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教案1

合集下载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伍新春)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伍新春)

1.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是研究儿童心里发展特点与学习规律及其教学应用的科学。

2.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内容:是围绕学生的学与教室的教这一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

一、学习与教学的要素:1.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任何教学手段必须通过学生而起作用。

2. 教师是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但这并不否定教室对学生的指导地位。

3. 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

4. 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5. 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前者涉及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以及空间布置等,后者涉及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校风以及社会文化背景。

二、学习与教学的过程: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策略,能力和品德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从而引导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品德等。

3.人格的结构:1.本我属于无意识层面,是原始的,本能的,在人格中最难接近的部分,同时他有事最强有力的部分。

2.自我是人格中有意识的成分,是实现化了的本能,是在与现实世界反复作用的过程中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一部分。

3.超我是从自我中分化出来的部分,他能够进行自我批判和道德控制4.埃里克森心理发展理论:小学儿童6-12岁心里危机,勤奋对自卑。

主要发展任务,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现。

重要时间和影响,儿童必须要掌握重要的交往和学习技能。

这个时期孩子常常会将自己与同伴进行比较,如果孩子足够勤奋他们在这个时期中能够掌握大量的交往学习技能,如果不能掌握这些技能,孩子就会感到自卑这是老师和同伴是个体的重要社会他人。

5.埃里克森对教育启示:小学教育的启示,根据埃里克森的发展阶段论,小学儿童所面临的主要危机是,勤奋与自卑,之间的冲突在这一阶段,他们的主要发展任务是活的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现而学生成人后对于学习和工作的态度都与这个阶段所获得的勤奋感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小学教育中,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引导他们体验通过艰辛努力而获得好成绩后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教育心理学第二章 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

教育心理学第二章 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
编辑ppt
• 教育启示: • 教育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性,由浅
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到繁,循序渐 进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
编辑ppt
• 心理的发展是不均衡的(不平衡性)。 • 如儿童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是出生后的第五
个月到第十个月之间,其后,脑的发展又经 历了两个显著的加速期,一个在五、六岁之 间,另一个在十三、十四岁之间。而在其它 时期,大脑的发育则相对平稳。可见,大脑 的发育是不平衡的。因此,依赖于大脑发育 程度的心理发展也具备了不平衡性。
完成了整个登梯动作。
编辑ppt
• 心理的发展也是有连续性的。 • 前后相邻的阶段有规律地更替着,前一阶
段的发展为后一阶段准备了条件,后一阶 段是前一阶段的继续和发展。 • 抽象思维的发展离不开前一阶段形象思维 的发展。
编辑ppt
• 教育启示: • 教育要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注重前
一阶段与后一阶段的衔接,既不要“拔苗 助长”、“陵节而施”,也不要压抑学生 的发展。
教育心理学
编辑ppt
第二章 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
编辑ppt
第一节 心理发展概述
• 一、发展及心理发展概述 • 1.何谓“发展”? • 发展,从哲学意义上说,是指事物有规律
的运动变化过程,这种变化,既有量的, 又有质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是一成不 变的(“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都有着从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 到高级、由封闭到开发、由旧质到新质、 由成长到衰亡的有规律的变化过程。
编辑ppt
• 教育启示: • 教育教学工作要充分重视每个学生的个别
差异,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
编辑ppt
三、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 1.遗传——遗传素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物质前 提,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2307003学时:51学分:3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面向对象: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学生课程英文名称:Children Development and Related Psychology一、课程的任务和目的任务:本课程属于师范类核心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在于揭示儿童的认知发展与社会性发展的心理特点,探索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和创意、形成态度和品德、激发动机和兴趣的心理规律。

从而使小学教育工作建立在心理科学的基础上,提高小学教育的科学性,促进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目的:是通过课堂教学和教育、教学实践,使学生比较系统而全面地掌握小学教育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把握学与教互动中的基本规律,并学会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和解决存在于教育、教学中的常见问题,以便适应21 世纪对小学教师素质与教育改革的要求。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绪论第一节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性质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3.教育心理学的历史演进第二节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任务与作用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2.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意义第三节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论原则2.几种主要的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教学要求:了解小学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明确其研究对象、学科性质、研究任务,掌握其主要的研究方法,大致知道其发展历程与趋势。

教学重点:小学教育心理学的对象、性质与任务。

教学难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第一节遗传、成熟、环境与心理发展1.遗传与心理发展2.成熟与心理发展3.环境与心理发展第二节教育与心理发展1.个体心理发展的指标2.教育在个体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3.教育促进心理发展的内在机制第三节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1.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实质2.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的划分3.心理发展的敏感期和转折期4.年龄特征的稳定性与可变性教学要求:明确遗传、环境、成熟与心理发展的关系,掌握基本概念;领会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认识教育与儿童心理发展的关系。

