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损伤的早期治疗和干预康复训练
脑损伤后的康复治疗计划
脑损伤后的康复治疗计划脑损伤是指由于头部外力作用,导致大脑功能受到严重破坏或障碍的一种疾病。
脑损伤后的患者需要接受康复治疗,以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和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脑损伤后的康复治疗计划。
一、康复目标设定康复治疗计划的首要任务是设定明确的康复目标。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康复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康复目标,全面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运动能力、认知能力、言语和语言能力等方面,明确康复治疗的方向。
二、神经功能康复训练为了促进脑损伤后的神经功能恢复,可采用以下康复训练方法。
1. 运动康复训练:通过肢体活动训练,促进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
可以包括肌肉锻炼、平衡训练、协调性训练等。
2. 感觉康复训练:通过感觉刺激,提高患者的触觉、视觉、听觉等感知能力。
例如,触摸训练、视觉追踪训练等。
3. 认知康复训练:针对记忆、注意力、思维等认知功能进行训练,帮助患者恢复或改善认知能力。
例如,智力游戏训练、记忆训练等。
4. 言语和语言康复训练:对于患有言语和语言障碍的患者,可进行言语和语言康复训练,提高其言语和语言表达能力。
如发音训练、语言理解训练等。
三、情绪调节和心理支持脑损伤后的患者常常伴随着情绪和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等。
在康复治疗中,需要给予患者充分的情绪调节和心理支持。
可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等活动,帮助患者有效应对情绪问题,增强康复治疗的效果。
四、社交适应和独立生活能力训练脑损伤后的患者常常需要重新适应社交环境和独立生活。
在康复治疗计划中,可进行社交技能训练,帮助患者重新建立社交网络,并提供生活技能培训,包括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以提高患者的社交适应和独立生活能力。
五、家庭康复护理康复治疗不仅仅是医疗机构的责任,家庭的支持和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康复治疗计划应该包括家庭康复护理的指导和培训,帮助患者的家人了解康复技巧和方法,提供适当的护理和支持。
六、定期康复评估和调整康复治疗计划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定期进行康复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调整。
综合康复干预治疗早期婴儿脑损伤40例
1 . 中医针灸 头针 : .7 2 取运动 区、 平衡 区、 语言 区。 体针 : 阳关 、 腰 肾俞 。 上肢 : 曲池 、 外关 、 合谷 。 下肢 : 三 阴交 、 解溪 、 足三里 、 悬钟等 。每 日 1 , 次 每次 留针 3 0 mn 2 i,0次 为 1 疗 程 , 个 治疗 6个 疗程 , 个 疗 程 间 隔 每 休息 7 。 d 1 . 经络导平治疗 利用低频脉冲 电流对人经络 .8 2 穴位的刺激 , 改善肌张力 , 促进肢体运动功能 。 选择穴 位 为 双风 池 、 曲池 或 双 内关 、 足 三 里 , 日 1 , 双 双 每 次 每次 3 i, 0 n 治疗 6 m 个月。 1 . 药物治疗 采用 5 .9 2 %葡萄糖注射液 5 L加单 0 m 唾液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 ( 长春翔通药业有限 公司生产 ) 0m 静 脉滴注 , 次/ ,连用 1 为 1 。2 g 1 d 0d 个 疗程 , 疗 2个 疗程 , 治 每个 疗程 间隔 1 。 助脑损 4d 帮 伤的神经元修复 , 增加脑 营养和脑代谢 , 促进 病损的 脑 细胞 功 能恢 复 。 1 对照组治疗方法 单纯采用 运动 疗法 ,每天 1 . 3 次, 每次 4 5~6 i, 月 为 1 疗程 。 0mn 6个 个 1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定标准 . 4 1 . 观 察 指 标 计 算 发 育 商 (ee p et .1 4 dvl r n  ̄ on a qo etD ) utn, Q 采用 贝莉 ( a e) 儿发育 量表 , i By y婴 l 从大 运动、 精细动作 、 适应性行为 、 语言和个人社会性行为 等5 个方面 , 进行实际发育月龄评定 。 1 . 疗效评定标准 于治疗前后 运动所得 的运动 .2 4 分数比较 ,计算 平均发育月龄及 D 。显效 : Q总分 Q D
儿童脑康复的基本原则 -回复
儿童脑康复的基本原则-回复儿童脑康复的基本原则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康复措施和方法,帮助儿童恢复、提升其脑功能的基本原则。
脑康复是针对儿童脑疾病或脑损伤后的康复治疗,旨在帮助儿童重新获得生活自理能力和脑功能。
本文将从认知训练、功能训练、专业指导等方面,一步一步回答儿童脑康复的基本原则。
首先,儿童脑康复的基本原则之一是进行认知训练。
认知训练是指通过一系列训练活动,促进儿童的思维、记忆、注意力、言语和理解能力的发展。
