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核抗体及抗双链DNA抗体检出的鉴别诊断意义
抗核抗体谱的检测及意义简介
ANA谱17项(免疫印迹法)
疾病
项目名称
抗双链DNA抗体IgG抗体
抗核小体抗体
系统性红斑狼疮
常
抗组蛋白抗体 抗Sm抗体
见
抗增殖细胞核抗原抗体(PCNA)
抗核糖体P蛋白(PO)
的
抗SS-A/R060抗体
自
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
抗SSA/R052抗体
身
抗SSB/La抗体
抗
系统性硬化
抗着丝点B抗体(CENP-B) 抗Scl-70抗体(Scl-70)
39
系统性血管炎的分类(Chapel Hill)
• 大血管 Takayasu动脉炎(大动脉炎) 巨细胞动脉炎(颞动脉炎)
白塞氏病
• 中血管 结节性多动脉炎
Kawasaki病 • 小血管
韦格纳肉芽肿
Churg-Strauss 综合症 显微镜下多血管炎
过敏性紫癜
冷球蛋白血症性血管炎
皮肤白细胞破碎性血管炎
➢ 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时,此抗体阳性率为60%。 ➢ 约40%SLE患者此抗体为阳性。 ➢ RA及SSc等继发干燥综合征时此抗体为阳性。 ➢ 在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SCLE)时,此抗体阳
性率可高达75%而ANA可阴性。
抗SSB/La抗体
现已证实1975年命名抗SSB抗体与1974年发现的抗La 抗体为同一抗体,简称抗SSB抗体。其临床意义如下: ➢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此抗体阳性率为40%。 ➢ 抗SSB抗体阳性对诊断SS比抗SSA抗体阳性更具特异性, 故可认为抗SSB抗体是SS的标记性抗体。 ➢ 抗SSB抗体阳性时,抗SSA抗体肯定阳性,但抗SSA抗体 阳性时,抗SSB抗体可以阴性。
SSc: 30%
SS:
风湿四项
ANCA
ANCA的相应抗原为丝氨酸蛋白E3、MPO和一些少见的抗原如弹性蛋白酶等。是系统性坏死性血管炎的血清标记物。
临床意义:
1.ANCA可出现两种核型:①胞浆型(c-ANCA):主要与韦格氏肉芽肿血管炎有关②核周型(P-ANCA)可在Churg-Strass综合症及溃疡性结肠炎的病人中产生。
(2)BiP抗体可以在RF、CCP、HRF、RA33、 AKA、 APF等抗体阴性的血清中有很高的阳性率,对RA的诊断是一个很好地丰富和补充。?
(3)抗BiP抗体阳性组的RA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重于该抗体阴性组者。
抗细胞膜DNA抗体
抗细胞膜DNA抗体是一种可以在人B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外周血白细胞膜上表达的DNA分子。
HLA-DR抗原: HLA-DR抗原主要存在于B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及内皮细胞。HLA-DR分子为二聚体结构,由非多态性的DRα链和多态性的DRβ链组成。DRα和DRβ链的可变区可识别并结合抗原或自身抗原,刺激T细胞活化,进而诱发自身免疫反应。HLA-DR4/DR1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及演变有关。
RA33抗体
抗RA33抗体与其他抗可提取核抗原抗体,类风湿因子、抗核周因子抗体、抗角蛋白抗体无交叉反应,为多克隆抗体,以IgG型为主。
临床意义: RA33 抗体,在不典型的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可以出现,阳性率为 27-45% ,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及银屑病性关节炎均不出现此抗体。因而认为抗 RA33 抗体是鉴别类风湿关节炎和其他关节炎的实验室指标之一。
临床意义: 抗 PCNA 抗体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特异性抗体。另据报道,该抗体可能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发生弥散性增殖性肾小球肾炎相关。
类风湿因子
类风湿因子是一种以变性 IgG 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存在于类风湿关节炎及某些自身免疫病患者的血清和关节液中。 RF 可分为 IgM 、 IgG 、 IgA 、 IgE 四型。
抗核抗体谱检测的临床意义
抗核抗体谱检测的临床意义抗核抗体(ANA)谱检测是一种用于评估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常规实验室检查。
它是通过检测患者体液中的抗核抗体来评估机体免疫系统是否存在异常反应。
这种抗体可以识别和攻击自身组织中的核成分,如染色质、DNA和RNA,从而引发不同类型的自身免疫疾病。
抗核抗体谱检测的临床意义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疾病的类型、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测疾病的发展趋势。
下面将详细介绍抗核抗体谱检测的临床意义。
首先,抗核抗体谱检测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疾病的类型。
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都与抗核抗体的产生有关。
根据不同的抗核抗体的阳性与阴性结果,可以判断疾病的类型。
例如,抗双链DNA抗体(anti-dsDNA)被认为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特异性抗体,其阳性结果往往与SLE相关。
另外,抗Sm抗体(anti-Sm)是SLE的特异性抗体,而抗核糖体P抗体(anti-nRNP)则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相关。
