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册13风雨
最新统编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精品教学课件
表达爱国之情!
你还有什么疑惑?
请与同伴交流!
小 结 与 思 考
这节课的学习你有 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总结点评 反思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表现得都非常棒。 在以后的学习中,请相信你们是存在着巨 大的潜力的,发挥想象力让我们的生活更 精彩吧。
朗读诗歌,读准字音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āi), 尚思为国戍(shù)轮台。 夜阑(lán)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朗读诗歌,读准节奏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 二)
【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诗前三句,写梦因。“僵卧”、“夜阑”是梦境产生的前提,诗人为 国戍边的情怀是梦境产生的主观因素,“风吹雨”是梦境产生的外界条件。 诗最后一句,写梦境。引出“铁马冰河”的梦境之后便戛然而止,给人留 下更多联想、想象的空间。
答题时间
2.对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一诗品析有误的一项(D)
A.诗的一、二句集中在一个“思”字上,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希望报效祖国的爱国之情。 B.诗的三、四句集中在一个“梦”字上,幻化出的是诗人魂牵梦绕的情境。 C.全诗格调积极向上,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D.“僵卧”道出了老迈境况,“孤村”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真切地写出了作者怀才不遇 的凄凉情景。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课外古诗词诵读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学习目标
1
朗读诗歌,读出两首诗的节奏和情感,提高读诗的兴趣。
2
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体会字里行间蕴涵的情味。
3
知人论世,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3《风雨》教案设计
初中语文七上《风雨》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领悟作者在谋篇行文上的独特之处,学习侧面描写景物的方法。
2.欣赏作者运用语言的独特魅力,品味作品精粹的语言美。
过程与方法1.在朗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归纳作者笔下风雨的主要特点,弄清作者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的。
2.在初步感知全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厘清作者的行文思路,揣摩作品别样的构思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把握文章景物描写的方法,感悟作者对儿童天真纯洁性情的热情讴歌和含蓄的赞美之情。
重点难点1.重点弄清作者在描写事物时,所运用的表现方法,把握作者笔下风雨的特点,并学习作者是怎样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侧面烘托抓住景物的特征展开描写的。
2.难点A.了解作者蕴含在文中的思想感情。
B.领会侧面描写景物的方法,并学习运用侧面描写景物的方法展开描写。
教学方法课前预习法;板块教学法;朗读法;品读法;自主、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1.课前预习。
2.自制《风雨》PPT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内容)一.简介作者贾平凹,设问导入1.同学们,今天老师向大家介绍一位新作家,同时也要了解他在写作上独树一帜的特点。
贾平凹(1952~),陕西丹凤人,当代作家。
贾平凹是我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大家文学奇才,被誉为“鬼才”。
他以小说出名,散文也独具一格。
其散文常常绽放出哲理的光芒。
平淡朴实的语言里蕴含着深厚的生活道理。
虽取材于日常生活中的物、人、事等,但言近旨远,有着深厚的自成一家的美文品格。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浮躁》、《废都》、《秦腔》等,曾多次获文学大奖。
(PPT演示)2.教师板书作者,并强调贾平凹“凹”的读音:wā3.师:这篇写景散文大家在课前都预习过,有谁能试说说写了什么吗?(风雨。
)可文章在字里行间并未出现“风”“雨”相关字眼?(“不著一字,尽得风流”)4.教师很自然地引出侧面烘托的表现手法(此时,再板书课题),进入对文本的讲学。