在认知训练中,应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设计相应的训练计划和活动,如扑克牌记忆法、解题训练、颜色识别训练等,以帮助儿童逐步恢复和提升脑功能。
其次,儿童脑康复的基本原则之二是进行功能训练。
功能训练是指通过一系列动作、操作和活动,促进儿童的肌肉协调、平衡、步态和大脑与身体的交互作用等功能的恢复和提升。
在功能训练中,可以使用专门设计的康复器械和工具,如平衡球、滚动梯、转动床等,帮助儿童逐渐恢复和加强受损的功能。
第三,儿童脑康复的基本原则之三是进行个体化的训练。
每个儿童的脑损伤和康复需求都是独特的,因此,康复治疗应根据儿童的个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训练。
这包括根据儿童的年龄、发育阶段、脑损伤类型、康复潜力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和目标,并在康复过程中根据儿童的进展调整康复方案。
第四,儿童脑康复的基本原则之四是进行全方位的康复治疗。
儿童脑康复是一个综合性的治疗过程,需要综合应用各种康复方法和手段。
此外,康复治疗还需要多学科团队的协作,包括医生、康复师、言语治疗师、职业治疗师、心理治疗师等,共同制定和实施康复计划,以确保儿童得到全面、系统的康复治疗。
第五,儿童脑康复的基本原则之五是提供家庭支持和指导。
在儿童脑康复过程中,家庭的支持和指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庭成员应了解脑康复的原则和方法,积极参与儿童的康复治疗,为儿童提供良好的康复环境和条件。
此外,家庭还应与专业团队密切合作,接受专业的康复指导和帮助,以更好地支持和促进儿童的康复进程。
小儿脑瘫康复训练治疗护理课件
综合治疗
采用多种治疗方法,如物理疗法、作业疗法、言语疗法等,以全面改善婴幼儿的身体、认知和语言功能。
长期坚持
康复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家长应耐心陪伴孩子,持之以恒地进行康复训练,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04
CHAPTER
日常护理与注意事项
软食为主
根据患儿的吞咽和咀嚼能力,选择软食或流质食物,避免坚硬、刺激性食物。
家庭治疗
通过倾听、鼓励和支持,帮助小儿脑瘫患者建立自信心,积极面对困难和挑战。
支持性心理治疗
03
CHAPTER
治疗护理原则
早期发现
家长和医生应密切关注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早期干预
一旦确诊为脑瘫,应尽早开始康复训练和治疗,以促进婴幼儿的神经发育和功能恢复。
脑瘫的病因主要包括遗传因素、母孕期感染、新生儿窒息、早产、低出生体重等。
脑瘫患儿的脑组织结构异常,神经元缺失,神经纤维排列紊乱,导致运动和姿势障碍。
病理
病因
脑瘫患儿主要表现为运动发育落后、肌张力异常、姿势异常等,还可能伴有智力低下、语言障碍、癫痫等症状。
临床表现
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如头颅影像学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等,可对脑瘫进行诊断。
小儿脑瘫康复训练治疗护理课件
目录
脑瘫概述康复训练方法治疗护理原则日常护理与注意事项康复训练案例分享
01
CHAPTER
脑瘫概述
脑瘫是指从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内,由于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以姿势和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综合征。
定义
根据临床表现和病情严重程度,脑瘫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四个等级。
分类
环境安全
早产儿脑损伤神经系统干预措施
概述
早产儿脑损伤(brain injury in premature infants, BIPI)是指 由于产前、产时或/和出生后的各种 病理因素导致的不同程度的脑缺血缺 氧或/和出血性损害,可在临床上出 现脑损伤的相应症状和体征,严重者 可导致远期神经系统后遗症甚至患儿 死亡。
经典病理类型
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VI-IVH) 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
出生后突触的发育
1937年奥地利(K.Z.Lorenz)“印刻现象”
洛伦兹与他的鸭宝宝们!
干预措施
一、减少NICU中不良的环境因素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NICU光线明亮度: 暖箱内:25 ftc 室内:60 ftc 特殊治疗时:100ftc.
根据昼夜调节亮度 用毯子遮盖暖箱 声音<60分贝 避免突发高频声音
龄仍可以引出。
惊厥: 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以阵挛性惊厥和微小型惊厥为主:阵挛性
惊厥为单侧肢体有规律的阵挛,常常从一侧单一肢体扩算到同侧其他 部位,如面部及颈部。微小型惊厥,器官异常运动,眼球震颤,面部 肌肉抽动、唇部不自主吮吸、单侧或双上肢划船样运动
脑损伤的早期表现
新生儿期 哺乳困难:出生后不会吸吮,吸吮无力或拒乳,吸吮后疲劳无力,容易呕奶。 哭声微弱:生后十分安静,哭声小或持续哭闹。 自发运动少:出生后少动,呈无力状态。 肌张力低下:全身松软,肌肉松弛。 肌张力增强:全身发硬,双下肢有力,洗澡时双足蹬盆,换尿布时双下肢难分
振幅整合脑电图 (aEEG)
EEG
aEEG
Natalucci等研究发现,重度脑白质损伤早产儿生 后84h内的aEEG结果明显异常,表现为振幅降低、周期 性减弱、成熟延迟,提示早产儿动态监测aEEG有助于早 期发现严重脑白质损伤。 早期尤其是生后72h内aEEG结果对预测早产儿远期不良 神经预后价值较大。
