低于正常
2018/3/17 14
2018/3/17
15
(一)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
动作电位定义:指可兴奋组织接受刺激而兴奋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发
生的膜电位由去极化到反极化与复极化的过程,其机制是细胞受到刺激后, 该处对Na的通透性突然增加,对K的通透性暂时降低,造成膜两侧电位差减 少
基本概念:内正外负(-90mv——+30mv——~-90mv) 细胞膜内外离子的分布(膜内Na+,A-;膜外K+,Cl-) 细胞膜的离子通道(电压依从式与化学依从式) 细胞膜离子通道的选择性通透(静息时对K+通透,受 到刺激后对Na+通透)。
2018/3/17 41
二、肌肉收缩原理
一、肌纤维的微细结构 二、肌肉的收缩机制 三、单收缩与强直收缩
2018/3/17
42
一、肌纤维的微细结构
(一)肌原纤维与肌小节 (二)肌管系统 (三)肌丝的分子组成
2018/3/17
43
(一)肌原纤维和肌小节
每个肌细胞含有数 百至数千条与肌纤 维长轴平行排列的 肌原纤维。直径约 1-2微米,纵贯肌 细胞全长。
2018/3/17 16
2018/3/17
17
图1-2 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
2018/3/17 18
图1-3 单一神经动作电位的实验模式图
2018/3/17 19
(二)静息电位产生机制
静 息 ( 膜 ) 电 位
2018/3/17
外正
20
(二)静息电位产生机制
膜 内 外 离 子 分 布 的 不 均 匀 性
2018/3/17
2
一、兴奋和兴奋性概念
兴奋:在生理学中,将组织受刺激后产生动 作电位的过程或动作电位本身称为兴奋。
兴奋性:组织这种受刺激后产生兴奋的能力 称为兴奋性。
2018/3/17
3
二、引起兴奋的刺激条件
三条件缺一不可:
1、刺激强度(阈刺激或以上) 2、刺激作用时间(最短作用时间) 3、一定的刺激变化速率(反比)
肌浆网
纵小管
三 联 体
终池
横小管 终池 横小管 的开口
骨骼肌纤维 超微结构立体模式图 2018/3/17
肌膜
肌原纤维
血管 肌核
52
(三)肌丝的分子组成
1 、粗肌丝:由肌球蛋白(又称肌凝蛋白)分子构成 (杆+头), (200-300个)。
横桥:肌球蛋白分子的球状头部称为横桥。
功能:
(1)有能与ATP结合的位点,具有ATP酶活性,当它 与肌动蛋白结合量使ATP迅速水解释放出能量。 (2)在一定条件下,可和细肌丝上的肌动蛋白呈可逆 性结合。
2018/3/17
4
(一)阈强度与阈刺激
阈强度:通常把在一定刺激作用时间和 强度—时间变化率下,引起组织兴奋的 这个临界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或阈值。 阈刺激:具有这种临界强度的刺激,称 为阈刺激,强度小于阈值的刺激为阈下 刺激,强度大于阈值的刺激为阈上刺激
2018/3/17
5
(二)强度—时间曲线
强度-时间曲线:以刺激强度变化为纵坐标,刺激 的作用时间为横坐标,将引起组织兴奋所需的刺激 强度和时间的变化关系,描绘在直角坐标系中,可 得到一条曲线,称强度-时间曲线。 基强度:刺激的强度低于某一强度时,无论刺激的 作用时间怎样延长,都不能引起组织兴奋,这个最 低的或者最基本的阈强度,称为基强度。 意义:强度-时间曲线揭示了组织兴奋的普遍规律, 在体内一切可兴奋组织都可以绘制出类似的曲线。
(二)动作电位产生机制
分期及机制:
机制
细胞受刺激,Na通道开放,Na快速 内流(内正外负) 去极化一定程度,Na通道关闭,K 通道开放,K外流
Na泵:排Na保K,形成微小电位波动
29
分期
锋电 位 去极 化 复极 化
后电位
2018/3/17
(二)动作电位产生机制
动作电位的形成 Na+借浓度差内流,阻力(浓度差)越来 越小,动力(电位差)越来越大)。 动力=阻力, Na+停止内流,形成外负内 正的膜电位。 动作电位是Na+内流所造成。
2018/ຫໍສະໝຸດ Baidu/17 30
动 作 电 位 机 制 小 结
31
2018/3/17
Na-K泵
2018/3/17
32
小结:二种电位的比较
静息电位 动作电位 见上 见上 未受刺激 阈刺激以上 0-90mV -90--+30mV 极化状态(外正内 除极化态、超极化 状态 负) 态。复极化态 产生机制 K+外流 Na+内流 联系过程:静息电位 → 动作电位(阈电位 → 峰电位 → 后电位)
第一章 肌肉活动