二.读“风雨”(读-纠-导-评)A.师:请大家一起朗读《风雨》,有信心吗?注意文章有没有直接出现“风雨”?(当然没有,这个问题,其实刚才已明确了。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3课《风雨》PPT课件
7、槐树huái shù:中国和日本的一种观赏 乔木 ,具暗绿色的复叶,圆锥花序上带 有 黄白色的花。 8、攀附 pān fù:附着东西往上爬。 9、蜷曲 quán qū:弯曲(多用人或动物肢 体)。 10、屋檐 wūyán:房顶伸出墙外的部分。 11、弧形 hú xíng:圆或椭圆一部分的形 状 12、倏忽shū hū:忽然,很快。
散在各处。
析:关于这个问题,涉及到本课要同 学们掌握的“散点观察”写景手法。 所谓“散点观察”,是指描写景物时, 观察点位置不固定,视野不受时空局城限 制的一种观察景物的写法。这样就可以像 本课一样时而写自然之景,时而写动物, 时而写人,极尽其妙。这种貌似分散的观 察方式,反而更方便地把散在一个较大区 域内的美的“景点”集中在一段文字中加 以表现,给人以目不暇给之感。 写作特点:1、采用散点观察的写景 方法。(记课题之上)
第6段:废纸乱E乱粘贴;猫跃上房檐;瓦片斜 书 间 着飘落。 第7段:池塘中的浮萍凸起来;池水起落,鱼 笔 记 上了岸。 第8段:小屋木架响;油灯点不着;老头捶腿; 孩子们叠纸船。
2、从上分析,作者依次写了树林 子、柳条、杨叶、芦苇、羊、女孩、 葡萄蔓、苍蝇、鸟巢、鸟、废纸、 猫、瓦片、池塘、浮萍、鱼、小屋 木架、油灯、老头、孩子们之景, 请问作者写这些景物是在一处的, 还是散在各处的?
写作特点:2 采用抓住景物特征,侧面 烘托的写景方法。(记课题上)
品读鉴赏· 细节描写
1、本文的成功在于作者有着锐利的眼光, 能在狂风暴雨中看清景物的细节及其变化, 并真切描写下来。关于细节描写,前面学 到的课文多次提及到,请问什么是细节描 写? 答: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进 行详细生动地再现。 析:这是从描写对象来理解细节描写。 今天老师要讲的是从描写方法上来分细 节描写。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3课《风雨》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风雨》教案(新版)新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梳理文章内容。
2.体会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及侧面描写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
3.认识大自然的威力,勇敢面对大自然。
二、教学重难点:目标 1、2三、课时 1课时四、教学过程(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进来)(一)导入:望湖楼醉书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诗人先在船中,后在楼头,迅速捕捉住湖上急剧变化的自然景物:云翻、雨泻、风卷、天晴,写得有远有近,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景有情。
读起来,你会油然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自己也在湖心经历了一场突然来去的阵雨,又来到望湖楼头观赏那水天一色的美丽风光。
那么同学们你们经历过这样的风雨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贾平凹又是怎样描写风雨的呢?(二)作者简介贾平凹(1952-),原名贾平娃,陕西丹凤人,当代作家。
贾平凹是我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大家和文学奇才,被誉为“鬼才”。
他以小说出名,散文也独具要格。
其散文常常绽放出哲理的光芒,平淡朴实的语言里,蕴含着深厚的生活道理。
虽取材于日常生活中的物、人、事等,但言近旨远,有着浓厚的自成一家的美文品格。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浮躁》、《废都》、《秦腔》等,曾多次获得文学大奖。
(三)整体感知课文1、教师正音正字并评点、指导、范读。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思考下列问题(1)、本文是一篇写景散文。
请逐段朗读课文,想一想:各段都写了哪些景物?第1段:第2段:第3段:第4段:第5段:第6段:第7段:第8段:明确:第1段:树林全貌;第2段:垂柳、杨叶、芦苇;第3段:断绳羊、女孩;第4段:葡萄蔓、苍蝇;第5段:鸟巢、鸟儿;第6段:废纸、猫、瓦;第7段:浮萍、鱼儿;第8段:老头、孩子。
(2)、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风的?写出了风怎样的特点?明确:文章先从树林子开始着手,呈现给我们一幅恣意的狂风图。
接下来,从形状、声状方面对被风吹得乱了的垂柳、杨叶、芦苇进行了生动的描写,继续展现狂风大作的画面。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三课《风雨》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三课13《风雨》教案(新版)新人教版13《风雨》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作品,识记重点生字词。