脑瘫高危儿的早期干预
3.胎盘功能不全,缺氧缺血等被认为与脑瘫有关。
11
精选课件
出生后因素
新生儿期惊厥 呼吸窘迫综合征 吸入性肺炎 败血症 缺氧缺血性脑病 颅内出血 脑积水 胆红素脑病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低血糖症 脑外伤
12
精选课件
脑瘫的常见高危因素
1.早产儿(胎龄﹤37周)或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 ﹤2500g)
2.遗传因素 近年来研究认为,遗传因素对脑瘫的影响很重要,双胞胎
同时患脑瘫、家族中已经有脑瘫患儿再发生脑瘫的几率偏高。 有报道单纯共济失调型脑瘫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有关,部分痉 挛型双瘫、偏瘫患儿具有遗传倾向。
10
精选课件
围产期因素
1.患脑瘫的危险性随着出生体重偏离同胎龄标准体 重的程度而增加,低出生体重儿或巨大儿患脑瘫 的几率可高于正常体重数十倍。
5
精选课件
对于定义的讨论
➢ 目前对于定义的讨论,主要围绕在如何表述脑发 育早期的损伤和发育缺陷时间界限上,即应界定 为新生儿期内或婴儿期内。
➢ 由于种族及个体差异,很难严格而统一界定脑发 育早期的时间界限,绝大多数学者认为脑瘫的发 生应界定于婴儿期内。
6
精选课件
脑瘫定义三要素
➢发育性 ➢非进行性 ➢永久性
17
精选课件
脑损伤的早期症状
4~5个月
⒈不追视,不注意看人,眼不灵活 ⒉表情呆板不灵活,逗时无反应 ⒊不会翻身,俯卧位抬头小于90° ⒋身体逐渐变硬,有轻度角弓反张或下肢交叉 ⒌坐位呈全前倾或后倾 ⒍手不灵活,不伸手抓物或用一只手抓物
18
精选课件
脑损伤的早期症状
6~7个月
⒈见不到手、口、眼协调姿势
小儿脑损伤的早期治疗和干预康复训练
小儿脑损伤的早期治疗和干预康复训练发表时间:2016-09-05T11:50:35.833Z 来源:《航空军医》2016年第14期作者:李旦[导读] 探讨早期治疗和康复训练应用于小儿脑损伤的效果。
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湖南益阳 413000【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治疗和康复训练应用于小儿脑损伤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医院收治的70例脑损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5例,对照组应用早期运动疗法,观察组应用早期综合治疗和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
结果:两组患者经干预治疗1.5年后,观察组的35例患者中,显效的有22例,有效的有12例,无效的有1例,治疗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的35例患者中,显效的有14例,有效的有18例,无效的有3例,治疗有效率为91.43%。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应用早期治疗和康复训练干预护理,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大部分患儿能恢复正常,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小儿脑损伤;早期治疗;康复训练;小儿脑损伤指在胎儿期、分娩时或出生后由于缺氧导致脑部发育不良,增加后期出现脑损伤的几率增大,如智力低下、语言迟缓、癫痫等[1]。
对于小儿脑损伤需早期诊断,尽早治疗,最大程度恢复患儿脑功能[2]。
本次研究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医院收治的70例脑损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早期治疗和康复训练应用于小儿脑损伤的效果,现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医院收治的70例脑损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经临床诊断为小儿脑损伤,其中高胆红素血症患儿11例,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45例,宫内窘迫患儿10例,不明原因患儿4例。
入选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5例,对照组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为2个月~3岁,平均年龄为(1.68±0.52)岁;观察组中男22例,女13例,年龄为3个月~3岁,平均年龄为(1.55±0.57)岁。
五个月宝宝脑瘫治疗方案
一、引言脑瘫(脑性瘫痪)是指婴儿在出生前、出生时或出生后早期因多种原因导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
脑瘫患儿常伴有智力、运动、语言、感知、认知、行为等障碍,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五个月大的宝宝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对脑瘫的治疗应尽早开始,以最大程度地改善患儿的预后。
本文将针对五个月宝宝脑瘫的治疗方案进行探讨。