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教案

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教案
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教案
2023-12-25
目录
儿童心理发展阶段教育方法与策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游戏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问题与应对
01
CHAPTER
总结词
儿童在这个阶段开始能够进行基本的想象和直观操作,如搭积木、画画等,但还不能进行抽象思维。
详细描述
在教育过程中,应鼓励儿童进行想象和直观操作,同时通过游戏、故事等方式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形式操作阶段(11岁以后)
为儿童提供多样化的玩具、图书、艺术材料等,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提供丰富多样的材料和环境
鼓励自由探索和表达
培养发散性思维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鼓励儿童自由探索周围环境,尝试不同的表达方式,如绘画、音乐、舞蹈等。
通过开放性问题、头脑风暴等方法,培养儿童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游戏中的目标导向、任务完成等元素,能够培养儿童的专注力和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
03
02
01
03
促进自尊心发展
游戏中的成就感和自我价值感等元素,能够促进儿童的自尊心发展,增强其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
01
促进情绪调节
游戏中的角色扮演、情感表达等元素,能够培养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使其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情绪波动。
02
教பைடு நூலகம்方法与策略
通过实物操作和感知觉训练,培养儿童对物体、形状、颜色、大小等基本认知。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利用游戏、故事、绘画等活动,激发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语言和思维能力。
前操作阶段(2-7岁)
通过科学实验、手工制作等活动,培养儿童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操作阶段(7-11岁)
引导儿童进行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培养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

《儿童心理学》优秀教案

《儿童心理学》优秀教案

《儿童心理学》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2)掌握儿童发展的主要心理过程和心理现象;(3)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及教育启示。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2)运用比较、归纳、总结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3)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尊重和理解儿童;(2)培养关爱儿童的意识,提高教育责任感;(3)树立科学的育儿观念,为儿童健康成长提供有益指导。

二、教学内容1. 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2. 儿童发展的主要心理过程和心理现象;3. 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及教育启示。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特点、主要心理过程和心理现象;2. 教学难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及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儿童心理案例,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讨论;2. 比较法:比较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发展特点;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促进学生互动交流,提高团队协作能力;4. 归纳总结法:引导学生自主归纳和总结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儿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激发学生兴趣;2. 案例分析:呈现典型儿童心理案例,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3.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案例,分享心得体会,引导学生深入理解;4. 知识讲解:讲解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特点、主要心理过程和心理现象;5. 比较法应用:比较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发展特点;6. 小组合作:以小组为单位,探讨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及教育启示;7. 归纳总结:引导学生自主归纳和总结,巩固所学知识;8.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课堂所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等方面的积极性;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作业的质量和完成速度;3. 小组合作表现:评价学生在团队协作、沟通能力等方面的表现;4. 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课后作业、测验等方式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

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

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第一章:儿童发展心理学概述1.1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1.2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3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历史和现状1.4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第二章:儿童认知发展2.1 儿童认知发展的基本概念2.2 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理论2.3 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和特点2.4 认知发展对儿童学习的影响及教育启示第三章:儿童情绪和情感发展3.1 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基本概念3.2 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过程3.3 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影响因素3.4 情绪和情感对儿童行为和发展的作用及教育启示第四章:儿童社会性发展4.1 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基本概念4.2 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理论4.3 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阶段和特点4.4 社会性发展对儿童适应和人际关系的影响及教育启示第五章:儿童人格发展5.1 儿童人格发展的基本概念5.2 儿童人格发展的主要理论5.3 儿童人格发展的阶段和特点5.4 人格发展对儿童行为和发展的影响及教育启示第六章:儿童语言发展6.1 儿童语言发展的基本概念6.2 儿童语言发展的主要理论6.3 儿童语言发展的阶段和特点6.4 语言发展对儿童认知和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及教育启示第七章:儿童智力发展7.1 儿童智力发展的基本概念7.2 儿童智力发展的主要理论7.3 儿童智力发展的阶段和特点7.4 智力发展对儿童学习和社会适应的影响及教育启示第八章:儿童道德和价值观发展8.1 儿童道德和价值观发展的基本概念8.2 儿童道德和价值观发展的主要理论8.3 儿童道德和价值观发展的阶段和特点8.4 道德和价值观发展对儿童行为和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及教育启示第九章:儿童心理健康与发展9.1 儿童心理健康的概念和重要性9.2 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影响因素9.3 儿童心理健康的促进策略9.4 心理健康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及教育启示第十章: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应用10.1 儿童发展心理学在教育领域的应用10.2 儿童发展心理学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10.3 儿童发展心理学在心理咨询和治疗中的应用10.4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第十一章:儿童发展心理学评估方法11.1 儿童发展心理学评估的基本概念11.2 常用的儿童发展心理学评估工具11.3 评估儿童发展心理学时的注意事项11.4 评估结果的解释与应用第十二章:典型发展障碍与干预策略12.1 发展障碍的基本概念与分类12.2 典型发展障碍的特点与诊断12.3 针对发展障碍的干预策略12.4 家庭、学校与社会在干预中的作用第十三章:文化视角下的儿童发展13.1 文化对儿童发展的影响13.2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儿童发展特点13.3 跨文化研究在儿童发展心理学中的应用13.4 文化多样性对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启示第十四章:儿童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实践14.1 儿童发展心理学在教育政策制定中的应用14.2 基于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教学策略14.3 教师在儿童发展中的角色与责任14.4 儿童发展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案例分析第十五章: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未来展望15.1 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新领域15.2 科技发展对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影响15.3 跨学科研究在儿童发展心理学中的重要性15.4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挑战与机遇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研究方法及其在教育、家庭、心理咨询等领域的应用。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教案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教案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教案一、引言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教育心理学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从认知、情感、社会等多个方面深入研究儿童的发展规律,为提高教育质量、培养优秀人才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本教案旨在介绍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关系以及如何将教育心理学理论应用于实际的教学中。