2.分析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及侧面描写的写作手法;品味文章精美的语言。
3.认识大自然的神奇威力,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增强学好语言文字的信心。
2.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及侧面描写的写作手法;品味文章精美的语言。
3. 教学用具4. 标签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同学们,今天的天气怎么样天气也分很多种,阴天、晴天,下雨、下雪…不知道同学们喜欢什么样的天气,老师比较喜欢下小雨的天气,看着非常细密的雨丝从天而降,掉到那个小水洼散开一圈圈的水晕,非常漂亮。
那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贾平凹的《风雨》,是我喜欢的那种细密小雨呢,还是狂风大作的暴雨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课文,一探究竟。
(二)展示目标1.了解作者及作品,识记重点生字词。
2.分析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及侧面描写的写作手法;品味文章精美的语言。
3.认识大自然的神奇威力,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增强学好语言文字的信心。
建议:可以请课代表或值日班长将课文题目及学习目标板书在黑板上。
二、先学(一)自主学习1.查阅相关资料阅读拓展材料,简介本文作者贾平凹,提取关键信息写在课文题目下面。
(提示:名字、国家、称号、作品、成就)拓展阅读:原名贾平娃,1952年出生,陕西丹凤人。
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
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西安市人大代表,西安市作家协会主席。
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
着有小说集《贾平凹获奖中篇小说集》、《贾平凹自选集》,长篇小说《商州》、《白夜》,自传体长篇《我是农民》等。
《腊月·正月》获中国作协第3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满月》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废都》获1997年法国费米娜文学奖;《浮躁》获1987年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最近获得由法国文化交流部颁发的“法兰西共和国文学艺术荣誉奖”。
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2024秋季教材全新目录与新增课文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全新目录与新增课文一、目录第一单元1 春/朱自清2 济南的冬天/老舍3*雨的四季/刘湛秋4 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曹操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次北固山下/王湾(与上一首诗互换位置)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写作:热爱生活,热爱写作(改为:热爱写作,学会观察)第二单元5 秋天的怀念/史铁生6 散步/莫怀戚7* 散文诗二首金色花/泰戈尔荷叶·母亲/冰心8 《世说新语》二则/刘义庆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写作:学会记事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第三单元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10 新增“往事依依/于漪”(旧版7上苏教语文学过)11* 再塑生命的人/海伦·凯勒12 《论语》十二章写作:写人要抓住特点(换成“如何突出中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改为整本书阅读:《朝花夕拾》精读、略读、浏览课外古诗词诵读峨眉山月歌/李白江南逢李龟年/杜甫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第四单元13 纪念白求恩/毛泽东13 植树的牧羊人/让·乔诺换成 14 回忆我的母亲/朱德(原8上第7课)14* 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顿·亨特(换成15* 梅岭三章原9下第2课)16 诫子书/诸葛亮写作:思路要清晰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第五单元活动探究任务一体会人与动物的关系17 猫/郑振铎18 我的白鸽/陈忠实(新增)17* 动物笑谈/康拉德·劳伦兹(换成“19 大雁归来/利奥波德,原8下第7课)20 