二、五个月宝宝脑瘫治疗方案1. 早期评估对五个月宝宝进行全面的生长发育评估,了解其运动、认知、语言、感知等方面的能力,为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2. 家庭康复训练(1)家长培训:对家长进行康复知识培训,使其掌握基本的康复技巧和方法,以便在家庭环境中对宝宝进行康复训练。
(2)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培养宝宝独立完成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如进食、穿衣、洗澡等。
(3)感觉统合训练:通过游戏、触摸、听觉、视觉等方式,提高宝宝的感觉统合能力。
(4)精细运动训练:通过抓握、投掷、翻滚等游戏,锻炼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精细运动能力。
3. 物理治疗(1)运动疗法:根据宝宝的运动发育水平,进行针对性训练,如翻身、坐、爬、站立、行走等。
(2)按摩疗法:通过按摩手法,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改善关节活动度。
(3)电疗:运用低频电、中频电等治疗方法,刺激神经系统,改善肌肉功能。
4. 作业治疗针对宝宝的认知、语言、感知等方面进行针对性训练,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5. 语言治疗对语言障碍的宝宝进行语言训练,包括发音、词汇、语法、语用等方面的训练。
6. 心理治疗对患儿及其家庭进行心理疏导,提高其对脑瘫的认识,减轻心理负担,增强康复信心。
7.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需要,合理使用药物,如抗痉挛药物、促进神经生长因子等。
8. 手术治疗对于部分伴有严重畸形或功能障碍的宝宝,可考虑手术治疗。
三、治疗过程中注意事项1. 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根据宝宝的病情、年龄、家庭环境等因素,制定针对性的康复计划。
2. 家长积极参与:家长是康复过程中的重要参与者,应积极配合康复治疗,关注宝宝的生活细节。
脑瘫儿童的早期干预
脑瘫儿童的早期干预早期干预的概念;早期干预是指对发育偏离正常或可能偏离正常的高危儿的有组织、有目的的综合康复治疗活动。
早期干预的目标主要是抓住脑发育及智能发育的关键时期,利用感觉和运动刺激的方法减轻或修复脑组织病变,阻断神经细胞凋亡,从而减轻或防止神经后遗症。
一般早期治疗指生后6个月内的治疗,3个月以内的治疗又称超早期治疗。
早期干预的目的与意义:促进脑细胞的发育和髓鞘形成;发展正常姿势反射和抗重力肌的肌张力,促进正常运动功能的形成和发育,防止异常姿势反射和异常肌张力的发展;预防由于姿势及运动异常引发的继发性损害,如关节挛缩,肌肉萎缩,肢体变形等。
小儿是生长发育中的机体,脑组织在出生时尚未发育成熟,大脑皮质较薄,细胞分化较差,神经髓鞘未完全形成。
3岁时神经细胞才基本分化完成,神经纤维至4岁时才完成髓鞘化。
生后6个月内大脑处于迅速生长发育阶段,神经细胞数目增加不多,主要是体积增大,树突增多,以及神经髓鞘的形成和发育,这时期神经修复而脑损伤也处于初期阶段,异常姿势和运动还未固定化,治疗后运动功能较易恢复;在这一时期及时治疗,可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2、早期干预的方法:目前国内外均采用综合康复干预,主要包括药物干预、早期教育干预、运动发育干预、物理治疗干预、中医推拿干预、音乐早期干预、中药浴式水疗等。
⑴ 药物治疗干预由于脑性瘫痪患儿头颅CT、MRI检查有脑皮质发育不良、局限性脑软化、髓鞘发育不良等结构学异常者,约占56%~80%,又有脑局部血流灌注不足,颅内血流动力学为高阻力低流速,表现为脑微循环障碍。
所以慎用一些能改善这种病理生理状态又可帮助脑结构学异常恢复的药物是非常有必要的。
改善颅内供血障碍,促进脑细胞代谢,促进神经细胞的再生与修复,减轻和防止神经后遗症的产生。
主要选用营养脑细胞、改善脑代谢药物;中药治疗主要选用舒筋通络、醒脑开窍、健脾益肾等功效的药物;还可选用中药制剂来进行药浴以调节肌张力,促肌力提高,缓解肌肉痉挛。
婴幼儿脑损伤及其早期评估专家共识
出生后因素
新生儿疾病
环境因素
如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 病、颅内出血等,可直接导致婴幼儿 脑损伤。
如长期接触有害物质、缺乏良好的养 育环境等,可对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 产生不良影响,增加脑损伤风险。
意外伤害
如跌落、交通事故、虐待等意外伤害 ,可导致婴幼儿颅脑外伤,引发脑损 伤。
03
婴幼儿脑损伤的早期表现
06
婴幼儿脑损伤的预防和展望
加强孕期保健和产前检查
孕期营养
保证孕妇充足的营养摄 入,特别是蛋白质、铁 、叶酸、钙、维生素等 对胎儿大脑发育至关重 要的营养素。
预防感染
积极预防和治疗孕期感 染,如巨细胞病毒、风 疹病毒等,以降低胎儿 脑损伤风险。
避免有害物质接触
孕妇应避免接触有害物 质,如放射线、化学物 质等,以降低胎儿脑损 伤风险。
促进早期评估技术的发展
通过对婴幼儿脑损伤早期评估技术的探讨,推动相关技术的发展和 应用,为临床提供更为准确、可靠的诊断依据。
为干预和治疗提供依据
对婴幼儿脑损伤的早期识别和评估,有助于及时采取干预和治疗措 施,降低脑损伤对儿童生长发育的负面影响。
脑损伤的定义和分类
脑损伤的定义
婴幼儿脑损伤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的脑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进而影响儿童的认知、运动、语言、情感等方面 的发展。
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糖尿病、严重贫血等 ,可影响胎盘功能,导致胎儿缺氧缺血性脑 损伤。