通过抗核抗体谱检测,医生可以根据不同的抗体结果对疾病进行区分和诊断。
其次,抗核抗体谱检测可以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
一些抗核抗体的阳性结果与疾病的活动性和程度相关。
例如,抗Sm抗体的阳性结果与SLE的活动性和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抗dsDNA抗体的水平升高也与SLE的肾脏损害的存在和严重程度相关。
通过检测这些特定的抗核抗体可以帮助医生评估疾病的活动情况和预测疾病的进展。
另外,抗核抗体谱检测可以预测疾病的发展趋势。
一些研究发现,特定的抗核抗体的阳性结果可以预测疾病的进展和预后。
例如,抗Sm抗体的阳性结果与SLE的预后不良相关,而抗dsDNA抗体的阳性结果与SLE的肾脏损害的发生和预后有关。
抗核抗体谱检测可以提供关于疾病进展和预后的重要信息,帮助医生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和监测疾病的进展。
此外,抗核抗体谱检测还可以帮助医生进行分子分型。
抗核抗体的阳性结果可用于确定不同的分子分型。
这对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和预测治疗效果非常重要。
抗核抗体谱17项表解读
抗核抗体谱17项表解读抗核抗体谱17项表是一种针对人体内核酸和蛋白质的抗体检测方法,用于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
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这个测试项目的每一项指标,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自身免疫系统的情况。
1. ANA(抗核抗体)ANA是抗核抗体的缩写,它是一种针对细胞核内的蛋白质和核酸的抗体。
ANA的检测结果通常分为阴性和阳性两种,阳性结果通常会被进一步分为低、中、高三档。
ANA阳性的结果并不一定代表存在自身免疫疾病,但它可以作为自身免疫疾病的初筛指标。
2. ds-DNA(双链DNA抗体)ds-DNA抗体是针对双链DNA的抗体,它通常会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疾病中产生。
ds-DNA抗体的检测结果通常分为阴性和阳性两种,阳性结果通常会被进一步分为低、中、高三档。
3. SS-A/Ro(Sjogren综合征A/Ro抗体)SS-A/Ro抗体是针对Sjogren综合征A/Ro蛋白质的抗体,它通常会在Sjogren综合征等自身免疫疾病中产生。
SS-A/Ro抗体的检测结果通常分为阴性和阳性两种,阳性结果通常会被进一步分为低、中、高三档。
4. SS-B/La(Sjogren综合征B/La抗体)SS-B/La抗体是针对Sjogren综合征B/La蛋白质的抗体,它通常会在Sjogren综合征等自身免疫疾病中产生。
SS-B/La抗体的检测结果通常分为阴性和阳性两种,阳性结果通常会被进一步分为低、中、高三档。
5. Sm(Smith抗体)Sm抗体是针对Smith抗原的抗体,它通常会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疾病中产生。
Sm抗体的检测结果通常分为阴性和阳性两种,阳性结果通常会被进一步分为低、中、高三档。
6. RNP(核糖蛋白复合体抗体)RNP抗体是针对核糖蛋白复合体的抗体,它通常会在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等自身免疫疾病中产生。
RNP抗体的检测结果通常分为阴性和阳性两种,阳性结果通常会被进一步分为低、中、高三档。
7. Sm/RNP(Smith/RNP抗体)Sm/RNP抗体是针对Smith抗原和核糖蛋白复合体的抗体,它通常会在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等自身免疫疾病中产生。
抗核抗体谱检测的临床意义
抗核抗体谱检测的临床意义抗核抗体谱检测是一种重要的免疫学检查方法,用于评估人体对自身细胞核成分的免疫反应。
该检测可检测多种抗核抗体,包括ANA(抗核抗体)、dsDNA(双链DNA抗体)、Sm(Sm抗体)、SSA/Ro(Sjögren综合征A/Ro抗体)和SSB/La(Sjögren综合征B/La抗体)等,对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早期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一类由机体免疫系统异常激活导致的疾病,如红斑狼疮、系统性硬化病、干燥综合征等。
这些疾病早期症状不典型,且病情发展较缓慢,常常导致延误诊断。
抗核抗体谱检测可以早期发现上述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的抗体异常,从而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2. 疾病评估和监测:抗核抗体谱检测可用于评估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情况。
例如,在红斑狼疮患者中,高滴度的ANA和dsDNA抗体与疾病的活动性和严重程度相关。
通过定期检测抗核抗体水平的变化,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监测疾病进展。
3.辅助诊断其他疾病:除了自身免疫性疾病,抗核抗体谱检测还可用于辅助诊断和鉴别其他疾病,如结缔组织病、肝病、肾脏疾病、甲状腺疾病等。
抗核抗体谱检测可以发现这些疾病患者中存在的抗核抗体异常,有助于快速确定疾病类型和定制相应的治疗方案。
4. 产前筛查:抗核抗体谱检测可用于孕妇产前筛查先天性心脏传导阻滞和小儿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风险。
抗SSA/Ro和抗SSB/La抗体阳性的孕妇生下的胎儿可能会出现心脏传导阻滞,而抗dsDNA抗体阳性的孕妇可能会生下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婴儿。