狼/蒲松龄任务二亲近动物,丰富生命体验任务三记述与动物的相处写作:如何突出中心(删除)第六单元21 小圣施威降大圣/吴承恩(新增)(2017年教改前7上语文选过)22 皇帝的新装/安徒生20 天上的街市/郭沫若(删除)23* 女娲造人/袁珂24 寓言四则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伊索寓言》蚊子和狮子/《伊索寓言》穿井得一人/《吕氏春秋》杞人忧天/《列子》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删除)名著导读:《西游记》精读和跳读(改为“整本书阅读《西游记》”)课外古诗词诵读秋词(其一)/刘禹锡夜雨寄北/李商隐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陆游潼关/谭嗣同二、新增课文往事依依于漪年华似流水。
七年级语文上册13课《风雨》
学校:班级: 姓名:课题:《风雨》一、学习目标1.巩固积累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词;2.流畅、正确、有感情地诵读课文;【当堂训练】一、从文中各找出一个比喻句和拟人句,抄在下面。
二、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平时积累找出一些描写风雨的诗句。
三、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夏夜①夏夜很静谧,只有月光经过树梢来到大地的脚步声。
②轻轻地,像一个女子走在出嫁的路上,羞涩地让这个世界只剩下她的心跳和呼吸。
槐树、院落、柴垛、田野构成的村庄,此刻如同一个蹲在墙角下冥思的老人,一声不吭地沉默着。
或许是在回忆人生路上曾经的风风雨雨,或许是在遐思一个又一个这样的夏夜,像一条无形的路似的,最终会把他带到什么地方。
③而无边的黑暗不知在什么时候早就退去了,月光成了今夜唯一的客人。
她随手携带的礼物,除了一个夏夜的安谧、平安、祥和之外,就是世界在安谧之外星星点点所发出的声音。
事实上,在这样的夜晚,所有的声音都是安静的。
在月光温柔的怀里,远处小溪流淌的声音,阵阵蛙声,还有河边浣衣女子的歌谣声,它们在本质上都是安宁的一个微小分子。
④隐隐地,从谁家的院子里传来了狗吠,“汪汪”两声,仿佛一个粗鲁的莽汉突然插进来一句话,让你感到意外和惊奇,但又能让你真切地感到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声音的存在。
⑤我们一家人在院子里乘凉。
轻风像一壶老酒,把门前的几棵柳树灌得有点微醉,细小的枝叶摆来摆去,像迈着小醉的步子走在回家路上的旅人。
父亲就在这个时候才显出他内心深处慈祥的一面,宽手巴掌在我的头上摸来摸去,给我讲着小故事。
我听着听着,往往就睡着了。
一觉醒来,又是新的一天。
而母亲,总是不时地从家中的洋芋窖里拿出一个大大的西瓜,切开,把最大最红的一牙给我。
之后,她就坐在黄昏时早就铺开在院子里的一块凉席上,借着月色,一针一线地纳着布鞋。
偶尔她也会哼唱起儿歌。
我从来都不知道,母亲的声音竟然是如此地美!多年之后,母亲唱的儿歌,仍在冥冥中感动着我,温暖着我,也让我在这样一个声音鱼龙混杂的年代里,能够分辨出什么才是真正的音乐。
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新课标)课件13 风雨
《风筝》
1 课文背景介绍
介绍作者与诗歌背景
2 诗歌赏析
分析童年记忆、情感表达、描写手法
3 诗歌解读
探究作者写作的目的和诗歌反映的人生哲理
了Hale Waihona Puke 课文作者白居易唐代诗人,代表作《长恨歌》 等
茅盾
现代作家,代表作《子夜》等
老舍
现代作家,代表作《茶馆》等
邮轮作文
作文内容
写一篇关于风雨的作文
作文要求
语言生动、结构严谨、逻辑清晰,至少500字
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新 课标)课件13 风雨
本课件为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三课——《雨巷》与《风筝》的课件,将会为 大家介绍这两个课文的背景、韵律、气氛等方面,并带领大家一起探讨人生 哲理。
《雨巷》
1
课文背景介绍
介绍作者与诗歌背景
诗歌赏析
2
分析诗歌的韵律、气氛、情感
3
诗歌解读
探究作者写作的目的和诗歌反映的人 生哲理
课后练习题
选择题
填空题 问答题
1. 《雨巷》的韵律? A. 滑稽韵 B. 七绝 C. 五绝
2. 《风筝》中风筝给谁飞?__________。
3. 简述你对《雨巷》的理解。
课堂小结
共同点
• 主题为风雨 • 作者意欲表现人生哲理
不同点
• 写作风格不太一样 • 受众区别较大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风雨》
语言风格和特点
语言风格
指文章的整体语言特征和表达方式,如平实、华丽、幽默、严肃等。选择适合文章主题和情感的语言风格,能够 更好地传达作者的意图和情感。
语言特点
指文章中独特的用词、句式和修辞手法等,如成语、俚语、长句、短句、排比、对仗等。运用独特的语言特点能 够增加文章的辨识度和阅读体验。
文章结构分析
风雨
目录
• 课程导入 • 课文内容解析 • 主题思想分析 • 写作技巧探讨 • 课后练习与拓展
01
课程导入
课程背景
风雨是一种常见的气象现象,对 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了解风雨的基本知识有助于我们 更好地应对天气变化,减少灾害