遗传因素
某些基因或染色体异常可导致胎儿神经系统 发育异常,增加脑损伤风险。
出生时因素
分娩方式
难产、急产、胎位异常等分娩方 式可增加新生儿脑损伤风险。
分娩并发症
如脐带绕颈、胎盘早剥、羊水栓 塞等,可导致新生儿窒息缺氧, 引发脑损伤。
2024婴幼儿脑损伤神经修复治疗专家共识要点(全文)
2024婴幼儿脑损伤神经修复治疗专家共识要点(全文)本共识所界定的婴幼儿脑损伤是指婴幼儿时期由于各种围生期高危因素、感染、创伤、意外窒息、中毒、脑血管病等所致的中枢神经损伤,临床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认知障碍、语言障碍、癫痫发作、视听障碍、社会交往和心理行为障碍等[1-3]。
本界定不包括遗传代谢性疾病和先天性脑畸形所致的脑损伤。
神经修复治疗是通过采用神经保护、组织工程或细胞移植、神经电刺激、药物、早期干预和康复训练等各种综合干预措施,促进被破坏或受损害神经的再生修复和重塑,恢复神经功能[4]。
婴幼儿期是神经发育的关键期,未成熟脑在结构和功能上都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因此,神经修复治疗对婴幼儿脑损伤尤为重要。
当前临床上对婴幼儿脑损伤的诊治尚无统一方案,存在认识不足或诊治过度等问题。
基于这一背景,由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修复学分会儿童神经修复学专业委员会发起,组织国内相关领域26位专家,共同制订了《婴幼儿脑损伤神经修复治疗专家共识》,目的在于为临床医师提供一个对婴幼儿脑损伤治疗有一定循证医学依据的方案。
共识意见的证据和推荐级别依照GRADE标准[5]。
证据级别分为高、中、低和极低4级(表1)[6]。
根据对共识推荐意见的证据支持级别、效益、风险、负担和费用的综合判断,推荐级别分为强推荐和弱推荐2种(表2)。
强推荐的含义是大多数患者应该接受推荐的方案,弱推荐的含义是不同的选择适合不同的患者。
GRADE对推荐强度的二元分类的优点在于它为患者、临床医师和决策者提供了明确的方向,这尤其适用于缺乏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的临床情况,也常是共识制订时选择的分级方法。
1急性期脑保护治疗脑损伤急性期和早期主要采用神经保护治疗,目的在于阻断神经细胞损伤所涉及的病理生理机制的恶性循环,减轻毒性通路的活化和继发性脑损伤,促进神经细胞存活和再生。
1.1 基础治疗基础治疗非常重要,包括维持内环境稳定、对症治疗、病因治疗、防治并发症、营养支持和护理,以及监护等措施。
小儿脑损伤的早期治疗和干预康复训练
【 1 】 许植之 , 钱 家萍 , 李勇, 等. 新生儿高未结 合胆红 素血症不允忽视 ( 附 5 4 例随访分析 ) [ J 】 . 新生儿科 杂志 ,2 0 0 0 ,1 5 ( 6 ) : 2 5 4 . f 2 ] 周 晓玉 ,钱家 萍,许植之 ,等 . 婴儿 脑性瘫痪 的病因与防治探讨 ( 附
均数 ±标准差 ( ±s ) 表示 ,比较采 用 t 检验 ; 计数资料以率 ( %)
的 各种 危 险 因素 引起 的脑结 构 和 功能 性 损 害 『 1 】 。对 2 0 0 9年 2 表示 ,比较采用 检验 。P < O . 0 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月一 2 0 1 1 年3 月 收治 的 5 0例脑损伤患儿 的临床资料进行 回顾性 2 结果 分析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经验体会 J i n g y a n t i h u i 《 中 外 医 学 研 究》 第1 1 卷第2 2 期( 总 第2 1 o 期) 2 0 1 3 年8 * J
小儿脑损伤 的早期治 疗和干预康复训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贾小艳①
【 摘 要 】 目的: 分析并总结4 , J L 脑损伤早期的治疗 作用以及 干预康 复训练 的效果 。 方法 : 选取 5 O 例脑损伤患儿 , 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 各2 5 例, 观察 组给予综合干预康复治疗 ,对照组给予运动疗法 ,采用综合评定 的方法评定并 比较康 复效果 。结果 :对于本 组脑损 伤患儿 的早期 治疗 与干预训
1 . 2 . 1 感知觉训 练
1 2 8 例临床分析 ) 『 J 】 . 中国当代儿 科杂志,2 0 1 1 ,1 3 ( 2 ) : 1 8 6 — 1 8 8 .
新生儿脑损伤诊断及早期干预技术
2
脑损伤的早期识别方法
2. 1 临床表现 由于脑损伤病因繁多, 尤其是早产儿 , 反应能力差及反应无 特异, 临床表现差异悬殊, 从无任何症状到严重抽搐、 呼吸困难 以及死亡等, 故早期识别主要是认真监护, 早期发现细微改变,
8 6
中国现代 医生 C HINA MODERN DOCTO R
20 7 年6 月第4 卷第 5 期 0 5
更重要的是对其发生有预见性。 常见的表现有抑制或激惹, 肌张
力改变(增高或减低) , 原始反射减退或消失。
2. 2 影像学监测 头颅 B超筛查、 MR 、 检查等。 颅脑 I CT
2. 3 脑反应性检测
用近红外光谱对早产儿感、知觉刺激后出现脑氧合曲线变
化判断脑损伤和日 后的神经发育水平。出生后脑反应存在问题 的小儿特别是早产儿, 在以后的生长发育过程中, 可能继续存在 脑成熟滞后及脑功能的异常、 神经发育的异常。