早期发现并跟踪这些孕妇的抗核抗体谱异常,有助于预防并管理这些婴儿的疾病。
总之,抗核抗体谱检测在临床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它可以提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早期诊断、疾病评估和监测,辅助诊断其他疾病,以及进行产前筛查等。
对于患者的个性化治疗和预后评估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研究的深入,未来抗核抗体谱检测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抗核抗体和抗双链DNA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中的意义
抗核抗体和抗双链DNA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中的意义标签: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ds-DNA);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意义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多系统受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显著临床特点之一是血清中出现多器官非特异性抗体,如ANA(抗核抗体)、抗ds-DNA、抗Sm抗体、抗SSA、抗PT抗体等。
以ANA为主的自身抗体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在许多组织沉积,如肾小球、中枢神经系统、皮肤、关节等,可触发Ⅲ型超敏反应,造成广泛组织损伤,引起多种临床表现。
生理条件下,一部分人体内也会出现少量的ANA和其他自身抗体,但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液中往往可以检测到多种直接针对细胞核抗原成分的高滴度自身抗体。
这里仅谈一下抗核抗体和抗双链DN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疾病中的诊断意义。
1抗核抗体(AN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诊断意义1.1抗核抗体(ANA)的检测实际上是指总抗核抗体检测。
ANA阳性的疾病很多,常见于弥漫性结缔组织病,某些非结缔组织病ANA也可以是阳性(如慢性活动性肝炎、重症肌无力、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等),正常老年人也可以出现低滴度ANA阳性,因此,ANA 检测在临床上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筛选试验。
ANA阳性高滴度标志了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可能性,AN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中的敏感性较高,但特异性较差,在SLE活动期ANA阳性可占95%~100%,非活动期可占80%~100%。
1.2 ANA是诊断SLE的重要实验室检测指标有资料显示,SLE患者的亚临床期可长达9年,即当ANA检测阳性时,患者并无临床症状发生,说明ANA产生在前而发病在后,但ANA阴性也并不能完全排除SLE。
ANA早期检测对SLE的早期干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2抗双链DNA(ds-DN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诊断意义抗双链DNA(ds-DNA)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阳性率为60%~90%,由于其特异性高,抗ds-DNA抗体作为SLE重要诊断标准之一。
抗核抗体谱3项
抗核抗体谱3项
抗核抗体谱三项是用于检测体内是否存在抗核抗体的一种检查方法。
抗核抗体是免疫系统产生的一种抗体,它们可能是自身免疫疾病的标志物。
在抗核抗体谱三项检查中,通常包括以下三项:
1. 核抗体(ANA)筛查:ANA 是抗核抗体中最常见的一类,它们能够识别和结合到细胞核中的抗原。
ANA 筛查通常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检测,结果以荧光强度来表示阳性程度。
2. 双链DNA 抗体:双链DNA 抗体是一种特殊的抗核抗体,它们与 DNA 分子中的双链结构发生特异性结合。
检测双链DNA 抗体可以帮助确定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等自身免疫疾病的诊断。
3. 核组分抗体:核组分抗体是抗核抗体的其他种类,如 Sm 抗体、RNP 抗体、SSA/Ro 抗体和 SSB/La 抗体等。
它们的检测可以辅助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和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等相关疾病。
通过抗核抗体谱三项的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进行自身免疫疾病的筛查和诊断,但结果仅作为辅助诊断的依据,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其他相关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估和判断。
抗核抗体和抗双链DNA抗体联合检测对SLE的诊断意义
参考文献 [1 】 刘秀英 .女Ⅱ何防 lE静脉采血中标本发生溶血口】.实用 医技杂志 ,2007,29
