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学分制改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施学分制改革,各个学校有各个学校的特 点,方案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教学管理部门事先 会同相关部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摸清家底 (教学资源:课程、师资、实验设备、教室等) 后,制订适合本校的实施方案,不能完全照搬, 别人的再好是别人的,不一定适合你。

学分 绩点 弹性学制 选课制 辅修专业和双学位教育 补考与重学 编班与学籍管理 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 管理体系
质量的下滑。所以,在学分制教学组织模式下的教学质量监控 与保障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学校加强了日常教学活动 的检查与督导,实施了教考分离,广泛开展评学与评教活动, 多方联动、多措并举,保证教学质量。 (学生测评后5%的教师,不能使用多媒体教学,学院安排指 导教师帮扶,督促其提高教学效果,连续2次后5%的,停止 教学(助课,如果想上课按照新教师开课的程序考评,合格方 可重上讲台))
第四部分:教学质量保障



教学巡查 督导制度 考试管理 教学评价 年度教学考核 专业认证
学分制教学组织模式下,由于选课选教,教学班组成上 不再是成建制按学生自然班级统一上课,而是由不同年级、不 同专业的学生组成。这对教师的课堂管理、课后辅导等工作带
来了不便,教师和学生任何一方的懈怠,就极有可能导致教学



弹性学制
本科标准学制为4年(或5年),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最短 为3年(或4年);不论何种原因,最长为6年(或7年)。 2009级首届实施学分制的学生中,暂无人提前毕业,有 人57人未能如期毕业而延长一年学制。


选课制
低年级(一、二年级)为基础教育阶段。基础教育阶段所 修课程原则上为必修课(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等), 每门课程应有多名主讲教师授课。学生选择任课教师(这 个阶段学生自主选课选教,导致部分教师无课可上而“下 岗”)。 高年级(三年级至毕业)学生,按照《专业培养方案》自 主选择下一学期拟修读的课程。
教务处
教 学 研 究 科
教 学 运 行 科
考 试 管 理 科
学 籍 管 理 科
实 践 教 学 科
质 量 管 理 科
招 生 办 公 室
综 合 科
教学运行基本流程
第三部分:教学组织与运行
学分制条件下教学组织与运行必须满足学生自主选教、 自主选课、自主安排学业进度的基本要求,对于课程资源、 教师资源、教学场所等方面的要求是比较高的。 学分制带来的另外一个挑战就是与学年学分制相比, 有可能导致教学秩序的“混乱” 。 首先,全面选课、选教,对于单个学生来说,选课成功 率极低。上课时间又不能冲突,且必须保证课程之间的先修 后续的正确。 其次,学ຫໍສະໝຸດ Baidu(特别是低年级学生)自主安排学业的自律 性、计划性较差,选择无目的、盲从的很普遍,若缺乏具体、 详细指导的情况下,学生可能无法顺利完成学业(新生一进 校,人手一册《学生选课指导手册》)。

积极开展专业认证(评估)工作
课程模块与平台
公共必修模块 公 共 课 平 台 公共选修模块 学科专业必修模块 学科专业基础课平台 跨学科专业选修模块
各类课程学分及比例


学分 比例%
70 12 36.8 6.3
公共必修课程 公共选修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模块 专 业 课 平 台 专业任选课程模块
学科专业必修课程
跨专业选修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

严格实施教学单位教学工作年度考核工作
按照学校关于学院年度综合考核的实施办法,教务处负 责实施其中的教学工作考核。教学工作考核从课堂满意度、 教学管理、教学基本建设、实践教学、质量工程、教学效果、 教学成果等七个方面对学院(部)的年度教学工作进行考核。 上述考核指标基本涵盖了教学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是对学 院(部)年度教学工作的全面梳理和总结。教学工作考核, 调动了各教学单位和广大教师投身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 性,有效提高了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




编班与学籍管理
学生按学院、专业、年级编成自然班,选课后形成教学班。 学生每学年累计取得的学分达不到最低要求时或在标准学 制年限内未能修满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或尚有部分实 践环节未完成者,编入低一年级相应的自然班(偏下)。