损失。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风雨现象也 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需
课文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风雨的威力、气势和破坏力,同时也描绘了人们在风 雨中的反应和应对方式。
课文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描写更加生动形象,让读者 能够更好地感受到风雨的震撼和影响。
重点词汇和短语
重点词汇
暴风雨、闪电、雷鸣、狂风、惊恐、 混乱、救援、感激、重建。
重点短语
突然袭来、席卷一切、奋力挣扎、安 然无恙。
在风雨中,作者也流露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 的珍视。
作者在风雨中寻找心灵的慰藉,展现出对美好生 活的向往和追求。
文章的主旨
01 文章通过风雨这一主题,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和价 值。
02 作者强调在风雨中坚守信念、勇敢面对,才能找 到人生的真谛。
03 文章呼吁人们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勇敢地面对 人生的挑战和困难。
段落结构
段落是文章的基本构成单位,每个段落应围绕一个中心思想展开,段落的划分要 合理、清晰,段落间的过渡要自然、流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古诗文默写(10分)
2)根据课本,补写下列各名篇中空缺的部分(6选4)(4分)
①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② 烟笼寒水月笼沙 , 夜泊秦淮近酒 (杜牧 《泊秦淮 》) ③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常建 《题破山寺后禅院 》 ④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学而不思则罔, ⑤ 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十二章》 ) ⑥三军可夺帅, 匹夫不可夺志也 ( 《〈论语〉十二章》 )
感受风雨
1、本文通过对哪些事物的描写来表现这 狂风骤雨的? 树林子 垂柳 杨叶 芦苇 羊 葡萄蔓 苍蝇 鸟巢 鸟儿 废 纸 湿猫 瓦 浮萍 水池 鱼儿 老头 孩子们……
课文写“风”,看不见一个“风”字,却 写出了狂风的肆虐;写“雨”,不着一个 “雨”字,却为我们展现出了风雨夹击的 情景。作者采用的是一种什么写法?
比较风格截然不同的风雨图
贾平凹,原名贾平娃,中国当代著 名作家。1952年出生,陕西丹凤人。 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全国政 协委员,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西安 市人大代表,西安市作家协会主席。 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小说集《贾 平凹获奖中篇小说集》、《贾平凹自选 集》,长篇小说《商州》、《白夜》, 自传体长篇《我是农民》等。《腊月· 正月》获中国作协第3届全国优秀中篇 小说奖;《满月》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 篇小说奖;《废都》获1997年法国费米 娜文学奖;《浮躁》获1987年美国美孚 飞马文学奖,最近获得由法国文化交流 部颁发的“法兰西共和国文学艺术荣誉 奖”。
2、学了本文,你一定收获不少。请以 “热”为题写200字片段。 要求:片段中不得出现一个热字,尽量用 上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和侧面烘托的表 现手法。
四、合作探究,仿写积累
3、欣赏《骆驼祥子》片段,拓展积累修 改
仿写积累
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 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地低垂着。马 路上一个水点也没有,干巴巴地发着白光。便道上 尘土飞起多高,跟天上的灰气联接起来,结成一片 毒恶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处处干燥,处处烫 手,处处憋闷,整个老城像烧透了的砖窑,使人喘 不过气来。狗趴在地上吐出红舌头,骡马的鼻孔张 得特别大,小贩们不敢吆喝,柏油路晒化了,甚至 于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街上非常寂静, 只有铜铁铺里发出使人焦躁的一些单调的丁丁当当。
侧面描写,烘托 通过对周围人物的言谈反映,从侧 面来衬托要写的人物的写作方法。 主要作用:1、更能激发人的想象力, 可收到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2、更利于表现描写对象的特点。
精读课文, 学习描写景物异态的写作技巧
以小组为单位,每组各找一种景物,从非 常态的形状、声状分析风的特点。
猛烈
风的特点:
1、 没有定向,没有踪影。(肆意留往, 飘逸洒脱) 2、永远不会停留 永远不知下一个会如何 3、飘摇,自由,狂野,不羁
作者通过对事物形态的描 写来展现风雨之猛烈。
四、合作探究
1、有人说结尾写到大雨了,你是怎么看的? 结尾的场景和情调跟前面相比有什么不同?