第一节 细胞生物电现象 第二节 肌肉收缩原理 第三节 肌肉收缩的形式及力学特征 第四节 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 第五节 肌电图
2018/3/17
1
第一节 细胞生物电现象
一、兴奋和兴奋性的概念 二、引起兴奋的刺激条件 三、兴奋性的评价指标 四、兴奋后恢复过程的兴奋性变化 五、神经肌肉的生物电现象 六、兴奋在神经肌肉接头的传递
Na+
K+
A-
Cl-
神经和肌肉细胞膜内、外某些离子的浓度
细胞
细胞内浓度/mmol· l-1
Na+
枪乌贼巨轴突 蛙神经和肌肉 哺乳运动肌肉
细胞外浓度/mmol· l-1
Na+ K+ CL-
K+ 400 120 140
CL110 3
50 15 10
420 120 150
10 2.5 4
540 120 140
2018/3/17 33
比较项目 定义 产生条件 大小范围
(三)动作电位的传导
机理:局部电流 见图1-4 动作电位传导原理示意图
2018/3/17
34
(三)动作电位的传导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低常期
2018/3/17
70ms
↓
高于正常
12
五、神经肌肉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一)静息电位(RP Resting Potential) 和动作电位(AP Action Potential) (二)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产生机制 (三)动作电位的传导 (四)局部兴奋
2018/3/17
13
(一)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
②肌小节:暗带+1/2明带
2018/3/17
45
图09 肌小节的示意图
2018/3/17
46
2018/3/17
肌原纤维的结构示意图
47
图12 肌小节分子结构
2018/3/17
48
粗肌丝和细肌丝的空间排列示意图
2018/3/17 49
(二)肌管系统
1、定义:由单位膜构成的囊管系统,包绕在每条肌纤维周围, 分横管、纵管。 2、组成: 横管系统(T管):肌膜的延续,内为细胞外液,传递电信号横 行于肌原纤维之间。 纵管系统(L管):(肌质网),末端称终末池,贮存、释放Ca 平行于肌原纤维之间。 终末池:纵管两端的膨大称终末池(Ca的贮库)。 三联管:每条横管和邻近两侧的终末池形成,但彼此并不相通。 3、功能: (1)肌原纤维内外物质交换 (2)将动作电位传至肌纤维内部,终末池钙释放,肌肉收缩
静息电位(跨膜电位、膜电位、K平衡电位 )定义:细胞未
受到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人体神经、肌肉细胞的静息电 位是—90毫伏,其机制是K离子外流所致。
基本概念:外正内负(-70~-90mv) 细胞膜内外离子的分布(膜内K+,A-;膜外Na+,Cl-) 细胞膜的离子通道(电压依从式与化学依从式) 细胞膜离子通道的选择性通透(静息时对K+通透,受 到刺激后对Na+通透)。
2018/3/17 24
2018/3/17
25
(二)动作电位产生机制
动 作 电 位 的 形 成
2018/3/17
+ Na
Na+ Na+ Na+ Na+
+
+ K
A
Cl
26
动作电位是Na+内流所造成
2018/3/17
27
(二)动作电位产生机制
动作电位(锋电位)的形成过程
-70m v
2018/3/17 28
(三)动作电位的传导
-
2018/3/17
动作电位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有髓鞘)
-
-
-
-
-
-
-
-
-
-
-
-
-
-
-
36
(三)动作电位的传导
动作电位传导的特点 1、生理完整性 2、双向传导 3、不衰减性 4、绝缘性
2018/3/17
37
(四)局部兴奋
定义: 低于阈刺激水平的刺激使得受刺激的局部Na+通道 可被少量激活,使膜对Na+的通透性轻度增加,造 成原有的静息电位轻度减少,此种电位变化只局限 在受刺激的局部范围,故称局部反应或局部兴奋。 特点(1)不是全或无(2)递减式传播:只向邻近 细胞膜作电紧张性扩布(3)没有不应期(4)有总 和现象
2018/3/17 6
(二)强度—时间曲线
强 度
基强度
时值
2018/3/17
时间
7
三、兴奋性的评价指标
(一)阈强度:是评定组织兴奋性高低的 最简易指标。测定阈强度时只须固定一适 中的刺激作用时间,再由低向高逐渐增加 刺激的强度,便能获得刚能引起组织反应 所需的最低刺激强度,这就是阈强度。兴 奋性与阈强度呈倒数关系,即引起组织兴 奋所需要的阈强度越低,表明组织的兴奋 性越高,反之则反。