(14):4089. 【2] 李 索珍 ,林福 禧 ,沈波 ,等.人体位改 变时 32项生化 指标影响 的研
究 [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3,26(2):107—108. [3] 傅瑜 ,李东 升 ,刘 江虹 ,等 .检验分析前 的质量控制及管理[J】.解 放军
1 资料和 方法
l3例 ,1:1 280阳性 或 以上 的有 15例 。其 中荧 光核 型均 质
1.1 标本来 源 我院住 院或 门诊确诊 的系统性红斑狼疮 型 9例 ,斑 点型 5例 ,核模型 4例 ,混合型 18例 。抗 双链 DNA
的患者 43例 ,女 37例 ,男 6例 ,年 龄 15岁 一59岁 ,平 均年龄 抗体 阳性 的有 38例 。抗核抗体 和抗双链 DNA抗体 同时阳性的
单项检 测 出现 的漏诊 情况 ,起 到相 互补 充、相 互印证 ,从 而提 高 与复合物结合 ,形成 肉眼可见的红色 圆斑点 ,即为阳性结果 ,否
了 SLE确诊 率的作用。
则为 阴性结果 ,具体按操作说 明。
【关 键词 】 系统性 红斑狼 疮 1:20无荧光核型 ,
的有 5例 ,单独抗双链 DNA抗体 阳性确诊 SLE阳性的有 7例。
1.2.2 抗双链 DNA抗 体(抗 ds—DNA)采 用胶体金标 记免
其 中荧光核 型均质 型 9例 ,斑点型 5例 ,核模 型 4例 ,混合型 疫斑点渗滤法 。斑 点反应板 上固相双链 DNA抗原与血清 中的
l8例 。结论 抗 核 抗 体 和 抗 双 链 DNA 抗 体联 合 检 测 可避 免 因 抗双链 DNA抗 体形 成复合物 ,胶体金标记 的抗 人 IgG单抗再
确诊系统性红斑狼疮最有价值的抗体
确诊系统性红斑狼疮最有价值的抗体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影响全身多个器官和系统。
抗体在SLE的发病机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SLE的确诊和治疗中,不同的抗体与其临床表现和预后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本文将介绍确诊系统性红斑狼疮中最具价值的抗体。
1.抗双链DNA抗体(Anti-dsDNA antibody)抗双链DNA抗体是SLE最具特异性和重要性的抗体之一。
它在SLE的确诊和疾病活动监测中发挥重要作用。
高滴度的抗双链DNA抗体与疾病活动性和严重性呈正相关,与器官损害和预后不良的风险增加相关。
此外,抗双链DNA抗体也可用作血清学标志物,对于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2.抗核抗体(ANA)ANA是SLE最常见的抗体之一,它是针对多种核抗原的免疫球蛋白。
ANA的阳性率在SLE患者中高达95%以上。
ANA的检测是SLE的常规筛查指标,但ANA 的单一阳性并不能确认SLE的诊断,因为ANA还可见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某些感染性疾病中。
然而,ANA与疾病的活动性和损伤程度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部分患者的ANA阳性率会随疾病活动性的增加而升高。
3.抗磷脂抗体(aPL)抗磷脂抗体是一类与磷脂结合并形成复合物的自身抗体。
在SLE患者中,aPL的阳性率约为30%左右。
aPL与SLE患者中的血栓形成、肾脏损伤和胎儿不良结局等临床表现密切相关。
因此,aPL的检测对于评估患者的血栓风险和预测肾脏损伤的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4.抗Sm抗体抗Sm抗体是一类针对核糖蛋白(Sm蛋白)的抗体,对SLE的诊断具有高度特异性。
抗Sm抗体的检测是SLE分类标准的重要指标之一。
抗Sm抗体与SLE的预后相关,抗Sm抗体阳性的SLE患者更容易发生肾脏损伤和其他严重的系统性损伤。
5.抗Ro和抗La抗体抗Ro和抗La抗体是SLE中常见的抗核抗体。
这两种抗体在妊娠期SLE和新生儿系统性红斑狼疮综合征中具有特殊的临床意义。
抗核抗体谱20项意义
抗核抗体谱20项意义抗核抗体谱20项是一种检测方法,用于检测人体中特定的抗核抗体。
这些抗体是自身免疫系统产生的,并与细胞核中的某些成分发生反应。
这些抗体的检测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是否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或其他相关疾病。
以下是抗核抗体谱20项中各项的意义:1. 抗核抗体 (ANA): 如果结果呈阳性,可能提示存在自身免疫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或其他结缔组织病。
2. 抗双链DNA抗体 (anti-dsDNA): 阳性结果通常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
3. 抗核糖核蛋白抗体 (anti-Sm): 阳性结果常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
4. 抗核渔蛋白抗体 (anti-RNP): 阳性结果常见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5. 抗核糖核蛋白P抗体 (anti-RNP/Sm): 阳性结果通常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有关。
6. 抗胞质抗体(ACA): 阳性结果通常与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相关。
7. 抗磷脂抗体 (aPL): 阳性结果可能提示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8. 抗核小体抗体 (anti-nucleosome): 阳性结果常见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9. 抗组蛋白抗体 (anti-histone): 阳性结果提示可能存在药物诱导的系统性红斑狼疮。