二、儿童发展阶段1. 幼儿期(0-3岁)幼儿期是儿童发展的关键时期,幼儿在这个阶段呈现出快速而显著的发展变化。

教师应关注幼儿的感知、运动、认知和语言等方面的发展,通过提供丰富的刺激和积极的互动促进幼儿的整体发展。

2. 学龄前期(3-6岁)学龄前期是幼儿进入学校前最后一个阶段,也是他们学习和社交能力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表达能力和社交技能,通过游戏和角色扮演等活动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

3. 小学阶段(6-12岁)小学阶段是儿童成长的重要阶段,也是他们接受正式教育的首要阶段。

教师在这个阶段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引导他们逐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育心理学与儿童发展的关系1. 调动学习动机教育心理学研究发现,学习动机对于儿童的学习成绩和发展至关重要。

教师应通过奖励、鼓励和培养兴趣等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 个体差异与个性发展教育心理学的个体差异理论认为,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潜能。

教师应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评价方法,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促进个性化发展。

3. 社会情感发展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社会情感发展对于他们的学习和社交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合作能力。

四、教育心理学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1. 制定个别化教学计划根据教育心理学的个体差异理论,教师可以制定个别化教学计划,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能力水平,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和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自信心。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儿童开展与教育心理学第一章儿童开展与教育心理学概述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根底知识与及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开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根底知识和技能。

3、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4、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发挥促进学生开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第一节儿童开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历史与现状西方诸多教育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略去。

1.2中国古代开展与教育心理学思想受儒家教育思想影响,我国自古重视教育。

【人性本质与教育功能】开展与教育心理学思想的根本问题之一是:探讨人性本质与教育功能的关系。

对这一观点:孔子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说明人性包括本性和习性方面。

本性来自遗传,习性成于环境。

教育对人是必要的,具有使人改变性情的功能。

孟子认为〔性善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强调:人性之中本就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种善根,顺乎人性本质开展,即可形成符合教育理想的仁、义、礼、智的行为。

孟子视教育功能为人性开展的思想。

荀子:根本理念是:“人之性恶也,其善者伪也〞——指有学习而矫正其本来恶性的意思。

强调教育具有“化性起伪〞的功能。

认为:“性也者,吾所不能为也,然而可化也〞——指人的本性是不学而能的,但本性中的恶劣成分是可以改善的。

认为教育的力量可以改变人性。

【道德教育〔德育〕与知识学习〔智育〕】道德教育上:孔子持有的知、情、意、行四者并重的理念,可视为最完整的德育心理思想。

孔子道德教育思想以“仁〞为中心,认为“克己复礼为仁〞——指能克制私欲而实践礼的人,就是有道德的人。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教案)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教案)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教案)第一章: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概述1.1 儿童发展的含义与特点1.2 儿童发展的理论流派1.3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1.4 儿童发展与教育的实践意义第二章:儿童认知发展2.1 儿童认知发展的基本概念2.2 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理论2.3 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与特点2.4 认知发展对教育的启示第三章:儿童情绪与社会性发展3.1 儿童情绪发展的基本概念3.2 儿童情绪发展的主要理论3.3 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基本概念3.4 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理论第四章:儿童语言发展4.1 儿童语言发展的基本概念4.2 儿童语言发展的主要理论4.3 儿童语言发展的阶段与特点4.4 语言发展对教育的启示第五章:儿童个性与人格发展5.1 儿童个性的基本概念5.2 儿童个性发展的主要理论5.3 儿童人格发展的基本概念5.4 儿童人格发展的主要理论第六章:儿童发展评估与干预6.1 儿童发展评估的意义与方法6.2 儿童发展评估的工具与运用6.3 儿童发展干预的策略与方法6.4 儿童发展干预的实践案例分析第七章:学习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7.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应用7.2 认知学习理论及其应用7.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应用7.4 学习理论在教育实践中的整合与应用第八章:教育心理学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8.1 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8.2 教育心理学在教学目标设计中的应用8.3 教育心理学在教学策略设计中的应用8.4 教育心理学在教学评价设计中的应用第九章:教师心理与专业发展9.1 教师心理的基本概念与重要性9.2 教师心理压力的识别与应对9.3 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与策略9.4 教师专业发展对儿童发展的影响第十章:家庭教育与儿童发展10.1 家庭教育的意义与作用10.2 家庭教育的方法与技巧10.3 家庭教育中的亲子沟通与亲子关系10.4 家庭教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与启示第十一章:特殊儿童发展与教育11.1 特殊儿童发展的特点与挑战11.2 特殊教育的基本原则与方法11.3 学习障碍儿童的教育策略11.4 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的教育策略第十二章:跨文化教育心理学12.1 跨文化教育的意义与挑战12.2 跨文化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12.3 跨文化教育中的教学策略与方法12.4 跨文化教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第十三章:道德发展与教育13.1 道德发展的基本理论13.2 道德发展在儿童教育中的重要性13.3 道德教育的实践策略与方法13.4 道德教育案例分析与反思第十四章:网络时代儿童发展与教育14.1 网络时代儿童发展的特点与挑战14.2 网络时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与应用14.3 网络教育资源的选择与利用14.4 网络时代儿童教育的创新与发展第十五章:未来视角下的儿童发展与教育15.1 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与儿童教育15.2 未来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向与挑战15.3 适应未来教育的创新教学策略与方法15.4 未来视角下的儿童发展与教育实践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儿童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各个领域的发展特点(如认知、情绪、社会性、语言等)。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完整全套教学精品课件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完整全套教学精品课件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完整全套教学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在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这一学科领域中,深入探讨教材第四章“儿童认知发展与学习”部分。