2018/3/17
50
(二)肌管系统
横小管系统:肌细胞 膜从表面横向伸入 肌纤维内部的膜小 管系统。 纵小管系统:肌质网 系统 。 终池:肌质网在接近 横小管处形成特殊 的膨大。 三联管结构:每一个 横小管和来自两侧 的终末池构成复合 体。
2018/3/17
肌管系统结构示意图
51
A带
I带
2018/3/17 8
三、兴奋性的评价指标
(二)时值:以2倍基强度刺激组织, 刚能引起组织兴奋所需的最短作用时间。 兴奋性与时值亦呈倒数关系,即时值越 小,组织的兴奋性越高, 反之则反。
2018/3/17
9
四、兴奋性变化过程
5个时期: 绝对不应期 相对不应期 超常期 低常期 恢复正常
2018/3/17 10
2018/3/17
38
2018/3/17
39
小结:
比较项目 定义
:
静息电位 见上 未受刺激 0-90mV 极化状态(外 正内负) K+外流 见上
动作电位 见上 阈刺激以上 -90--+30mV 除极化态、复 极化态 Na+内流 见上
局部电位 见上 阈下刺激 / / / 见上
产生条件 大小范围 状态 产生机制 特点
2018/3/17
(二)静息电位产生机制 膜 通 道 的 选 择 性 通 透
2018/3/17
+ Na + K
A
Cl
22
(二)静息电位产生机制 K
+
静 息 膜 电 位 的 形 成
2018/3/17
+ Na
K+ + K
K+
+
A
+ K
静息膜电位是K+外流所造成
Cl
23
(二)静息电位产生机制
K+借浓度差外流,动力(浓度差) 越来越小,阻力(电位差)越来越 大)。 动力=阻力, K+停止外流,形成内 负外正的膜电位。 静息膜电位是K+外流所造成。
联系过程:静息电位 → 动作电位(阈电位 → 峰电位 → 后电位)
2018/3/17 40
补:运动单位与肌电图
1、运动单位:一个运动神经元连同它的全 部神经末梢所支配肌纤维,从功能上是肌 肉活动的基本单位,称为运动单位。它可 大可小,眼内肌中,每一运动单位只有3条 肌纤维,腓肠肌中,有上千条纤维。 2、肌电图:肌肉兴奋时产生的动作电位通 过引导放大后,在肌电图仪上记录下来的 图形称为肌电图。
刺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8/3/17
动作电位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无髓鞘)
35
肌小节:两条Z线 之间的结构。
2018/3/17
骨骼肌超微结构示意图44
(一)肌原纤维与肌小节
肌肉→肌束 →肌纤维 →肌原纤维 →肌小节 肌原纤维:由许多肌小节组成,肌小节是 实现肌肉收缩和舒张的最基本功能单位。
暗带(粗肌丝)M线连接,中间较明为H带
①肌原纤维
明带(细肌丝)Z线连接,
2018/3/17 53
四、兴奋后恢复过程兴奋性变化
绝对 不应期 相对 不应期 (较低) 恢复
超常期
低常期
兴奋性: (0)
(较高 )
( 较低)
(正常)
2018/3/17
11
四、兴奋后恢复过程兴奋性变化
时期 绝对不应期 相对不应期 超常期 历时 0.3ms 3ms 12ms 兴奋性 0 ↑ max 刺激 不反应 高于正常 低于正常
2018/3/17 14
2018/3/17
15
(一)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
动作电位定义:指可兴奋组织接受刺激而兴奋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发
生的膜电位由去极化到反极化与复极化的过程,其机制是细胞受到刺激后, 该处对Na的通透性突然增加,对K的通透性暂时降低,造成膜两侧电位差减 少
基本概念:内正外负(-90mv——+30mv——~-90mv) 细胞膜内外离子的分布(膜内Na+,A-;膜外K+,Cl-) 细胞膜的离子通道(电压依从式与化学依从式) 细胞膜离子通道的选择性通透(静息时对K+通透,受 到刺激后对Na+通透)。
2018/3/17 41
二、肌肉收缩原理
一、肌纤维的微细结构 二、肌肉的收缩机制 三、单收缩与强直收缩
2018/3/17
42
一、肌纤维的微细结构
(一)肌原纤维与肌小节 (二)肌管系统 (三)肌丝的分子组成
2018/3/17
43
(一)肌原纤维和肌小节
每个肌细胞含有数 百至数千条与肌纤 维长轴平行排列的 肌原纤维。直径约 1-2微米,纵贯肌 细胞全长。
2018/3/17 16
2018/3/17
17