随着医学科学的快速发展, 高危新生儿存活率不断提高, 新 生儿脑损伤问题已经成为围产医学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由于 ] l 部分新生儿脑损伤早期缺乏明显表现,或存在的表现被归因于 发育不成熟, 脑损伤经常因此被漏诊, 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早产 儿, 在临床症状和体征轻微的情况下, 脑瘫、 学习能力缺失和行 为障碍可能被延误到儿童期后才被诊断。康复医学近年发展较 快, 国内外大量资料证实, 早期进行多方位适量的信息刺激及循 序渐进的功能训练可使大部分脑损伤儿恢复到基本正常, 如果 错过了脑潜能最大、脑可塑性最强的新生婴儿早期及脑损伤后 的康复初期, 则较难回归到正常儿童行列的理想目 为了最大 标。 限度减少因脑损伤所致的残疾, 本文整理相关资料, 前对婴 将目 儿脑损伤早期干预相关技术给予综述。
有偏瘫存在。 3.1.2 肌张 对发现发育障碍有重要意义。例如上肢通过围巾征 力
早期康复训练对小儿脑损伤综合征及脑瘫的效果分析
的疾病 J 。出生前到 生后 1个月 内 由各种 原 因引起 的脑损 伤 或发 育缺陷 所致 的运动障 碍及 姿势 异 常称为脑 性瘫 痪 。该 病
近年 来在我 国的发生率有 所升 高 , 城 乡差别 不 明显 , 并且 重症
患儿 越来越 多 , 不 随 意 运 动 型 脑 瘫 数 量 越 来 越 少 。 本 文 就 小
脑 损伤综合 征 3 6例 , 脑瘫 4 9例 。2组患 儿在 性别 、 年龄 、 病史 病龄、 发病原 因以及 生活 环 境上 无统 计 学 意义 ( P> 0 . 0 5 ) , 具
有 可 比性 。
1 . 2 治疗 方 法
工作 单位 : 4 2 2 0 0 0 邵阳 湖 南 省邵 阳 市 第 一 人 民 医 院
2 耿莉华. 外科手术后 患者疼 痛控制进展 [ J ] . 实用护理杂 志,
1 9 9 9 , 1 5 ( 9 ) : 1 1 ~1 3 .
创伤减少 。同时 , 等离 子扁桃 体切 除术 术 中出血极 少 , 大 约
l O m l 以内, 而剥离法 、 挤切法常 在 5 0~l O O m l 左右, 这 是 因为等 离子手术 时切割 和止血 同时进行 , 不用更换器械 , 大大缩短手 术
1 5~1 7.
术 中不断 冲洗 , 更进一步减少周围组织的热损伤 , 使术后 患者 的 疼痛大为减轻 。因此 , 在儿童扁桃体手术中 , 为了减轻患儿术 后 疼痛 , 等离子融切术值得推荐 。 3 . 4 随着国内外 对疼痛的研究的深入 , 疼痛干预越来越被重 视
2岁 , 平均 1 l 周, 最后诊 断脑损伤 综合症 3 8例 , 脑瘫 4 7例 。
对 照 组 中男 性 4 3例 , 女性 4 2例 , 0~ 2岁 , 平均 1 岁, 最 后 诊 断
脑外伤康复治疗指南解读
脑外伤是指头部遭受外力或意外事故导致的脑损伤,也是一种严重的情况。
脑外伤康复治疗指南是医学界为脑外伤康复制定的指导原则和方法,旨在帮助患者恢复功能并提高生活质量。
脑外伤康复治疗指南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早期干预:与脑卒中康复类似,指南强调脑外伤患者在受伤后的最早阶段应尽早开始康复治疗。
早期干预可以通过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和功能障碍。
2. 多学科团队合作:脑外伤康复治疗通常需要多学科的合作,包括神经科医生、康复医师、物理治疗师、职业治疗师、言语治疗师等专业人员。
指南鼓励这些专业人员之间的密切合作,以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3. 身体功能康复:脑外伤患者在身体功能方面可能面临各种挑战,如肢体运动障碍、平衡问题等。
康复治疗指南提供了针对这些方面的建议和方法,包括物理治疗、运动训练、肌肉功能训练等,旨在帮助患者恢复和改善身体功能。
4. 认知和行为康复:脑外伤患者的认知和行为功能可能受到严重影响,如记忆力下降、注意力问题、情绪障碍等。
康复治疗指南提供了针对这些方面的建议和训练方法,旨在帮助患者恢复和改善认知和行为功能。
5. 心理社会支持:脑外伤患者同样可能面临心理社会问题,如焦虑、抑郁、社交障碍等。
指南强调提供心理社会支持的重要性,包括心理咨询、家庭支持、社区资源等,以促进患者的心理康复
和社会融入。
脑外伤康复治疗指南也需要个体化地制定,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需要进行调整。
建议脑外伤患者和他们的家人与医疗团队密切合作,遵循指南的建议制定适合的康复计划。
儿童脑损伤康复训练
儿童脑损伤康复训练在儿童脑损伤康复训练方面,如何进行有效的康复训练对于帮助儿童提高生活质量和促进脑部功能恢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儿童脑损伤康复训练的方法和重要性。
一、了解儿童脑损伤康复训练的背景和意义儿童脑损伤是一种对儿童生活和发展造成严重影响的疾病,常见的原因包括事故、疾病和遗传因素。
脑损伤会导致儿童认知、语言、运动和社交能力等方面的障碍。
因此,康复训练是帮助儿童恢复和改善这些功能的重要手段。
儿童脑损伤康复训练的意义在于通过系统和有针对性的训练,刺激和重建受损的脑细胞,促进神经系统的再生和重塑,加速儿童的康复进程。
同时,康复训练还可以提高儿童的自理能力、社交能力和学习能力,提高生活质量,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有效的儿童脑损伤康复训练方法1. 多学科团队合作儿童脑损伤康复训练需要多学科的专业人员合作,包括医生、康复师、语言治疗师、职业治疗师和心理咨询师等。
他们各自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可以提供全面的康复支持和服务,确保儿童能够得到最适合的治疗。
团队合作还能够促进信息共享和交流,提高治疗效果。
2. 个体化康复计划每个儿童的脑损伤情况和康复需求都是不同的,因此个体化的康复计划非常重要。
通过对儿童的全面评估和康复需求的分析,制定出针对具体个体的训练目标和方法。
康复计划应包括康复训练的时间、频率、强度等具体指标,以及长期和短期目标的设定。