10. 抗线粒体抗体 (AMA): 阳性结果提示可能存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11. 抗胃泌素细胞抗体 (anti-gastrin cell): 阳性结果可能与自身免疫性胃炎有关。
12. 抗肝细胞抗体 (anti-liver/kidney microsome): 阳性结果可能与自身免疫性肝炎相关。
13. 细胞质抗体 (anti-cytoplasmic): 阳性结果可能提示存在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的系统性血管炎。
14. 抗线粒体抗体 (anti-mitochondrial): 阳性结果通常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相关。
15. 抗滑膜细胞抗体 (anti-synoviocyte): 阳性结果可能与类风湿关节炎相关。
SLE检测指标及意义
SLE检测指标及意义SLE(全称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点为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产生异常反应。
为了准确快速地诊断和评估SLE患者的病情,医生通常会采用一系列的SLE检测指标。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SLE检测指标及其意义。
1.抗核抗体(ANA):ANA是最常用的SLE筛查指标。
阳性结果表明免疫系统正在攻击细胞核,可能是SLE的早期迹象。
然而,ANA阳性并不一定意味着患者患有SLE,因为它也可能与其他自身免疫疾病相关。
2.双链DNA抗体:这种抗体是SLE的特异性标志物,也是诊断SLE的重要指标之一、阳性结果与SLE的活跃程度相关,特别是与肾脏损害相关。
3.抗磷脂抗体(aPL):aPL阳性结果与SLE患者发生血栓形成的风险增加相关。
这些抗体还与孕妇患上胎儿缺血、抗磷脂抗体综合征(APS)等相关的并发症有关。
4.循环免疫复合物(CICs):CICs是免疫系统产生的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的复合物。
在SLE患者中,CICs的堆积可能导致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
因此,测量CICs可以反映SLE的活动性程度。
5.补体:SLE患者中常常存在补体异常的情况。
在活动性SLE患者中,补体C3和C4水平降低,这可能是由于炎症反应和免疫复合物的增加所致。
6.炎症指标:血沉和C-反应蛋白(CRP)是常用的炎症指标。
SLE患者常常伴有慢性炎症,因此这些指标的升高可能与SLE活动性相关。
7.血象:SLE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常常升高,而淋巴细胞计数常常降低。
这一异常可能是免疫系统被激活的结果。
这些指标的意义在于帮助医生诊断SLE、评估病情和监测治疗效果。
尽管这些指标并非100%准确,但它们对SLE的早期诊断和干预起到了重要作用。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临床表现,医生通常会综合考虑这些指标,以便做出正确的诊断和制定适当的治疗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患者的SLE表现可能不同,因此没有单一的指标可以确定SLE的存在。
而是通过综合评估多个指标的结果来进行判断。
常用检验项目及其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男性性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亢进、肝硬化、慢性肝炎、脂肪肝。降低:见于女性多毛症及男性化、多囊卵巢综合症、肥胖、甲状腺功能减退。
特异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
升高:正常妊娠、早期绒癌、葡萄胎、肝癌、肺癌、乳腺癌、卵巢癌、睾丸肿瘤;降低:异位妊娠、先兆流产、先兆流产。
β胶联降解产物(β-CTX)
监测骨质疏松症或其它骨疾病的抗吸收治疗,增高见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变形性骨炎,绝经后等,减低见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症。
25-羟基维生素D
(25-OH-VD)
25-羟基维生素D是维生素D的特异性指标。可以检测骨骼代谢紊乱,如:骨软化,维生素D的过量和缺乏。可对钙的吸收做出评估
尿香草扁桃酸(VMA)
增高:见于嗜铬细胞瘤、交感神经母细胞瘤、原发性高血压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减低: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原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
骨钙素(OST)
骨代谢(骨形成)指标。
甲状旁腺素( PTH)
甲状腺机能,钙磷代谢研究
降钙素(CT)
甲状腺髓样瘤,骨代谢指标
骨型碱性磷酸酶(BAP)
小儿佝偻病、孕妇、绝经期妇女、老年人血钙水平检测、指导科学补钙。
游离雌三醇(FE3)
胎盘功能,胎儿生长情况监测
硫酸去氢表雄酮(DHS)
女性多毛症及男性化、多囊卵巢综合症
雄烯二酮(AD)
增加:女性多毛症,痤疮,先天性肾上腺增生,肾上腺皮质肿瘤,多囊卵巢综合症,应用克罗米芬或HCG时等;降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卵巢功能减退症,镰状红细胞性贫血。
游离睾酮(FT)
更准确反映有生物活性的睾酮的水平,更敏感的诊断男性性腺机能减退及女性的雄性激素分泌过旺
免疫血液检查项目
免疫血液检查项目
血液免疫检查的项目通常有抗双链DNA抗体、抗核抗体、抗ENA 抗体谱等。
1、抗双链DNA抗体:
抗双链DNA抗体是属于存在于人体内的一种抗体,如果做完检查以后,结果超出了正常值,可能是风湿病以及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的。
2、抗核抗体:
抗核抗体是指抗细胞内所含的抗原成分,如果检查结果显示高滴度阳性,提示患者身体患有免疫系统疾病,比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疾病等。
3、抗ENA抗体谱:
ENA抗体是抗核抗体系列中的一种,对诊断系统性风湿疾病以及系统性红斑狼疮有很重要的作用。
如果做完检查以后确定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可以遵从医嘱服用免疫抑制剂,比如硫唑嘌呤、甲氨蝶呤、吗替麦考酚酯等;如果确诊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甲泼尼龙、双氯芬酸、甲氨蝶呤等药物进行治疗。
在服用药物期间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比如辣椒、生姜,以免影响药效吸收。
抗核抗体谱指标临床检测意义 (1)
12
组蛋白
抗Histones抗体
药物诱导的红斑狼疮(DLE)
95-100%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与疾病活动性相关,对狼疮性肾炎(LN)有诊断和检测意义
50%
类风湿关节炎(RA)
15-50%
13
PM-Scl
多发性肌炎—系统性硬化症抗体
SSc(包括重叠综合症)
PM-Scl抗体的阳性率虽然不高,但是几乎所有抗PM-Scl抗体阳性者患PM-Scl、SSc或重叠综合征,提示PM-Scl抗体诊断价值不高,但有很高的疾病相关性。一般情况下,PM-Scl抗体一旦出现,将持续阳性,效价不随病情波动。PM-Scl抗体通常单独出现,极少伴dsDNA及其他可溶性核抗原抗体。
10-15%
新生儿红斑狼疮
从母体传给胎儿
75%
5
Scl-70
抗DNA拓扑异构酶-1抗体
皮肤弥漫型多发性硬化症(PSS)
血清特异性抗体
系统性硬化症(SSc)
血清特异性抗体
25-75%
-弥漫型SSc
40-65%
-局限型SSc
5-15%
6
Jo-1
抗组胺酰tRNA合成酶抗体
肌炎(多肌炎/皮肌炎)
血清标志性抗体。对肌炎的诊断具有较高特异性(>95%),抗体的效价与疾病的活动性相关。
25-35%
7
rRNP
抗核糖体核糖核蛋白抗体/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血清标志性抗体
10%-40%
8
Ro52
抗Ro52抗体
干燥综合征(SS)
单独出现抗Ro52抗体多见于干燥综合征中
70-90%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抗核抗体检测及临床意义
无风湿病相关抗体
Sm、R id抗 体 阳 性
红斑狼疮病人血清
抗RNP抗体
高达50%的SLE病人和95%的MCTD病 人血清中可检测到此抗体,典型的 MCTD病人血清中可检测到高滴度的针 对Sm/RNP免疫复合物的抗-RNP抗体, 而往往检测不到抗-Sm抗体。
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自身抗体
抗核抗体谱(ANAs) 类风湿关节炎相关抗体(RF, 抗CCP等)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 抗自身免疫性肌炎谱 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抗体谱 抗磷脂抗体谱
抗核抗体谱(ANAs)
抗核不溶成分 抗DNA抗体
抗核小体抗体
dsDNA ssDNA
抗组蛋白 H1,H2A, H2B, H3,H4
• 靶抗原:nRNP、Sm
核膜型
抗dsDNA检测方法
以短膜虫或马疫锥虫为底物的间接免疫荧光法(IIF)
短膜虫或马疫锥虫的动基体 内含有天然纯dsDNA,未经 人工处理,不含组蛋白与 ssDNA,抗原性纯一特异。
优点:特异性好
抗dsDNA抗体临床意义
SLE 的血清特异性抗体 多有致病性(IgG型),与亲和力(高)有关 与LN(狼疮肾炎)和SLE疾病活动性相关,活动期达90%
抗Jo-1抗体
20-30%的多发性肌炎/皮肌炎,30-40%的 多发性肌炎患者和高达60%的多发性肌炎伴有 间质性肺疾病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到抗-Jo-1抗体。 其它胶原性疾病中很少检出此抗体。
抗ScL-70抗体
靶抗原:DNA拓朴异构酶I的降解产物 主要存在核仁中
40%的硬皮病和20-30%的全身性硬皮病患者 中可检测到此抗体,很少在其它自身风湿性 疾病中出现。
白塞病实验室诊断标准
白塞病实验室诊断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白塞病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和皮肤的慢性复发性炎症。
白塞病的确诊依赖于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其中实验室诊断标准对于确认白塞病的诊断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白塞病实验室诊断标准的相关内容。
一、血清学检查1.抗核抗体(ANA)检测:白塞病患者多数在血清中检测到ANA,这是一种自身免疫疾病的常见表现。
2.抗双链DNA抗体(anti-dsDNA)检测:在白塞病患者中,抗双链DNA抗体常常呈阳性,提示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可能性。
3.类风湿因子(RF)检测:白塞病患者血清中的类风湿因子阳性率较高,提示有风湿性疾病的可能性。
4.免疫球蛋白检测:白塞病患者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常常升高,反映了免疫系统的异常活跃。
二、口腔黏膜组织活检口腔黏膜组织活检是白塞病的确诊金标准之一,通过活检可以观察到典型的病变组织学特点,如上皮内炎性细胞浸润、上皮下小血管炎症、上皮下间质炎性细胞浸润等。