图1-2 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
2018/3/17 18
图1-3 单一神经动作电位的实验模式图
2018/3/17 19
(二)静息电位产生机制
静 息 ( 膜 ) 电 位
2018/3/17
外正
20
(二)静息电位产生机制
膜 内 外 离 子 分 布 的 不 均 匀 性
2018/3/17
2
一、兴奋和兴奋性概念
兴奋:在生理学中,将组织受刺激后产生动 作电位的过程或动作电位本身称为兴奋。
兴奋性:组织这种受刺激后产生兴奋的能力 称为兴奋性。
2018/3/17
3
二、引起兴奋的刺激条件
三条件缺一不可:
1、刺激强度(阈刺激或以上) 2、刺激作用时间(最短作用时间) 3、一定的刺激变化速率(反比)
肌浆网
纵小管
三 联 体
终池
横小管 终池 横小管 的开口
骨骼肌纤维 超微结构立体模式图 2018/3/17
肌膜
肌原纤维
血管 肌核
52
(三)肌丝的分子组成
1 、粗肌丝:由肌球蛋白(又称肌凝蛋白)分子构成 (杆+头), (200-300个)。
横桥:肌球蛋白分子的球状头部称为横桥。
功能:
(1)有能与ATP结合的位点,具有ATP酶活性,当它 与肌动蛋白结合量使ATP迅速水解释放出能量。 (2)在一定条件下,可和细肌丝上的肌动蛋白呈可逆 性结合。
2018/3/17
4
(一)阈强度与阈刺激
阈强度:通常把在一定刺激作用时间和 强度—时间变化率下,引起组织兴奋的 这个临界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或阈值。 阈刺激:具有这种临界强度的刺激,称 为阈刺激,强度小于阈值的刺激为阈下 刺激,强度大于阈值的刺激为阈上刺激
2018/3/17
5
(二)强度—时间曲线
强度-时间曲线:以刺激强度变化为纵坐标,刺激 的作用时间为横坐标,将引起组织兴奋所需的刺激 强度和时间的变化关系,描绘在直角坐标系中,可 得到一条曲线,称强度-时间曲线。 基强度:刺激的强度低于某一强度时,无论刺激的 作用时间怎样延长,都不能引起组织兴奋,这个最 低的或者最基本的阈强度,称为基强度。 意义:强度-时间曲线揭示了组织兴奋的普遍规律, 在体内一切可兴奋组织都可以绘制出类似的曲线。
(二)动作电位产生机制
分期及机制:
机制
细胞受刺激,Na通道开放,Na快速 内流(内正外负) 去极化一定程度,Na通道关闭,K 通道开放,K外流
Na泵:排Na保K,形成微小电位波动
29
分期
锋电 位 去极 化 复极 化
后电位
2018/3/17
(二)动作电位产生机制
动作电位的形成 Na+借浓度差内流,阻力(浓度差)越来 越小,动力(电位差)越来越大)。 动力=阻力, Na+停止内流,形成外负内 正的膜电位。 动作电位是Na+内流所造成。
2018/ຫໍສະໝຸດ Baidu/17 30
动 作 电 位 机 制 小 结
31
2018/3/17
Na-K泵
2018/3/17
32
小结:二种电位的比较
静息电位 动作电位 见上 见上 未受刺激 阈刺激以上 0-90mV -90--+30mV 极化状态(外正内 除极化态、超极化 状态 负) 态。复极化态 产生机制 K+外流 Na+内流 联系过程:静息电位 → 动作电位(阈电位 → 峰电位 → 后电位)
第一章 肌肉活动
第一节 细胞生物电现象 第二节 肌肉收缩原理 第三节 肌肉收缩的形式及力学特征 第四节 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 第五节 肌电图
2018/3/17
1
第一节 细胞生物电现象
一、兴奋和兴奋性的概念 二、引起兴奋的刺激条件 三、兴奋性的评价指标 四、兴奋后恢复过程的兴奋性变化 五、神经肌肉的生物电现象 六、兴奋在神经肌肉接头的传递
Na+
K+
A-
Cl-
神经和肌肉细胞膜内、外某些离子的浓度
细胞
细胞内浓度/mmol· l-1
Na+
枪乌贼巨轴突 蛙神经和肌肉 哺乳运动肌肉
细胞外浓度/mmol· l-1
Na+ K+ CL-
K+ 400 120 140
CL110 3
50 15 10
420 120 150
10 2.5 4
540 120 140
2018/3/17 33
比较项目 定义 产生条件 大小范围
(三)动作电位的传导
机理:局部电流 见图1-4 动作电位传导原理示意图
2018/3/17
34
(三)动作电位的传导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低常期
2018/3/17
70ms
↓
高于正常
12