详细内容将包括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如皮亚杰理论;儿童注意力、记忆、语言和问题解决能力发展特点;以及如何根据这些特点设计适宜教育活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应能够理解并描述儿童认知发展基本理论,掌握儿童在注意、记忆、语言及问题解决方面特点,并能够将这些理论应用于实际教育实践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教学难点在于理解并内化不同认知发展理论,以及如何将这些理论与实际教学相结合。

重点是儿童注意力和记忆力培养策略,以及促进儿童问题解决能力教学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通过展示一段幼儿园课堂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儿童在解决问题时表现,并思考其背后心理发展因素。

2. 理论讲解(20分钟):介绍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并讨论儿童在各个发展阶段特点。

3. 例题讲解(15分钟):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如何根据儿童认知特点设计教学活动。

4.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设计适合不同年龄段儿童教学小游戏。

5. 课堂讨论(10分钟):每组分享设计成果,全班讨论其有效性和可行性。

六、板书设计儿童认知发展主要理论注意力、记忆力、语言、问题解决能力发展特点教学活动设计原则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选择一个年龄段儿童,设计一个旨在提高其注意力或记忆力教学活动,并说明理论依据。

答案示例:为56岁儿童设计一个配对游戏,通过图片和单词配对提高其记忆力和语言能力。

理论依据为皮亚杰象征性游戏阶段理论。

2. 作业题目:分析一个实际教育案例,探讨其依据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理论。

答案示例:分析某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通过使用教具和实物操作来帮助学生理解数字概念,依据为维果茨基近端发展区理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将对本节课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特别是学生对于理论应用到实践中理解程度。

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 第一章 绪论

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 第一章 绪论

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第一章绪论教学目标:1、了解学习儿童心理学的重要性2、掌握心理发展的内涵3、了解有关童年期儿童心理学的几个重要的心理学流派教学重点:儿童心理发展与流派教学方法:讲授法为主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前言:教育是一门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

日本N.H.K.电视台记者汤田美代子的调查:中国独身子女与非独身子女教育的不同:1、小学上学放学时都有一大群家长接送,连到了三、四年级还是这样;2、双休日小孩大都反映不开心,原因之一是除了学校布置的作业以外,家长还要加码,还要学钢琴、学美术、学书法,比平时负担还要重,压力很大。

还有家里没有小伙伴玩,邻里之间很少来往等;3、小学生不少表现为怯懦、孤独、不和群、不关心别人等。

她发问:1、小学是就近入学,上学放学连这点距离都不敢独来独往,将来怎么自立?2、从小不和群,不关心别人,将来怎么融入社会?她说:我相信你们以前肯定不是这样的,一定是独身子女之后出现的教育现象。

这是心理素质上出现的新问题。

童年时代,是人生走向社会的第一个黄金驿站。

怎样应对未来世界,牵动着所有与此相关的人的心。

第一节儿童教育与心理学一、心理学的性质科学求真,心理学的真就是心理的真实状态是什么。

(一)研究心理事实:是什么(二)研究心理规律:为什么(三)研究心理机制:怎么样(四)研究心理本质:源头、过程、方向(五)研究心理学知识的应用1、应用心理学的研究途径:营销心理学如何应用营销实践2、心理学应用的研究途径:用韦伯定律制定营销策略二、儿童教育需要心理学儿童教育同样要求真。