3. 康复训练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儿童参与康复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训练效果至关重要。
因此,康复训练应当注重多样性和趣味性,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和兴趣。
可以采用游戏化的训练模式,设置奖励机制,让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康复训练。
例如,通过音乐疗法、艺术疗法和运动疗法等方式,增加康复训练的趣味性。
4. 家庭和社区的支持儿童脑损伤康复训练不仅要依靠医疗机构和专业人员,家庭和社区的支持也非常重要。
家长应积极参与康复训练,并在日常生活中提供支持和帮助,营造良好的康复环境。
社区应提供相关资源和服务,帮助儿童顺利进行康复训练。
新生儿脑损伤肌张力紧怎么办,治疗方法
新生儿脑损伤肌张力紧怎么办,治疗方法新生儿脑损伤(NBHI)是一个严重的疾病,常常引起儿童肌张力的问题。
肌张力是指肌肉受到神经刺激时产生的弹性反应。
如果肌张力过高或过低,婴儿的运动和姿势控制就会受到威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新生儿脑损伤肌张力紧怎么办,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新生儿脑损伤肌张力紧怎么办新生儿脑损伤以及与之相关的肌张力问题需要及早治疗。
下面是一些可以帮助缓解肌张力紧的措施:1. 早期干预:即时的早期干预对于预防新生儿脑损伤非常重要,脑损伤导致不良的后果的发生概率也会大大减少。
2. 物理治疗:新生儿肌张力紧怎么办? 物理治疗包括按摩和伸展运动。
这可以缓解肌肉紧张并促进肌肉松弛。
物理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把控手法和力度是关键所在,以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并发症。
3. 药物治疗:药物可以降低肌肉张力,但是药物治疗必须有专业医生指导,在处理期间必须监测患者的状态。
4. 手术治疗:当物理疗法和药物治疗无效时,手术可能是最佳选择。
手术旨在削减病变部位,进而缓解肌肉张力。
二、治疗方法1. 物理治疗:新生儿肌张力紧主要采用物理治疗,包括按摩和运动,以减少肌肉紧缩和促进肌肉松弛。
关于按摩的要求,医生或者物理治疗师需要注意体位、力度、速度以及压力等等。
时间上,按摩应该有特定的时间长度,目的是给神经系统和皮肤带来刺激。
在伸展运动的过程中,肌肉逐渐伸长。
此时物理治疗师应该注意控制力度,把握时间,并对运动过程进行观察。
对于新生儿来说,伸展运动只有在专业人士指导下才能实施。
2.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有助于消除疼痛,松弛肌肉,改善运动技能和降低肌张力。
常用药物包括地西泮、丙戊酸和泊洛考等。
3. 手术治疗:手术也是一种治疗肌张力紧的方法。
不同的手术方式包括神经肌肉解剖学手术、外科肌肉拉伸手术等。
这些手术可以改善或解决肌张力紧的问题,但并不能根治疾病本身。
三、注意事项1. 家庭照护:患者需要家庭照护,家庭成员应该定期观察患者的特殊需求。
早产儿脑损伤对智力有影响吗
早产儿脑损伤对智力有影响吗早产儿脑损伤对智力有影响,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以下内容。
一、早产儿脑损伤对智力的影响早产儿脑损伤是指由于早产儿神经系统未成熟,加上外界环境的干扰等因素,导致脑部发生异常现象,进而影响早产儿的神经系统发育。
因此,早产儿脑损伤会对早产儿产生不良影响,包括对智力的影响。
据研究发现,早产儿脑损伤对智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神经发育受损:由于早产儿脑部未发育完全,脑细胞受损,导致神经细胞连接不完全,神经发育迟缓,进而影响智力发育。
2、智力缺陷:早产儿脑损伤后,容易造成智力缺陷,表现为学习能力低下、语言发育缺陷、记忆力受损等。
3、行为问题:一些脑损伤的早产儿在行为上表现出敏感、易怒、焦虑等问题,影响智力发展。
二、早产儿脑损伤的治疗方法早产儿脑损伤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药物治疗:在早产儿脑损伤后,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来减轻脑损伤的程度,帮助早产儿恢复神经系统发育。
2、物理治疗:物理治疗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治疗方法,可以通过按摩、热敷等方式来促进早产儿神经系统的发育。
3、针灸治疗:针灸治疗可以通过刺激早产儿的神经系统,来改善早产儿的神经发育。
4、心理治疗:早产儿脑损伤后,心理治疗也是很重要的一种治疗手段。
通过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早产儿克服焦虑、抑郁等问题,提升早产儿的心理素质。
5、手术治疗:早产儿脑损伤如果非常严重,则需要通过手术治疗来减轻脑损伤的程度。
三、早产儿脑损伤的注意事项除了治疗方法,还有一些注意事项也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早产儿脑损伤后更好地恢复身体健康。
1、及时进行康复训练:早产儿脑损伤后需要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帮助早产儿恢复神经系统的发育,提升智力水平。
2、注意脑部保护:注意保护早产儿的头部,避免撞击和刺激,防止脑损伤的发生。
3、营养均衡:早产儿需要注重均衡饮食,保证摄入足够的营养素,促进身体健康和神经系统发育。