五、神经肌肉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一)静息电位(RP Resting Potential) 和动作电位(AP Action Potential) (二)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产生机制 (三)动作电位的传导 (四)局部兴奋
2018/3/17
13
(一)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
②肌小节:暗带+1/2明带
2018/3/17
45
图09 肌小节的示意图
2018/3/17
46
2018/3/17
肌原纤维的结构示意图
47
图12 肌小节分子结构
2018/3/17
48
粗肌丝和细肌丝的空间排列示意图
2018/3/17 49
(二)肌管系统
1、定义:由单位膜构成的囊管系统,包绕在每条肌纤维周围, 分横管、纵管。 2、组成: 横管系统(T管):肌膜的延续,内为细胞外液,传递电信号横 行于肌原纤维之间。 纵管系统(L管):(肌质网),末端称终末池,贮存、释放Ca 平行于肌原纤维之间。 终末池:纵管两端的膨大称终末池(Ca的贮库)。 三联管:每条横管和邻近两侧的终末池形成,但彼此并不相通。 3、功能: (1)肌原纤维内外物质交换 (2)将动作电位传至肌纤维内部,终末池钙释放,肌肉收缩
静息电位(跨膜电位、膜电位、K平衡电位 )定义:细胞未
受到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人体神经、肌肉细胞的静息电 位是—90毫伏,其机制是K离子外流所致。
基本概念:外正内负(-70~-90mv) 细胞膜内外离子的分布(膜内K+,A-;膜外Na+,Cl-) 细胞膜的离子通道(电压依从式与化学依从式) 细胞膜离子通道的选择性通透(静息时对K+通透,受 到刺激后对Na+通透)。
2018/3/17 24
2018/3/17
25
(二)动作电位产生机制
动 作 电 位 的 形 成
2018/3/17
+ Na
Na+ Na+ Na+ Na+
+
+ K
A
Cl
26
动作电位是Na+内流所造成
2018/3/17
27
(二)动作电位产生机制
动作电位(锋电位)的形成过程
-70m v
2018/3/17 28
(三)动作电位的传导
-
2018/3/17
动作电位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有髓鞘)
-
-
-
-
-
-
-
-
-
-
-
-
-
-
-
36
(三)动作电位的传导
动作电位传导的特点 1、生理完整性 2、双向传导 3、不衰减性 4、绝缘性
2018/3/17
37
(四)局部兴奋
定义: 低于阈刺激水平的刺激使得受刺激的局部Na+通道 可被少量激活,使膜对Na+的通透性轻度增加,造 成原有的静息电位轻度减少,此种电位变化只局限 在受刺激的局部范围,故称局部反应或局部兴奋。 特点(1)不是全或无(2)递减式传播:只向邻近 细胞膜作电紧张性扩布(3)没有不应期(4)有总 和现象
2018/3/17 6
(二)强度—时间曲线
强 度
基强度
时值
2018/3/17
时间
7
三、兴奋性的评价指标
(一)阈强度:是评定组织兴奋性高低的 最简易指标。测定阈强度时只须固定一适 中的刺激作用时间,再由低向高逐渐增加 刺激的强度,便能获得刚能引起组织反应 所需的最低刺激强度,这就是阈强度。兴 奋性与阈强度呈倒数关系,即引起组织兴 奋所需要的阈强度越低,表明组织的兴奋 性越高,反之则反。
2018/3/17
50
(二)肌管系统
横小管系统:肌细胞 膜从表面横向伸入 肌纤维内部的膜小 管系统。 纵小管系统:肌质网 系统 。 终池:肌质网在接近 横小管处形成特殊 的膨大。 三联管结构:每一个 横小管和来自两侧 的终末池构成复合 体。
2018/3/17
肌管系统结构示意图
51
A带
I带
2018/3/17 8
三、兴奋性的评价指标
(二)时值:以2倍基强度刺激组织, 刚能引起组织兴奋所需的最短作用时间。 兴奋性与时值亦呈倒数关系,即时值越 小,组织的兴奋性越高, 反之则反。
2018/3/17
9
四、兴奋性变化过程
5个时期: 绝对不应期 相对不应期 超常期 低常期 恢复正常
2018/3/17 10
2018/3/17
38
2018/3/17
39
小结:
比较项目 定义
:
静息电位 见上 未受刺激 0-90mV 极化状态(外 正内负) K+外流 见上
动作电位 见上 阈刺激以上 -90--+30mV 除极化态、复 极化态 Na+内流 见上
局部电位 见上 阈下刺激 / / / 见上
产生条件 大小范围 状态 产生机制 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