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
为配合实施学分制教学改革,我校于2009年对全校 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全面修订。培养方案中课程 设置四个“平台”,每个“平台”中设置若干个“模块”。
2013年,我校又开展新一轮的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在本 次修订过程中,延续了2009年修订中所搭建的课程平台与模块, 同时积极开展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研究与实践,并将专业质 量标准列入了人才培养方案中。 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中涵盖了学生的知识、能力、人 格等三个方面,突出了各培养环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作用,实现 人才培养过程与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机融合。 所有的专业培养方案都由教务处组织校外专家(高校、企 业高管)审核验收。学校今年投入500万,建设培养方案中的 专业核心课程,相关的文件正在制定。
其次,要多方联动、共同促进。从学校领导层 面要抓顶层设计,主要是要抓好学分制改革政策 和措施的制定,完善体制机制,统筹安排、统一 领导。教务处要抓操作层面的设计,财务、学生 管理、人事、后勤等相关职能部门以及各学院要 积极联动,相互配合,充分讨论学分制实施过程 中会出现哪些问题?研究制定学分制改革所涉及 到的各项政策和相关的实施细则,及时解决改革 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教学督导制度
建立了学校、学院二级教学督导体系。在教务处组 织下,学校教学督导组成员分为专业课程组和公共基础课 程组两个小组,每月选择两个学院进行集中听课, 2012年全年累计听课达682人次,共1406节课。督导 反馈主要采取课后直接与授课教师反馈和月底到听课学院 集中反馈两种形式,向学院和教师集中反馈听课意见时, 学院班子成员、全体教师均要求到会。
21
4 18
11.1
2.1 9.5
课程实践模块 实 践 教 学 平 台 专业实践模块 素质拓展模块
专业任选课程
实践教学环节 合 计
24
41 190
12.6
21.6

管理体系
随着我校学分制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教学管理工 作出现了新的变化,教务处及时对各科室的工作职责和 各岗位分工进行了调整。通过调整,教务处各科室、各 岗位的分工和职责趋于合理,工作效能不断提高,服务 教学、服务师生的效率大大提高。学院的教学管理体系 不尽相同,学校对学院实行分类管理 (研究型学院)。



辅修专业和双学位教育
辅修专业教育 学生可自主选择辅修专业,修完规定的课程,考核合格, 获得辅修专业证书。 双学位教育 学生可修读与主修专业不同学科大类的第二个本科专业, 完成所规定的课程和实践性教学环节,并通过毕业论文 (设计)答辩;在获得(主修专业)学士学位前提下,向 学校学位委员会申请第二个(辅修本科专业,跨学科大类) 学士学位证书。 2009级学生,有535人获得了辅修证书,131人获 得了辅修双学位,分布在5个专业。
学分制的实施离不开两个方面的努力
首先,全校上下要转变观念、达成共识。必须打破习 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尤其是破除惯性思维和保守思 想的影响,要牢固树立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与高 等教育形势相适应的教育观念。 说实话,学分制不存在对与错、优与劣之争,只有要 不要做、怎么做的问题。 一轮下来可以说,实施学分制还是好,是全校上下的 共识。


教学评价
坚持实施教学评价制度,不断完善课堂教学评价体 系,从教学态度、备课质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导 答疑、教学效果等方面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进行全面评价。 形成了以学生网上评教为主,以学院领导、校教学督导组 听课评价为补充的,兼顾基础、公共课统考等方式,全面 综合地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的评价体系。
此外,还要在广大师生中进行广泛宣传和动 员,充分调动教师、学生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从 教与学两个方面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教师参与 学分制改革的积极性最重要。 总之,前期的动员十分必要,动员的是否彻 底,广大教职员工对学分制是否有个初步的认识 和了解,对学分制改革是否成功至关重要。
第二部分:总体的实施方案