口腔黏膜组织活检还可以排除其他口腔疾病,确保诊断准确性。
三、皮肤病理活检除口腔黏膜组织活检外,皮肤病理活检也是白塞病的重要实验室诊断手段。
患者皮肤病变部位的活检可以观察到真皮层和上皮层的炎症、坏死、增生等病理改变,有助于明确诊断。
四、免疫组化检查免疫组化检查可以通过染色方式观察病变组织中特定蛋白质的表达情况,如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
这种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白塞病的发病机制,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五、血清生化指标检测除了上述实验室检查外,血清生化指标检测也有助于白塞病的诊断。
例如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等指标的升高通常反映了炎症的程度,有助于疾病的监测和评估。
白塞病的实验室诊断标准是确诊该病的关键。
通过系统的实验室检查可以帮助医生深入了解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也可以排除其他可能的口腔和皮肤疾病,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各种自身免疫性抗体的临床意义
多数自身免疫病患者血清中都会出现自身抗体。
虽然有些自身抗体在疾病中的确切意义尚未得到严格的证实,但其与疾病的相关性已得到认可,所以这些自身抗体在自身免疫病的诊断和疗效评价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类风湿因子类风湿因子(RF)是抗变性IgG的自身抗体,主要为19S的IgM,也可见7S的IgG及IgA。
它能与人或动物的变性IgG结合,而不与正常IgG发生凝集反应。
RF主要出现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约70%~90%的血清中和约60%的滑漠液中可检出IgG类RF,这很可能是自身IgG变性所引起的一种自身免疫应答的表现。
IgG是感染等原因诱导的免疫应答中的主干抗体,这些抗体与相应抗原结合时会发生变性;此外,在炎症等病理条件下滑漠或其他部位可能产生不正常的IgG;这些变性IgG就构成自身抗原,刺激免疫系统产生各种抗IgG抗体。
滑膜液中的IgG类RF与变性IgG结合而形成中等大小的免疫复合物,比血清中的IgM类RF更具有致病意义,因为这一类免疫复合物易于沉积在关节滑膜等部位,可激活补体,形成慢性渐进性免疫炎症性损伤。
RF的检测最初是用致敏绵羊红细胞凝集试验(Rose-Waaler 法)进行检测,目前最常采用IgG吸附的胶乳颗粒凝集试验;但此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不高,而且只能检出血清中的IgM类RF。
IgG类和IgA类RF则需要用RIA或ELISA等方法检测。
RF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的检出率很高,RF阳性支持早期RA的倾向性诊断,如对年轻女性应进行RA和风湿热间的鉴别;而对非活动期RA的诊断,需参考病史。
但RF也象ANA一样,并不是RA 独有的特异性抗体。
在SLE病人均有50%RF阳性,在其他结缔组织病如SS、硬皮病、慢性活动性肝炎及老年人中均可有不同程度的阳性率。
二、抗核抗体抗核抗体(antinuclearantibodies,ANA)泛指抗各种核成分的抗体,是一种广泛存在的自身抗体。
ANA的性质主要是IgG,也有IgM和IgA,甚至IgD和IgE。
抗核抗体谱临床意义
抗核抗体谱临床意义抗核抗体(ANA)是一组将自身真核细胞的各种细胞核成分作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的总称,其无器官和种属特异性,迄今已有二十余种抗核内不同成分的抗核抗体被相继发现。
ANA-17S免疫印迹法,一份标本一次实验可筛查17种抗体,可以对多种疾病进行提示。
疾病项目名称临床意义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抗双链DNA抗体IgG抗体抗dsDNA抗体对诊断SLE有较高的特异性,为SLE的重要诊断指标之一。
与SLE的活动性相关,约有40%-75%的SLE患者抗dsDNA抗体阳性。
抗核小体抗体抗核小体抗体为SLE的高度特异性的标志性抗体。
对SLE的敏感性为58-71%,特异性为97-99%,与疾病的活动性相关,多见于活动性狼疮特别是狼疮肾炎中。
抗组蛋白抗体抗组蛋白抗体主要见于药物诱导的红斑狼疮(95%)。
另外,还见于30-70%的非药物诱导的红斑狼疮以及15-50%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抗Sm抗体抗Sm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有高度特异性98%,与dsDNA一样为SLE的诊断标准,但敏感性较低,仅5-30%。
抗增殖细胞核抗原抗体(PCNA)是SLE的特异性抗体,可作为SLE的标记性抗体,但其阳性率仅为1-5%。
抗核糖体P蛋白(P0)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为SLE的高特异性指标,阳性率在10-40%。
SLE患者伴有狼疮性脑病时,此抗体阳性率可达56-90%。
SLE患者出现核糖体P蛋白抗体与中枢神经系统、肝脏或肾脏受累有关。
在抗核抗体阴性的SLE患者,抗核糖体抗体阳性有重要诊断价值。
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抗SS-A/Ro60抗体是干燥综合征的标志性抗体,也可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新生儿红斑狼疮等结缔组织病。
前者主要偏向于SLE,后者主要见于干燥综合征抗SS-A/Ro52抗体抗SS-B/La抗体抗SS-B抗体几乎出现于女性患者(29:1)中,见于干燥综合征(40-95%)以及系统性红斑狼疮(10-20%)。