为了教育儿童,首先就该了解他们。

中外教育史表明,人们为了认识儿童心理的特点,走过了漫长的岁月。

无论是在欧洲的中世纪,还是我国的封建社会,那时候对儿童的心理缺乏正确的认识,只是把儿童当作是处于社会边缘的。

未发展好的成年人来对待。

因而在社会生活中,儿童没有任何地位,在教育中也毫不考虑儿童的特点,严重地摧残了儿童身心的发展。

《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1

《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1

《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二、课程简介《儿童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出生到成熟之前的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它既是一门基础理论学科,又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一直被国内外的心理学专业、学校教育专业、幼儿教育专业和特殊教育专业列为重要的专业基础必修课。

教学目的和任务是:通过《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教学,让学生掌握个体心理发展的规律,及相应的教育措施;提高学生运用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解决儿童教育和心理发展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培养学生运用个体心理发展规律从事教育教学科研的能力。

三、课程目标本课程目标包括: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

主要知识点包括: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研究方法,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

婴儿、幼儿、童年期、青少年期等阶段儿童的发展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初步形成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心理学视角,自主地运用心理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指导教育教学活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目标:培养学生热爱青少年儿童、热爱基础教育事业的专业思想。

促进学生自身心理发展,进一步完善心理素质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四、与前后课程的联系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有普通心理学,本课程的后续课程为教育心理学。

五、教材选用与参考书1、选用教材:王惠萍,孙宏伟主编.全国高等院校规划教材《儿童发展心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年4月第一版。

2、推荐参考书: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11月.2)周宗奎,现代儿童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9月.3)朱智贤,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六、课程进度表表1 理论教学进程表七、教学方法儿童发展心理学是一门理论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实践学科,教学中应强调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法、讨论法,运用多媒体教学。

教学中,可根据当地的情况和需要,适当增加一些本地青少年儿童心理特点的科学材料。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儿童认知发展理论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PPT学习教案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儿童认知发展理论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PPT学习教案
第15页/共49页
运用“最近发展区”理论进行的 教学设计——《变色龙》
教师:奥楚蔑洛夫的基本性格是什么? 学生——“善变”(较容易回答出来); 教师: 他“善变”的特征有哪些? 学生热情高涨:“变得快”、“反复无常”
、“蠢”、“好笑”等; 教师继续问:他虽变来变去,但有一点是没
变的,那是什么?
寻找玩具
一个六岁的孩子, 把玩具弄丢了, 向父亲求助。父 亲问他最后一次 看见玩具是在哪 里
孩子说:“不记 得了。”
父亲又问了许多
第29页/共49页
问题—在不在房
儿童会观察人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且自 己也会同其他人发生相互作用,儿童通过 模仿逐渐将他人提供的认知技能内化,而 后不断重复这些技能,由此促进认知发展。
私人语言是儿童早期的一种重 要思维工具。
经过3-7岁年龄段的过渡,儿童 不需语言也能够活动,这时私
第4页/共49页
人语言内化为内部语言,变成 了儿童的思维。
维果斯基认为:言语对发展具 有重要的作用。在社会交往中, 言语可以使儿童获得他人掌握 的知识。同时,言语又为个体 提供了一种获认得知知的识工具,帮助 儿童认识世界。此外,言语又 认知是重要控途制径和反 。映言语儿童思维的认一识条世界
第42页/共49页
3.合作评价,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例如:“简便计算25×104时,大多 数同学都是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 算:
1.原式=25×(100+4)=25×100 +25×4=2500+100=2600。 2.原式=25×(4×26)=25×4×26 =2600。 学生在小组评价中,有以下几种看 法:
对话是最近发展区中一个重要的脚手架工 具。
所谓脚手架,是指变化指导的程度。
教学应从儿童潜在的发展水平开始,不断 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脚手架”应 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建立,通过 脚手架作用不停地将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 平引导到另一个更高的水平。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完整全套教学课件教案设计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第一章,其中包括儿童发展的基本理论、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心理发展的评估方法等。

具体的教学内容如下:1.1 儿童发展的基本理论1.2 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1.3 心理发展的评估方法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儿童发展的基本理论,了解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掌握心理发展的评估方法,提高学生对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儿童发展的基本理论、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心理发展的评估方法。

难点:儿童发展的基本理论的理解和应用,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心理发展的评估方法的实际操作。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材料等。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小组讨论所需的材料等。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儿童发展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儿童发展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基本理论讲解(15分钟)教师通过PPT课件,详细讲解儿童发展的基本理论,包括心理发展的阶段理论、心理发展的个体差异理论等,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理论。

三、案例分析(15分钟)教师提供一些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儿童发展的基本理论。

四、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经验,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五、评估方法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心理发展的评估方法,包括标准化测试、观察法、访谈法等,引导学生掌握这些方法的实际操作。

六、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检验学生对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和评估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板书设计: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框架,包括儿童发展的基本理论、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心理发展的评估方法等,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学习结构。