严格考试管理
学生的学风最直接的反映就在于整体的考风考纪,良好的 考风考纪又可以改善学生的学习风气。目前,衡量学生学 习质量和效果的手段仍然比较单一,传统的考试模式仍然 是我们掌握学生学习状况的有效手段。特别是在学分制条 件下,相对“松散”的教学组织形式,更应该重视考试环 节的管理,更要形成良好的考风考纪,更要把考试工作作 为检验教学活动质量的有效抓手。 首先是教考分离,积极开展了试卷库(试题库)建设工作, 并从部分高水平大学外调试卷;其次是严肃考风考纪,每 学期的期末考试周都会安排全校的处级干部、督导组成员 到考场巡视,同时加强了非考试周各类课程的考试巡查; 此外,特别加强了每学期初的补考考试的考风考纪检查工 作。


补考与重学
已选择修读的必修课和专业方向选修课,考试不及格的学 生允许一次免费补考,补考及格成绩记为60分,可取得 该门课程学分。 若考试虽然及格,但学生对考试成绩不满意,学生可重学 该门课程,课程成绩以最高成绩记载(刷学分)。 已选择修读的专业选修课,未取得学分可以重学,也可以 改选培养方案规定范围内的其它选修课,但必须修满规定 要求达到的选修课程学分数。

学分
以0.5学分为最小单位。理论课每16学时为1学分 ,实验 及体育32学时为1学分。实践教学分散进行的,每20学时 为1学分;集中进行的,每周为1学分。四年制本科各专业 190学分 ,平均每学期24学分。


绩点
学分绩点是衡量学生课程学习质量的重要评价指标。 课程考核成绩与绩点对应关系为:成绩低于60分,绩点= 0;成绩60分的,绩点=1;成绩大于60分,绩点=1+ [成绩-60]×0.1。 补考通过后,该门课程考核成绩计60分,学分绩点为1。 同一门课程多次重学,其考核成绩对应绩点取最高值为其 最终绩点。 学生平均学分绩点是学位授予、学生评优、免试推荐研究 生的主要参考依据。
学分制教学组织的关键是“计划性和自主选择的 有机结合”
我校采取的教学组织方式是: 部分公共基础课程自主选教----统一进度,自主选教 英语分级教学与选教----因材施教,自主选教 体育课项目化----项目自选,自主选教
专业基础课程统一安排选课----集中代选
专业选修课和通识教育课自主选课----灵活机动,自主选择 专业分流培养----专业方向自选

日常教学巡查制度
学校实施了日常教学巡查制度。每学期初由教务处制定 巡查计划,负责日常教学巡查的组织工作。巡查人员包括各 学院分管教学副院长、分管学生工作副书记、教学秘书、教 学督导组成员以及机关职能处室人员。巡查内容包括学校开 展的所有课堂教学、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 文)等教学环节。日常教学巡查结果每周公布1次,并反馈到 相关单位,作为学院年度教学考核的重要依据。 巡查工作重点对高年级学生的课堂教学情况进行了长期 不间断的跟踪检查,对出勤率低、课堂秩序较差的情况进行 全校通报,学院也加强了对学生的管理。高年级学生,特别 是毕业班学生的“课堂空巢”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扭转, 学生学习风气明显改善。 巡查的结果报人事处,在教师职称评聘中参考 。
学分制改革汇报交流
安徽理工大学教务处 宫能平
学分制改革汇报交流


第一部分:前期准备工作 第二部分:总体的实施方案 第三部分:教学组织与运行 第四部分:教学质量保障 第五部分:困惑及制约因素 附 件:相关教学管理制度
第一部分:前期准备工作


学分制改革在我校酝酿已久,经历过曲折和反复 。 2000年曾经实施,仅实施2年就因多种原因中途夭折。 2006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 2007年上了一套较为先进的教学管理系统 在2007年11月召开的教学工作会议上,第一次提出了探 索和实施学分制改革的基本要求和设想 2008年9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部分教师 和学工口提出要实施学分制,学校领导层要求教务处开展 调研,着手准备,09年元月学校决定从2009级新生开始, 实施学分制改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