4、避免环境干扰:早产儿的神经系统发育非常脆弱,需要避免过多的环境干扰,保证良好的休息和安静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脑损伤的早期治疗和干预康复训练
目的:分析并总结小儿脑损伤早期的治疗作用以及干预康复训练的效果。
方法:选取50例脑损伤患儿,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给予综合干预康复治疗,对照组给予运动疗法,采用综合评定的方法评定并比较康复效果。
结果:对于本组脑损伤患儿的早期治疗与干预训练周期为1~2年,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小儿的脑损伤,早期的积极治疗和干预康复训练是十分重要的,尤其采用综合康复干预治疗将家庭训练指导与医院治疗适宜结合,能使大部分脑损伤患儿恢复正常,降低脑瘫的发病率。
标签:婴儿;脑损伤;早期干预;康复治疗
小儿脑损伤一般是指存在于胎儿期、分娩期或新生儿期的各种危险因素引起的脑结构和功能性损害[1]。
对2009年2月-2011年3月收治的50例脑损伤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2月-2011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0例脑损伤患儿,其中男36例,女14例,最小年龄3个月,最大年龄4.5岁,经过临床多方面的检查与确诊,均符合小儿脑损伤的诊断标准。
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其中颅内出血5例,缺血缺氧性脑病24例,高胆红素血症9例,不明原因4例,宫内窘迫8例。
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单纯采用运动疗法,每天坚持1次,每次坚持1 h,半年为一疗程,治疗持续3个疗程。
观察组给予综合干预康复治疗,在进行早期干预治疗前,针对每位患儿进行了全身的各项检查,对其实际大脑发育进行评估,结合脑损伤患儿的神经精神发育规律,制定全面的康复治疗计划。
具体康复治疗措施如下。
1.2.1 感知觉训练视听神经训练,采用色彩图片和音乐玩具等工具进行刺激;味觉和感觉神经训练,采用各种触摸玩具进行本体按摩,不同味道的事物以刺激味觉[2]。
1.2.2 脑功能和全身运动发育训练本组患儿均进行游泳训练,既可以加强脑功能的发育,也促进了全身运动功能的发训练。
1.2.3 运动训练经历翻身-坐-坐位平衡-站立-站立平衡-步行或卧位抬腿-翻
身-爬-膝跪立-跪立平衡-站立-站立平衡-步行过程。
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可以教孩子穿脱衣服、系扣子、鞋带等之类较复杂、精细的动作以恢复运动能力[3]。
1.2.4 语言功能训练和孩子说话时,父母和孩子都要保持正确姿势。
父母要看着孩子眼睛说话,同时保持与孩子眼睛的相近高度,如果父母的双眼过高,在和患儿进行对话时,会使其全身过度伸展,不利于发音。
由于脑损伤儿童的肌张力异常,所以身体动作、姿势很难控制自如[4]。
1.2.5 家庭康复训练在给患儿治疗的全过程中,家长一定要适宜的参与,医生教授家长康复的指导与教育,把患儿的训练融合在生活之中[5]。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后,从治疗最终效果来看,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且观察组在第2个疗程结束时就有明显的疗效,基本恢复。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详见表1。
3 讨论
小儿脑损伤常常引致多种多样的功能障碍,如运动障碍、脑神经功能障碍、认知障碍、性格障碍、行为情绪障碍、言语吞咽障碍、社会技能障碍等[6-7]。
且其需要较长的康复时间,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
为减轻社会和家庭的负担,促进小儿健康成长,提倡早期诊治,是脑损伤获得完全康复或减少残障的关键。
因此对每例高危儿,父母亲不要麻痹大意,也不要过于担忧,应倍加爱护,意识到高危因素的存在与危害,对患儿的行为及心理发展提高重视,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参考文献
[1]许植之,钱家萍,李勇,等.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不允忽视(附54例随访分析)[J].新生儿科杂志,2000,15(6):254.
[2]周晓玉,钱家萍,许植之,等.婴儿脑性瘫痪的病因与防治探讨(附128例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1,13(2):186-188.
[3]王太梅,李松,赵凤临,等.早产儿脑性瘫痪婴儿期症状临床流行病学研究[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3,5(4):319-321.
[4]史雪川,李公正,黄华.新生儿行为评估对围生期窒息儿脑性瘫痪的预报价值探讨[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1,9(15):312-314.
[5]李广邕,黄永兴,刘伟,等.南宁市五城区1~6岁小儿脑瘫流行病学现状调查报告[J].广西医学,2001,22(1):213-215.
[6]霍江萍,王福民,谭华清,等.小儿脑性瘫痪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临床意义[J].潍坊医学院学报,2002,24(1):37-38.
[7]张奇,路素芹,郭亚乐.综合康复疗法治疗小儿脑瘫62例[J].中原医刊,2004,9(17):24-25.
(编辑:韩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