作业设计:1. 请简述儿童发展的基本理论,并运用所学的理论分析一个儿童发展的案例。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1)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1)
第一章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章
第一节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概述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历史与现状
第二节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第一节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历史与现状
一、古代哲学心理学时期 二、教育科学取向 三、心理科学取向
四、认知发展与教学心理取向
五、社会性发展与成就动机研究
一、古代哲学心理学时期的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思想 (一)西方古代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思想
知识窗:赫尔巴特介绍
(一)西方古代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思想
• 福禄贝尔(F.Froebel)
(1)家庭是学校教育的基础,父母的爱是子女人格发展的动力。 (2)自由与创造是人类的天性,前者使人选择向善,后者使人得 到智慧。 (3)重视团体游戏的社会化教育功能,儿童在游戏中既可以学到 与人合作,也可以学到遵守道德规范。 (4)重视儿童感觉与知觉发展,并进而达到认识周围环境、发展 儿童美感的目的。
• 目的:从人或动物的行为变化中发现普遍的原 理原则,异于在教育情境中开展的研究 • 典型代表: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斯金纳、赫尔——极端行为主义
三、心理科学取向使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 究偏离正轨 • 结果与评价
1、完全丧失了传统教育中重视“人教育人”与“人 感化人”的教育理念 2、心理学研究演变到了既“非人”又“无心”的地 步,其研究所得原理原则难用于解决现实教育问 题
(二)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条件的揭示是重点
2、揭示学生学习的规律,即学习的发生、变化及发展 的必然性 ——使教师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学习和教学,优化 教学系统、提高教学成效。
• 揭示学习规律:兼顾过程和条件 • 学习的一般规律VS.特殊规律:
一般规律——各种不同的学习所共有的规律 特殊规律——某种学习所特有的规律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教案)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教案)

(4)经验系统就是传递的对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等。

这三个系统是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

这个系统的核心是教与学及其相互关系。

教育心理学正是研究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3.反映了心理现象研究的独特领域。

三、教育心理学的内容1. 基本理论2. 学习心理学3. 教学心理4. 群体心理5. 个体差异6. 学生心理健康7. 教育、教学的测量与评定8. 教师心理四、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1. 开创阶段2. 发展阶段3. 成熟与完善阶段(一)开创阶段(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1.丰富的教育心理学思想孔子的智商四分法;启发式教学思想 ,学记:喻的原则2.两大支柱学科的推动1632年,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1879年,自然科学引入心理学研究。

3.教育理论们卓有成效的工作(1)瑞士教育学家裴斯塔洛齐提出“教育心理学化运动”、“教育要依靠心理学”(2)德国心理学家、教育家赫尔巴特进行了心理与教育相结合的尝试(3)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一书,认为生理学、心理学和逻辑学是教育学的三个重要基础,而且心理学应放在首位(4)卡普切列夫1877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世界上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书。

(5)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二)发展阶段(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20年代后期的行为主义:桑代克、华生、赫尔、斯金纳苏联教育心理学界:以维果斯基和鲁宾斯坦等为代表我国教育心理学界1. 房东岳于1908年翻译了日本小原的《教育实用心理学》,这是我国出现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2. 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3. 在本世纪50年代主要学习苏联的教育心理学理论,在儿童发展和学科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三)成熟与完善时期(60年代到现在)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于1994年在美国教育研究会的专题报告中精辟地总结了近十几年来教育心理研究的成果(1)主动性 :强调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并对自身的心理活动进行更多的控制(2)反思性从个体内部强调知识的获得和建构,研究元认知和自我调节学习(3)合作性强调共享教学中的人类资源,重视在一定背景下组织起来学习,如合作学习,把个人的思维与群体工作相结合,交互式学习和同伴辅导等(4)社会文化性强调社会文化对学习的影响,任何学习的发生不是在白板上进行的,而是在一定文化背景下建构产生的。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完整全套教学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件依据《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教材第四章“儿童认知发展与学习”展开,详细内容涵盖儿童认知发展的基本理论、学习心理学的关键概念、儿童记忆与思维策略的养成、以及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应用这些理论促进儿童学习。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儿童认知发展的基本阶段与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学习心理学理论分析并指导实际教学活动的能力。

3. 帮助学生理解并实践有效的儿童记忆与思维策略。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儿童认知发展理论的实际应用与学习策略的指导。

教学重点: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划分、学习心理学的核心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教学视频、挂图。

2. 学具:学习手册、练习册、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儿童学习活动的视频,引发学生对儿童学习心理的思考。

2. 理论讲解:a. 简介儿童认知发展理论,明确各阶段特点。

b. 阐述学习心理学的核心概念,如动机、策略等。

3. 例题讲解:分析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进行解决。

4. 随堂练习:分组讨论,让学生设计针对特定年龄阶段儿童的学习活动。

5. 应用与实践:分享优秀教学案例,讨论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应用学习心理学理论。