系统性硬化抗着丝点B抗体(CENP-B)抗着丝点抗体对局限性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阳性率为80-95%。
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抗ENA抗体联合检测在自身免疫疾病中的价值
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抗ENA抗体联合检测在自身
免疫疾病中的价值
李琪玲
【期刊名称】《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年(卷),期】2006(015)010
【摘要】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存在一些对疾病诊断具有高度特异性的自身抗体,如抗核抗体(ANA),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抗ENA抗体与抗双链DNA(抗-dsDNA)抗体都是抗核抗体的一种,是近年被临床采用的诊断指标。
它们更具体针对不同核抗原,因此敏感性、特异性也更强。
【总页数】1页(P1377-1377)
【作者】李琪玲
【作者单位】解放军第252医院,河北,保定,07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92.6
【相关文献】
1.979例自身免疫性疾病抗核抗体与抗ENA抗体联合检测的结果分析 [J], 李霞;梅冰;王昌富
2.联合检测抗核抗体、抗双链DNA及抗ENA谱对自身免疫病的诊断价值 [J], 曾贤铭;孙长贵;等
3.抗细胞膜DNA抗体、抗核抗体及抗双链DNA抗体联合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
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J], 黄燕华;王伟佳;温冬梅;陈康;谢晋烨;韩慧;董谦
4.抗核抗体与抗ENA抗体检测在自身免疫病中的相关性分析 [J], 李董姣; 关晓菲; 解燕川; 李武威; 张心愿; 孙宗立
5.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与抗ENA抗体三联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J], 夏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风湿科抗体检查
1. 抗核抗体(ANA): ANA 可见于多种结缔组织病中, 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药物性狼疮、干燥综合征、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硬化症、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类风湿关节炎等, 高滴度ANA 常提示结缔组织病的存在。
2. 抗双链DNA抗体:抗双链DNA 抗体对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有很高的特异性, 同时可以作为判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活动性和疗效的指标。
抗双链DNA抗体也可以出现在其他结缔组织病中, 但是通常滴度较低。
3. 抗组蛋白抗体:主要见于药物性狼疮和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
4. 抗SSA /SSB 抗体:有助于干燥综合征的诊断, 其中抗SSB 对于干燥综合征的诊断特异性更高; 抗SSA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肤损害有关, 并可导致新生儿狼疮。
5. 抗Sm 抗体: 主要出现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 至今仍然认为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标记性抗体。
6. 抗RNP抗体: 常与雷诺氏现象相关; 有助于结缔组织病和非结缔组织病的区分; 高滴度RNP抗体是诊断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的重要血清学依据。
7. 抗rRNP抗体:主要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 多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精神症状、胃肠道症状、肝脏损害有关。
8. 类风湿因子(RF):有助于类风湿关节炎诊断, 类风湿关节炎中阳性率为60%~80%; RF的滴度与类风湿关节炎疾病的活动性相关。
9. 抗核周因子(APF):抗核周因子与类风湿关节炎相关性强, 敏感性高, 特异性好, 可以出现在类风湿关节炎早期, 有助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诊断。
10. 抗角蛋白抗体( AKA ): AKA 可以出现在类风湿关节炎早期, 是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的血清学指标之一,此外, AKA还与类风湿关节炎的严重程度和活动性有关。
11. 环胍氨酸多肽抗体( CCP) : CCP 抗体是类风湿关节炎的高度特异性抗体,抗CCP有助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
12.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ANCA): ANCA 对于血管炎的鉴别诊断及判断预后有价值, c-ANCA主要与韦格纳肉芽肿有关, 而且是判断疾病活动性的重要指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