仿写积累
7.古诗文默写(10分) (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随风直到夜朗西, 我寄愁心与明月, B.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己 C.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 唯有源头活水来 D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E.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F.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 瑟,
小结
文章描写风雨,全文却无风雨二字。 仔细体味,又觉得无处不在描写风雨,无 处不在体现风姿雨态。这种高明手法,令 人拍案叫绝。作者主要运用侧面衬托的手 法来表现风雨,并大量运用比喻等修辞方 法。一幅幅生动画面像电影中的慢镜头, 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展现风狂雨猛 ,形成了整体上和谐的艺术画面 。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偌大( ruò ) 蜷曲( quán ) 贾平凹( wā ) 倏忽(shū ) 模样( mú ) 撩起(liāo ) 刹那(chà ) 锥形 ( zhuī )葡萄蔓( wàn )
2.字词释义
1偌大:这么大,或那么大。 2倏忽:忽然,很快。 3攀附:附着东西往上爬;比喻投靠有权势 的人,以求高升。
(3)请根据上下文,在横线上填上初中语文课本中合适的古诗词 名句(4分) 1.《夜雨寄北》中设想未来重逢时能够西窗剪烛的句子是, 2.《泊秦淮》中讽刺了上层人物醉生梦死、苟且偷安的句子是:
7.古诗文默写(10分)
2)根据课本,补写下列各名篇中空缺的部分(6选4)(4分)
(3)请根据上下文,在横线上填上初中语文课本中合适的古诗词 名句(4分) 1.《夜雨寄北》中设想未来重逢时能够西窗剪烛的句子是, 2.《泊秦淮》中讽刺了上层人物醉生梦死、苟且偷安的句子是:
8.根据课本,解释下面文言文句 子中划线词的 意义(5分) (1)俄而,雪骤 急速 (2)不亦说乎 通“悦”愉快 (3)饭疏食饮水 吃饭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以…..为乐趣 (5)人不知而不愠 生气,发怒
①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② 烟笼寒水月笼沙 , 夜泊秦淮近酒 (杜牧 《泊秦淮 》) ③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常建 《题破山寺后禅院 》 ④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学而不思则罔, ⑤ 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十二章》 ) ⑥三军可夺帅, 匹夫不可夺志也 ( 《〈论语〉十二章》 )
景物(动物) 异态 像一块面团 被拉长了许多 树林子 压扁 蘑菇 垂柳 像乱麻 僵直 倒伏 芦苇 葡萄蔓 像死蛇 软成一堆 断绳羊 跑、撑、撞、跌 不动不叫 苍蝇 掉 鸟巢、鸟 贴 纸 跃跳 猫 像树叶 瓦 浮萍 凸、冲
特点 没有定向 肆虐
没有踪影、永远不会停留 飘逸洒脱 飘摇 强劲
风狂
狂野
不羁
文章主旨
文章运用大量篇幅描写景物,从而表现景 物之大之猛烈。在其他景物和老人的衬托 下,孩子们的童真和快乐成了这个世界最 美好、最感人的东西。本文表现了作量篇幅描写景物,从而表现景 物之大之猛烈。在其他景物和老人的衬托 下,孩子们的童真和快乐成了这个世界最 美好、最感人的东西。本文表现了作者对 儿童天真纯洁的讴歌和赞美。