六、板书设计1. 儿童认知发展基本阶段2. 学习心理学核心概念3. 儿童记忆与思维策略4. 教学实践案例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简述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其特点。

b. 请结合实际教学,设计一个针对特定年龄阶段儿童的学习活动,并分析其心理学原理。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反思自己在理论掌握与实际应用方面的不足,提高教学水平。

2. 拓展延伸:a. 阅读相关学术文章,深入了解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前沿动态。

b. 参观优秀幼儿园,观察并分析其实际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与策略。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2. 教学目标的实践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性;4. 教学过程的互动性;5. 作业设计的有效性;6.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深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实验性研究方法




1.实验室实验法 在对实验条件严加控制条件下,在专门的实验室内, 借助专门的实验设备,通过引起或改变一种或几种 影响个体心理变化的条件,从而观察个体生理及行 为变化,揭示出特定条件与儿童心理现象之间的关 系的方法。 优点:控制比较严格,所获得的数据的可重复性高, 数据比较可靠,结论经得起考验。 局限性:实验室情况与儿童的实际生活有一定的距 离,可能会使儿童产生不自然的心理状态。 思考:研究儿童的道德认知、个性品质等复杂的心 理特点能否用此法?

心理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 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
感知觉:当我们听到声响,看到光亮,并明白声响和光亮的实质。 思维: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对教师提问的思考。 记忆:要记住一些重要的概念、原理。 情感:教师讲到幽默之处,学生发出会心的笑声,这是情感现象 的外露。 意志:到了饥肠辘辘的时候,我们仍坚持听课。 注意:我们能一边听课,一边思考,一边记录,这是注意的分配 现象。 气质:有的同学急噪,有的同学耐心。 性格:有的同学处世理智冷静,有的同学易于感情用事,有的同 学则意志坚强,这是反映了不同的性格类型。 能力:有的同学聪明伶俐,有的同学相对迟钝,有的同学记忆力 特好,有的同学创造力特强。
一、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 发展心理学属于心理学的基础学科之一,主 要探讨个体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教育心理学主要探讨 学校教育情境下学与教 的心理特点和规律 ,属于心理学的应用学科 之一。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研究儿童心理发 展特点和学习与教育规律的科学,是发展与教 育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科学的儿童心理学产生于19世纪后半期。 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 ( W.T.Preyer , 1842-1897 )是儿童心理学的 真正创始人。 《儿童心理》( 1882 )标志着科学儿童心理 学的正式诞生。 研究方法:他对自己的孩子从出生到 3 岁每天 进行系统观察,有时也进行一些实验性的观 察,最后把这些观察记录整理成书。

新学期开学后的第二天下午,六年级某班学生在刚接 手的班主任王老师的带领下打扫卫生。劳动才开始了 一会儿,学生小丁和小辉不知为了什么事打起架来了, 且越打越猛,双方的脸上都抠出了几道血印。班主任 疾跑过来大喝了几声,他俩才住手。 王老师早听说该班很乱,一接班就打算来个“上任三 把火”,只是暂时未找到时机。今天第一次劳动就有 人胆敢打架,他不禁火冒三丈,决意拿二人“开 刀”——先烧“一把火”,来个“杀鸡儆猴”。 他要大家停止劳动,立即进教室开会、整风。会一开 始,他将打架者叫上台去“亮相”,小辉大摇大摆地 走上去了,这还算好。可小丁“有令不行”,坐着不 动。王老师更火了,遂动手去拖,小丁双手紧紧抓住 课桌执意“抗争”…… 结果,劳动任务未完成,整风会未开成,犯了错误的 学生不肯上台去,而这位王老师也下不了台……
具体采用哪种方式可根据谈话的内容和要求来决 定。口头调查法能对被调查者的情况有一个详尽、 系统的了解,并且往往有意外的收获,但口头调 查法比较费时,对调查者的要求也较高。

3.个案法

个案法——将一个具体单位(一个儿童、一个 儿童群体、一个儿童群体的某一问题等)作为 研究对象,对其现象、特征和过程进行长时间 的调查研究,摸清它的来龙去脉的研究方法。
如对某个智力超常儿童、某个特殊才能儿童作个案 分析,调查他的家庭社会背景、学习条件、个性特 征、智力水平等等,不仅追溯他的过去,还要追踪 未来成就。


优点:
由于观察比较细致、记述比较系统,可以获得 别的方法所不能获得的宝贵资料。
不足之处:
只有单个儿童的个别资料,缺少可供比较的个 体或群体。 同时从单个个体得到的资料不一定有代表性, 很难对大多数儿童作出一般性的推论。

二、我国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的历史演变




孔子: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阐述先天与后天的关系,说明后天环境对个体 心理的影响。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 是我国教育上最早对年龄阶段的划分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 语上也”。 因智力施教的观点

根据是否向被研究者本人进行调查分为直
接调查法和间接调查法 直接调查法——由被研究者本人直接回答所问
问题的方法。如对某个学生的调查可以通过对其 本人提问来进行。
间接调查法——由熟悉被研究者情况的人来回
答问题的方法,如对某个学生的调查也可以通过 对其家长、老师、其他同学来进行。
根据被调查者回答问题的方式可以把调查法分 为书面调查法和口头调查法。 书面调查法——问卷法,是通过书面形式,以 严格设计的问题和表格,由被调查者自行填写、 回答,从而收集资料和数据的方法。

20世纪60年代

解放以来儿童心理学的第一个繁荣时期,陆续出版了 一系列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各师范院校相继开设教育 心理学课程。
1966年到1977年 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处于停顿甚至后退的状态。

我国第一份公开发表的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学的 学术杂志《心理发展与教育》在1985年创刊。
第二节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 与任务

二、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 任务
前苏联教育家苏赫姆林斯基:“教育首先是人 学。不了解孩子,不了解孩子的智力发展、思 维、兴趣、爱好、能力、禀赋、习气,就没有 教育。” 其一,促进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理论的丰富 与完善; 其二,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服务。


首要任务 —— 揭示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 获得策略、发展能力、形成品德的心理规律, 揭示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心理发展与教育条件和 教育情境的依存关系,从而使教育工作建立在 心理科学的基础上,提高教育的科学性与效益, 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根据观察的时间安排可以分为集中观察和分散观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集中观察——在长时间内连续观察; 分散观察 ——按一定的时间进行的间隔观察,每次观 察一段时间,反复进行。

根据观察内容不同,可以分为全面观察和重点观察
全面观察——在一定时期内对被试的心理面貌进行方 方面面的观察以了解被试一定时期内全部心理的表现; 重点观察 ——在一定时期内,选定个体心理发展的某 一方面或某些方面进行观察;
第三节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
一、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常见的研究方法 (一)描述性研究方法 1.观察法 2.调查法 3.个案法 (二)实验性研究方法 1.实验室实验法 2.自然实验法

(一)描述性研究方法
1.观察法 研究者在自然情景下,有计划、有目的地观 察被试的行为及其变化,凭自己的感官或借 助于其它手段或仪器予以详细记录、进行分 析,从而发现心理现象产生与发展规律的一 种方法。 观察法——最基本的方法。 为了保证观察结果的真实可靠,原则上都应 在被观察者不知道的情况下进行。
第一章 绪论
本章学习提要: 1.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发展简史 2.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发展研究对象与 任务 3.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 4.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对教师的作用
引言
心理学(Psychology)是研究人的心
理现象( mental phenomenon)的科 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简称 心理(mind)。 具体来说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 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儿童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我国出现较 晚。 20 世纪20 年代,科学的儿童心理学才被介绍 到我国来。 最早开创儿童心理学研究的是儿童心理学家 陈鹤琴。 《儿童心理之研究》( 1925 ):我国第一本 儿童心理学专著 这本著作用日记体记载了他对自己儿子陈一 鸣进行头三年追踪观察的成果。

评价: 这种方法可同时调查很多人,能在短时间内收集到大 量信息,但难以保证每个被调查者都能如实无遗漏的 回答所有问题。 问卷正式施测之前,应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保证问 卷的有效性。


口头调查法——谈话法,指研究者和被研究 者面对面交谈,获取所需信息的一种方法。 谈话的方式有个别交谈、开小型座谈会。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许磊
学习要求及记分标准
1、上课关掉手机及其他影响上课的工具; 2、平时成绩30分,期考70分; 3、不迟到、早退;迟到或早退一次扣期末成 绩2分; 4、缺课一次扣期末成绩5分;缺课超过五次期 末成绩计不及格; 5、作业缺一次扣2分;如打A以下按等级扣分; 6、上课回答问题积极或提问积极可以酌情加 分(每次1分),以加到平时成绩30分为顶。

比奈(A.Binet)夫妇:关于儿童心理发展阶 段的划分,以及儿童发展测验的研究。 测验方法主张用精确的数量化方法研究较多 儿童的心理发展,特别是智力发展。 美国的华生( J.B.Watson )把实验法引入儿 童心理学领域,进行了有名的儿童情绪条件 反射实验研究 。

近一、二十年来儿童心理学研究有了很大的 发展。 儿童心理学家在应用性研究上做了大量工作。 如对胎儿发育和优生问题的研究 婴幼儿早期教育的研究 家庭亲子关系的研究 离婚家庭儿童的研究 青少年犯罪的研究等等

出现了很多与儿童心理学结合的交叉学科。 如儿童发展心理语言学 儿童发展心理生物学 儿童发展心理病理学 儿童发展心理社会学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等等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心理学家桑代克(E.Thorndike) 1903 年:《教育心理学》标志着教育心理学 的诞生。 从教育心理学诞生到 20 世纪 50 年代,西方及 前苏联的教育心理学家做了大量的实验及实 践研究工作,为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 础。 20 世纪 60 年代到 70 年代,系统的教育心理学 理论体系逐渐形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